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难有金庸,最喜欢无忌。
大家还喜欢哪些武侠作家的小说
xiaoshikun
没有没落,只是现在没有与金庸和古龙他们能够抗衡的作品,他们的武侠小说带有时代背景,如今的武侠小说也要古典和现代相结合和融合。创造的人要有古典气息。最喜欢傻蛋,虚竹,王姑娘,令狐冲,杨过,张无忌,赵敏,小昭,风清扬,不三不四,叮叮当当,阿碧任盈盈。
好想养只喵啊
1.武侠没落了嘛?
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但更准确的说,是五六七八十年代那会,政治上的严禁使得文艺作品创作受限,而武侠小说无疑是个不会触礁的领域,这样以下几个因素就形成了良性循环:环境的适宜,大师的辈出,佳作的面世,读者的推崇和热爱。
而如今是个不同的环境。随着网络的兴起,快餐文学成为主流,文字网站的营销,网络小说呈现多元化发展,玄幻,悬疑,校园,言情,都市等题材兴起,而武侠,因为不能推陈出新,走模仿的路子,自然激不起读者的兴趣。
2.武侠小说与门派,以及游戏
一般认为,新派武侠起于梁羽生,梁羽生的第一步小说《龙虎斗京华》的起源在于,1954年香港发生的白鹤派和太极门的决斗。现实的武功,在小说家的妙笔生花之下,变得神秘而生动,又进一步带动了现实功夫门派的兴起,如太极便有多个分支,什么王占军,什么雷雷,什么马保国,都把自己当成了武林高手,广为收徒。
但随着这些“功夫大师”在现实中被搏击打的抬不起头来,人们便更加清醒了,再加上功夫电影的衰落,社会大众在巨大的生活压力下,更偏向喜剧,求哈哈一乐,而武侠小说非死忠不看。
同时,随着网络游戏的兴起,其中包含学艺、夺宝、升级、异兽等多种吸引人的因素,更受人们追捧。打游戏可以身临其境,如同自己去走出一条路,比看枯燥的武侠小说自然有意思多了。
3.最喜欢的武侠小说人物?
有两个,杨过(神雕侠侣)和阿飞(多情剑客无情剑)。
原因:是小说中塑造的成功的角色,不是高大上、无缺陷、不食人间烟火的角色,而是从书中走出来的活生生的人。
圈圈
谢邀!近些年武侠小说确实有点青黄不接,没有经典作品面世,影视作品也很少有那些令人血脉偾张大呼过瘾的武侠剧出现,倒是被宫斗剧和一些油头粉面的伪娘所霸屏,这不能不说是时代的悲哀。所幸金庸先生、古龙先生的经典作品还有大量的粉丝,我们还能在一起讨论和争论武侠小说,在讨论争论中学习、在学习中争论,大家武侠热情不断提高,武侠情结也在加深,并不断有新人加入到这个队伍里来,我觉得这是一种很快乐的事情。
在当代以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为代表的两大武侠体现中,我个人喜欢金庸先生的风格。在金庸先生的15部作品中,我又最喜欢《天龙八部》,在《天龙八部》三大主角里,我最欣赏的就是萧峰。萧峰不仅武功盖世,而且有情有义、豪气干云、做事果断、快意恩仇,他还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仁慈和担当,为了宋辽两个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之间的和平而献身,这放在当今世界是会拿诺贝尔和平奖的。
mini可可菌
武侠不会没落!每一个男人可能从小都有一个武侠梦,幻想着有一天会在亲人、朋友将要受到伤害时,自己从天而降,用绝世神功力挽狂澜,谱写一段霸气磅礴的英雄史。当然现实世界中我们大多是在武侠小说中了解到武侠世界的,那个地方我们称为“江湖”!每个人都有自己心目中喜欢的武侠人物,个人看过的武侠小说中比较喜欢的人物有以下几个。
一、郭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是金庸小说中杨过称赞郭靖的话。郭靖只不过是一介草民,但是他在国家内忧外患之际,挺身而出,靠一己之力号召天下义士一起抵抗外族入侵,无论是《射雕英雄传》,还是《神雕侠侣》,郭靖一直都是将国家安危放在首位,侠者之名当之无愧!
二、令狐冲
《笑傲江湖》中的令狐冲,性格放荡不羁,行事不拘一格,对正邪的之分有自己的见解。对那些行事残忍狠毒却号称名门正派的人,令狐冲不耻与之为伍,对行事怪异却重情重义的魔道中人惺惺相惜,大丈夫行走天下,秉持本心,不随波逐流,率性而为,才能真正笑傲江湖!
三、乔峰
《天龙八部》中中原武林有两大年轻高手,“南慕容,北乔峰”,威震江湖,只可以“南慕容”醉心“复国”大业,最终落得疯癫下场,但“北乔峰”却是名副其实,义薄云天,身为丐帮帮主之时,帮中兄弟被困西夏,乔峰一人独闯敌营迎救,以一人之力力王狂澜,豪气干云,是多么的壮哉!为救阿朱,一人独闯聚贤庄,力战群雄,男子汉大丈夫当如是也!
Cheer1013
武侠小说是否没落从每年不断重播和翻拍的古龙剧和金庸剧就能看出来,如果没落,怎么会有那么多人对之趋之若鹜呢。现在越来越多的文章题材充斥着整个生活圈,可是大部分作者都会避开武侠这一题材,毕竟已经有两位大家做出来难以超越的成绩,现在的作者无论写的如何,都会被比较一番。而且武侠小说需要更为深厚的文化功底,在现在这个快节奏的时代里,已经很少有人愿意去沉淀了。
在武侠小说的众多人物里,我最喜欢的就是李莫愁,感觉只有他才是一个真真正正有血有肉的人,她的爱情不完美,有时候觉得他就是一个被渣男骗过的小女孩,但是她用一生情真意切的爱过,轰轰烈烈的恨过,最后潇潇洒洒的死去。武侠小说里宣扬的侠义之道,终究离生活很远,可是李莫愁在火海里留下的那抹决然的身影,才是对现实最大的拷问,当感情受到伤害时,我们究竟应该怎么做?留下的伤口真的只能等着它自动愈合吗?
redchan
当今英雄、壮士、好汉都有,想要出现像张三丰、董海川、杨露禅、李洛能、车永宏、郭云深、杜心武、孙禄堂、王芗斋、李瑞东(鼻子李)、尚云祥等等内外家拳法宗师级别的人物,那可以用绝种来形容。像武侠小说中的历史真实人物我都爱看。为什么?因为我也是个功夫迷和崇拜者。
咩咩pinky
每个男人从小都有一个宝马香车美女,仗剑走天涯,快意恩仇,救国救民于水火的英雄梦!只要还有梦,武侠就不会没落!
ZingChou
作为95后 除了电视剧 基本没看过实体书 现在虽然还有武侠梦,但是除了老一辈的人,没有人能写出那种感觉了吧!!
aninggo
武侠从来都不会没落。
武侠,不仅仅是江湖上的打打杀杀而已。
自由,胸怀天下,为正义奉献……这些品质才是武侠的精髓。
笔者今年已到而立之年,看武侠小说已经二十有余,武侠的精义已经在脑海中留下深深的烙印。
还珠楼主的武侠开山立派,到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古龙的新派武侠,小段,步非烟的江湖,武侠不到不会没落,反而蓬勃发展。
众多的武侠作品,数不尽的武侠作者,笔者独爱古龙。
浪子情怀,对自由的追逐,总是让我欲罢不能。
古龙塑造了一个又一个经典的人物形象,陆小凤,李寻欢,楚留香......
在众多的古龙人物中,我最爱李寻欢。
一门七进士,父子三探花。
小李探花,在古龙笔下被神话的男子。
古龙把所有人间美好的品质悉数给了李寻欢。
对自己有着救命之恩的大哥,甘愿舍弃了心爱的表妹。
世人都说李寻欢对于爱情懦弱,我却看到了小李探花的伟大。
在友情于爱情之间,李寻欢选择了友情。
故意沉沦,让林诗音对自己失望,他的内心何尝没有煎熬?
