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比较喜欢看金庸。金庸写的文比较细腻,文笔很好。注重人物背景,所处环境等。看完有荡气回肠的感觉。现在看,觉得内容老套了点。
古龙并不是很喜欢,但他的小说我几乎全看过了。注重心理描写,文笔不够细腻,环境描写极少。内容是好的,文笔略逊了点。
梁羽生,他的文看的少,不过是很好看的。侠骨柔情,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很美的,很浪漫。
现在想想,以前看的武侠小说不是很少。各有各的好。
Sally_雨儿
以前比较喜欢看金庸。金庸写的文比较细腻,文笔很好。注重人物背景,所处环境等。看完有荡气回肠的感觉。现在看,觉得内容老套了点。
古龙并不是很喜欢,但他的小说我几乎全看过了。注重心理描写,文笔不够细腻,环境描写极少。内容是好的,文笔略逊了点。
梁羽生,他的文看的少,不过是很好看的。侠骨柔情,文字中的诗情画意是很美的,很浪漫。
现在想想,以前看的武侠小说不是很少。各有各的好。
绯衣
greeneyes
说到金庸的小说,大家都不会陌生。在金庸的小说中,出现了不少武功盖世的大英雄,还有很多厉害无比的神功。这些神功不但招式厉害,而且名字还十分的霸气。不少武功的名字都带有”神“字。接下来我们就看看金庸笔下带”神“字的四大武功都有哪些?
四、六脉神剑
六脉神剑是大理段氏的绝学,段誉曾多次展现六脉神剑的威力。六脉神剑完全不用兵器发招,靠的是内力发射的一股剑气。全部练成之后,可发出六股剑气,速度快让人防不胜防,堪比现代的机关枪。六脉神剑威力如此之大,即使乔峰未必能挡住六脉神剑的威力
三、玄冥神掌
玄冥神掌是玄冥二老的独门功夫,玄冥二老是百损道人的传人,两人虽年过半百,可是手中的玄冥神掌实力却不可小觑。玄冥神掌这种功夫,阴毒无比,一旦人中掌,就会感到全身寒冷透骨,可过一会又感觉烈火灼烧,这种冰火两重天的滋味真的不好受,张无忌就深受此害,就连张三丰都束手无策。
二、九阳神功
九阳神功出自少林,藏于《楞伽经》一书,后来被人盗走,藏在昆仑山的白猿肚子中。张无忌后来在机缘巧合之下,学会了这门武功。九阳神功虽说只是一门内功,可是一旦学成这门功夫,防御力直线上升,刀枪不入,可以说是金刚不坏之身。张无忌在练成这门神功之后,不仅化解了身上的剧毒,而且实力开挂
一、神照经
神照经是一门奇幻无比的功夫,学习这么功夫之前,必须要先废掉自己的一身修为,这样才能留一丝真气。这门功夫练成后,内力可以外放,打到百米之外。神照经最神奇的就是起死回生的功效,在金庸小说中,丁典正用神照经救活了狄云。这门功夫在金庸武侠世界中,也算独一无二的,一般人不敢练这门功夫
王胖子
嘞个妹儿爱折腾
金庸原著的剧情是非常精彩的,让人拍案叫绝。精彩绝伦的武侠小说为许多导演提供了电影电视剧翻拍的剧本,更让许多小说迷大饱眼福。我个人很喜欢这些影视作品,接下来为大家说几部我很钟爱的作品。
经典版古天乐《神雕侠侣》,虽然有改编,但是小细节真的是做到了神还原。大家还记得古天乐版的杨过出场是什么样的吗?先来看看原著中是怎么描述的这个少年的出场。再来看看剧中的画面,是不是很还原书中所描述的?尤其是抱着鸡,像个小痞子一样的形象。看上去穿着也是有些邋遢的。这不就是书中那个衣衫褴褛的少年吗?
