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晋灭亡时,场景有多惨烈?

最新跟帖
henry瀚锐

henry瀚锐

我是棠棣,一枚历史爱好者。欢迎大家【关注】我,一起谈古论今,纵论天下大势。君子一世,为学、交友而已!

西晋在经历过绵延十六年的“八王之乱”的硬伤后,已然是奄奄一息。而北方的匈奴刘渊称雄一方,时时威胁着这个苟延残喘的没落王朝。

一、洛阳的危局

刘渊去世前,汉还一时灭不了晋,但西晋已是苟延残喘来日不多了。刘渊去世后,在刘和、刘聪争夺帝位时,洛阳因受东、南两面合击形势有了很大的变化,已经变成了一座危城。

永嘉四年(310年)春天,王弥的部将曹嶷从大梁东进打破东平(今属山东),进攻琅邪(今山东临沂北);石勒在白马津(在今河南滑县东北)渡河而南,与王弥会师后,又攻略徐、豫、兖三州辖境,先破鄄城(今山东鄄城北),后杀晋兖州刺史袁孚,再渡河而北,攻略冀州各郡。



此时洛阳以东的大部地区已是残破不堪。青州刺史苟晞和豫州刺史冯嵩虽有相当实力,但与在洛阳当权的东海王越不和,不敢轻动。苟晞还面临日益迫近的曹嶷,因此更不可能发兵去支援洛阳。

同时,在洛阳之南,又发生新的变乱。朝廷要使南阳的雍州流民回乡,流民因关中残破,不愿回去,政府遂定下限期,发兵遣送,这就犯了与益州罗尚同样的大错。京兆人王如、侯脱和冯翊人严嶷,分别聚众反抗,起兵攻打城镇,杀死地方官吏,到这年秋天,这几支兵已各有数万之众。

至此,洛阳已是四面受敌。十月,汉刘粲、刘曜、王弥、石勒联军攻晋。洛阳以西的渑池,东北的成皋,以及今豫东南的梁、陈、汝、颖一带,都是狼烟四起,战事不断。



京师洛阳城内,粮食匮乏,人心浮动,加以太傅东海王越大权独揽,怀帝的亲信缪播、舅父王延等都于上年被他擅自杀死,内部很不团结。怀帝号为君主,却受制于人,毫无作为,形同亡国之君。

二、祈求援兵与弃城而逃

晋阳刘琨见朝廷危急,想借用晋北鲜卑拓跋猗卢的兵力,联络各方,共同讨伐刘聪、石勒。这条计未必行得通,而且借用鲜卑兵,还会出现新问题,但是总不失为救急的一法。

但东海王越猜忌苟晞、冯嵩,不愿采用。他也曾遣使征各地兵马入援京师。怀帝还叮嘱使者,要他告诉各地守臣、将领,“现在还可来救,再晚就等不及了!”说得凄楚哀怜,窘相毕现,这样的人居然也算是皇帝!

根据记载,当时,只有两人愿意赴难效命。一个是襄阳山简(竹林七贤之一的山涛之子),但他派出的兵,到襄阳以北的涅阳,就被流民武装王如击溃。山简非但救不了洛阳还得闭上城门,抵御王如,继而丢弃襄阳退到夏口(今湖北武汉黄鹄山东北)。



另一位是荆州王澄,他派的兵出发不久,听得山简兵败,就不战自溃,逃之夭夭。他们势孤力单,都自顾不暇,哪里能够救得了洛阳。

东海王越困守洛阳,已到无法坚持的地步。十一月,他率兵四万往许昌,声称讨伐石勒,使太尉王衍任军司同行。这一走之后,洛阳城里一天比一天混乱,官署没有人守卫,殿上横七竖八的尸体也没有人去埋葬;有留守之职的人,离开不得,也都掘壕沟筑工事,以求自保。

东海王越的人马,行到项地(今河南沈丘),便不走了。转瞬就到永嘉五年(311年),形势愈加严峻。怀帝怀恨东海王越,便亲手写了诏书,秘密派人送交青州刺史苟晞,要他讨伐东海王。

其时,苟晞已是自顾不暇,他与曹嶷交战,开头还有胜有败,到这年正月,兵败弃城退守高平(今山东邹城西南),但是从纸面上攻击东海王的举动却并不停止。这时汉兵的威胁愈益严重。石勒在上年已打破宛城(南阳),并消灭了侯脱、严嶷等几支流民武装。

这年二月,他从江、汉北还,又占领了许昌。在这样的情势下,苟晞如果发兵中原“讨伐”东海王,岂非是在劲敌面前打内战!



东海王越抓到了苟晞的密使,也看到了檄文,又见石勒重兵日益逼近,因而惧恨成病,终于在三月十九日一命归天。之后王衍要领兵送他的灵柩回东海(今山东郯城),洛阳的王妃、世子及将领何伦等,也都要随行同往。城中居民大起恐慌,纷纷跟着逃难,洛阳更乱了。

三、洛阳的失陷与浩劫

石勒得讯,率领轻骑追击,四月在苦县宁平城(今河南郸城东北宁平)赶上,大破晋军。这实际上不成其为战斗,晋军这路人马约有十多万,但其中包括众多眷属、随从,他们根本没有应战能力。被汉兵远远围住,遭乱箭射杀,尸陈如山,一个也没有走脱。

王衍等十几名权贵都被俘抓获。其中,除襄阳王司马范一人神色自若,拒不提死外,其余各人都纷纷哀求,乞怜保命。结果,当天夜里,都被石勒命人推倒墙头压死。从洛阳逃出的何伦等,后也被石部截住,东海王世子等都死在乱军之中,王妃裴氏被掳去卖掉,后来不知怎么到了江东才又恢复原来的身份。

这时还在洛阳的怀帝再也呆不下去了。苟晞派兵五百到洛阳,要接皇帝到仓垣(今河南开封东北)。怀帝想走,公卿左右却留恋家财,结果没有走成。后来实在无法支持,但要走时,却又没有车子,怀帝只得徒步出宫,跟随的官员也仅有几十个人。

他们刚走到铜驼街(因街上有魏明帝时立的两座铜驼得名),遇盗匪抢劫,只得退身返回。皇帝竞在京城里碰到强盗抢劫,这应该好算是空前绝后的奇闻。



汉将呼延晏、刘曜、王弥、石勒各部,于此时纷纷进抵洛阳。六月十一日,汉军打开城南的宣阳门进入城内。军队把宫里的珍宝、宫人抢得一干二净。怀帝吓得躲到华林园(东汉时造的园,原名芳林,魏改名)里,逃出园门时,仍被抓住,从此做了俘虏。

刘曜霸占了白痴皇帝的第二任皇后羊后,又一把火烧掉洛阳宫室,把怀帝解到平阳。洛阳宫中珍宝,张方曾抢光过一次,这是第二次。上次因有卢志劝阻,没有放火,这次卢志也在洛阳,但他只能出逃并州,再也无法保住洛阳的宫室街巷了。这是继汉末董卓之后,洛阳遭受的第二次大破坏。

四、四处逃窜的愍帝

汉刘粲、刘曜西进关中,至八月便占领长安,俘获了晋南阳王司马模。不久,刘粲即将司马模处死。其时关中荒芜,士民即使不亡于兵燹,也多死于饥馑,活者寥寥无几。

九月,石勒又攻占蒙城(今河南商丘东北),俘获了苟晞和被他拥为皇太子的豫章王司马端(怀帝侄)。

西晋几乎亡了,但仍在苟延残喘。当时,怀帝的另一侄子,一个十二岁的秦王司马业,他在洛阳陷落时逃了出来,后来跑到密县(今河南密县东南),遇到舅父司空荀藩。恰好前豫州刺史天水人阎鼎在此已纠集数千流民,正想西回故乡。司马业与荀藩就利用这支武装,暂时立住了脚跟。



这时,关中的形势起了变化。原冯翊太守索綝等人,在安定(今甘肃镇原东南)已推举安定太守贾疋为平西将军,要起兵兴复晋室,关中未曾失守的一些地方官长也纷纷起而响应。刘粲、刘曜与他们交战竟一连吃了几次败仗,长安被围。由此,秦王司马业得到了在关中立国的机会。

