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么著名的历史学家及其著作?

如题,有什么著名的历史学家及其著作?
提到的作品

[作品]朱熹的历史世界

宋代士大夫政治文化的研究

余英时

[作品]史记

“中华经典藏书书系”,内容经典,形式精美,全面体现“经典藏书”理念。 该书简介:《史记》为其中之一。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所著的史学巨著,列“二十四史”之首,记载了从传说中的黄帝开始一直到汉...

司马迁

[作品]万历十五年

明万历十五年,即公元1587年,在中国历史上原本是极其普通的年份。作者以该年前后的史事件及生活在那个时代的人物为中心,抽丝剥茧,梳理了中国传统社会管理层面存在的种种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探索现代中国应当涉...

黄仁宇

[作品]先秦诸子系年

《先秦诸子系年》是钱穆对孔子、墨子、李斯、韩非等先秦各家的生平事迹、学术渊源、思想流变的考订著述。

钱穆

[作品]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

本书详细研究十七、十八、十九三个世纪的中国学术史,阐释了学术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相互转化的原因,从哲学和思想层面分析清代的学派、代表人物和典型作品,提出了诸多新见解,是公认的空前佳作。 《中国...

梁启超

[作品]中国大历史

中国历史典籍浩如烟海,常使初学者不得其门而入。作者倡导“大历史”(macro-history),主张利用归纳法将现有史料高度压缩,先构成一个简明而前后连贯的纳领,然后在与欧美史比较的基础上加以研究。本...

黄仁宇

[作品]人类与大地母亲

《人类与大地母亲:一部叙事体世界历史》是一部从全球角度对世界历史进行全景式考察、具有很强可读性的编年体史学著作。作者以抒情诗般的优美笔调,展示了人类与其自下而上环境的相互关系,描述了人类文明的起源、发...

阿诺德·汤因比

[作品]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

中国历史和文化是一片广大而肥沃的园地。作者主要以19、20世纪的文化与思想为主要研究对象,把它们当作是中国传统研究的一种延伸。此书主要收录作者自1956年到2003年的代表性论文18篇。最后一篇《试论...

余英时

[作品]历史研究

英国著名史学家阿诺德·汤因比的名著《历史研究》已为读者所熟悉,本书在内容和形式上与已出版的《历史研究》有所不同。它收入了支撑作者论点的大量历史例证,保留了更多细节。同时,作为第一部插图本,配合文字说明...

阿诺德·汤因比

[作品]展望21世纪

「我們正在經歷的,是必定會發生的混亂,因為全世界都在尋找一個新的容器,來容納將在下一世紀不斷湧現的新事物,而不會撐破。」人類會因生物科技而優生?或因精神文明而超脫?二十世紀的核武,醞釀出二十一世紀的和...

哈维尔

[作品]唐代政治史述论稿

《唐代政治史述论稿》是先生研究中国中古史的杰作,对有唐一代政治史作了最精辟的论述,博大处浩浩乎无涯际,综观全史,上溯西晋、南北朝与隋世,下讫唐以后之变化。而此浩无涯际的宏观之学,全从先生精深独到的细微...

陈寅恪

[作品]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

一部仅十几万字的《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本书包含了礼仪、职官、刑律、音乐、兵制、财政等与隋唐制度及其建置相关的内容,涵盖了魏晋南北朝史、隋唐史、民族学、社会学、考古学、文化史、语言文字学等与中古史相关...

陈寅恪

[作品]三国志

《三国志》(上下)(图文珍藏本)(精装)图文珍藏本兼具普及性和学术性,其文字,仍以百衲本为底本,参校了清乾隆四年武英殿刻本、清同治六年金陵书局活字印本、清光绪十三年江南书局刻本等旧刻本和以中华书局标点...

陈寿

[作品]性命古训辨证

本书是傅斯年先生论中国古代思想发展史的一部杰出著作,它将商周甲骨文、金文到先秦诸子典籍中的“性”、“命”二字逐一统计并分析,以其来源与演变论述先秦诸子的思想,最后推断宋明理学为先秦思想的承继与总结。此...

傅斯年

[作品]历史与思想

本书分史学理论、秦汉史及汉代简牍和思想文化三大部分.史学理论是关于历史认识论等史学理论重大问题的深入探讨.相关研究是史学理论界历史认识方面的奠基性成果之一,产生过广泛的影响.秦汉史及汉代简牍方面的系统...

