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理想主义与现实差距越来越大时,人类需要精神寄托,就会有好的武侠小说出世了。
武侠小说杂志还有吗
小痞子
武侠小说没有未来了,因为武侠小说的瓶颈太低了,玄幻小说代替武侠小说都很多年了,就拿电影跟电视剧来说,中国武侠片没落了,什么天龙八部,神雕侠侣,侠客行,卧虎藏龙等等都是以前拍的电影跟电视了,现在电视剧都流行玄幻小说题材了。
rice
似乎是红颜四大名捕系列之定海针、青瓦台和忘情水,作者优客李玲,确实曾在今古传奇武侠杂志上连载过。
大概内容是名将舒自卷从京城含冤奔逃,前往青瓦台与沈镜花相会,沈镜花为了舒自卷而抗拒各方强敌,面临绝境,打算以身赴死,结果舒自卷暴露了自己的最终目的,只是为了欺骗她的感情,从而骗取她手里的忘情水,沈镜花心碎之下,自刎身亡。
这书有些年头了,大概是05年左右在今古传奇武侠上连载过,记不清到底是定海针、青瓦台还是忘情水了,但肯定是其中一部。
mrlapin
美味回首
是真的,我们通常叫“打穴”,不过和电视剧中所演绎的效果略有不同,武侠剧中人被点穴后通常是不能动了,就像被孙悟空用定身法定住了一样,而实际中的点穴效果则不同,被点中穴位的人身体的某一区域(被点中穴位的区域)麻痹或者是极具疼痛,被点者随后瘫软在地,立即失去行动能力。所以,我们有时候会看到这样的情景:一个60-70公斤的小个子(像李小龙这样的身材),一拳就放倒一个九尺高的肌肉男,真的是小个子的力气大的出奇吗?不全是,而是这些“练家子”掌握了一定的“打穴”的方法,可以轻松制敌。
美帝234
一般来说,直接在百度上问投稿方式,杂志名称是没有用的,因为杂志一年能倒闭几十家再新起几十家,写手不知道苦等三个月很正常。只圈定某省某市的杂志也没有必要,都是电子邮件投稿,全国都是一样的。有的东家准备不到位,刚刚创刊就停刊了也是常有的事,更有专门骗稿的黑杂志连老写手都可能上当,不要说是新人了。而且成熟一点的写手都知道,编辑的私人联系方式是不能在非约稿地公布出来的,能在百度上公布的邮箱,九成九都是废弃不用的,因为太多不懂的新人乱投了。
很多新人都觉得自己的文写得好,觉得杂志上的还不如自己的,一定能发表,是好事也是坏事。一般写手在周围人里都是写文出挑、阅读量数一数二的,但放到全国就太微不足道了。杂志文和作文不一样,也不是写给自己看的东西,自己想写的和自己真正写出来的往往差了很远,但作者可能却感觉不到。
所以,如果楼主真的想走写文这条路,哪怕只是上一篇稿子,都意味着要和全职或至少是兼职的竞争,没有经过磨炼是不行的。百度里经常有人回答什么知音啊,意林啊,花火啊,新蕾啊,最小说啊,故事会啊,这样回答的人是不没有上过稿就是大神,不过大神基本是不会来百度知道的……像这样的大刊,也许看着可能觉得无聊,但大神级的写手要上刊都要争得头破血流,新人更可想而知了,不是说绝对,但九成九是没机会的。楼主有决心的话,可以去天使领域看一看。
天使领域是一个写作班的论坛,地址在百度里打不出来,百度天使领域四个字,第一个结果就是那个论坛。注册一下就能看到里面的内容,浮云殿是专门的杂志短篇约稿版块。很多写手在里面都很活跃,不止是文风、编辑好坏、截稿日期这样的基本信息,连写手最担心的拖稿费、停刊等消息都会第一时间汇报,以免大家被骗。所以很多写手到了天使以后,都不会再去别的地方看约稿了。
当然新人一般不用担心这些,从正式开始写文到上稿会有很长的路要走,提高自己的写文水平才是主要的。新人除非是天才,很少有人能一开始就达到上稿的要求的,可能一个月才能写几千字,好不容易写出来一篇,要么是投了没回应,要么是根本不过初审,三五次退稿就被打击得不成样子。这都是很正常的,新人刚刚开始的时候可以把天使领域各版块的置顶帖都看一遍,尤其是浮云殿(主讲新人投稿问题,比如用不用附件,标题怎么写,怎么与编辑交流)、女王的教室(主讲新人写文问题)、点将台(主讲进阶写文问题)三个版块的帖子,如果新人能把这里的问题都解决掉,上稿应该不成问题。但这个过程会很艰难,不过过了新手期,进步会很快的。
有人在百度里就直接问给我投稿的邮箱,给我约稿,其实这个是不能偷懒,必须写手自己来找的。投稿要看杂志定位,成人向的、少年向的、少女向的、童话向的、科幻向的,太多了,而且即使是比如定了幻想向的,有偏言情的,有偏武侠的,有魔幻为主的,又哪一个才是适合你的呢?有要三千字短篇的,有要八千到一万五中篇的,还有要四千到八千字的,总不能一个个增增减减再投吧,所以写手都是自己找合适的约稿,或者按约稿的大致方向去写,这就是专职和新人的差别。楼主能做到自己找到合适的刊去投的话,就快脱离菜鸟水平了。
总之,投稿既然想挣钱,就是要入一个行业了,常识与潜规则太多,这里不可能全讲,楼主只能自己去慢慢体会。很重要的一点是没有好上稿的杂志,只有高质量的稿子。所以想要上稿,一定要把自己写文的质量提高。
就是这些了,首先要声明以上内容全部为本人原创,如果在别的帖看过了,一定也是我回答的。其次是,我是复制的自己的回答没有单独再敲一遍,因为在百度提问的人,大部分都是没有找到约稿基地的,对投稿没有一个整体的了解。我在百度逛了很久,发现问的问题都是大同小异,很多都是我觉得写得还行,我要投稿,就直接来这提问了,当然基本新人刚刚同写文都这样,可是会走很多弯路。同是新人过来的,我就整理出来个大概的总结,如果能帮上忙最好不过,帮不上请一笑而过,麦拍砖,谢了。
