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生、金庸、古龙小说的艺术特色各是什么?谁成就更高呢?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看过金庸小说就不想看其他的武侠小说了

岷山雪
各有各的特点 个人感觉金庸更书生意气 古龙更简单直接却也意味深长 另一位的作品看得不多不作评价。

小包公
梁羽生作品读的少,感觉他属于幻想主义者,有自己独立的架构空间,又有一点言情剧的味道,人情世故,此派为“道”。
古龙的作品是写意派,接近现代的侦探推理小说,构思巧妙,扣人心弦,而且人物个性极端,疯狂成梦,魔字代表。
金庸的作品是读过和看过最多的,大多有历史的背景,故事曲折,引人入胜。在他的小说中,少林的地位尊崇,而字行间深藏着佛学的精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更代表着他的武侠思想。
当然,有人说是金庸的成就可能会高一点,但他曾自谦说过武侠是没有文学价值的,充其量是用自己的喜欢的形式讲故事而已,只能是一种娱乐的商业价值罢了。
归根结底八个字,只为爱好,莫谈成就。

松鼠小馒头
这三位是娱乐作家,读着消遣。如果用来研究,无太多价值。


相奈儿
金先生讲的是历史与传统 古大侠讲的是人性和哲理

vanamsterdam
首先,这三位先生(如果“梁金古”是指梁羽生、金庸、古龙的话)的作品我都有读过,但我从没听说过“不读梁金古,就是二百五”这句话。而且我身边也不乏有没读过他们书的人,可这些人大多举止正常,谦恭有礼,和二百五的行为一点儿都不沾边。
其次,不能把自编的黑话当做客观标准来衡量其他人人文素质的标杆,否则就是扣帽子,打棒子,驴唇不对马嘴。
王小波算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化人吧,读书何止万卷,他说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件特有意思的事。有一次,他和一位半生不熟的文人交谈,对方问他对郭鲁茅巴的艺术水准的看法,王小波一时有点懵逼,心想自己就这两天没出门,难道文坛上又升起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还是一位蒙古族同胞,自己还不知道。
他愣了一下,坦诚的像对方表示:不了解。
对方用一种刚刚发现不明物体时怪异鄙夷的眼光打量他,说:你真的连他们你都不知道?
后来经过解释王小波才明白,对方说的是四个人:郭沫若、鲁迅、矛盾、巴金。两人这才冰释前嫌,继续愉快的交谈起来。
从此后他认为,如果把自编的语句带入正常的话语体系交谈,会造成人为的障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再者,这三位先生都是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但是毫无疑问,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金庸先生的成就更高,影响最大,毫不夸张的说,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的书迷。
梁羽生先生开风气之先,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这一点也是确定的,金庸先生也是间接受到他的刺激开始写武侠的。
古龙先生创新了武侠小说的写作文体,形成了独具个人魅力的写作风格,拥有人数众多的拥趸,铁粉。
至于三人的艺术特色,其实关于这方面的评论文章,专著如汗牛充栋,非常专业精辟,受个人水平所限,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更喜欢金庸先生。
其实看再多的评论文章都不如哪怕读一本作者的原著小说更有助于理解他的风格,特色。
最后推荐几本个人认为最能代表他们各自风格的书吧。
梁羽生:《萍踪侠影》、《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大唐游侠传》。还有一部中篇《塞外奇侠传》,单讲杨云聪和飞红巾以及纳兰明慧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塞外草原跃马扬鞭,令人神往。
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建议全部读一遍。

虎爹不加V
爱因斯坦就不读梁金古,你敢说他二百五?武侠小说是休闲文学而已。三大家的作品大都看过。金庸博学,作品恢宏大气,故事情节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其作有浓浓的爱国情怀和中庸的人文气息。古龙一代鬼才,作品富含人生哲理,写情写欲意境非凡,特有魅力。文笔简炼,生动,故事情节扣人心弦,惊险迭起,其笔下主人公大仁大义,武功绝世且性格孤傲,为朋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喜好酒色,是性情中人,古龙描写人的心理活动是一绝,其作于人性揭之无遗,于人生颇有启迪。梁羽山为武作之开山鼻祖,云海玉弓缘与萍踪侠影写得相当精彩,梁作遗憾是故事角色性格单调,于男女情欲之刻画也无甚着力。

