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能用一句诗说明你是哪里人吗?
小宅
忆秦娥•仇池月
一、
仇池月,一抹清晖八峰雪。八峰雪,银碎玉裂,故园绝色。
千般故事伏羲崖,万人留迹神魚穴。神鱼穴,寄语锦鳞,游子来也。
二、
忆秦娥•仇池月
仇池月,曾睹金戈挥九垓。挥九垓,五复五灭,荚雄喋血。
汉源子弟昔投野,漾水儿女今来也。今来也,执拂背剑,祭扫尘埃。
仇池山,位于甘肃省西和县城南五十公里处,地处该县大桥镇南部。西汉水由西北绕其山脚向南而下,饮马成河从东南沿山麓西来汇入西汉水,二水山下汇流形成三面环水,一面衔山的天险胜地。仇池山山顶面积约十五平方公里,小舟之状,四周红岩石壁、险要无比。这里是人文始祖伏羲的诞生地,氐人的发祥地,更是载史留名的仇池国故土。
仇池古国,建立于西晋时期,其间五次亡国,又五次复国,称雄一方,繁盛一时。显示了古代西和仇池人民锲而不舍的民族精神和英雄气概。
唐代诗圣杜甫入蜀途中路经西和,留有仇池、寒峡等著名诗篇。杜甫的秦州杂诗二十首其十四诗云:“万古仇池穴,潜通小有天。神鱼人不见,福地语真传。近接西南境,长怀十九泉。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
而在杜甫之前的《世说新语》中对西和仇池也有记载:“仇池有地穴通小有天,中有神鱼,食之者仙。”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梦游仇池,对仙山福地无限向往,诗曰:“一点空明是何处,老人真欲往仇池”。
甘肃省西和县仇池山、仇池国这一地理名牌,历经数千年冾炼、打造、淬火,是镶嵌在我魂牵梦绕的故乡———西和土地上的一块金字招牌。
薰衣草
低头入江河,甩尾上青天,只因一线隔,首尾不相连。
罒●F·寳 ●
扁鹊故里,义净家乡,黄河岸边,泉水长流。
damiao
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lyy_show
炎黄子孙!!!!
苹果王后
一山一水一圣人
DoubleCrazy
黄骅:报友总动员
河北农民报黄骅市报友俱乐部,于2010年4月25日自愿为青海玉树抗震救灾举行捐款活动。笔者有感而发捐款
坐车一路奔黄骅,
只为捐款帮玉树。
聚在滨城我牵挂,
面对时光作记录。
joyfatcat
风吹草地现牛羊
lhd0502
如果是一句话的话……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Olivia
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我的家乡在“渭城”,即今咸阳古城。
浅浅夕草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古时苏州称为姑苏,直到现在,苏州的老城区还称为姑苏区。改革开放前,苏州只是一座不大的老城,四周都是农村。虽然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但也看不出苏州有多么好。
但改革开放以后,苏州真是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不仅工农业领先,GDP全国名列前茅,而且环境也越来越美丽:小河纵横交错,小桥星罗棋布,各个湖泊点缀其中,高楼耸立,绿荫遍布。整个苏州已经遍布各种园林与公园,身在其中犹如在公园散步。
苏州四季分明,雨水充沛,空气清新,景色宜人,真是人间天堂。
万花丛中马神仙
夜郎湖畔繁星秀,
定南城内诗人欢。
liyongigh
三十六计走为上策
cool_roc
问我家在哪里?家在中国。
粉红の小猪猪
秦嘉徐淑故里,
书画之乡扬名。
润之七律.长征,
首吟文庙小学。
毛澤東七律·長征創作時間及地點考略
七律·長征是毛澤東在長征期間創作的重要詩詞之一。關於這首詩的寫作時間及地點,長期以來說法不一。1957年詩刊首次公開發表這首詩時並未注明寫作時間及地點,現在大多數毛澤東詩詞版本上都說這首詩寫於1935年10月,地點沒有交待。筆者經過考証后認為,這首詩的寫作時間應為1935年9月,地點很可能是在現甘肅省定西市岷縣境內的旋窩村。
