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武侠,以我看过的一些来说,一直比较关注的是步非烟的作品,代表作华音流韶系列。这部书融入了宗教和神话元素,很引人入胜。楼主可以看下。
旧武侠就不用说了,代表人物就是金庸,古龙。
burnmoney
新武侠,以我看过的一些来说,一直比较关注的是步非烟的作品,代表作华音流韶系列。这部书融入了宗教和神话元素,很引人入胜。楼主可以看下。
旧武侠就不用说了,代表人物就是金庸,古龙。
羚旯
孙晓的【英雄志】(金庸封笔古龙逝,江湖唯有英雄志)【隆庆天下】。时未寒的“明将军”系列:【偷天弓】【换日箭】【绝顶】【破浪锥】【窃魂影】【碎空刀】等小椴的【杯雪】、【洛阳女儿行】、【肝胆】等。
方白羽“千门公子系列”、“铁血密捕系列”、“游戏时代系列”、“奇门兵刃系列”等。凤歌的【昆仑】、【沧海】。燕垒生、红猪侠、沧月的“听雪楼系列”、步非烟的所有作品!以上都是我看过的作品,基本上都是纯武侠作品~~
原贴:推荐几部新武侠小说吧,
gofe
天天快乐
原贴:推荐几部新武侠小说吧,
芷薇sherres
小椴。
代表作:《洛阳女儿行》
《洛阳》实可谓字字珠玑,源于汉唐,高于汉唐,雄风犹在,而多了一份温婉,一份峭拔,一份缠绵,一份感喟。实在佩服小椴的古典文学修养,一句句古诗的化用,似信手拈来,却又那么水到渠成、无半点雕琢的痕迹,所谓的"独具匠心",比之无需匠心的浑然天成怕是要逊色一筹吧。
步非烟:此女文学功底着实不凡,想象力也是天马行空,作品也都很精彩,但是不适合本人胃口,只看过一部分就没有兴趣了,但是我声明不是她写的不好(别让粉丝喷我),是本人不喜欢这样的风格罢了。
苍月多写奇幻,不符合楼主的要求。
一度被称为大陆新武侠扛旗人物——凤歌。
《铁血》短小,内容丰富,充实,是凤歌崭露头角的契机。
《昆仑》大气磅礴,读之为之神倒,无数文章称赞,我就不多赘述了。
《沧海》狗尾续貂,令人遗憾,不算是凤歌江郎才尽,而是前人将能写的都写的差不多了,出新谈何容易。
三部曲中《昆仑》算的佳作。
原贴:大陆新武侠作家中谁最好?
爱旅行的Kat
武侠小说走到古龙这头早该反扑归真,楼主应该看看旧派民国的武侠小说,从中看武侠小说的发展。
实在上金庸 梁羽生 古龙对旧派一些名家还有不如的地方。
因为抗日 内战在当时的动乱时代,武侠小说显得特有意义,列如平江不肖生和文公直都是国军的人物,他们写武侠大有振民强心的意思。
这决不是现代写什么爱情、什么侠客人性可比的。看到赵敏 黄蓉弃父去跟汉子的时候,大读者觉得她们痴情,但有几个人会说她们很不孝?
原贴:大家来谈谈新武侠的道路
十九阿哥
作为武侠小说的巨匠大师,金庸曾颇感自得地将自已十五部作品中的十四部(《越女剑》除外)书名中各筛一字,骈成一幅罕见的对联:飞雪联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以示自已作品的精华尽在其中,口气语里不无炫耀之意!一时间竟在华文武侠中世出无两。
然而,经过反复地斟酌比较,我们又不得不承认,就其总体水平和影响而言,不论是旧派武侠小说家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宫白羽等,还是新派武侠小说家梁羽生、古龙、萧逸等等,都无法和其有真正意义上的抗衡,或多或少地都有不足之处。鄙人年轻之时,常慕新派武侠小说创始人梁羽生先生,慕其作品有才子佳人之气,而大多故事又以历史真实素材为背景,其间剑士侠客报国顾瞻天下之情,可谓是令人肃然起敬,而诗词书卷之雅又时时出于字里行间,深觉非旁人可比。然后读金庸大作,初读不过尔尔,稍之再读,竟不下羽生之魅;臾之复读,满目生花,诸多妙处大妙羽生。那些鲜明的主人公或仁极、或恶极、或义极、或侠极、或痛极、或凄极,忽使人掩卷为大哭,忽使人捧卷为大笑;俄尔浪漫感动观者肺腑,俄尔泣绝惨煞人心;邪者反寓怜悯,正者反教嫌恶;不论人者何种,一经金庸之手,无不栩栩如生,虽不及羽生才子气,反以不才子逊真才子;诸此种种,使人折服之极,诚所谓“天下第一侠笔”,无怪乎梁羽生后来诚敬文章,示梁作不如金笔生玄。
但观十五部作品,个个称得上佳作,那何以为金庸最高巅之作呢?思来逐去,余觉得《倚天屠龙记》篇最是!此论一出,势必引起诸君的哗然。以影视角度来讲,《射雕英雄传》、《雪山飞狐》最为轰动,以出书版次而言,《天龙八部》、《笑傲江湖》最为繁多,以金庸先前所言,《神雕侠侣》最为他所喜,《鹿鼎记》是他倾笔之作,被某些文人评为第一巨著,凡此例举甚多,何以有倚篇为第一之作?
非不才一时兴起,笔到之处信手而成,乃是余几读金庸全作后,集十几年光景百思千嚼方得出此论!《飞》、《雪》、《射》三篇虽最为轰动,但不过是受了影视剧成功所影响而致众人再阅其篇,以书论书,虽仍是佳作,却较《笑》、《天》等差了一筹,不足为论。重版次数最多,声名提及最频繁的乃推《笑》、《天》两篇,以上而言,倚或可不及,但若因此而奉它们为最作,实是淹屈了倚书。以文学而论,前者固有其耀眼光芒,但决不如后者全华,何以见得?
