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古龙,金庸,梁羽生,谁更胜一筹?

vaporwp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我个人是最喜欢金庸的。

athenlulu
金庸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故事情节让人荡气回肠,不知不觉引导读者如身临其境,沉缅其中,只想一睹为快!

多啦A梦的百宝袋
显然是金庸。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博大精深、构思诡异、纵横捭阖、亦真亦幻。书中对儒释道、哲学、史地、数学、理化、奇门遁甲、周易八卦;花草树木、琴棋书画、医学、药学、考古学;风土民情……包罗万象。可能性与现实性合理搭配、语言文字的运用有独到之处,对人物的刻画、对大场面的驾驭可以说举重若轻……金庸先生武功之高,委实是匪夷所思……


{宅囡}莏
新派武侠小说始于梁羽生《龙争虎斗》,扬于金庸,古龙的出现造就了三足鼎立的局面。古龙小说如诗,江湖气息浓郁,多变令人神往;金庸小说翔实入微,更像小说,文人气息厚重。
①古龙小说如诗,简短精炼;武功招式没有累赘往往一招制敌,刹那间杀敌,通常打斗场面的铺垫长篇累牍,只为那刹那间!即当读者被调起兴趣或书中“观众”被聚集却在未曾反应的时间已然结束;一句一行营造意境,像人物起名:楚留香、花满楼、西门吹雪、中原一点红等等。也造就小说耐读,值得深度想象却也增添不少改编成影视剧的难度与多样的体现。
②金庸小说厚重翔实,更像小说,往往描写的细致入微,点滴呈现;武功招式繁杂多样,打斗场面“绵延流长”,体力开挂,像独孤九剑三百六十中变化,总决式、破剑式、入剑式等等一招一式板眼分明,就连令狐冲与岳灵珊嬉笑自创的剑法都被命名“冲灵剑法”。人物起名也颇具文化气息少了几分古龙的江湖气,如岳灵珊、王语嫣等等。同样也使得小说易改编成影视剧,什么都是写好的,现成的可想像空间被压缩!
③梁羽生小说历史气息浓郁,文化氛围萦绕,功底深厚。

伊啊宋-天然呆
无论高低,只有喜欢!个人喜欢金庸

gbj乖乖
姑且答之。
都为泰斗。六经责我开生面,于是应运而生。
梁羽生以史入书,但是不追求绝对真实,在传统历史小说框架中引入江湖恩仇,挥洒人性光辉,因此吸引贩夫走卒,但今天来看仍显沉重。
金庸尽得儒家衣钵,以道义承载江湖,笔下处处可见理想中的中华风骨,屠狗之辈,每多杀生取义之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家国天下,至此深入人心。
古龙恣肆飞扬,关注人性从至暗深渊中爬起后个体价值的实现。因此有深入骨髓的爱恨,有不可理喻的快意恩仇。生如夏花死如秋叶。凡人不可仰及,因此凡人更加向往。
文无第一。其实哪行都不应该说一道二,结圈子拜山头。江山代有才人出,才能领着不断翻陈出新,江河滚滚。当然,真正的大家,也不稀罕这个。

yellowwenhan
所有的武侠小说都是两个模式,要么是寻宝,要么是复仇,但凡寻宝也是经过各种打打杀杀,复仇也是经过各种杀杀打打,但无论是寻宝或者是复仇,最后的结果都归于平静~