關於七律·長征的寫作時間,中共甘肅省委黨史研究室編中國共產黨甘肅大事記第29頁載:1935年9月29日,陝甘支隊主力進駐通渭縣城。當晚,毛澤東在文廟街小學接見了第一縱隊第一大隊先鋒連全體指戰員,並舉行晚會。毛澤東滿懷豪情地朗誦詩作七律·長征。另據黨史資料征集通訊1986年第10期劉英的長征瑣憶(節錄)載: “1935年9月28日在通渭的榜羅鎮召開了中央政治局常委會議。第二天到通渭縣城,開干部會,毛主席詩興大發,講話時即席吟誦了后來十分出名的七律·長征詩篇。”另外,甘肅省委黨校試用教材甘肅地方黨史(秦生、王晉林1987年1月著)中寫道:“1935年9月19日,紅軍繼續北上,越過大拉梁(即岷山),毛澤東寫下了著名詩篇七律·長征和念奴嬌·昆侖。”
以上三則資料表明,七律·長征的寫作時間在1935年9月19日之后,9月29日之前。同時經過實地走訪和查閱大量資料,筆者認為,這首詩是1935年9月17日至19日構思於大拉梁(岷山),創作於岷縣旋窩村,以后又作了修改。
眾所周知,毛澤東長征中的許多著名詩篇都是在紅軍進軍取得階段性勝利之后,觸景生情而寫成的。如憶秦娥·婁山關、念奴嬌·昆侖以及清平樂·六盤山等等。七律·長征也是這樣。1935年9月17日凌晨6時左右,紅軍攻克天險臘子口,同時從前方傳來追擊敵殘部的紅四團在岷縣大草灘村取得戰斗勝利的喜訊。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隨一軍團翻越大拉梁。大拉梁位於岷縣、宕昌、迭部三縣交界處,也是岷山山脈與秦嶺的交界。也許是因為它大部分位於岷縣境內,自古以來人們就習慣地將大拉梁稱為岷山。翻越岷山后,紅軍終於擺脫了雪山和草地,告別了風餐露宿、荒無人煙和吃草根樹皮的原野生活。紅軍將士們就像將要回家一樣,下山時像潮水般涌下去。在這樣的情況下,毛澤東觸景生情,詩興大發,有可能開始對這兩首詩詞打腹稿。
1935年9月19日下午,毛澤東率領軍委縱隊和一、三軍團到達岷縣旋窩村。當晚,毛澤東住在村民韓啟明家的草屋裡。旋窩村位於甘肅省岷縣城南20公裡處,是岷縣麻子川鄉所屬的一個自然村。毛澤東到達旋窩村之后,有了將七律·長征腹稿寫下來的條件。而在離開旋窩村后,毛澤東於20日到達哈達鋪,即著手全軍整編工作,23日后又晝夜行軍,強渡渭水,召開榜羅鎮會議,直至29日進駐通渭,一路時間和環境又相對倥傯。因此筆者以為, 七律·長征很有可能就是寫作於岷縣旋窩村,時間當為1935年9月19日。
據岷縣黨史資料載,旋窩村當時是個有60多戶人家的回漢雜居村,由於受當地匪幫反動宣傳的影響,紅軍一到,許多群眾都逃進了深山。為此,軍委及時制定回民地區守則﹔宣傳隊在村裡牆上、道旁,書寫了“抗日反蔣,保護回民,保護清真寺”、“紅軍是窮人的親兄弟”、“對回番民族不壓迫”等宣傳標語﹔晚上紅軍蹲在牆根邊冒雨露宿。群眾見紅軍愛護窮人,尊重民族習慣,深受感動,很快打消了疑慮,紛紛回家,爭著為紅軍騰住房,送糧食。清真寺阿訇丁振邦代表全村人給紅軍送去了羊腿,還把毛澤東等紅軍首長請到自己家中招待,並將自己心愛的懷表送給毛澤東。而毛澤東也將名貴藥材藏紅花和一張蓋有紅軍印章及毛澤東簽名的紀念物回贈老教長,一時傳為佳話。慶振軒、閻軍在毛澤東詩詞全集輯注(甘肅文化出版社1994年版)中談到七律·長征時說:“李白戰城南:萬裡長征戰,三軍盡衰老。作者反其意而用之,是因為長征萬裡,歷盡艱險,過了岷山,豁然開朗,柳暗花明又一村。”這指的就是紅軍過了岷山后,豁然開朗,人人心情舒暢﹔到了旋窩村,受到回漢群眾熱情款待,個個笑逐顏開,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所以,七律·長征這首詩創作於旋窩村也不是偶然的。
總之,筆者認為,七律·長征是1935年9月17日開始構思於岷山,19日創作於旋窩村。當然,這不排除毛澤東在以后對這首詩所作的改動、完善以及正式定稿。
〔作者曹仁孝,甘肅省定西市旅游局副局長〕
(黨的文獻授權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獨家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