重头不来
三位都是知名的武侠小说家,但各有不同,各自有其独特的风格与特点。
梁羽生的作品,相对来说更偏传统一些,很像一些古典章回体小说。人物刻画上有传统小说的遗风,即黑白分明,好人坏人往往都是一开始就交代清楚了,而且一条大跑到黑。其实这与整体风格分开,梁老师的作品,都是堂堂正正、开门见山的作风,就连武功招式也是一板一眼,严肃工整,怎么说呢,就像是一个成绩优秀的好学生、乖孩子。特别是梁老师常用的一句话,“达到了生命的大和谐”,已经成为一个著名的梗。
古龙前期模仿过梁羽生、金庸,但非常不成功。后来被逼无奈,剑走偏锋,却闯出自己的一片天。同梁羽生的中正平和不同,古龙笔下的人物也往往性格极端,对敌人狠,对自己更狠。古龙作品的一大特色是将人性中阴暗的部分描写的淋漓尽致,产生很多深刻内涵的金句。如 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就是古龙原创,如今广为流传。古龙就像是一个偏科严重的好学生,虽然有些科目不不擅长,但个别科目异常优秀,比谁都厉害。
金庸的作品不用说了,有人形容其作品是满汉全席,你想得到的和想不到的,全都有。同梁老师想必,金庸作品在借鉴传统小说的长处的同时,也融合许多西方戏剧理论,可以说是中西兼容。笔下的人物也摆脱了黑白分明的窠臼,有时什么模糊了这种界限。同时作品旁征博引,医卜星象绘画无所不包。每次读都有不同的体会,无怪乎是传播最广的武侠小说。
三位综合来看,金庸成就最高,古龙次之,梁羽生局末。

touch Me NOT
三位都是代表性的武侠小说大家,都对我的学生时代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都害我被老师罚站过啊!一般人的作品我才不冒这个风险。
梁羽生先生的作品现在还有印象的是《萍踪侠影》,以明朝土木堡之变为背景的家国情仇,具体情节……原谅我,快忘完了。金庸先生的则除了《鸳鸯刀》《白马啸西风》《越女剑》,其它都还能记得梗概,至于如《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鹿鼎记》《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人物关系、故事情节说耳熟能详都不过分。古龙先生的小李飞刀、陆小凤、西门吹雪、叶孤城、花满楼……话说取名字真是个学问,古龙笔下人物风流倜傥,名字也是一样的卓尔不凡。
当然,记忆程度跟影视剧的传播频率密不可分。翻拍一次等于让观众重温一次,哪怕是改编。被搬上银幕荧屏最多的,毫无疑问是金大侠的作品。个人比较喜欢李连杰版的电影,黄日华版的电视剧。比较符合阅读原著后在潜意识里形成的侠者精神。
三位大侠都是有故事的人,但讲故事的手法大相径庭。
梁羽生和金庸相同之处在于都以史实为大背景,古龙则没有刻意依附于历史,您愿意故事发生在哪个朝代请自便。梁羽生开篇即是满头珠翠华彩纷呈,一开始就高潮迭起哼哼嘿哈引人入胜;金庸开篇平淡无奇,惯于抽丝剥茧娓娓道来,随着人物渐次登场,情节渐逾跌宕起伏,气势越来越恢宏壮阔,起承转合莫不丝丝入扣,令人沉浸其中不忍释卷,被老师逮住了还愿意再犯;古龙则是通篇都是高潮,俳句式凝练冷峻的文笔,波诡云谲又合情合理的情节,令人目不暇接惊心动魄。总之三大家的书都是一个字,好看!
硬要说三足鼎立江湖的话,综合实力论,梁是蜀汉,古龙是孙吴,金庸是曹魏。各有千秋不算偏颇。
若以才情论,梁起笔势大力沉磅礴万钧,有鸿篇巨制的气概,但后续往往有捉襟见肘之感。他的武一招一式巨细无遗,专于工而失于灵,困于真而流于穷。他的江湖正邪善恶分明,恩就是恩,怨就是怨一目了然。
梁羽生先生
而古龙的武侠世界则是对酒狂歌中的酣畅淋漓,无脸谱无定式的无常人生和离合悲欢,轻灵飘逸电光火石间的快意恩仇。耽于贪杯疏懒的性情,古龙很多作品都未能亲力完成,代笔之作太多,难免留下狗尾续貂的遗憾。
古龙
金庸营造的江湖则完全是一个立体可感知的时空,他的武张弛有度,气韵绵延不绝;他的侠有血有肉,有缺憾有温度,郭靖、乔峰、张无忌……即便大奸大恶之徒如成昆,灭绝人性也有来龙去脉。煌煌高塔,无一隅不是匠心营构,无一层不是巧思夯实,以至于虚拟真实难辨,被有心人拿去装神弄鬼欺世盗名。睿智如查良镛先生,也完全想不到他的作品居然无意中成就了多如走狗的“武术大师”。
金庸的如椽巨笔所创造的世界,给几代人带来了无穷的快乐,这瑰丽多彩的世界背后,是深厚的国学底蕴和为国为民的大侠情怀。
“凡有华人的地方,必有金庸的读者。”先生文坛武学泰斗地位实至名归。