荀藩等人都是来自今山东、河南一带的人,他们跟随秦王业,只想在中原寻求立足之地。阎鼎势力强大,他本来要回西北,得知关中形势有变,认为有机可乘,便拿下武关(在今陕西丹风东南),控制了司马业。荀藩等人不愿远离故土,只得沿路逃散。

秦王业在阎鼎掌握之中,当然只能跟着他走。贾疋得讯,即派兵迎接。十二月,秦王业到了雍城(今陕西风翔西南),暂时安顿下来。

贾疋等又围攻长安,到永嘉六年(312年)四月,已历时好几个月。汉刘曜坚守不住,终于弃城逃还平阳,秦王业随即进入长安。九月初三,贾疋等奉他做皇太子。此前的几个月,想必是在酝酿这个班子怎么搭法。

阎鼎、贾疋、索綝等人,原来不是一伙人,只在共同对敌时能够合作,一且“功成”,就闹起纠纷来了。先是贾疋与汉将彭天护作战,中计被杀。接着,阎鼎又与原来的关中诸将争权。至十二月,阎鼎杀京兆太守梁综,于是麴允、索綝等群起攻之,阎鼎兵败逃走,也被杀死。



永嘉七年(313年)四月,怀帝在平阳遇害的凶讯传到长安。二十七日,皇太子司马业即皇帝位,改元建兴,是为愍帝,也就是西晋的最后一个皇帝。

五、怀、愍二帝的惨死

刘聪原来对当了俘虏的怀帝还算可以,先封他为平阿公,后又改封为会稽郡公,两人也常谈早年在洛阳相识的旧事。

刘聪后宫以“六刘”(太保刘殷的两个女儿、四个孙女)最为得宠,他居然把其中的小刘贵人送与怀帝。但这相安无事的状态却在正月元旦的宴会上破裂。

其时刘聪大宴群臣,命怀帝青衣行酒。青衣是贱人的服色,行酒是侍者的活计,在座的许多晋朝旧臣见了,都痛心之至,其中庾珉、王隽等十几人还当场忍不住流下泪来。刘聪见了,大为不满。不久,有人告发庾珉等私通晋阳刘琨,刘聪就以此为借口把庾珉等十几人,连同怀帝一道,都给杀了,刘夫人则回到宫里,依旧做她的小刘贵人。怀帝只活到了三十岁。

建兴元年(313年)五月,愍帝发布诏书,声称要“扫除鲸鲵(指汉),奉迎梓宫(怀帝的棺木)”,命幽(王浚)、并(刘琨)两州出兵三十万直取平阳,右丞相(南阳王保,司马模之子)率兵三十万来长安,左丞相(琅邪王睿,即后之东晋元帝)率兵二十万进攻洛阳。

这道诏书口气大得不得了,实际上是虚张声势。而这几个人,王浚想乘危割据;刘琨靠鲜卑部落才能勉强立脚;江东、上邽(司马保驻地,今甘肃天水)力量薄弱,他们都不可能有所作为。

这时,只有避乱南渡的范阳遒县(今河北涞水北)人祖逖向琅邪王请缨北伐。琅邪王给他一千人的粮和三千匹布,让他自己招兵。他率领部曲(私兵)百余家渡江,中流击楫立誓:“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他进屯淮阴,招募了二千余人,步步北进。

这个“中流击楫”的故事被后人传为佳话,祖逖也确实对石勒起了牵制或威慑的作用,然而要扭转大局,已是不可能了。



在愍帝夸张的口气下,真实的情况却是:作为当年西汉故都的长安城里,荆棘杂草密密丛丛,居民不满百户,车驾只有四乘,百官连印都已失落。但是麴允、索琳等人,却仍多次击退刘曜的进攻艰难坚持了三年有余。

愍帝建兴四年(316年),刘曜最后一次进攻长安。从八月到十一月,外城先失,麴允、索綝只守得个小城,城中斗米竟值黄金二两,以致出现了人吃人的惨剧。愍帝见晋廷已经到了穷途末路,即向麴允表示:“当忍耻出降,以活士民。”索綝却临危变节,派人出城见刘曜,诈称城中存粮尚富,若能对索綝许以高官,即愿献城投降,被刘曜拒绝。

十一月十一日,愍帝依照传统的国君投降仪式,乘羊车,肉袒(去袖,露出左臂)、衔璧(以口衔璧)、舆榇(车子上装着棺木)出城投降。刘聪也照传统做法,焚棺受璧,准予投降。西晋至此灭亡。

愍帝君臣被解到平阳。刘聪封愍帝为怀安侯。麴允伏地痛哭,被囚自杀。索綝也因不忠被杀。愍帝只做了一年的怀安侯便被杀了。一次,刘聪出外打猎,使愍帝穿上戎装,执戟前导。百姓见了,都指点说:“是原来的长安天子!”有些老人竟流下泪来。汉太子刘粲就主张把他杀掉以除后患。



刘聪没有马上接受,还想再羞辱他一回。汉麟嘉元年(316年)十二月,刘聪重演当年折辱怀帝的场面,大宴群臣,使愍帝行酒,洗酒杯。过了片刻,他起身离座,又使愍帝执盖随从。在座的不少晋朝旧臣都流泪涕泣,有的还哭出声来。尚书郎辛宾甚至抢步上前,抱住愍帝大哭。

刘聪命将辛宾拖出去,立即斩首。几天之后,愍帝也终于遇害,时年仅十八岁。怀、愍二帝屈辱行酒,与后来北宋徽、钦被虏囚死异乡的悲剧,都是为历来读史人所难以忘却的。

西晋共四个皇帝,历五十二年。

(正文完)

如果有其他关于历史领域的话题或观点可以【关注】我私聊,也可以在下方评论区留言,第一时间回复。

安吉乐乐

安吉乐乐

每个朝代在灭亡的时候,都是很惨烈的,而西晋灭亡时的惨烈程度与其他朝代相比,只可能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晋刚开始建立时,司马炎还是很不错,励精图治。但在灭吴统一后,就逐渐变得越来越腐朽了,此后西晋政风一直都是十分黑暗,官吏贪赃枉法,奢靡腐烂,百姓苦不堪言。

在司马炎去世后,他的傻儿子司马衷继位,由于皇帝无能,被封为王的司马家族皇室个个觊觎皇位,于是爆发了八王之乱。

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内耗严重,这个时候给了少数民族政权兴起的机会。灭亡西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是匈奴,匈奴刘聪、刘曜是其灭亡的直接策动者。

西晋灭亡时,当时北方大局几乎是掌握在在匈奴之手,整个北方到处动乱,场景可以说是惨不忍睹。

匈奴攻入西晋都城洛阳后,繁华的洛阳都城已荒无人烟,十分冷清,出现的都是强盗在光天化日下抢东西。匈奴在洛阳光王公以下的人就杀了三万余人,更别说平民老百姓了,到处都有屠杀。

当时逃过一劫的皇帝司马炽被刘聪当做奴隶使唤,整天尽心尽力服侍刘聪,可惜他还是没保住自己小命。由于在一次宴会时,原西晋大臣看到皇帝这样悲惨的命运,默默的流出了眼泪,这让刘聪不爽,于是将司马炽毒死了。

司马炽死后,司马邺在长安继位,但没过多久又被匈奴灭了。长安城遇到的屠杀比洛阳还要惨,不论地位是男人就屠杀,这导致长安城里男人基本被杀绝了,女人则沦为了玩物。司马邺投降时倒保住了一条命,但在当了一年奴隶后,也是一样被刘聪给杀了。

西晋灭亡时,据晋书记载,匈奴每破一城都会屠城,并且烧杀淫掠,当时中原的士族十不存一。

由于当时战乱,粮食供给不足,匈奴军队甚至将女人与小孩给囤积起来当做储备粮食。而民间也传说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据说在西晋灭亡时,当时北方人民对于匈奴十分恐惧,听到匈奴杀来了,宁愿自杀上吊也不愿意落入匈奴之手。

西晋灭亡时,到处是战火,基本是千里焦土,这也导致不仅有被匈奴杀死的人,还有饿死的、病死的不计其数。

高公子

高公子

晋武帝司马炎一脉彻底绝嗣;士族名士,没跑掉的都成了胡人刀下鬼。最惨的还是汉族百姓:被活埋、被杀戮,甚至被吃掉。白骨蔽野、差点灭族。




西晋灭亡时的屈辱和惨烈,不下于“靖康之耻”


几乎所有了解历史的人,都知道靖康之耻。


北宋皇室的宫女嫔妃,乃至皇帝全被金人掳走。北方的4月,天气还很冷,宋徽宗、宋钦宗二帝和皇后被扒光上半身,披着羊皮,脖子上套上绳,像羊一样被金人牵着向金人投降,史称“牵羊礼”。


朱皇后因无法接受“牵羊礼”的屈辱,选择自尽而死。宫女妃嫔受的侮辱更是难以细数。




我们都知道“靖康之耻”,又有多少人知道西晋灭亡的惨烈呢?


