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有影响力的武侠小说
youyouismm
19851212
派: 少林派,武当派,峨嵋派,崆峒派,华山派,泰山派,恒山派,衡山派,嵩山派,天山派,青城派,昆仑派,古墓派,星宿派,点苍派,逍遥派,蓬莱派,嘉兴派,石梁派,九华派,雪山-金乌派。 门: 唐门,太极门,血刀门,铁剑门,三才门,八卦门,五虎门,天龙门,金蛇门,混元门,玄冥门,鸳鸯门,万杀门,黄河门,沧州门,鸭形门,呼延门,双子门,四川唐门,蜀中唐门,鹰爪雁行门,山西武胜门,衢州石梁门。 宫: 灵鹫宫,移花宫,五行宫。 帮: 丐帮,铁掌帮,天雄帮,天丑帮,不乐帮,太湖帮,勾魂帮,扬州-长乐帮。 堂会: 霹雳堂,天地会,红花会,天盲会。 教: 全真教,神龙教,明教,日月神教,五毒教,天鹰教,七煞教,万邪教,天蚕教,天齐教,无耳教。 世家山庄: 南宫世家,慕容世家,洛阳王家,白驼山庄,湘西-连城-言家拳,西藏密宗,辽东胡家,宁古苗家,福建林家,万里田家,鄂北钟家,六合丁家,嘉兴陆家,冷月水家,天竺释家,山西彭家。 其他杂类: 十二连环坞,太湖七十二家山寨,五雷盟,七色地狱,大藤族,万花飘香,女妪国,桃花岛,长青岛,大理段氏,绝情谷,摩天崖,神龙岛,伏牛山,五台山,长白山,沐王府。
求采纳
紫色风筝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正、续)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门) (1965)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借尸还魂)(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愤怒的小马)(1976)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古龙认为这部也是失败作品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古龙认为是最失败的作品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1983) 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1984)遗作, 短篇 碧血洗银枪(1984)在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古龙作品集》中没有,有人认为不是古龙的作品,但观其风格和内容,应该是古龙的作品。如果不是古龙写的,那这部作品已可乱真了。
柠檬甜
梁羽生,武侠小说我是看金庸起家,后来初读梁羽生,不适应文风,看了三本后,渐入佳境,私下认为,个别作品的价值在武侠界无人能够超越,至多比肩,比如云海玉弓缘,跟天龙八部是两种风格,但都是震撼人心的绝世佳作。有一点比较麻烦,就是关于梁著的阅读顺序,建议你看下这篇帖子,
DaviMai-J1
,ζั͡ޓއއއ๓
纯武侠的已经有很多名家了,金庸、古龙这些大家不说,黄易、温瑞安这些也都能看看的,
如果你想找网络武侠小说的话,各大书站里都有武侠分类的,和玄幻、魔法、修真等类别
基本都分开了的。至于说好坏,得看你承受能力了。
douglaszhao
金庸和古龙同为武侠宗师,但是他们的影响力却有很大的差距,主要是因为金庸的作品完成度比较好,并且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比较多,而古龙的作品传播量没有金庸的高。
