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湖南省高考自主命题的第二年,在去年有许多题型获得好评的基础上,湖南省考试院对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说明又作了补充说明,其试卷结构和内容将有较大变动,增大了文学鉴赏比重,突出了语言表达能力。我们在复习时应以此为目标,有针对性地加强训练。做到心中有考纲,复习有体系,审题要全面,做题寻规律。从容有序,谨严规范,避短扬长,展示个性;尽量不丢分,争取多得分。下面试从考点的角度具体谈谈复习的策略:
语言知识及运用 看清题干,遵循规律
1、字音、字形及字义属于识记内容,重在积累。考试时要看清题干要求。关于字音和字形以及词语的运用,要注意选择版本,湖南省考试院规定了以商务印书馆版本为准。正确使用词语、运用标点符号,辨析病句,正确运用常见修辞方法(简明、连贯、得体)都属于语言运用,要根据语言环境,看清题干要求,遵循语言应用的基本规律答题。如2004年湖南题第3题的“典型”与“典范”、“整理”“整顿”与“整治”、“不过”与“但是”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高的词语,意义相近,但有差别。我们只要弄清词语的本来意义,再联系前后语境,即可得出答案。
①句“典型”的意思是“具有代表性的人物或事件”;“典范”意为“可以作为学习、仿效标准的人或事物”。本句中“先进”一词点明具有“代表性”,所以在第一空应填入“典型”;“群众的楷模”等语含“值得学习、仿效”的意思,因此,后一空应填入“典范”。
②句“整理”的意思是“使有条理秩序”,一般与稿件、衣服、房间等搭配,因此不适合这个语境。“整治”一词含“整顿”、“治理”之意。本句中“开展环保专项……行动”,是就环保工作中出现的问题需要整顿、治理而言,不仅指秩序。因此,无论是从搭配还是从语义上讲,第4空只能填“整治”。“整顿”的意思是“使紊乱的变为整齐;使不健全的健全起来(多指组织、纪律、作风等)”。“整改”的意思是“整顿并改革”,重在“改”,它与“责令”、“限期”搭配,意思更为吻合。因此,后一空应填“整改”。
③句中“珍重这些荣誉”与“承认它很有价值”之间,既可以是并列关系,也可以是递进关系,但如果用“虽然”,就把前后句语义上的一致性破坏了,且造成上下分句的不连贯。整个复句是强调“我”不追求荣誉,用递进关系能更好地表达这一意思。“不过”与“但是”都表转折,但用“不过”更切合全句委婉的语气。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因为是放在具体的句子当中进行的检测,所以要求考生有比较强的语境意识,能够借助语法知识和词语辨析技巧获得正确答案。
2、《考试大纲》在“正确使用词语”的考点上新增了对“熟语”的考查。在复习过程中,我们应该掌握一定量的成语。辨析正误时,要注重语境的把握,从语法、逻辑、感情色彩等方面仔细加以推敲。如2004年湖南高考第4题,A句中“无出其右”的常用意思是“在某方面居领先地位,没有能超过他的”。古人一般以右为上位,“无出其右”多用于对人的才能、学识的褒扬。本句用“无出其右”来状写“生的屈辱和窘困”,显然不合适,可改用“无以复加”一词。B句中的“不以为意”含义是“不把它放在心上,表示不重视,不认真对待”。本句说个别民警认为工作时间饮酒是“小事一桩”,不把它放在心上,所以这个成语用在这里是正确的。C句中的“世外桃源”,原意“指虚构的超脱现实的安乐美好的地方”,也可用来“比喻不受外界影响的地方或理想中的美好地方”。本句用来喻指细胞生长的理想环境,使用正确。D句中的“不厌其详”,意为“不嫌详细”。本句是强调领导了解学员的有关工作情况很详细,故这个成语使用正确。
3、《考试大纲》规定考查的语病类型有6个小类:语序不当、搭配不当、成分残缺或赘余、结构混乱、表意不明、不合逻辑。2004年湖南高考第5题就考查了其中3类。A选项的毛病是“搭配不当”。句中“生产量”与“供应”、“销”不能搭配,“供应”、”销”的对象只能是“蔬菜”,而不能是“蔬菜的生产量”。B选项是一个复句,可以把它分解为“支离破碎的语境破坏了……”、“支离破碎的语境影响了……”、“支离破碎的语境消解了……”3个分句,没有搭配问题,也没有其他问题。C选项的毛病是“结构混乱”。将“(柠檬醛)为配置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的主要原料”和“配置食用香精和化妆品香精都离不开它(柠檬醛)”两个句子杂糅到一起,造成了结构混乱。D选项的毛病是“语序不当”。本句是一个“把”字句,否定词“没有”只能放在“把”字之前,否则不规范。
4、对标点符号的考查已经中断了几年,从2004年起又把这一内容放进了考试范围,意在引起考生对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重视。