据史料记载,西晋巅峰时期人口约3000万,北方2000万。八王之乱后,北方人口锐减70%,其中1000多万人死于饥荒和战乱。


晋武帝司马炎一脉彻底绝嗣;士族名士,没跑掉的都成了胡人刀下鬼。




被俘虏的晋愍帝,在11岁那年,被迫赤露肩背,口含国玺,出城往刘汉军营里求降。


这个可怜的皇帝,只活了18岁,投降后受尽屈辱。在宴会上,他被迫身穿青衣,为人斟酒,稍有差池就被责骂,围观的有旧时臣子,见皇帝被羞辱,都忍不住低声啜泣。




这是历史上著名的耻辱时刻,史称“青衣行酒”。


可即便忍辱如斯,刘聪还是把他杀了,因为他担心晋人会造反。


说实话,晋愍帝是真可怜,因为他被扶持上位时,西晋早已名存实亡。




最惨的,还是百姓,尤其是北方的汉人。


教科书上,“五胡乱华”被一笔带过,可当时的北方汉人,遭遇的是亡国灭种的危机。


有人说,“五胡乱华”不准确,更准确的说法,叫做“五胡灭华”。




所谓“五胡”,是指匈奴族、鲜卑族、羯族、羌族、氐族五个游牧部落联盟。


自八王之乱后,西晋国力大幅衰减。


这场290年开始打的仗,一直持续到306年,打掉了国内绝大部分的青壮年。此后,原本依附于西晋的少数民族,见西晋国力衰弱,纷纷起兵反叛,将整个北方都拖进了混战之中。


没有青壮年,西晋国内别说军事力量了,就连农业也大幅度衰退。




粮食不够吃怎么办呢?


羯族发明了“两脚羊”。


这可不是新物种,“两脚羊”,是人,是活生生的人,而且大概率是汉族的女子。


当时,羯族人打仗不带军粮,靠着掠夺“两脚羊”为食。




这可不是我瞎说,在晋书中有详细的记载。


晋书里,匈奴、羯等族军队四处烧杀淫掠,屠城更是常用手段,“中原士族十不存一”。


羯族建立的后赵,只要出征,就要屠杀百姓几十万。


石勒甚至规定,胡人如果抢汉人的东西,汉人只能顺从,否则就斩首。


石勒和石虎还曾掠夺汉女五万,充入后宫。这些女子,并没有被很好地对待,而是在后宫中被凌虐,然后杀掉。


当时,后赵的城墙和道路两边,挂的全是尸体,绝大多数是汉人的尸体。



就是这么夸张,可这是真实发生的历史。


这种情况,直到350年才出现好转。


当时,冉闵诛灭羯族皇室,于邺城颁布“杀胡令”,保住了汉人的一丝丝血脉。


冉闵规定,凡斩杀胡人,带着头来,就加官进爵,如果胡人敢拿兵器,杀无赦。




此后,各地军队对胡人展开报复性屠杀,几天之内几十万生命就此消失,北方也因此陷入更大的混乱。


伦理道德,在这个时期全部被丢弃,只剩下无尽的杀戮。


最终,五胡的军队不得不退出中原,在返回的路上,他们相互进攻,等回到塞北已经十不存一,羯族更是因此亡了族。




有句话说得好,历史总是惊人的相似。


羯族耀武扬威之际,恐怕也想不到,自己同样会经历这样的轮回。


然而,我们必须承认,“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战争之下,受苦的永远是普通老百姓。


或许,对五胡乱华一笔待过,是因为这段历史太黑暗,毕竟当时,整个北方成了胡人牧马的草原,杀人的猎场。


可恰恰因为黑暗,我们更应该重视,只有吸取历史的教训,才能避免重蹈覆辙。




第一,西晋王朝的衰弱,要归罪于统治者


西晋王朝的建立者司马炎


其他朝代的开国君主,一般都比较英明,但司马炎一统天下后,很快就成了一个昏君,并在朝中刮起奢靡之风。


西晋的吏治非常腐败,根源就在司马炎身上。


而他在处理继承人问题时,也犯了一个天真的臭毛病——把皇位给了一个傻子。




太子司马衷


司马炎的太子,名叫司马衷,是个傻子。(这不是骂人啊,他真的是傻子。)


但司马衷虽然是个傻子,可他有个儿子,名叫司马遹。


司马遹非常聪明,司马炎格外喜欢这个孙子,于是,他铁了心要把皇位给儿子司马衷,目的是让孙子当皇帝——然而,他算漏了他的儿媳贾南风。




贾南风


自从司马衷继承皇位,皇后贾南风就开始了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生活,并最终把司马王朝推向了覆灭。


在贾南风之前,虽然大家也互相看不惯,但是,都比较讲规矩。


可贾南风整到了不少藩王,这些藩王怒了,于是乎,整个司马家族开始了搏杀,不死不休。




自290年开始,至306年结束,八王之乱持续了整整16年,这16年,原本是休养生息的好时候,可全部被用来打仗。


数十万士兵死于内斗,数百万百姓流离失所,这些藩王之间的内斗,苦的都是百姓。


青壮年都去打仗了,自然也没有人种地了,农业凋零,国力衰减,最终导致五胡乱华。




第二,人心不齐,让西晋王朝错失翻盘机会


其实,即便是洛阳沦陷之后,西晋王朝也一直有翻盘的机会,可这个机会,被他们白白做“作”没了。




洛阳沦陷后,晋愍帝司马邺在长安登基,当时,幽州几个北方重镇,还都在西晋的手里。


然而,西晋开始了一系列的作死操作,比如:


镇守幽州的王浚,浑水摸鱼准备称帝,于是,石勒就来了一招“假投降”,骗他打开城门,一进城就大杀特杀,把王浚抓了当俘虏……于是,幽州这个战略重地,没了。


此后,司马邺困守长安,一直没打算投降,可其他几个地方的“重臣”,一个个都在观望,援军也磨磨蹭蹭,根本不去帮忙,只是眼睁睁看着长安城弹尽粮绝。


最终,11岁的司马邺,在绝望中光着膀子,叼着传国玉玺,出门投降。




总结


公元316年,18岁的晋愍帝司马邺,被刘崇杀害,司马睿在南方称帝,自此,西晋王朝彻底灭亡。


这个朝代很短命,只有50多年,从八王之乱开始,到晋愍帝被杀,整整25年都在经历战乱,可见西晋统治者的无能。


不过,除了统治者的无能外,有几个原因还是要提一下:


第一,人丁凋零,必然导致国力衰退


西晋王朝人口数锐减,是从八王之乱开始的。


其他朝代也有打仗的事,但打到西晋的人口凋零程度,也是十分少见了。


八王之乱结束后,整个西晋国内人口不足2000万,其中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因为青壮年都战死了。


没有青壮年,不说军事力量,连农业水平都提高不起来,自然导致了国力衰退。




第二,乱搞政策,强制外族内迁


值得一提的是,因为国内青壮年太少,西晋王朝不仅不禁止少数民族内迁,甚至还强制他们居住于内地,以此同化人口,补充军事和农业上的青壮劳动力。


这种方式,也不是不行,可却忽视了当时国内对外族的接受程度。


当时的民族荣誉感非常强,中原人根本不愿意和少数民族互相来往,而配套政策也没跟上,这就导致了在国内的少数民族生活非常憋屈。


等西晋国力衰弱,少数民族自然奋起反击了。




其实,史书上一笔带过的很多东西,背后往往是数不胜数的民生苦难。


战争、杀戮、欺凌、饥饿、疾病……西晋王朝的北方百姓,不是被屠杀抢掠,就是被迫流亡……


那些看似“作死”的事,都是西晋王朝病态的必然结果。


关于西晋王朝的覆灭,被活埋的王衍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呜呼!吾曹虽不如古人,向若不祖尚浮虚,戮力以匡天下,犹可不至今日。”


这话说得很对,如果和平时期就懂得居安思危,而不是以“口不论世事”为荣,以男子敷粉为美,在危机来临之际,未必没有一战之力。


“白衣飘飘”的西晋,以鲜血和耻辱,给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


或许,这就是读历史的意义吧。

小鸟的探戈

小鸟的探戈

应该说,历代王朝亡国都是悲惨,没有最惨,只有更惨。

小钻贵

小钻贵

西晋灭亡时,场景有多惨?惨到很少有人愿意主动提及!现代社会,随便去找一个人问,问问他们知道西晋灭亡的事情吗,问问他们知道五胡乱华的事情吗?估计很少有人会说知道。而我们所看的电视剧,基本都只是拍到西晋一统天下,很少有人会接着往下拍,为何?因为接下来发生的事情太惨了,那是一种屈辱,一种很多人至今不愿提及的伤痛。

自西晋灭亡开始,华夏大地经历了数百年的动乱,可以说是华夏历史上最黑暗的时候,要说有多惨,无法用言语描述,只能剩下一片沉默!