相比较古龙而言,金庸的作品更具有武侠风范,并且还有大义、大气在作品中凝聚,被改编成影视剧会得到更多观众的喜爱,并且金庸的作品度完成非常好,传播量和受喜爱程度都比古龙的作品高,那么古龙的名气自然比不上金庸,他们两个人的影响力也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一、金庸成名较早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宗师,他们在武侠小说方面也都非常的有特色,但是金庸比古龙成名的时间较早,金庸出道的时间比古龙早了十年,所以金庸一直在为报纸的销量连载自己的小说。他的武侠风格可以是小说界的开拓者,吸引了大批忠实的读者,所以金庸成名的也较早。当古龙的武侠小说出世的时候,金庸已经有了自己的名气和忠实的读者,那么古龙确实会稍逊一些,他没有金庸的大名气,在金庸武侠小说之下再发展自己的小说读者,就会比较困难,所以金庸的作品比古龙的作品知名度更高。除此之外,金庸也有着社会活动家、企业家和政治评论家的称号,古龙只是一个单纯的作家,想要拿自己的作品换一些经济,所以金庸在社会上的影力度比古龙要大的多,这样比较而言,金庸与古龙的影响力确实存在着一些差距。
二、金庸的作品完成度更好,流传途径更广除了成名时间和社会头衔的差距,古龙的作品与金庸的作品也是有一定差距的。虽然同为武侠小说,但是金庸的作品大多有侠肝义胆,注重大义、大气,所以他的作品更能够让人有江湖正义的感觉。而且金庸的作品大多都很完整,被改编成影视剧的时候,金庸也能够督促完成,金庸的作品很多都能够在影视剧中呈现出来,获得更多的知名度和影响度。但是古龙在这方面做的确比较差,古龙的作品大多以自己为原型,描述了侠义浪子闯荡江湖的一种经历,所以古龙的作品欠缺一些江湖大义。而且古龙写小说主要是为了换钱生活,所以他的作品大多数前期开端非常好,而结局却比较的差强人意。并且古龙在去世的时候还有70多部小说都没有完善,所以想要将古龙的小说改编成影视剧,难度非常的大。这一点就造成了古龙的小说影视制作方面差很多,那么就不能够更大程度上的流传,他的名气也不能够追的上金庸。
金庸和古龙同为武侠宗师,他们的影响力有很大的差距,体现在他们的知名度、作品特色、影视改编程度上,比起古龙,金庸出道成名更早,作品完成度也高,武侠特色也更具风采,能够改编成影视剧的也特别多,所以古龙在这几个方面都稍逊于金庸,自然与他的影响力就会产生一定的差距。
zack
浪子江湖(玄幻类武侠)
浪子--江湖(传统武侠,起点有)
两本名字类似,但完全不同
少林八绝
长刀无痕
霸王怒
重生之武林新史
武道
横行霸刀
魔欲天下
至尊无名
傻小子成帝记
武当门徒
武道乾坤
武德
武林高手在现世
飞升之后
昆仑
沧海
皇图梦(可惜太监了)
Long long
这个问题我来发表两句。
首先,这个问题是错误的,因为金庸古龙之间并没有明确的高下之分。有人说古龙不如金庸,确实有人这么说。同时还有人说金庸不如古龙,这样的人也不是。
金庸古龙,正是一时之瑜亮。
而我认为,金庸的书,我们看的都是三联版。三联版是金庸重新修订过的版本,质量确实高。但是我们并没有看到连载版是什么样子,所以无法从连载版的角度来评价这两人。而古龙的书,没有修订过,质量确实差一点。
这就是为什么有人说金庸比古龙强的原因。
最后,鄙人长篇武侠小说《雍杰传奇》正在头条号上连载,欢迎大家关注收藏阅读。轻喷。
眸つ谋
金庸、梁羽生与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的“三大宗师”。其中尤以金庸和古龙声名最为显赫,他们的作品也深受读者喜爱,两位武侠小说宗师都有相当大体量的粉丝群体。但如果真的要把古龙和金庸的影响力进行对比,客观而言,古龙的影响力还是远不如金庸。
先看看两位武侠小说宗师的基本情况。
