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的伤逝对我们有什么现实意义?
喵喵
20多年前读的鲁迅的《伤逝》,已经不记得女主人公叫什么名字了,男主人公叫涓生。故事仿佛还记得。追求爱情和自由的两个青年,组成了家庭,却因现实生活中物质条件的难以为继,最后不得不分开。(没记错吧?)
如果今天的年轻人重读《伤逝》会有什么感受?其现实意义又如何?
现今社会,是个非常讲物质的社会。看头条那些单身狗们写的自我介绍(很像征婚启事),都是某某,xx年生,无房有车有存款,单身狗,就知道了。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青年比较,差别太大了。那时都会写上上进心强、有无工作、什么文凭之类的。
既然是这样一个社会,要谈婚论嫁,就得先考虑各自的物质条件了,像涓生之类的书生,纵有颜值,有前卫的思想,怕是也找不到老婆了。
婚姻的确离不开物质条件,婚姻生活就是过日子,柴米油盐酱醋茶,一样都不能少。光有爱情,自由倒是自由,怎么生活?
《伤逝》的主题是反对包办婚姻,摆脱封建社会的桎梏。这在当今社会,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了。
结论:《伤逝》对现代社会没有什么指导意义。
(完了,这样答题似乎是零蛋的待遇。)各位,是也不是?
答题完毕。
hssly莎莎
《伤逝》是鲁迅先生唯一的一篇以男女爱情为题材的小说,小说讲述了男女主人公从恋爱到爱情破灭的过程,小说的结局是惨痛的,正如现实一样。
人的一生由童年青年中年再到老年,正如大多恋爱中的男女一样,涓生与子君也相逢在如花般绽放的青年时期,子君不顾家人的反对,毅然决定与涓生在一起,以爱为生的女人所要求的其实很简单,只要你真真切切地爱她,其它的一切都无关紧要,哪怕你一无所有。
这儿的子君象征了浪漫,而文中子君的胞叔和父亲则象征着现实,涓生徘徊在浪漫与现实之间。
涓生和子君脱离了中老年人的束缚,过上了甜蜜的两人生活,养了四只油鸡,一只叭儿狗,涓生上班,子君料理家务。生活即现实,现实即不会是风花雪月,子君与邻居家因为小事有了矛盾,操劳的家务也让她的双手粗糙了起来,更不幸的是,涓生的工作也丢了。四只油鸡被送上了餐桌,叭儿狗也被涓生扔了……
游离在浪漫与现实之间的涓生,终于向现实举手投降,竟向子君说出了残酷的事实:我已经不爱你了。以爱为生的子君,浪漫的梦在那一刻彻底的破灭,浪漫死于现实。
有的人适合恋爱,有的人适合结婚,很少有人能把恋爱和结婚融合得很好,其实很多事没有对错。子君死后,涓生悔于告诉子君不爱她这一事实,聪明的人有时不会快乐,子君以爱为生,并不是所谓的聪明人,她死于无爱的现实。如果涓生对子君说还爱着她,即使是虚假的,子君或许仍会幸福的活着。所以很多人宁愿做一个幸福的傻子,也不愿直面惨淡的现实,这是何其的悲壮,又是何其的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