······································
说行天下:小说网站上千个,总有一个适合您。 说行天下
乱步613
武侠小说作为小众作品,金庸的出现实际上使得它突破了小众的范畴。而如今,没有类似天才的出现,导致武侠又回归到了那个角落里,少有人问津。
未来在哪里?出路在哪里?这个问题有点大,不妨平常心对待。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花有花谢花开。金古的时代,是武侠小说超水平的繁荣,最高峰早已过去,现在的武侠小说作品又跟不上来,真喜欢的人,可以回头读那些经典,不喜欢的人,就冷眼看着它,或者不管不顾它,随它走向更偏僻的角落。
翊oоО
武侠小说,金庸之外,最有名的当属梁羽生和古龙两个。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是武侠小说最为流行的一段时期。现在40到60岁之间的人,几乎都有过那种“争相传阅”的经历。
和金庸同时期的武侠小说“高手”,梁羽生和古龙之非常有名气的。实际上,至今在评价武侠小说大家的时候,一般以“金、古、梁”为武侠三巨头相称。三人的作品都是各有千秋。毕竟,从文学作品来说,自古文无第一,很难说谁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客观地说,我们只能评价他们作品的传播程度。
一、金庸之外的武侠大家,首先当属梁羽生很长一段时间,梁羽生的武侠也是风靡一时。他的天山系列同样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形象。其中的《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朔造了向金世遗、凌未风、张丹枫这样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经典大侠。
相比如金庸来说,梁羽生的作品更偏于“古雅”。里面有更多的诗词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青年里,有很高的地位。比如《七剑下天山》来插入的纳兰容若这样的大词人,里面就有不少《饮水词》的作品。
对穷乡僻壤的文学青年来说,他们中很多人,甚至就是从武侠小说里开始接触《饮水词》的。比如纳兰的一首《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就出现在冒浣莲和纳兰的交往中。此情此景,缠绵悱恻的爱情,欲说还休的凄婉,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二、金庸之外的武侠大家,其次当属古龙:相对而言,古龙的武侠,可以套用一句和现代的评价:轻武侠,以作为其风格的代表。
从作品上来看,古龙和金庸、梁羽生两家的区别已经非常明显。金梁的武侠小说,基本还是传统章回体小说,有着比较严谨的章节分割。具体段落行文,也是中规中矩。
而古龙的武侠,很少有三句话以上的段落,更多是一句一段。章节上也是更为率性一些。在他笔下的大侠,已经不再是那些高大上的“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更多倾向于个人爱憎。
比如陆小凤,比如阿飞,比如熊猫儿。后两个这样的名字,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金梁两家的武侠主角身上。而且,古龙的小说更多以情节中心,不在拘泥于体现某种家国情怀。或者说,古龙笔下的大侠,烟火气更重,但总是有点开始流于玄幻之感。
当然,上世纪是武侠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武侠名家。像温瑞安、卧龙生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坤城
今古传奇武侠版现在还在继续发现,没有停刊,不过发行量少。
1、在传统武侠日渐式微的今天,各式各样的新武侠却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着,在这其中,2001年9月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创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之后新武侠的创作才逐渐进入了一个“井喷”阶段。今古传奇·武侠版通过5年来的打拼,现在改刊月发行量已达72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各类武侠作品大赛的举行,武侠新人辈出新作辈出。
2、杂志名称:今古传奇武侠版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
单期定价:15元
国内刊号:CN42-1642/I
ISBN:
杂志社:今古传奇武侠版
olive
找一下总目录去网上下
《今古传奇武侠版》总目录
2001年
一 2001年试刊号 总第一期
1.杨叛 梅影埋香 中篇
2.温瑞安 山字经 中篇