金庸从1955年动笔写第一篇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至1972年写完《鹿鼎记》后封笔,一生广为流传的是“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的14部武侠小说,其中《白马啸西风》和《鸳鸯刀》是中篇武侠小说,另外还有一篇短篇武侠小说《越女剑》。金庸的武侠小说文笔生动、情感真挚,将虚拟的故事投放于真实历史大背景中并融为一体,画面感极强,让人犹如穿越而身临其境。尤其难能可贵的是,通篇贯穿“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家国情怀,读罢令人荡气回肠,豪气陡生。由此奠定了金庸在中国武侠小说领域里的霸主地位。
古龙从1960年开始出版武侠处女作《苍穹神剑》,1981年以《风铃中的刀声》收笔,20余年时间共写作了70余部武侠小说,其中最为脍炙人口的莫过于《绝代双骄》、《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等作品。古龙的武侠小说既有借鉴金庸小说中“无招胜有招”的理念,更深受西方文艺思想影响,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另辟蹊径,走出了一条与众不同的武侠小说之路,这种特立独行的风格奠定了古龙在中国武侠小说领域里不可取代的地位。
就影响力来说,古龙的确不如金庸,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从作品质和量的辩证关系而言,金庸以有控制的量少实现了质优。金庸在精力、体力、智力最巅峰的黄金年龄创作了15部武侠小说,1972年宣布封笔时金庸才48岁,他活到94岁才去世,为什么在后半生的46年没有再写过一篇武侠小说呢?可以说这就是金庸的智慧之处。因为他知道这15部小说差不多已经将他在武侠小说中的才华、智慧和积累消耗殆尽,即使再写新的作品,只怕在思想主题、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语言风格等方面再也难以取得新的突破,写不出新的创意。倘若强行创作新的作品,只怕会是新瓶装旧酒,反倒有损自己已经在广大读者心中奠定的高大形象和地位。
古龙却不同,他只活了48岁,其中创作武侠小说的时间长达20余年。古龙绝对是一位高产作家,20余年创作了70余部武侠小说。其中虽然不乏《绝代双骄》、《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这样的精品,但也有不少是应景之作,这和古龙独特的人生观和人生经历有关。据说,古龙开始创作武侠小说的初衷是为了解决生活需要。待声名远扬以后,他骨子里“浪子”的本质让他沉迷于散尽千金的奢靡生活,写作武侠小说最主要、直接的目的仍然是为了钱。有时候古龙故意拿一个精彩开头来吊出版社的胃口,要求对方预支整本书的稿费。古龙有些小说是赶稿赶出来的,也有些是请人代笔的,试想,这样的写作初衷、这样的高产,能写出很多精品吗?
所以,古龙的武侠小说整体质量比不上金庸,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如金庸了。
其二,从作品的立意和格局来说,金庸的小说立意比古龙小说更高。古龙的小说成功地运用了写景、写情、写心态的新派写法,又兼顾中国传统小说环环相扣、扑朔迷离的情节安排,辅之以严谨、完整的结构,使他的小说具有极强的可读性。同时,古龙还擅长通过对氛围的巧妙渲染,深入挖掘人物的内心世界,使人物的性格特点清晰、鲜明。可以说古龙的武侠小说最突出的优点在于刻画人物性格。所以,古龙的小说立意更多的是通过故事情节、人物性格反映出人性和人心。
