艳阳天吧
金庸小说最好先看哪本
fossil
我最先开始的时候是从《鹿鼎记》开始的,里边的笑料很多,故事精彩至极。
应该能一下子吸引住你,但鹿鼎记真正的故事是从第二章开始的,第一章阻挡了我1个多月。因为第一章看起来太不吸引人了。第二章一开始就非常精彩,直接切入精彩的瞬间,从惊心动魄开始,一下子就把你牢牢套住,让你看不完金庸的小说决不罢休。
萨拉抱娃
应该能一下子吸引住你,但鹿鼎记真正的故事是从第二章开始的,第一章阻挡了我1个多月。因为第一章看起来太不吸引人了。第二章一开始就非常精彩,直接切入精彩的瞬间,从惊心动魄开始,一下子就把你牢牢套住,让你看不完金庸的小说决不罢休。
期待会飛的
要说最好看,还真难分,我心中排名第一是:
1.笑傲江湖
推荐理由,爽快、颠覆正面形象!适合初入社会之前看或边看边融入社会。。。
2.神雕侠侣
适合上学时候看,教你怎么专一、怎么嫉恶如仇、偏激。。。那份爱很轰动
3.天龙八部
适合当网游般的看,人物众多、内容丰富。。。
连城诀、白马啸西风、鸳鸯刀、雪山飞狐、飞狐外传都是金庸先生早期作品,可以粗看不能细细品味。
原贴:金庸的小说哪本比较好看
tina
射雕三部曲推荐看 倚天屠龙记(我最喜欢) 神雕侠侣也还行 射雕英雄传就别看那了,我看完了很气愤,一个郭大傻能那么牛逼,不是开外挂是什么。
还有些什么鸳鸯刀啊 连城诀啊 侠客行啊 有时间再说
随说鹿鼎记是封笔之作但我觉得牵强的地方太多,为了突出韦小宝的聪明把其他人写得太好骗。
总之推荐先 倚天屠龙记 然后 白马啸西风 然后书剑恩仇录(有香香公主) 然后飞狐那两本也可以看看(跟书剑恩仇录有些联系) 然后碧血剑(记住阿九,以后比对人物的变化) 最后鹿鼎记(还记得阿九么,她就是鹿鼎记里面的那个老尼姑了,变化的让人心疼啊)
舞-天-涯
吃不胖的猫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1966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1972年)(封笔之作)金庸巅峰之作,代表了金庸的最高成就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中篇小说
《越女剑》(1970年)--附在《侠客行》之后的短篇小说。金庸本意为“三十三剑客图”各写一篇短篇小说,最后只完成了头一篇《越女剑》,亦没有包含在对联之中
萌宝贝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且听风吟
金庸先生的小说,首先无论是看剧还是直接看小说,都能够对小说有一定得了解,包括故事情节,人物关系,小说内容等等,但相对来说,还是有一些区别的,看剧的话,能够直接进入主题,人物活生生的展现在了你面前,加上一些电影电视特效更能吸引观众,特别是一些打斗情节,更能吸取人的眼球,让人欲罢不能。
看书呢,有一些电影电视比不了的东西,比如小说中的人物,不是每个演员都能演的活灵活现,甚至可能是演砸,破坏了你心目中人物形象,而且通过看书,还会对人物进行设想,想象的空间比较大,这些都是电影电视比拟不了的。
个人观点,还是先看书,搞清楚故事情节,人物关系之后再来看剧,会有一种当导演的感觉,人物发展情节,自己都很知道,还可以进行评价,感觉还是挺好的。
以上是自己观点,谢谢!