诸君且屏息静气,观予如是道之。
倚篇接《神雕侠侣》之末,从郭靖之女郭襄寻找杨过夫妇不期而遇何足道,上少林会觉远,经张君宝为一代武当掌门,化为奇人张三丰,至武当七侠俞三侠受残,张翠山与殷素素结为夫妇和谢逊共处冰火岛,生下张无忌,回归中原后张无忌身患绝症,得奇遇成为名震天下的明教教主,到闯少林救义父,抗元鞑退隐江湖,前后足有百多年的光阴流转,并且是用正叙的手法写出,此不但为《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射雕英雄传》所不及,其余十几部也望叹弗如!
此其一。其二,主人公足迹从中原至江南,从西域至东北,已遍及华夏神州,又从江南海隅至东海,甚而飘及到北极,又往返回至中国,从东海横穿至光明顶,又从光明顶至西域,直至波斯诸岛再回到少林,其往返路程曲折长远,何止几万里,应足有十万之余而莹莹不缺!金庸其它作品中虽也有万里路程,但同《倚天屠龙记》相较终逊了不少,即便迄今所有武侠小说中也是绝无仅有!仅此两点,已为天下诸君瞠目结舌,真可谓是匪夷所思,闻所未闻了。
其三,《笑》篇令狐冲、东方不败等大小人物繁多,有名有姓的不下几十人,从角者不下几万人,人物众多不假矣;而《天龙八部》中段誉、虚竹、乔峰、四大恶人等人物更多更广,从者已有十万众;但若和《倚天屠龙记》相较,有名有姓者却近百计,从者教下有百万之众,非但《笑》、《天》两篇不及,即便有跃马千里之势的<射雕英雄传>也无法比拟;诚所谓大手笔大作品。
其四,此书以武学史、官场史综于一书之中,真实人物颇多,如张三丰、宋远桥、俞莲舟、俞贷岩、张松溪、张翠山、殷梨亭、莫声谷、朱元章、韩林儿、徐达、常遇春、花云等王公将士,以至西域苦慧等等,给人以真实可信之感。此又为其余书所不及也!
其五,人物传神,颇值认识争执的人物极多。若论人物传神,《射雕英雄传》有东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老玩童、郭靖、、黄蓉、杨康等,《神雕侠侣》有杨过、小龙女、郭襄等,而《天龙八部》又有风流之段誉、忠厚之虚竹、侠义之乔峰、四大恶人以及阿竹阿紫王语焉等,确实令人眼花缭乱,目不暇接。但再读倚书,却又觉上述与之相比,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倚书不但人物众多,而且无不传神。不论是主角次角,真实者还是虚构者,无不写来各有特色,各受人欢喜点评!不论是以张无忌、张三丰、觉远、郭襄、武当七侠、见闻空智四神僧、灭绝师太、周芷若、常遇春、彭莹玉、渡厄三老、纪晓芙、杨不悔、小昭、为代表的正道人物,还是邪者成昆、陈友谅、紫衫龙王、玄冥二老、韦一笑等邪道人物,抑或亦正亦邪的赵敏、殷离、殷素素、杨逍、殷天正、周颠、说不得、范遥、何足道、胡青牛、铁冠道人等,不论是死去的阳顶天,还是始终未透姓名的黄衫少女(杨过之女),无不栩栩如生,无不令人或敬、或憎、或喜、或恶、或悲、或怜!而以上诸人姓名一旦被人提及,读者必会滔滔不绝地论起其人性格与传奇经历,纵读后十几年也深映心中,久弥久深!此又为旁书所能达到之效果么?
其六,纵观金庸全书,虽是少明言哲语玄理,却反给人极深的玄理谆戒,而字里书间的人物故事,又往往催人泪下;叹人生无定,叹人世冷暖无常,叹命运沧桑叹正邪难分,叹造化弄人,俱是要理。虽如此,不观全书却不能得其全论。而金庸的著作大多是每一书主写一点或几点,虽使人感慨,却难见全貌,心有不足之感常浮于读者心间。惟此书与其余书不同,描写人间几种人性极为俱全。如张三丰之博大精深,张无忌之血性忠厚,七侠之仁义相重,成昆之奸诈残恶,赵敏之狡智百出,殷离之痴幻潸然,何足道之逸兴冲天,灭绝师太之手酷无情,周癫之癫狂不介,张翠山殷素素之情爱无奈,谢逊之威风八面、愤世无肆,凡人世的种种性情,几尽于书中。读毕《倚天屠龙记》,纵其余十四书不看,也可深觉出作者心中的苍凉笑泪,是何等感人肺腑,揪人心胆!
其七,金庸曾云他最喜爱《神雕侠侣》中的杨过,旁人以爱屋及乌的心思去推测《神》篇,也殊非妄测。但我们深品杨过之身世凄惨,却也不难觉出一点,那就是:金庸所有作品中,以心血倾注于“杨过”最为巨大,与其说读者感动杨过的身世遭遇,莫不如言金庸自己为“杨过”的飘零沧桑而不自禁凄楚生酸!所以以作者感情而推崇其书伟大,绝不可为之,否则不但要失去相当多的读者,而且以感情倾注过多的作品人物往往令作者不能觉察其带来的污暇与反面效应,而导致其书有大憾,这一点在许多文人的作品中可经常看到!