李寻欢人格的最伟大在于仁慈与博爱。
从不滥杀无辜。
李寻欢的飞刀在江湖上被称赞“小李飞刀,例不虚发”。但是在他的刀下,从不死不该死之人。
徒弟叶开,背负血海深仇。
李寻欢教会叶开的,不仅仅是飞刀的技巧,更多的是胸怀与仁慈。
叶开得益于李寻欢的教导,没有变成一个报仇的杀戮机器。
在报仇的路上,叶开选择了人世间最伟大的方式——宽容。
有人说,李寻欢是古龙自身的写照。
出身并不好的古龙,在社会上也曾经受尽了冷落与白眼。
但是他微信里对这个世界失望,任然对生活充满着热爱。
李寻欢,在古龙的笔下替他实现了很多啊能实现的愿望。
读李寻欢二十余年,没有哪一次不感动我的,
惟愿,这世上,人人都能如小李探花一样伟大,人人都能对生活本身充满热情。
小帝
其实挺喜欢四大名捕的小说的,可惜影视作品拍不出人物特点,特别是当无情是女人时就已经失败了,抗日神剧导演可以尝试下。。。
牛气哄哄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梁羽生:原名陈文统,中国著名武侠小说家,与金庸、古龙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代表作品有《白发魔女传》、《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温瑞安: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五大宗师之一,马来西亚华侨,香港户籍,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温瑞安目前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其代表作神州奇侠、《四大名捕》等被多家电视公司多次改编。
白雪独爱曼联
握手-~我也是藤萍的粉
绿痕的还可以,匪我思存的寂寞空庭春欲晚也挺好看的,不过是言情跟藤的风格不太像
且试天下也可以看一下,比较大气,不过不是我最喜欢的,但很多人说好,可能风格不对我的口味吧
叶迷的十里红妆,木玉成约挺不错的,她的文风和藤有点像,但言情味比较浓
原贴:写古代言情武侠的作家
囧羊羊
卧龙生,原名牛鹤亭。台湾“三剑客”之一,因少
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
卧龙生真可以说声名最为“狼藉”的一位武侠作家
了,在九十年代初期,大陆正盛行“色情武侠”时,诸多色
情小说均被冠以卧龙生著,不可不谓是一大“冤案”,此外,
许多武侠小说都以卧龙生为名“出版”,此类小说中亦有好
有坏,参差不齐,而读者有时候只会看到作家作品中劣品,
然后对此作者大为批评,甚至不屑一顾,这对卧龙生的声誉
影响极大,以至于对武侠小说稍微了解多一点的人对卧龙生
无任何好评,(也只是稍微了解多一点,不然亦可知卧龙生小
说之精品),但由此现象虽可见内地盗版之风之严重,亦可
见卧龙生小说有着何等声望。(盗版商如若不能从中牟取暴
利,焉愿为之。)
而后太白文艺出版社将卧龙生全集出版,对于真正
爱好武侠的朋友,不可无谓是福音。我就是其中一人,等我
览遍卧龙生全集后,对卧龙生小说亦有了一个全面而且崭新
的认识。感叹之余,许多念头不禁油然生,于是萌发写一篇
文章以告慰卧龙生先生在天之灵的念头,但也毕竟只是个人
一时的感悟罢了,也还及不上算是对卧龙生先生的一个比较
客观的评价,只能算是我对一位我比较喜欢的武侠小说家的
一点看法罢了。
用名不虚传来形容卧龙生自是最恰当不过了,台湾
众多武侠小说家中,除却古龙、司马翎,卧龙生当为最出色
的武侠小说家了。“三剑客”之名不虚。
有一次看到一位网友说卧龙生最为歧视女性,我当
时真是诧异万分,不知道这位朋友是受了那冤案的影响,还
是受了内地盗版之恶气的侵蚀,如果他读过《天马霜衣》、
不得不重新衡量他所说过的那些对卧龙生的看法的正确性了。
本来说司马翎对女性的描写已是十分出色了,但是
读罢卧龙生的作品,才发现如果说司马翎只是将女性摆在一
个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卧龙生甚至就有点象是女权主义者了,
(一笑而已,:)),在卧龙生许多作品中女性不仅在武功上
比男性出色,而且在智慧更不是世上众多庸俗之男性所能及,
即便是男性中十分杰出之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整个江湖
有时候就只是几位女子纤纤十指下的玩物而已。(所以女性
朋友完全可以读一读卧龙生的一些作品,以免总是抱怨整个
武侠世界始终是男性的“天堂”,女性的“地狱”,:))
令中表现的尤为出色,《天》一书中,当以白怜惜为首,
而西门玉霜,伍慧中次之,但因为种种原因,三人又可成鼎
足之式,而其他众多江湖豪杰们也只有任其“摆布”的命运,
但江湖始终强者主宰一切,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抗拒,
堂堂七尺男儿既然在哪方面都及不上几位纤巧的“小女子”,
真的也只有认命了,:),甚至男主角林寒衣也只有作“美男
计”使用的用处了,“美男计”确实十分之妙。因为女人总
是会爱上一位男性,即便她是多么的高傲或者厉害,甚至即
便是她也认为世界上没有可以与之相匹配的男性。但万事万
物有长必有短,有满必有缺。人也不能例外,即便强如白怜
惜、西门玉霜也不例外,她们缺少的是一种拘谨之态,是男
主角林寒衣天生的一种漠然本性。这是吸引她们的根本之处,
本来我还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到底存不存在,看来的确
特定的异性之间天生就有一种吸引力,某种人对某种人必然
会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也就难怪世上有那么的痴男怨女
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在摇一书中亦是很绝,男主角秋飞花也只是能
作为护花使者而已,他护的花自然是书中第一智者——东方
玉菱,论智慧秋飞花虽不算是傻子,但在东方玉菱面前亦犹
如一小孩,而论武功,秋在东方玉菱的师姐——南宫玉真面
前根本无还手之力,但与《天》一书一样,两女性都爱上了
秋飞花,这是他的福气,但也许也不是他的福气,世上真有
几位男性能够真正做到忍受自己的妻子比自己强那么多,:),
但既然在世上允许丈夫比妻子强,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这了,
也许真的只有说,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喜欢上谁了,就是怎
样了,未必也不是福!而最后才发现原来秋是反派的死间,
卧龙生此举虽也可以说是大出读者的意外,但是卧龙生给与
读者的解释却未能让读者十分满意,至少我就觉得其中的漏
洞很多,卧龙生的解释有着牵强的味道,而卧龙生大部分作
品都有此癖。可以明显看出卧龙生的作品开局一般都不错,
但一旦铺开,场面越来越大,而最后收尾却牵强附会,不能
十分让读者满意,在这一点上卧龙生就差司马翎许多了,这
也就说明难怪他会排名在司马翎之后了。
在《飘》一书中,男主角的地位好歹好像还是提高了
一些,开头看和前面两本书还差不多,但是到了最后男主角似
乎也还是开始有了自主的权利,也可以让女主角捉摸不透的举
动了,想想也是,要是自己的举动在别人面前好像是完全透明
的,这也的确是一种悲哀,不是具有天生的拘谨之性的人是很
难忍受的。不过有时候完全沉迷其中时,却也有另一种别样的
乐趣,如果说完全放下男性特有的自尊,却也可以过的很舒适。
而《女捕头》一书则完全是以女性为主角了,不过此
书个人不是很喜欢,无论是结构,情节设计,人物描写都及不
上前面所提到的三本书。但前面三本书都还是很难和金庸、古
龙、司马翎的上乘之作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
本书结构都很松散,结尾都有点牵强附会,其中情节的设计中
漏洞太多,都由于三本书都很长,如果你完全投入其中的时候,
你会发现已经搞不清前面到底发生过些什么事,对于其中的细
节自然也不会那么在意了,在这一点上卧龙生已经是做的比较
出色,至少他在情节设计上还是很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当然卧龙生的作品并不都是以女性为中心,其他也有
中虽无特别优秀的作品,但是较之一般完全走入俗套的武侠小
说来说,却也强了许多。
卧龙生描写男女之情已是较为出色了,其中对许多无
可奈何,亦如作茧自缚的爱情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但是在卧
龙生的几部作品中却很少见到对男女之情的描写,更多的是情
节、江湖、朋友。这在武侠小说中并不十分多见,因为读者读
武侠,能让他们感动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离弃了爱情的武侠其实能被读者接受的少之又少。但是这句话
对古龙来说却不适用了,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卧龙生的作品诸
中对爱情的描写几乎到了快不沾边的地步,即便是要描写,也
是为了情节服务的。而绝对算不上真正的主线,但如果从武侠
的角度出发,这些作品却也可以一看。尤其是《金笔点龙记》、
《春秋笔》二书,无论是男主人公的塑造,还是在情节的铺开
上都有独到之处。
卧龙生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开始时
出场的人很是一般,越到后面出现的人物越厉害,就象是有点
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味道,随着的情节的推进,越来越接近
组织的核心人物。这也符合读者的心理,要是一开始所有的厉
害人物都出来了,能继续读下去恐怕就不能靠情节了。但是也
由于卧龙生驾驭长篇的能力有限,使得后面的情节难免就开始
有点瞎编的味道,其合理性越来越受到怀疑。但如果不求甚解
的话,无疑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卧龙生不少作品中还体现一种真的只有江湖中才有的
味道:一入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之势,平静后必有大乱,而
大乱后也必然会平静,等到罪魁祸首被歼灭后,一切又恢复平
静。这种写法走的虽然也是俗套,但是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也
要看写的人的手法,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写
出许多能吸引读者的优秀作品来。而卧龙生的作品显然也还能
勉强符合这一条件,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也还可以一观,但也只
是可以一观而已,如果仔细推敲,却也只可以一笑置之。不必
太当真,这也只是小说而已。但却也不是说完全不值得一看,
热爱武侠小说的人还是有必要读读卧龙生的部分作品。
但卧龙生作品显然也还未企及一定的高度,比及金古
梁温,司马翎,黄易等人的作品却还是差了不少,其作品的语
言文字也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其在情节的构思上却也还是
有其独到之处。
曾经和一位朋友谈及武侠小说的将来,我和他都是十
分喜欢武侠的人,也都看过不少的武侠小说,对于真正吸引我
们的武侠小说却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小说无疑写来写去都已成
了俗套,一味的求变固然也还可以,但是一旦变的的方向失去
了其正确性,却也是得不偿失,就象现在温瑞安,不得不为之
叹息。所以武侠小说的也完全可以不必走出那种“俗套”,对
于相近的大体趋向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去苛求它的变,但我们也
完全可以在写作手法,在情节的构思和组织上求得它的“变”,
这种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只不过将真正能够吸引读者的地
方描写的更好一些。即便描写的有点多,也还是可以让读者完
全能够读下去,不至于对这部小说不忍卒目。而卧龙生在这一
点做的也还是不错了,他的大部分小说我也都还是可以读的下
去,在这一点他还是成功的。
如果现在还有人能够写出类似卧龙生那些优秀作品的
武侠小说,我想我也还不至于感叹现在已没有武侠小说可读了。
可惜卧龙生先生已经逝世,即便还在世,也已苍老,没有壮年
时的创作激情了。
惜哉,卧龙生!