嘿 想混吗
三联版比较经典。淘宝上的货品良莠不齐。而且三联版应该也绝迹于新书市场了,想收正版的旧书的话,有些旧书网还不错,比如孔夫子旧书网什么的。能找到一些书友,如果谈得来的话也许能以较低的价格收齐全套也说不定。
yzhao89
淘宝上200多元一套的三联版金庸100%不是正版,目前市场上最便宜的一套正版三联版也要1000多元人民币。
老版的广州出版社的要买就买02版的,不过02版现在也已进入绝版收藏书的行列,市场价格也在1000元左右。
可以考虑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的点评本金庸武侠全集,是正规出版社出版的,8大册精装本(金庸16作品全齐),老版内容,遗憾的是没有三联版的插图,目前市场价为400元左右,我称此版为:“正版中的战斗机!”
嫣语
紫皮儿蒜
细细品味
先看射雕英雄传。这本用来入门再好不过,从耳熟能详的成吉思汗历史开始逐渐展开整个武侠世界,易读、精彩、人物讨人喜爱,整体水平上又足够经典。
然后依次看完射雕三部曲剩下两本: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
然后看天龙八部。传统武侠小说的集大成之作。
然后看笑傲江湖。感受一下当作者突破了单纯的武侠,而在其中掺入了政治讨论时对自己的突破。
然后依照自己兴趣,把除了鹿鼎记外的其余小说,按自己兴趣,随便读。
当你打算为自己的金庸阅读画一个句号的时候,把鹿鼎记作为要读的最后一本书。
金庸小说主要指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共十五部,它们可以由这几句话描述:"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那些所谓的曾经
mindyamap
综合考虑影响、文学价值、武打的描述、情节的起伏,个人觉得是:
天龙八部~!!!
人物众多,情节复杂紧凑,线路变化多,而且完成时间相对较完,风格和文字处理的完善,心里描写细致。个人觉得已经直追《红楼梦》了。三个主人公,没有血缘关系的三个人,被巧妙的融合到一起,故事散而不乱,可谓登峰造极之做。而且基本上描写的武功是査先生所有小说里平均杀伤力最强的。呵呵~
原贴:金庸哪本小说最好看?
samha
既然只能读一本,当然要读一本中长篇的,因为这样的作品才是金庸最优秀的作品!
金庸小说中成就,评价最最高的一般是天龙八部或鹿鼎记.
但鹿鼎记是与其它金庸小说风格炯异的,不适合只允许读一本的你.它不能反映金庸小说的全貌.
个人推荐天龙八部,非常奇幻经典,规模场面宏大,涉及人物众多的,很有代表性的优秀的作品.(我小学时期最喜欢的一部金庸小说!)
Narcissus.H
金庸小说的历史顺序 、侠客行-明中(因为已有武当愚茶道长:
一、倚天屠龙记-元末
六:前朝有令狐冲
参考资料、射雕英雄传-南宋
四,故在倚天之后)
七、越女剑-春秋
二,宣布就此封笔不写武侠小说1955 《书剑恩仇录》
1956《碧血剑》
1957《射雕英雄传》
1959《神雕侠侣》《雪山飞狐》
1960《飞狐外传》
1961《倚天屠龙记》《鸳鸯刀》《白马啸西风》
1963《连城诀》《天龙八部》
1965《侠客行》
1967《笑傲江湖》
1969《鹿鼎记》
1970《越女剑》
1972《鹿鼎记》连载完毕、笑傲江湖-明中(鹿鼎记、神雕侠侣-南宋末
五、天龙八部-北宋
三
雨露天晴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 /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 /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 /遗作, 短篇
MissSissssi
lamarsea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先看飞狐外传
水月魅影
1.先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兴趣可以带来阅读的动力。2.选择已经看过电视剧或电影的小说书目,可以对照着阅读,我看【倚天】就是这样的。3.依据金庸先生的作品创作和发表时间,可以感受金庸先生的创作历程,但是要注意阅读的版本,有初版和修改版的。4.参考【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有着一定的顺序蛮方便的。另外还有一个【鹿鼎记】这是金庸先生武侠的封笔之作。以上是我的小小看法,希望对你有用。加油好好看!
