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谁
如题,问题小说的代表作家是谁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Dennis-BC
--------------------------------------------------------------------------------
7。 1。2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最早出现于1919年,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可谓问题小说的发端之作。 到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斯人独憔悴》等作品则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了高潮。 其实,问题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只要有社会价值和社会反响的作品都或多或少会提出一些社会问题,因而广义上的“问题小说”包括一切思想性强和有社会针对性的小说。但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有着独特的内涵,“它是五四启蒙主义精神和初步入世的学生青年的社会热情和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是流派竞起之前的特殊形式的‘为人生的文学'”。
创作成因 问题小说的出现有着时代和作家的双重原因。理论上,1918年周作人在题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讲演中,评介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问题小说”的地位,并由此肯定“为人生”的文学。 创作上,1918年《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使这位挪威作家的社会问题剧流行开来,诚如茅盾在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中所说,“文学中讨论社会上种种问题,实是易卜生开始”的。 这些都起到了触发的作用。 “五四”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了一个觉醒的时代,造就了“思考的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渐渐的转移,趋重于哲学方面,人生观方面。也象俄国新思想运动中的烦闷时代似的,‘烦闷究竟是什么?不知道’”。 他们从封建主义文化的堡垒中冲决出来,憧憬和希望着新的未来,可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又使他们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悲哀,当他们理性而冷静地审视这个社会时,压抑、苦闷、怀疑、问题纷至沓来。 黑暗无边的社会,受压迫和被损害者的灾难和痛苦,群众的愚昧和落后,青年的苦闷与彷徨,新生力量和腐朽势力的尖锐矛盾,这些都成为了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强调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受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的文学研究会作家们在时代的召唤下,从社会现实出发,探讨包括民主自由、个性解放、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命运前途等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以睿智的理性和蓬勃的热情去透视、剖析这些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改进,从而形成了一股“问题小说”的创作潮流。
创作主题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问题小说的一个突出主题就是探求人生的意义。叶绍钧的隔膜,写主人公与朋友见面,尽管在形式上相互寒暄、应酬,但精神上是相互隔绝、疏远、冷淡乃至隔膜的,生活如死水般寂静无聊,人人不明白活着究竟在做些什么,又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朋友记述“我”的朋友为儿子举办婚礼,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生养儿子,让他成亲并托付家业,这就算完成了人生的责任,显然作者是在讥评醉生梦死的灰色人生。 以问题小说走上文坛的冰心,在她颇有影响的作品《超人》里明显提出了人生意义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牵连”还是互相遗弃,支配人生的是“爱”还是“憎”等一系列问题。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加突出了“爱”与“美”,探讨着人生的“烦闷与混扰”,微笑让一个小偷从女犯人“慈祥的微笑”中得到感化和超度,从此变成“有些知识的工人”,人生之路途陡然转变;《沉思》则抒写一个裸体模特儿美丽的人生理想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以至最终幻灭的悲哀。