Akina
最被低估是黄鹰,其次梁羽生,先说梁羽生,再说黄鹰!说梁羽生之前,先说说一本网络武侠《英雄志》,证明人的认知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加而改变:以前一直觉得《英雄志》写得很好,因为男主角卢云说的一段话震撼到我:“为天地立心,为万民立命,为万世开太平,为往圣继绝学”,作者能写出这四句让我折服。后来才知道,这段话不是作者写的,这是历史上就有的“横渠四句”……至此,这部小说在我心里一落千丈,仔细想想,这部小说也不过如此,西北军事并不出彩,庙堂权谋也不出彩,江湖侠事也不出彩,女主父亲清官形象也不算出彩。女主勇挑家庭重担卖豆浆为生以对抗男二的施压,这段非常出彩,可惜这一段在整个小说里也只是沧海一栗。真正撑起这本书的,还是是男一的孤高、倔强,而那点睛之笔,那四句话,居然不是作者的原创……就好像推理小说被人剧透了,阅读体验会一泻千里,发现一首好听的歌是翻唱日本的,这首歌的价值就会大打折扣。细细想想,《英雄志》没多少东西是作者自己的,这本小说被高估太多了,拿去跟金庸古龙比,这部书当然新颖,但是放到网络武侠里,这本书其实很平庸,的真正让我难忘的网络武侠,是《妖刀记》和《水龙吟》,那才是打开了一扇门,差一点的《沧海》《昆仑》也有大量作者自己的创意、创新、变格,作者甚至能建立自己的武侠体系,能创建一个完整的武侠生态环境。可惜人们总是拿这些书跟金庸古龙比,在跟金庸古龙比的时候,人们截取了《英雄志》里跟金庸古龙不同的部分(庙堂),认为《英雄志》新颖。人们截取了《昆仑》《沧海》跟金庸相似的部分(文风),认为《昆仑》《沧海》老套,这不公平啊,这也不合理呀,干嘛要跟金庸古龙比呢?金庸古龙就是个纯武侠,跟金庸略有不同就会显得无比新颖,你干嘛不跟网络武侠比呀?还新颖吗?你就算跟传统武侠比,你跟梁羽生比,你跟《大唐游侠传》比,你《英雄志》还新颖吗?还英雄吗?人的认知真的会随着年龄和阅历的增长而改变,现在我认为梁羽生才是最好的武侠小说家,他是新派武侠的开山鼻祖,同时也是集大成者。武侠小说家排名:1梁羽生 2黄鹰 3金庸 4古龙 ……再说黄鹰,早逝的天才,30几岁就去世了,但是仍然留下了大量精彩的作品。他的题材包括万象:江湖、庙堂、悬疑、怪志、玄幻……;他对人性的刻画无人能及,甚至超越严肃文学,不信的话,诸位可以看看他的《天蚕变》;他对中短篇的掌控炉火纯青、对大部头的驾驭驾轻就熟;他是非常罕见的用母语思考的作家,虽然是用书面语写成,但是遣词用句明显是纯正的粤语,粤语保留大量古汉语词汇,这使得他的笔力老道而古朴;他应该是一位元曲高手,他的作品中大量原创和引用的杂曲更是让人眼前一亮,为紧张压抑的氛围凭添几分诙谐……他是一位真正的鬼才,他最大的遗憾有两点:首先,他太高产,写得太匆忙,有限的生命里(三十几岁就去世了)写了太多作品,还要拍电影。就算拍电影,他也要一把抓,自己写剧本,还要到处找班底,整天都在筹款,根本没有时间写小说,仓促写就的小说虽是璞玉,却未经打磨,容易被埋没。其次,他不应该模仿古龙,他的才华远在古龙之上,他用古龙的行文方式写小说,只不过是他认为古龙的文风是最有效率的,一个才华横溢、野心勃勃的小伙子,他不想讲那么多废话,他只想讲重点,为了效率,被迫选择了古龙的行文方式。这导致他被贴上了“古龙模仿者”的标签,作品被埋没。其实,他出道就超古龙了…………最后,我还是那句话:武侠小说家排名,1梁羽生 2黄鹰 3金庸 4古龙。
原贴:有哪些被低估的武侠作家?
zhuzhuge
低估了的作家不说,我认为温瑞安是被高估了的作家。他最出名的作品四大名捕系列,太过散乱等等。所谓的四大名家“金古梁温”是不合适的。还珠楼主,卧龙生,黄易,李凉,都强过他太多。
原贴:有哪些被低估的武侠作家?
卧龙
年时就读于卧龙书院,后投身于文学,遂以此为笔名。
卧龙生真可以说声名最为“狼藉”的一位武侠作家
了,在九十年代初期,大陆正盛行“色情武侠”时,诸多色
情小说均被冠以卧龙生著,不可不谓是一大“冤案”,此外,
许多武侠小说都以卧龙生为名“出版”,此类小说中亦有好
有坏,参差不齐,而读者有时候只会看到作家作品中劣品,
然后对此作者大为批评,甚至不屑一顾,这对卧龙生的声誉
影响极大,以至于对武侠小说稍微了解多一点的人对卧龙生
无任何好评,(也只是稍微了解多一点,不然亦可知卧龙生小
说之精品),但由此现象虽可见内地盗版之风之严重,亦可
见卧龙生小说有着何等声望。(盗版商如若不能从中牟取暴
利,焉愿为之。)
而后太白文艺出版社将卧龙生全集出版,对于真正
爱好武侠的朋友,不可无谓是福音。我就是其中一人,等我
览遍卧龙生全集后,对卧龙生小说亦有了一个全面而且崭新
的认识。感叹之余,许多念头不禁油然生,于是萌发写一篇
文章以告慰卧龙生先生在天之灵的念头,但也毕竟只是个人
一时的感悟罢了,也还及不上算是对卧龙生先生的一个比较
客观的评价,只能算是我对一位我比较喜欢的武侠小说家的
一点看法罢了。
用名不虚传来形容卧龙生自是最恰当不过了,台湾
众多武侠小说家中,除却古龙、司马翎,卧龙生当为最出色
的武侠小说家了。“三剑客”之名不虚。
有一次看到一位网友说卧龙生最为歧视女性,我当
时真是诧异万分,不知道这位朋友是受了那冤案的影响,还
是受了内地盗版之恶气的侵蚀,如果他读过《天马霜衣》、
《摇花放鹰传》、《飘花令》、《女捕头》等作品,我想他也
不得不重新衡量他所说过的那些对卧龙生的看法的正确性了。
本来说司马翎对女性的描写已是十分出色了,但是
读罢卧龙生的作品,才发现如果说司马翎只是将女性摆在一
个正确的位置上,那么卧龙生甚至就有点象是女权主义者了,
(一笑而已,:)),在卧龙生许多作品中女性不仅在武功上
比男性出色,而且在智慧更不是世上众多庸俗之男性所能及,
即便是男性中十分杰出之人,也不得不甘拜下风,整个江湖
有时候就只是几位女子纤纤十指下的玩物而已。(所以女性
朋友完全可以读一读卧龙生的一些作品,以免总是抱怨整个
武侠世界始终是男性的“天堂”,女性的“地狱”,:))
这一点在《天马霜衣》、《摇花放鹰传》、飘花
令中表现的尤为出色,《天》一书中,当以白怜惜为首,
而西门玉霜,伍慧中次之,但因为种种原因,三人又可成鼎
足之式,而其他众多江湖豪杰们也只有任其“摆布”的命运,
但江湖始终强者主宰一切,这是自然规律,没有人能够抗拒,
堂堂七尺男儿既然在哪方面都及不上几位纤巧的“小女子”,
真的也只有认命了,:),甚至男主角林寒衣也只有作“美男
计”使用的用处了,“美男计”确实十分之妙。因为女人总
是会爱上一位男性,即便她是多么的高傲或者厉害,甚至即
便是她也认为世界上没有可以与之相匹配的男性。但万事万
物有长必有短,有满必有缺。人也不能例外,即便强如白怜
惜、西门玉霜也不例外,她们缺少的是一种拘谨之态,是男
主角林寒衣天生的一种漠然本性。这是吸引她们的根本之处,
本来我还怀疑人与人之间的吸引力到底存不存在,看来的确
特定的异性之间天生就有一种吸引力,某种人对某种人必然
会有其不可抗拒的魅力,这也就难怪世上有那么的痴男怨女
了。问世间情为何物,只叫人生死相许。
在摇一书中亦是很绝,男主角秋飞花也只是能
作为护花使者而已,他护的花自然是书中第一智者——东方
玉菱,论智慧秋飞花虽不算是傻子,但在东方玉菱面前亦犹
如一小孩,而论武功,秋在东方玉菱的师姐——南宫玉真面
前根本无还手之力,但与《天》一书一样,两女性都爱上了
秋飞花,这是他的福气,但也许也不是他的福气,世上真有
几位男性能够真正做到忍受自己的妻子比自己强那么多,:),
但既然在世上允许丈夫比妻子强,为什么就不能容忍这了,
也许真的只有说,各人有各人的造化,喜欢上谁了,就是怎
样了,未必也不是福!而最后才发现原来秋是反派的死间,
卧龙生此举虽也可以说是大出读者的意外,但是卧龙生给与
读者的解释却未能让读者十分满意,至少我就觉得其中的漏
洞很多,卧龙生的解释有着牵强的味道,而卧龙生大部分作
品都有此癖。可以明显看出卧龙生的作品开局一般都不错,
但一旦铺开,场面越来越大,而最后收尾却牵强附会,不能
十分让读者满意,在这一点上卧龙生就差司马翎许多了,这
也就说明难怪他会排名在司马翎之后了。
在《飘》一书中,男主角的地位好歹好像还是提高了
一些,开头看和前面两本书还差不多,但是到了最后男主角似
乎也还是开始有了自主的权利,也可以让女主角捉摸不透的举
动了,想想也是,要是自己的举动在别人面前好像是完全透明
的,这也的确是一种悲哀,不是具有天生的拘谨之性的人是很