至于金庸的封笔作《鹿鼎记》,。虽洋洋洒洒,花了不少宣纸徽墨,但终因倾期望过大,又殊非金庸本性,把一个韦小宝写成了钻天老鼠,何等滑稽何等描之!金庸又揣当世读者浅俗无聊,只图快感刺激,一路写下来,所言所行尽是“不仁不义不诚不恭”恶行无赖手段,给人以作者将天下人尽皆小丑一般反感印象。庸自言注此笔力最大,终于满尔招损,弄巧成拙,成一大撼事!所谓“有心插柳柳不成”当是如此。金庸是一位自由与自然的写手大师,因它声而转移心灵深处之意,实不为取,因围了作者本意而迎图世俗之浅薄,此书不成功已是早已注定!作者写作中即使半途觉出,悔之却也已晚!庸曾自辩言:本意觉非写韦小宝好处,但有典书几部里也以反面人物为成功者,如鲁迅之阿Q等;即便是《红楼梦》中的贾宝玉,也不是身陷脂粉海里,甚至噼色男童!言下之意不言而喻,庸将此书同名作《阿Q正传》、《红楼梦》等相较且自注辩解:韦小宝比宝玉还强些!这真是大错而特错,反有愈辩愈心虚之嫌。这只能说金庸又忽略了前人二书成功的要旨,也说金庸未将《鹿鼎记》的位置摆正。《阿Q正传》与《红楼梦》所以成功,乃是指出主人公生平的性格、环境,必影响其后的走势。二书是以当时的世俗却用反世俗的手法写出,才不落俗套。而《鹿鼎记》却以迎世俗的心理作毕。更有前者主人公结局无不是凄惨收场,后者韦小宝不学无术却皆大欢喜得众妾而归,早已落了俗套,也失去了意义上的应有之处,给人留下的感觉只是韦小宝胡闹一场后乐哈哈了事,连“一场游戏一场梦”都算不上(金庸在《鹿鼎记》的再次改动中将让韦小宝受些“惩罚”,以做弥补)。如此之作,又迎世俗,又违作者本意,要是成功了那也未免太令人失望了
此外,《倚天屠龙记》在叙述结构、语言文风上更有独到之处,将来鄙人有专门篇章论述,这里暂且不表。
一代宗师谁复拟。金庸这位世上不二出的武学大家,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依然独霸武学文坛,凡有华人处则有金庸武侠小说,对于后人来说,金庸也许是一道永远难以攀越的高山。
原贴:华语武侠巅峰之作是哪一部
舍得
一般说来,大陆新武侠引起注意,是在《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以后,小椴、时未寒、凤歌、燕垒生、杨叛、展飞、沧月、沈璎璎、庹政、王睛川等武侠写手也正是通过《今古传奇》,才广为人知的。在这几年里,大陆新武侠也涌现出不少的好作品,下面,我就评选出自己心目中的十大经典之作。 第一名,〈乱世英雄传〉,这是小椴的成名作,亦称〈杯雪〉。这篇文章能排在第一是当之无愧的。许多朋友正是通过〈乱世英雄传〉才开始认识大陆新生代武侠的。因为这个原因,许多人心中还有着对〈乱世英雄传〉的美好回忆,骆寒、袁老大、朱颜、萧如、耿苍怀、易敛等这些人都在读者的心目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久久不能忘怀。〈乱世英雄传〉也是拥有读者最多的大陆新武侠小说。因此,〈乱世英雄传〉排在第一位,是实至名归的。 第二名,〈碎空刀〉,这是时未寒的成名作。这部小说的特色在于语言和人物。从语言上来看,该文语境优美,颇有散文的味道,读来让人觉得尚有余味。再来看人物,人物各具特色,叶风的冷傲、祝嫣红的痴情、沈纤纤的伤情、秦空的对刀道的追求、明将军的枭雄气概都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了。叶风与祝嫣红之间的那段美到极致却又属不伦的恋爱感动了不少的人,很多读者都为他们之间的感情而唏嘘不已。一部小说能感动许多的读者,排在第二也算是恰当吧! 第三名,江南的〈春风柳上原〉,江南不是一个专业的武侠写手,其成名作是〈此间少年〉,相信大家都看过。但其〈春风柳上原〉也不逊色于其它专业武侠写手。这部小说以文中所流露出来的真情实感而打动了不少读者的心,它从一个方面阐述了作者对于“侠”的理解,以及对于爱情的看法。看在感动了这么多读者的份上,排在第三不过份吧?
