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子牙》这部国漫为什么达不到共鸣?

萍丫头
个人观点
感觉出品方还是高估了“8岁以上”这个门槛,写个“18岁以上”也不一定有多少人看的懂。
当然,看不看的懂,没啥意义,有争议的影片往往是优缺点都很突出。
优点:
1,画面极致奢华,仿佛看到每幅画面背后埋葬着无数原画师的累累白骨。
说实话,光看这些画面就物超所值了。这或许也是国师存在的价值。
2,我们几乎不可能在国产影视、国产动漫里看到一些有价值的主题,但是“姜子牙”做到了。
许多人说这个主题是“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但是故事的情节推动是冒险寻宝的模式,大量内容是在前往幽都山的过程中,这个过程可以视为是姜子牙艰难的心路历程,要放弃唾手可得的众神之长,也就意味着放弃“救苍生”,也就是放弃自己曾经的理想。因此去质疑权威,是否值得?
并且,封神大战之后,生灵涂炭,“苍生”要怎么救?(去幽都山路上看到的)总要有一个原则或者计划,这个原则或者计划是什么?
权威的做法是,给“苍生”树立一个敌人(九尾妖狐),然后干掉敌人就算完事了。简单粗暴,但是也有效。“苍生”什么感受,管他呢,“苍生”只是棋子罢了。这就是封神榜故事的由来,也是历代王朝的惯用伎俩。
有没有很熟悉的感觉?
米国就是这样转移国内的社会矛盾和疫情。
最后,答案在每个人的心中,这本来就是有争议的主题。
缺点:
1,故事的前期确实有些平淡,据说“姜子牙”的主创团队都是海归,难免习惯用海外影视的套路来弄。
海外影视的套路就是前期各种交代背景、埋伏笔,导演编辑忙的不亦乐乎,观众看的昏昏欲睡。
本土化的改善办法是,前期尽量安排至少一个的高潮点,比如封神大战的一部分片段。事实上,影片里已经安排了,可是还不够多。
2,出品方显然是高估了“8岁以上”的审美能力,“姜子牙”完全是成人动漫,大量带孩子观影的家长会被身边的熊孩子折腾半死,无法安心观影。
谁也无法想象的到,如此有意思的主题从来没出现在国产影视上,却被一部动漫给“拯救”了,令人措手不及。
空谷幽兰,总有赏花人闻香而至,相信这部国漫的口碑会厚积薄发的。

上海公主
题主,你好,这部影片吧,不是不够好,而是所讲的故事,跟大众的口味有冲突。
纣王并不是一个昏君,因为后来看见女娲神像瑰丽娇媚,动了想找美人的念头,但忠臣一劝,就劝回来了。
可封神计划要重新统治人界,就必须让商朝乱起来,于是女娲在轩辕坟召唤群妖,九尾狐附身苏妲己,惑乱君心。
《封神演义》的内核其实是十分暗黑的:神仙是万能的,人类是渺小的。。
封神之战不仅关系到王朝的更替,还有巩固神对苍生的掌控。
而且《封神演义》体现出来的价值观,不对现代人的口味,而且也不为大多数人所接受。
很多版本的《封神榜》都参杂了许多爱情、友情,少了很多悲剧色彩。可以说,没有真正体现封神榜的内外意义。
但《姜子牙》里,围绕“救一人与救苍生”的难题,最后主题升华到“命运不受苍天控制”的意识觉醒。
天下是天下人的天下,不需要所谓神仙、强权的“庇护”!
像哪吒,就比较符合大众口味。神仙有好有坏,非常立体。
哪吒和敖丙的感情也可以感天动地,撼动一切困难。
这种真感情可以战胜一切的价值观是符合我们绝大多数人的观念的。所以,《姜子牙》的票房虽然也不错,但口碑没有哪吒好。这就是个中原因。
其实在我看来,哪吒和《姜子牙》本身就是两个不同的故事,只不过故事内核不同。
不能用同样的价值观来衡量这两部不一样的电影。
我是@瑾瑜与我 ,左手带娃右手写作,专注情感与育儿。欢迎关注点赞,评论交流,感恩阅读!

pfciceice
个人观点。
首先,一、这部动漫电影大家等了太多的时间了,激情已经淡了。
二、整部电影没有笑点和高潮,只是在四不像死的时候有些感人。
三、我不知道应该是说导演,还是应该说编剧啊,他改变了大家所认知的神话故事,你要是说无厘头,或者是按照原本的神话故事进行添加,可能大众都可以接受,但是这部电影是彻底改了神话故事。
大家认知中的《封神榜》是由女娲顺天命派狐妖去魅惑纣王开始,然后由阐教与截教大战为过程,最后封神为终点的一个故事。
但是这个故事的剧情告诉大家的是神灭妖。截教直接让你们导没了,还有就是那么壮,那么憨的一个大汉,你居然告诉我是申公豹·····太偏离主题了吧。
而且很重要的一点,大家都认为这部电影会承接上一部哪吒,结果完全是两个故事,唯一有点联系的是最后的彩蛋,有点太让大家失望了。
还有一点就是那个阿九是怎么回事,你能不能画的想个中国人,我怎么看都像是岩雀(英雄联盟),或者说是李元芳(王者荣耀)。
还有就是狐狸的那个封印面具,是死神看多了吗?
这部电影要是打分,满分10分的话,我也就给三分,是给画画这帮人的。