李振宏

最新跟帖
yulinling3

yulinling3

这个太多了,但我觉得你要是对历史感兴趣的话,最应该读的就是前四史。即是司马迁的《史记》,班固的《汉书》,范晔的《后汉书》,陈寿的《三国志》。这也是做历史必读的书。无论做什么方向的历史,这4本书都要了解。如果是做先秦秦汉史,这4本书是要精读的。

兰色魅力zlzl

兰色魅力zlzl

问题过于广泛。古今中外著名的历史学家有很多。也不知提问者是仅仅爱好还是想深研历史,这里列举例举几位近现代比较著名的历史学家,仅供参考。

钱穆(1895年-1990年),代表作《先秦诸子系年》、《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史大纲等

钱穆的史学思想,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尊重“文化的内在动力”的作用,也就是历史发展的内在理路。在研究一个历史问题的时候,是不能单纯将目光局限在社会变化的层面,仍要注意文化层面的影响。比如我们在研究东汉光武政权的建立时,通过比较,看出当时并立群雄中,最注重文化发展和任用士大夫的就是汉光武帝。除去社会经济层面,文化发展一样在左右着历史进程的进步。这些观点的发源,都来源于注重思想文化史研究的钱穆老师。而这种思想文化内在动力研究的重要性,正是在中国大陆这个被唯物史观统治的地区,最迫切需求的东西。

陈寅恪(1890年—1969年),代表作《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等

陈寅恪先生是集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陈寅恪的专长在于中古史,也就是魏晋隋唐这段时间的历史,这是他研究比较用功,而且有所成就的领域。

余英时,代表作《朱熹的历史世界》,《文史传统与文化重建》、《历史与思想》等

钱穆先生高足。他的史学思想的形成、发展与现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和学术发展有密切的联系,同时也深受西方文化学术因素的影响。也就是说,他的史学思想是在西方影响下中国史学现代化的产物。余英时认为史学是人文科学。他认为史学有两个层次:哲学层次和史学层次。在主体和客体关系问题上,他坚持主客统一论,希望能化解两者的矛盾。他主张运用“同情的了解”来达到主客的统一。

黄仁宇(1918年-2000年),代表作《万历十五年》、《中国大历史》等

余英时先生弟子。"大历史"观的提出者、黄仁宇先生开创了一种新型的历史随笔,用清新俊朗的文字把谨严的学识和博通的史观熔于一炉,遂使学术著作顿成大众的精神美食。在《万历十五年》中黄先生开篇说:"万历十五年实为平平淡淡的一年。"惟其如此,才不是业余爱好者专注于"大事"的猎奇眼光,方能透过看似平静的历史海面,探询传统文化的大陆架如何突降为海床,辨析历史劫波如何起于青萍之末。

傅斯年(1896年—1950年),主要著作有东北史纲(第一卷)、《性命古训辨证》等

傅斯年,著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曾担任中央研究院历史研究所所长。提出了上穷碧落下黄泉,动手动脚找东西的原则。其人文思想对后来的历史研究指出了一条鲜明的道路,其部分的思想言论到现在有些都是先进的。傅斯年是一个感性与理性人格双重并存的人,也有人说只是伪君子,但是其人文品质是不会磨灭的。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年-1975年)主要著作有《历史研究》、《人类与大地母亲》、《展望21世纪》等

阿诺德·约瑟夫·汤因比(1889年~1975年),英国著名历史学家,他曾被誉为“近世以来最伟大的历史学家”。汤因比认为人类的希望在东方,而中国文明将为未来世界转型和21世纪人类社会提供无尽的文化宝藏和思想资源。汤因比也直言不讳地预言:未来最有资格和最有可能为人类社会开创新文明的是中国,中国文明将一统世界!

另外勒芬·斯塔夫罗斯·斯塔夫里阿诺斯(1913年-2004年3月23日)所著的《全球通史

斯塔夫里阿诺斯本人在“致读者”中有这样的表述:“每个时代都书写它自己的历史。不是因为早先的历史书写得不对,而是因为每个时代都会面临新的问题,产生新的疑问,探求新的答案。这在变化节奏成指数级增长的今天是不言自明的,因此我们需要一部提出新的疑问并给出新的答案的新历史“。这样的一本历史著作,大概也是时代的最好注脚。


以上

bage

bage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