原贴:大陆新武侠十大名著
北方
wuhao_1978
金庸
有一则评论这么说:如果说梁羽生是新武侠小说的开创者,那么金庸就是新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许多武侠迷在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浸淫多年后断言,金庸之后无武侠。我当然也这么认为。无论是在文笔抑或是人物塑造方面,金庸的成就都是后来者无法望其项背的。当我看到其他小说家的作品时始证明了我的看法是正确的。现在回忆起来,当初偶尔拾得两本粗糙不堪的《侠客行》,当时才5年级,字还认不全,就囫囵吞枣地把整部书通读了下来。那时候小学生之间流行小台灯,由两个五号电池供电,偷偷从家里取了钱,买下小台灯,晚上钻在被窝里挑灯夜读,兴之所至,不知其倦。感觉最温馨的章节是《笑傲江湖》之学琴,盈盈扮作年高德劭的老婆婆教病入膏肓的令狐冲学弹清心普善咒,一个愿教,一个愿学,最绝妙的是盈盈脸薄,“偶然说了一句关切的话,立即杂以他语,显是不想让他知道心意”,而令狐冲则是完全不知其所以然,认定隐于竹帘后面的盈盈是个关心自己的老婆婆,对盈盈一点点透漏出来的爱意理解成为长辈对晚辈的关心爱抚,而后竟然说出了对小师妹的苦恋而不果。每每看到这一节,心中恍有所悟,离身而起,不复能言。而最童真的一段则是《倚天屠龙记》之穷发十载泛归航。
——殷素素突然指着南方,叫道:“那是甚么?”只见远处水天相接处隐隐有两个黑点。张翠山吃了一惊,道:“莫非是鲸鱼?要是来撞木排,那可糟了。”殷素素看了一会,道:“不是鲸鱼,没见喷水啊。”三人目不转瞬的望着那两个黑点。直到一个多时辰之后,张翠山欢声叫道:“是船,是船!”猛地纵起身来,翻了个筋斗。他自生了无忌之后,终日忙忙碌碌,从未有过这般孩子气的行动。无忌哈哈大笑,学着父亲,也翻了两个筋斗。——
我初读时,以为一个10岁的小孩如何能够“哈哈大笑”,于金庸无意中的笔误殊不以为然。再接着往后面读时,却越发觉得这四个字把一个童真有趣涉世未深的小孩子的活泼可爱写得跃然纸上,真可谓神来之笔。通过孩子的角度,与残酷现实世界作对比,间接得体现出了未来路途的不可预期,为张翠山夫妇的惨死、张无忌九死一生的江湖闯荡稍稍隐了一点伏笔。
古龙
金庸之后,我再读的是古龙。因为人人都将古龙与金庸放在一起作比较,大家都觉得,有资格跟金庸一较短长的只有一个古龙。最先看的是楚留香系列。看第一眼的时候,便强烈地感觉到古龙与金庸的差别在哪里了。从形式上看,古龙后期的作品,也可以说是代表古龙写作水平最高的那些作品,都是由短句“拼凑”起来的。在小说情节的推进期间,常常穿插一些警世之言。这些短句,大多说写男女间的关系,涉及到肉欲以及爱情。从男人的角度体会所谓的爱情是什么东西,女人又是怎样的的动物。看多了这些无聊的句子之后,便不再想看他的作品了。偶尔翻了翻他前期和中期的作品,我倒是觉得这些作品还值得一读,于是便去看了他的《武林外史》、《圆月弯刀》之类。如果说金庸的作品是国画,那么古龙的作品就是漫画了。对古龙的不喜爱全是个人的阅读习惯使然,我没有有一点想诋毁古龙。他比那些模仿金庸文笔以及后来那些模仿他的作家比起来,有自己独特的高明。有人这么评价古龙:“古龙则追求武侠小说的语言欧化,他擅长写短句与分行式,对话中多警句,交代事情来龙去脉多段落,多层次,他力求把句子写得很美,很可玩味,很有哲理,给人一种面目一新的格局。古龙在语言上的创新,当然不能说绝对成功,但古龙的新文体毕竟突破了武侠小说的原有文体,并形成了一种自己的新的语言艺术风格。”这个评价是很中肯的。他的那些忽略招式,只讲意境的武侠风格,让我强烈地想起了日本的动作类漫画,譬如灌篮高手、《浪客剑心》等。让读者充分地感受到格斗所带来的的感官刺激。楚留香、陆小风之流,基于一张好看的脸之上,潇洒仁义,武功卓绝,朋友多多,红颜多多。他们的内心是中国化的,武功则是日本化的,中日合璧才创造出了这些卓绝的武侠形象。我不喜欢古龙,主要原因还是他的文笔以及对人物的全方位塑造。他没有金庸对中国文化的学习之深,没有金庸儒雅的文风,这还是次要的;他笔下的主人公,先天的成分占了很多,后天的努力对后来的成功好像根本体现不出来。像楚留香,根本是一个横空出世的人物,完全没有过去。在他的行进的路途上,宝马、香车、美女、好酒从来都不缺,这样子行走江湖谁不奢望,但又有谁相信这是真的。偶尔一两次失误也是人之常情,这样更体现了香帅对美女的爱护。李寻欢还好点,起码还有那么一点过去,一点辉煌的过去,中探花,做官吏,做武者也是因为个人喜好。总之,我觉得古龙笔下的人物是舞台上的明星,无论做什么、怎么做,举手投足一派珠光宝气,浑没有人间的气象。古龙以及他的作品,更像是娱乐社会催生出来的产物。或许本来就是吧。
梁羽生
