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姓氏里都出现过哪些名人、历史人物或者神话人物呢?怎么样?

提到的作品

[穿越]清明上河图

【起点第四编辑组签约作品】靖康耻,犹未雪;臣子恨,何时灭?共和国高官沈拓,附身在被俘虏的宋钦宗身上,看他如何扭转乾坤,重拾旧山河,复兴大宋,再兴清明上河图所画的盛世。

淡墨青衫.QD

[作品]神雕侠侣

南宋年间,蒙古大军围攻襄阳城。大侠郭靖带领城内军民殊死抵抗。郭靖义弟杨康的遗腹子杨过投身古墓派 ,并与师父小龙女展开一场为世俗所不容的师徒之恋。欲杀郭靖为父报仇的杨过,最终却感于郭靖 “侠之大者、为国...

金庸

[作品]射雕英雄传

南宋年间,随丈夫杨铁心流落江南牛家村的包惜弱救了金国王子完颜洪烈,却害得丈夫和义兄郭啸天两家家破人亡。郭啸天的妻子逃到蒙古大漠,生下遗腹子郭靖。傻小子郭靖得到丐帮帮主洪七公传授绝技“降龙十八掌”,更赢...

金庸

[作品]中国人名大辞典

中国人名大辞典,ISBN:9787100025553,作者:臧励和等编

方宝观等

[作品]伤寒杂病论

《伤寒杂病论》一书是东汉著名医学家张仲景所著,内容包括伤寒和杂病两部分。他在《内经》,《难经》等著作的基础上,总结了汉代以前的医学经验和自己的临床实践,确定了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的完整体系,是一部理、法、...

刘建平

[作品]水浒

救冻犬的脖子上挂着酒瓶和面包,它们在寒冷的山区救助被埋在深雪中的行人。蚯蚓吃进垃圾后排出的粪便,是上等的天然肥料;秃鹫吃光了动物尸体的腐肉,不仅饱了肚子,也清理了自然环境;鸟的腿内具有振动小体,能感受...

施耐庵

[作品]天工开物

天工开物》是中国古代一部综合性的科学技术著作,也是世界上第一部关于农业和手工业生产的综合性著作,被欧洲学者称为“技术的百科全书”。它对中国古代的各项技术进行了系统地总结,构成了一个完整的科学技术体系。...

明 宋应星

[作品]玉函山房辑佚书

《玉函山房辑佚书(共5册)》主要内容:古代文献的散佚是历代学者从事研究时不得不面临的问题。于是有人通过现存书籍中引用的产,将散佚的文献重新搜辑、整理,以恢复文献原貌,这一工作即《辑佚》。一般认为,辑佚...

马国翰

[作品]百家姓

孩子们在课堂学习之余,必定要阅读课外读物。让孩子从小养成勤读书、读好书的习惯,是孩子健康成长的关键。为此,编者们编撰了这套“经典文化启蒙小丛书”。该套书撷取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从浩瀚的中华文化典籍中...

叶雄工作室

[作品]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讲述进京赶考的书生王子进,在路途中偶遇一个美貌的白衣少年,这个叫做绯绡的狐妖行事古怪又本领超群,化解了他身边发生的无数不可思议的事情。然而人与妖,终究不能共存,最终王子进是否真的能忘记前...

可爱多的粉丝

最新跟帖
zhangkai0514

zhangkai0514

熊姓的历史名人有熊绎、熊通、熊安生、熊朋来、熊廷弼。

1、熊绎(生卒年不详),芈姓,熊氏,名绎,鬻熊曾孙,西周诸侯国楚国始封君。周成王时,熊绎受封南蛮之地,建立楚国。之后,熊绎去世,其子熊艾继位。

熊绎在位时期,发展生产,扩大疆土,乘柴车、穿破衣开辟荆山,跋山涉水向周天子进贡,并与齐、鲁等国国君辅佐周康王。经过熊绎至熊渠数代君主的努力,使楚国疆域不断扩展,国力不断增强,由一个方圆仅有五十里的小国发展成泱泱大国。