3.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1 长篇连载
二 2001年创刊号 总第二期
1.小椴 乱世英雄传上2 长篇 男
2.叶润 青梅情仇 中篇
3.优客李玲 红颜四大名捕上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1 女
4.逸谦 新武器传说 中篇
5.敖飞扬 《天下第一剑》 中篇 香港
6.杨金树 警局惊魂 短篇系列 少年横刀侠客行系列
2002年
三 2002年1月号 总第三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1 长篇连载
2.江南 瀚海龙吟 中篇
3.燕垒生 明月照山河 中篇
四 2002年2月号 总第四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2 连载 台湾
2.王晴川 惊鹤潜龙记 中篇 男
3.何提萦 范寻寻闯江湖 中篇 女
4.杨叛 侠女灵襄 中篇 男,加拿大
5.叶洪生 台湾侠坛点将录 评论 台湾
6.陈金顺 为贪官塑像 系列 横刀系列
五 2002年3月号 总第五期
1.秦红 风过江湖不留痕3 连载 台湾
2.马大勇 《如梦令》 中篇
3.沧月 马前桃花马后雪 中篇 女
4.陈致宇 欢乐江湖 中篇
5.叶洪生 “一剑惊虹”卧龙生评论 台湾
六 2002年4月号 总第六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 连载
2.小林寒风 《金银花》 中篇
3.菩提 好汉刀 中篇
4.鸣凤飞舞 雷霆之舞 中篇
5.叶洪生 武林奇葩司马翎 评论
七 2002年5月号 总第七期
1.展飞 《剑啸西风》2 连载
2.小椴 青丝井的传说 中篇
3.萧拂 《红颜祸水》 中篇 女
4.叶洪生 求新求变论古龙 评论
八 2002年6月号 总第八期
1.展飞 《剑啸西风》3 连载
2.马步升 沙漠红 中篇
3.老从 吴钩飞处 中篇
4.独孤残 热血伤痕 中篇
5.叶洪生 诸葛青云及二“分身”评论 台湾
九 2002年7月号 总第九期
1.展飞 《剑啸西风》4 连载
2.方白羽 憨侠 中篇
3.小林寒风 今夜江山寂寞 中篇
4.独孤残 紧握刀锋 中篇
5.叶洪生 慕容美及“大美”群英评论
十.2002年8月号 总第十期
1.展飞 《剑啸西风》5 连载
2.优客李玲新月钩 红颜四大名捕系列
3.小林寒风一段香 中篇
4.江晓 血犹未冷 中篇
5.叶洪生 名震武林五大家 评论
十一 2002年9月号 总第十一期
1.展飞 《剑啸西风》6 连载
2.沈璎璎 琉璃变 中篇
3.江南 春风柳上原 中篇
4.黄鉴 多疑的杀手 中篇
5.庹政 跃马关东 中篇
6.冯湘湘 倪匡妙人妙事多 评论
十二 2002年10月号 总第十二期
1.展飞 《剑啸西风》7 连载
2.小椴 美人刺 中篇
3.苏娅 七刹岛 中篇
4.杨叛 天岚石语 中篇
十三 2002年11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三期【本期起由月刊改为半月刊】
1.展飞 《剑啸西风》8 连载
2.庹政 黑下灯 中篇
3.小林寒风清明雨 中篇
4.夏洛 《玉碎》 中篇
5.冯湘湘 金庸先生之我见 评论
十四 2002年11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四期
1.展飞 《剑啸西风》9 连载
2.小椴 《长安古意》 长安古意系列 中篇
3.方白羽 黑灵 中篇
4.沈璎璎 如意坊 中篇
十五 2002年12月上半月号 总第十五期
1.展飞 《剑啸西风》10完 连载
2.韩戟 千金一笑 中篇
3.斑竹枝 《刺秦》 中篇
4.方白羽 《天下第一》 中篇
5.冯湘湘 酒色之徒的浪子古龙评论
十六 2002年12月下半月号 总第十六期
1.时未寒 《碎空刀》1 明将军系列连载
2.小林寒风十年磨一剑 中篇
3.江南 《中间人》 中篇
4.子凡 青衫犹湿 中篇
5.原曼 漫道古龙“喜”亦狂评论
2003年
十七 2003年1月上半月版 总第十七期
1.时未寒 《碎空刀》2 连载
2.郭三 风雪野店 中篇
3.岳勇 不醉刀客 中篇
4.雪舟子 钟声白马寺 中篇
5.周平平 剑在江南烟雨中 中篇
6.冯湘湘 今之侠者温瑞安 评论
十八 2003年1月下半月版 总第十八期
1.时未寒 《碎空刀》3 系列连载
2.小椴 隙中驹 中篇
3.香蝶 凉秋 中篇
4.黄鉴 碎冰剑 中篇
5.朱章华 武林刀客3章 短篇
6.黄金明 爱上一个贼 中篇
苦行僧
很多文学艺术的方式都是不可复制的,就像唐诗宋词一样。
离开了一个特定的历史阶段和社会环境,当时的文学艺术也会因失去扎根的土壤,而陷入低谷,甚至消失。
随着人类社会的进不,文学艺术形式的改变也是必然的,无法阻挡的。
niko_z
我认为金庸的小说更有些文学价值。古龙的小说有些离奇,不过感觉还好。
金庸的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虽然夸张虚构但大体不离其宗。主要是其中许多细节描写相当精彩传神,堪为语文教材。另外感情描写可歌可泣。如果你不熟悉他的作品,建议你先看天龙八部,萧峰和阿朱的生死爱恋最令人荡气回肠!