最新版的《倚天》也有不错的改编,比如张三丰带小无忌去少林求九阳神功,原著里是空闻大师怕江湖上说少林也受了武当的好处,又因为殷素素临死前的恶作剧被骚扰的难受,不肯交出九阳神功。电视剧中则是改为张无忌因为对方侮辱了太师父,一怒之下不肯接受少林的援手,而后张三丰淳淳劝导,让他放下仇恨,为张无忌日后的圣母性格做了铺垫(张无忌小时候被抓走酷刑折磨,目睹父母在跟前自杀,寒毒入体,多次被自己救过的人加害,被人血坑,还能保持善良初心,张三丰正确的教诲实在功不可没。
1983年版《射雕英雄传》是一部经典佳作。尽管这部电视剧的拍摄技术有所欠缺,但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等演员的精湛演技却征服了很多观众 。黄蓉可以说是整部电视剧的灵魂人物,翁美玲的表现也不负众望,将冰雪聪明、可爱娇嗔的黄蓉诠释的入木三分,成为银幕上一直被模仿的经典角色 。黄日华把憨厚踏实的大侠郭靖诠释的非常成功,在黄日华的演绎下郭靖憨得可爱、可气、又可敬 。苗侨伟饰演的杨康,把原著再现,无论是杨康外表的风度翩翩还是他内心的阴险狡诈,都被苗侨伟演绎的丝丝入扣。
加入微胖界
火月飞花
最早的金庸小说是越女剑(春秋时期),其次天龙八部(北宋),再就是射雕三部曲(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和倚天屠龙记,前两部发生在南宋末年,倚天在元朝后期),虽然笑傲江湖没有朝代背景,但普遍认为发生在明朝,所以笑傲江湖应该是紧接着三部曲.再就是碧血剑(明末),鹿鼎记(清初),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飞狐外传(紧接着书剑),雪山飞狐。还有白马啸西风,连城诀,侠客行和鸳鸯刀四部,但这四本和其他基本不相干,朝代貌似没有明说,大概能推测出来吧,但因为是很独立的小说,无关紧要。越女剑由于太过久远,除了江南七怪的韩小莹是用的越女剑(其实也已经很久远不大相干了),其他没有相关的。天龙八部和射雕之间衔接的也不大,除了大理段家和丐帮打狗棒法降龙十八掌相同,笑傲的吸星大法源自天龙中的北冥神功和化功大法外,基本没多大联系,金庸书中最主要的联系是射雕三部曲,其中尤以射雕和神雕联系最为紧密,时间跨度不过十多年.由于联系太紧密,无从列举,看了小说自然明了.神雕到倚天的跨度有差不多百年吧,所以联系谈不上多紧密,除了张三丰郭襄以及黄蓉把玄铁剑变成倚天屠龙和杨过后人,其余联系我想也只有谢逊的大骂中提到五绝和杨过以及殷素素对张三丰和郭襄的调侃戏谑了.笑傲江湖基本和前面作品无关,独孤求败穿插在神雕笑傲中算一个吧,碧血剑和笑傲也不搭嘎,但碧血剑和鹿鼎记还是比较相关的,时间跨度不大(二十多年吧),妙龄少女阿九也只是人到中年变成九难,直接出场的人物还有何惕守,归氏一家,李闯,陈圆圆等.还有个李岩后人。
鹿鼎记和书剑联系不大,毕竟从康熙到乾隆时间也算不短了.但书剑和飞狐外传和雪山飞狐联系倒是蛮紧密的.书剑中归隐苗疆的红花会群雄在飞狐中基本都有出场,情节也和书剑相契.福康安陆菲青也都客串了一把.飞狐和雪山的关系呵呵同一个主要人物胡斐就能说明问题(雪山中胡斐不是理论上的主角),这里要说明的是虽然时间上飞狐在前,但飞狐是属于雪山的续作,属于雪山前传.所以难免有点磕磕碰碰不足之处吧。关系差不多就这么多吧,具体的联系还有很多,无法一一列举了 差不多就是这些联系,要按历史朝代顺序看的话就是这样了
衎然
小雯雯
第1-2册:《书剑恩仇录》,金庸第一部武侠小说。锋芒之作。
第3-4册:《碧血剑》,第一次在武侠小说中运用倒叙形式来展示波澜起伏的故事。
第5-8册:《射雕英雄传》,此为“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第9-12册:《神雕侠侣》,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第13册:《雪山飞狐》,《雪山飞狐》《飞狐外传》是金庸现实主义最强的小说。《鸳鸯刀》,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白马啸西风》,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第16-19册:《倚天屠龙记》,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第20册:《连城诀》,强烈批判社会私欲、贪婪、无情的一面,同时也从屈指可数的几位善良人物身上表现友谊、爱情、济人、宽容。
第21-25册:《天龙八部》,倪匡曾代写其中约五万字,后修订了大部分。该篇是金庸哲学、内涵、人性、情节等的巅峰之作,亦是对“人”、“谐”、“侠”的统一性巨著。
第26-27册:《侠客行》,小说主人公无明确名字,以“石破天”代称。该篇对人生寓言性与舐犊之情描写最甚,亲情性最强。
《越女剑》(附录:三十三剑客图),《越女剑》写于《鹿鼎记》连载中途短篇小说,因此金庸最后一部小说是《鹿鼎记》而非《越女剑》。出版时附在《侠客行》之后。
第28-31册:《笑傲江湖》,折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对斗争的哀叹。
第32-36册:《鹿鼎记》,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扩展资料:
金庸其他作品:
袁崇焕评传 附于《碧血剑》之后;
三十三剑客图 附于《侠客行》之后;
成吉思汗家族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关于“全真教” 附于《射雕英雄传》之后;
易经·阴阳与术数 附于《神雕侠侣》之后,新修版;
陈世骧先生书函 附于《天龙八部》之后;
康熙朝的机密奏折 附于《鹿鼎记》之后。
参考资料:
宝示人中
peggy0907
飞—《飞狐外传》(1960—1961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我最喜欢《笑傲江湖》,看过书,很好,电视剧喜欢吕颂贤那个版本,跟原著稍有出入但都只是在细节上。
射雕黄日华、翁美玲版得好,跟原著差不多,像李亚鹏版得就不要看了,太有失美感。
神雕古天乐、李若彤那个版本好。
《倚天屠龙记》吴启华、黎姿版也很好,只是跟原著的差别稍微有点大,尤其是结局,可以看看贾静雯、苏有朋版。
《天龙八部》黄日华、陈浩民版本得好,只是结局跟原著不一样,不过比原著结局惨的轻了许多。
金庸的武侠真的值得一看,有机会去看看吧!