2、楚武王熊通(?-公元前690年 楚国丹阳人,今湖北宜昌),芈姓,熊氏,名通,楚若敖之孙,楚霄敖次子,楚厉王(楚蚡冒)之弟,春秋时期楚国国君,公元前740年―公元前690年在位,共在位50年,春秋三小霸之一。

公元前741年,楚厉王去世,楚武王杀其兄楚厉王之子,自立为君。楚武王继位后,奉行铁腕政策,敢作敢为,给楚国留下清朗而安宁的江汉平原和一套初具规模的国家机器,楚国由此强盛。

公元前690年,楚武王去世,其子熊赀继位,是为楚文王。

3、熊安生,字植之,长乐阜城(今河北阜城)人,通五经,精三礼,是北朝经学家,北学代表人物之一。北齐时,任国子博士;后入北周,武帝宣政元年(公元578年),官露门学博士,不久,致仕卒。沿袭东汉儒家经说,撰有《周礼》、《礼记》、《孝经》诸义疏,均已佚。清马国翰《玉函山房辑佚书》辑有礼记熊氏义疏四卷。

4、熊朋来,字与可,豫章(今江西南昌)人。南宋咸淳甲戌(1274)年进士。宋亡后,隐居乡里,传授儒学。曾任福建、庐陵(江西吉水县东北)两郡教授,“所至,考古篆籀文字,调律吕,协歌诗,以兴雅乐,制器定辞,必则古式”(元史·儒学传)。又常鼓瑟而歌以自乐,为当时著名的经学家和音乐家。

5、熊廷弼(1569年—1625年),字飞白,号芝冈,汉族,湖广江夏人,明末将领,万历进士,楚党。由推官擢御史,巡按辽东。

bevinjoin

bevinjoin

梁姓

1、梁启超

清朝光绪年间举人,中国近代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史学家、文学家,戊戌变法(百日维新)领袖之一,中国近代维新派、新法家代表人物。一生致力于中国社会的改造,为了民族繁荣和国家昌盛,竭力呐喊,四处奔走,付出了几乎全部的心血。

2、梁红玉

宋朝著名抗金女英雄,自幼随父兄练就了一身好功夫,建炎三年,在平定苗傅叛乱中立下功勋,一夜奔驰数百里召韩世忠入卫平叛,因此被评为安国夫人和护国夫人。


sakura秀

sakura秀

大家好,我姓:宋

在百家姓排名第118位,宋姓是当今中国姓氏排行第22位的大姓,约占全国总人口的0.8%。

历史上姓宋的名人:

1.宋之问

宋之问(约656 — 约712),字延清,名少连,汉族,汾州隰城(今山西汾阳市)人,初唐时期的诗人,与沈佺期并称“沈宋”。与陈子昂、卢藏用、司马承祯、王适、毕构、李白、孟浩然、王维、贺知章称为仙宗十友。

2.宋应星

宋应星(1587年—约1666年),字长庚,汉族,江西奉新人,明朝著名科学家。宋应星的著作和研究领域涉及自然科学及人文科学的不同学科,而其中最杰出的作品《天工开物》被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3.宋慈

宋慈(1186-1249),字惠父,汉族,建阳(今属福建南平)人,与理学大师朱熹同乡,祖籍河北邢台市南和县,唐相宋璟后人,生于南宋孝宗淳熙十三年(1186年),南宋著名法医学家,中外法医界普遍认为是宋慈于公元1235年开创了“法医鉴定学”,因此宋慈被尊为世界法医学鼻祖。