jolene
大家都看过《数码宝贝》吧,我就拿数码宝贝做个比喻。三侠五义等古代武侠小说是亚古兽。后来金庸等大师,把它进化成暴龙兽(武侠小说)了,然后暴龙兽大展神威,几乎打败了当时的所有成熟期数码宝贝,圈得粉丝无数,大家都觉得,哇——这个暴龙兽真威武啊!但是后来,过了几十年,暴龙兽的竞争者们(通俗小说),全都进化成完全体了。暴龙兽迫不得已,也进化了,成了机械暴龙兽(仙侠)。机械暴龙兽研制出了轩辕剑、仙剑奇侠传、诛仙、星辰变等牛逼的绝招,并且能够持续地在漫画、电视剧、游戏等领域进行稳定输出。神威大盛,也卓然屹立于数码宝贝之巅峰,虽然没有把其他竞争者打得七零八落,也是一股不可小视的力量。但是当年那些暴龙兽的粉丝们不乐意了,吐槽说:“你这一身机械,你还像个暴龙兽吗?”于是他们就开始不买机械暴龙兽的帐。因为机械暴龙兽不是他们心中的暴龙兽,他们心中的暴龙兽,是那个浑身有橙色肌肉,吐着巨大而朴素的火球的暴龙兽。因为在他们的心中,金庸古龙塑造的暴龙兽打遍天下无敌手,那是他们最美好的回忆。他们从小就在看金庸古龙的暴龙兽如何大显神威,而对机械暴龙兽,他们是陌生而疏离的。因此他们的希望是:在暴龙兽不进化的情况下,仍然可以和其他完全体竞争。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诞生了一批以复兴暴龙兽为己任的职业作家,他们为这个理想而前仆后继。这个群体的名号是“大陆新武侠”。或者说,“大陆新武侠”作家们,就是一群想以成熟期暴龙兽去挑战完全体的人。凤歌是其中最优秀的一位,他模仿金庸,制造出了一个《昆仑》牌的超级火焰,那个超级火焰的威力,竟然能够匹敌许多完全体了,这也给了许多大陆新武侠作家以希望。而在《昆仑》之后,凤歌又研制出了一款叫做《沧海》的火焰弹,这个火焰弹已经跳出金庸之藩篱,并且威力也是巨大。但是又遭到暴龙兽粉丝的不满了,他们纷纷吐槽:“我怎么看你这个火焰弹跟机械暴龙兽那么像呢?不行,我们的宗旨是保持暴龙兽的纯洁性,你这个有些违规了。”于是一部分暴龙兽粉丝们将《沧海》牌炸弹开除出了暴龙兽的范围之内。后来又折腾了半天,“大陆新武侠”作家们发现自己用成熟期的暴龙兽实在是打不过那群完全体,就连凤歌都做不到了,《灵飞经》牌火焰之威力也远远比不了完全体的绝招。于是这群人慢慢星流云散,只留下“大陆新武侠”的旗帜还牢牢地插在地上。一过十年。现在的机械暴龙兽,仍然在网络、漫画、电视剧等领域稳定而高效地输出着。而暴龙兽粉丝们及意图复兴暴龙兽的作家们,仍旧在日复一日地为自己心中的理想努力着。因为,他们永远忘不了当年金庸古龙时期,暴龙兽的荣光。讲完了例子,观点就呼之欲出了。其实武侠小说并没有“衰落”,而是“进化”了。许多人都以为,武侠小说就是一个单独的类别。可以和言情小说、历史小说乃至于现实小说并列的一个类别。但实际上呢,我们熟知的那种武侠小说诞生才几年?从1954年梁羽生的龙虎斗京华开始。后来金庸写到1972年,把《鹿鼎记》写完之后,金庸毅然决定封笔,因为他觉得没什么可写的了。这才仅仅十八年。后来古龙接棒,一直写到1985年逝世为止,但是他虽然一直在求新求变求突破,但是反过来看,这也正是因为他也觉得,武侠小说越来越难写了。其实武侠小说,在金梁时代就基本被写绝了,后来古龙时代,多半是把武侠和悬疑合起来写,以延长武侠小说的寿命。温巨侠走的也基本上是这个套路,后来他也突破不了自己,就“疯了”;黄易还比较豁达,知道武侠写不下去了,索性“破碎虚空”而去,成了从武侠到玄幻过渡的第一人。所谓“金古梁温黄,武侠万年长。”但实际上,对于大众来说,实际上只有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才有极大的影响力。