唐唐尉
还可以吧.金庸老师是中国目前写武侠小说最好,拍成电视剧最多的人了~自然,人家的文笔肯定不差.不过就我个人来说,他小说的有些剧情已经不符合现代的思想了,当然,综观一下还是很强的~
原贴:评点本金庸武侠全集怎么样
judytangcq
亲爱的暴躁狂小姐
我个人觉得这三部是金庸老先生最为得意之作,被拍成电视剧后我本人看了无数遍,以至于脑子里一直回放着剧里的侠肝义胆!向金庸老先生致敬!
夕若
我记得香港媒体报道,去年10月30日下午,武侠小说的主人公金庸在94岁时因病去世,带走了一个辉煌的武侠时代。金庸一生创作了15部小说,每部都是经典。这些作品基本上都被搬上大银幕,反复翻拍,影响深远。1983年版的射箭英雄传奇是一代人的经典记忆。1985年,该剧传入内地,引起轰动的观众效应。
黄日华扮演郭靖,翁美玲扮演黄蓉。《射雕英雄传》分为铁血丹心、东邪西毒、华山论剑三个部分。在1997年版的《天龙八部》中,黄日华扮演萧峰,陈浩民扮演段誉,樊少皇扮演虚竹,李若彤扮演王语嫣。每一个角色的创作都不亚于原作,是我最喜欢的金庸改编作品。1998年版的《鹿鼎记》是TVB的经典剧目,我自始至终都是一追到底的。
陈小春饰演的韦小宝既搞怪又搞笑,塑造了一个无法超越的经典形象。1995年版的《神雕侠侣》中,古天乐扮演杨过,李若彤扮演小龙女。故事和动作格斗都精彩非凡。当我这出戏时,完全着迷了。以金庸的武侠小说制作了许多经典电影。1990年的《笑傲江湖》,被誉为“新武武侠电影的第一部作品”。
1993年,王晶拍摄了倚天屠龙记之魔教教主,这部电影也堪称经典。除以上作品外,还有周星驰的《鹿鼎记》、王家卫的东邪西毒等,衍生影视作品众多。近年来,他的作品也被翻拍。不幸的是,我今天不得不说再见,祝他一路走好!
婠卿湮
我觉得都非常的好看,尤其是《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这两部剧尤其的经典,《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这几个大部头作品时代线还是比较清楚的。金庸小说中儿女情长里贯穿着侠义精神,贯穿着家国情怀。但是翻拍剧里的内涵则放低了,我们只看到儿女情长,看不到家国情怀,也看不到侠义满怀。
然而一个事实是,目前金庸剧虽多,能算得上“还原原著”的其实没几部,甚至可以说几乎没有。根据我了解的一些内幕消息,大多数金庸剧的改编,首先参照的对象不是原著,而是之前已经拍出的版本。哪怕是再好的改编,拍一次也就够了,后续的版本继续重复前版的原创情节毫无意义,还不如尝试下还原那些在之前版本里被忽视了的扔掉了的原著情节。
《鹿鼎记》是金庸的“封笔之作”,严格来说写的不是武侠,而是人的善恶。98《鹿鼎记》虽说没有追寻到人性的深度,但至少有着自己的主题表达,有过程,有变化,哪怕放到今天也是一部难得的优质好剧。武侠只是金庸的其中一部分,这部分就已经引领了一个时代,更别说他其他方面的贡献。他的传奇给后世做了一个很好的榜样,有抱负,有梦想的人就应当如此,用尽自己的一生,去学习,去创造。
金庸的剧从8090一直到现在的00都喜欢看的剧,我们心中的“大侠”可能就是电视剧里的郭靖,还有张无忌吧,这些剧一直影响着几代人,可以说金庸是我们几代人,他的生命只是化作了文字影响和流传在一代又一代人的心中,永不磨灭。
小丫么小二狸--
著名武侠小说作家金庸(原名查良镛),病逝于香港养和医院,享年94岁。金庸武侠小说可以说是我们一代人青春的回忆,笔下创作多部脍炙人口的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分别为《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的第一个字。加上一部中短篇小说《越女剑》,金庸老先生一共写了15部小说。他们中大部分被拍成影视作品后广为流传,而且有几部经过了电视剧和电影的一遍遍翻拍。下面给大家说一下我个人认为三部翻拍最为成功的电视剧。
83版《射雕英雄传》可以说是经典里的经典了,这部电视剧成为很多60后70后乃至80后的记忆,当年的收视率无人望其项背。调皮的黄蓉,憨厚的郭靖,以及黄老邪洪七公都多个角色都成了影视剧的经典角色。这部剧里的一些龙套角色现在也成了大咖,如周星驰,吴镇宇,刘嘉玲都成为今天的一线巨星。
1995版《神雕侠侣》由古天乐和李若彤主演的《神雕侠侣》被誉为金庸武侠剧里面翻拍最优秀的一部电视剧,当年黑古还是帅气无敌的奶白小生,李若彤的小龙女也是仙气飘飘,就像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
1997版《天龙八部》由黄日华主演的乔峰早已成为我们心目中最高标准的大侠,他的豪气,他的有情有义在黄日华的演绎下发挥得淋漓尽致,用自己的性命换取辽宋数十年的安稳,这才是真正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我个人觉得这三部是金庸老先生最为得意之作,被拍成电视剧后我本人看了无数遍,以至于脑子里一直回放着剧里的侠肝义胆!向金庸老先生致敬!
