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边城浪子小说阅读
wawazq
陆小凤传奇 绣花大盗(凤凰东南飞) 决战前后 银钩赌坊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隐形的人) 剑神一笑
名人很多,武侠类网游小说大部分都会讲到里面的人,名人多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胡大师
陆小凤传奇系列,
陆小凤传奇 绣花大盗(凤凰东南飞) 决战前后 银钩赌坊 幽灵山庄
凤舞九天(隐形的人) 剑神一笑
名人很多,武侠类网游小说大部分都会讲到里面的人,名人多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小哈or老哈
你好,你需要的资源已经发送到你的邮箱。
注意查收,满意采纳哦。
如果没的话,建议先查看下垃圾箱。
有疑问请追问。
zoeimayday
也是古龙的,白玉老虎,算是他的经典之一吧 ,比较对古龙迷的胃口,不过大多武侠里都有仇恨情节的
orical
废话不多说了 聊聊我自己对古龙小说的看法
以前最早去那些租书店里找武侠小说 当时在具体要求不知道哪些人的写作风格好看的时候 都是胡乱找来看的 那时候的武侠就统一的一个模式 就是一个身负血海深仇的少年 得到某世外高人的帮助 或一些奇遇什么的 习得绝世武功 到最后的手刃仇敌 然后和心爱的人隐居山林退出江湖什么的 呵呵 反正都是这样的大概模式的
直到后来看到了老古的楚留香 才感觉到了不一样的武侠 当然之前也看过不少的老古的一些作品的比如:浣花洗剑录 那时候对方宝玉的整体印象感觉就是一个小孩子 特别是后来看了张国荣版的电视剧后更是感觉年青啊 那时候的张国荣绝对的青葱啊 呵呵 还有 大旗英雄传 也称铁血大旗门 直到在楚留香的蝙蝠传奇里提到的一句话 铁血大旗门铁中棠铁大侠 呵呵 一铁到底啊
其实说实话的看老古的小说 没有什么特别必要的说一定要从哪本看起或是一定要看哪一本 如果真的喜欢古先生的作品 那么都可以看看 感觉没有什么特别好看的 那就随便看看就好了 感觉好的那就认真仔细的来看看 这个事 取决于对于个人对小说的看法是很重要的。
那在这里就告诉下朋友古先生比较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些作品
楚留香系列:
铁血传奇---第一部·血海飘香
第二部·大沙漠
第三部·画眉鸟;
楚留香续集---鬼恋传奇
新月传奇
蝙蝠传奇
桃花传奇
午夜兰花
我现在家里还存着当时拿着压岁钱去买来的楚留香系列的精装本 呵呵 电视剧的当然是当年郑少秋版的绝对的经典之作 再看看后期的那些所谓楚留香 KAO 真的是臭了老楚这个经典人物形象啊
陆小凤系列:
早期---金鹏王朝
绣花大盗
决战前后
银钩赌坊
幽灵山庄
后期---凤舞九天
剑神一笑
其实小鸡跟老楚没什么大区别的 但在某些意义上又有很大的不同 反正这两人都是极品男人哈哈
朋友有时间看过小说后再看看张智霖版式的陆小凤 绝对不会让你失望的
接下来说说一些就是刀系的 这也主要就是指小李和叶开的飞刀和傅红雪的黑刀还有丁鹏的魔刀和十一郎的割鹿刀 说实话的在现实中我自己也很喜欢刀 这除去别的一些意义 更主要的就是从小看老古的小说里的刀受到的影响很大
《多情剑客无情剑》书名虽然说的是剑 其实主要是讲小李的飞刀 所以又名风云第一刀 另一个传闻说的古先生原来是想写武林外史的续篇 想写沈浪的儿子的事 因为一些佐证来证明阿飞其实是沈浪的儿子 至于是不是这样 那也没有去深究的必要了的 呵呵 主要就是讲李寻欢和阿飞的事 绝对的古大侠的经典之作 下面的一些都是后续的作品了
.飞刀,又见飞刀讲的是李寻欢的子孙辈李坏 也是古大侠的后期作品 记得张智霖也演过这电影的
《边城浪子》这是绝对的小李飞刀的后续了 讲的是叶开和傅红雪的事 印象非常深刻里写到阿飞的那一些章节段子的描述 大致的意思也就是讲当年再怎么厉害牛逼的人 进入了历史不变的只会前进的向前推进的车轮里 当年的飞剑客对于叶开傅红雪那年代的人来讲也只是一个江湖中的陌生人而已......
《九月鹰飞》这是边城浪子的后续 讲的是傅红雪隐居照顾花白凤 属于叶开的十年江湖
《天涯明月刀》这里讲的是叶开隐居退出江湖了 而傅红雪又重出江湖的事情了 呵呵 也算是属于傅红雪的十年江湖 很好看 这三本里我最喜欢看的就是天涯明月刀 或许这因本人对傅红雪这人物的偏爱吧
本人超喜欢傅红雪这个人物的 也更庆幸傅红雪能有叶开这样的唯一一个可称为知己兄弟的人 这两人在某种意义上来讲其实就是早期的李寻欢和阿飞 呵呵
《边城刀声》刚开始看看还是写的挺不错的
但后面的一些写的有点乱了也不是老古自己亲手写的 这里不介绍了
《圆月弯刀》丁鹏 凭心讲如果只看原著而不去看古天乐演的电视 或只看电视不看小说 那无论怎么讲都是可以的 无论是小说还是电视。 当然在某种意义上来讲这小说是绝对的经典的 电视剧去不然!所以很多的古迷包括我自己也是这样感觉的 那就是古大侠的有些小说根本是没法用现在的电视或电影手法来拍摄出书里的那种意境的!!!