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是五四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小说”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更多地反映在对青年前途和出路等方面的描写上。跟随时代潮流向前奔跑的知识分子,面对残酷的现实常常不能如其所愿,传统思想的重负和现实社会的阻碍是那样难以突破,人生于是艰难而虚幻。 庐隐的《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等就是描写知识青年对“人生是什么”所发出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 《海滨故人》写五个女青年从学校踏入社会,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的结局是热情消退,上进心丧失,甚至自我毁灭。 或人的悲哀则更为明显,亚侠在爱情与人生的大海中沉浮,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找不到出路,只有焦虑、悲愁和失败。这些人肩负着时代的沉重包袱,热情地寻求理想人生,却落得个矛盾而彷徨的空洞结局。
妇女问题也是问题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们往往通过对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不幸遭遇的描写,提出了尖锐的妇女解放问题。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一生》)写一个没有姓氏的农家妇女,十五岁嫁到夫家是去充当能抵半头牛的帮工,丈夫死后又当作一条牛一样被卖掉,为丈夫换得殓葬费,实际上她连做人的起码资格和尊严都没有。 许地山《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被丈夫误会而离弃,过着凄苦孤独的生活。她把人生看成为不断在“缀网”的“劳蛛”,所有的网,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商人妇则写一个被丈夫典卖的妇女的悲惨人生,作者对受尽欺凌、历尽惨境的妇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冰心最后的安息中的童养媳翠儿被蛮横无理的婆婆虐待而死,鞭挞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迫害。
成就与局限 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以描写人生,探索人生,研究人生为出发点,用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揭露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动乱,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疾苦,使“寂寞而无力”的文坛焕发出新的生机,有力地冲击了当时维护封建制度的无病呻吟的旧文学,旗帜鲜明地抗衡着当时以文学为消遣游戏的鸳蝴小说、黑幕小说等。 正如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对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评论所说的,它不仅帮助广大读者“推翻传统的恶习,也力拯青年们于流俗的陷溺与沉迷之中,而使之走上纯正的文学大道”。 但由于问题的尖锐性,内容和题材成为作家关注的第一义,因而许多问题小说艺术上显得不够成熟,存在概念化的毛病,思想大于形象,人物成为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说教成分较重,有一些口号式的空洞文笔。
--------------------------------------------------------------------------------
(有关页面,鼠标在标志“”上停留,可见相关注释!)
。
7。 1。2 问题小说
问题小说最早出现于1919年,罗家伦的是爱情还是苦痛、俞平伯的花匠、叶圣陶的这也是一个人?等可谓问题小说的发端之作。 到1919年下半年,冰心发表在晨报副刊上的《斯人独憔悴》等作品则将问题小说创作引向了高潮。 其实,问题小说的概念非常宽泛,只要有社会价值和社会反响的作品都或多或少会提出一些社会问题,因而广义上的“问题小说”包括一切思想性强和有社会针对性的小说。但五四时期的“问题小说”有着独特的内涵,“它是五四启蒙主义精神和初步入世的学生青年的社会热情和人生思考相结合的产物,是流派竞起之前的特殊形式的‘为人生的文学'”。