心在远方

心在远方

王姓是我国的第一大姓,截止2018年底大陆地区共有1亿150万,比李姓还要多出60万,而且王姓还从没有出过大一统的王朝(王莽的新朝除外)。

王姓主要源自姬姓,部分来自子姓、妫姓和少数民族改姓。王姓的得姓始祖是王子乔,本名姬晋,东周灵王的太子,是真正的“王”。

当代,王姓主要分布于山东、河南和河北,三省共占王姓总人口的28%;其次是四川、安徽、江苏、辽宁、黑龙江、山西、湖北、陕西、浙江和甘肃,又占去了42%。

王诩又名王禅,道号玄微子,战国时期最神秘的人物,通天彻地,智慧卓绝,弟子孙膑、苏秦、张仪、商鞅,无一不是搅动风云的奇才。其实,大众更喜欢叫他鬼谷子。

王莽虽是王姓历史上第一个皇帝,后代却不怎么买账,主要是因为新朝太短命,来得也不光彩。王莽的所作所为到现在还是个谜,以至于有人说他是个穿越者。

东晋时期,王姓中的琅琊王氏是顶级名门,如果没有王敦和王导兄弟俩,东晋能不能续命都是个问题。王氏宗亲点击加入王氏总群也只有王氏这样的名门,才能培养出王羲之、王献之这样的艺术家。

东晋在南方苟且,北方却斗得不亦乐乎,前秦的国力一度最为强大。而说到前秦,就不得不提王猛,正是他一手促成了前秦的崛起,而当他一死,前秦也随之灰飞烟灭。

盛唐时期,王姓多出诗人,其中尤以王翰、王之涣、王昌龄和王维最为知名。而说到他们的代表作,王氏宗亲点击加入王氏总群随便找个小学生就能脱口而出。

王安石是北宋最为知名的宰相,也是争议最大的。除了在政治上大胆革新,王安石的文学成就也是大师级的,诗、文、词,无一不登峰造极。

在金庸小说《射雕英雄传》里,王重阳虽着墨不多,却是高手中的高手,五绝第一。历史上,王重阳也确实是个传奇人物,抗金失败掘地而居,七年后走出活死人墓创立全真教。

王守仁是明朝最具传奇色彩的人物之一,龙场悟道让他脱胎换骨,不仅能开宗立派,还能平定叛乱,集立德、立功、立言于一身,影响所及,于今不绝。

王国维是中国近现代一位享有国际声誉的著名学者,研究领域涉及教育、哲学、文学、戏曲、美学、史学和古文学,1927年于颐和园的一跃更象征着一个时代的结束。

王选是我国计算机汉字激光照排技术的创始人,当代印刷业革命的先行者。2002年,王选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和陈嘉庚科学奖,身兼两院院士。

一滴水里的海洋

一滴水里的海洋

本人姓宋。

宋版《百家姓》中位列第118位。

此姓历史上出过的名人不多,但每一个都是响当当的,并且都极具个性。

比如说宋玉。

他不仅是和潘安齐名的美男子,也是一个著名的诗人。著名的登徒子好色赋就是出自他的笔下,阳春白雪,下里巴人等典故也是从他那里来的。



还有宋江。

听老辈人说,我们家族谱第一位就是宋江,但是我没见过族谱,表示怀疑。可能因为宋江太过有名,老辈人用宋江往自己脸上贴金。

当然了,这个宋江不是《水浒》里那位,而是历史上那位农民起义领袖。

不过,我的祖籍是山东郓城,和宋江是老乡,可能多多少少有那么一点关系吧。

据统计山东为宋姓第一大省,居住了宋姓总人口的14%。不知道这和宋江是不是有直接联系。




此外还有宋阳。

叫宋阳的名人挺多。

而且多数都在娱乐圈混。

比如这位,演员、导演、编剧。羞羞的铁拳就是他导演的。



还有这位宋阳,也叫宋思嘉。写过书,演过影视剧,不过,好像不太红。



还有一个叫宋洋的。认识他的可能不多,但提起小笼包版《神雕侠侣》那位令人同情的甄志丙,大家应该就知道了吧。他主演的暴裂无声、箭士柳白猿、师父都很不错,也不知道他怎么想不开,跑去演甄志丙。