金庸的武侠小说则是更多地着力于对历史意义和价值的探求,体现出一种更大格局的家国情怀。一方面金庸习惯于将许多历史上真实存在的历史人物纳入到其文学作品之中,如完颜洪烈、岳飞、大理段氏、朱元璋、康熙皇帝等等,这些历史上的真实人物与小说中的虚拟人物交相辉映,虚实相交,既使小说更加真实生动,更能彰显出小说的历史意义;另一方面金庸将笔下的人物赋予更多的家国情怀,“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是他们的最高境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他们的悲壮结局,这种家国情怀使作品超越了私人的恩怨情仇,具有更深更广的社会意义。
所以,古龙的武侠小说立意和格局比不上金庸,影响力自然也就不如金庸了。
其三,从社会角色和品行来看,古龙的社会身份是武侠小说家,一生以写作武侠小说为主业,打交道的基本上都是圈中人,所以他个人的影响力也受到了较大的局限。同时,古龙在处理一些事情上也遭到颇多人诟病,比如古龙常常是拿到稿费后便耍无赖,硬是交不出稿子,惹来出版商怨声载道。有时自己懒得写,便找人代笔,这在文坛上是备受鄙弃的,但古龙却不以为然。古龙有时候只拿一个精彩开头来吊出版社的胃口,并预支整本书的稿费。 很多出版社迫于行业竞争应承下来,而拿了稿费的古龙便脚底抹油,再无踪影。 后来,古龙答应写完书再拿版权费,但没想到他竟然把一部作品同时卖给7个出版商。
而金庸则不同,他的社会身份是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社会活动家。他不但在武侠小说领域里稳稳地拥有霸主之位,在新闻领域也一直享有盛誉,不但是报业的大才子,还与朋友一起创办明报,以此为阵地,坚持每天写一篇社论和一篇小说连载,使明报独具特色,在众多报纸中脱颖而出。金庸一生写了一万多篇社论,仅就新闻和企业领域金庸的影响力也是远非古龙可以相比的。同时,金庸还是出色的社会活动家,以他独特的影响勇于“入世”,七、八十年代穿梭于与台湾与大陆之间,为两岸沟通积极奔走。八十年代中后期他又担任香港基本法起草委员会委员、政治体制小组负责人,香港基本法咨询委员会执行委员会委员,期间,他与查济民提出了“政制协调方案”,为香港法治、政治建设不遗余力。
所以,金庸除了在武侠小说领域有非凡的影响力之外,在新闻界、企业界、政界都有着非凡的影响力,这些领域的影响力又会加倍帮助金庸扩大在武侠小说领域的影响力。相比之下,古龙的影响力主要在于武侠小说领域,他的影响力自然比不上金庸了。
尖牙兔
70年代随便打开电视,播放的都是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电影,金庸的到了80年代以后才火的,古龙的小说属于私人小说性质,金庸的属于大众娱乐性小说
sunnie429
金庸和古龙写的小说都好,但风格不同。金庸读古书很多。因此对三教九流医卜星相,中国古代历史了解很多。古龙喜欢读一些外国小说,所以小说中带有调查和破案的内容。二人的小说在香港和台湾陆续刋出时受到出版商的预约版权。後来拍成电视。但古龙有个习惯,他一人在家写书,烟酒不离手。小说写了一部分,就拿出版商的定金。自己时间不够,有些小说后半部就请朋友续写。因此朋友续写的小说不够精彩。古龙中年时被仇人打伤,只活了五十多岁。
DPS-史君华
各有所长,金庸的人一般不缺钱,古龙的人很多都穷困潦倒。二人的作品传播力度不一样,人们更加憧憬金庸这样小康的故事世界,都想逃离古龙那样跟现实一样的生活故事。金庸的书教做人敦厚重感情,符合儒家传统文化,古龙的书教人平平凡凡做人,踏踏实实做事。
哭态也绝美