大家觉得怎么样呢?欢迎评论切磋哦!
狼才
1、《越女剑》,春秋
2、《天龙八部》,北宋
3、《射雕英雄传》,南宋
4、《神雕侠侣》,南宋
5、《倚天屠龙记》,元末
6、《碧血剑》,明末
7、《鹿鼎记》,清康熙年间
8、《书剑恩仇录》,清乾隆年间
9、《飞狐外传》,清乾隆年间
10、《雪山飞狐》,清乾隆年间
11、《鸳鸯刀》,大约为清乾隆年间
另外,《笑傲江湖》、《侠客行》、《连城诀》、《白马啸西风》没有明确的年代背景,不过也有人经过严密的考证认为:《笑傲江湖》可能是明朝年间的故事,《连城诀》大概也是明朝年间的故事。
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他们分别是《飞狐外传》1960年、《雪山飞狐》1959年、《连城诀》1963年、《天龙八部》1963年、《射雕英雄传》1957年、《白马啸西风》1961年、《鹿鼎记》1969年、《笑傲江湖》1967年、《书剑恩仇录》1955年、《神雕侠侣》1959年、《侠客行》1965年、《倚天屠龙记》1961年、《碧血剑》1956年、《鸳鸯刀》1961年、《越女剑》(短篇小说)1970年。
金庸小说作为一种经典就恰恰在于它通过传统中的程序化形式把象征性、寓言性以及含蓄不尽的言外之意、耐人咀嚼的韵外之致等本属于中国古典文化要求的东西表现了出来,并借助独特的武侠语言文化的天空让我们作了一次堪称壮举的乌托邦飞翔。
坏坏男孩愛笨女孩
vantom
roro甜
阿伟awei
猫吃的米饭❤
金庸小说;一般都是侠义,民族矛盾,恩爱情仇为主线的。
古龙小说;一般都是风流浪子,武功超群,智慧绝伦,悬疑多变。
梁羽生小说;比较注重真实描写,语言也很直白,描写神魔的,有点类似志怪小说。
金庸小说;
首先,金庸小说作为武侠小说,它承袭了武侠小说这一文类的特点,即金庸在创作过程中保持了武侠小说复杂的文学、文化、社会、历史内涵,典型的创作了繁复多变的武侠文学。武侠小说在旧中国小说里是文学流派的一个大的分支,它与传统小说一样也是由评话、弹词、说书等演变而来的。在内容方面,与武侠有关联的单四大名著中就牵扯到三部;在形式方面,新派武侠小说与旧派武侠小说并没有多大区别,江湖恩怨、门派斗争、武林纷争、男女爱恨、兄弟情义照例还是新派武侠常用的模式和显扬的主题,它的复杂变化反映在小说的思想上。
其次,金庸小说袭用了旧小说在行文时夹用诗词、歌赋、联句,在回目中使用对联、诗词,在语言上使用白话、夹用韵文等特点。金庸在行文时很会玩“花样”,像元好问的摸鱼儿、丘处机的无俗念、岳飞的《满江红》、李白的《侠客行》等都运用得浑然天成,毫无斧凿之痕。
再次,金庸小说潜移默化的借鉴了一些中国式的传统手法,如说书艺术、插科打诨角色的引入、全知叙述和次知叙述的运用、戏剧舞台的架设、假全知状态下的视觉与心觉的堂皇运用等。
金庸语言不仅借助白描和心理刻画,还常随心所欲地运用各种修饰手法。他们或是成为一种意义或思维的化身,或是成为小说重要情节或线索充实小说内容,或是与叙事角度和评点相结合,不但为金庸小说吸引了无数的读者,也为这个快节奏的世界注入了一股活力。
金庸懂得挖掘现实,更懂得挖掘远离现实生活的“真实”(人的情感、性格、道德、信仰等)。然而,梦回江湖后,在金庸用小说特有的形式和语言引领读者想象并把握历史的脉搏的同时,理想却只能一点一滴地积淀现实,因为理想只能永远走在现实的前面引导与提升现实,却永远不能完全代替现实,所以,无论当年多么叱咤风云的金庸小说主人公,最终还是以各种方式离开了江湖这一“母体”。
金庸小说的艺术价值又恰恰在此,他以武侠小说的幻景形式和生花妙笔有效地掩盖了现实处境的严峻,完美地连缀了来自现实的矛盾的裂缝,而向世人昭示出一种理想化、和谐化的世界的可能性,并防止历史文化语境的印痕和创伤的暴露,充满激情地言说着这个世纪所交托给文人的侠客梦。
古龙小说;
古龙的小说弱化了武功在武侠小说中的功用,表达了对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权限限制与责任担当。 古龙的写作风格一直在变化,他开创了一种武侠的流派。作为一个写作者来看,这是一种突破和追求。古龙早期的作品是结构相对严谨,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得开,收得拢,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代表作《名剑风流》。
古龙中期的作品结构的严谨,场面、人物、情节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总体上气魄宏大。标志着古龙小说进入一个全新的艺术境界,是古龙小说的一个里程碑。它以悲剧落笔,以喜剧收尾,是一幕人生的悲喜剧。
