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谍战剧出入都是小轿车,这现实吗?
久久
这些都是电视里有,出入轿车高级酒店红男绿女,真正的大多数地下工作者是李玉和一样的贫苦百姓
摇篮Lullaby
包文正挎盒子枪,爽。
rossi
现在的谍战剧纯属胡编乱造,大家看看就好了,要说现实绝对是不现实。
中共地下党绝大多数都不属于打入敌人内部的情报人员,而且这部分人也不是地下党组织特别倚重的部分,这和我党发动群众的宗旨是分不开的。当然这部分人也非常珍贵,他们的任务主要是潜伏,只有在最关键、最需要的时候才会启用复活。
要是像电视剧中那样频繁使用,只怕早就暴露了,毕竟国民党同样拥有专业的反谍报人员。有句话:常在河边走哪有不湿鞋的。
因此在地下工作斗争中报务员暴露的可能性是最大的,因此才有了专门描写报务员的电影《永不消逝的电波》。
同时由于我党经济困难,谍报方面的经费严重不足,同时也发生过顾顺章这样的叛变事件,为了防止打入敌人内部人员因生活腐化堕落而叛变投敌造成损失的情况发生,对于这一部分人的联络都有极为严格的规定。
这就使得潜伏人员即使叛变投敌,国民党反谍报机关利用其关系破获我党地下组织也是艰难异常。
特别是现代的谍战剧总是用和平时期对于刑事案件、民事案件讲究“证据”的思维反映当时的隐蔽战线残酷的斗争,这简直就是笑话。国民党对待共产党的态度:宁可错杀一千,也绝不放走一个。非要人赃俱获那是现代的要求,那个时候早就关进牢房严刑逼供了。
至于出入都是汽车,那绝对是胡说八道。部门机关配备公务用车可以理解,但是公务用车也就两、三辆而已。而且那个时候汽车的维修保养也不方便,三辆车里通常有辆趴窝的。因此由于要保证头头脑脑用车,一般情况下部门主官以外的人用车是非常不方便和扎眼的,我方地下工作者在执行任务时就算有车也不敢用,开着车子出去执行任务真的和在脑门上贴上我是地下党的标签差不多。
liyulilac
而且还都是老式红旗牌轿车。
monikating
谍战剧的故事背景一般发生在中国解放前,主要针对的目标是国民党和小日本。当时的共产党可没有小轿车这样的便利条件,咱们的领袖除了走路,就是骡马代步,很少有专用车。那谍战剧出去都是小轿车现实吗?
谍战剧中很多人出入都是小轿车符合历史常识吗?不能说很符合,国民党想要坐上小轿车至少是师级以上的干部,而且不是所有师级干部都是,有的也只是少数。
想想现在国产车才起步多少年,抗战时期,中国内耗很大根本没有制造小轿车的能力。只有少数国民党高级将领才会拥有,一般都是进口的别克、福特或者雪佛兰等等。
而谍战剧中的小黑轿车满街跑,时不时得还来场枪战,这多少有点说不过去。你想想当时抗战时期,公路还是很少的,这小车出了城,你猜猜他能走多远?再说小汽车所用的燃料,比如说汽油和柴油,在当时都是军事战略物资,有那么容易得到吗?没有级别和身份你能拥有?
如果真的是汽车的话,我感觉还是军事吉普比较多吧,毕竟这种汽车属于军事物资,全地形都能跑,而且这些车大多是美国和苏联提供的。
我是枣儿,你认为谍战剧中出入都是小轿车现实吗?