而从第一部武侠大作1958年的《射雕英雄传》到古龙的最后一部武侠大作1974年的《七种武器》为止,武侠的真正蓬勃发展时期,不过区区十六年!这十六年被我个人称为“武侠黄金十六年”。不信的话,大家可以做一个统计,看看这十六年之外的优秀武侠小说的数量,加在一起有没有这十六年内的五分之一。至于影响力,十六年之外的武侠小说,则更加不是这十六年小说的一合之敌。而真正的“独立文体”、“独立类别”,是历经千年而不衰的。比如言情小说,古今中外写了上千年,然而什么时候写尽过?所以我个人的看法是:武侠并不是一个独立的类别,只是金庸这位横空出世的文学大师以及古龙这位卓越的武侠作家合力将武侠的影响力达到极盛,以至于许多人有了“武侠是一个大类别”的错觉。其实呢,武侠只是“打斗+拯救”这种文体的一个发展阶段。(经网友细化,应为非科技打斗+拯救。)这个阶段,是由古代朴素的“古侠”进化而来的,也必将由现代奇幻的“仙侠”进化而去。我们有目共睹,仙侠现在已经进入了一个大发展时期,其实我们玩的、看的“大宇双剑”,不就是仙侠吗?包括这几年网络上的、电视剧上的无数仙侠剧,比如最近的《扶摇》,不也是仙侠吗?其实仙侠何尝未对我们造成影响?不过是我们内心,有着一个“浑身机械也算是暴龙兽吗”的偏见而无法承认仙侠是武侠的进化和延续的必然方式而已。随着全民创作和文化产业的大发展,相信用不了几十年,仙侠这个阶段,也会被全面塑造,到时候,或许仙侠也会面临进化,而第四个阶段将会出现。到了那个时候,回首当年的武侠,大家又会怎么想呢?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几千年来,沧海桑田,时过境迁,又有多少事物是能永恒留存的呢?武侠这个文体兴盛也好,衰败也罢,一切都只是过眼云烟,只要武侠的气概永存,这就够了。正如《昆仑》结尾,九如的高声吟唱:去!寒鸦掠过乱云去,咫尺茫茫是醉乡。笑!一笑寂寥空万古,三分明月照大江!就把它,作为武侠小说的最后绝唱吧。
,ζั͡ޓއއއ๓
纯武侠的已经有很多名家了,金庸、古龙这些大家不说,黄易、温瑞安这些也都能看看的,
如果你想找网络武侠小说的话,各大书站里都有武侠分类的,和玄幻、魔法、修真等类别
基本都分开了的。至于说好坏,得看你承受能力了。
wenger
随着时代的发展,年轻人看武侠小说的越来越少了,而且老一辈的武侠大咖门把武侠小说的情节、风格、套路都基本写尽了,未来很难再有超越,但还是希望有人能开拓创新,写出更好的,更能符合时代特色的武侠小说。
ZZ ~
估计楼主也知道,武侠现在是冷门类型。
不过,就算冷门,武侠也还是有读者基础在的。
只要写得好,照样能取得不错的成绩。
就像白袍总管、侠行天下、武侠世界大明星,最强反派系统等等。
另外,写武侠可以归类到其它类型,譬如都市武侠,可以归类都市异能,科幻武侠,可以归类科幻。
juner
jiqian
说武侠,道武侠,武侠为何?武,武力也,侠,侠客也。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
武侠小说的流派我就不在此卖弄了,而如今的武侠小说中以金古梁温黄为首,而从排名中可以看出各自的江湖地位,金大侠已是一座难以攀登的高峰,还有四座差不多的高峰,所以现在要在武侠小说中再获得成功的可能性已经很少,所以现在很多的作者已经不再做尝试了,生怕写成四不像,而纷纷做出其他类型的小说,其中我觉得黄易是功劳甚大的,换个角度来看,黄易可以看做成网络小说的鼻祖。
那么我们回到题中,武侠小说的未来怎样,这是我不能回答的,只能说现在武侠小说要改变,要创新,要不断尝试各种风格,如仙侠结合,如架空历史,如穿越,如无限流等等,这样才有可能继续我们的武侠梦!