佶祥如熠
金庸的历史感强,古龙的哲理性强,梁雨生的故事情节细沥理。应该各有千秋。

小金鱼要说走就走
梁羽生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堂堂正正,人物性格不太复杂,大家一板一眼地演绎江湖传奇。
金庸的小说,首先就是想象力奇瑰丰富,然后人物性格层次丰富,整个江湖正邪难分,乱成了一锅粥。
古龙的小说,越短小越精悍,这和金庸恰好相反。楚留香、陆小凤系列相当于中篇故事合集。古龙笔下人物,属于看上去邪,实则很正。
综合比较,当然金庸成就最高。

潘神D
首先,这三位先生(如果“梁金古”是指梁羽生、金庸、古龙的话)的作品我都有读过,但我从没听说过“不读梁金古,就是二百五”这句话。而且我身边也不乏有没读过他们书的人,可这些人大多举止正常,谦恭有礼,和二百五的行为一点儿都不沾边。
其次,不能把自编的黑话当做客观标准来衡量其他人人文素质的标杆,否则就是扣帽子,打棒子,驴唇不对马嘴。
王小波算是一个颇有影响的文化人吧,读书何止万卷,他说过一个发生在自己身上一件特有意思的事。有一次,他和一位半生不熟的文人交谈,对方问他对郭鲁茅巴的艺术水准的看法,王小波一时有点懵逼,心想自己就这两天没出门,难道文坛上又升起一颗熠熠生辉的新星?还是一位蒙古族同胞,自己还不知道。
他愣了一下,坦诚的像对方表示:不了解。
对方用一种刚刚发现不明物体时怪异鄙夷的眼光打量他,说:你真的连他们你都不知道?
后来经过解释王小波才明白,对方说的是四个人:郭沫若、鲁迅、矛盾、巴金。两人这才冰释前嫌,继续愉快的交谈起来。
从此后他认为,如果把自编的语句带入正常的话语体系交谈,会造成人为的障碍,从而产生不必要的误会。
再者,这三位先生都是武侠小说的泰山北斗,但是毫无疑问,从目前的状况来看,金庸先生的成就更高,影响最大,毫不夸张的说,凡有华人处,必有金庸的书迷。
梁羽生先生开风气之先,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这一点也是确定的,金庸先生也是间接受到他的刺激开始写武侠的。
古龙先生创新了武侠小说的写作文体,形成了独具个人魅力的写作风格,拥有人数众多的拥趸,铁粉。
至于三人的艺术特色,其实关于这方面的评论文章,专著如汗牛充栋,非常专业精辟,受个人水平所限,我不敢妄加评论,只是根据个人的阅读体验来说,更喜欢金庸先生。
其实看再多的评论文章都不如哪怕读一本作者的原著小说更有助于理解他的风格,特色。
最后推荐几本个人认为最能代表他们各自风格的书吧。
梁羽生:《萍踪侠影》、《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大唐游侠传》。还有一部中篇《塞外奇侠传》,单讲杨云聪和飞红巾以及纳兰明慧之间的感情纠葛,在塞外草原跃马扬鞭,令人神往。
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建议全部读一遍。
古龙:《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边城浪子》、《欢乐英雄》、《白玉老虎》。

emeraldky
三人的小说,看过最多的是金庸的,其次是古龙的,梁羽生的看的最少!最开始本人比较喜欢金庸的,但到了后期更喜欢古龙的。梁羽生可以说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去除了旧武侠小说中神怪部分的描写,以侠为主线,辅之以各种功夫对决的传奇描写,从清朝倒述至唐朝(我看过梁的小说朝代最早的是女帝奇侠传,很早了的武林杂志上的连载,可能名字都记错了),梁这么写,优势就是人物、功夫的传承比金古小说更紧密,但其写法也较单一,故事相对平淡!金庸继梁羽生之后,将新武侠推向了又一个巅峰,十四部小说本人看了一大半,开始确实感觉很精彩,故事也比梁羽生的更引人入胜。但随着年龄的增长,看的小说种类的增多,对金庸小说中的语言描写,开始反感,就一个“道”字。特别是听了一些有声读物,比如《射雕英雄传》,一会黄蓉道,一会郭靖道,有种想吐的感觉。至于古龙,本人最早看过是一本叫侠隐岛的,写的是陆小凤的故事,故事完全脱离了历史,功夫更是不在拘泥于是否真实存在,以情节的更加离奇吸引读者,结局的设计更是“情理之中,意料之外!”当时近三百页的小说,本人只用了不到一天就看完了,确实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