咖啡&牛奶
本人国庆看了我和我的家乡,还有姜子牙,感觉都不错,姜子牙首先从美术,电脑特效,场景上就可以知道幕后团队技术和坚持,很多人说剧情较平不够燃,因为这部动画片本身就比较压抑的,当面对权利,面对恩情,如何选择坚持自己本心,本就很难选择,主角又有强迫症,估计选择起来更加困难,好的电影是需要思考的

selinayc
今年国庆档,最期待的一部电影便是《姜子牙》,但可惜的是,这部作品却并没有想象中出色,甚至让人失望。
首映日票房高达3.6亿元,次日再收入3亿元,而第三天约2.2亿元,虽然口碑两极分化,但《姜子牙》上映三天票房就高达8.8亿元。
简单点看,《姜子牙》的故事主线是非常明显的,就是姜子牙去探寻真相,而小九则去寻找阿父,弄清自己的身世。这部动画大作动作场面炫酷,画面唯美且惊艳,而动画特效更是有着较高的造诣。
这部国产动画大作野心大、立意高、主题好,它讲好了大道理,也有着丰富的内涵,这是《姜子牙》的最大亮点。
然而,这部电影终究还是输在故事剧情上,想要探讨的思想相当丰富,但却表现乏力。
因此,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如同一直在空喊口号一般,问题多多的故事剧情,根本支撑不起要表达的主题和内涵。
这部电影的情节安排过于随意。
当然《姜子牙》肯定不是青铜,这的确还是一部用心制作的动画大作,只是故事剧情没讲好。

毒舌男也有春天
哪吒不是神,就是一个叛逆的小孩,他有可能就是我们身边某个同学,某个亲戚家熊孩子,甚至就是观众自己,所以能产生共鸣。姜子牙不是人,是圣,是神,他的形象,他的所做所为离我们太远了,当然无法引起共鸣。只有当我们也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里面的世界,我们的世界,才能理解动画里面的一切。

仰望天空那朵
《姜子牙》画面精致细腻,宏大有气势,美术设计水准很高。IMAX的3D效果和巨幕的逼真画面确实让人享受;影片的立意很高,还是比较有深度的。
但是剧本内容真的一言难尽。
从故事线来看,最大反派应该是师尊,但是最终是被背景解说给说「死」的。前面一直在铺垫,到最后一句话就过去了。而且,师尊上头还有师祖,在那么长的铺垫里面,竟然一点都没提到,让最后师尊受的惩罚莫名其妙。
人物弧线非常弱,全靠对白口述交代,缺乏情节推动,也没什么共情。
总的来说,编剧没想讲故事,就想讲道理。而且,想讲的道理太多,没故事支撑,就完全不明所以了。
剧本崩了,靠视觉效果是救不回来的。

suozai
《姜子牙》是为什么达不到这种共鸣?
很多会说姜子牙的剧情撑不起整个电影,不燃,没有哪吒“我命由我不由天!”那种代入感。
哪吒,出生不被人看好,被万人摒弃,最后翻身,与敖丙的乖乖仔形成鲜明的对比,不由自主的让人带入到我也是这样的这种“热血”的感情中。
姜子牙不是,姜子牙只是寻求一个答案。找答案是是一件很成熟的事情,也是很幼稚的事情。就像你读书中,老师说这道题是对的,你认为是错的,旁边的同学就像申公豹那样劝你,得了,别这么较真,但是你就是不信,就去解。
求的是什么?是自己对得起自己的本心。每个人都说做自己,keep real,做到了吗?到头来只是收到挫折之后用来,安慰自己的话。
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一个运动:徒步。这是一项很枯燥,很累的运动,尤其是徒步到高山地带中,一望无际的道路,产生的“高反”,很多人都会觉得干嘛苦着自己,在家躺着不好吗?但是有些事情不是不知道,是知道了才要去做,知道山高水远,知道道行且长,但是无愧自己,穷极一生追寻的答案,只为了回答一个伟大的问题“我是谁?”
答案是自己的,你可以选择“逃避虽可耻但有用”,但也可以“这一世见真我!”
এ᭄想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白衣佐波 。

方块小鱼
因为故事没讲好。看个电影,要么让人笑~喜剧,要么让人哭~悲剧,要么让人惊呼~燃、爆或反转,要么让人反思~道理哲理讲透。姜子牙啥都没有,甚至除了名字,和大众认知的姜子牙没有半毛钱关系,怎么达到共鸣?