而现金也还有很多武侠小说作者,如凤歌、沧月等,不过他们的小说我没有看过,就不做评论。
sdelover
今古传奇武侠版现在还在继续发现,没有停刊,不过发行量少。
1、在传统武侠日渐式微的今天,各式各样的新武侠却如雨后春笋般茁壮成长着,在这其中,2001年9月今古传奇·武侠版的创刊是一个标志性事件,之后新武侠的创作才逐渐进入了一个“井喷”阶段。今古传奇·武侠版通过5年来的打拼,现在改刊月发行量已达72万,这是一个惊人的数字。随着各类武侠作品大赛的举行,武侠新人辈出新作辈出。
2、杂志名称:今古传奇武侠版
出版周期:月刊
期数:12
单期定价:15元
国内刊号:CN42-1642/I
ISBN:9771671460028
杂志社:今古传奇武侠版
窗外的树
我认为武侠小说的未来,一定要和网络游戏、人工智能、虚拟世界结合起来。不能纯粹是纸质或者电子阅读的形式。
要让武侠小说中人物设定和故事情节融入到网络游戏中,赋予它们更大的生命力。
人工智能也需要利用,例如一些机器人可以按照武侠小说中人物的形象设计。
虚拟世界,类似于电影头号玩家中一样。现实中的人可以在虚拟世界中“扮演”武侠中任人物,具有侠客的能力,生活在侠客的时空。
当然,这三个方面是相互重叠的,另外,武侠小说的创造要随时利用大数据,让读者或者玩家参与到人物命运和情节发展中。总之,武侠小说要迎合新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才有更大的前途。不过,我依然坚信,金庸的武侠作品在未来依然会有大量的读者。
桃红柳绿
不要,我不喜欢混血儿。
武侠小说当初如此强盛,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那些著名的武侠招式,什么“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还有大名鼎鼎的“葵花宝典”,如果那些个身怀绝技的大侠碰上了修真人,被人家轻轻一挥就趴了,这也太没看头了吧。就好像现在的那些所谓的武侠电视剧,哪还有什么实打实的打斗场面啊,都是这边一道光,那边一道光的闪,然后以有人吐血到地结束。象那些真功夫打斗的场面,已经像熊猫一样珍贵,只能去电影院里欣赏了。
还有我觉得武侠的主题就应该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玄幻之类的更应该侧重对天地道法,人之本性之类的探讨。这两个大杂烩在一起,感觉……额,不知道如何说,反正我不喜欢。
我觉得现在的新武侠像小椴,凤歌就很合我意。特别是凤歌的《山海经》系列,真的很有新意,中国的文化那么多,楼主不妨学学他们,期待楼主的大作。
ps.其实人们一谈起武侠,就会自然联想到古代,好像大侠都是只发生在那个年代,为什么现在就不能有大侠呢,也许那些个贩夫走卒,甚至是白领都可以是身怀绝技的大侠啊。好像九把刀就很喜欢写那些小人物身怀绝技的故事,像少林十八铜人,可惜,他的小说里还是带了些玄幻,而且老是玄幻轻易的击败武侠,有那么点不爽。楼主也写些我们身边的大侠啊,期待ing……
zack
浪子江湖(玄幻类武侠)
浪子--江湖(传统武侠,起点有)
两本名字类似,但完全不同
少林八绝
长刀无痕
霸王怒
重生之武林新史
武道
横行霸刀
魔欲天下
至尊无名
傻小子成帝记
武当门徒
武道乾坤
武德
武林高手在现世
飞升之后
昆仑
沧海
皇图梦(可惜太监了)
木头人
猴猴和宝
公主890
飞舞
琉璃
诗社
永不退缩
巴别之刺
zygr2010
xiao杀四方
叮当猫
任何一类型的题材小说,都有其吸引人的地方。武侠小说,其实是以武侠为表,传达一定的人生理念,以引起读者的共鸣。因前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等大家把新派武侠小说推到了一个历史高点,让当代的武侠小说想要超越这个高度,确实难度很大,这个方面也与当代作家的文学敏感性不够强有关,也与现在读者的要求更高有关,毕竟现在海量的信息时代,要能牢牢抓住读者,确实对武侠小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只要勇于创新,更加贴近读者的感受,相信武侠小说一定会有一席之地的。
楚箫竹
有,却很困难了,第一点个人认为前辈对门派,招数,剧情都已集大成,后人想再次创新困难急大,二来武侠毕竟是过去式,文笔也是近古典,或文白夹杂,当今社会环境已经不同,一些流行语反而容易引起共鸣,而在古典武侠中就格格不入了,所以玄幻,都市流渐多了,三来当年的媒体除了报纸就是小说,与当今差距太大,不过我个人还是喜欢这类武侠,所以自己也写了本类似玄幻的,但尽量都是武侠的语言。
EVER
这个是必然的。
武侠小说需要提升的空间还很大, 比如与科幻结合 ,比如与魔幻结合等等,其实武侠不过是载体 ,作者想要表达的主题思想是最关键的,也许是爱情,也许是武侠,也许是关于言情。
Emily's ki
孙悟空曾经说过:皇帝轮流做,今年到我家。
孙悟饭饭曾经说过: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
中国的市井流行文学从一千多年前诞生之日起就不外乎那么几个品类轮流坐庄,仙幻、侠客、乱世英雄、爱情。其中出类而拔萃、达到艺术高度的就是《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红楼梦》了。
现在的中国和古代也没什么两样(只加上了科幻这一个外来户),武侠在60年代到90年代独领风骚,整个天下都是它的,然而过了那个风头很快就敛迹潜踪了。