古龙晚期作品小说的主题标新立异,结构也较严谨,情节也有起伏,环环紧扣,用性格的表层特征写出了导致人物性格形成的心理特征。人物性格鲜明。
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古龙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有实写,有虚写;有重笔描摹,有轻笔带过;有警句格言,有精采对话;有对内心世界的挖掘,有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有张有弛,有情有味;有峰回路转,有绝处逢生;有悲凉也有幽默;有扣人心弦也有驰骋想象;层出不穷而叙而不乱,悬念迭起而合乎情理;感人肺腑而催人泪下,欲罢不能而回味无穷。古龙的话:“一个人如果沉溺于酒,必定有他伤心的事,而伤心的人必定是多情的人。”他打破了以往武侠以段为主的方式,大量使用短句,一句一段的排列方式。按古龙自己的说法:“长句读来如浩荡大河一泻而来,突然以短句相接,犹如一把剑把水截断,可以收到波澜大起大落的特殊效果。”确实,古龙作品里尽管短句很多,但是文字的优美依然亮丽。古龙的作品永远在弘扬真、善、美,在他的笔下,无论如何凄厉的故事都能让人感觉出一丝淡淡的温暖。对人性的了悟以及在这了悟后的宽恕,是古龙所要表达的主题。
梁羽生小说;
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
一期一会pk
满天星is凡
第一境界:讲究招式,中规中距
拘泥于招式,不求变化,这是学武人的大忌。武学在于灵活妙用。全真七子的全真剑法、石破天的金乌刀法、狄云的连城剑法、五岳剑派的各派剑法、崆峒派的七伤拳,都属于此类。这些武功都讲究的是一招一式,难有突破。一般武林中的“低手”才会使这种武功。第二境界:前人所创,遗世经典
胡一刀的胡家刀法、苗人凤的苗家剑法、陈家洛的百花错拳、血刀老祖的血刀刀法、少林寺的十二绝技、木桑道人的神行百变、鸠摩智的火焰刀,就属于这种前人留下的传世经典。这些武功,经历了各代人的精研与创新,更加精益求精。只是局限在了一个大框架下,有新意,却没有大变化,威力还是有限的。第三境界:旁门左道,专走偏锋
丁春秋的化功大法、黄药师的五行八卦之术、欧阳锋的蛇阵、赵半山的暗器手法、金轮法王的旋转五轮、朱聪的妙手空空、周伯通的左右互搏,这有点歪门邪道了,有些剑走偏锋,就好似大家都在使右手剑,却偏偏出现了几个使左手剑或双手剑的。不合群,但往往有着出其不意,致敌机先的效果。第四境界:天下之术,皆为我用
这种武功的代表人物是西湖梅庄的江南四友(黄钟公、黑白子、秃笔翁、丹青生)、“昆仑三圣”何足道、“书生”朱子柳、铁剑派木桑道人;经典之战为桃花岛上三大高手以啸声、筝声、箫声的大比拼。能将各种爱好,融于武功,确实是有所创新,就只怕沉迷于此,乐些不疲,有碍武学的精进。第五境界:盖世神功,深不可测
洪七公的降龙十八掌与打狗棒法、慕容复的斗转星移、张无忌的圣火令武功、金轮法王的龙象般若功、杨过的玄铁剑法、逍遥派的北冥神功与凌波微步、大理段氏的六脉神剑,这些武功,堪称绝学。学会之人,哪个不是笑傲江湖?第六境界:武学宝典,出神入化
黄裳的《九阴真经》、达摩的九阳真经、少林寺的《易筋经》、丁典的神照经、福建林家的辟邪剑法、侠客岛的侠客神功、明教的乾坤大挪移,都是玄而又玄、高得不能再高的神功。这几套神功,已经达到了一个高度,后人是无法超越的。第七境界:自创武功,成就一派
能够全新开创一套绝妙武功,可称为一派宗师。张三丰的太极拳与太极剑、杨过的黯然销魂掌、独孤求败的独孤九剑、陈家洛的疱丁解牛掌、周伯通的空明拳,都属于此类。此类武功,开创一派,留传于世。可说是意与神会、神到功成。第八境界:化腐朽为神奇
用天下最简单的招式,打出世上最威猛的气势。既能“举重若轻”,甚至更能“举轻若重”。能做到此的人不多,屈指可数:萧峰是一个,聚贤庄一役,以一套“太祖长拳”,打遍天下各路高手,那种“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令人神往;虚竹也算一个,少林寺中大战鸠摩智,以一套“韦陀掌”对敌,不落下风;还有那无名老僧,轻轻一掌,两大高手(慕容博与萧远山)立倒地下。第九境界:无招胜有招
无招无式,无迹可寻,如何破解。能达到这一境界的人:风清扬、令狐冲、张三丰、张无忌、独孤求败、无名老僧。此种武功的最大特点是“忘记”,能将所学的招式忘得越多越好。心中无招,手中无招,出手浑然天成,先发制人。此乃武学之最高境界,无所不至,无坚不摧。正如六祖惠能所说:“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第十境界:不武而胜