也无风雨也无晴
所谓共鸣是什么意思呢?
引起大众的思考?还是引得大众的喜爱与兴趣呢?
如果是前者的话,我认为姜子牙电影的立意远比哪咤要高深,起码它暗戳戳里对体制的讽刺,就是这部动画让我惊喜的地方了。但如果是以后者作为标准,那的确,哪咤受众度比姜子牙高得多。剧情欢乐,人物有趣,故事节奏紧凑,非常适合一家大小欢欢乐乐地观看。但姜子牙呢?特效非常炫酷,画风也细腻,但看完这部电影,你并不会带着欢乐的心情离开,甚至还会有些压抑。
谁能想到,一部动画能够让人压抑呢,也许这就是姜子牙不能引起大众共鸣的原因吧。。。

easaying
因为《姜子牙》动画电影的定位,相信很多家长都是带着孩子一起去看的,我个人也是其中一员,当时我们影厅还有一个3岁的小朋友,基本上全程一直说话,完全没有看进去。
我个人认为《姜子牙》完全是一部成人动画电影,小孩子看不懂、看不进去、不爱看。而电影在宣传时并没有明确说明这一点,导致小孩子焦躁不安,家长需要一面安抚小孩子的情绪,一面看电影表现的深刻内涵,并不能完全沉浸其中。
以下主要说说我个人的观影感受:
观影阵容:我,我家大宝(6岁小帅哥一枚),朋友家宝贝(7岁小美女一枚)。(此阵容与哪吒之魔童降世观影阵容100%相同。)
之前的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两个孩子都很喜欢看,在电影院看完之后仍不过瘾,家里来来回回看了不下5遍,所以对于《姜子牙》孩子还是很期待的。周末,难得两个孩子有时间约到一起,听说《姜子牙》上映,迫不及待得就要去看,一路上两个孩子叽叽喳喳得聊着各种听来的姜子牙的故事,非常兴奋。但在看的过程中,有好几次两个孩子感觉很恐怖,不敢看屏幕,还有好几次说不看了要出去。(这是我带孩子看电影以来第一次。)
首先从画面来说,《姜子牙》的画面展现精美、有意境,但一个场景的刻画略显恐怖,稍稍超出了孩子可以接受的范围。尤其是归墟处狐妖和姜子牙的战斗画面,孩子觉得很恐怖。
其次从内涵来说,《姜子牙》完全是从成年人的立场来讲述和表达,其中姜子牙“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的纠结与抉择以及不愿成神,一定要找到真相的坚持,都是经历许多世事的成年人才能体会到的。孩子只能在其中看出姜子牙是好人,他很厉害,狐妖是换人,她被打败了。
再次从情节来说,电影前期对狐妖体内小女孩的渲染让我对其身世甚是好奇,想要知道其中的真相,但后期只是却只是回应姜子牙“一人不救,何以救苍生”的坚持只是将其说是真实的“苏妲己”。这种感觉就如同渲染了超级美味的美食,让人心痒痒的想要不惜一切代价想要吃到它,但最后却端上来一盘平平无奇的土豆丝,一是之间胃口全无。
以上只是我个人的浅薄观点,因为需要安抚孩子的情绪再加上同影厅小朋友的吵闹,有些情节和意境我没能完全体会。如果是成年人一起去看应该更能体会到电影的意境,也会有很多交流的话题。诸如:姜子牙的纠结和坚持;申公豹的胆怯和勇敢;师尊的道貌岸然与惺惺作态;狐妖的悔恨与不甘等等。
但因为《姜子牙》定义为一部动画电影,作为家长我们都下意识地想带孩子去看。但明显孩子们并不买《姜子牙》内涵和意境的账,和同类型的大圣归来和哪吒之魔童降世来说喜欢程度相差甚远。倒是后期的彩蛋环节孩子们非常喜欢。

橘奏。
1-编剧选取的题材非常不讨喜。暗黑风格远不如幽默诙谐风格。哪怕故事选取姜子牙成名前落魄阶段,比如干啥啥不成,老婆娶不到。都比这个题材好发挥的多。大家也爱看。
2-故事吸引力弱,抓不住眼球。开场一刻钟身边大哥鼾声就起来了,这得有多催眠?整个故事很难让人产生欲罢不能的感觉。情节也没有太起伏。平淡无味。
3-人物塑造不成功。即严肃又苦逼无趣。姜子那么牛,电影中什么法宝也没有,什么招数也不会。只会拿个棍子发射蜘蛛丝。。。打斗情节十分单调。
4-整体而言。对比饺子导演。这个电影的编剧导演完全不知道观众想看什么。反而过分捆绑哪吒造成观影后巨大落差。题材不吸引人,故事无吸引力,人物塑造不成功。更何况姜子牙灭商杀人无数,却为一个苏妲己放弃天下反抗世尊的逻辑不通。请问,从哪去取得共鸣?

遊遊
共鸣谈不上,但确实是一部有思想的好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