难忍受的。不过有时候完全沉迷其中时,却也有另一种别样的
乐趣,如果说完全放下男性特有的自尊,却也可以过的很舒适。
而《女捕头》一书则完全是以女性为主角了,不过此
书个人不是很喜欢,无论是结构,情节设计,人物描写都及不
上前面所提到的三本书。但前面三本书都还是很难和金庸、古
龙、司马翎的上乘之作相提并论,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三
本书结构都很松散,结尾都有点牵强附会,其中情节的设计中
漏洞太多,都由于三本书都很长,如果你完全投入其中的时候,
你会发现已经搞不清前面到底发生过些什么事,对于其中的细
节自然也不会那么在意了,在这一点上卧龙生已经是做的比较
出色,至少他在情节设计上还是很能吸引读者继续阅读。
当然卧龙生的作品并不都是以女性为中心,其他也有
不少作品是以男性为中心的,象《花凤》、《飞铃》、双凤
旗、《金剑雕翎》、《岳小钗》、《玉钗盟》、《素手劫》
《飞花逐月》、《一代天骄》、幽灵四燕、《血剑丹心》
《神州豪侠传》、《剑气洞彻九重天》等,也都可以一观。其
中虽无特别优秀的作品,但是较之一般完全走入俗套的武侠小
说来说,却也强了许多。
卧龙生描写男女之情已是较为出色了,其中对许多无
可奈何,亦如作茧自缚的爱情的描写更是入木三分。但是在卧
龙生的几部作品中却很少见到对男女之情的描写,更多的是情
节、江湖、朋友。这在武侠小说中并不十分多见,因为读者读
武侠,能让他们感动最为直接的方式之一就是男女之间的爱情,
离弃了爱情的武侠其实能被读者接受的少之又少。但是这句话
对古龙来说却不适用了,不过这是题外话了。卧龙生的作品诸
如《金凤剪》、《春秋笔》、《天剑绝刀》、《金笔点龙记》
中对爱情的描写几乎到了快不沾边的地步,即便是要描写,也
是为了情节服务的。而绝对算不上真正的主线,但如果从武侠
的角度出发,这些作品却也可以一看。尤其是《金笔点龙记》、
《春秋笔》二书,无论是男主人公的塑造,还是在情节的铺开
上都有独到之处。
卧龙生许多优秀的作品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开始时
出场的人很是一般,越到后面出现的人物越厉害,就象是有点
抽丝剥茧、逐层深入的味道,随着的情节的推进,越来越接近
组织的核心人物。这也符合读者的心理,要是一开始所有的厉
害人物都出来了,能继续读下去恐怕就不能靠情节了。但是也
由于卧龙生驾驭长篇的能力有限,使得后面的情节难免就开始
有点瞎编的味道,其合理性越来越受到怀疑。但如果不求甚解
的话,无疑这些作品都具有一定的吸引力。
卧龙生不少作品中还体现一种真的只有江湖中才有的
味道:一入江湖,身不由己。江湖之势,平静后必有大乱,而
大乱后也必然会平静,等到罪魁祸首被歼灭后,一切又恢复平
静。这种写法走的虽然也是俗套,但是即便是同样的题材,也
要看写的人的手法,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表现形式,也可以写
出许多能吸引读者的优秀作品来。而卧龙生的作品显然也还能
勉强符合这一条件,所以他的许多作品也还可以一观,但也只
是可以一观而已,如果仔细推敲,却也只可以一笑置之。不必
太当真,这也只是小说而已。但却也不是说完全不值得一看,
热爱武侠小说的人还是有必要读读卧龙生的部分作品。
但卧龙生作品显然也还未企及一定的高度,比及金古
梁温,司马翎,黄易等人的作品却还是差了不少,其作品的语
言文字也未能达到一定的高度,但其在情节的构思上却也还是
有其独到之处。
曾经和一位朋友谈及武侠小说的将来,我和他都是十
分喜欢武侠的人,也都看过不少的武侠小说,对于真正吸引我
们的武侠小说却也有了清晰的认识。小说无疑写来写去都已成
了俗套,一味的求变固然也还可以,但是一旦变的的方向失去
了其正确性,却也是得不偿失,就象现在温瑞安,不得不为之
叹息。所以武侠小说的也完全可以不必走出那种“俗套”,对
于相近的大体趋向我们完全可以不必去苛求它的变,但我们也
完全可以在写作手法,在情节的构思和组织上求得它的“变”,
这种变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变,只不过将真正能够吸引读者的地
方描写的更好一些。即便描写的有点多,也还是可以让读者完
全能够读下去,不至于对这部小说不忍卒目。而卧龙生在这一
点做的也还是不错了,他的大部分小说我也都还是可以读的下
去,在这一点他还是成功的。
如果现在还有人能够写出类似卧龙生那些优秀作品的
武侠小说,我想我也还不至于感叹现在已没有武侠小说可读了。
可惜卧龙生先生已经逝世,即便还在世,也已苍老,没有壮年
时的创作激情了。
惜哉,卧龙生!
乐不思浣熊
香港有金庸,梁羽生。台湾有司马翎,卧龙生,古龙,诸葛青云。最被低估的人是司马翎了,金庸的射雕英雄传台湾不好出时就是冒充司马翎的书出版的。可见在台湾那时司马翎有多红了,后来古龙的独树一枳,风头盖过了其他人。而司马翎因病封笔早,八十年代初就不写了。造就了大陆出版的不多,人气不高!
原贴:有哪些被低估的武侠作家?
kouzikou
1,黄鹰。代表作品沈胜衣传奇系列等。
黄鹰本名黄海明(1956.10.28——1992.?.?),又名黄明(另有一说王明),另有笔名“卢令”。1956年10月28日生于北京。原籍广东中山。童年来港。其创作风格受古龙影响颇深。代表作《天蚕变》、大侠沈胜衣系列。其中沈胜衣还被“丽的映声”改编为电视剧。另有“僵尸系列”小说与余无语并列鬼王。
2,残墨。代表作品《神州擂》等。
残墨,本名赵伯华,1952年生,河北人,号称“大陆的金庸”。于1981年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作品有《神州擂》、风尘洗剑录、血溅鸳鸯帐、追魂箫与无形剑、翡翠塔传奇、奇侠姻缘、风流丐侠等十余部。早期作品政治色彩浓烈,武侠味不足。追魂箫与无形剑的出版,是其创作上的一大进步。
3,欧阳君忆。代表作品皇妃奇侠等。
皇妃奇侠作者欧阳君忆,曾在中华传奇上连载的短篇小说,本书塑造了清代奇侠方琼、白蝴蝶,异士疯魔兀掌等一代武林豪杰。
小说的主要内容 : 顺治十八年,清世祖福临因贵妃董鄂氏病薨,郁郁不乐,弃位出家至五台山清凉寺。
经少林法师悉心指点,修炼宝镖一对。
福临在金丝楠木镖柄上亲书 龙戏凤妃四个大字,命巧匠镌刻镏金,四周镶嵌珠玉,成为清皇室相传之国宝。嗣后,雍正帝暴亡御床,头颅不异而飞,锦匣内封藏二传宝镖亦失去一支。
乾隆继位后派高人内侍四出寻察,未得踪迹,引为终生大憾,晏驾前方将这支残留的宝镖和锦匣,面交他南巡江宁时带回的爱妃方琼手中,亲谕:“爱妃,你定将朕这对‘龙戏风妃’,宝镖团圆!”
皇妃方琼武艺绝伦,乾隆晏驾后携先帝遗诏,追寻清世祖福临修炼的宝镖,沿途遭劫。
方琼投奔玄极山,求助其师武林领袖无极仙翁,终于冲破重重阻力,为民除害。
这部武侠小说,塑造了清代奇侠方琼、白蝴蝶,异士疯魔兀掌等一代武林豪杰。作品分皇妃奇侠、女豪奇缘、贵妃寻镖罹难记三部,情节紧张扣人,对武林各门派的描绘颇为精彩,打斗场面绘声绘色,气势豪放,间或穿插儿女情长的委婉笔触。
4,令狐庸。代表作品浪荡大侠阳顶天等等。
本名冷杉。导演,中国电视剧导演协会会员,黑龙江伊春市人,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和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班。代表作:四十九集央视大戏《昭君出塞》、庄稼院里的年轻人、怪王外传、怪王别传、胡笳汉月又名北魏传奇等。
冷杉导演曾是位诗人,除此他还有一个鲜为人知的身份——武侠小说作家。据冷杉导演透露,他就是当年大名鼎鼎的“令狐庸”,因续写金庸武侠小说而闻名。说起金庸,冷杉充满敬佩之情,当年因为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写了《风流老顽童》、《剑魔独孤求败》两部小说,没想到续写金庸小说很吃香,不但小说卖得好,市面上还出现了很多假冒“令狐庸”招摇撞骗。冷杉就此收笔,不再续写金庸的作品。冷杉对当年续写金庸小说一直感到愧疚,“说心里话,尽管金庸没追究我的责任,我自己觉得有点对不起他。现在很多人在讨论金庸,他的小说没有古龙那么刺激的一招一式,但是他描写的人生境界都是向上的。”
原贴:有哪些被低估的武侠作家?