liangsuisha
金庸小说,可以说有一个不是十分严密的时间体系,如果想看经典的早期的,自然非射雕英雄传莫属,接着神雕侠侣,天龙八部,倚天屠龙记,碧血剑,最后就是鹿鼎记了。其余的部分小说不是很长,看读者兴趣了,雪山飞狐,飞狐外传等等也不错。
cgblog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 /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 (1965)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 (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 (1976) /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 /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 /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 /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同上
边城刀声 (1983) /同上
猎鹰·赌局 (1984) /遗作, 短篇
halliema
最好看《天龙八部》,因为天龙是公认的金庸出彩的一部,因为它从哲学的高度对人生和社会进行审视和描写,展示了一幅波澜壮阔的生活画卷,其故事之离奇曲折、涉及人物之众多、历史背景之广泛、武侠战役之庞大当属“金书”之最。
相濡以沫代言词
先看剧,再看原著。
以我为例,我是既没耐心又不爱看书的人。
我在高中时看了【我是特种兵】第一部,被深深吸引,后来我毫不犹豫买了原著【最后一颗子弹留给我】好像400多页呢,一字不落的读完了。
至于为什么要先看剧后看书呢?
你想,原著很精彩,而电视剧无法在短短的几十集全部展现。你如果先看了书代入感会极其强烈,你会对电视各种不满,什么人物性格没拿捏好,什么演员没选好,什么剧情太扯了……而如果你先看了电视后看书,此时你会是带着追踪溯源的心情去看的,你会想哪里改动了,哪里走出入,作者究竟是让他们怎么了,等等等等。或许,你还能从中领悟一些电视剧改编和拍摄技巧哦。
Cookie爱广州
定格_回忆
沈浪——李寻欢(风云第一刀中提到过沈浪等已买舟出海)——叶开(李寻欢弟子)——谢晓峰——丁鹏(圆月弯刀中丁鹏曾向退隐的三少挑战,而丁鹏身边有龙小云的后人,书中也把李寻欢等人奉为前辈高人) 铁中棠——楚留香(楚留香蝙蝠传奇中提到过铁中棠,画眉鸟中也说过楚留香应是夜帝传人,还有说楚留香是铁中棠之子-----楚留香——陆小凤(决战前后中说“昔年楚留香...”) 只能把这些我知道的有联系的人物排列一下顺序 小鱼儿、萧十一郎不知放在何处 如果按作品写作顺序排列这些人物,则是 铁中棠、沈浪、小鱼儿、楚留香、李寻欢、萧十一郎、叶开、陆小凤、谢晓峰、丁鹏 参考资料:
我是小狮子辛巴
能收藏到三联版当然最好,不过不容易了。金庸与三联的合同到期后,三联版立刻就成了抢手的宝贝,市场上基本抢购一空,现在是很难买到了。淘宝上有正版,不过价格多在2000以上,200的就不做评论了,想三联版的定价就知道了。
花城版也不错,建议楼主抓紧时间赶快收藏。因为新修版已经出来,意味着金庸未必会继续续约出版老版了,这样老版都成了抢手货,花城版的没有新修,建议楼主入手。
香港明河版也不错,就是不好买,能买到自然最佳了。
张小猫
看自己喜欢。
正版三联版的现在不印了,能够找到的三联版中,低于500块的,肯定都是盗版。正版的在1500-2000之间。也有一种限量600套的精装三联,4000左右。