那描述魔刀的真的是简短而实切啊 只需要一刀就够了 其实想想也是这样的 就按现实中来讲直接全力的竖劈下来的一刀 如果别人中招了 那接下来还用得着打吗??? 当然了小说毕竟是小说 是要夸张和艺术手法些的。
《萧十一郎》《火并萧十一郎》呵呵 说起看萧十一郎真的不是以内容为主的 当初是因为被这名字的吸引而来看这书的 大致的内容什么也没有什么多说了 朋友你去看看后就知道了 电视剧也拍过的但跟原著小说差的就个人认为已经不是天壤之别能表达了的 呵呵 纯属个人认为而已!
还有就是歌手张宇的妻子 笔名用的也是十一郎 或说这笔名是他们夫妻两人同用的 这十一郎的笔名就取自老古的萧十一郎
还有关于剑的可以看看 《三少爷的剑》谢晓峰避世自我惩罚或自我救赎时的化名阿吉 真的很有感觉
七种武器也可以看看的
.《七种武器》:
七种武器之1——长生剑
七种武器之2——碧玉刀
七种武器之3——孔雀翎
七种武器之4——多情环
七种武器之5——离别钩
七种武器之6——霸王枪
七种武器之7——拳头 愤怒的小马,曾被误收入《七种武器》但别的武器又没有了那就拿来凑数吧 呵呵
《绝代双骄》 也是非常经典的作品 小鱼儿是真的是没得说的 这里不得不特别的提一下就是梁朝伟演的那版本的 虽然在跟原著小说上有小许差别 但整体来讲绝对是经典的老古小说的电视剧
《欢乐英雄》主要讲的就是朋友间情谊的事情 说实话的 如果自己活在世上也能有小说里王动 郭大路 燕七 林太平 他们几个人的深厚的对待彼此的那份情谊 感觉真的做人也值了 他们是一群温暖的人他们相互取暖但同时也温暖了别人 ............
<绝不低头> 这是古大大侠的唯一一部现代小说 虽然有也很多传闻说是别人写的只是用了老古的名字而已 但不管怎么样也还是值得一看的 毕竟是一部现代的小说 写的是两个故事 第一篇里写的“反手道”这功夫真的让人感觉耳目一新啊 呵呵
《大旗英雄传》 又名铁血大旗
《武林外史》
《名剑风流》
这些也都是佳作 也就不一一作介绍了
实在是因为老古的好作品太多太多了 呵呵 所以我自己写的一些个人见解肯定也会有偏差的 但我相信通过我写的这一些 朋友你自己也应该会对古大侠的作品有个大概的底和了解了的呵呵 希望对朋友你的提问有帮助
祝朋友你生活开心 一切顺利!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jellys
你好,,,
所需资源已发送或正在发送中。。。
请及时查收。。。
如有问题可回邮或hi我,,,
若满意请及时采纳。。。
【PS】:邮件有可能在【【垃圾箱】】。。。
发送者:鬼彻、、、
金陵小King
1、古龙,原名熊耀华,籍贯江西,1938年6月7日生于香港。
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代表作有《多情剑客无情剑》、《绝代双骄》、《浣花洗剑录》等。古龙把武侠小说引入了经典文学的殿堂,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2、按照出版时间的顺序来看最好
古龙作品创作年表
书 名 年 份 出版者 备 注
苍穹神剑 1960 第一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第一
剑气书香 1960 真善美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又称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1960 清 华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 祥
游侠录 1961 海 光
护花铃 1962 春 秋 又称诸神岛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华 源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清 华
剑客行 1963 明 祥
浣花洗剑录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浣花洗剑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怒剑
大旗英雄传 1965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各铁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 秋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铁血传奇 1968 真善美 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
风云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剑容无情剑分为:
《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
蝙蝠传奇 1971 《楚留香传奇》续集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楚留香传奇》续集
萧十一郎 1973 汉麟 由电影剧本改写成书
流星·蝴蝶·剑 1973 桂冠
九月鹰飞 1974 春秋 《风云第一刀》后传
①长生剑 1974 汉麟 《七种武器》系列
(仅完成六种,“拳头”并非一种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环 1974
⑤霸王枪 1975
⑥离别钩 1978 春秋
①陆小风传奇 1976 陆小凤系列
②绣花大盗 1976
③决战前后 1976
④银钩赌坊 1977
⑤幽灵山庄 1977
⑥凤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汉麟