还有叫宋扬的。

叫这个名字的有歌手、主持人,舞蹈家、作曲家……

可能宋阳和颂扬同音,所以很多姓宋的父母都愿意给自己的子女取名叫宋阳(洋、扬)。

因为颂扬这个名字太热门,我们家,我这一辈一共出了5个名字发音叫颂扬的,其中还有一个是女婿。喊一声颂扬,同时五个人回头,何其壮观。



最后,咱们提一提,在咱们中国近代史响当当的宋氏三姐妹。



宋霭龄、宋庆龄、宋美龄。

这三位,我想应该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吧。

她们的父亲宋嘉树原名韩教准,后来过继给舅舅,就随舅舅姓宋。

他本是草根出身,后随舅舅去美洲闯荡。

几经辗转回到国内,经过不懈努力,终于成为富豪,并开始支持孙中山的革命事业。

后来更是把女儿嫁入豪门。

宋蔼龄嫁给了富甲天下的孔祥熙;



宋庆龄嫁给了孙中山;



宋美龄嫁给了蒋介石。


宋这个姓,是民国时期最有影响力的,我想应该没什么人反对吧。

小白的围脖的围脖

小白的围脖的围脖

陈独秀、陈延年、陈乔年、陈潭秋、陈树湘、陈海松、陈望道、陈翰章、陈云、陈毅、陈赓、陈光、陈诚、陈铁军、陈再道、陈士榘、陈伯钧、陈奇涵、陈明仁、陈锡联、陈嘉庚、陈叔通、陈铭枢、陈伯达、陈慕华、陈布雷、陈公博等。






tcsdcn

tcsdcn

鄙人姓顾,历史上的名人有下列先人:顾恺之:精于绘画。顾况:唐代著名诗人。顾宪成:明代进步思想家。顾炎武:明末清初大思想家、学者。顾祖禹:清代历史地理学家。顾颉刚: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历史地理学家。顾震潮:当代气象学家、大气物理学家。顾仲彝:当代戏剧理论家、剧作家。

小抠、不悲伤。

小抠、不悲伤。

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本人姓张。张姓自古以来就属于大姓,在宋代版的《百家姓》中,排名24位,据最新的人口普查,现在排名第3位,全国姓张的有八千四百万人,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7.07%,这个数字让人有些小激动。但是了解张姓的起源神话、历史人物和名人后,更激动。

一、传说:张姓的始祖是远古黄帝最小的儿子——挥

张姓的人称其始祖叫张挥,是远古黄帝最小的儿子“挥”。“张”是黄帝赐给挥的姓。

“张”姓的由来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故事。

在五千多年前,皇帝部落和蚩尤部落在涿鹿展开争夺天下的大战,战争开始时,蚩尤的军队高大威猛,并配以加长了的长矛,而黄帝的军队人矮武器短,所以九战九败。黄帝号召各军首长,研究对付蚩尤的办法。他20岁的小儿子,猛虎营的首长“挥”,日思夜想,终于从天上的弧形星座受到启发,用当时最坚硬的青铜按弧星形状做成弓背,最坚韧的虎筋做成弓弦,再把矛缩小成“箭”,用弓射出去,威力无比,黄帝十分高兴,立即下令连夜赶做弓箭。蚩尤又来挑战时,配齐弓箭的猛虎营在前,黄帝率大军在后,打败了蚩尤,黄帝成了中华第一个皇帝。

战后庆功,黄帝给予“挥”赐姓的奖励,说“挥”发明了弓,而且弓加长了军士的臂打败了蚩尤,“弓+长=张”,就赐“张”姓。张挥就成了张家的始祖。

二、张姓中名人众多,将领、谋士、外交家、科学家、医学家、文学家、书法家、画家等等数不胜数,略举一二

1、军事家张良。西汉谋臣,汉朝的开国元勋之一,与萧何、韩信同为汉初三杰。刘邦称他“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留下“智斗鸿门宴”、“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等佳话。