lemonchenxi
肯定不符合现实情况。谍战剧的历史背景都是在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期间。1930到1950年,全世界汽车大部分是由美国和德国供应的,民国政府进口汽车除了昂贵的成本,配套的零件和维修都跟不上。所以能坐上轿车的更是凤毛菱角。谍战片为了烘托效果,展开剧情,经常会有一些开车的片段出现,可以理解。总比神剧好多了。
lilysong
除了小轿车,还有一堆美女在左右。
欢
现实,蒋介石时代,很多民国时期县级以上官员都有轿车了,官职越大,轿车档次越高,老蒋坐的美国牌的。
宅_小白兔
现在的影视剧受美剧影响较大,包括喝红酒和啤酒,都是改革之后的事情,其实40年底中国汽车非常非常少,家里的布置以50年代的电影比较符合实际
借东西的小人阿莉埃蒂
这一点基本脱离当时的现实。即使是在20世纪三四十年代的上海、天津、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小轿车也是稀罕物,非高级官员而不能有,而高级官员的标准至少也是少将这个级别的。像最近正在播出的《胜算》,故事背景是黑龙江哈尔滨、牡丹江以外的一座虚构小城市,警察、保安系统的科级领导个个有自己的专车,这基本是不可能的。
再说,以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为背景的电视剧,会有许多驾车跟踪、盯梢的情节,这也基本上是瞎编的。试想,在一个小轿车数量非常有限的城市里,一辆小轿车紧跟着另一辆,再傻的被跟踪者也早就发现了。
编剧、导演为什么要瞪眼瞎编?关键就在于他们对真实的历史了解有限,在他们的心目里,如果没有小轿车这样方便的交通工具,当年的特工人员根本就没办法完成任务。
qytangtang
夸张了点!
魚甘油
不理解,也不現实。过去很难見到汽车。丨连自行车都不有
听雨,多宁静
这辆车就是《潜伏》当中“吴站长”受贿的那辆陈纳德座的“斯帝庞克牌”轿车,以1940念年代的标准看确实大气,开出去也比较扎眼,所以“吴站长”没敢要,最后换成了与车子等值的金条和美元。
我们目前看的绝大部分的谍战片,比如说:《潜伏》、《黎明之前》、《悬崖》…等等的谍战片都是以大城市为背景,这三部剧所在的城市是:天津、上海和日伪时期的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车辆较多也属于正常,同时我方情报员都已经打入到了敌方内部并且取得了一定职务。
比如说:余则成在剧中开始是“电讯部主任”又成了副站长,属于军统天津站的核心人物 从职务的角度来说他是有专车的,同时也可以使用“天津站”内的任何车辆,这就给他在执行跟踪任务、递送情报、暗杀(刺杀陆桥山那个桥段)…提供了方便。
而《悬崖》里面张嘉译饰演的周乙是日伪“特高课”的,转车接送或者自己开车执行任务也是正常的。
在上海、天津、哈尔滨…这样的大城市有车是正常的事情,一般情况下不会引起怀疑,并且有车辆进行掩护,外面看不到车里的人在干什么,同时车里的人使用相机拍摄要跟踪的对象也不会被察觉到,如果拿个照相机走在路上拍摄也就失去跟踪和偷拍的意义了。
建国之前我方所进行的情报获取大多数是在敌人所在的大城市,因为大城市才是政治、经济中心,这里也是情报的来源地,而当时我军是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大多是根据地所在,也不可能有轿车这样的车辆,如果谁开一辆轿车在农村会显得非常的突兀!马上就会被人怀疑…水平再低的情报人员也不可能这样做。
《潜伏》当中的李涯在抗战时期就混入到了延安,代号“佛龛”成了一名小学教员,延安当时哪有什么“斯帝庞克”轿车?“威利斯吉普车”倒是有几辆,哪也轮不到他这个小学教员去开,当然他被捕之后作为交换回到天津就不一样了。
所以,谍战剧当中有没有轿车要看剧中的背景地区 ,大城市当中必然会多一些。
大大卷卷卷
最近看《胜算》,唐飞、蔡梦都是科长,根据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和政府财力,加上中国当时根本不会自己造车,车辆都是进口的,是不可能为他们单独配车的。一个警察厅,配两三辆车不得了了。电视剧为了好看,给他们配车,可以理解。
解放后,直到文革时期生产出北京吉普车,70年代后各省厅级单位才开始配备厅长共用办公汽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