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文笔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
荤君
古今中外,有趣生动的文学作品太多了。
个人比较喜欢王小波的作品。读他的作品觉得他永远是少年,就像少年的眼睛看到的世界一样。文笔灵动且洒脱,语言又俗气又有雅气。
来看看!
生活就像是一个光秃秃的母猪架子——王小波
大家都考过试,想必考试的时候,对王小波这句话感悟最深:
考试都会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解答不出来的题,而那个时候就会很愤怒,甚至会感慨自己很无能了,平时若多用点心,也不至于现在解答不上来。
有些同学并没有这种感悟,,他感慨他愤怒的是老师出的题太难了。甚至愤怒没有人给他答案,所以他这次考试没有考好,怪就怪在前面座位同学没有传答案给他。
这就是人与人感悟的区别,同样一件事,有人能看到自身的缺点。而有些人只能看到外界的缺点。
暴风風暴
推荐的是一本散文——《地粮》,这本书是法国作家安德鲁·纪德(1869-1951)所写,
他是一位法国作家,出生于巴黎,1891年发表了他的第一部小说,由此开始写作生涯。1909年参与创办杂志新法兰西评论。194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他的代表作有小说《背德者》、《窄门》、《田园交响曲》、梵蒂冈地窖,散文《地粮》、《刚果之行》等等。
建议这本书要找盛澄华译本,他的译本文笔优美,读来心生欢悦。
这本书在当时才印发五百本,其中的原因复杂而微妙,总之就是纪德作为艺术家,他是以一种认真、严肃、纯洁的态度来对待艺术的,艺术是生命中重要的一部分;我认为,在这一点上面,他和《红楼梦》的作者曹雪芹有些相似之处,就是在当时他们的作品并不为多数人了解,直到后来,才渐渐为人所熟知,而《红楼梦》更是过了几百年时间才流传于世,这传世还是以手抄或别的述说形式,其实,我也以为,那些作家对自身有客观评估,他们心中对于自己的作品有一个客观的认识,心中有数,比如屈原、陶渊明、杜甫……回看那是一座高山或艺术的塔尖,文学上少了这些人会怎么样呢?
我的意思就是,这些特别的作品在当时不被人们所解,这是正常的事,后面自然就会闪耀。
《地粮》在二十世纪的文学中,是顶好的作
品,文笔的谨严与纯洁,在当代的法国作家中除梵莱莉外恐无出其右,“他继承了尼采、陀思妥耶夫斯基,是个中间人,书好读,是人们的良师益友”,[1]进入纪德外出旅游所创造的艺术世界中,可以亲切地感受到他的文笔的纯净,“美那尔克”在指引我们去尝味树上诱人的果子、解渴的清凉之水,人间有许多可供我们欲望得到的满足,我们应该走出去,当我们变得和一个地方相似的时候,不应该停留,须要走出去,去寻求那些让我们欲望得到满足的地方去!
[1]木心·文学回忆录——最后一课
Kumawing
四大名著啊
litianfen
你好!文笔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的话我个人比较推荐《鼠疫》和《局外人》,两本书的作者都是加缪。加缪的创作特色是用白描手法,极其客观地表现人物的一言一行。文笔简洁、明快、朴实,保持传统的优雅笔调和纯正风格。
他的小说蕴含着哲学家对人生的严肃思考和艺术家的强烈激情。这一特点在他的作品《局外人》中尤其体现。当时在看这本书的时候就觉得文笔非常简明,生动和有趣。特别是在描写人物的言行举止的时候,没看过的朋友非常推荐大家去看。
另一本《鼠疫》,在目前疫情的背景下去看,感觉感触也会更加深。
在短暂的创作生涯中,加缪赢得了远远超过前辈的荣誉。他的哲学及其文学作品,对后期的荒诞派戏剧和新小说影响很大。
其他文笔生动有趣的文学作品可以试试鲁迅的《阿Q正传》,乔治奥威尔的《动物庄园》,还有契诃夫的小说,其实中国四大名著这四本书文笔也是非常生动有趣的哦!
格子
围城
mingdaiding
契诃夫小说集!!!!!
就人民文学出版社那套十本装的,我现在看到第三本,有一说一契诃夫真的是人间极品!
暗夜幽魅
当前疫情之下,我想到了陈忠实先生的《白鹿原》,他是这样描述瘟疫:瘟疫源于白嘉轩的长工鹿三的妻子鹿惠氏身上,她先是呕吐,随后又拉稀,“两头放花”最终先是瞎眼随后闭气,脸上呈现出令人畏怯的萤萤绿色。
陈忠实先生描述的非常经典,上吐下泻被喻为两头开花,这个病应该是霍乱的表现,但白鹿原的人便开始除魔捉鬼等行动,这符合农村人的认知与迷信思想的本质,体现出小说源于社会的特点!
接下来他是这样描述的:请神妇前来“抓鬼”,但尽管“一撮毛先生”再怎么努力也无济于事,瘟疫越来越严重,白鹿原上的居民一天天减少,辛运的幸存者想到了一个更加封建的做法,为这个瘟疫之源,鹿三儿媳妇的尸骨建塔,将鬼魂封印到塔下。随着一座六棱砖塔的建成,白鹿原上的瘟疫随之散去,一切又恢复了正常。
这里他的笔法又很巧妙的找了坡度,顺坡下驴,因为人的心理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六棱塔寄托着人们的厚望,最终以这种心愿结束了疫情。实质上放在流行病医学来讲,流行病来的快,去的快,病毒载体量越来越少,传染性越来越弱。我们可以扩展想象下,如果六棱塔仍然没有驱散瘟疫,那么就不符小说中的环境,这就是生动巧妙之处!