孙子兵法有云:“不战而屈人之兵,上上之策也。”不会武功,而无往不胜者,可称“非武之侠”。韦小宝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将天下英雄玩弄于股掌之中。康熙也是,运筹帷幄,不动声色,不精意间,将天下群雄收服得服服帖帖。另外,像黄蓉、赵敏、任盈盈等辈,都不是以武功取胜的。本来嘛,这世上最历害的招数,不在武功之中。这一点,我们的风清扬老先生是深有体会的。
玉儿
金庸作品创作
间表:
《书剑恩仇录》——1955
《碧血剑》——1956
《射雕英雄传》——1957
《神雕侠侣》——1959
《雪山飞狐》——1959
《飞狐外传》——1960
倚
屠龙记——1961
《鸳鸯刀》——1961
《白马啸西风》——1961
《连城诀》——1963
龙八部——1963
《侠客行》——1965
《笑傲江湖》——1967
《鹿鼎记》——1969
越
剑——1970
金庸作品历史
代表:
1、越
剑——春秋
2、
龙八部——北宋
3、《射雕英雄传》——南宋
4、《神雕侠侣》——南宋
5、倚
屠龙记——元末
6、《碧血剑》——明末
7、《鹿鼎记》——清康熙
间
8、《书剑恩仇录》——清乾隆
间
9、《飞狐外传》——清乾隆
间
10、《雪山飞狐》——清乾隆
间
11、《鸳鸯刀》——
约
清乾隆
间
另外
明确
代背景
要用金庸
说
没
代背景
故事恰恰证明该故事
发
任何
代
经
严密
考证认
:《笑傲江湖》
能
明朝
间
故事
《连城诀》
概
明朝
间
故事
推论
故没
列
面
补充:
金庸
说
高
属《鹿鼎记》
真
意义
武侠
说
要看金庸真
武侠
说
值
看
我认
龙八部
该书
性、
意义
理解异
深刻
情节纷繁复杂
引
入胜
《笑傲江湖》射雕三部曲
茶和天下
潇湘书院创建于2001年,是最早发展女生网络原创文学的网站之一,也是最早实行女生原创文学付费的网站。经过多年的辛勤耕耘,潇湘书院已发展成国内最大的女生原创网站之一,用户数量与日俱增,访问流量在国内文学类网站中名列前茅。 江苏省委宣传部授牌潇湘书院一直以做中国最好的女生原创网站为目标,立志为广大的原创作者提供一个公平、公正,健康的文学发展平台。优秀的工作团队和人性化的管理模式,使潇湘书院成为女性原创作者群体以及读者群体中最具吸引力和归属感的原创网站。 作为最早实行女生原创付费阅读的文学网站,潇湘书院的VIP订阅量一直稳居同类女生原创网站之首,在女生原创文学领域培养出了一批批优秀的原创作者,在成就了无数作者文学梦想的同时,也成就了无数个单本作品稿酬收入超过十万的神话。穿越、架空题材一直是女生原创的主流,潇湘书院一直努力打造女生原创文学多元化的品牌,成功打造了“红楼同人小说”的经典品牌,拥有一大批红楼同人作品的优秀创作作者及铁杆读者,“女性玄幻小说”《傲风》创造了单章订阅突破5万的颠峰纪录,颠覆了男生玄幻作品一统天下的格局,为女生原创作品开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新天地。 除了提供在线阅读之外,无线手机阅读,实体书出版方面潇湘书院也为作者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并且一直致力于开创网络原创文学阅读的新模式。潇湘导购系统的问世,成为全国首个为读者提供“免费”阅读的绿色通道,一经出世,便获得广大读者群体的热捧。 原创文学出版领域,潇湘书院与国内众多出版社在小说连载,小说宣传,原创出版等方面达成了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获得了包括长江文艺出版社,春风文艺出版社,安徽文艺出版社等众多知名出版社的作品授权连载。并与多家文化公司有长期的合作关系,在原创作品出版发行等多方面进行深度合作。潇湘网站的签约作品《红颜乱》曾一度成为2007最热门的女生原创小说,掀起一场女生原创文学的创作热潮,创造了出版发行数十万册的销售奇迹,《第一皇妃》更是引领了当年穿越类原创小说风潮,至今依然广为流传,树立了女生原创文学界的一座意义深重的里程碑。 潇湘书院凭借多年的努力和独具创新的发展模式,获得了江苏省通信管理局和宣传部联合颁发的“行业特色网站”的荣誉。 截止到2006年12月, 潇湘书院已经拥有超过2万部的原创作品,其中有数十部优秀原创作品已经获得正式的出版发行.网站的签约作者已经超过1000名,这一数字仍然在快速的增长.拥有武侠,言情等综合小说约4万多部,大部分由热心的网友在网上搜集整理后上传. 潇湘书院目前每天的访问用户达到近百万人次,页面浏览量接近千万.每天用户点击率超过500万,固定用户超过了600万.根据国内较为权威的艾瑞市场咨询统计报告来看, 潇湘书院的访问量已经接近搜狐读书频道的流量.在国内文学类网站中名列前茅..参考资料.