带着对古龙强烈的失望,我把目光投向了梁羽生。这是个很早就听说过的名字,只是不曾光顾过他的作品。看过他的作品简表,才知道《七剑下天山》、《云海玉弓缘》是他的大作——太失敬啦。据说他的文笔可以和金庸有一拼。这才是最吸引我的,于是我翻开了他的大作。跟金庸相比,梁羽生的作品简直太多了。金庸好不容易才写了十四五部。而梁羽生,我简略算了一下,竟然超过了34部,比金庸的一倍还多。太多产了。我以为这可是难得的饕餮盛宴,如果每一部都和金庸的作品不相上下的话。现在想想,我能够记起来的人物有段克邪、金世遗、江海天,其他的差不多都忘光了。记忆中,段克邪的武功永远超不过他的师兄,虽然他是《龙凤宝钗缘》的男主角;金世遗的武功最厉害,行为最放荡,“遗世而独立”;江海天则吃了几颗扣子功力大进。看过梁羽生的几部作品,才体会到,为什么他只是新武侠的开创者。比之于金庸,他欠缺的太多了,虽然作品比金庸写得多。我最大的体会是,他只是在堆砌故事情节,对人物的塑造太差劲。拿段克邪来说,这是我看过梁羽生这么多作品之后感觉写得比较好的一个角色。他是贯穿《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的一个线索人物,在第一部和第三部里是配角,只在第二部里才做了一回主角。在第一部《大唐游侠传》开始,段克邪生于安史之乱,乃大侠之后,根骨奇佳,不幸的是刚生下来便被后来的师兄掳走,段克邪之父辗转寻子,于是故事便因此而展开。我原本以为段克邪会因缘际会学下一身本事,在平叛安史之乱的过程中立下绝世气功,没想到从此这个人便没了音讯,另一个人物适时登场,占了主角位置,叫做铁摩勒,是段克邪之母的侄子。故事情节忘记了,只知道到故事最后,段克邪才重又出来,期间已过去了10年。没有人知道这10年对这个孩子发生了什么。只知道他一出山门,便显现出了绝世的武功,虽然书里注定永远也不会超过他的大师兄;在万马军中,斩敌杀将如若儿戏。刚刚表现了一下,第一部的故事便结束了。如果读者不知道此书还有续集的话,我想象不到读者该是怎样愤慨自己买了一本不值一哂的武侠小说。无论是铁摩勒,还是段克邪,年幼时期的学习经历都被忽略了,最奇怪的是,铁摩勒仅仅学了一些别人的招式,这些人的武功在武林中只是二三流,他最后却成了天下第二高手,太不可思议。如果书里有一些离奇的情节还或可解释,可是书中一直是平平的叙述,我们就奇怪了,这么高的功夫是怎么练出来的?是不是唐朝的时候,武功整体上太低微了?显然这个解释是不通的,唯一的解释是梁羽生的写作手法太平淡,没有安排合理的情节推进主人公武功级数的提升。接着看《龙凤宝钗缘》,段克邪终于如愿以偿地做了第一男主角,武功卓绝,经验丰富,虽然有点不合理的小心眼,虽然武功永远超不过大师兄。由于在第一部里,胃口整整被吊了一本书之久,所以对这个人物的出场期望值特别大。他也对得起读者,有惊无险地抱得玉人归。然后是第三部。我以为段克邪还年轻,在结婚之后,应该还算有一番作为,不过这次又失望了。出乎意料的是,这次的主角特别多,在第一部、第二部里所有正义的大侠都有了后人,这些后人们集体构成了第三部书的一群男主角。都是主角,等于没有主角。故事重新平淡地继续下去,没有一点波澜,直到结束。我觉得大家都被梁羽生骗了。是不是他想凭名气赚稿费,编了些粗糙的情节,一下子就写了3大本书,该是上百万字了吧,太厉害了。相比之下,我体会到了金庸品格的可贵之处。他不仅在适当的时机封笔,而且每一部书都创造了一些熠熠闪光的人物。不像梁羽生,堆砌了这么多小说,能够让人记住的,只是“这个人写的小说不少”,仅此而已。我还知道了一件事,文笔好是一方面,能够写出紧凑夺人的故事情节更是小说成功的决定性因素。梁羽生不会写故事,所以,即使他开创了新武侠,在武侠史上,仍然落后于金庸、古龙,甚至于后来居上的司马翎、黄易。
温瑞安
在谈到温瑞安的时候,武侠迷们习惯上把他和金庸提到一块儿,我听人说,金庸曾把他看作是知己。我不知道金庸是否曾经这么说过,在我看来,温瑞安的确与金庸的距离太远了。如果金庸是一座山的话,温瑞安顶多就是一座小土包。我想他是想融合金庸与古龙二者的特色于一家。他与古龙“一样”,喜欢用短句,一句话,几个字就组成了一段话,也像古龙一般,时不时编排一些惑人的警句,以期收到情节突兀、摹状深刻的写作效果。可是画虎不成,我强烈得不喜欢这种照抄的格式。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独特的个性,写作也一样。温瑞安不但照搬古龙的短句格式,也像古龙一般写“名言警句”。果然,我在网上找到了一篇题为温瑞安妙语的帖子,荼毒之广,令人心惊。可能是温瑞安正在学习阶段,所以模仿别人也可被原谅。可是他毕竟已经有了这么多作品了,甚至还可分为“四大名捕系列”、“神州奇侠系列”、“说英雄谁是英雄系列”等十多个系列。我想如果是模仿,也该够了。我看的是《神州奇侠系列》,大侠萧秋水的故事。看了几本,实在看不下去了。此刻,我方才想起了古龙的好处。现在重新再读古龙的时候,看法已不再像从前那么偏颇。呵呵,看来,读温瑞安也让我懂得了看待一个作家一定要全面。在《神州奇侠系列》里,有两个活宝喜爱斗嘴,也能让人笑一笑。可是,我又想起了了可爱的桃谷六仙还有少年石破天。比起这些笑话大家来,那两个活宝便小巫见到大巫了。
如果用一个字形容金古,金庸可形容为“大”,古龙可形容为“奇”;温瑞安兼采两家之长,却显得一无“大”,二不“奇”,令人惋惜。看温瑞安的样子还年轻,希望他可以做出突破。
司马翎