心灵之旅
龙大云,韩国武侠小说代表作家,号称“韩国金庸”。作品选:刀王全册;铁血刀全4册;流星剑全4册;夺命剑全4册;无影剑全册;太极门全6册;落星武帝全册;魔剑霸剑全册;冷血无情全4册古剑生传全2册;江湖无赖汉全3册;《君临天下》即将出版
EVER
旧武侠小说作家代表人物: 平江不肖生(1889一1957)——本名向恺然,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湖南平江人。代表作《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异人传》现代奇人传半夜飞头记猎人偶记《江湖怪异传》烟花女侠双雏记艳塔记 还珠楼主(1902一1961)——本名李寿民,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代表作《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武侠小说系列. 白羽(《十二金钱镖》系列等) 还有赵焕亭,郑证因,朱贞木,王度庐等等等等 新武侠小说作家代表人物: 除楼主所说的金、古、梁、温、黄外还有: 倪匡(《六指琴魔》独臂刀等) 卧龙生(《新仙鹤神针》》《无名箫》《绛雪玄霜》《素手劫》》《天剑绝刀》《风尘侠隐》等等) 其余如柳残阳,李凉,诸葛青云,陈青云,云中岳等等等等.
yinyi63
罗志渊:金庸逝世,再无武侠!
金庸先生生前所著小说一共十五部,《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被称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及文学才华,创造了一个江湖。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几乎无人不知金庸。这就是金庸的伟大之处。金庸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有人说,黄霑与金庸去世后,香港再无才子!但我认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后浪一定是推前浪的。
当下,社会浮躁,全民娱乐,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坑蒙拐骗的“快餐文化”,毫无价值的东西在蔓延!我相信,人心一定会回归,一个崭新的时代会再度崛起!我怀念金庸,是怀念金庸的人文精神,怀念他以一己之力兼顾天下的情怀。我们要民族复兴,必先文艺复兴,真正回归人文精神。
旸子
温瑞安是新派,仿古龙,还有卧龙生,他是具有重复性的复仇武侠,看几部足矣,诸葛青云艳情武侠,李亮诙谐武侠,黄易神马类型都写,还有慕容美,柳残阳等,这些是现代的大家,可以看看,但是后面和金庸相比都有差距,唯一可以齐名的就是古龙,梁羽生都差点,因为太注重古典小说的风格了,情节上有所重复。更早的近代有还珠楼主,向凯然,赵焕亭,白羽,朱贞木,王度庐,郑证因等,你要想详细了解去查查武侠小说家的南北派别即可,就这么多,希望能帮到你。
小镇姑娘 み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2年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1943年,一批学者避难来到蒙山,太平天国史专家简又文和以敦煌学及诗书画著名的饶宗颐都在他家里住过,梁羽生向他们学习历史和文学,很受教益。抗战胜利后,他就读于广州岭南大学,学国际经济,1949年定居香港,供职于大公报。他平时爱看武侠小说,还常常拉了查良镛交流心得。1952年一台雷声大雨点小的白鹤派与太极拳的打擂,《新晚报》为了再造声势扩大发行,遂请这位著名的武侠迷写连载小说,这就是新武侠小说之始的《龙虎斗京华》。因为他写随笔的名字是梁慧如,平时又心慕白羽,那就叫梁羽生好了。到1984年“封刀”,一共是32年,35部,160册, 1000万字。除武侠外,梁羽生还写散文、评论、随笔、棋话,笔名有陈鲁、冯瑜宁、李夫人等,著有中国历史新活、文艺新谈、古今漫话等。
chen7676
沧月,
作品有《花镜》 ,听雪楼系列(3本)之《血薇》,《护花铃》,《荒原雪》,血薇(绘画本)墨乡外传(2本)之《大漠荒颜》,《帝都赋》,《曼珠沙华》,镜系列(这套还是很好看的)
步非烟,
华音流韶•海之妖 2005年6月出版
2、华音流韶•曼荼罗 2005年10月出版
3、华音流韶•天剑伦 2005年12月出版
4、武林客栈•日曜卷 2006年5月出版
5、《剑侠情缘》 2006年6月出版
6、中国新武侠典藏书系•步非烟专卷 2006年7月出版
7、人间六道•修罗道 2006年11月出版
8、武林客栈•月阙卷 2006年12月出版
9、玄武天宫 2006年12月出版
10、华音流韶•紫诏天音 2007年1月出版
11、武林客栈•星涟卷 2007年2月出版
12、华音流韶•风月连城 2007年6月出版
amyly_wang
我们很难给时下流行的大陆新武侠作家排出个位次,也许10年后真的可以有那个响当当的人物出现,同样,我们甚至无法确切知道这些人出道的先后顺序。我们只知道,在2001年今古传奇·武侠版创刊后,就有这样的一批作者,踊跃投稿,其中的一部分人,还借此打出了一片自己的小天下。 首先要提的人是时未寒,此君是一个武侠奇才,他最突出的成就是设置了一个武侠世界,作品中的人物和故事都是依靠这个背景来写的,更为难得的是,他的作品大多都有联系,这在新一代的武侠写手中颇为少见。而且他的武侠将哲学完美的融合,深有大家气概!代表作为明将军系列(《碎空刀》、《换日箭》、《绝顶》等)。现已在武侠版上连载明将军系列最后一部《山河》。 小椴,小椴的前期创作以《杯雪》为代表作,其时主人公身上侠气甚重,常有自由行侠脱却世间束缚之感。到了后期,小椴开始关注侠者的生存与挣扎,笔下的人物往往出现彷徨,不再像以前那样坚定,不再像以前那样绝断,侠的色彩开始减弱。小椴是大陆新武侠公认的武侠天才,很多人是因为他才认识并喜欢上大陆新一代武侠的。其代表作有乱世英雄传和《长安古意》《开唐》等。 名声越来越大的凤歌也是最早一批加入到新武侠创作队伍的人,开始的时候他继承金庸笔法,将武侠人物溶于历史大环境,处女作为《铁血天骄》,这之后的《昆仑》和《沧海》,他开始渐渐有了自己的风格。 凤歌被看作新武侠作家的代表人物,《昆仑》是他的第一个长篇作品,有评论者概括其作品是科学主义、和平主义、理想主义,超越了金庸时代的哲学主义、民族主义和现实主义。 凤歌说自己的语言风格近似于金庸,而有别于温瑞安。“我和我们这一代作者,更加注重小说的现代性,比如《昆仑》中的数学、科技,而主人公的行为处事,也多了几分现代人的影子。”“有人预测你有实力成为新武侠宗师级人物,自己是否有这样的抱负?”凤歌表示,“能否成为宗师其实并不重要,武侠作者的使命是写出娱人娱己的好作品,而不是记挂那些缥缈无稽的虚名。”下一阶段,他想完成“山海经”系列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昆仑》,第二部则是《沧海》。 在台湾方面,孙晓和九把刀的武侠作品知名度都非常高,而孙晓的《英雄志》的影响力更是大。面对这样一部创作长达十余年的作品,自然也会招致不少非议。孙晓一贯为人低调,在若干封邮件沟通后,人在台湾的他终于表达了一些自己的看法。他说自己身为实践者,以灵魂书写武侠,以人格承受轻蔑———爱我者欲我生,恨我者欲吾死。“我以金钱与青春灌溉这块贫瘠的土地,今日,我付出了个人所能付出的一切,但结果仍是一无所有。” 除此之外,还有一部分作者涉足武侠后,又悄然离开了这个领域,比如明晓溪,比如江南等。这样的自由选择和分化,都是非常正常的现象。 女写手辈出给江湖添柔情 温瑞安、黄易、金庸、梁羽生的作品都曾发表在武侠版上,同时,新一代的凤歌、沧月、步非烟、小椴等吸收动漫、网络、游戏、奇幻等各种时尚元素,擅长书写人情人性,令年轻的读者更有代入感,更易接受。 傲月寒介绍说,在新武侠创作群体中,有这样一些特点:一个是高学历,比如北京同济医科大学博士沈璎璎、北大中文硕士步非烟;第二是一些海外学子,比如留美博士江南、留学加拿大博士杨叛等;第三是很多非文学专业人士,比如浙江大学建筑学硕士沧月、台湾社会学硕士九把刀等。沧月的毕业论文是非常缜密的研究报告,名为西溪湿地景观的保护和开发。 新武侠写作中出现了很多女性写手,比如沧月、沈璎璎、步非烟、优客李伶等,让武侠创作的江湖多了几分柔情。沧月被称为“美少女武侠宗师”她在过去4年间共出版了8部武侠小说,其中一本《镜·破军》如今已卖出10万余册。由于她外形靓丽,甚至为网络游戏墨香代言。
蜜蜂探世界
一童小年一
丸子咕噜转
精-灵
阿峰
Vicky_Lok
难得好天气
CY-曹
游南子
sponge
皓夜如昼
水墨江南
胡漫漫
{!-- PGC_VIDEO:{"status": 0,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acf0004977c4019fae5", "thumb_neardup_id": 0, "neardup_id": 18263929628579401563, "vid": "v02004ac0000beb0kauvld7f72imuem0", "user_id": 102424998307, "src_thumb_uri": "bad10002e9526e9b80c2", "sp": "toutiao", "vposter": "http://p0.pstatp.com/origin/bacf0004977c4019fae5", "external_covers": [{"mimetype": "webp", "source": "dynpost", "thumb_height": 360, "thumb_url": "babd0002971ff4a2df63", "thumb_width": 640}], "thumb_width": 640, "item_id": 6599474555956232712, "vu": "v02004ac0000beb0kauvld7f72imuem0", "duration": 182, "media_id": 1608226245533699, "group_id": 6599474555956232712, "hash_id": 10464556811972697362, "vname": "\u7518\u5341\u4e5d\u59b9.mp4", "md5": "b1808d389f26133076a55fea706a0895", "video_size": {"normal": {"duration": 182.667, "h": 360, "subjective_score": 0, "w": 640, "file_size": 6382619}}} --}萧大侠一路走好!