an宁丫丫
◎牟森 到目前为止,我读金庸,大致分三个阶段。 第一次读金庸是大一期间,那时内地盗印港版武侠书刚刚盛行,各种各样的版本。读起来没日没夜,熄灯后的宿舍下铺,返乡的夜行列车上。那时候主要读情节,跟着金庸的情节跑,一直到读完算。读完就完。 第二阶段是全面阅读,三联版的那套金庸全集一出来,我就买了一套。这次从头读,每一部都不拉,读的是人物,还有历史,喜欢《袁崇焕传》甚于小说。 近年来,我全面学习大众叙事。这一回合读金庸,品的是架构,寻的是创作源头。 第一和第二阶段,跟着人物和情节跑的同时,总在惊叹,一个人,怎样连续写出洋洋这么多部,构建了一个独立王国。 第三阶段阅读,着重求解这方面的困惑,开始体会一些门道,寻到一些金庸的创作源头。中国历史(二十四史)作为取之不竭的素材,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作为虚构人物的谱系(张大春语),佛经作为整体作品背后的力道和意味,大仲马和雨果的历史传奇小说作为小说的结构,尤其是虚构人物和真实历史背景的有机结合。 安德烈-莫洛亚的《三仲马传》中,一个叫于勒-冉南的人评论《三个火枪手》:“啊!一部小说,沿着欧洲最重大的事件伸展,还在其中七弯八拐,真是不可思议!”这句评论适用于金庸小说,“沿着中国历朝最重大的事件七弯八拐”。 另一个叫伊波里特-巴里戈的则说:“如果说丹东和拿破仑是法兰西力量的倡导者,那么大仲马在《三个火枪手》中,就是表现这一力量的民族小说家。”这句也适用,金庸堪称“表现华夏力量的民族小说家”。 大仲马自己说:“历史是什么?是一个钉子,一个用来挂我的小说的钉子。”我猜测,金庸一定对大仲马这句话情有独钟。 本周,我又集中读到重庆出版社新出的“金庸茶馆”,一套十本。倪匡先生五本,《我看金庸小说》、《再看金庸小说》、《三看金庸小说》、《四看金庸小说》、《五看金庸小说》;两本诸子百家看金庸,收有三毛、冯其庸、林清玄和柏杨老人的宏论;还有温瑞安的三本,《谈》、欣赏举隅、析与。 这套书是台北远流出版公司授权的内地版,很早以前,我曾读过其中的倪匡一本。适逢我读金庸的第三个阶段,把十本“金庸茶馆”通读一遍,发现自己最喜欢的还是倪匡先生的五本,其他则偏评论化、文艺理论腔,尤其温瑞安温大侠的三本,写的像内地大学中文系的教材。 倪匡的我看是整个“金庸茶馆”的第一本,整套书由此而起。倪生是金庸密友,本是高人,他看金庸小说,感受到什么就写什么,不受任何文体束缚,反而见性见情,五本“看金庸”自成体统,一片天真。 我看成书于1980年,文字为之前多年集锦,对每部金庸小说进行述评和排行,还有金庸小说人物榜。三十多年过去了,不得不说,倪匡的小说排行和人物榜依然是最靠谱的。 倪匡的再看着重点评《鹿鼎记》、《天龙八部》和《倚天屠龙记》;三看点评《笑傲江湖》和《鹿鼎记》;四看点评《射雕英雄传》和《神雕侠侣》;五看前半本是倪匡的,重点分析金庸小说中的情,后半本陈沛然写的,谈的是《神雕侠侣》中的情。 十本“金庸茶馆”读下来,还是倪匡写得好看。倪匡没有“心魔”和“业障”,心中所想,落于笔下,仅此。写文章要向倪匡学。 “金庸茶馆”,撮堆儿看。喜欢金庸的人大可“任情任性”,自由品评金庸。最理想的是手边再有一套金庸全集。而我的今次阅读,遗憾就是,手边一本金庸小说都没有。
原贴:我看金庸小说怎么样
CeciliaBio
在中国文学史上,武侠小说归类为通俗文学。何为通俗文学?就是平民百姓喜欢读的,就是所谓的“下里巴人”。一般认为通俗文学的娱乐性强,文学性差,常常为专家、学者看不起。很多年前,王朔就写过一篇批判金庸的文章。时至今日,我们会看到王朔对金庸的评价是充满偏见的。
在我看来,金庸的小说正在成为文学经典。正如《西游记》《三国演义》和《水浒传》,在诞生之初,它们的地位并没有今天高,而是经过时间的洗礼与考验,逐渐成为古典小说的经典。金庸最后一部武侠小说《鹿鼎记》完结于1972年,距离今天已经差不多半个世纪。而《天龙八部》、射雕三部曲等则完成更早,流传超过半个世纪。五十年来,金庸小说始终在华人圈风靡,说明金庸小说的生命力。可以预见,金庸小说还将继续流传下去。所以,从这一点来看,金庸的小说已经经住了时间的考验。