我读黄易的小说在温瑞安和司马翎之前。黄易曾说过,“金庸对人物的描写栩栩如生,活现纸上;司马翎则对人性的刻画入木三分、大胆直接、卓见哲理、俯拾即是……他们都各自创造出一个能够自圆其说、有血有肉的武侠天地!”可见黄易对司马翎的推崇程度。因此我下载了之前并不曾听说过的司马翎的作品。与古龙相类似,司马翎的作品也可根据创作时期分为前期和后期,而后期的作品尤其体现了所谓司马翎对人性的刻画之“神”。这是一个我看过一篇后就不想再读其他作品的作者。并不是我厌烦他的作品,而是太累。看他的作品,有点像以前看外国翻译过来的书。不同的是,看国外的翻译作品,是语法习惯上拗口;看司马翎的作品,则是大段成篇的对人性的描摹,不晓得是太冗长还是太艰深,脑袋是在承受不了。于是,我在看他的作品的时候,学会了“一目十行”的功夫。这应该就是普通读者与作家的关注点的不同罢。读者关心的是故事情节如何夺人耳目;作家如黄易者关心的则是如何从中学习。如果黄易所说不差,司马翎的刻画功夫的确是高人一筹。我从来没有见过有哪一位作家,无论是写武侠的,写正史的,还是写其他方面的,有如此高明的描摹人性的功夫。小说里的重要人物,能够纯粹通过说话进行精神方面的较量。以至于我认为司马翎笔下的人物肯定都是天才。写武侠至于如此大费周章吗?金庸古龙写过从来没有过如此“费脑力”的人物,但是他们的作品远比司马翎要受读者欢迎。看来,司马翎的作品或可以做作家们的心理学教材,却成不了读者群众受欢迎的作品。不过这正是司马翎独特的高明之处。起码没有一个作家能够在人性刻画方面如此出众,冗长也好,绝妙也罢,没有人可以轻易地胜过司马翎。如果有一天我要写武侠,司马翎一定是一个不得不选的心理学老师。突然有个疑问:温瑞安学金庸、学古龙,怎么没有学司马翎呢?我的答案是,司马翎太难学了。我不清楚司马翎的人生经历,可能是他经历了一般人没有过的痛苦经历,养成了小心翼翼的作人习惯,从不轻易地相信别人,久而久之,练就了一双看透世事沧桑的火眼金睛,于是他的作品也带入了他无奈的人生经验;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他是心理学的大师,运用心理学来描摹人性,在他来说是驾轻就熟,于是开辟了武侠小说的新境界。司马翎可以“大师”来称呼。
黄易
黄易是在金庸之后第二个让我爱不释卷的作者。我最喜看的是他的《大唐双龙传》和《寻秦记》。《寻秦记》引人入胜的是他的写作手法,以今入古,实在是太意外了,而且这意外不仅仅是一时一事,在整部书里,几乎时时处处都体现了出来。而《大唐双龙传》,两个打不死的主角,屡败屡战,以战养战,卓异的先天资质加上后天离奇的坎坷经历以及不息的努力奋斗,终于成功。黄易能算得上是经典的也就这两部了,其他的大多涉及科幻以及现代题材,没什么意思。《大唐双龙传》最引人注目的还是武功,最不可思议的是徐子陵的结印功夫。这部书完成于上世纪90年代末吧,那时候日本的《火影忍者》还没有出现,所以结印功夫应该算是黄易的首创。我对佛家文化甚不了解,手印文化可能属于佛教文化的一支吧。但不论怎么说,能把这种手形变幻化在武功里面运用,的确是前无古人的创举。我觉得,如果《大唐双龙传》不涉及政治会更好一些。我认为,武侠小说不应该把正史上的人物随便拉进来。小说里,李世民摇身变为武林高手,可以和神功初成的寇仲徐子陵相提并论,属于一级高手的行列;而李元吉、李建成、李渊犹胜,乃是特级高手的级别。这无疑贬低了小说的“可信度”。虽然武侠小说是一个天马行空的想象世界,但他毕竟有自己生存发展的原则,读者对武侠世界的憧憬也基于这些原则之上,如果作家们随意破坏这些原则,很容易会导致读者对作家所营造的武侠世界的不信任。寇仲的心跳得快了一下,李世民竟然能够听出来,说出来谁能相信?黄易的新作《边荒传说》里,刘裕竟然是如此高明的武学大家,更加没有人肯相信了,除非不知道刘裕后来是皇帝。而金庸的武侠世界里,成吉思汗只精于骑射,朱元璋常遇春仅仅会武而已。这与正史差别不大,所以读者都相信。因为这个缘故,对《边荒传说》,我始终提不起兴趣看下去。《边荒传说》编得比《大唐双龙传》差远了。《大唐双龙传》第二个缺点是卷帙浩繁,冗溺不堪。整部书竟然六十三卷,每卷十三章。太可怕了。有一千万字吗?应该有吧。真是不可想象。可能比金庸所有武侠小说的字数加起来还要长吧。黄易简直就是个怪物。这样的写法,有好有坏。好处是,读者可能尽情地徜徉在作家为读者所创造的武侠世界里,不必担心这个世界很快走到尽头,但必须以作品的质量作为前提。如果是粗制滥造的作品,有谁会愿意糟蹋自己的时间呢?坏处是,作品累赘不堪,结构不紧凑。写小说,一方面是为了塑造作家心目中理想的人物,另一方面是揭露一定社会一定制度下人类的生存状态。作品的内容长度能够恰如其分得表达出作者的写作目的就足够了,何必硬要编排无谓的故事来“哄骗”读者呢?如果时间太多,不如创作其他类型的作品来丰富自己的写作生涯,一棵树叶子再多,也仅仅只是一棵树,它终究变不成森林。看看金庸的作品以及他笔下的那些性格迥异且神态丰富的人物们,以射雕三部曲为例:郭靖、杨过、张无忌,大仁大义有之,桀骜不驯有之,温厚端方亦有之。反观黄易的作品,这些能够数得着的人物,太局限了。寇仲霸气,徐子陵淡泊,仅仅如此;而燕飞则沦于楚留香之流,刘裕更加没有什么性格,乏善可陈。唯一能称赞的仅仅是故事编得好又长,能够吸引住观众的眼球。只有娱乐性,没有深刻得可打动人心。难道黄易也想学倪匡,挣点稿费作富翁?