不防我们再选一个生动有趣的片段:其中描写年馑有这样一段描述:"一个过门一年的媳妇饿得半夜醒来,再也无法入睡,撞摸身旁已不见丈夫的踪影,怀疑丈夫和阿公阿婆在背过她偷吃,就蹑手蹑脚溜到阿婆的窗根下偷听墙根儿,听见阿公阿婆和丈夫正商量着要杀她煮食。阿公说:"你放心度过馑爸再给你娶一房,要不咱爷儿们都得饿死,别说媳妇,连香火都断了!"新媳妇吓得软瘫,连夜逃回娘家告知父母。被母亲哄慰睡下,又从梦中惊醒,听见父亲和母亲正在说话:"与其让人家杀了,不胜咱自家杀了吃!"这女人吓得从炕上跳下来就疯了……"
这段生动的描述可能让我们无法理解,为什么自己会吃掉自己的子女呢?大家不要陷进去,这里用了夸张的艺术手法,生动有趣,但是那个时候遭年荒,人吃人是不稀奇的,人饿到只想活命的程度只要能吃口东西完全放弃了尊严与道德。这段描述达到了艺术的升华,很多人看了都会情不自禁的笑出声了,这就对了!这就是小说需要具备的艺术效果。
莫言先生的《丰乳肥臀》中有类似的描述:
女人们例假消失、乳房贴肋的时代,农场里的男人们的睾丸都像两粒硬梆梆的鹅卵石,悬挂在透明的皮囊里,丧失了收缩的功能。但炊事员张麻子保持着这功能。
据后来的材料揭发,张麻子在饥饿的一九六O年里,以食物为钓饵,几乎把全场的女右派诱奸了一遍,乔其莎是他最后进攻的堡垒。右派中最年轻最漂亮最不驯服的女人竟如其他女人一样容易上手。在如血的夕阳辉映下,上官金童目睹了他的七姐被奸污的情景。
涝雨成灾的年头是垂柳树的好年代,黑色的树干上生满了红色的气根,好像某种海洋生物的触须,斩断了便会流出鲜血。巨大的树冠好像暴怒的疯狂的女人,披散着满头乱发。柔软的、富有弹性的柳枝条上缀满鹅黄色、但现在是粉红色的、水分充足的叶片。上官金童感到,柳树的嫩枝和嫩叶一定有着鲜美的味道,当前边的事情进行时,他的嘴巴里便塞满了柳枝柳叶。张麻子终于把馒头扔在地上。乔其莎扑上去把馒头抓住,往嘴里塞,张麻子在她撅着臀部的身后揭起无形的尾巴……
zhoujieeee
您好,文学艺术从古至今都是非常有内涵,值得去研究的内容,推荐几部文笔生动有趣的文学艺术作品:
《过于喧嚣的孤独》的篇幅很短,不到一百页。就是这不到一百页的作品,赫拉巴尔三易其稿,或许是他众多作品中思考最深,注入心血最多的一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人物清晰,通过废纸收购站打包工汉嘉的通篇读白,讲述了他在废纸收购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故事与所思所想。里面涉及到很多哲学大家如黑格尔、尼采、伊拉斯谟、老子等,却不显的呆板,很自然。每当汉嘉打一个废纸包,就在其中放一部自己喜欢的著作,乐此不疲。三十五年来,汉嘉孤身独处于废纸中,却从来不孤独,沉迷于各种思想碰撞中,仿佛在真理的中心。
《过于喧嚣的孤独》的篇幅很短,不到一百页。就是这不到一百页的作品,赫拉巴尔三易其稿,或许是他众多作品中思考最深,注入心血最多的一部。小说的情节很简单,人物清晰,通过废纸收购站打包工汉嘉的通篇读白,讲述了他在废纸收购站工作三十五年的故事与所思所想。里面涉及到很多哲学大家如黑格尔、尼采、伊拉斯谟、老子等,却不显的呆板,很自然。每当汉嘉打一个废纸包,就在其中放一部自己喜欢的著作,乐此不疲。三十五年来,汉嘉孤身独处于废纸中,却从来不孤独,沉迷于各种思想碰撞中,仿佛在真理的中心。
Sonia_孙小悦
文学家的文字功夫都是很好的,不同的人,给人的感觉不同,有人的文章,容易读,有人的文章,不容易读。中国近现代的文学作品,比较有趣的,如,李敖,王小波,余光中,沈从文,莫言等,写的都很高好。
如果你喜欢文笔生动有趣,最好不要读小说,可以读散文,很多人写的妙笔生花,极有意思的。
阿多给
大伟科波菲尔,查尔斯狄更斯的小说。全书采用第一人称叙事,融进了作者本人的许多生活经历。小说讲述了主人公大卫从幼年至中年的生活历程,以“我”的出生为源,将朋友的真诚与阴暗、爱情的幼稚与冲动、婚姻的甜美与琐碎、家人的矛盾与和谐汇聚成一条溪流,在命运的河床上缓缓流淌,最终融入宽容壮美的大海。其间夹杂各色人物与机缘。语言诙谐风趣,展示了19世纪中叶英国的广阔画面,反映了狄更斯希望人间充满善良正义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