和三联版等价的,有香港的明河出版社和台湾的远流出版社出的修订版(注意,不是新修版,而是修订版),大约在1500-2000之间。
02年广州出的那个版本(封面为深红色),现在也不印了,但还能找到,确实是书剑和碧血剑为新修版。其他的,注意版次是2002年第1版就行,有的2004年第2版的,封面一样,内容有变化。
至于新修版的,正规书店中见到的白色封面的,就是不错的。
麦兜打群架
其实是各有千秋。如果是铁杆金迷,建议各买一套,多角度欣赏;如果是一般金迷,哪套无所谓。至于淘宝卖的都是旧书,品相差的或者盗版的自然比较便宜。正版新书七八百吧。
闷墩儿娃娃
是先看剧,因为重点是小说,而不是情节,这样你才能把你的重点小说的细节原作的表达彻底吃透,电视是另外修饰的表达,可能更直观容易记忆,但风味还是原滋原味的好噢
J滾膤銶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飞狐外传》(1960年)
雪—《雪山飞狐》(1959年)
连—《连城诀》(1963年)
天—《天龙八部》(1963年)
射—《射雕英雄传》(1957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一部曲,也是其成名作;被金庸小说的读者称为“侠文化的歌颂”
白—《白马啸西风》(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鹿—《鹿鼎记》(1969年)(封笔之作)韦小宝七个老婆:沐剑屏、方怡、建宁公主、曾柔、苏荃、双儿、阿珂。
笑—《笑傲江湖》(1967年)
书—《书剑恩仇录》(1955年)--第一部小说
神—《神雕侠侣》(1959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二部曲,被金庸小说读者称为“情的赞美”
侠—《侠客行》(1965年)
倚—《倚天屠龙记》(1961年)--金庸“射雕三部曲”之第三部曲
碧—《碧血剑》(1956年)
鸳—《鸳鸯刀》(1961年)--附在“雪山飞狐”之后的短篇小说
先看飞狐外传
ruolan27
aeccit
pandy_pj
samhou
上周末做了顾彬两本新书的首发,顾彬和刘小枫对谈“重新思考中西相遇”。对于顾彬,大众更为熟悉的是他的“中国当代文学垃圾论”,这个说法带有一些决绝,在大众传播中也有离顾彬本意。而当代文学一些作者学者也是按着这种大众传播驳斥顾彬的说法。顾彬的本意是中国当代文学的语言落后,像莫言余华这些作家的早期作品还是不错,但是后期作品不值得一读。从这个角度,顾彬对于中国当代文学的评价是公允的。
前些天北京国际书展,刘震云作为阅读大使发表了一个演讲,他对北京国际书展的高度评价,基本是北京书展自娱自乐最好的一个证明。他还用鸡群鸭群来评论鲍勃迪伦去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然,鲍勃迪伦获得诺贝尔文学奖当之无愧,单就歌词就是非常好的诗歌作品,整个歌曲可以延续到吟唱的传统。无论是思想性,反抗性,乃至语言,都合乎伟大文学作品的标准。刘震云的《一句顶一万句》是很好的中国当代文学作品,但是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中国当代文学作家太过聪明,就像刘在这次官方书展中呈现出来的一样,可能他也很清楚,但是各种考量还是说的这样言论。
中国当代文学作家最大的问题就是太过聪明,明明就是权力资本的“走狗”,还要去掩饰自己成一副看透世事与世无争的样子,这样的作家太多,根本就不值得用文字神灵进行考验。