2、外交家张骞。西汉外交家,,两次出使西域,建立起中国与中亚各国的友好往来,将中原文明传播至西域,又从西域诸国引进了汗血马、葡萄、苜蓿、石榴、胡麻等物种到中原,促进了东西方文明的交流。被誉为“丝绸之路的开拓者”、“第一个睁开眼睛看世界的中国人”、“东方的哥伦布” 。

3、天文学家张 衡。发明了浑天仪、地动仪,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被誉为“木圣” (科圣),联合国天文组织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张衡环形山”,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张衡星”。在天文学方面著有灵宪、浑仪图注等,数学著作有算罔论,文学作品以二京赋、归田赋等。

4、医学家张仲景。东汉医学家,勤求古训,博采众方,著有《伤寒杂病论》,造福人民,被尊为医圣。

5、书法家张旭。唐代大书法家,在草书上的成就最高,人称“草圣”,其书作风格豪放,气势恢宏,独树一帜,逸势奇绝,连绵回绕,与李白的诗歌,裴旻的剑舞,称为唐代“三绝”。

6、画家张择端。北宋绘画大师。其传世名画《清明上河图》和金明池争标图,是我国古代的艺术珍品。

其实,我想说的是,在浩瀚的历史星空中,每个姓氏都有无数的名人,也做出过辉煌的贡献。俗话说:行不更名坐不改姓,作为现代人,姓什么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良好的道德品质,有责任有担当地活着,不让自己的姓蒙羞就好。
'k i.❤~

'k i.❤~

赵云,这位我们第一就能想起来的人物,说起赵云可能很多人都特别喜欢这位帅气的将军,可以在曹军的敌营中杀他个七进七出,跟随刘备将近三十年,先后参加过博望坡之战、长坂坡之战、江南平定战,独自指挥过入川之战、汉水之战、箕谷之战,都取得了非常好的战果。作为蜀国五虎上将的一员,在七十多岁时任然带兵出征,可见其尽显男儿英雄本色

赵匡胤这位北宋的开国皇帝,在众人黄袍加身的怂恿下发动了陈桥兵变,建立了泱泱大宋王朝,赵匡胤作为唐末五代十国混战局面的终结者、宋朝的开拓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承前启后的重要人物。他具有完美的人格魅力:心地清正,嫉恶如仇,宽仁大度,虚怀若谷,好学不倦,勤政爱民,严于律己,不近声色,崇尚节俭,以身作则等等,不仅对改变五代以来奢靡风气具有极大的示范效应,而且深为后世史学家所津津乐道。

赵孟作为一代女词人管道升的丈夫,也许对于两人还不是特别熟悉,但是好多人一听这首词就会知道 “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似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破,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这首我侬词便是出自其妻管道升,妻子这么有才我们的主人公那也不是一个无所是处的,赵孟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尤其以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在绘画上,他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赵孟亦善篆、隶、真、行、草书,尤以楷、行书著称于世。其书风遒媚、秀逸,结体严整、笔法圆熟,创“赵体”书,与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并称“楷书四大家”。

赵飞燕此人虽然是平民出生,在历史上的评价也不是很好,但是她的贡献和后人对她的评价中可以看到,她能从平民成为一代皇后可见其政治手段不一般,然而她主要是以美貌著称,所谓“环肥燕瘦”讲的便是她和杨玉环,燕字指的正是赵飞燕可见此人美貌出众。

赵胜战国四公子之一又被称为平原君,他礼贤下士,门下食客至数千人,和朋友关系处理的很好。胜任三朝宰相,毛遂自荐的故事我们都听过吧,讲述的就是这位牛人手下的一位食客,在秦军进攻邯郸时,派去楚国求援满最终解了邯郸之围。可见此人在用人方面绝对是一位大师级别的人物。