在武侠小说的众多大家中,最出名的恐怕就是金庸和古龙了,所以这两个人历来就被拿来比较。
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看看古龙和金庸。
1,作品数量。
金庸先生一生创作出了14部武侠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古龙大概创作了69部小说,但是其中有一部分是别人带笔写的。
金庸的每本书都经过详细的推敲,行文间比较严谨,虽说数量比古龙少,但是质量上都属于上乘。而古龙写书往往一蹴而就,一气呵成,导致有的虎头蛇尾,数量多,但是质量上参差不齐。
2,金庸古龙两人写作的背景。
金庸出身书香世家,自身是搞学术研究的,创作的环境是好的;古龙写书的最初目的是挣钱,糊口,所以早期古龙的作品有这模仿的痕迹,到中后期成熟期的作品才正式奠定了古龙式的风格。
古龙活了48岁,因为身体的原因早早的去世了,而金庸先生生命的长度大概是两个古龙。过早的离世使得古龙的很多作品都没有来得及重新修改,一些新的构思刚开了头又没有继续下去,有点虎头蛇尾。
3,影视剧改编对两人作品的影响。
金庸先生的每一部作品都被改编成影视作品,甚至有的还被翻拍好几次;古龙的书相对来说少了点。
当然,这不是说古龙不如金庸的地方,金庸先生的小说可以算作传统的严谨文学,没一个人物的出场,打斗的招式武功描写,这种风格比较适合影视改编。而古龙作品往往更注重意境的营造,尤其是中后期的作品古龙式的大篇幅的对白,在影视改编上难以提现原著的精髓。
所以,总体上来讲,金庸和古龙,二者各有千秋。网上有句话总结的很好:金庸的江湖再远都有一座庙堂;古龙的庙堂再好都只是江湖。
金庸塑造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种价值观,是从大的价值观出发,一切以国家,名族为重。
古龙的主角大都是浪子,更加注重的是个人角色的成长,蜕变。
古龙式的作品风格,求新求变,对武侠的改革影响力是高于金庸。
只要提到武侠,古龙和金庸总是绕不开的。孰强孰弱,伯仲之间吧。
xinxina
古龙和金庸都是武侠大师,在华人世界名闻遐迩,也都擅长借武侠世界写情,但两人风格截然不同。
一、两人个性、人生经历和社会影响均不同。
我看一部作品,首先喜欢了解作者,因为作品是作者人生感悟的集中宣泄,了解了作者,更容易理解其作品。
像其笔下的许多人物一样,古龙本人就是一个江湖浪子,随心所欲,恣意纵情。古龙一生写武侠为主业,总共留下大概70部作品,算是非常高产,但质量参差不齐。其与出版商打交道时常常孩子气任性胡闹,有时先拿到稿费却不能按时交稿,有时偷懒不想写就找人代笔,有时一部作品卖给多家出版商……
金庸的人生经历则要复杂的多,其主业首先在新闻界,先是在大公报,后进入长城电影公司,任编剧撰写过若干剧本,后又与友人一起创办明报、马来西亚新明日报,成立明报出版社与明窗出版社。
从1955年在大公报以“金庸”为笔名推出首部武侠小说《书剑恩仇录》,到1972年宣布封笔(之后只对以往的武侠作品做修订工作)。总共推出14部武侠小说(算上越女剑为15部),整体质量相对较高。
1973年——1984年,金庸奔走于台湾与大陆之间,为两岸沟通牵线搭桥。1985年——1989年,金庸参与香港回归事务,担任多项职务,并与查济民一起提出了“政制协调方案”(又称“双查方案”、主流方案)。
总体比较而言,古龙更追求个性,金庸更接近于中国传统文人。
二、古龙专注于写人写情。金庸也写人写情,但更着重于人与人之情,人与社会之情。
古龙专注于写人,擅长张扬人物个性,挖掘人物内心世界,其作品中只有江湖,没有社会,看时常常有不似人间之感。其笔下写了各色各样的人,江湖浪子、三教九流,或勾栏瓦舍,或世家豪门。这些人或放浪形骸,或阴险狡诈,或放歌纵酒,或奇幻怪诞。其情节构思奇妙,常常出人意料。不过也有虎头蛇尾,前面伏笔后面再无响应的时候。其作品中常常穿插古氏幽默,古氏人生感悟,这也是我最感兴趣的地方。