西晋灭亡始末

西晋这个国家,它的奠基者其实大家都是非常熟悉的,那就是司马懿!原本司马懿是托孤大臣,辅助曹魏的小皇帝。不过这哥们都人到70了,精力还是十分旺盛,还想着争权夺利。最终在高平陵之变中,他击败了曹爽,掌握了曹魏大权。虽然司马家成功掌握了大权,但是反对他们家的人也不少,毕竟那是曹家的天下。

可是曹家的子孙也确实是不争气,玩不过司马家,在司马家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下,最终司马炎逼迫曹魏皇帝禅位,建立了西晋!很多人说西晋得国不正,所以后面很快的灭亡了,实际上这跟得国不正关系不大。

司马炎这个人,作为西晋的开国皇帝,还是比较有才能的。事实上,但凡是开国之君,大多不差,要不然也不可能建立一个朝代。不过司马炎虽能力不错,但是他在选择继承人的问题上,却出现了大纰漏,而这也是西晋快速灭亡的主要原因!

司马炎能力不错,建立西晋,击败东吴,最终一统天下。不过他个人虽干得好,却没有将优良的基因传承下去,因为他选择了一个傻子做皇帝,这个傻子就是著名的晋惠帝司马衷。其实在司马衷的成长过程中,司马炎也发现了事情的不对劲,司马衷似乎智商不太对啊。但是司马衷娶了一个很厉害的老婆贾南风,在贾南风的帮助下,司马衷一次又一次的骗过了司马炎,以至于司马炎一直坚信,司马衷这还是只是反应较慢,处理国事还是没啥大问题的,最终放心的把皇位交给了司马衷。

司马衷上位以后,皇后贾南风专权,在贾南风的策划下,很多司马炎留下来的重臣遭到诛杀,甚至有藩王被贾南风杀害,之后贾南风又诛杀了太子,引起众人不满,最终司马伦率先发难,起兵包围了皇后贾南风,并废掉了皇帝,自立为帝。而司马伦这个人,治国手段太差,不久又引起了三王起义,以后就是司马家的藩王不断的互相攻杀,史称八王之乱。司马家这么乱搞,使得西晋的权力中枢遭到了很大的打击,对各地的掌握也越来越弱。而见到司马家内乱,有心之人也开始蠢蠢欲动了。

公元304年,刘渊宣布起兵,反对西晋。西晋派兵剿灭刘渊,但经过十多年的动乱,西晋军队的战斗能力已经下降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且反对势力非常庞大,刘渊集合了众多不满西晋的势力,最终击败了西晋军队。四年后刘渊称帝,公元316年,刘渊的儿子派兵攻下了长安,西晋正式宣告灭亡。胡作非为的司马氏,终于为他们的无能付出了代价。

西晋灭亡,众多司马氏宗族之人遭到屠戮,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反绑双手,投降敌军,不过他并没有受到优待,反而是受尽了屈辱后,还是被无情斩杀。司马氏的男人,除了逃到南方的那一波人,其他大多遭到诛杀,而司马氏的女眷,也是受到了巨大的侮辱,很多人直接被送进了军营,凄惨度日,就连晋惠帝的皇后也没能免遭于难。说白了,西晋灭亡,整个司马家族,除了逃到南方去的,留在北方的不是被杀,就是为奴为仆受尽屈辱而死,当年高高在上的皇族,如今已然被踏至脚下。

而司马家犯的罪过,更是害惨了众多的百姓。由于司马家胡乱作为,使得天下大乱,进而诱使五胡乱华,北方的汉族百姓受尽了屈辱,不仅吃不饱穿不暖,还时时刻刻受到生命的威胁,更甚者,女人和孩子被别人称作为两脚羊,当作粮食使用,以至于当听闻异族军队前来时,很多人宁愿直接自杀,也不愿成为别人的口粮。

结语

西晋灭亡后的惨状,真的是不忍详谈,那是一个黑暗的时代,没有丝毫的光明。在那个时代,如果不幸生在了普通家庭,唯一需要做的是尽早体面死掉吧,因为在那个时代你只要活着,就会看到非常非常多的惨状,颠覆你的三观,会把你逼疯。其实每次看到这种乱世,都在庆幸,身为一个普通人,幸好是活在了和平年代。

五彩斑斓

五彩斑斓

西晋灭亡时有多惨?比之靖康耻北宋灭亡有过之而无不及。

西晋得位不正,杀曹氏家族篡权取得天下,没想到的是司马炎之后,便开始走向衰落,司马炎的儿子司马衷原本跟个傻子差不多。

中国有一句古话“富不过三代”。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因为家天下的传统,一代创业,二代守成,三代败家,所以富不过三代是颠扑不破的哲理。

公元291年,西晋开始了八王之乱,八王之乱导致西晋内耗严重,这个时候给了少数民族政权兴起的机会。灭亡西晋的主要少数民族政权是匈奴,匈奴刘聪、刘曜是其灭亡的直接策动者。

而刘聪、刘曜的父亲便是匈奴送到西晋做人质的刘渊,司马炎在世时,说刘渊有龙凤之姿。这个司马炎做事也不彻底,比曹操差远了。既然你知道刘渊有龙凤之姿,为什么不把他处理了?他的傻儿子司马衷更是把这个刘渊封为宁朔将军。

刘渊在八王之乱后自立为汉王,奉被司马氏灭掉的后蜀末代皇帝刘禅为祖先。看上去刘禅这个家伙挺有先见之明,知道反正将来会有人装自己的孙子来给自己复仇,所以当年邓艾还没有走到成都他就主动降了。

称帝之后刘渊率军与西晋战斗,战斗之时还将数以万计的汉族平民悉数杀尽。后来刘渊去世,他的第四个儿子刘聪称帝。经过几番征战,最终攻下了洛阳。

匈奴攻入西晋都城洛阳后,经过八王之乱的折腾,昔日繁华的洛阳都城已荒无人烟,十分冷清,强盗都是在光天化日之下抢东西。匈奴在洛阳仅王公以下的人就杀了三万余人,更别说平民老百姓了,到处都有屠杀。

当时逃过一劫的皇帝司马炽被刘聪当做奴隶使唤,整天尽心尽力服侍刘聪,可惜他没有刘禅命好,在一次宴会时,原西晋大臣看到皇帝这样悲惨的命运,默默的流出了眼泪,这让刘聪不爽,于是将司马炽毒死了。

司马炽死后,司马邺在长安继位,但没过多久又被匈奴灭了。长安城遇到的屠杀比洛阳还惨,不论地位是男人就杀,这导致长安城里的男人死亡殆尽,女人则沦为了匈奴人的玩物。司马邺投降时倒保住了一条命,但在当了一年奴隶后,也被刘聪给杀害了。

据晋书记载,匈奴每破一城都会屠城,并且烧杀抢掠奸淫,无恶不作,当时中原的士族十不存一。

由于当时战乱,粮食供给不足,匈奴军队甚至将女人和小孩囤积起来当做储备粮食。民间也传说出现了人吃人的现象。西晋灭亡时,到处是战火,基本上千里焦土,这也导致不仅有被匈奴杀死的人,还有饿死的、病死的不计其数。

百姓如此之惨,皇家也不会好到哪里去,司马氏的两任皇帝做牛做马都没有逃过被灭杀的命运,刘聪还将司马家族的皇陵给刨了。更是将宫女,贵妃和公主们通通送入军营当军妓,在那些如狼似虎的匈奴蛮兵面前,这些任人宰割的弱小女子结局如何凄惨,可想而知。

最后刘聪一把大火将洛阳城烧了个精光,一座历史悠久的繁华古城沦为灰烬,只剩下历史长河中痛苦而耻辱的回忆,让人扼腕叹息.....