创作成因 问题小说的出现有着时代和作家的双重原因。理论上,1918年周作人在题为日本近三十年小说之发达的讲演中,评介了日本近代文学中的“问题小说”的地位,并由此肯定“为人生”的文学。 创作上,1918年《新青年》的“易卜生”专号,使这位挪威作家的社会问题剧流行开来,诚如茅盾在近代文学体系的研究中所说,“文学中讨论社会上种种问题,实是易卜生开始”的。 这些都起到了触发的作用。 “五四”的思想启蒙运动开启了一个觉醒的时代,造就了“思考的的一代”,青年知识分子的思想“渐渐的转移,趋重于哲学方面,人生观方面。也象俄国新思想运动中的烦闷时代似的,‘烦闷究竟是什么?不知道’”。 他们从封建主义文化的堡垒中冲决出来,憧憬和希望着新的未来,可是现实与理想的矛盾又使他们感到深深的失望与悲哀,当他们理性而冷静地审视这个社会时,压抑、苦闷、怀疑、问题纷至沓来。 黑暗无边的社会,受压迫和被损害者的灾难和痛苦,群众的愚昧和落后,青年的苦闷与彷徨,新生力量和腐朽势力的尖锐矛盾,这些都成为了当时突出的社会问题。 而主张“为人生的艺术”,强调艺术与人生的关系,受欧洲、俄国表现社会人生为主的现实主义作品的影响的文学研究会作家们在时代的召唤下,从社会现实出发,探讨包括民主自由、个性解放、恋爱婚姻、伦理道德、命运前途等社会问题、人生问题,以睿智的理性和蓬勃的热情去透视、剖析这些问题,以引起人们的关注与改进,从而形成了一股“问题小说”的创作潮流。
创作主题 文学研究会诸作家问题小说的一个突出主题就是探求人生的意义。叶绍钧的隔膜,写主人公与朋友见面,尽管在形式上相互寒暄、应酬,但精神上是相互隔绝、疏远、冷淡乃至隔膜的,生活如死水般寂静无聊,人人不明白活着究竟在做些什么,又为什么会这样?一个朋友记述“我”的朋友为儿子举办婚礼,就像是例行公事一样,生养儿子,让他成亲并托付家业,这就算完成了人生的责任,显然作者是在讥评醉生梦死的灰色人生。 以问题小说走上文坛的冰心,在她颇有影响的作品《超人》里明显提出了人生意义是什么,人与人之间应该是“互相牵连”还是互相遗弃,支配人生的是“爱”还是“憎”等一系列问题。王统照的问题小说更加突出了“爱”与“美”,探讨着人生的“烦闷与混扰”,微笑让一个小偷从女犯人“慈祥的微笑”中得到感化和超度,从此变成“有些知识的工人”,人生之路途陡然转变;《沉思》则抒写一个裸体模特儿美丽的人生理想不能被人理解和接受以至最终幻灭的悲哀。
青年知识分子问题是五四时期突出的社会问题,“问题小说”对人生意义的探讨更多地反映在对青年前途和出路等方面的描写上。跟随时代潮流向前奔跑的知识分子,面对残酷的现实常常不能如其所愿,传统思想的重负和现实社会的阻碍是那样难以突破,人生于是艰难而虚幻。 庐隐的《海滨故人》、或人的悲哀等就是描写知识青年对“人生是什么”所发出的焦灼而苦闷的呼问。 《海滨故人》写五个女青年从学校踏入社会,各自经历了不同的人生道路,最终的结局是热情消退,上进心丧失,甚至自我毁灭。 或人的悲哀则更为明显,亚侠在爱情与人生的大海中沉浮,苦苦思索人生的意义,可是找不到出路,只有焦虑、悲愁和失败。这些人肩负着时代的沉重包袱,热情地寻求理想人生,却落得个矛盾而彷徨的空洞结局。
妇女问题也是问题小说的主要内容之一、它们往往通过对被压在社会底层的被侮辱被损害的妇女不幸遭遇的描写,提出了尖锐的妇女解放问题。叶绍钧的这也是一个人?(《一生》)写一个没有姓氏的农家妇女,十五岁嫁到夫家是去充当能抵半头牛的帮工,丈夫死后又当作一条牛一样被卖掉,为丈夫换得殓葬费,实际上她连做人的起码资格和尊严都没有。 许地山《缀网劳蛛》的主人公尚洁被丈夫误会而离弃,过着凄苦孤独的生活。她把人生看成为不断在“缀网”的“劳蛛”,所有的网,或完或缺,只能听其自然。商人妇则写一个被丈夫典卖的妇女的悲惨人生,作者对受尽欺凌、历尽惨境的妇女寄予了深切的同情。 冰心最后的安息中的童养媳翠儿被蛮横无理的婆婆虐待而死,鞭挞了愚昧的封建思想对妇女的迫害。
成就与局限 文学研究会的“问题小说”以描写人生,探索人生,研究人生为出发点,用严肃的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揭露了旧社会的腐朽、黑暗和动乱,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疾苦,使“寂寞而无力”的文坛焕发出新的生机,有力地冲击了当时维护封建制度的无病呻吟的旧文学,旗帜鲜明地抗衡着当时以文学为消遣游戏的鸳蝴小说、黑幕小说等。 正如郑振铎在中国新文学大系·文学论争集导言中对文学研究会诸作家的评论所说的,它不仅帮助广大读者“推翻传统的恶习,也力拯青年们于流俗的陷溺与沉迷之中,而使之走上纯正的文学大道”。 但由于问题的尖锐性,内容和题材成为作家关注的第一义,因而许多问题小说艺术上显得不够成熟,存在概念化的毛病,思想大于形象,人物成为了作者思想的传声筒,说教成分较重,有一些口号式的空洞文笔。
--------------------------------------------------------------------------------
(有关页面,鼠标在标志“”上停留,可见相关注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