FINAL HOME
我只推荐黄鹰,香港人,导演,武侠小说家。
除武侠外,代表作还有小说、电影《僵尸先生》等,开创僵尸片。
武侠小说,最有名的,是“大侠沈胜衣”系列、“惊魂六记”系列。
小说,不落俗套,文字凄美,颇有古风。
尤善刻画杀手,杀手形象,比古龙更进一步。
可飞
武侠小说名家其实是各有喜好的。我喜欢云中岳多一些。另外这也是看读者的年龄阅历和读书时的心情。象东方玉的侠骨柔肠的,上官鼎的豪迈大气,卧龙生的曲折多变等等。再如司马翎、陈青云、李凉、武林樵子。说到底,每位作家都有自己去特色,也都有喜欢他的读者。
读行者
多了去了!陈青云,李凉,鬼谷子,墨残阳,墨阳子,独孤红,独孤残红,柳残阳,上官鼎,公孙梦,司马翎,东方玉,秋梦痕,郑证因,南湘野叟,戊戟,黄易,东方白, 曹若冰,倪匡,萧逸,松柏生,云中岳,云中子,马荣成,王度卢,墨余生,于东楼,敖飞扬步非烟, 白羽,沧月 陈青云 楚惜刀 晁翎 陈忱,荻宜 东方英 丹云 丁剑霞 ,凤歌 方白羽,狗尾续金,还珠楼主 黄玉郎 红猪侠 黄鹰 金童 江南刘建良 刘定坚 李莫野 李笑佛 芦雅萍 郎红浣 令狐庸 兰立 龙人墨武 马舸 慕容美 欧阳云飞 飘灯 平江不肖生 奇儒 秦红 祁钰 如莲居士 司马轩 孙玉鑫 沈默 碎石 施定柔 盛颜 石玉昆 司马紫烟 施耐庵 时未寒 沈璎璎 天宇 田歌 天平 吴炳 武陵樵子 卧龙生 文康 戊戟 温世仁 无极 萧瑟 雪雁 小椴 夏洛 谢天 熊大木 岳凡 应天鱼 玉翎燕 夕照红 燕垒生 燕歌 杨虚白 易容 阳朔 杨叛 忆文 佚名 诸英 张大春 张梦还 赵云龙 周郎 朱贞木 诸葛青云 紫钗恨 展飞 周显 褚人获
DannieLY
不请自来,以下回答来自我的一篇旧文,聊一聊心中的武侠:
《一代宗师》剧照
武侠世界从来不乏后来者,从平江不肖生到金庸梁羽生,国人的成人童话著述者众,每每不同。
烽烟乍起始江湖那是上世纪初的光景:书外世界,炮火纷飞,热兵器摧枯拉朽得没有一丝想象力,再不见热血男儿真性情;书内,刀光剑影,冷兵器纵横无敌,愈是神奇,血肉横飞方显生命激情。前有“南向北赵”合力领风骚,开武侠小说一代潮流,后随“北派五大家”横空出世,引江湖烽烟鹊起。而1928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火烧红莲寺],票房热卖,因其原著是为“南向”向恺然,即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更加刺激了武侠小说的发展,一时间竞也可与新鸳鸯蝴蝶派之言情小说抗衡。
平江不肖生笔下既有浪漫的《江湖奇侠传》,蜻蜓点水地开启神魔乱舞的江湖,又有较写实的近代侠义英雄传,通过真实人物大刀王五与一代宗师霍元甲的传奇,将内功与外功等诸般技击实战付诸文字,形成了为国为民、出乎天地正气的侠义江湖。
动图来自Behance
“北派五大家”中,还珠楼主继往开来,以平江不肖生的“神魔乱舞”为蓝本,凭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奇诡多彩、气度恢宏、仙魔共处又不失诗情画意的超现实武林,前人评其笔下江湖“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天外还有天,陆底还有地……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化身,借尸可以复活……行路可缩万里成尺寸,谈笑可由地室送天庭……炼成各种凶杀利器,相生相克,以攻以守,藏可纳之于怀,发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议……”(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与其相比起来,同为“北派五大家”的白羽因受新文化影响,他的创作,“武”更为侧重技击实战,不仅收纳了存在于现实的武功招数,更凭想象开创了许多未有招式,而在武功招式的描述上,又极富诗意。更重要是,他选择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作,江湖不再是架空的理想化存在,而是有如常态社会般辛酸苦辣万生像,独具社会反讽效果。
李安一部[卧虎藏龙]的成功,无形中使得销声匿迹许久的“北派五大家”之一的王度庐重归视野。他笔下的江湖尤以悲情著称,侠骨柔情胜过争名斗艳,深入内心的义压抑了切肤之情,由生而来的孤寂感,昭显着人性深度。韩非子早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点出侠之本质,而王度庐却塑造了一系列“侠不犯禁”的人物,不但未失偏颇,反倒更显义薄云天的气概,以道家的无为拓宽了武侠写作的局面,竟也暗合了李太白式的文人武侠梦。
席卷重来开天地所谓“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武侠小说亦然。
江湖,每个人心中都有,而只有那些真正富有特色者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与掀起旧派高潮的平江不肖生本就身怀武功不同,开新派的梁羽生乃典型文人,师承名家,正是因此,他笔下的江湖侠义与历史责任紧密相连,其虚构的名士型侠客亦背负强烈家国意识,武林故事正邪对立,所谓“亦史亦奇,以史传奇,以奇补史”。他的武功招式效仿白羽,注重技击实战,避免过于怪力乱神,加上其善于诗词歌赋,使其刀剑无情的江湖平添了一份静默的优美,浪漫怡人。而其着力构建丰富的人物形象,不惜将一个人从出生写到死亡,贯穿多部小说,一举改变了旧派注重情节而人物稍逊之风。“郎意难坚,侬情自热,红颜未老头先雪”,如此性情的女子,鲜明生动,行走在梁的江湖中,令人深刻脑海中。然而,梁的江湖太过正统,故事、人物都难免落入简单的二元对立体系。这到了金庸笔下,方才有所改善。
动图来自Behance
虽然金庸被梁羽生称为洋学生,但是其心中江湖亦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他的江湖进一步突出人的重要性,尤其到了中后期,此间侠客不光为国为民,对个人自由的追逐已经荡漾心中,这也是比起郭靖,令狐冲、杨过等人更为年轻人喜欢的原因。以儒墨始,渐入道佛的金庸,以亦正亦邪的江湖,撕裂了正统江湖的虚情假意,直面人性善恶相克相生的复杂性,不仅更具可读性,也更利于电影的改编再创造。而金庸这种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更多是以营造意境来描写武功招式阐释的。在他的江湖里,几乎所有侠客的武功修为都会经历王国维所谓的人生三境界,优美之外更让人看到了人生的境界。同梁羽生一样,他的武也是讲究局限的,不同的是,金庸更向前一步,使“武”性格化,何人用何武,是其江湖独特的重要元素。金庸江湖重“人”的特点,尤其体现在他对爱情的描写上,不仅能以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正面角色的爱情感人,即使描写诸如黑风双煞、李莫愁等坏人的爱情亦能惊天地泣鬼神。这也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多角度的空间。
适时,武侠小说因各种原因,在内地中断,却被台湾地区的小说家继承起来,尤其是北派五大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不似金梁开时代之新,但是郎红浣等人的创作实在早于二人。后有伴霞楼主(与“三剑客”合称“四霸天”)、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三人合成“三剑客”)等也是风靡一时。原名牛鹤亭的卧龙生,博采北派五大家之长于一身,仙剑神魔、现实意味、帮会组织,侠骨柔情、奇诡布局无所不包,构造了一个混乱的江湖,又以门派之争、江湖一统、多角恋爱启迪了后来者。与其同尊诸葛孔明的诸葛青云,则更多的受还珠楼主影响,着力描写仙剑奇侠,加上其在国学功底上有一定造诣,他笔下的江湖儿女遂以才子佳人为主,自然少不了诗词歌赋,他更以《夺魂旗》一书无意间引出了鬼派武侠。稍后的司马翎深得还珠楼主之神,在玄幻江湖的基础上,与前辈诸家相比,尤其塑造了一个女性的武侠世界,他书中的女侠不仅有着旋转乾坤的作用,更能一举改变武林命运。
动图来自Behance
江湖风流任我行“语不惊人,不如不说;人不快活,死了算了”,古龙一语道破其笔下江湖之特点——风流,古龙以酒醉的姿态,干净地颠覆了以往武侠小说的一贯风格,他的江湖褪去了历史的沉重感,全靠激情构建理想社会;他的人物,尽是风流倜傥的浪子豪侠,武艺卓绝、嗜酒如命、不拘小节、智慧超群,义字当头可抛一切;他的武功描写,更是突破传统限制,避实就虚,在于营造发招和落招之际的氛围,更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彰显他潇洒、风流、尚义的侠义精神。此外,悬念迭起亦是古龙武侠江湖的不二图腾,其不拘结构限制,效仿西欧文学写作技法,令笔下江湖尽是离奇故事,一派侠士名流不只要斗勇,更要斗智,悬疑一环扣一环,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之后,效仿古龙者不胜枚举,唯有黄鹰一人,惟妙惟肖,几乎能以假乱真,自然笔端江湖,纸上侠客皆几近古龙,直至后来,因参与编剧[僵尸先生]大卖后,黄鹰遂将僵尸写入小说,以此从古龙影子中脱离出来。
温瑞安于武侠衰微之际出世,凭借旺盛的生命力锻造了属于自己的江湖,并以风格多变,令人一时难以一语形容其江湖,然而纵观之,人物的鲜明个性,故事的悬疑推理依旧光彩凸显,而且温瑞安本人精通武术,才思敏捷,对武功的描述极富浪漫色彩。同处新一代的黄易,江湖性情大变,不仅增加了前人涉猎不多的战争场面,更玩起了时空穿梭。
动图来自Behance
舞文弄剑影无敌时至今日,从1928年第一代导演张石川拍摄的无声武侠[火烧红莲寺],到武侠也分分钟3D化的如今,武侠片都无疑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的重要坐标之一,而由武侠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更是在武侠片领域独领风骚。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武侠小说中挑战身体极限的武功招式,放诸电影皆可充满艺术美感,正所谓武之舞;而其侠义精神荫罩下的江湖,继承了许多传统文化,也让武侠片有了更多的挖掘空间;同时,诸如令狐冲、练霓裳这般英雄侠士,更以其鲜明个性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成一时偶像。从还珠楼主的神乎其神,白羽的社会反讽,王度庐的侠骨柔情,到梁羽生的“史”,金庸的“人”,古龙的“悬念”等,都为电影影像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武侠电影的一时兴盛,催生了武侠小说的繁荣,反之,武侠小说又保证了武侠电影的源源不断,乃至后来变种的功夫动作片,更使华语电影享誉世界。在一代宗师梁羽生仙逝的当下,江湖一片静寂,久已未见少年侠客,仗剑匹马,独闯武林。又忆起[白发魔女传]开篇之词“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栽花,长诗佐酒,诗剑年年总忆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多少往事梦想,都付一字一词,一剑一江湖。
格斗游戏追随着武侠的脚步,也曾占据我们的童年
他们笔下的英雄,弹指惊雷,搅动天下,至尊武林,不恋美色;他们笔下的江湖,儿女柔情、针砭世事,风云乱空,沧海桑田。一曲曲江湖童话激荡,稍纵间几世恩仇锵锵。
我就是那个爱折腾软件的策划君阿随,没事搞搞视频、听听Nirvana、读读陶渊明、看看戈达尔,生活就很美好。
小文小文
谈到武侠就要说历史!金古温梁之后根本就没有大家!因为时代不同了,观众视角转移了,转向玄幻小说了,玄幻小说鼻祖可能是黄易!比如说哈利波特之所以受欢迎还不是文化传统被垄断了!最近十年国内的玄幻,仙侠小说比哈利波特强百倍!然而不收大众认可,这个大众是指国际化的!