′儍 寳.Ma

′儍 寳.Ma

应该说历代王朝更替时,都很惨烈,民不聊生。尤其在少数民族南下入侵而导致的王朝灭亡,就更残酷了。比如元灭南宋,满清灭明等等。当然,也不能以偏概全,还是有一些比较平稳过渡的,比如北魏入主中原,就成就了一个多民族融合,国家稳定,经济发展的时期。

风尘欢歌

风尘欢歌


司马炎篡魏建立西晋到灭亡,不过只有短短51年,从八王之乱起到西晋灭亡,有25年。从八王之乱终到西晋亡,有10年。可见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了西晋的灭亡,外敌入侵不过是一个助推器。西晋政坛的混乱再次证明,任何在历史进程中倒行逆施的做法,都将遭到现实疯狂的反噬。不知在天之灵的司马炎看到他的“杰作”是否会有悔意。


说到西晋灭亡的惨烈看两个方面:其一,王朝内部亲缘之间围绕着政治利益,互相斗争、相互迫害成了西晋政坛的家常便饭,这是一惨。其二,匈奴等游牧民族,作为汉人的恶梦,但凡有机可趁,便大举入侵中原,烧杀虏掠,无恶不作,这是二惨。而这一切悲惨的渊源,都要从一个人讲起,他就是司马炎。



惨案现场一:八王之乱


司马氏篡夺曹魏政权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到司马炎终于美梦成真,公元265年,司马炎取代曹魏,自立为帝,国号晋,定都洛阳,司马炎成为晋朝的开国皇帝。


“八王之乱”是西晋统治集团内部为争夺皇权而进行的战乱,主要参与者有汝南王司马亮(司马懿第四子)、楚王司马玮(司马炎第五子)、赵王司马伦(司马懿第九子)、齐王司马冏(司马炎侄子,与司马伦一党)、长沙王司马乂(司马炎第六子)、成都王司马颖(司马炎第十六子)、河间王司马颙(司马炎堂弟)、东海王司马越(司马炎堂弟),但实际上参与这场争斗的皇族成员远不止八王。


所谓八王之乱并非八王群起叛乱,颠覆西晋政权 ,他们目的仅是为夺权而斗争,且相继而起。话说这些大王如何拥有竞相逐权的实力,这要感谢司马炎。



八王之乱与九子夺嫡有相似之处,同是皇权内部斗争,为何前者导致了灭国,而后者则只是一人插曲。其主要原因在于司马炎建立的西晋之”封建“,与大清时代的封建制并不相同。八王手中的权力远胜于清室的九子,八王相当于春秋战国时代的诸侯国,他们都是有装备有自己军队的“一国之君”,而清室的九子没有军权这一条就限制了他们的实力。也就是说,西晋没有引用秦始皇创立的中央集权的专利成果,而是让历史倒行回到了西周时期的分封制。


那么,司马炎为什么要重新启用分封制呢?这是因为在他的人生历程中,亲眼见证了曹氏皇族是如何被司马家族羞辱的过程,正是曹氏的羸弱给了司马氏夺权的机会。但更重要的是,因为西晋是建立在大士族大贵族的拥护之上的,实行分封也是维护他们的利益。



因此,司马炎建国后认为,实行分封制更能维护皇权的地位,于是他分封了很多宗室为王,令其设军参政。其出发点与周朝的分封制大致相似,而且导致的结果也一致,那就是诸侯王割据,各自为政,都不听使唤了,最后陷入混战,这就是“反噬”。


但是周朝统治了八百年,为何到西晋这里只有短短几十年。这也是司马炎的杰作,不论古今,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明智与否太重要了。不能全盘否定司马炎,但说他明智也真的算不上,将一个国家的前途交到一个智力低下的人手上,这个国家能好?那还真是千古奇闻,不过凭借此事,司马炎也可获封“千古一帝”。



据说司马炎有25个儿子,除了基因强大,好色也是主因。雄性天生好斗,因此儿子多的直接后果之一就是互殴。普通家族小打小闹,皇室家族那是要动用真刀真枪的。在皇室权力的角斗场里,不见血腥称不上一场赛事。


儿子多加上叔叔们也多,在皇室家族必然要酝酿一场历史大戏,而这个大戏的开端就是司马炎之死。司马炎死后,按照中国传统的宗法秩序,长子早亡,次子司马衷成为合法继承人。司马衷智力低下,据说司马遹四岁,他才知道这孩子原来是他的。司马炎对这个儿子不是不了解,也经过了一番测试,但司马衷都成功过关,这背后都是太子妃贾南风的功劳。



女人在历史的长河中看似柔弱,但以柔克刚,充分发挥了她们的特长,千万不要小觑女性。贾南风是贾充之女,贾充曾经为晋朝的开创立下了汗马功劳,他曾经指使属下成济杀了曹髦 ,事后成济成为弑君的替罪羊,而贾充则被司马昭加封,贾南风能做太子妃也是得益于此。


俗话说虎父无犬子,同理也无犬女。贾南风的凶残与他爹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不过得到的结果却是不同的,贾充的凶残成就了司马氏,而贾南风的凶残则是在捣毁司马氏。


司马炎死后,指定的辅政大臣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外祖父杨骏,但是新晋皇后贾南风为了自己家族的利益,勾结楚王司马玮发动了禁卫军政变,杀掉了杨骏。但遗憾的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贾家并没有掌控大权,政权落到了汝南王司马亮手中。



当然,贾南风不会善罢甘休,她让司马玮杀掉了汝南王司马亮,然后又诬陷楚王司马玮矫诏擅杀大臣,导致司马玮被处死。至此,八王之乱中的两王被贾南风送上了西天。


为了独揽西晋的大权,她马上废掉了太子司马遹(司马衷与谢淑媛之子),然后将其杀害。贾后的倒行逆施立即引起了晋朝皇族和朝廷大臣的普遍反对,没过多久,贾南风被赵王司马伦和齐王司马冏所杀。


历史到此,杀戮似乎应该收场了,弱智皇帝司马衷也该归位了,但司马伦又觊觎起了皇位。在诛杀了实权派贾南风之后,作为叔祖辈的司马伦自己登上了皇位,尊称晋惠帝为“太上皇”,这样历史滑稽的一面又出现了,侄孙成了叔祖的太上皇,这不是滑天下之大稽吗?



司马伦名不正言不顺的得了皇位之后,屁股还没坐热,驻守许昌的齐王司马冏随即起兵声讨,接着,镇守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和镇守关中的河间王司马颙,都相继起兵响应声讨。陷入众叛亲离之中的司马伦,很快就沦为了刀下之鬼。


之后晋惠帝司马衷终于复位,摄政的是齐王司马冏,同样没多久,也被征讨。这次要灭他的是河间王司马颙,和洛阳城中的长沙王司马乂,结果毫无例外,司马冏被杀。


这样摄政权又落入了长沙王司马乂之手,次年,他又遭到了河间王司马颙和成都王司马颖的讨伐。但鉴于以往经验,司马乂也做了充分的准备,奈何祸起萧蔷,洛阳城里的东海王司马越联合部分禁军密谋活捉了司马乂,并将其交给了河间王司马颙的部将张方,张方将司马乂活活烧死。



此后,成都王司马颖摄政,自任丞相,他吸取经验教训,没有留在洛阳,而是回到了他的大本营邺城,但他并没有因此而逃脱被诛杀的命运。


东海王司马越挟持晋惠帝北上进攻邺城,与司马颖的军队在荡阴狭路相逢,不幸兵败,手里的晋惠帝也丢进了邺城。就在司马越和司马颖大战之际,河间王司马颙也没闲着,趁着热闹,他派部下张方攻占了洛阳,这样司马越就被挤出了洛阳城。