金庸所写故事基本都有具体的历史社会背景,所写人皆为社会中之人,既写人之情,更写民族大义,家国情怀。其作品故事情节与总体格局更符合中国传统文人的是非善恶、家国天下价值观。
总体而言,年轻人可能更喜欢古龙作品中的张扬个性与奇幻色彩,但金庸的作品有着更大格局更具有长远现实意义。
最后一点很重要,随手点击关注。好人一生平安!哈哈
我叫 阿立
文笔什么的先不说,就拿阅读体验吧,最直接的就是看电视剧。
古龙,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如《绝代双骄》《武林外史》《楚留香传奇》《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天涯明月刀》等等。
这些都是脍炙人口的作品,至于说为什么影响力不如金庸先生,我觉得主要原因如下:
作品的风格。(核心)
金庸先生偏重于武侠精神的塑造,如大侠乔峰的忠肝义胆,郭靖的为国为民,令狐冲的江湖豪情,杨过与小龙女的真挚爱情…
这些作品的人气特别高,因为每部剧都有突出的主题精神,或为国或为民,家国情义色彩很明显,观众看了有很强的带入感。
相比与他的其他作品,如《鸳鸯刀》《碧血剑》等,侧重于兵器和功法,而人物精神的塑造不是很明显,所以知名度就没有上面几部高。
古龙先生的作品,很大一部分都是以兵器为主,虽然也有人物精神的塑造,但是感觉并不是重心。
冷兵器再厉害,还是没有热血的精神来的振奋人心。
就像有一位网友说的那样,古龙先生写的是江湖,金庸先生写的是庙宇。立足点不同,影响力有差异是自然的。
万水千山kekom
说起武侠小说,肯定首推金庸、古龙,
最为大众熟知的如金庸: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倚天屠龙记、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鹿鼎记等
像古龙的有小李飞刀系列,楚留香系列,陆小凤系列,萧十一郎,天涯明月刀,武林外史,多情剑客无情剑等等,
但是看了金庸和古龙的小说后,会发现他们描写的江湖是不同的。
一、视角不同
金庸先生写小说时,用的是上帝视角,
英雄人物的上三代,下三代,都是要有出处的,要说出所以然来,于是虚竹是一定要找到自己的亲爹,亲娘,;
古龙写小说时,用的是路人视角,
突然就来了一个牛逼哄哄的人物,。她们从哪儿来的,没人知道,大家都是打酱油的,刚好路过。
二、故事结构不同
古龙先生的武侠人物,都想知道我为什么而死,何处是归程,李寻欢是这样,傅红雪是这样,赵无忌也是如此;
金庸先生的武侠人物,都想知道我为什么而生,郭靖是这样,杨过是这样,天龙三兄弟萧峰、虚竹、段誉都是如此。
三、武功不同
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决斗,首先要拼招式,然后拼内力,最后可能还得拼暗器,拼轻功,打完一场基本一集电视剧结束了
古龙先生的武侠小说中,人物决斗,首先拼的是定力,看谁能等,大家都在等必胜的机会,那种机会宛如白驹过隙,稍纵即逝,然后才是把握机会的能力,最后是出手的速度,各种电光火石,间不容发,反正没人看清过李寻欢怎么出手的,也不知道灵犀一指就忽然伸出来夹住了剑锋刀刃。
四、女人不同
金庸小说里的女人基本都是附属品。
无论是王语嫣,穆念慈,还是天山童姥,李秋水,就算是开宗立派的林朝英,也都是为情所困,出去闯荡是男人们的事情,女人们主要负责吃醋,沦为男人感情的牺牲品;
古龙小说里的离经叛道的多了去了,敢爱敢恨,
