书荒,想看历史类的书籍(不是小说哦)跟文学类的书籍,历史类的不希望长篇大论,有哪些推荐?
[作品]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
萨先生在这本书跟《〈水浒传〉与社会》和《〈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是姐妹篇,合为一部“小”著作。一写社会,一写政治,一写家庭,本书讨论的范围很广,分析时,或夹杂原文,或援引典策,且篇幅颇多。作者以政治学...

mayo蔚
这本书不长,甚至可以说是很短,但却影响了一个时代。想要去了解明朝的历史,这本书不可不看,可以说《万历十五年》是对于中国封建社会大背景的一个批判和总结。
以万历十五年这一时间节点,纵览世界局势。西方各国正在积极店小二寻求思想的解放和文化的创新,而此时的中国的封建礼仪文化达到了巅峰,教条主义般生硬的礼仪和文化像一把枷锁一般束缚着所有人的思想,导致人格的麻痹。
《万历十五年》给人以很大的启发,其历史价值和现实价值都颇为巨大。作者为了完成这本书几乎将《明史》翻阅了个遍,这个巨大的工程对于人的骄傲和考验无疑是巨大的的。
所以在巨大的压力之下七年磨一剑写出的作品在国内掀起的波澜是无比巨大的,可以说是在改革开放后第一批掀起解放思想浪潮的书籍,不可谓不伟大,绝对是书目中必看的优秀历史类书籍。
文学类书籍推荐《穆斯林的葬礼》。作为获得茅盾文学奖的里程碑式的作品,穆斯林的的葬礼生动展示了民国到新中国建立时期回族玉器人随着历史潮流的沉浮和兴衰,让人读了潸然泪下,感慨万千。
此书以主人公年老和年轻时期两个时间节点为主线,分别从两个角度展现了主人公和师父家的两个姑娘之间的爱恨纠葛,同时也为自己小女儿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两代人的纠葛在曲折中探索和发展,直到最终以悲伤的结局收场。
可以说,穆斯林的为葬礼不但在写一个少数民族的发展,而且也是在展现中国精神面貌的焕新和变革,具有极强的现实主义色彩,具有极高的文学价值和可读性。
以上两本书皆为书中精品,在我看来是我们应该必读的书目,推荐出来希望可以满足对于历史类和文学类的需求,大家也可以相互交流,共同推荐经典的书籍。
我是萌之帆,热爱文化的小青年。

署暑
有本事就去看24史

斌斌/rose
我推荐一本集文学与历史于一体的书籍《新书》给你。
《新书》的作者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思想家,政论家贾谊。但并不是贾谊编辑的,是西汉刘向根据所学贾谊的文章将它们汇编而成贾子新书,后来逐渐将贾子二字去除后,《新书》就成了贾宜的文集专称。
贾谊在二十二岁时就成了汉文帝顾问,可谓少年得志。在此期间他针对国内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方面提出了制度上的改革措施和更定法令的建议。
《新书》收录了贾谊的许多政论文章。
如在“藩强”篇中他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政策为汉武帝的“推恩令”提供了参考,从而使汉武帝顺利削藩。
在“铜布”篇中他提出货币由国家统一铸造,禁止私人铸造钱币,以达到民不黥罪,不互相猜疑,使百姓安心种田的目的,这项建议至今也发挥着作用。
在文化上他提出大力推崇儒学,明礼仪,分阶级,立尊卑贵贱,试图以此来结束“无为而治”的局面,以达到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
虽然以上种种改革措施由于跟汉文帝“无为而治”的治国方针相冲突,再加上保守势力的反对致使此次改革以失败告终。而贾谊自己也开始悲观,抑郁起来。在书中鹏鸟赋和吊屈原赋就能明显感觉得到他的悲观情绪。
《新书》中贾谊的许多改革建议都为历朝历代提供了政策参考,也为后人研究了解西汉初期的真实状况提供史实资料。同时书中的许多详细注释更是让我们了解了许多历史知识。
《新书》的许多文章以散文为主,文章立意深远,逻辑严谨,语句简练,用词精准,文章读起来朗朗上口让人感受到大气磅礴,气势恢宏,其中以过秦论最为出名。他的散文对后代散文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故推荐这本《新书》给你,希望你喜欢。