俗话说黎明前尤其黑暗,八王之乱结束的曙光就是让混战来得再猛烈一些吧。司马颖顶住了司马越的第一波进攻,但没能再次顶住第二波进攻,为了自保,带着从司马越手里抢来的晋惠帝逃往长安。



司马颙在洛阳也没住多久,便被司马越拿下。随着司马颖和司马颙的相继被杀,晋朝大权最后落入了司马越手中。他将晋惠帝迎回洛阳后,没多久,傻皇帝便死了。晋惠帝之死,有人说是遭司马越毒杀,有的说是病逝,两者相比,笔者认为前者更符合当时的历史真实。


最终历史将权力之棒落在司马越手上,傀儡皇帝就是晋怀帝司马炽。至此,长达16年之久的“八王之乱”告一段落。


“八王之乱”结束了,但西晋的历史还没结束,但经此一乱,元气尽失。五年后,司马越死,洛阳被匈奴人攻陷,晋怀帝司马炽被俘。两年后太子司马业在长安称帝,是为晋愍帝。又过了三年,晋愍帝向入侵的匈奴人投降,至此西晋亡。



在司马皇氏们互相厮杀时,民间也不太平,流民问题严重,各地农民武装暴动此起彼伏。而在西晋之外,北方的匈奴、鲜卑等游牧民族也没有闲着,他们也趁着乱世,入侵中原。上述攻陷洛阳和长安的胡人,作为助推器, 送了西晋最后一程。


从此,中国北方进入了长达300年的五胡十六国的混乱时代。



惨案现场二:匈奴等游牧民族入侵中原


五胡指匈奴、羯、鲜卑、氐、羌,合称五胡。他们在西晋初期环居在中国北方,并与边疆的汉人杂居。西晋的八王之乱为他们提供了入侵中原的天时,我们从两个胡人说起。


刘渊,匈奴人,在曹魏咸熙年间作为人质居洛阳城,可以说自幼居于汉地,深受汉文化熏陶。青年时期的刘渊就显示出不凡的实力,此人文武双全,司马昭很是器重他,常邀他入府做客。司马炎建立西晋后,本想重用他,但遭到很多大臣反对,只能做罢。


西晋的内乱使统治者自顾不暇,无力再控制内迁各族,这为刘渊的兴起提供了机会。司马炎死后,由他指定的辅政大臣杨骏,起用了刘渊,封他为建威将军、五部大都督,并封为汉光乡候。



八王之乱期间,刘渊曾在成都王司马颖手下,并与匈奴五部贵族保持联系,一举被推为大单于。但他当时人在邺城,司马颖并没有放他走。之后司马越大举讨伐司马颖,刘渊借口回匈奴搬救兵,回到了左国城,创立了匈奴汉国,自称汉王。


匈奴汉国之所以打着汉人的旗号,那是因为汉高祖刘邦曾嫁宗室公主入匈奴,所以匈奴中各贵族就冒姓刘氏,在匈奴诸种族中地位最尊贵。刘渊能被推举为大单于,也是这个原因。再者,就是便于匈奴汉国借着汉朝的名义,试图得到中原百姓的支持,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


在乱世中,汉王刘渊很快攻下了上党、太原、河东、平原等几个郡,势力越来越大。



石勒,羯族人,十六国时期后赵的建立者。他的先祖是匈奴支系羌渠的后代。相比匈奴,羯人在地位上要低很多。石勒这个人颇有些传奇色彩,自小在外闯荡,不但精通骑射,而且胆略超群,并因此而得到了汉人的赏识。


晋惠帝末年,内乱导致民不聊生,石勒所在部落遇上饥荒年,无奈之下只能背井离乡。流窜途中被抓为奴隶,心中不平,纠集牧马人汲桑等十八人,成立了一支小分队,开始了他的军戎生涯,很快便加入到反晋的行列中。


石勒、汲桑 进军邺城,凭着石勒的勇猛,攻入邺城,在城内杀死士族、民众万余人,放火烧了邺城宫室,可怜邺城就这样被掳掠一空。后来汲桑被晋军所杀,石勒则打算投靠刘渊。



此时的刘渊已经建国三年,在北方有了稳定的根据地,各地的起义军都去投靠他。石勒在投靠的途中还为刘渊另收编了两支胡人队伍,因而获封平晋王,赐号辅汉将军。


刘渊得石勒相助,积极准备进攻洛阳,消灭腐朽的西晋。八王之乱收于司马越手上之后,晋怀帝司马炽作为傀儡也不好过,朝廷内部依旧一团遭。匈奴汉国认为他们的机会到了,于是出兵攻打晋都洛阳,两次猛烈的进攻都遭到洛阳军民顽强的抵抗。


风雨飘摇的西晋在亡国之际,忽然有了点生气。洛阳的百姓痛恨西晋的腐朽,但也不愿受匈奴贵族的统治。洛阳没攻下,但石勒在这一年中相继攻占了魏郡、邺城和赵郡等,兵马壮大到十多万,势力空前。



汉晋之战第二年,刘渊病逝,西晋也无力再对抗匈汉国的第三次进攻。石勒的骑兵在华北平原所向披靡,渡过黄河攻下襄阳城以及江、汉一带的堡垒三十多个。之后又北撤,途中拿 下晋江夏、许昌等多城,洛阳以东一线出现了巨大的沦陷区,洛阳也成了孤岛。


司马越有心挑战石勒,但事未成身先死。晋人在送其棺枢回封国的路上遭遇了石勒,可怜的司马越,其灵柩被石勒付之一炬,多名晋朝高官、汉族王爷被抓,之后均遭到石勒的杀害。


司马越死后,洛阳城里的“亲越派”仓皇出逃,同样遇到了石勒,晋宗室的四十八个王及官吏被杀。之后石勒在襄国建立起自己的根据地,成为十六国时期后赵开国皇帝。



话说刘渊死后,匈汉国内部也经历了一番争权的内斗,最终第四子楚王刘聪执掌的军权,继承了汉赵帝位,311年,汉赵刘聪大军兵临洛阳城下,终攻破城门,大将刘曜将洛阳城一把火烧成了白地。


晋怀帝被俘后,吴王司马恪的儿子秦王司马邺在长安继位,316年,被刘曜攻破,晋愍帝被迫投降,至此,西晋亡。可怜的小孩子晋愍帝,在受尽了侮辱之后,仍免不了一死。


由此,我们看到西晋的内乱,给了胡人,尤其是匈奴人入侵的机会,西晋之惨是内外皆惨,皇室内部自相残杀,在外遭受匈奴人的肆意滥杀。可以说,司马炎实行的分封制,从一开始就给西晋的悲惨埋下了伏笔。


然而更惨的是第三惨,西晋之后的五胡十六国更是一团乱麻,将中国历史拖入纷乱的136年。

yao_yao

yao_yao

亡国之君情景大同无足奇!

笆篱95

笆篱95

历史反复讲了事实:华夏兴于团结,毁于内乱。再别听信公耻们的造谣惑众,象美国封川普一样封了公耻们的诽谤言论,是对言论自由的贡献。

thekingofktv

thekingofktv

当时可以用“人间地狱”来形容,男人全部杀死,女人肆意侵犯,皇陵都给刨了,还一把火将整个城市烧毁。一个仅仅存在51年的王朝就此陨落,令人相当唏嘘。

西晋政权建立与八王之乱

西晋政权从265年建立,280年统一全国,316年被灭国,统一时间只有36年,而其中的大部分时间都在打仗。真的应了那句话“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

三国末年,曹魏过于仰仗司马懿和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司马昭。司马昭。司马昭掌权以后开始了三国的歼灭战,首先通过邓艾等一批将领灭亡了蜀国,把蜀后主刘禅俘虏到了洛阳,不过碍于情面没有称帝,却为司马氏取代曹魏政权赢得了资本,司马昭死后,司马炎逼迫曹奂让位,正式建立了西晋,是为晋武帝。

这个国家从建国时就根基不稳,如果司马炎努努力,加把劲,好好管理说不定还能稳固下政权,可偏偏他是一个奢侈腐化的代表,不仅在民间大选秀女,使后宫宫女多达数千人,后来灭了吴国之后还不满足,又把吴国数千名宫女一块送到了洛阳,整个后宫女子多达万人。

所谓上行下效,皇帝都这样,大臣们就更不管了,吃一顿饭花一万钱比比皆是,还出现了石崇和王恺比富斗宝的炫富行为,大臣傅玄向朝廷上书,愤怒指出:“奢侈之费,甚于天灾!”可却无济于事。