比如说孙小红,水灵光,甚至还有想要一统江湖的,比如姬悲情。女权主义在古龙的武侠世界得到了很好的宣泄,光女儿国就好几个,好比说碧玉山庄,神水宫,移花宫等等。
五、主角背景不同
金庸小说里的主人公基本都是会有一些奇遇的,
比如:郭靖吃蛇胆,令狐冲偶遇风清扬,虚竹碰到无崖子,段誉学会凌波微步……牛逼需要一个过程,而奇遇最抓人眼球,两者相遇,化龙飞升;
古龙小说里的主人公基本上都没什么奇遇,我觉得只有丁鹏算是奇遇,别的还真的很稀少,因为一出来就牛逼,自带主角光环,奇遇还真不怎么用得上。
金庸写的是故事,故事里有无法忘却的人物;古龙写的是人生,人生里有难以磨灭的感受。
金庸写的是人所在的江湖,古龙写的是江湖里的人。
金庸想要解决我们从何处来,古龙想要解决我们到何处去。
金庸写的是你路过的全世界,古龙写的是你所拥有的全世界。
旅行的小米
古龙写的是江湖,金庸写的是庙堂,头条写的是江湖和庙堂。
头条,美女
一波波而来
气势汹汹
十步杀一人
江湖要乱
古龙看不下去了
傅红雪来了
……
残阳
斜照
背影渐远
他的脚更跛了
他的刀丢在了头条号
叹息从他的跛脚踏出
他回去了
溪边有一个等他的女人
金庸谓之扼腕
令狐冲来了
……
令狐冲的酒壶斜放着
酒一滴一滴的淌着
象一颗一颗的眼泪
似乎在说
这里不是我的江湖
他走了,有些寂寥
他对灵儿的爱
他的心,他的痛,他自己知道
而这次是遍体鳞伤
老祖宗说还是我来吧
西门庆在奔往头条的路上
………
鸿鹄
因为说这句话的人基本上不读古龙。
有人总结的好:金庸是在书桌上写江湖,古龙是在江湖里写江湖。
金庸小说里都是大侠,英雄,一个人就能挑起整个江湖的纷争,我们看英雄美女才子佳人,家国天下,看得热血沸腾。但我们看的都是别人的传奇,我们身边没有皇室的王子,没有皇帝的权臣,没有帮派的领袖,我们有的只是我们。
古龙笔下的人,大多很普通,我们天天都能见到这样的人,甚至他写的就是我们本身。
但我们太熟悉我们了,小人物的故事没有波涛汹涌,没有精彩纷呈。
从古至今,人们都喜欢看帝王将相,才子佳人。
以前有戏曲,戏曲著名篇目,长生殿,霸王别姬,贵妃醉酒,铡美案。
后来我们有了电视,我们看康熙王朝,大秦帝国,汉武大帝,武则天秘史,贞观之治。
这些浩大的题材,比小人物的故事更容易吸引我们。
我爹的老师曾经说了一句话,从古至今的故事都是一个套路:奸臣害忠臣,姑娘缠相公。
这个套路至今还是有市场,依旧火爆。
古代人民群众和21世纪的人民群众关注点并没有太大的不同。
金庸小说还是无法跳脱这个套路,所以依旧被喜欢,被追捧。
古龙几乎不按这个套路写,所以很多人读古龙觉得别扭,好坏没了界限,爱恨倏忽逆转。
他写妓女,写赌徒,写三教九流,主角甚至可以长得不好看,普普通通。
他们的故事也没能涌进历史的长河泛起水花。
他们没有奇遇,没有浩大的场面,甚至没有死去活来的爱情。
有什么好看?
一个普通的小镇,一个不知名的巷子,一个不知来路不知去向的人,和声名赫赫的名山大川,如雷贯耳的帝王将相,身怀绝技的帅哥美女相比,你记住的一定是后者。
这世上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读古龙,但最不幸的就是读懂古龙。
读古龙是一种享受,你会发现这世上居然有人能把武侠小说写成散文诗。
读懂古龙,说明你和那些人物一样悲伤痛苦,有些事情不经历,就无法感同身受。
这世上最不幸的就是读懂古龙,但最幸运的事情就是读古龙。
读懂古龙的那种痛苦,会在读古龙的时候被他的乐观积极带出困境。
我遇到很多人,他们在困境中都是靠读古龙走过来的,有的是靠《欢乐英雄》,有的是靠《多情剑客无情剑》。
只是读他的人少,读懂的就更少。
我们永远喜欢英雄人物,喜欢史诗和传奇,却很少关注我们自身。
--------丸-------
文:祁门小谢
妙宝儿
古龙和金庸都是我喜爱的武侠宗师。就其影响力来说,古龙远不如金庸。究竟是什么原因造成这种结局呢?