seanredd
孙晓 英雄志 隆庆天下 可惜至今未更新。马舸 以待天倾 幻真缘 望月楼 傲君刀等。乔靖夫 武道狂之诗 杀禅 吸血鬼猎人日志等。余下的小椴 时未寒 步非烟 凤歌 沧月等作品远远达不到以上几位的高度。
雪辰_灵灵
要说武侠小说名家,得从民国时期开始谈起。
民国时期的小说,属于旧派武侠,传统武侠,年代久远,只能找一些资料说一下。
“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平江不肖生(1889—1957),本名向恺然,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湖南平江人。他从小喜好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他文学和武术的事业都从这里开始。武术方面,他与日本柔术家、剑术家颇有交往,功夫大进,回国后参加过反袁运动和大革命,1932年回湖南创办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是现代著名的武术活动家。他的武术理论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术见闻录、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拳经讲义等专著。他的文学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未进学校而日事浪游,对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级妓院)和下层社会颇为熟悉,写成清末留日学生恶现状的谴责小说《留东外史》,但回国以后,书局仅仅允诺每千字给三角稿酬,打击了他的积性。
1922年,应世界书局之约,他开始专心从事武侠创作。武侠处女作《江湖奇侠传》一炮打响,一再续写,奠定了他在现代武侠中的地位。解放后,向恺然出家为僧,68岁时因病逝世。
平江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响,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又善于编故事,因此很有看头。但他常常信手写来,前后滔滔不绝而缺乏连贯,有结构松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尤其是江湖与武林的迷幻离奇,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大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这是始终不可撼动的。
不肖生武侠小说共12部:
《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异人传》、现代奇人传、半夜飞头记、猎人偶记、《江湖怪异传》、烟花女侠、双雏记、艳塔记
“北赵”——奇侠精忠赵焕亭赵焕亭(1877—1951),名绂章,焕亭是他的字,又称幻亭;河北玉田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幼年家境优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随父亲宦游山东、湖南、四川等地,每有所得,随手记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材料。他写得一手精练古茂的文言笔记,著有今夕斋丛谈,其中颇多宦海秘闻,文坛掌故,又著有历史小说明末痛史、报应小说循环镜。
赵焕亭的武侠小说,始于1923年开始的奇侠精忠传,此书一出世便和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并称,他早年宦游各地,便注意搜罗奇侠轶闻、又从前人笔记中取材多多;他本人虽不谙武术、但平时仔细观察,注意卖艺武打的一举一动,又常到古寺实地踏勘,因此写来生动逼真。他平时写稿,也和平江不肖生一样密密麻麻,但绝少涂抹,编辑们十分欢迎他的稿件。他态度也极好,南北各报章杂志向他索稿,他总是有求必应,即使小型报社,他也欣然命笔。到了后来,因为那些小型报社往往寿命不长,长篇登不到一半,便已停刊,这种半截的稿子,其他刊物也不欢迎,没有办法,只得搁起,这类稿子共有10来种之多。且有的拖欠稿费,一再追索都置之不理,这使他吃了很大的亏。念及与其枉抛心血,不如焚砚搁笔。抗战爆发后,赵焕亭基本上退出文坛,专事书法,卖字为生,也就不再有武侠新作向世了。
赵焕亭武侠小说共19种:《奇侠精忠全传》、大侠殷一官轶事、殷派三雄传、英雄走国记、惊人奇侠传、双剑奇侠传、北方奇侠传、双鞭将、、蓝田女侠、说剑谈奇录、边荒大侠、《不堪回首》、江湖侠义英雄传、白剑莲影记、奇侠平妖录、尹氏三雄传、昆仑侠隐记、侠骨红装、剑低箫声
“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还珠楼主(1902—1961),本名李寿民,原名李善基,解放后改名李红。四川长寿人。他生长在山高水深的四川,从小随着父亲宦游,曾经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大好河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虽然只上过私塾,却对佛道医卜星象都有心得。1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9岁时随母亲移居天津,在大公报供职,兼作家庭教师。23岁进入军界作幕僚。婚后为天津电话局局长秘书,兼写京剧剧本。他的小说处女作轮蹄署名“还珠楼主”,自述奔波经历和少年恋情,取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诗意。当时北方武侠小说十分流行,李寿民本人也很想把所历的山水人物写成笔记。约在1930年前后,天津的天风报缺少一个武侠长篇,他在人家鼓动之下,就以《蜀山剑侠传》为篇名,一天天地写下去,而还珠楼主的名头也就开始响了起来。他的创作欲望因此高涨,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他最多的时候竟同时为8家撰稿,过足烟瘾之后,指天划地,滔滔而谈,请人代录出来,即为美文。日寇侵占华北以后,日本人要他合办刊物,他不答应,结果被抓去关了两个月。出狱以后,生活十分困苦。抗战胜利后,他再次到上海,正气书局的陆先生劝他不要再涉足政界军界,还是住在上海写稿子,生活想来总是可以维持的。他于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桥北面,一直写到1948年。解放后,他于1956年在报上写过关于神怪荒诞小说的公开检讨。1959年他中风,1961年3月去世。
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共37种:《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代表作。以此为中心,构成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一个庞大系列,计有:“蜀山剑侠正传”——《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峨眉七矮、“蜀山剑侠前传”——《长眉真人传》、《柳湖侠隐》、《北海屠龙记》、《大漠英雄》、“蜀山剑侠别传”——《青城十九侠》、武当七女、武当异人传、“蜀山剑侠新传”——《蜀山剑侠新传》、边塞英雄谱、冷魂峪、“蜀山剑侠外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天山飞侠》、侠丐木尊者、《青门十四侠》、《大侠狄龙子》、《蛮荒侠隐》、《女侠夜明珠》、皋兰异人传、《龙山四友》、《独手丐》、《铁笛子》、《黑孩儿》、白骷髅、《翼人影无双》。其余还有:《万里孤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侠甘凤池、《征轮侠影》、《力》、拳王、《黑蚂蚁》、酒侠神医
“社会反讽派”白羽白羽(1901—1966),本名宫竹心。河北人。军人之子。少年时即有志于“讲学著书”,长大后投考师范大学,后来惨遭家难。他本是纨挎子弟,却从此开始了20年的贫困生活。在通州一家公馆教书,一月才15元报酬;给北京《益世报》投稿,每月也才六七元的稿费。在这中间,他当过书记员、邮局职员、税吏、教师,职员,又曾从军作书记官,做过小贩,卖过书报。他从前做事认真,对人郑重,而在穷困中经历了种种委屈凌辱之后,突然变了一种态度,嘻笑怒骂,愤世嫉俗,而在旁人看来,则又是诙谐可笑、倜傥可亲了。
白羽的文坛生涯,始于1926年左右在北京国民晚报作编辑,后来该报停刊。张恨水在世界日报主编《明珠》副刊,约请他为特约撰述。后来又在天津一所小学教书。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沦陷后,他便以写小说为生。
1937年为天津庸报写连载小说《十二金钱镖》,首次以“白羽”署名,从此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的武侠创作。不久他的稿酬也从每万字4元一下涨到了每千字10元以上。
白羽的特点,和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等大为不同,他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较多,因此,在人情冷暖中饱含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精神;同时用看社会的眼光写武侠,又开创武打综艺新凤,塑造一个社会化的“武林”,影响一直及于新武侠小说,梁初生就对他是崇拜有加“梁羽生”这个名字中的“羽”,也就是白羽,三十年代未的叶冷,将白羽的特点总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借鉴于大仲马,“描写人物很活,所设故事亦极近人情,书中的英雄也都是人,而非:‘超人’”;第二条是借鉴于塞万提斯,“作武侠传奇而奚落侠客行径”。(白羽话柄,1939年12月天津正华学校出版、这使他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白羽武侠小说共26部。《十二金钱镖》、1937年天津庸报连载,后出单行本;白羽的武侠处女作和武侠代表作,以此为起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十二金钱镖系列”,包括:“前传”《武林争雄记》、《牧野雄风》;“外传”狮林三岛、《毒砂掌》、血涤寒光剑;“后传”雄娘子。其余还有:《联镖记》、《青衫豪侠》、《偷拳》、扬镖记、拿云手、武林名家传、《龙舌剑》、雁翎镖、青萍剑、谈剑记、太湖一雁、剑低惊魂、密谷侠隐、《侠隐传技》、《河朔七雄》、子午鸳鸯、《大泽龙蛇传》、大侠粉骷髅
“帮会技击派”郑证因郑证因(1900—1960年)、原名郑汝霈、天津人。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而且曾经公开献艺。后来又为白羽作技击顾问,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图写文。同时也开始学写武侠小说,白羽写《牧野雄风》途中患病,曾由郑证因代笔。后来和白羽分道扬镳,开始自创武侠,40年代为郑证因创作的高峰。他勤于写作,共有武侠小说88部,位居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家作品数量榜首。
郑证因被称为“帮会技击派”,其特点一是江湖,一是武功。写江猢则谙熟江湖门道,精通帮会的组织和戒律,在他笔下展开了一个广阔纷坛的江湖世界。写武功则因他本人是武林高手,一一写来,神态逼真。无论内外功夫、长短兵器,施展应用,巧妙谙熟;至于写暗器轻功,更是出神入化。郑证因小说的总体风格,则偏向于粗旷豪放、刚烈火爆,有一股江湖豪杰的英雄气。