290年,长期纵欲过度的晋武帝司马炎死于含章殿,葬于峻阳陵。死前,司马炎看好了自己儿子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虽然知道司马衷智商很低(史称痴呆皇帝晋惠帝),依然选择了赌一把,但奈何司马衷还没尝到当皇帝的甜头,就被司马炎的岳父杨骏和司马衷的皇后贾南风夺权了。

贾南风在后宫控制司马衷,杨骏则在外掌握朝廷大权,双方在这种情况下展开政治斗争。等到双方的对抗愈演愈烈,几乎快要发生政变的时候,第三股政治势力,司马氏宗室参与了进来。这些司马家族的宗亲王不仅有地,还有兵,和西汉末年刘邦分封诸王一样,一开始,贾南风引入宗室力量想要除掉杨骏,没想到宗室目的却并非如此,还是想直接夺权,于是爆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

实际上,参加战斗的宗亲王并不止8人,但主要以8人为主,这场战斗从291年开始,从一开始小规模的宫斗变为混战,最后直接升级为了中原大战,每个人的口号都是“讨伐逆贼”,仅赵王司马伦与“三王”在洛阳郊外的激战,六十天里就有十万人死亡。司马颙、司马颖、司马乂三方也在洛阳大战,三个月里动用兵力三十万,死亡八九万人,战斗打到最后都打不动了,经济不支持,把洛阳从昔日的经济富庶区打成了饥荒区,十几万百姓死于非命,直接导致了兵力的空虚。

胡人趁乱而入,窃取胜利果实

在八王之乱期间,各个宗亲王打不过对方,就联络了外部的胡族武装参与战斗,那些胡族才不管三七二十一,反正都不是自己同胞,还有名义上的借口,所到之处寸草不生,鲜卑攻入长安时,直接屠杀了2万多人。

其他外部的少数民族一看原来晋朝空虚到如此程度,那得赶紧捞一笔啊,于是由氐族和匈奴族首先打头阵,羯、氐、羌纷纷造反,揭开了“五胡乱华”的序幕。

306年,晋惠帝被东海王司马越毒死,贾南风不甘心把手中的权力交给太子,便联合贾氏家族逼迫太子写下了退位让贤的血书,用太子的家眷威胁太子远离宫廷。在太子回府的路上,贾南风派了杀手将太子残忍杀死。然后,贾南风借用抢来的孩子冒用为自己的孩子,以此继续达到自己专权的目的。

可司马伦,孙秀等人绝不会容忍家族政权落到旁人之手,便伪造晋惠帝的诏书,以谋杀太子的罪名,发兵收捕贾皇后及党羽,司马伦又以伪诏书让贾南风喝下金屑酒而死,继而让豫章王司马炽继位,是为晋怀帝。

此时,东海王司马越已经取得了八王之乱的最终胜利,他的兄弟们死的死,伤的伤,本来取得胜利成果后司马越应该休养生息,重新修整破败不堪的江山,调整一下元气大伤的状态,可司马越却觉得高深无忧,大权在握,反而更加屠戮异己、倒行逆施。

309年8月,刘渊打着“刘汉王朝”旗号开始进攻洛阳,洛阳军民拼死抵抗,可司马越这时却做出了一个所有人都想象不到的决定:带着20万人和文臣武将想撤退到许昌,将洛阳城拱手让给了敌人,可没跑多远,就因“忧郁”死掉了,这可坑苦了20万人马。

主帅一死,大家没了主心骨,在苦县被敌人团团围住,既逃不掉,也打不过,最后被全部团灭。一些文人这时候表现出了出众的口才,比如王衍,就向胡人说“当俘虏没问题,但我有惊世之才,可以帮助你们一统江山”。可就在他唾沫星子乱喷之时,胡人有些厌烦,直接把他给活埋了,真是枉费了他的“惊世之才”。

四代君王执政51年,以屠城结束

洛阳城内的场景更惨,当时刘渊已经死了,他的四儿子刘聪继位,刘聪下令对洛阳军民无差别杀戮,西晋皇子、嫔妃、大臣、太监和宫女无一幸免。洛阳城中百姓惨遭屠戮,血流成河。匈奴士兵进城后抢夺财产,劫掠金银珠宝,把西晋王宫付之一炬,无数民房被点燃,来不及躲避的老人和儿童被投入火中,有的被杀头后焚尸,有的则被活活烧死。

被施暴的女子更是不计其数,小到几岁的女童,大到七十老妪。好多妇女不堪凌辱自杀,也有更多女性被糟蹋后死去。由于西晋是被灭国,没有人去统计人数,也根本无法统计。

晋怀帝身穿青衣,在“刘汉王朝”的宴会上充当“服务生”尽管晋怀帝尽心尽力地服侍刘聪,可却没得到好下场,在一次宴会时,刘聪看到一位西晋大臣因为晋怀帝卑躬屈膝的模样流下了伤心的眼泪,直接命人给晋怀帝赐了一杯毒酒,就这样晋怀帝想活都没活成。

晋怀帝死后,司马邺在长安登基,是为晋愍帝,也是西晋最后一位皇帝。

晋愍帝虽然是公认的西晋皇帝,但各地的王公和大将们,根本就不听他的命令,与匈奴兵的交战,自然根本不可能打赢。

比如镇守幽州的“名士”王浚手握重兵,素来以贪婪残暴著称。可王浚打算浑水摸鱼,在一方称帝。这时,“刘汉王朝”的大将石勒给他送去一封投降信,假装要帮王浚打天下,轻松骗开了幽州城门,接着脸一翻开始大砍大杀,转眼就把王浚抓成了俘虏。北方的战略重地幽州,也就这么没了。

苦守长安的晋愍帝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各地的“重臣”“精英”们却一个个观望,援军磨磨蹭蹭,全在一旁观望。敢去拼命作战的,竟只有凉州来的几千“义众”。眼看长安城粮食耗尽,公元316年,绝望的晋愍帝光着膀子,口衔传国玉玺出城投降,给“风度翩翩”的西晋,来了场凄惨的收尾。

长安城遇到的屠杀比洛阳更惨,只要是男人全部杀死,女人收编沦为玩物。刘聪还把司马家的皇陵都给刨了,宫女、贵妃、公主们分赏给了战士。最后一把大火将长安烧成了灰烬。

司马邺虽然活了下来,却与晋怀帝命运相似,第二年,刘聪出去打猎,司马邺穿上戎装,拿着戟在前面开道;刘聪开宴会,司马邺必须来回斟酒,别人吃饱喝足了,他还得再去涮锅洗碗;刘聪上厕所,他又得站在一旁,帮忙拿着马桶的盖子,一旁的晋国大臣看到这个场景又哭了,于是刘聪又下令将司马邺又被毒死了。

结语:

西晋是一个大混战的时代,据晋书记载,匈奴每破一城都会屠城,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当时中原的士族十不存一。这是汉民族最黑暗和悲催的时刻,西晋王朝崩坏,从晋武帝沉迷享乐就已经注定,而接下来的晋惠帝、晋怀帝、晋愍帝更是没有办法和机会,短命而亡也就不可避免了。

cfwust

cfwust

各朝各代只有清朝灭亡时最好,革命军善待俘虏,善待皇室。封建王朝之前只有始皇灭六国最好,善待各国贵族都只贬为百姓而矣。

杨坤山

杨坤山

一点也不惨,因为西晋早就作够了,所谓天道轮回,报应不爽,西晋自食其果而已。

劉小仙

劉小仙


西晋,就是统一了三国的司马家族建立的王朝,“寿命”并不长,从晋武帝司马炎建国称帝到西晋覆灭,刚好51年。

如果,司马懿还在,非得被这些不肖子孙气死不成,祖辈们辛辛苦苦忍辱负重几十年,到头来,基业被糟蹋的一干二净。

西晋为什么会灭亡,灭亡时的场景到底有多惨烈?