绝不低头 1975 唯一的一部动作小说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三少爷的剑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汉麟 《萧十一郎》后传
拳头 1976 南琪 又称愤怒的小马,曾被误收入《七种武器》
边城浪子 1976 汉麟 《天涯·明月·刀》后传
血鹦鹉 1976 惊魂六记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飞鹰 1976 南琪
圆月弯刀 1977 汉麟 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碧血洗银枪 1977 桂冠
新月传奇 1978 汉麟 《楚留香传奇》续集
英雄无泪 1978 春秋
午夜兰花 1979 汉麟 《楚留香传奇》续集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万盛 结尾由于东接代笔
剑神一笑 1981 陆小凤系列
白玉雕龙 1981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1984 最后遗作,短篇
动作小说《枪手·手枪》署名古龙,实为于东楼作。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lytonow
按照出版时间的顺序来看最好
古龙作品创作年表
书 名 年 份 出版者 备 注
苍穹神剑 1960 第一 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第一
剑气书香 1960 真善美 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又称金剑残骨令
剑毒梅香 1960 清 华 大部分由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真善美
失魂引 1961 明 祥
游侠录 1961 海 光
护花铃 1962 春 秋 又称诸神岛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华 源
飘香剑雨 1963
剑玄录 1963 清 华
剑客行 1963 明 祥
浣花洗剑录 1964 真善美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浣花洗剑
情人箭 1964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名怒剑
大旗英雄传 1965 1976年修订,出汉麟版,改各铁血大旗
武林外史 1965 春 秋
名剑风流 1966 结尾部分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铁血传奇 1968 真善美 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
风云第一刀 1970 春秋 又名多情剑容无情剑分为:
《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
蝙蝠传奇 1971 《楚留香传奇》续集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楚留香传奇》续集
萧十一郎 1973 汉麟 由电影剧本改写成书
流星·蝴蝶·剑 1973 桂冠
九月鹰飞 1974 春秋 《风云第一刀》后传
①长生剑 1974 汉麟 《七种武器》系列
(仅完成六种,“拳头”并非一种武器)
②碧玉刀 1974
③孔雀翎 1974
④多情环 1974
⑤霸王枪 1975
⑥离别钩 1978 春秋
①陆小风传奇 1976 陆小凤系列
②绣花大盗 1976
③决战前后 1976
④银钩赌坊 1977
⑤幽灵山庄 1977
⑥凤舞九天 1978
天涯·明月·刀 1975 汉麟
绝不低头 1975 唯一的一部动作小说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三少爷的剑 1975 桂冠 江湖人系列之一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汉麟 《萧十一郎》后传
拳头 1976 南琪 又称愤怒的小马,曾被误收入《七种武器》
边城浪子 1976 汉麟 《天涯·明月·刀》后传
血鹦鹉 1976 惊魂六记之一
白玉老虎 1976 桂冠
大地飞鹰 1976 南琪
圆月弯刀 1977 汉麟 大部分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
碧血洗银枪 1977 桂冠
新月传奇 1978 汉麟 《楚留香传奇》续集
英雄无泪 1978 春秋
午夜兰花 1979 汉麟 《楚留香传奇》续集
风铃中的刀声 1980 万盛 结尾由于东接代笔
剑神一笑 1981 陆小凤系列
白玉雕龙 1981 《白玉老虎》后传,大部分由申碎梅代笔
怒剑狂花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1983 大部分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1984 最后遗作,短篇
动作小说《枪手·手枪》署名古龙,实为于东楼作。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1013195548
第一就是李寻欢系列:
严格地说你会发现,古龙作品有接近一半都属于这一系列(可能更多,不过这不重要)。这一系列第一步作品是《武林外史》,讲得是沈浪的故事。第二部就是《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的故事),这两部是古龙的经典之作。二者时间差大概是十几年吧。另外,李寻欢的好友阿飞据说是沈浪和白飞飞的儿子。第三部是《边城浪子》(叶开,傅红雪),时间大概是第二部之后十几年吧。其中叶开是李寻欢的弟子。而后是分别写叶开和傅红雪的小说《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其中《九月鹰飞》中出现了上官金虹和林仙儿的女儿上官小仙。最后有一部比较短的《飞刀,又见飞刀》,是写李寻欢n代之后的子孙李坏的,很短,而且和前几部关系不大。另外,还有由古龙弟子丁情狗尾续貂的《边城刀声》,不过给人一直不把它当作古龙小说来看。除此之外,在古龙很多后期作品中都会提及小李飞刀,也就是说他们也算是同一背景的,不过由于都是侧面提及而且只有几句话,也可以认为没有太大关系。《圆月弯刀》,《英雄无泪》等都属于这一类。顺便说句,丁鹏生在李寻欢之后几百年,因此,呵呵,是不可能较量过的。
第二就是楚留香系列。没有什么好说的,所有写楚留香的书显然都是这一系列的。只是想提及一下,楚留香的师傅是《大旗英雄传》中的铁中棠,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第三,陆小凤系列,更没什么了。只有《白玉老虎》中提及了司空摘星,可以判断他们是一个背景的。
第四,《七种武器》系列,显然这七部是一体的。而《天涯明月刀》中由出现了傅红雪和秋水清(孔雀翎主角)见面的情节。貌似也说明它和李寻欢是一个系列的。(不过这两个系列就没有什么别的联系了)。
额外说下,貌似记得在《护花铃》中,梅吟雪在诸神殿上看到过一些灵牌,其中有梅山民(《剑毒梅香》古龙著),柳鹤亭(采环曲古龙著),裴珏(《孤星传》),朱五绝(剑气千玄录司马翎著),西门豹(在《一剑光寒十四州》出现了,作者不详,有兴趣自己搜去,反正不是古龙),徐元平,南宫平漪(中间两个可能是后人赴会的,不详,后两个百度没搜到,可能只是当时古龙随便写的。)以及游侠录中提及无影人学了奇妙神君的轻功。这些小说本质上都是独立的,不过如果你想把他们分入同一背景不也不反对。其实情节上没什么联系。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孤独小猫
在路上的曦熙
第一就是李寻欢系列:
严格地说你会发现,古龙作品有接近一半都属于这一系列(可能更多,不过这不重要)。这一系列第一步作品是《武林外史》,讲得是沈浪的故事。第二部就是《多情剑客无情剑》(李寻欢的故事),这两部是古龙的经典之作。二者时间差大概是十几年吧。另外,李寻欢的好友阿飞据说是沈浪和白飞飞的儿子。第三部是《边城浪子》(叶开,傅红雪),时间大概是第二部之后十几年吧。其中叶开是李寻欢的弟子。而后是分别写叶开和傅红雪的小说《九月鹰飞》《天涯明月刀》。其中《九月鹰飞》中出现了上官金虹和林仙儿的女儿上官小仙。最后有一部比较短的《飞刀,又见飞刀》,是写李寻欢N代之后的子孙李坏的,很短,而且和前几部关系不大。另外,还有由古龙弟子丁情狗尾续貂的《边城刀声》,不过给人一直不把它当作古龙小说来看。除此之外,在古龙很多后期作品中都会提及小李飞刀,也就是说他们也算是同一背景的,不过由于都是侧面提及而且只有几句话,也可以认为没有太大关系。《圆月弯刀》,《英雄无泪》等都属于这一类。顺便说句,丁鹏生在李寻欢之后几百年,因此,呵呵,是不可能较量过的。
第二就是楚留香系列。没有什么好说的,所有写楚留香的书显然都是这一系列的。只是想提及一下,楚留香的师傅是《大旗英雄传》中的铁中棠,除此之外就没什么了。
第三,陆小凤系列,更没什么了。只有《白玉老虎》中提及了司空摘星,可以判断他们是一个背景的。
第四,《七种武器》系列,显然这七部是一体的。而《天涯明月刀》中由出现了傅红雪和秋水清(孔雀翎主角)见面的情节。貌似也说明它和李寻欢是一个系列的。(不过这两个系列就没有什么别的联系了)。
额外说下,貌似记得在《护花铃》中,梅吟雪在诸神殿上看到过一些灵牌,其中有梅山民(《剑毒梅香》古龙著),柳鹤亭(采环曲古龙著),裴珏(《孤星传》),朱五绝(剑气千玄录司马翎著),西门豹(在《一剑光寒十四州》出现了,作者不详,有兴趣自己搜去,反正不是古龙),徐元平,南宫平漪(中间两个可能是后人赴会的,不详,后两个百度没搜到,可能只是当时古龙随便写的。)以及游侠录中提及无影人学了奇妙神君的轻功。这些小说本质上都是独立的,不过如果你想把他们分入同一背景不也不反对。其实情节上没什么联系。
原贴:求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哈勿搞阿姨
原贴:求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seven512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
《边城》读后感_600字
等过第一个秋,等过第二个秋,等等等等,等到哭了为何爱恋依旧,她等她的承诺,她等他的回头,等到黄叶滑落,等到燕儿飞过,等等等到了最后,竟忘记了承诺。
翠翠,你是否还站在斑驳的小木船上,静静地,静静地等待,你的心是否早已随他徘徊于远端的垂阳,久久不归呢?我明白世上最苦的味道便是等待,静坐在那儿,等,等着生命的流逝却无法挽留。等时过境迁,却不流一滴眼泪。你曾告诉过我,你喜欢等,因为等能让你感觉你正一步步与他相遇。你喜欢等的味道,因为它是时间,记忆沉淀而酝酿的。
你等,你闻着等的味道,时间却在时钟的画面穿梭,指针在你等待逆向转动,你和他的记忆,排山倒海而来……
这湘西边远的小城原本是静谧的;这破旧的渡口原本是残缺的;这时间流淌的故事,原来是没有的;然而因为渡口承载了他和你的承诺,故事因为有了你的等待,这小城开始布满了馨香。你难以忘记你和他邂逅的那一刻,那一刻你和他交换了生命的誓约,从此你用等谱写人生的奏鸣曲,你每天闻着等待的味道等待着,等待着那个也许明天就会回来的他,也许永远也不会回来的他!
“我不知道风是向哪一个方向吹,你的温存,我的靡醉。”翠翠,你是否感觉到徐志摩的唏嘘正如你一样呢?谁都不愿看见你一天又一天地守望在渡口上,苦苦地等待。如果我是沈从文,我必定不会让你日复一日地等待。因为我知道等待的味道很苦,很苦。你必定会在雨中与他再次邂逅,可惜!我是沈从文吗?我不是,所以我只能犹如一列火车从你身边缓缓驶过,用几滴和着我对你的爱怜,同情的泪珠告诉你:对不起,我无能为力!不过残缺也可以是一种美吧!尽管我不知道你下一刻是否能邂逅他,但我知道浓郁的山色锁不了你的情,曲折的流水圈不住你的爱。你始终会秉持永不灰飞烟灭的信念,一直地等等等……
