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便是活着----再读余华《活着》
——这是前不久写的读后感,跟大家交流一下。
1、再多苦难,终归平淡
福贵的一生,除了苦难,还是苦难。
如果我们从旁观者的角度来讲述他的故事,差不多就是这个样子。
可当福贵从自己的角度来讲述自己的一生,他的苦难里立刻充满了幸福和欢乐,他有最好的妻子、儿女、女婿、外孙,还有陪他度过残年的那头也叫福贵的老牛。
作者余华说:生活是属于每个人自己的感觉,不属于任何别人的看法。
因此,本书采用的是双线第一人称的描述。
作为叙述者的"我",遇到了一个叫福贵的老人,听他对着老牛吆喝:"二喜、有庆不要偷懒,家珍、凤霞耕得好,苦根也行啊。"说是了为让老牛耕田更起劲。"我"在那棵茂盛的树下,在那个充满阳光的下午,听福贵讲述自己。
作为福贵的"我",叙述起从四十多年前开始的故事,语气平淡,没有渲染,甚至为有人关注自己的身世,听自己的故事而欣喜。好像故事里的悲喜,都跟自己没有关系,连亲人们的名字(如上)都可以拿来与老牛嬉戏。
再多苦难,终归平淡。值得说明的是,余华的原著《活着》,并没有像张艺谋在电影《活着》里给安个光明的结尾,让人好像还可以有希望。小说里,亲人都已故去,福贵有些拖沓的人生在最后只有老牛相伴。
2、一生很长,几多苍凉
福贵苍凉的人生是从赌输全部家产后开始的。他先甜后苦,先是游手好闲,后面几乎连喘息的机会都没有。
输掉一百多亩田地及祖屋后,也曾是败家子的父亲,气愤之极,上厕所时跌下摔死。
搬到乡下茅屋,租了五亩田耕种,母亲却病了,揣着两块银元去城里请医生,被抓了壮丁。
在部队里呆了两年,见惯生死,差不多马上就要轮到他去死了,战斗却已结束,被俘、遣返。
回到家里,母亲已经去世,原本能说会道的女儿凤霞成了聋哑。
儿子有庆上学到五年级,为救县长的夫人被拉去抽血,血被抽干而亡。
女儿凤霞很幸运地找到个好女婿二喜,却在生产时大出血,没有救过来。
女人家珍得软骨病多年,熬过了儿子去世,在女儿去世后的三个月,终于也死了。
女婿与外孙相依为命,做工的时候却被压死了。
外孙苦根,七岁的时候,吃豆子被撑死。
最后,只剩下福贵。
再以后,他买下一头老牛,叫它福贵。
3、底色黯淡,不乏温暖
很多人说这部小说读起来很压抑,苦难如影随形,甚至看不到希望。
希望就是明天会更好吗?
如果一直把希望寄托在明天,等待天明时的光亮,那要举着怎样的火把,才能走过长长的暗道?
父亲在他输光家产后,并没有想像中的暴风骤雨,只是将还债的钱都换成铜钱,让福贵肩挑着去还,让他知道钱来得千难万难。
母亲一直说,"人只要活得高兴,穷也不怕"。
女人家珍吃了一辈子苦,却没有丝毫怨言,很满足福贵对她的好,而且说下辈子还要做夫妻。
儿子有庆下雪天都赤着脚跑去上学,只是为了省着鞋子。连到医院去献血,都跑在第一个,生怕不抽他的血。
女儿凤霞带大了弟弟,在娘病后成为家里挣工分的主力,不会讲话,却受人夸赞。
还有女婿二喜,成为这个家庭的亮光,点亮了苦命的凤霞。
甚至外孙苦根,五岁时就可以帮助外公干活。
从人性上说,都是好人。包括福贵,在输光家产后,也不再有恶习。
从生活上说,每个人都有过欢愉的时刻,不过生活不总是苦尽甘来,往往甘苦夹杂,不是滋味。
虽然小说《活着》的时代背景让人看到了底色的黯淡,有着特殊的印迹,但我觉得荒诞、悲凉从来不是哪个阶段所独有的,人性的温暖才是人们承受厚重生活的支撑。
4、生活何求,夕阳老牛
"往后的日子我只能一个人过了,我总想着自己日子也不长了,谁知一过又过了这些年。"
"我是有时候想想伤心,有时候想想又很踏实。"
福贵在历经苦难后,又生活了很久。
暮年,与一头同样叫福贵的老牛走在夕阳里。
作者余华说:人是为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着。
人活一世,没有什么胜利可言,活着,便是一切。
【原创作品,欢迎交流。跨平台,都是“在一个频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