如果要推荐一部中国当代文学作品的话,阿城的《棋王》,这个作品里有悠远气象,值得反复读。
吃货爱美丽
文无第一,这个题目本身就有问题。何况,文学本身可以分为诗歌散文随笔杂文小说等,就小说这一文体又分为武侠悬疑情感等类型,也可以是现代历史之分,也可以分为意识流现实主义魔幻现实主义等等。
阅读文学作品本身是一个很主观很个人的习惯爱好,你认为好的别人不认为好,而且根本不会有人读完所有的文学作品,大部分都是看别人评价,所以这不会有一个客观的标准答案。很讨厌现在各种帖子的标题喜欢加个最字。非要加,我认为这个题目改为,你最喜欢的文学作品更合适。
本人只看过小说,对现当代诗歌基本无了解。个人喜欢的小说列十个。
黄金时代
汪曾祺短篇
阿城三王
活着
红高粱
围城
张爱玲金锁记琉璃瓦倾城之恋
残雪侵蚀
边城
刘庆邦短篇
排名不分先后,也无理由,打小对阅读理解不感兴趣,仅仅是自己看了喜欢。
坐标
以自己的阅读量来回答这个问题,首先,题主的问题有待商榷的,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说哪本小说最好,那是各家之见。文学小说,都有各自的优点。
我很喜欢阅读,可能是因为家穷的缘故,又可能是因为生性内向的缘故,我的求学年代,几乎都是在阅读中度过,天文地理,文艺武侠,悬疑推理,情色动漫几乎都读过不少,就文学这一块而言,如其说哪本小说最好,不如是哪位作家的更好深读。
一、刘恒,说刘恒,很多人不认识,如果说他原名刘冠军,更多的人不认识,但如果说老谋子的菊豆或者很多人看过这个电影,而这电影就是依据他的小说《伏羲伏羲》改编而来,他的作品被改编过成很多电影, 而他自己是著名编剧,如果专致写作,寻根乡土派的代表,或者不是莫言,不是陈忠实。98年读到他的《狗日的粮食》,如巨雷轰顶,十分震撼,读过他四卷文学卷,文字如泣如诉如血如雾,《苍河白日梦》《黑的雪》是我读到的第一部这么多心理描写的小说;
二、莫言,爱读莫言是因为《红高梁》电影,93年电视上看到这部电影,正处于青春勃发之期,姜文抱着巩俐在高粱地那一段,记得很深、很牢,然后98年在图书馆发现了这本书,心想要仔细看看那镜头之下的文字是如何的,结果被莫言粗陋、原始、直白的排比的表达法所吸引,一口气读完《红高粱》内心巨浪滔天,接着读完他的6卷文学卷大呼畅快,《天堂蒜薹之歌》的悲愤无耐,《红高粱家族》《食草家族》的魔幻神奇,《酒国》里的荒诞悲凄,在读到《丰乳肥臀》时是第一次读书读哭了,那时起深爱莫言,他出版的每一个字我都读过,枯河《透明的红萝卜》《白狗秋千架》《白棉花》等这些中短篇每一篇都让我欲罢不能,直到《红树林》问世,当年水平不高,不明白他为何要写这部小说,所兴的是《檀香刑》接踵而来,这本书语言特性鲜明,人物更是魔幻离奇,我却没有读完,读到准备施刑的那个清单和施刑方法,我再读不下去,这是我第一本没读完的莫言的书,接着《四十一炮》《生死疲劳》都是他一贯的水准。尤其《四十一炮》,我估计会得茅奖,但败给贾平凹的《秦腔》。莫言的书,都应该读读,一直以来,直透人性的文字总是这么鲜血淋漓。
三、贾平凹,超过三十五岁的人,会越来越喜欢贾平凹,从开始的散文集,随笔开始读贾平凹,如果你要找一个认真而又平实,像诉说般行文成作的人,一定是贾平凹,如果说莫言的长句、长段排比的叙述让你喘不过气来,那贾氏短句绝对让你如山间清流般明快舒服,你找不到比贾平凹更惜字如金的人,他的小说就像一个人在和你聊家常,聊着聊着聊到你的骨头里,让你产生共鸣,陕派作家中,唯他能把黄土高原的苍凉凄美诉说得这么有血有肉。但一个商州,被他写得千姿百态。莫言笔下的乡土血腥四溅,可歌可泣,陈忠实笔下的乡土灵肉融合的变迁,让人唏嘘慨叹,但最终莫不回归于平凡,贾平凹就是这种最接近事实的平凡,读他书,便如看着隔壁或聆听自己。从《商州》到《浮躁》到《妊娠》,93年的《废都》,我在99年才读到,也是正如青春期,不明所以,暗呼老贾是不是转来商业写作,直到03年读到《白夜》接着是《怀念狼》又让我接着追着他,《秦腔》之后说封笔,暗呼可惜,可后来还是出了《古炉》,现在手上的《带灯》已读完,剩着老生和极花未启封。