流水坠月,遮不了山的青葱;寂静忆风,盖不了水的闲适;时间流淌,带下走你对他的等待。你一直在等待的味道中,一直地等,等着他再次出现于渡口。等……
边城读后感(5)_2000字
边城此文读来乡土气息极重,我十分喜爱,可能因为从小也是长在乡土气息重的县城有关。读此文,就如闻到了故乡的气味。
三四年的边城,如鲁迅的药,冰心的小桔等其他现代小说般,十分多的象征,且善用象征,十分的妥帖,不像如今排山倒海,不入流的东西们般,牵强附会,全是噱头。
但是作为一个水平有限的学生,分析它的象征,实在一件过于高难度的行为,况,70年来,人们所通读透解,加上沈从文先生自己也提过一二,具体他指的是何物,所以我若排除人们所公认的象征,去努力发现新的象征,必然落入晦涩牵强的套路。
故此,我将试着谈论我的感受,沈先生的作品所弥漫出的沁人泥土味道。
边城,出这样一个名字,沈先生显然是想表现不为功利所染的淳朴风土人情。文中所出现背景和事物大都为自然物或与自然融为一体的东西――自然和人互相握手的产物,河流,山,渡头,渡船,竹林,茅屋,小镇。文中的人也是不功利的。爷爷摆渡死不肯收钱,反而到处请人喝酒,买猪肉互相推钱,小镇里婚嫁自由,只要儿女们喜欢。即便是文中最有钱的顺顺,也是一个不十分在意钱的人,慷慨得很。而小镇里,有钱人家的儿子喜欢穷人家的姑娘,抛了门当户对的聘礼,要娶穷人家姑娘,也不是什么新闻。可见,边城,这样一个地方,是重义轻利的,不为商业气息所熏染变质。
最有说服力的,就是文中所说的寄食者(妓女)文化,也如此的与众不同。即便社会上最势利的东西的产物,小镇里最势利的角落,也因人的淳朴,也是如此的敷衍着势利,而尽力过着如此人性化的生活。甚至,楼上的歌声,也就是她的生计,可以因为河上的一个口哨,而嘎然而止。
文中处处不点出边城的不功利,人人以反功利为荣。从中透露出沈先生对此的喜爱。
下面我重点分析一下爷爷的重义轻利。孙女俩生活拮据,可爷爷却为人如此的“不爱钱”,似乎与钱有仇般,处处与钱为难。实际上,爷爷是传统的边城人思想,以不爱钱为荣。
文中几处自豪的提到茶峒人平素品德,而正因为爷爷的性格正符合茶峒人的道德观,所以为人们所推崇,提起渡船,无人不知那个豪爽老人,当然,可以说每个人都摆渡,所以知道她,但是,从文中人们对老人的熟悉和态度可以看出,人们对他性格的尊敬,甚至他去买东西,“一定有许多铺子上商人送他粽子与其他东西,作为对这个忠于职守的划船人一点敬意”。
文中有个细节,翠翠不愿去看热闹,要与爷爷守船时,爷爷便拿茶峒人品德去压她,以使她乖乖去玩。为什么要品德压一个女孩子呢,因为对爷爷自己,这是最具权威性的东西,所以下意识的拿来“恫吓”翠翠。
文中描述了当事情与钱发生关系时,爷爷的处理方式—-一定是互相推诿,仿佛钱是人人都不要的东西般,在这些争执里,谁要是最后占了钱的便宜,谁就是输家。这倒是让我想起了故乡的风情,有时也是如此。互相推诿前遍,来来去去没个停,有时甚至掷钱与地上,而人奔走开了。
文中也安排了几个推钱的场景,读来就如生活中发生的事般真实。令人印象最深的就是与屠夫的争执,还有一个定要留钱的摆渡客。沈先生对此类场景津津乐道,可见他对这种风情的喜爱。人人以情义为重,一不要钱为荣,这便是沈先生所念念不忘的人土风情。
但是文中也表现了重利轻义的外来文化,透露出沈先生的担忧。边城中最具“势利”性的,就是那间碾坊,而碾坊的主人出场,就是金钱相伴,她描述了夫人十分自然地从身上摸出一铜子,塞到翠翠手中,就走了,完全不解当地风情。当然,我并没有说谁的错,我是说,碾坊陪嫁,之类的事情,可以看出,王团总家,即便不是以金钱在思维,也是十分地看重金钱,并且毫不掩饰,这与边城风情,就本质的不同。
边城式的乡土气息,在外来文化的侵蚀中,到底往何处去,这是沈先生的深沉担忧,她既爱这泥土气味,憎恶重利轻义,以乡下人自居,但又看到大势必然,纯粹爷爷式的文化传统行将死去,翠翠的去向象征着这边城文化到底往何处去。其实,不论往何处去,都不是沈先生想要的,沈先生都不会以为是喜剧。嫁大老,沈先生对大老不满,嫁二老,象征着本土文化的变质,出走,则如鲁迅言,不是回来,就是堕落。以上象征,是他人观点,但十分符合沈先生的本意。但是以沈先生的性格,又不愿看到翠翠又不好的结局,用他自己的话说,她其实竭力呵护着他们。因此,边城以等待做结局,不让翠翠走向必然翠走向的未来。又或者,沈先生在等待更好的结局,等待拯救翠翠与本土文化且符合沈先生自己心意的方法。他让翠翠的等待留在纸上,几十几十年的等下去,希望等到翠翠好的出路。
看看我们周围的世界,翠翠所象征的文化,到了今天,真的得到好的出路了吗?或许,得到了拯救,或许,只留下了残迹而已。
或许,只有沈先生的碑文永留世间——照我思索,能理解我;照我思索,可理解人。
只有沈先生描绘的朴实的人的美,是必然留存下去的。或许,为先生写点悼念的话,只能写三个字。——美永存
边城读后感(6)_1100字
“这原本是没有时间流过的故事。在那与世隔绝的村子,翠翠和她的爷爷为人渡船过日,
十七年来一向如此。
有一天,这女孩碰上了城里的男子,俩人交换了生命的约誓。
男子离去时依依不舍的凝视。翠翠说等他一辈子……”
这是沈从文《边城》的诺贝尔提名。多次读边城,仍会被其中秀丽的风景,朴素的人家,纯真的爱情所打动。
秀丽的风景
文章一开头便展示了边城之美,边城之美不在壮阔,美在清晰自然。依山的筑城茶峒,临水的码头,湾泊的小篷船,轻柔的山风,望眼无尽的翠竹,一幅幅景融合在一起,如诗如画的展现了边城的优美意境。边城是混着泥土气息,是边城人民与自然和谐的相处。读起独有的湘西风景,脑海里呈现:灵动清澈河水能望见底凌乱的碎石,微风从竹林穿过,带来竹的清香;薄纱似的的雾霭笼罩夜色里……柔美而宁静。这是钢精水泥板的城市永远塑造不出来的,看多了高楼华厦,看惯了车水马龙,再望一眼那薄暮中的边城,心便会静了下来。与壮阔的河山不同,边城的美是朴素宁静的。边城里也有喧闹,但与城市里的车鸣不同,那是湘西的水声、拉船声、牛角声与山歌声,是悦耳的音乐。当城市里的人疲惫时,停下来,望一望边城,那里便是天堂。
朴素的人家