凡有井水处皆唱柳词,凡有华人处皆有金庸。虽有夸大之嫌,必竟也不遑多让。
金庸是编辑故事的大家。他的小说布局转承前后联结合情合理,你很难从中找到破绽。
无疑古龙也善于编织故事,诡异奇绝处更是远胜金庸。最喜欢楚留香系列中【借尸还魂】那一篇,颠覆常人想向,于山重水复处总是能见柳暗花明。
但古龙有的故事挖坑太多,大到自己都没法填,以致于虎头蛇尾。
古龙故事最大的优点是情节诡异,变幻无常。不能连贯,甚至读者跟不上他的思维。更别提能记住其中情节。往往是一篇读过后就忘了。这也造就他最大的缺点。
另外造成古龙影响力不如金庸最大一点就是电影电视剧呀,你看金庸剧就那几本,来来回回翻拍了多少次啊。
不是说古龙小说不好,只是他那些小说要是以电影电视的手法展示出来,而且要合理精彩,那对导演和编剧绝对是一大挑战和烧脑细胞的事。所以很少见古龙剧翻拍的情况。
原点
古龙的作品我读过一点点不是很深刻,但是关于古龙作品的影视作品到时看了不少,感觉剧情还是引人入胜的,只是过于通俗吧,可能。太过于娱乐,不像金庸作品还有些文学性。这可能就是大陆不太推崇古龙的原因吧。至于成人情节金庸也有不少但也许不如古龙的入骨吧,再就是金庸一生似乎并无污点,而古龙先生声色犬马纸醉金迷的生活态度也不是大陆所赞成的。
Egis
你真能逗!金古梁温四大家,金庸和古龙作品影响力差不多!古龙参与创作小说58部,至少有20部作品可以与金庸小说媲美!当然,古龙稍逊金庸,因为古龙英年早逝!
金庸和古龙,就像马拉多纳和贝利一样,影响力不相上下!
長谷川的旧時光
我感觉金庸的小说更加老少皆宜吧。我读过金庸的全部小说,但是古龙的读的却并不是很多。
有很多人说,金庸的小说是在江湖外写江湖,而古龙是在江湖内写江湖。金庸小说都有具体的时代。会有主角的成长历程,经历的奇遇,思想的转变。而古龙感觉人物不知道怎样就长大了。中间长大的这个部分可能就是一直练剑练剑。这个过程是非常孤独的。
小时候可能对古龙小说兴趣不大,长大后才会发现,人生没有那么多奇遇,那么多寂寞如雪的日子才是江湖吧。
平常心Julia
看电视剧觉得不相上下!读小说的话,金庸的小说我可以看很多遍,古龙的书我看不下去!金庸小说,构思严谨,有出处,有渊源!金庸的小说大气悲壮 古龙小小说比较擅长儿女情长
嫚姝
关注abc
虚あ渺
bing1825
嘘~~
2.一点红
3.陆小凤
4.花满楼
5.西门吹雪
6.沈浪
7.熊猫儿
8.李寻欢
9.小鱼儿
10.花无缺
11.傅红雪
12.萧十一郎
13.阿飞
14.胡铁花
15.燕南天
答案补充
黄药师 夏雪宜 王重阳 扫地僧 苏星河 石破天
张翠山 萧峰 陈近南 周伯通 胡逸之 余渔同
胡斐 狄云 哲别 段誉 铁木真 独孤求败
杨过 林平之 岳不群 范蠡 谢逊 李岩
一灯
十三月木槿
周伯通应该是活的逍遥自在一位,身为一位武林宗师却能保持一颗许多人求不到的童心;
还有就是黄药师,在他的世界中没有长幼尊卑之分,在那个时代算得上是个奇人;
天龙八部中那个扫地僧大隐隐于寺
什么什麽。
tu狡兔三哭tu
蛋奶星星茶
原贴:武侠小说的武侠与仙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