冰凌020641
明朝那些事儿,根据史书用作者视角表述明朝从朱元璋起事到明朝灭亡,用比较有意思的语言描述历史。还是值得一看的

xinhezz198
赫拉利的简史系列
约翰拖兰 系列
大国的崩溃

July.10th
得看你具体想看哪个阶段的历史,如果想了解个大概的话,可以看袁腾飞的系列书籍,或者哈佛中国史

....
大家小书系列里顾颉刚的《中国史学入门》和他的国史讲话挺不错的,国史讲话分三部分,上古,春秋和宋蒙,看起比较轻松,但内容不含糊。吕思勉的《中国通史》其实也不长,而且观点新颖,很少受现在常见思想的影响,但文字稍微考功力,读完收获满满。只读中国史往往显得视野狭窄,可以读一读刷镀机《全球通史》,应该是很不错的全球史了,但有点长,上下两册,看了很受启发。
文学类可以读一读萨孟武《红楼梦与中国旧家庭》《西游记与中国古代政治》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这也是大家小书系列里的书,质量杠杠的,最好的还是水浒传与中国古代社会。如果文学,要了解小说,特别是中国古代小说,极力推荐鲁迅先生《中国小说史略》,用文言写的,但不是那么艰深,九年义务教育认真学了看也没啥问题,其中既可以窥见鲁迅先生的文字功底,也可见出其学识之渊博,而且小说史略本身也很有趣,很多有意思的内容。如果可以其实可以看看木心的文学回忆录,顾随的作品也值得看,他是叶嘉莹先生、周汝昌先生的老师,中国经典原境界中国古典文心中国古典诗词感发,内容很好,值得看,值得多看。

枫焰
以下推荐的都属于众多版本,领域当中的权威之作,有很高的参考价值,也是我自己特别喜欢的几本,希望以下的书单对你了解,认识历史与文学有所帮助!
本书作者张宏杰先生,是当代中国知名历史学者,毕业于清华大学历史系。 除了这本《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他还有饥饿的盛世《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中国国民性演变历程等著作。《曾国藩的正面与侧面》,关于本书这是一本还原了曾国藩真实复杂的一面的人物传记。与同类书籍相比,不仅讲述了曾国藩作为一个政治家成长的全过程,而且还细致分析了曾国藩的财务收支情况以及迷信神秘文化的细节,被公认为是讲述曾国藩最丰满也最有趣的人物传记。关于作者,刀尔登,当代作家,1986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著作有《玻璃屋顶》《中国好人》《七日谈》亦摇亦点头等。他被看做是王小波后第一文章高手。
《旧山河》,关于本书
在本书里,刀尔登从中国历史个案入手,以现代视角审视历史,具体入微地分析在儒家文化影响下,个人在历史中的处境,戳穿了许多旧准则里的逻辑谬误,还原了长期被扭曲的道德混乱。本书启发读者从个人角度看待历史,学习识别传统文化和群体中的压迫因素。
关于作者作者中田整一,1941年出生,是日本 NHK 著名的历史纪录片制作人,曾获得过日本文化厅和新闻协会的大奖。他同时是一位现代史专家,曾参与太平洋战争——日本的败因的撰写。身为历史研究者的严谨和著名媒体人的敏锐,让他挖掘到了伪满洲国和日本外务省共同的绝密文件,从而为我们展示了真实的溥仪。溥仪的另一种真相,关于本书本书内容来源于一份非常重要的历史档案,档案的提供人是林出贤次郎。他既是外务省的情报人员,也是溥仪的随身翻译。档案的内容是溥仪在伪满洲宫廷中的会见记录,林出贤次郎把它们秘密呈送给外务省。所以,这份档案具有相当的客观性,展现了伪满洲国不为人知的历史。关于作者
高居翰(James Cahm),中国艺术史研究的权威,被称为“最了解17世纪中国绘画的美国人”。上世纪60年代开始,一直在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艺术史,曾经获得好几个权威机构颁发的终身成就奖。
《江岸送别》,关于本书
作者发现,明代的政治氛围和经济环境,深刻地影响了明代艺术的走向。朱元璋的暴政,让明代的画院和浙派风格都趋于保守。同时,逐渐发展的商业,让吴门画派的画家可以更自由地探索新的风格。最终,这两条路都走到了尽头,也孕育出了中国美术发展的新方向。
关于作者奥拉夫·维尔苏斯,荷兰阿姆斯特丹大学社会学系助理教授,主要研究艺术社会学、经济社会学和文化社会学,包括艺术市场的全球化,市场和礼品的相互关系等。近年来的研究集中在金砖国家艺术市场的兴起和发展。关于本书艺术品如何定价是奥拉夫·维尔苏斯的代表作,曾在2006年被美国社会学协会的“薇薇安娜·泽利泽杰出图书奖”评为最佳图书。本书最初是作者在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所做的博士论文,他用问卷统计和采访的方式收集了荷兰当代艺术市场的大量数据,也对纽约画廊业做了深入研究。本书既是学术论文,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知识读物。它对当代艺术作品定价机制这个难解之谜,给出了答案。
Fiona婷好的
可以看看历史小说,比如明朝那些事儿之类