一、西晋覆灭的导火索:八王之乱


1、司马炎为“八王之乱”埋下了地雷。

说到西晋的灭亡,我们就不得不提“八王之乱”。

有人说了,西晋封各路诸侯王了吗?封了。

这是一个神奇的世界,总有人会走一些祖先的老路。想当年,刘邦打了天下,先是收回了异姓王的称号,只封刘姓王爷,谁知道,刘家的诸侯王尾大不掉,汉景帝想要削藩,就此引发了“吴楚之乱”,差点让西汉早早躺下。

几百年后,司马炎竟然走了历史的老路,开始大封“诸侯王”,当然,封的全是“司马家的族人”。司马炎难道不知道“诸侯王”的危害?知道,他是为了用“诸侯王”压制各地的士族门阀势力,当时的士族门阀势力很大,司马炎没有好的办法。

当然,司马炎是个理想主义者,他认为司马家族的人忠心度能靠得住,总比那些士族门阀靠谱。

其实,司马炎封诸侯王以压制士族门阀,无异于“饮鸩止渴”,强人司马炎在的时候好说,在他死后,危机全部爆发了出来,因为上位的皇帝是司马衷,有名的“白痴皇帝”,就是那个“何不吃肉糜”的男主角。

那司马炎为何让这个儿子当了皇帝?

因为,司马衷有个特别聪明伶俐的儿子司马遹,很受司马炎喜欢,于是老子就跟着受益了。

但司马炎忘了,司马衷还有一个奇丑无比,且阴狠霸气的老婆贾南风。最终,司马家的江山就被此人大大影响,此是后话,暂且不提。

公元290年五月,晋武帝司马炎死了,好戏开始了。

2、八王之乱开始了。


先看第“八王之乱”的第一阶段。

事情,开始于两个女人的宫廷之斗。主角是:杨太后,皇后贾南风。

杨太后(是晋惠帝司马衷的堂姨)为了控制朝政,在晋武帝死的时候,给他爹杨骏争取了个“单独辅政”的资格,这不得了,这是要大权在握。

很快,杨骏开始重用杨家人,重用自己亲信了。

狠人贾南风出场了,开始暗中联络两大诸侯王:汝南王司马亮、楚王司马玮,让他们带兵进京,把杨家人整趴下。

事情还是比较顺利的,杨骏被诛杀三族,杨太后被去掉皇太后称呼(反正不是皇帝亲妈),囚禁在了洛阳郊外的金墉城。

事情还没完,很快,贾南风先是利用楚王司马玮杀了司马亮,接着又找理由把楚王司马玮杀了。这女人好手段啊!

如此,贾南风完全控制了朝政,开始了呼风唤雨的阶段。

如果仅仅是这样,就不会有后面第二阶段的故事了。

过了八年后的299年,八王之乱到了第二阶段。



一个野心家出现了,名字叫做司马伦,这是出场的第三位“王”。

本来他是太子的老师,在看到太子司马遹(武帝最喜欢的孙子)被杀后,开始收拾贾南风,名义就是“报仇”。这不是说明司马伦人多好,他只是先借贾南风的刀杀了太子,转而站在了正义一方,振臂一呼,开始收拾贾南风。很快,贾南风败了。

狠毒的女人贾南风被有文化的司马伦送了一杯毒酒,就此身死道消,留给后人的只有她的“狠毒”。

接着,司马伦废了晋惠帝,自己摇身一变成了皇帝。这下,大家都不开心了。

关键是,司马伦虽然书没少读,但政治才能还是很欠缺,搞得人心不稳,民怨沸腾。

于是,许昌的齐王司马冏,联合长安的河间王司马颙、邺城的成都王司马颖一起来讨伐。这是三王一起出场了。

司马伦没招架住,死了。

接下来,就是众司马王爷之间的混战了,司马越、司马乂、司马繇、司马腾等纷纷出场,上演了一出出狗咬狗的内战。

公元307年,终于消停了,白痴皇帝司马衷也死了,新的皇帝司马炽也被扶持起来了,这就是晋怀帝。但,掌权的却是司马越。

看得出来,八王之乱最后的赢家是司马越。(说是八王之乱,参与的何止是八个王,只是以八王为主罢了)

武帝死后,二十多年里,各王爷拿着刀,用行动告诉了世人,什么是“诸侯王”的坏处,窃国者“诸侯也”。

八王之乱,让整个西晋面临千疮百孔,成了一座危房。

此时,随着西晋的衰弱,迁入西晋的胡人匈奴、羯、鲜卑、氐、羌等少数民族,开始兴奋了,感觉机会来了。

接着,一个人出现了,他已经等待多时了,他的名字叫刘渊。

二、汉赵的崛起


刘渊,不仅有个好听的名字,长相不错,才华也有,这是个厉害角色。但他是个匈奴。

为什么姓刘呢?因为汉高祖派公主和单于和亲后,汉朝公主生的孩子那一脉都有了汉姓“刘”,所以,他们认为他们的骨子里是有皇族刘氏血统的。

刘渊文武双全,曾经被晋武帝欣赏。虽然一度被人打小报告,差点死掉,但最终是化险为夷了。

后来,刘渊做了北部都尉,能力突出,手下的人越来越多,匈奴投靠的也越来越多。

刘渊曾经被司马颖举荐为宁朔将军,因此八王之乱的时候,他是司马颖的得力属下。

但是,司马颖还是不能让刘渊臣服。

公元304年,刘渊建立了汉,史称“汉赵”,自称汉王,追尊刘禅为孝怀皇帝。这关系拉的,丝毫不讲究,不知道的人以为他是刘婵的亲孙子呢!

但刘渊不能小看,没过两年,实力见长,到公元308年,汉王刘渊终于称帝了。

不过,上天赐予刘渊的东西太多了,于是,在公元310年,带走了刘渊,其抱负只能换一个地方去实现了。

三、西晋被灭时的惨烈


刘渊死后,儿子刘和继位,这是个倒霉的孩子,屁股还没坐稳,就被他四弟砍了脑袋。这个四弟就是刘聪,历史上大大的有名,因为很残暴。

哥哥被自己砍了,因此,刘聪自己就上位了。

公元311年,再次进攻洛阳的计划开始了。此时,司马越已经死了。

刘聪手下大将呼延晏带领2万七千人,猛烈地攻击洛阳外围守军,连战连捷,竟然干掉了3万西晋军人。

接着,呼延晏单独开战,拿下了平昌门,因为担心被伏击,呼延晏不敢贸然进入,劫掠一番准备撤离。很快,刘曜、王弥到达洛阳了,于是三人带队大力攻城。

城破了,匈奴人的凶残特性显露出来了,纵容军人们在洛阳城内烧杀抢掠,整个洛阳城仿佛人间地狱,匈奴人就像一群魔鬼。


刘曜把西晋太子司马诠等人,直接咔嚓,丝毫不带犹豫的。至于寻常百姓,那是随便屠戮。洛阳城哭声震天,整个洛阳城,士人和百姓一共死了三万多人。


除了不放过活人,死人也不放过,挖掘不少陵墓,盗取墓中宝物。而宫庙、政府人员办公的衙门,也被烧了个七七八八。


而晋怀帝想要逃走,却终究被俘虏,这是要上交给刘聪的战利品,不能杀!至少,不能有他们几个来杀。


而刘曜,直接变态性地纳娶了惠帝的羊皇后,整得都是霸王硬上弓的路数。

这次的洛阳城所受的惨烈事件,被称为“永嘉之乱”。

到此,虽然晋怀帝还活着,但是西晋只剩一口气了。

很快,公元313年,晋怀帝被杀。而听闻此消息,司马邺在长安继位,这是西晋末代皇帝晋愍帝。

本来,司马邺还想搏一搏,下令司马睿、刘琨等带兵七十万,分兵三路去攻击平阳。但是,后来没有了一搏的资本,因为司马睿那里出问题了,他在一些士族的蛊惑下,抗命不遵。

公元316年,长安被攻破,西晋就此灭亡。而司马邺在两年后被刘聪杀害,年仅十八。


从此,一个真正的乱世到来了,那就是黑暗的“五胡十六国”时代,各胡人建立的国家,让中原的汉人过得如履薄冰。

而那个抗命不遵的司马睿,在公元317年,即“晋王”位,建立东晋,首都就是建康(如今的南京)。公元318年四月,西晋末代皇帝死亡,司马睿随后称帝,开始用另一中方式延续晋朝的生命。

如果没有当初的八王之乱,也许就没有了后来“永嘉之乱”的惨烈场面。

但是,历史哪有如果?

范小T

范小T

所谓的贵族被灭了十族。

_2ou

_2ou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