赵雍即赵武灵王推行的“胡服骑射”政策,始创骑兵,改革军事装备和作战方法,赵国因而国势大盛。赵武灵王在位期间消灭了长期为赵国心腹大患的中山国,消除了赵国分裂的外在威胁,使赵国从外型到精神真正统一起来。赵武灵王赶走了林胡,消化了楼烦,夺得它们的大片好牧场,成为北方草原的霸主。赵武灵王亲自立了秦昭王与燕昭王两位国王,在国际政治中是举足轻重的一代霸主。

赵翼清代史学家,著名诗人,史学家,与袁枚、张问陶并称清代性灵派三大家,而他高才博物,既历清要,通达朝章国典,尤邃于史学,非袁、蒋所及也。存诗近五千首,以五言古诗最有特色,亦为“毘陵七子”之一。

赵佗南越国的开国皇帝,也是寿命最长的一个皇帝,毛泽东曾经说过,赵佗是“南下干部第一人”,他是开发岭南的第一人 。赵佗在公元前204年创立了“东西万余里”的南越国,以后“赵佗归汉”,岭南正式列入汉朝统一的版图,同时也成为九州的一部分。

做个优雅小女人

做个优雅小女人

弓长张,张姓。

张姓是我国分布很广、人口众多的姓氏之一,约占全国汉族人口总数的7.07%,为中国人口第三大姓,所以出现的名人也很多。

三界主宰,玉皇大帝——张百忍

张姓虽然是一个大姓,却没有出现大一统的皇帝,大多是地方割据政权,或许是玉皇大帝把“气运”占尽了吧。

传说玉皇大帝生前原是一个寨主,名叫张友人,又称张百忍。话说盘古开天辟地以来,天地间一切祥和,后来诸神开始争斗、人间荒淫无度,使得天地三界大乱,太白金星因此下凡寻找才德兼备之人来做三界大帝。太白金星化身成为乞丐,四处寻找,后来到了张家湾,发现人称张百忍的张友人,将寨内治理的非常和睦,并且为人和善慈悲,因此带回天庭做了玉皇大帝。

武信君——张仪

张仪战国时期著名的纵横家、外交家和谋略家。当初曾和苏秦一起师事鬼谷子先生(苏秦、张仪生卒年有争议,有可能不是同一辈分),学习游说之术,首创“连横”的外交策略。

汉初三杰之一——张良

张良,字子房,秦末汉初杰出谋臣,与韩信、萧何并称为“汉初三杰”。

在刘邦进入咸阳后被短暂的胜利迷失自我是,张良敢于劝谏,约法三章;在项羽范增的鸿门宴上,为刘邦献计,利用自己与项伯的关系,帮助刘邦脱身;张良与韩信提出“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策,短暂迷惑对手,出其不意,使得刘邦能够有与项羽逐鹿天下实力;在军事上再度遭受重大挫折时想出“下邑之谋”的计策,扭转了楚汉战争的局势……

在刘邦平定天下后,张良选择明哲保身,不问政事,闭门不出,得到善终。

当然还有很多例如“医圣”张仲景;地动仪的发明者张衡;“草圣”张旭;《春江花月夜》以“孤篇横绝全唐”的作者张若虚;《清明上河图》的作者张择端;万历新政的打造者张居正……

瘦虎肥龙龙虎斗

瘦虎肥龙龙虎斗

姓氏者,标示家族血缘之符号也,中国的姓氏最早来源于图腾崇拜、原始宗教崇拜和祖先崇拜。所以早期的姓氏大部分都是部落名,而后再慢慢的衍生出来百家姓乃至千家姓。我国历史上记载的姓氏有五千余个,而今还有人在使用的姓氏也多达两千八百多个。这些姓氏,有些来自于祖先的族号,有些来自于国名、地名,有些来自于官职、职务,有些来自于动物、植物、有些来自于数字,还有一些来自于改姓或者赐姓。可以说“姓氏”文化在不断的发展当中,迸发出了精彩的火花。