我们可能会很奇怪为什么曾经那么火爆的武侠小说为什么会突然衰落至此。为什么莫名其妙的玄幻修仙不声不响地就占领了整个场子。
明白了潮流的轮回、明白了那是潜藏在我们集体无意识深处的心理需求的轮转就很好理解了。
时代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当然武侠小说当然还会一直存在,因为它已经是中国人心理、精神中的一部分。
什么是侠?司马迁在史记中专门著有游侠列传,概括了侠义的精神:
今游侠,其行虽不轨於正义,然其言必信,其行必果,已诺必诚,不爱其躯,赴士之戹困,既已存亡死生矣,而不矜其能,羞伐其德,盖亦有足多者焉。重诺轻死,砥砺名节,救人急难。这样的人听着就让人悠然神往。侠义精神在现实中是存在的,虽然极稀有。小生在大学时有一个湖南宝庆的同学,智商高笑咪咪爱打牌,然而在关键时候却是能眼睛一横挺身而出帮你和流氓干仗的人。
中国人非常现实、自私,所以就非常需要那种理想主义、忘我助人的精神作为心理补偿。所以侠义精神是中国人精神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在小说中幻想自己也是这样快意恩仇的侠客那也是很满足的事。
在司马迁的笔下侠和武艺并没有直接的联系,他记载的大侠朱家是个富翁、剧孟是个赌徒、郭解是个混混。虽然侠以武犯禁,但要杀人并不用九阳神功,只要够狠敢动刀就行了。作为市井消费文化的武侠小说当然不能让笔下的侠客行侠仗义那么现实那么艰难,所以给他们一身横行无忌的武艺就超爽了。
中国人对武侠题材的小说兴趣可不是盖的。可能有人认为武侠小说是近代才兴起的,但事实可能会让人们震惊,且看下面小说萌芽阶段唐以及唐以前流传下来的武侠风味小说列表:
干宝王三墓干将莫邪、东越祭蛇记、李寄牛僧儒乌将军记、郭元振、郭代公杜光庭扶余国王、虬髯传、虬髯客传、沈亚之冯燕传罗大经秀州刺客、张魏公张师正张乖崖灭黑店刘斧王实传、王寂传、张齐贤周密王小官人、李全皇甫枚李龟寿袁郊《红线》裴鲽韦自东、《昆仑奴》、崔生、聂隐娘、蒋武薛调《无双传》王定保胡证、宣慈寺门子冯翊张祜、崔张自称侠许茂佐柳氏传我想这足以证明中国人武侠基因之强大。根已经扎下,他就不会灭亡。只是在等待适合的气候和雨水而再次萌发。
当然道与时俱化,一千多年来武侠小说在不同的时代外在形态也会有很大的不同。上一个武侠时代的侠客们会九阳神功、有神奇的内力、总是纠缠在爱恨情仇里,下一个时代武侠们会有怎样奇妙的行态呢?真是期待啊。
mxy1973
当代小说作者尽量不要再涉及武侠小说了,因为写作这个题材纯粹是费力不讨好,主要原因是珠玉在前,有金庸、梁羽生、古龙等武林前辈的大量经典力作深入人心,后人如果不是旷世奇才已经很难超越了。
就如同现代的人也没必要在古诗词方面耗费精力了,唐宋诗词是中国古典诗词的高峰已经无法超越了,诗人还是在现代诗上下功夫为好,虽然现代诗也有不少经典但空间依然非常广阔,武侠小说已经没有发挥的空间了,不如在其他小说领域认真写写或许还有些成绩。
bidou
当然有,虽然比不上金古梁,但也有一席之地。
其实武侠几乎被金庸、古龙、梁羽生写绝了。但武侠不死,只是凋零。虽然现在还没有什么作品可以媲美金庸古龙梁羽生的武侠作品,但这些年间也有不少作品得到了很高的美誉。
比如,萧鼎的《诛仙》就被誉为金庸之后的作品,虽然性质上是一部仙侠作品,可是本质上可以把它当作一部很不错的武侠小说。不仅有网络小说最基础的娱乐性,还有许多宗教人文知识在这其中。除此之外,还有盖世双谐《拜见教主大人》《逍遥派》都是很不错的武侠精品。
武侠,已经改变了原有传统武侠的姿态,更多另类的武侠小说也在这些年间诞生。就像金庸把完美主义的武侠人物写绝了,古龙便逆道而行将武侠人物都附着上一些明显的缺点,创下了新形式的武侠小说一样。
如今,武侠小说也在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着,可能会融入很多以前没有的元素,创造更新型的武侠小说。
duoduoaidoudou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每一个人心中都有一个属于自己的武侠梦,时代不同,梦有不同。每一个时代都有属于自己的时代记忆和时代烙印,时代在变,正能量不变,核心价值观就不会变!不管当前流行的是仙侠文化还是修真文化,"侠"文化都是主基调。
greeny
当然有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了,每个类型都有喜欢的人,而现在武侠小说没有以前好,一个是因为新题材的小说类型的小说满足了很多人的好奇心扩展了思维空间,但是任何类型小说都是以质量为王,一个小说是新题材如果写的内容很差劲也是不会有人去看的,现在武侠小说没有仙侠异世小说阅读量多,一个是文笔不够精彩,二个就是新题材小说内容更丰富还没有到审美疲劳期不过也快了。我觉得只要小说内容好一定会有很多人去看的。
Leader_Lee
武侠和玄幻,都是中国人精神胜利法的延续,中国人一直生活在虚幻的强大当中。其实这反映出中国人历来现实生活的压抑与无奈。那么如果继续病态幻想继续,那么还会有八国联军进北京的一天。
奔跑的三毛l
金庸武侠小说就像是一副波澜壮阔的历史故事。
古龙武侠小说就像是一部惊险悬疑的侦探小说。
还有很多其他武侠作家,都在两者之间或者偏向某一边。
如果谁能突破这几种武侠写作方式,我觉得也不是没有可能再火爆一次。
紫衣星辰
当然有,小说吗!包罗万象,总有人喜欢就总有人写!还要多写翻译成外文向世界扩散,外国人对的武侠小说很感兴趣,还要改编成电影供爱好者观看,可提高中国影响力!电影是了解一个国家的重要因素!
