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之洞 道光十七年(1837年)出生于贵州兴义。晚清十大名臣之一、洋务派代表人物。
同治二年(1863年)中探花,授翰林院编修。27岁才入京赶考,并不是他读书不行。14岁南皮乡考秀才第一名,16岁顺天府举人第一名。之后又是守墓、又是避嫌,直接浪费了11年光阴才进京赶考。
之后的18年时间里,除了前往四川、湖北、浙江等地当学政考察教育情况外,都是呆在北京当清流党。(意见领袖、职业喷子、愤青)
光绪七年(1881年),44岁的张之洞开始了开挂的人生。(有理由相信张之洞是在前往山西赴任的过程中被穿越者附体了)
山西巡抚任上,三年时间里铲除鸦片、编制新军、开新式学堂、办冶炼局,跟之前的清流党旧文人判若两人。
光绪九年(1883年)中法战争爆发,因张之洞多次上书要求政府反击,因此于次年被任命为两广总督。
在广州期间,先是重用老将冯子材,取得了镇南关大捷,击败了法军,迫使法国政府倒台。这是晚清对外为数不多的亮点之战。其后,张之洞在广州发行官方彩票筹款,建新学(广雅书院),向朝廷提出建贯穿南北的芦汉铁路。因这一建议,被调任湖广总督。
在武汉,张之洞继续热心新学,筹建了自强学堂(武汉大学)、武备学堂、农务学堂(华中农业大学)、湖北工艺学堂(武汉科技大学)等等。不仅是在湖广,张之洞中间当了一年多的两江总督,还创立三江师范学堂(南京大学)。其它什么武备学堂、陆军学堂、水师学堂、农学学堂、商务学堂、铁路学堂……数不尽数,而且还公派了大量的留学生,为国家培养人才。(黄兴就是从湖北公费送往日本留学生)
他还大力发展近代工业,建设汉阳铁厂(亚洲最大钢铁厂)、湖北织布局等大型企业。囊扩各个方向门类的小型企业,也在他的推动扶持下多如牛毛。
发展军事,武昌起义的新军是他标志性的杰作。在南京呆一年,都帮刘坤一编练了一万西式武器德国教官的自强新军。汉阳造更是从晚清一直到抗日战场都在发挥重要作用。
光绪二十六年 (1900年),八国入侵中国。张之洞带头与西方签署东南互保,保障了刚刚有所起色但还很薄弱的近代发展成果不受破坏。
纵观香帅一生,前半生是个迂腐文人、清流愤青;下半生风格突变,锐意改革,为新的时代的到来,夯实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