Mr.Ли
金庸。其作品涵盖时间跨度大且尊重历史,知识面广,并更多地弘扬人之正义善良的一面。

郑州时尚之都
本人觉得古龙,金与梁虽都多为巨著,却多是借了传统武侠的老框架模式,而古龙却能脱框而出标新立异,且善长亲情友情爱情的煽情功力

caoyucy
大师和才子,这就是金庸和古龙的差别
篇幅有限简单聊聊。 简而言之,金庸是大师,古龙是才子。要找一个人代表武侠的话,金庸,没有之一。
首先从家学上,金庸是书香世家,表兄徐志摩,堂兄诗人穆旦,在民国文学史上都是能写上一笔的人物,这是家传,没几个能比。金庸的小说更加系统,有层次,更加合逻辑,且体现深厚的文化功力,除了《笑傲江湖》,《白马啸西风》,每部小说都是巧妙且不突兀的嵌套在大的历史背景之下的,比如天龙八部是宋辽之战,且有之前五代十国的历史脉络,比如慕容复,北燕没落皇族,而且历史和时代是推动小说人物行为的大命运,慕容家族为复国所做的种种恶性都是理所应当的,甚至这是导致慕容复发疯的根本原因;倚天屠龙记是元末明初,明教都是历史中真实存在的。
金庸更懂人性,每个英雄人物的刻画都是千人千面,有血有肉的,背后推动人物行为的原生家庭的影响,包括后天性格的塑造,都是严丝合缝的,比如同样是大英雄大豪杰,同样练得是刚猛绝伦的降龙十八掌,同样是为国为民背负国仇家恨的大侠,郭靖跟萧峰完全是两种英雄,郭靖憨厚质朴,有慈悲心肠,在面对歹人的时候,有点像佛侠,往往宽大,得饶人处且饶人,这跟她原生家庭中母亲的教诲有关,又成长在塞外草原,养成了他宽厚博大的胸襟。但乔峰的侠则多了一丝彪悍和神勇,在游家庄大战群雄,在小树林替几位反叛长老刀叉自己,更显得英雄气概!换言之,乔峰是草原英雄和中原文化的结合。
金庸无疑更懂人性,坏人人性也有可取的一面,写坏人再恶的人也不是一杆子打死,也给了一部分坏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机会,比如西毒欧阳锋,在桃花岛杀害郭靖的五位师父嫁祸黄药师,为了称霸武林的野心手段可以说是特别残忍,金庸觉得他还是可救之人,让他逆练九阴真经后精神失常,算是对他滥杀好人的惩罚,但在《神雕侠侣》中还是给疯了的欧阳锋离地成佛的机会,在大雪山中精神恢复正常,和洪七公相拥大笑而死,所谓相逢一笑泯恩仇,“原来我是西毒欧阳锋,你是老乞丐洪七公,是饮尽人世悲欢后的放下。
金庸写女子也是更有千秋,环肥燕瘦;都是女中英豪,但这种英气又不截然相同,袁紫衣的豪中带有一丝蛮不讲理霸气,比如强抢各门派掌门人之位,但这种霸气又是符合她身份的,她毕竟血管里留着大恶霸凤天南的血,最后虽然爱着胡斐但也没能突破心中的束缚,黯然出家。赵敏的英豪之气就多了一丝坦荡和敢爱敢恨,爱就是爱,直截了当,她到光明顶抢亲,“赵姑娘,事已至此,你又何必勉强,我这个乡野村夫不配姑娘挂念““我偏要勉强!“就这一句偏要勉强,把蒙古皇族的豪迈和直爽表达得淋漓尽致,觉得赵敏是金庸最喜欢的女子,最终让她如愿以偿,比起求不得放不下的王语嫣,有着失贞不洁原罪小龙女,真是太过偏爱。任盈盈也是女侠,但比起赵敏又有一丝孩子气,爱令狐冲但不会爱到勇往直前,你靠近一点,我就靠近一点,你要端着我就回去做我的人大小姐和万人敬仰的圣姑。
而古龙和金庸的差别,好比大师和才子,古龙的笔法无疑是才气纵横的,同样写女中豪杰,古龙笔下的风四娘,“她还是一样骑最快的马,爬最高的山,吃最辣的菜,喝最烈的酒,玩最快的刀,杀最狠的人。”写得多么文笔华丽且潇洒,但就是这么一个风尘侠女,虽然忘不了萧十一郎,最后还是嫁给了杨开泰,无疑古龙是有生活的,他混迹于风月场所,他笔下的风四娘像极了某个风月场所中的花魁或者女影星,爱过伤过勉强过,但最后还是嫁给了生活,放弃了爱情嫁给个土豪,当起了阔太。有点像生活低头的感觉,太过于真实。
古龙当时开销很大,写书有时纯粹是为了挣稿费,当时是按字数算钱,有的语言描述过于拖沓,一句话能表达一个意思,偏偏要分3句,“风、风吹、冷风吹”,都在怀疑是不是为了稿费而凑字数,说实话古龙的某些描述像极了小学生作文。这跟古龙先生是一个专科生有很大关系。
动机一旦变成挣钱,古龙的小说就体现出一种拖沓,五六十部书中就有很多是烂尾或代笔,比如被影视剧改编过很多遍的《圆月弯刀》,按照丁鹏的人设和心性,结局不太可能圆满,被野心吞噬众叛亲离才是人物的必经之路,但最后原著中的丁鹏反而成为一代刀神,家庭和睦,接过了三少爷的剑成为正义化身,他身后的隐忍和压抑直接就放下了,对曾经的初恋女神秦可情也是说放下就放下了,女神最后没有丝毫交代就消失了,对柳若松的结局也显得太过宽大,反而是尔冬升和古天乐版的《圆月弯刀》,才体现了魔刀丁鹏被欲望反噬、失去自我的该有结局,最后一看原来古龙写了一半不写了,后半段是好友司马紫烟代笔。
再比如《萧十一郎》和《火并萧十一郎》,最后结尾太过魔幻与破朔迷离,很多人物的关系写着写着就断了,比如沈璧君,一个幕后黑手天公子,他和连城璧究竟是怎样的关系,都没有交代,开头最夺人心魄的风四娘,在火并中也没有和主角之间的呼应,本是局中之局的做法,却越来越往破朔迷离无法自圆其说的角度去了,同样是局中局,比起《天龙八部》最后的真相大白一清二楚和逻辑自恰,跟拔高到佛学高度的金庸结局比,很难让受众信服。
古龙小说感觉每部都有武侠版福尔摩斯的影子,每部都在探案,可谓也算是开创悬疑武侠小说的先河,比如陆小凤系列、楚留香系列都是典型代表,就故事精彩程度而言,都很精彩。
太多太多,一文无法详尽,放在今后细谈。金庸作品融合了历史,哲学,宗教,中医等等,可以说国学的精华都在里面了。