御龙氏


龙在古代是很传奇的生物,不是一般人能够征服了,除了天地帝王以外,只有特殊的氏族或者人物才能够降服。而刘氏族,就出现了这么一个人物,刘累。相传他刚出生的时候,掌心就有“刘累”两个字的神纹,氏族中人都认为这是神的暗示。

刘累是国内外刘氏都信奉的始祖,是刘氏的大显祖,也是史学界认同的刘姓历史上第一位名人。刘累早年曾经师从豢龙氏董父,习得御龙之术,而后为在夏孔甲帝时期,天降二龙于王庭,孔甲帝令刘累为其养龙。因养龙七年有功,孔甲封他为御龙氏。而如今很多刘氏宗祠的堂号,都是“御龙堂”,在山西、江苏甚至于国外马来西亚的刘氏宗族里都有发现。

刘天下,李半天


中国有这么一句古话,叫作“刘天下,李半天”。大致意思就是中国古代建立政权和称帝的人当中,姓刘的是最多的,然后就是姓李的了。事实也是如此,在中国数千年的封建帝制当中,刘姓曾经建立了27个皇朝,诞生过92位皇帝,统治中原的历史长达1000多年(含重叠时间)。当然了,这些数据根据统计方式的不同,也多少会有一些出入(例如《中国人名大辞典》的统计方法是66位皇帝,历时650多年,不过也是最多最久的姓氏)。所以一些网友把刘姓戏称作是“皇帝专业户”。

而在刘氏建立的诸多王朝当中,最为人所知晓的就是汉朝了。正所谓秦朝从地域上统治了中原,而汉朝从灵魂上统一了中原。秦始皇虽然横扫六国建立了前无古人的秦王朝,但是中国人却不被称之为是秦人而是被称之为是汉人,汉人的汉就是源自汉朝的汉。汉朝自汉高祖刘邦起,到汉文帝汉景帝,再到汉武帝,对外匈奴三次远征,打出了汉族的精神,打开了丝绸之路,对外输出了中华的文化,树立了汉族的民族自信心。

刘氏名人


截止到2013年,刘姓人口接近7000万人口,占全中国汉族人口的 5.34%。人口数量仅次于李姓、王姓、张姓排行第四。《中国人名大辞典》收录了刘姓历代名人共计1574名,占历代名人总数的3.46%,同样也是排名第四位(其实这个的前三位也是李、王、张,很说明问题了,姓氏并没有啥优越度,大数据告诉你,人口基数才是决定性因素。)在历代帝王录上,刘氏以66位帝王独占鳌头,领诸姓氏之先。简单的列举一些刘氏名人:

刘邦:西汉王朝的建立者,皇帝专业户从他开始。

刘彻:汉朝第七位天子,在位期间,击匈奴,吞朝鲜。

刘秀:东汉王朝的建立者,最完美的人之一,疑似位面之子。

刘备:三国时期蜀汉建立者,不好说比其他皇帝厉害,但是因为三国演义而更出名。

刘裕:南北朝第一帝,单挑无敌,领兵无双,一人追着千人跑。

刘禹锡: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陋室铭肯定背过。

刘伯温:明朝开国元勋,三分天下诸葛亮,一统江山刘伯温,功冠有明一代。

刘少奇: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无产阶级革命家,其他的不敢多说。

刘德华:歌坛四大天王之一,著名歌星、影星。

刘强东:京东商城创始人。

近代历史人物啥的不敢多写,毕竟写一篇文章也累,怕一不小心就白写了。过多的歌星影星虽然知名度比较高,但是在很多人认为那不能算是名人,也不多写了。你还认为有哪些刘氏的人物可以算得上是名人呢?