fschumanzhang
大陆新武侠代表作家 1.凤歌代表作:山、海、经:《昆仑》及《昆仑前传·铁血天骄》;《沧海》;经未写作渐变的革命:在传统中改良《昆仑》、《沧海》:好看的小说,情节曲折,武功精彩,情感动人,并以整体上的大气恢宏,引人入胜地进入到一个江湖、历史、人性、文化多方面得到广泛体现的世界。2.沧月的感觉代表作: “鼎剑阁”系列——墨香的世界;“镜”系列——云荒的世界华丽而感动,柔韧却坚强,以女性特有的手法勾勒出凄美的绚丽,而又绝非视觉上的肤浅。她擅长把现实世界沉甸甸的黑暗、仇恨与天真、美丽与空洞,冷酷的、却以不可避免的形式相互践踏。动漫时代的美少女宗师:集中了大陆新武侠的三大新特点:动漫是数字化时代的时尚元素;少女是女性武侠;美宗师是明星传播机制。3.小椴的技巧代表作《杯雪》;《长安古意》;《洛阳女儿行》;《魔瞳》;络绎 ;《开唐》代表风格:以《洛阳女儿行》为例,写出了武侠小说可以具备的充分的复杂:第一,韩锷是一个“新人”形象,没有金古黄梁温笔下的人物可以相比,既是一个“多余人”、一个有缺陷的英雄,又是一个决定着情节走向的人物,具有了多重文本和价值指向。第二,性别政治格局的突破,构造了一个基于男女平等倾向的性别政治格局,不同性别的力量都可以在作品中得到充分的展示。第三,善于构架故事情节,结尾突兀而又合理。第四,独特的汉语传统意境展示,继承了《杯雪》和《长安》而以深沉老道为特色。4.步非烟的想象代表作:《武林客栈》系列,《曼荼罗》印度教“想象的宗教”系列,月影传说昆仑中国古典神话系列,《修罗道》唐人传奇风韵系列,天舞纪繁花耀眼的百家奇幻系列激进的革命:要革金庸小说的命。好故事一定要重重设疑、环环相扣、高潮迭起,在阅读中获得非凡享受。步非烟以“悬疑”见长,想象丰富、构思巧妙、逻辑缜密,让人叹为观止、欲罢不能。
原贴:大陆新武侠的代表作家?
筱王与
《英雄志》
我辈读书之人,只求能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生平全此四事,虽死无憾!”
-----摘自《英雄志》
排在首位的非孙晓的《英雄志》莫属,其实严格意义上来讲它并不是一本网络小说,因为作者并未在网络上发表,而走的是传统的路子,但因为这本书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我也是通过网络接触到它的,所以把它归为网络小说也还是比较靠谱的。我对《英雄志》这本书的总体评价是四个字“光芒万丈”,不为别的,只因为它已经完全跳出了金庸、古龙、梁羽生等武侠前辈所划下的圈圈,将武侠小说的境界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正如作者孙晓自己所说“武侠有很大的潜力,只差一步它就可以成为‘民族文学’,而武侠的作家终有一天会是民族作家”。《英雄志》这本书就是他承载理想的实验之作,充满着雄心和野心,从目前看来,我认为他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获得了成功,至少《英雄志》告诉了我,武侠小说不再仅仅是“成人的童话”,它完全能够承载更加沉重和深刻的主题。有人说,武侠小说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曲折的情节和出色的文笔,诚然,这两者都是一部优秀的武侠小说所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但绝不是最重要的,它们仅仅能够让小说做到“更好看”,正如同一个优秀的画家通常都讲究“画其魂”而不仅仅只追求“画其形”,小说的主题和思想才是一部小说真正的灵魂所在,此乃高下之别。
《英雄志》这本书的主题是人对命运的抗争,多元的世界观让整本书充满着思想碰撞的火花,而贯穿于其中的核心思想,就是“正道”。何谓“正道”?孙晓通过卢云这个儒生的经历为我们给出了他的答案:“正道,就是做对的事情”。多么简单精炼的回答,可能有人就会问:“那什么又是对的事情呢,是非对错又如何划分呢”,这就要回归到中华文明的本源-儒学上来,儒家的仁义道德观念、人性中善良之本性(孟子概括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些共同组成了那道无形的规范,我们称之为“底线”,中华文明几千年的文化根基正植于此,而是非对错的划分同样植于此。从孙晓的很多留言中能够看出,孙晓应该是比较推崇儒家的,而对现在西方的民主则抱有很大的质疑,在此也希望孙晓能够通过新的作品进一步阐述中西方文化冲突这个命题,那将会更加火花四射。
总体上来说,《英雄志》这本书无愧于其名,确实可谓是一本书写尽了英雄之志,但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正道”的概念来尝试对人生和社会作出自己的解答,这个终极命题是作者灵魂的寄托,也是读者思考的源泉。曾有网友评价孙晓写《英雄志》有“仲尼厄而作春秋”的味道,其实我倒更感觉像是“仲尼作春秋而厄”,为了一部《英雄志》,作者付出了超过十年的时间,挨过白眼、遭过嘲笑,忍受着长期的孤独和寂寞,自写自销,只为了心中存有的那点信念。在这点上,孙晓既有着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坚持,又有着孟子“虽千万人吾往矣”的气概,实在令人钦佩。凡真正的武侠爱好者,《英雄志》这本书是非读不可。
《天行健》出色地的氛围描写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战争的惨烈,勇士的无畏,情节的万变让人把心提到嗓子眼。作者对人物的描写也有独到之处,往往几笔淡淡的素描就把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烘跃纸上。————这本书有够虐的!
初读凤歌的作品是《昆仑》,当时已惊为天人,一口气看完《沧海》,首先是感觉非常过瘾,其次非常欣慰。金庸、古龙之后终于又见到一位把武侠写得这么让人入迷的作者,作为一个武侠小说迷,内心的喜悦可以说是难以言表。下面就凤歌的作品谈谈我自己一些浅薄的看法.