逃离京城
当然是金庸了 这是大家公认的应该

滴露阳光
在新派武侠小说三大家中,我看好金庸。主要是他的写作中穿插一些历史环境中去实践武侠的意义。还有更细腻和全面的描绘,把纯武侠的世界,揉合入更多的历史文学和国家历史大局中。

妖妖love
无可辩驳的结论:古龙更胜一筹!
1、首先是创新力!天下万事万物,最难的就是创新。包子再好吃还是包子,煎包、灌汤包、小笼包归根到底都只是包子,金庸和梁羽生写来写去就那些套路,还是跳不出旧式武侠的牢笼。古龙敏锐的发现,只有改做水饺才是出路,事实证明,古龙的水饺一鸣惊人,东风压倒了西风,书约不断,风头一时无两,古龙一个字没写就收了不少稿费呐,这岂是金庸和梁羽生能望其项背的?市场高度认可!
2、第二是生产力!金庸和梁羽生都写了不少武侠小说,但是生产力和古龙比起来,简直就不堪一击。金梁写小说就跟妇女怀孕一样,急不来,得按部就班慢慢熬,慢慢憋,特别是金庸,喜欢掉书袋,装学问,少不得查资料引经据典,其成书速度和古龙比,简直就是龟速。古龙可不同,喝着酒,泡着妞,硬是一部接一部的跟下饺子一样。钱给到位,精力允许,很快就能整出来。这种生产力真可谓鹤立鸡群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