图:互联网

文:悠然布衣

hy、

hy、

提到我的姓氏有哪些名人?古往今来,可以说英雄辈出,名人无数!最为著名,让人津津乐道他们是:

中国著名诗人李白,著名词人李清照,唐王李世民,国家主席李先念,地质学家李四光,著名歌唱家李谷一,著名主持人李梓萌,著名演员李秀明。

842722164

842722164

孙武 孙文

Green

Green

王羲之,王献之。

说道“王”姓,我首选想到的是这父子俩。因为我喜欢书法。

hy7772

hy7772

康姓,历史上最出名的就是康有为了,这个人我不喜欢,烂事一大堆,就不说了,其他的比较冷门,我收罗了一下,跟大家分享一下:

康姓,出自姬姓周武王灭商把同母幼弟姬叔封康故称康叔武王死成王即位因年幼由周公摄政三监(管理商朝旧臣封地管叔、蔡叔和霍叔)服勾结武庚(商纣王裔)和东方夷族反叛被周公平定之便大规模地分封诸侯把原来商都周围地区和殷民七族分封给当时素负贤名康叔统治并改封康叔卫君建立卫国故又称卫康叔康叔把卫国治理得好声誉日益上升周成王亲政时被举司寇权位高于其诸侯死谥号"康"其便有谥号氏或封邑氏称康氏史称康姓正宗

汉代时西域康居国派遣们王子来国表示对汉朝皇帝诚心位王子达我国河西落脚待诏来定居河西其子孙国姓称康氏隋唐时位居东亚国家仍存被称康国。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登基避其名讳令"匡"氏改音近"康"氏。

康氏早发源地康叔被封卫国今河南省东部、山东省西部和河北省西南部带卫国定都于朝歌(今河南省淇县东北)迁都楚丘(今河南滑县东)至秦代康姓开始向西、或向东继续繁衍播迁致来陕西、山东两省形成了早期康姓两大族派魏晋之际又有河西康氏迁入蓝田(今属陕西)至唐代康姓已散居今河南、山东、陕西、甘肃、新疆、山西、河北、安徽等地康姓南迁始于三国前唐初有康姓渡江南迁江苏、浙江带唐玄宗时有灵州人(今宁夏灵武县)康植封天山县男(今新疆托克逊县东北)其孙康日知举家南迁浙江省绍兴县定居北宋初蔚州人(今河北蔚县)从征入蜀定居四川;同时康氏还有迁至福建者明代江西泰和、湖南邵阳、广东顺德等地均有康姓人物载入史册说明康氏分布地更广泛从清代开始闽、粤康氏陆续有人迁至台湾又有移居海外者。

康广仁:康有为之弟参与维新变法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与谭嗣同等同时北京菜市口被杀戊戌六君子之

康僧会:三国时高僧世居天竺通天文、谶纬之学尤娴经律247年建夜孙权之建塔因始有佛寺于江苏佛法始兴

康 泰:三国时吴国人国早期远行海外旅行家之约公元226年和朱应出使扶南(今柬埔寨)等国曾经历和传闻国家有百数十并曾扶南会见天竺(今印度)使臣归国撰有吴时外国传

康再遇:北宋大曾宋太祖立下了开国战功康氏自此显达当朝

康昆仑:西域康国人唐代琵琶演奏家德宗贞元时有"长安第手"之称

康与之:南宋时人高宗时因上"兴十策"而闻名虚构了理想社会:纯农业主按口授田自力耕织平均分配生活资料无私有制无战争和剥削反映了种乌托邦思想著有昨梦录

康 海:明代文学家曾任翰林院编修"前七子"之所作杂剧、散曲、诗文集多种。

康日知。唐代灵州(今宁夏回族自治区灵武西南)人,至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王。其子康志睦,勇武善驰射,累迁大将军,因功加检校尚书左仆射,封会稽郡公。

lxh1950

lxh1950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