“由四川过湖南去,靠东有一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名为‘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就是在这样一个纯朴而美丽的地方,孕育出了淳朴赤诚的边城人民。《边城》里的人情如水,却不是如水样淡薄,而是一如湘西的河川明澈纯净。在外祖父与一个过渡人为过渡钱而争执时,人与人之间真切善良的交往也都印于眼前了。端午节,所有的人围到岸边,早早的观看;而年轻小伙则在鼓声的节拍中向前奋划,四周一片吆喝助威……而龙舟竞赛的方式和捉鸭子的可爱场面,也不禁令人浮想联翩了。这便是湘西人民的独特的端午风俗,独有的人情美了,因为在这里它没有等级的观念,它只是质朴的世界中一个没有被污染的角落罢了。纯朴自然的民风,善良敦厚的本性在嬉笑声中便展现无余了。
纯真的爱情
翠翠和二老相识于五月端午,他们初次见面的场景,让人忍俊不禁。而大老与二老都是茶峒地方的优秀青年,兄弟情深似海,却爱上了同一个女孩。湘西的柔水与净土滋养出的是两个坦荡的襟怀,爱已充盈,怎容得下恨去插足?没有勾心斗角,没有反目成仇,彼此鼓励,彼此谦让。两人相约为翠翠唱歌,用最淳朴的方式表达爱意。二老的歌声美妙有如山间的竹雀。自他开口的一刻,大老已经预知属于自己的命运。于是他决然出走,却最终意外为身亡。
文章最后一句“这个人也许永远不会来了,也许明天回来”,给人看似可以想象的结局,却又掩不住其中悲伤。故事终于哀而不伤,在凄婉中结束。
故事已经结束,然而边城里那些单纯而善良的人,不被污染的宁静的村庄,碧溪的渡船上,依然有一个清寂的身影,她依然在执着地守望……
边城读后感(1)_600字
夜阑人静的夜晚,躲开白天城市的喧嚣,让自己沉浸在一片静穆之中,在属于自己的小天地里细品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思绪随着书中人物的变化发展起起伏伏……
边城写的是一个恋爱的故事,情节简朴优美,湘西山城茶峒掌水码头顺顺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同时爱上了城边碧溪老船夫的孙女翠翠。但翠翠心里爱的却是傩送,当天保明白了这个三角恋爱的实情,深知不能勉强,主动退出了竞争,驾船下辰州,好忘却那里的一切,却不幸遇难,傩送虽然仍然爱着翠翠,但哥哥为此而死,使他心中压抑,又对老船夫有误会,也在痛苦中离家去了桃源。而翠翠独自承担所有的变故,在等着,等着那个也许永远不回来,也许明天回来的人。
如诗的边城,诗意地演绎着人生,诗意地演绎着生活。书中所示的人性美浸透着完美,而翠翠的无限期等待又显示着不完美。她的爱情悲剧可以说是那个年代造成的,她和傩送本来完全可以结合在一起,培育出美丽的爱情之花,可惜二人却失之交臂,留下了悠长的遗憾。
而现在谁会放弃自己的爱情呢?在当今这个社会谁主动放弃自己想要的东西,完美的爱情都是我们想要追寻的。在《边城》中傩送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亲情固然重要,但为了亲情而放弃了爱情,也是可悲的。而翠又在不知道天保是因不能得到她的爱而忧郁出走落水身亡,不知道傩送是因为不能得到她的爱而离乡远行,也不知道爷爷突然离世全是由于替自己的幸福思虑奔忙而心力交瘁。后来在陪伴她的杨马兵向她说明后,她才如梦初醒,这实在让人不免为她感到惋惜和可悲。
故事就这样结束了,结局怎样?给人留下了悬念,傩送最后回来了吗?她们俩最后在一起了吗?我不禁陷入了幻想之中,希望他们有情人能终成眷属。看过《边城》,让我对世间完美的爱情又一次产生了怀疑,对人性多了一份了解,但又明白了自己的幸福就应该去争取,争取了,得不到,也就没有什么可遗憾的了。
边城就是这么一出健康纯洁,而又弥漫有淡淡哀愁和浓浓诗意的爱情悲剧和人性的悲剧。
边城读后感(2)_2000字
人向往的是什么?
一片树林、一片大地、一个蓝天,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世界。当人类生存在这个世界的时候,这个世界形成了一个巨大的变化:一座小屋、一个村庄、一个城镇……一个步伐、一辆自行车、一辆轿车……不知道这个世界是在进步还是在退化?人手所创造的不知道得否满足于他们的心意?人心所追求的到底是什么?当你贫乏的时候,追求的是财富;当你动荡的时候,追求的是安定。而如今这个时代,繁华的城镇里高楼拔地而起、街道上车水马龙、行色匆匆的人们在忙碌中建设着社会的发展。这景象本应符合人类的追求,但经历过农村生活的城镇人们却开始向往农村的环境。这似乎有点矛盾,从落后的农村到发展的城镇,从发展的城镇又到落后的农村。
《边城》所展现在我们面前的就是这样一副画面:“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的人家。这人家只一个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小溪流下去,绕山岨流,约三里便汇入茶峒的大河,人若过溪越小山走去,则一只里路就到了茶峒城边。溪流如弓背,山路如弓弦,故远近有了小小差异。小溪宽约二十丈,河床为大片石头作成。静静的水即或深到一篙不能落底,却依然清澈透明,河中游鱼来去皆可以计数。”在如今,城镇的物质建设虽然显得腾飞发达,但是在建设的背后又显露出另一方面的破坏。就像自然环境,是那样的污染不堪:树木被伐、空气干躁、噪声不断、垃圾成堆。这样的环境,使人的身心受了严重的压抑。所以,人又是那么向往农村那种清静、舒畅的生活空间。或许这也是《边城》作者的思路。
并且在现今的时代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显得是那样的陌生和功利。为了自身的利益,大家似乎都卷入你争我夺的潮流当中。在建筑物空间越来越狭小的同时,人与人的心灵同样显得狭窄;在交通便利的今天,人与人来往的途径是那样的便捷,但人的沟通却是那样的艰难。一道墙,不单是隔绝了人与人之间的居住场所,也同时隔绝了人心灵的来往;一扇防盗门,似乎避免了外人的闯入,但同时也囚牢了自己与外界的联络。