优点:
1、文字。用词典雅方正、不文不白,意蕴深长。与金庸小说的语言非常接近。其中对经史子集的运用,对景物和境界的描写,以及作品中的原创诗词,深得意境之妙,文词之美。
2、才学。凤歌以自己对古算学、易经中太极四象八卦的研究,可以说已经远远超过了他的武侠小说的前辈们,虽然我对此研究不多,但据我所知,中国的作家中在这方面超过他的人不多。同时,凤歌能将中国文学的经典、以及经史子集做到融会贯通,并恰当地运用在作品中,可以说是继承了金庸的写作风格,让人读起来感觉其作品博大精深。同时,凤歌不同于其他武侠前辈的地方是将现代科学的许多知识以古人的视角写出来,并写的恰如其分,让人觉得颇有新意(这点又不同于一般的网络写手将现代知识用滥用死。
3、情节与构造。无论是《昆仑》还是《沧海》,情节上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为主人公忽喜忽悲,让人读来欲罢不能。同时整体构造不限拖沓,有整体的构思和框架,没有落入又长又臭或太监文学的巢臼之中。说明凤歌确实是一个对自己、对自己的作品、对读者负责人的作者。
长刀无痕
这是一本很严谨的小说.但我希望你更愿意把他看成现实小说. 文中几乎没有YY的部分.
赵烈的性格复杂,也许在你的眼中,是血腥,阴暗,残暴.但这也折射出江湖的残酷.
一个真正经历过苦难的勇者.他的人生观里会把善良放在心底.赵烈的心计.暴烈.忧郁又何不是为了保护自己.他的一生,是辉煌悲壮的.
这是一本真正意思上经典的小说.我需要你能看下去.并能品味出书中所表达出的情感,理解小说想告诉读者的思想.和对人生.对江湖.对情感.对未来的感悟
侠宋(又名雁飞残月天) 作者:王晴川
该书被部分网友称为继《昆仑》之后“新武侠”的又一力作。
故事以宋金对峙为背景。小说融会了金宋的风俗历史,不仅有朝廷之间的间谍暗战、权力斗争和气势磅礴的战争描写,更有围棋、品茶、龙舟、马球、易理、中医等诸多传统文化方面的描摹。
天道、魔道、侠道、武道,唯我独尊
朝廷、江湖、战场、情场,任我纵横
刀光剑影中更有群芳竞艳,
纯情如水的明教圣女,热情如火的金国郡主。
youandi
小月未央
我就知道有一个旧派武侠,但是那是香港的。可以百度之。至于旧武侠应该就像推荐答案说的那样,金庸他们是新武侠,但也是香港的。至于现在的新武侠了解不多,好多都是网络小说,不感兴趣。
乐芊芊
1004娜娜
芸儿要减肥
^ササベ
原贴:新武侠文学的介绍
summylam
嫚姝
♀晴天娃娃♀
上善1若水
旅行社团火
youbu
阿倍仲麻吕
原贴:大家来谈谈新武侠的道路
sophiedongdong
原贴:大家来谈谈新武侠的道路
中国北京
十万大水——《洗剑集》传统武侠很好的一本武侠仙侠类型的书,里面的情节和打斗场景让人看了直呼过瘾,欲罢不能。挺不错的。枯南——《侠道》传统武侠看过最好看的武侠小说,人物塑造方面特别好,个性鲜明。情节迂回曲折,很不错的一本小说。梦清轩——《清风啸江湖》传统武侠不是悲剧,却能让人感动。并非喜剧,却可让人开怀。江湖浪子,无意之间卷入武林中的惊天阴谋之中。刀与剑的交锋,血与火的洗礼!问鼎武林,谁主沉浮?故事情节豪气狂狷,行文紧凑,文笔细腻,让人不由沉浸在武侠世界之中。萧二王爷——红尘饮传统武侠小说将历史和演义进行了很好的融合,从不同人的角度去描述天下大同对江湖武林的影响,开篇很吸引人。二爷写书很快乐,从字里行间都能感觉的到,只有真的爱,文字才会有生气。
原贴:推荐几部新武侠小说吧?
花蕊-
爱乱跑
金庸先生的小说,经历了两度修订,总共有三个版本。自一九五五年于香港《新晚报》连载《书剑恩仇录》开始,至一九七二年于明报刊载完《鹿鼎记》为止,不论是报上的连载,或是结集成册的初版本金庸小说,在读者群中统称为「旧版」,这才是最原始的版本。其后,金庸以十年的时间,细细修订旧版小说,后来在远景与远流出版公司的版本,都是修订后的「新版」(即包括金庸读者口中的「远景白皮版」、「远流黄皮版」、「远流花皮版」),有些读者在提到金庸旧版小说时,都以为是远景的版本,事实上,远景的版本与远流的版本是同一版,只是封面及装祯有所不同而已。有趣的是,在金庸将「新版」修订为「新修版」时,读者发出的反对意见几乎都是批评金庸「改变了共同回忆」;回想当年,在「旧版」修订为「新版」时,倪匡等旧版读者也对金庸提出过类似意见。历经七年的改版工程,新修版金庸小说终于在二00六年七月全部面世。有心的读者在现时可以读到三种版本的金庸武侠小说。首先极少见到《金庸全集》的说法,一般都是《金庸作品集》,收录他的所有武侠小说。如果能习惯繁体竖排且到香港方便,购买香港明河版是最佳选择。国内大陆最推崇的是三联版,可由于版权到期三联版已不可能加印,市面上充斥仿冒版。目前金庸作品集授权朗声公司由广州出版社(花城出版社)出版,目前市面上可见到新修版(平装),彩图精装珍藏本(新修版),文库本(口袋本新修版),朗声旧版四种,根据个人喜好、经济能力选择就好。
原贴:金庸新武侠小说全集?
momo橙子小姐
原贴:大陆新武侠十大名著
wanwan在四姑娘山
deankim
原贴:大陆新武侠作家中谁最好?
心在草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