他的小说共88部:《鹰爪王》续鹰爪王飞豹奇遇巴山剑客白山双侠、江汉侠踪龙虎斗三湘万山王。郑证因的其他武侠小说还有:铁狮镖铁狮旗琅琊岛孤形剑枫菱渡昆仑剑丐侠云中雁回头崖小天台铁笔峰铁铃叟铁拂尘铁狮王铁马庄青狼谷太极手尼山劫黑妖狐《女屠户》燕尾镖乌龙山幽魂谷铁指翁《黑凤凰》火中莲黄衫客野人山一字剑《边城侠侣》边塞双侠边荒异叟大漠惊鸿峨眉双剑风尘怪客风尘三杰风尘三剑凤城怪客孤雏铁虎戈壁双妹荒山侠踪鹤顾春回剑门侠女《龙凤双侠》《龙虎风云》龙江奇丈绿野恩仇苗山血泪岷江侠女闽江风云牧野英雄南荒剑侠秦岭风云蓉城三老塞外豪侠塞外惊鸿嵩岭双侠霜天雁形双凤歼仇太白奇女天南逸叟天山四义铁伞先生铁燕金蓑武林侠踪《五英双艳雪山四侠贞娘屠虎终南四侠子母金梭大侠铁琵琶火焚少林寺金刀访双煞金棱吕云娘金鹰斗飞龙离魂子母圈女侠黑龙姑女侠燕凌云七剑下辽东《五凤朝阳刀》侠盗扬镖记。又有侦探小说:风雪中人矿山喋血
“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王度庐(1909~1977),本名王葆祥,字霄羽。北京人。满族。自学成才。早期创作言情小说。有琼楼春情、落絮飘香、冷剑凄芳、翠陌归人、朝露相恩、海上红霞、朱门绮梦等。30年代中期,王度庐改写武侠小说,以言情小说的笔法创造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的天地。他的创作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白羽是以写人情世故胜,王度庐则以写悲剧侠情胜。王度庐的特点,是能够充分把握江湖儿女内心的矛盾、人性的挣扎、爱恨交织的复杂情境,写情则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写义则慷慨侠烈、血泪交迸,并因此谱成一部壮烈深沉的“武侠悲怆命运交响曲”使“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书剑名士之气和恩仇江湖之情深入到武侠小说的灵魂深处,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所不可忽视的。不过,王度庐虽然是写情的高手,却不是写武的高手,这就又限制了他将武侠小说提高到一个更新更现代化的层次。
王度庐武侠小说16部:《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宝刀飞、《风雨双龙剑》、洛阳豪客、新血滴子、燕市侠伶、春秋戟、紫凤镖、绣带银镖、《紫电青霜》、金刚玉宝剑、龙虎铁连环
“奇情推理派”朱贞木朱贞木,本名朱桢元,字式颛。浙江绍兴人,20年代至40年代在天津电话局和日方电信公司工作。篆刻、诗书。文章俱佳,可称艺文双绝。三十年代初,看到同事李寿民撰写《蜀山剑侠传》,因之操刀进入武林侠坛。早期作品飞天神龙、炼魂谷、艳魔岛系列,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后来自出新意,以《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为代表作。
朱贞木被后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他的特点,在于集大成而予后来者以众多的启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丽神奇于现实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侠情派的缠绵婉约于江湖的壮烈凄艳之中。其三是吸收历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领域开创了许多奇功,为后代所继承。其五是“一床数好”和“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如此种种,均为50年代以来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群起仿效,历久不衰。朱贞木武侠小说13部:《七杀碑》、《虎啸龙吟》、蛮窟风云、《罗刹夫人》、庶人剑、塔儿冈、艳魔岛、玉龙岗、飞天神龙、龙岗女侠、苗疆风云、五狮一凤。
这些武侠小说家,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带进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最早出现的长篇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对中国后世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冲霄楼)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
而将武侠小说真正带入繁荣的,恰恰是民国时期,也可以说民国时期的这些武侠小说名家为武侠小说做了很多变革,给后世的影响很大,正如金庸、古龙对我辈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影响一样,我因古龙而开始武侠小说创作,而古龙则是受到民国时期这些武侠名家的影响,开创了新派武侠。(新派武侠的开创,最早是由民国时期的平江不肖生,但不够彻底,真正称得上新派武侠开创者的非古龙莫属,古龙也被称之为新派武侠宗师和泰斗)
当代武侠的代表人物是金古梁,金庸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50年代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后期作品虽有革变,然而影响不是很大。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武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至少有过三百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合用笔名)等皆是。
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的人是古龙。一个可以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台湾武侠小说界唯一可以与金、梁比肩的人。古龙于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后,让人耳目一新。但风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澜。在1965-1967年间古龙完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特别是1967年所撰的铁血传奇(即我们常说的侠盗楚留香或香帅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特别是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读之如读东方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后来古龙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但古龙之变并非到此为止,而是一路狂奔,让人目不暇接后,恍然猛醒。原来武侠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看。其后他陆续完成《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铁胆大侠魂二部曲,堪称神完气足,兼有传统与现代“矛盾统一”之美。70年代初开始,古龙首写《萧十一郎》(由于是先有剧本、后来才有小说)的启发,减少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强肢体语言和场景烘托。从此古龙的变成了一种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可能古大侠觉得此种方式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同时又能最大化的挣到稿费。如《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仅有六种)以及《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无一不是用电影分镜、换景的手法来写小说。这种简单直接、动漫化的妄举,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间的古龙小说却“一枝独秀”,以至于他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 但同时他也害死了这些没有他那般天纵其才的跟风作家。
金古梁之外,真正能称为名家的武侠小说家并不多,如金庸、古龙的好友倪匡,倪匡是个才子,能将其他人的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倪匡的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但小说质量确实不如金古两人,看了一章,便再也看不下去了。
黄易是金梁之后香港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黄易的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是颇具现代感的。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于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而作为大师的他更将生死上升到“道”的高度,将正义与邪恶完美融入到他的哲学理论当中,用极具哲学韵味的语言和万物归一的思想,阐述着他对于世界万物的看法。而真正赋予这些小说灵魂的,却是最中国的哲学与传统文化。他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
至于大陆的武侠小说名家,能称得上名家的恐怕也只有凤歌一人,大陆没赶上武侠最热的时代,等大陆开始武侠热的时候,港台的武侠名家退隐的退隐,去世的去世,很少有新作问世,武侠小说已经过了巅峰,虽然大陆有不少武侠小说作家,却始终没有达到金古梁的高度。
人生若只能如初见
一部小说不但要看它的造词遣句、结构编排以及文章脉络等,更主要看它的内容与它欲告诉人们的是一个什么宗旨。
由此可知,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让人们阅读后爱不释手,可能才算得上名作品。譬如“四大名著”、《金瓶梅》等。至于近代众多小说中,说实在很少能够做到让人们爱不释手。香港虽然在二十世纪涌现出许多武侠小说作家,也出版了大量的武侠小说。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焕然一新的感觉,一下子给热爱阅读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深深震撼。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争论之后,我们冷静思考之余,无论文章精彩程度,文章结构,还是遣词造句等方面,金庸先生的还是算得上一流作品。
本人必须声明一下,对于金庸先生所著的众多武侠小说,我能够阅读的不多,但却是极其有代表性的那些。他之所以被众多读者所热爱,还在海峡三地成立了“金庸小说研究机构”就能说明了这一点。其实,金先生的小说也像某些读者所评论的那样,金先生的历史与地理等知识还是存有很大不足的。但是这一点不能把他的作品精华给掩盖了。只能说任何人,即使是一个名人或大人物,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它自身的不足而已,因为他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世的。现在回忆起来,金庸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众多阅读者的推崇,更重要一点还在于它的寓言性及人性的描写之故事情节。这在巜倚天屠龙》、巜鹿鼎记》、巜射雕英雄传》等体现得尤为突出。所有这些与他出身于擅长撰写报评分不开,这一点正如许多知情者评论的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