而在《边城》里面让我们看到的是人的淳朴、勤俭、友善、和平的景象。“管理这渡船的,就是住在塔下的那个老人。活了七十年,从二十岁起便守在这溪边,五十年来不知把船来去渡了多少年。年纪虽那么老了,本来应当休息了,但天不许他休息,他仿佛不能够同这一分生活离开,他从不思索自己的职务对于本人的意义,只是静静的很忠实的在那里活下去。”在写到主人公翠翠的时候是:“自然既长养她且教育她,故天真活泼,处处俨然如一只小兽物。人又那么乖,如山头黄鹿一样,从不想到残忍事情,从不发愁,从不动气。平时在渡船上遇陌人对她有所注意时,便把光光的眼睛瞅着那陌人,作成随时皆可举步逃入深山的神气,但明白了人无机心后,就又从从容容的在水边玩耍了。”文章在写到掌管水码头顺顺时说:“这个大方洒脱的人,事业虽十分顺手,却因欢喜交朋结友,慷慨而又能济人之急,……明白出门人的甘苦,理解失意人的心情……为人却那么公正无私……既正直和平,又不爱财”。在说到两位年青人的时候,又写得是那样受人欢迎:“结实如小公牛……豪放豁达,不拘常套小节……和气亲人,不骄惰,不浮华。”而更让人称奇的那只小狗也格外显得乖巧、懂事:“有时又与祖父黄狗一同在船上,过渡时与祖父一同动手,船将岸边,祖父正向客人招呼:‘慢点,慢点’时,那只黄狗便口衔绳子,最先一跃而上,且俨然懂得如何方为尽职似的,把船绳紧衔着拖船拢岸。”
“美丽总是令人忧愁”。《边城》作者在给我们展现这一幅人与自然相得相融,优美和谐图画的同时,却又流露出一副面对人生悲凉命运的无奈与困惑的面孔。
本应该是圆满美好的家庭,在母亲与父亲相聚不得志而前后离世下,翠翠从小就过着与爷爷相依为命的生活,他们的孤单与悲凉时不时的涌流心头。“黄昏来时,翠翠坐在家中屋后白塔下,看天空被夕阳烧成桃花色的薄云”、“听着渡口飘来那生意人杂乱的声音,心中有些几薄薄凄凉。”、“他在日头升起时,感到生活的力量,当日头落下时,又不至思量与日头同时死去的,是那个伴在他身旁的女孩子。他唯一的朋友为一只渡船与一只黄狗,唯一的亲人便只那个女孩子。”其中,还让我们看到不幸的是,作为“水鸭子”的大老却在水中淹死;以歌声让翠翠的心飞翔的二老却离家出走;与翠翠朝暮相处、形影不离的爷爷,又在雷鸣夜晚中悄悄离世……这一切的发生,犹如一个个巨石压抑着翠翠幼小的心灵。在《边城》结尾,作者想通过二老“也许明天回来”来点燃翠翠心灵的一时希望。但“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又岂不是给她一种无限的困惑、迷茫。一个从小就遭受人生悲惨命运的心灵,本想寻得一处关爱、拯救的归宿,却一直得不到实现。这也岂不成了许多人的写照?
《边城》作者沈从文所流露的这些思想,无意之中跟道家的思想又有巧合之处。
在这里,也让我想起两句话,作为结束:
“我们的心如不安息在你的怀中,便不会安宁。”——奥古斯丁
“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耶稣
边城读后感(3)_2000字
短篇小说《边城》,是着名作家沈从文先生写于1933年的一篇作品,这座《边城》,最为浓郁地飘绕着沈从文先生的湘西风情。
《边城》是我国文学史上一部优秀的抒发乡土情怀的中篇小说,(沈从文小说的代表作)。它以20世纪30年代川湘交界的边城小镇茶峒为背景,以兼具抒情诗和小品文的优美笔触,描绘了湘西边地特有的风土人情;借船家少女翠翠的爱情悲剧,凸显出了人性的善良美好与心灵的澄澈纯净。
《边城》以清末时期的湘西茶峒地区为背景,以“小溪”渡口为起点,绕山岨流的溪水汇入茶峒大河,展开了旷野渡口少女“翠翠”与山城河街“天保”、“傩送”兄弟的动人爱情故事。沈从文先生极为优美而流畅的语言文字,如诗如画般描绘了白河沿岸恬静幽美的山村,湘西边城浓郁的风土民情:“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凡有人家处必可沽酒。夏天则晒晾在日光下耀目的紫花布衣裤,可做为人家所在的旗帜。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这些充满了自然真朴与生息传神的描写,给人以极美的享受。
随着故事的展开,《边城》描述了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湘西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河街虽有“一营士兵驻老参将衙门”,有地方的“厘金局(税收征稽)”,却仿佛并不存在,林林琅琅“五百家”,各处是一片繁忙的劳作、古朴的店铺、悠闲的生活景致。“船来时,远远的就从对河滩上看着无数的纤夫……带了细点心洋糖之类,拢岸时却拿进城中来换钱的。大人呢,孵一巢小鸡,养两只猪,托下行船夫打副金耳环,带两丈官青布或一坛好酱油、一个双料的美孚灯罩回来,便占去了大部分作主妇的心了”。河街上,就连妓女也为世风所感,“永远那么浑厚……尽把自己的心紧紧缚在远远的一个人身上,做梦时,就总常常梦船拢了岸,一个人摇摇荡荡的从船跳板到了岸上,直向身边跑来”。这些客观生动的描写,反映了沈先生凤凰县生活的深厚基础,当年对“河街”生活细腻的观察,对湘西民俗风情的谙熟,直观与遐想的特写抓住精彩的瞬间,给人以鲜活的生活场景。“河街”上虽有三教九流,以及“纤夫”、“船夫”、“妓女”等生活在最低层的民众,但做为当年“新文化”的杰出作家,也许是为了爱情主题,未提及阶级对立或社会矛盾。
我们虽然仅仅是从文字上了解湘西的那个遥远的时代,未必真悟是什么样的社会环境,但《边城》却是沈先生描述的类似于陶渊明笔下的现代“桃花源”,与当时“争乱”的外世隔绝,从中不难看出沈从文先生对和谐美好社会的向往和追求。
《边城》塑造的主人公渡船少女“翠翠”,是纯洁美丽的化身,是《边城》美好的灵魂:“爷爷”老船夫是淳朴厚道却也倔强的老人,他为翠翠美丽而自信骄傲,为了翠翠嫁一个好人家,他不计地位的贫寒低贱,内心凄苦忧虑与责任自信交错。前清解甲流落军官“顺顺”凭着一些积蓄经营木船,事业兴旺发达,又因大方洒脱,仗义慷慨,诚信公道,被众举为“掌水码头”一方豪杰绅士。他的两个儿子“大老”和“二老”受父亲江湖风范教育熏陶,在浪里行船摔打锤炼,皆成为江湖“岳云”式聪明英俊少年。在渡溪或“逮鸭”的竞技后,兄弟二人心中都是与翠翠一见钟情,深深爱上了美丽的翠翠,“二老”傩送为追求翠翠宁可要条破渡船而不要那座“新碾坊”。“大老”天保在与翠翠提亲的一次次混沌不清的“马路”,“车路”推辞中,决不放弃对美的追求,执着的兄弟二人互明心事后,毅然甘愿站在月夜山崖上为翠翠唱“三年六个月”的歌。