四、陈忠实,如果说贾平凹是陕西黄土高原的上孤零零的老白杨,陈忠实就是疾劲的西北风,刮得人深疼深疼,深入骨髓直透灵魂。一部《白鹿原》道尽黄土高原的千百年以来的人们悲欢离合,历史总是你方唱罢我登场,不管在哪,从来不会改变。
五、路遥,把路遥放在第五,肯定很多人不愿意,但于我个人而言,路遥的作品励志性很强,文学性并不是最高,虽然我送出了很多套《平凡的世界》看了他的《人生》在困难的日子里惊心动魄的一幕,在我及我上辈的年代,与孙少安兄弟的农村少年,一抓一大把,我自己就有部分经历与少平如出一辙。就像01年的那部电影《我的兄弟姐妹》,很多人觉得感人,但我看了却觉得很平静,因为我的经历让我看到这种分离显得平淡。不管如何,我始终还是推荐85后都要读《平凡的世界》,因为这个年代往后的年青人,相对而言,经历较少。
六、迟子建,我几乎在阅读的空白期(喜欢的作家的作品都读完了)发现的,应该是在小说月报(忘记是不是了)读到她的《起舞》,相当的震撼,这是我读过的莫言的枯河,方方的《风景》之后最好的中篇,迟子建文风轻快、叙事如歌声般轻柔,哪怕是《伪满洲国》也读不出日满惨烈时期的残酷,更别说后来的《额尔古纳河右岸》和群山之巅,如果真要用一个词来概括迟子建,那就是细腻。
七、浩然,80年肯定很少人读过浩然的书,肯定很少知道他曾经所达到的高度,小平就接见过他。他的《金光大道》《艳阳天》就是那个年代的主旋律,相对而言,我认为那个年代的农民,也许才是五千年来最高兴的,但《苍生》却是一股躁动,或者从《苍生》开始,农村变得再不一样。
八、王朔,90年代,有谁能红得过王朔,地摊上最多的盗版书就是王朔和版权较难追管的张爱玲,当然这是我后来了解到的,我是在04年左右读到王朔,《空中小姐》《永失我爱》赚了我少男的一把泪,《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把我青春的血都烧热了,与其说是个另类王朔,不如说他是一个时代的标志,就叫留城青年吧。
当然,除了上述的作家还大把的好作品,如霍达的《穆斯林的葬礼》,毕飞宇的《玉米》《平原》,苏童的《妻妾成群》,刘心武的《四牌楼》,李隼,王小波,梁晓声,阿来等都出过优秀小说。最近读着的一部,也是相当出色的一部小说,金宇澄的《繁花》,《繁花》很有高度,时代变迁的小说,能写得如此入味真实,着实不多。
rabbittxc
马原的小说,事实上是形而上的一些故事,因此,他的天马行空,文学境界,小说意识,已经超越了所有的人。
残雪的小说,那种内心结构进入到了一种新的维度,那种潜意识的流淌,事实上已经拓展了人性的深度与广度,产生了新的智慧。
余华的小说,他的早期的那种小说直觉让人震惊。所以写小说要让人产生共鸣的话,靠的不是形而上的智慧,而是形而下的尖锐的感觉。
小妖女妮妮
这就不好说了,写饿的体验读者有共鸣的是张贤亮小说【马缨花】(又名绿化树),写冷的体验还是张贤亮小说【今夜有暴风雪】,写热的体验阿英小说【敌后日记】,写历史有共鸣的是灰衣熊猫小说【窃明】当年明月小说【明朝那些事】
张贤亮的绿化树看的我那个饿啊!为了比别人多打一丁点稀饭,宁愿拿奶粉罐头当碗,荒郊野外捡到一根手指粗的胡萝卜故意馋小伙伴们祖宗积德啊!一边往身上蹭蹭一边细嚼慢咽,可怜的男主角近视眼,不妨碍他用鼻子确定方位偷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