网际飞侠
最近看的几本不错:
看完了孔子大历史(李硕)、全球科技通史(吴军),都不错。《中华史纲》(李定一)全面、客观,资料新,不如前两本顺畅。圣经与利剑据说不错,还没开始看。
文学类的在看《笑林广记》,简直被颠覆了三观。说古人封建、保守、古板、守纪,这是被选择性教育贴的标签,也是历史神剧看多了的结果。其实不然,他们甚至比现代人更多元、更无厘头,更闲得蛋疼。《笑林广记》虽是文学作品,也大可以当史料来读,荤段子占最大篇幅,一点也没有道貌岸然。笑话集不开朝廷的玩笑,也不涉及后宫生活,对于看多了帝王将相、宫闱缠斗电视剧的朋友们来说,了解这些下里巴人的市井生活粘粘地气、撤撤虚火还是很有好处的。从《笑林广记》里还能品味到德云社相声的原型和风格。
还在读《阿特拉斯耸耸肩》,有点长。这些东西套着读,希望不会错乱。

六月的青荷
朋友,推荐你一个文学系列,10本书。
估计读过的人很少,但有好几本都是好书。
其中,红色的是5星推荐,绿色是4星推荐。
01读书最好是主题阅读,一次读一个书单所以,正如我推荐给你的这个书单一样,就是一个作者的所有书,我全部都读完了。这样读起来,不会有阅读的困难感。因为都是一个人写的,思想是连续的。这几本文学书,讲得基本都是作者李娟,在阿勒泰那两年生活的故事。她把自己和哈萨克牧民一起生活的几年经历,用优美的文字,写了出来。你读的时候,特别是那本《阿勒泰的角落》,你仿佛能感觉到,一个精灵在你面前跳动。包括你读羊道三部曲,即那几个牧场系列,也能让你了解一下塞北的风光和牧民的生活。这就是她的文字的灵动性。也正因此,她获得了很多奖项,算是新锐著名作家了。
02如果你读历史书,或者文学书,也建议采用主题阅读法比如,你打算读“明朝历史”,那你就集中读上十几本、几十本明朝历史的书。这样读完后,你基本就成了这个领域的小达人了,对各类历史典故了如指掌。而假如,你今天一本明朝历史,明天一本宋朝历史,后天一本现代文学。这样东一坨、西一坨,是很难获得“知识焦点”的。当然,并不是说“随性阅读”不好,何况读书本来就是随性的。
但我们可以尝试把“读书效率”提高。也就是说,本来,你读书的获得感是“1”。现在,通过一些高效读书法,你把这个获得感变成“2”,或者“5”。这样又没什么坏处,何乐而不为呢?当然,至于你到底要不要采用,就看你自己的需求啦。我是千城,梦想读完1000本书,走过1000座城。欢迎【关注】我,一起拼命努力,实现加速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