微笑的鱼ling
任何东西都有两面性,有利也有弊,武侠小说也不例外。武侠小说会使那些自控力不强的少年沉迷其中,甚至模仿一些动作伤害别人或者自己;武侠小说可以培养那些爱思考的小伙伴的想象力。时代不同了,练武的人少了,爱看武侠小说的人少了,当代武侠小说要有一席之地恐怕很难。
小陈
武侠小说大多描写侠肝义胆的骑士,路见不平替天行道的万丈豪情。其实每个时代都有善与恶,都需要大侠来主持公道。比如美国当代社会中,蜘蛛侠就深得人民爱戴。在人民需要帮助的时候,蜘蛛侠从天而降总能化险为夷。
同理,在我国也迫切能有作家写出优秀的武侠小说。武侠小说永不过时。
Lisa白话
任何时代,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兴趣爱好。
所以,诗词歌赋,都上千年的流传,现在语文课还在学习呢!
任何艺术不会被时代淘汰的,只是因为没有了兴趣爱好者而淘汰!
时光
当然会有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但的确最近几年武侠小说较前几年无论从数量还是质量上都有所下降,但这就是流行文化的规律现象,阶段性爆发或者消沉,另外也需要有影响力的领军人物或者优质作品横空出世,就会带动武侠小说的再次崛起。
彼得潘
我认为是有的,但是难度非常高。
比如金庸武侠,驾驭历史可以做到以假乱真,让读者觉得好像真有那么个人那么些事。
要想达到或是超越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大家几乎是不可能的。任何文学的发展都有极致,正如王安石所说“世间好词语已被乐天言完,世间好语言已被老杜道尽”。于是出现了宋词,当宋词达到极致时又出现了元曲。
可见武侠小说的创作是如何的艰难。如果想创作小说应该另辟蹊径。
王小六
大家好,我是棋行智慧张鹏,当代小说还会有武侠小说的一席之地,这是毋庸置疑的,当然要看武侠小说作者的水平了,能否写出脍炙人口的佳作。
当代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大师们曾快意江湖,纵横武林,引领一代武侠风。“天下英雄出我辈,一入江湖岁月催”,金、古、梁三大家已然作古,纵马驰骋不见射雕英雄、紫禁之巅难遇孤城吹雪,天山雪莲尽染云海玉弓,他们的作品已成绝响。
然温瑞安大师尚在,四大名捕,还有机会伸张正义,神州奇侠,尚需再展家国情怀。说英雄 谁是英雄?期待温瑞安处理好俗事纠纷,再入武林,王者归来。
古龙先生的弟子丁情、申碎梅,传言曾参与过《白玉老虎》续集的撰写,令人期待之际却如昙花一现,殊为可惜。
后辈文学爱好者应该加强努力,继承、发扬、创新当年盛极一时的武侠小说;喜爱武侠,因为人人都有一颗追求公平,伸张正义的侠义之心。
以上是我的回答,希望对您有帮助,谢谢!
河狸
武侠小说我比较欣赏金庸的作品,金庸小说不仅有刀枪血影,更有缠绵悱恻的儿女情长,还有别家武侠小说中所没有的历史沧桑、野史传说。这些都是别的题材小说很难具备的,中国是个有厚重历史文化传承的国家,国人也都有古遗风的传承,虽然现在快餐文化很盛行,但这只能占一部分,可能这部分比较大,但传统题材小说不会消失,其中占重要篇章的武侠小说有不可磨灭的功绩,也将继续会流传下去,但武侠小说的鼎盛时代已然过去了。
jan 忧然字得
现在都是快餐文,这些传统文学想要起来,还是很难。这么说吧,就算是纯粹的套路快餐文,也无法不动脑,更别说原创的传统文需要花上多少心思了。在这期间,因为读者受众小,这种作品一开始的成绩绝对远远比不上快餐文,经济价值一般,没什么推广的价值。——没推广就更没有数据没有钱,所以……很容易死在路上!敢写的人已经是勇气可嘉,更别说敢不顾惨淡的成绩成年累月呕心沥血埋在里面把它写完的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