先不说金庸小说的文学成就,就今天而言,金庸的武侠小说成为中国几代人的共同文化记忆。在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大陆形成了一波金庸热。时至今日,金庸热有所降温,但研究金庸的潮流尚未过去。微信公众大号六神磊磊读金庸,即以读金庸为基础,吸纳百万粉丝,发家致富;而在大学里,也有许多中文系老师研究中国武侠文化与金庸小说。可以说,金庸小说已经得到专业人士的认可。
金庸已经成为中国文学史上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虽然与一些莫言、陈忠实、余华、苏童等人相比,作品的思想厚度可能有所不及,作品的更注重故事性,可里面的中国传统文学特色确实许多“纯文学”作家所不及的。小说里面的江湖、围棋、书法、气功、内功等,都是中国特有的文化符号,金庸把它们成功的文学化了。所以,不管别人怎么评价金庸,在我看来,他就是一名伟大的小说家。
回归信仰
行走的驴
最早的指定是越女剑(春秋),然后应该是宋朝那几本,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之后应该是笑傲江湖(里面有武当派),然后是清朝的几本,碧血剑、鹿鼎记、书剑恩仇录、飞狐外传、雪山飞狐
邹小懒
ilovedanny2
长、中、短篇小说是以篇幅的区分的,但是文学理论界却从来没有严格而统一的标准。以字数来说,长篇小说一般在几十万字以上,多的达几百万字;中篇小说则几万字到十几万字不等,有的达二十几万字;短篇小说则从几千字到几万字,长的也会达到十几万字。所以单纯从字数来说,比较长的中篇小说接近于长篇小说,而比较长的短篇小说则又接近于中篇小说,界限非常模糊。要较好地区别三者,不仅要从字数上去区别,还要结合小说容量的大小、人物是否众多、故事情节是否错综复杂、对社会背景和自然环境描写是否详细等方面来考虑,长篇小说对这些方面的要求最严格,短篇小说相对来说在这些方面的信息量最少,中篇小说介于两者之间。
百里
1.《越女剑》:公元前五世纪前叶
二.北宋后期
2.《天龙八部》:公元1094年前后
三.南宋中后期
3.《射雕英雄传》:公元1206年-1227年(郭母怀胎到铁木真逝世)
4.《神雕侠侣》:公元1239年-1260年(杨过出场到蒙哥归天)
四.元朝末期
5.《倚天屠龙记》:公元1337年-1360年(张三丰90岁到张无忌22岁)
五.明朝
6.《笑傲江湖》:估计是明朝中期
因为有武当派,而且书中官职是明朝的,并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还
有在《鹿鼎记》中澄观老师侄曾想到“前朝有一位令狐冲大侠,以无招胜有招”,
那自然是明朝了
7.《侠客行》:明朝
因为有武当派,并且书中好象没有什么民族矛盾,而且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没有辫子
8.《碧血剑》:公元1634年-1644年(袁承志从10岁到20岁)
六.清朝
9.《鹿鼎记》:公元1670年-1689年
鳌拜死的时候史书上记载为1670年,韦小宝签订尼布楚条约后归隐,那是1689年
10.《书剑恩仇录》:公元1756年前后
因为《飞狐外传》中赵半山曾对小胡斐说过福康安在十年前被红花会抓住过
11.《飞狐外传》:公元1766年-1770年
由《雪山飞狐》推算,从胡斐13岁到17岁
12.《雪山飞狐》:公元1780年3月15日(阴历)
书上开头就写了“这是乾隆四十五年叁月十五”
13.《鸳鸯刀》:清朝
书上倒数第二段写道“满清皇帝听说这双刀之中,有一个能无敌於天下的大秘密”,
自然是清朝了
14.《连城诀》:清朝
这个没什么大道理,因为书上插图中的男人都有辫子,这可是金庸授权的,而且从
官职、地名上也可以看出是清朝
15.《白马啸西风》:清朝
玉寒轩
gougou
值得看是肯定的,大师之作有保证,但这本属于金大作品中不算好的。金大擅长写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之类像射雕、倚天等,这本适合喜欢看轻松小说的年轻人。这本书yy程度之高不逊于目前流行之网络小说,我看金大是我辈yy流的创始人。
不浪漫的罪名
最美在路上
touya
清水兮扬
zhangkening
Jingjin
双层车
丶漫花迷人眼
冰洁雪儿
Nana芳香之旅
淙淙
Ricky~猫
品茶品你
光司
吖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