《边城》是一幕爱情的悲剧,看似文字轻松酣畅的流淌,实则笔墨浓晕幽幽的凝重,她的感人正是爱情悲剧的美丽。沈先生笔下的妙龄翠翠,细腻的再现了一个少女春情朦胧的心里变化,生动的刻画了少女羞涩的恍惚与冷漠。由于从未有过母爱和做为女性的涉世,心理孤独的翠翠面对痴心爱情不知所措,一次次含蓄埋没,躲避推脱,终于忧郁等待竟是一场悲剧。山崖上再也听不到天保和傩送兄弟月夜的山歌,天保在漩涡中溺水身亡,傩送悲痛之际又不愿接受家中“新碾坊”的催逼,去了遥远的“桃源”地方。在这令人心碎的时刻,爷爷在吃了掌水码头“一闷拳”的怨恨后,那个暴雨雷鸣的夜晚,碧溪岨的白塔终于倒塌,翠翠唯一的亲人,辛劳一生的老船夫在睡梦中带着忧虑和期待撒手西去。翠翠在杨马兵等人述说中,明白了一切,她痛哭了一个晚上,可是那如歌的岁月似白河流水滔滔而去。
《边城》的结尾也挥洒的十分悲壮幽深,意境深沉:“到了冬天,那个圯坍的白塔,又重新修好了。可是那个在月下歌唱,使翠翠在睡梦里为歌声把灵魂轻轻浮起的年轻人,还不曾回到茶峒来”。
“…………。”
“这个人也许永远不回来了,也许”明天“回来!”,沈先生诗歌般精妙的几笔点缀,给人留下了悠长的惋惜和无限的牵挂期盼。
边城读后感(4)_800字
沈从文是本世纪最为优秀的文学家之一,也是着名的物质文化史专家。对于许多人来说他还是个谜:学历高小,行伍出身,有着传奇般的人生经历。时间证明,他许多作品今天依然显出极强的生命力。
《边城》是沈从文的代表作,展示给读者的是湘西世界和谐的生命形态。《边城》发表于1934年,小说描写了山城茶峒码头团总的两个儿子天保和傩送与摆渡人的外孙女翠翠的曲折爱情。青山,绿水,河边的老艄公,16岁的翠翠,江流木排上的天保,龙舟中生龙活虎的傩送……
《边城》中的一切都是那样纯净自然,展现出一个诗意的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然而最终美好的一切只能存留在记忆里:天保与傩送一个身亡,一个出走,祖父也在一个暴风雨的夜晚死去,一个顺乎自然的爱情故事以悲剧告终。《边城》是一个关于湘西苗族的“民族寓言”的经典文本。
用人物象征和心理分析的方法,透视《边城》的深层文化隐喻,可以发现沈从文先生对湘西苗族文化的形象思维图腾和他对苗/汉、中/西文化冲突的思考与隐忧。
沈从文,1902~1988,原名沈岳焕。着名小说家、散文家、历史文物研究家,以《边城》等作品享誉文坛,蜚声海外。
沈从文生于湖南凤凰一个旧军官家庭,后因家境转入困顿,刚刚小学毕业、年龄还不满十五岁时,即厕身行伍,到人世间去“学习生存”。其后数年间,他随当地军阀部队辗转于湘、川、黔边境及沅水流域各地。
三十年代初,沈从文在创作的同时,主编大公报文艺副刊,并以其在文坛的广泛影响,被视为“京派”作家年轻一代的领袖。一九四九年以后,由于“历史的误会”,改行从事古代文物研究,并先后出版明锦(与人合作)、中国丝绸图案、唐宋铜镜、《龙凤艺术》等古代文物图案集及学术论文集。一九六四年,受周恩来之嘱,着手编着《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填补了我国文化史上的一项空白。
沈从文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是奉献的一生。沈从文先生的文学作品《边城》、湘西、《从文自传》等,在国内外有重大的影响。他的作品被译成日本、美国、英国、前苏联等四十多个国家的文字出版,并被美国、日本、韩国、英国等十多个国家或地区选进大学课本,两度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评选候选人。
沈从文1988年5月,因心脏病突发,在其北京寓所逝世。故居于1991年被列为省人民政府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拨款进行了整修。故居现陈列有沈老的遗墨、遗稿、遗物和遗像,成为凤凰最吸引人的人文景观之一,每天来瞻仰者络绎不绝。
夫拍桌子
先看 \ 武林外史 故事都是从此开始的,古龙大多数小说都和武林外史有联系。然后是飞刀系列(包括 多情剑客无情剑 九月飞鹰 边城浪子 天涯 明月 刀 飞刀 又见飞刀 ),接着是 陆小凤系列 楚留香系列 七种武器系列,其他的就是比较分散的,之间关系也不大。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carrie77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kiki_cocoa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Jiangdada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甘迪乌拉克
原贴: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唐文俊OMG
cail1987
土儿
hawaer
Yukisuke
轩居晨风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昼为明月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莞尔
原贴:古龙小说推荐阅读顺序
luxjuve
yanyufu
懒懒の猪
蘑菇莨薇菑
肯定是陆小凤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陆小凤传奇,是导演根据古龙小说去拍的。小说中,陆小凤被描写成,英俊潇洒,风流倜傥,玉树临风,武功高强,喜好调戏美女。
古龙武侠,虽说很多人物,比如:楚留香,萧十一郎,李寻欢,叶孤城等主角续写,但他们都是正面的一派,低调优雅,并没有表现出风流倜傥的一面。
所以小编认为陆小凤是古龙武侠中的风流人物。不知各位有什么意见?留言?
icefairy
原贴:求古龙小说阅读顺序
momo沫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