A选项的毛病在于句中的省略号与“等”重复了。B选项的毛病在于原句中标点符号没有表现出该复句的层次。“打陀螺讲求技巧”这个分句是总括语,其后使用冒号才恰当:“用力小了,陀螺旋转不起来”、“用力大了,陀螺又容易‘栽跟头’”、“用力匀称,陀螺才能平衡而快速地旋转”是三个并列关系的分句,各分句内部均使用了逗号,因此各分句之间应用分号。C选项的毛病有3处,属于两类问题:一处是“四书”应该用书名号;另两处是“贾母问黛玉念何书”和“黛玉又问姊妹们读何书”,这两个句子中虽都有疑问代词,但都不表疑问语气,句末不应用问号,而应用句号。D选项的冒号,表示提示性话语后的停顿;破折号表示解释说明。这一选项的标点使用正确。
5、名句名篇默写要忠实原文,细致认真。名句名篇是一种传统题型,湖南省考试院规定了考查范围,分值也由4分增至6分,我们复习时就以此为范围,把“荞麦田里的乌龟”捉住。对于“名句名篇”,复习时要从“篇”的角度识记并默写,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严格忠实于原文,不要想当然。
文言文阅读 注意古今异义
文言文阅读的难度系数相对要大些。文言文的选材大多是人物传记,其写作思路有共同的特征:首先概括介绍人物性格,然后通过两三件事情来描写人物某一方面的特征。2004年湖南高考选用苏轼的放鹤亭记作为材料,获得好评,因为它是考文言文,而不是考章法,这一点值得我们关注。高考时虽然是阅读陌生文本,但大多是课文当中学习过的文言词语,考试时要善于根据熟悉的语句推断陌生的词语。近两年虚词题一般是从文本里选一例句,然后从课文选一例句,课文的例句又是非常常见的,并且考纲还规定了范围——18个文言虚词,只要从容应对,消除紧张心理,就成功了一半。对文言词语的考查,主要是考查古今汉语的不同之处,有时是考双音词理解和短语的理解,有时是考古今义的不同。
文言文翻译题的分值由5分增加到8分,湖南今年还增至9分,可见其重要。要注意古今异义、词类活用以及特殊用法,翻译时严谨到位。
现代文阅读 注重文本,理清层次
现代阅读分两卷考查,第Ⅰ卷以选择题形式考查科技文和社科文的阅读能力,侧重于逻辑思维;第二部分的文学作品,则是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兼而有之。
现代文阅读必须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如2004年湖南高考第18题采用了填空的题型,在答案的最后有意给出了“不必带书”4字,目的在于要求学生在阅读整篇作品以后对文章的结构与思路有一个整体的把握,而不是抓住个别段落甚至个别句子做文章。文章的第一段有“你永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的话,而这一句话后面的一头蓬草、满腮苔藓、最旧的旧鞋等内容均是对服色、体态具体的展开。因此,我们可以确定“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为首空的答案。文章的第二段“这样的玩顶好不要约伴”与第三段“你一个人漫游的时候”是相互照应的。而第四段开头的“并且你不但不须约伴,每逢这样的游行,你也不必带书”一句,是一个承上启下的过渡句,明确地把“不须约伴”与“不必带书”相提并论。有了这些把握后,我们就可以理清文章4个段落的结构与思路:首段写“不须踌躇你的服色与体态”,二、三段写“不须约伴,”四段写“不必带书”。至此,问题也就迎刃而解。
作文 要避短扬长,大题小作
2005年考试说明对高考写作要求是:“能写记叙文、议论文、说明文以及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一提法,不仅比原来的更科学、更合理,而且对考生的要求也更高了。
事实上这两年高考作文是“文体不限”“文体自选”,有一些考生选择了书信、日记、消息、通知、总结、报告等应用文体,还有一些考生选择了辩论词、对话录、演说词、戏剧、诗歌、散文、寓言、小小说等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这不能说不合要求,这里表示考生无论选择哪一种文体(包括其他常见体裁的文章)都是可以的。高考写作也不同于征文比赛,征文比赛只录取前几名,衡量文章不仅注意写作技巧,更重视文章内容的社会意义,而高考写作的主要目标是检测考生的写作能力。
一个人的语言水平要提高,需要一个过程,但要把一篇文章写得好一些,比如内容充实一些,见解深刻一些,掌握一些方法,突破一些框框,还是可以的。
如去年湖南卷“以‘家庭教育’为话题写一篇作文”,有的考生为贪大求全,写自己不熟悉的东西而弄巧成拙,有的考生套用别人的“题记”而与文章内容风马牛不相及,有的甚至搬用往年的科幻小说而与本话题无关等等,这就不是避短扬长,而是邯郸学步了。而有些考生则大题小作,写自己熟悉的有深切体验的东西,写得情真意切、入情入理,角度小,开掘深,当然能得高分了。
话题作文不限文体,选择文体有两方面的考虑,一个是自己的特长是什么,如果描写能力强,可以写散文,如果思维理性,善于说理,描写是短处,不妨写议论文,哪一种文体得高分,没有一个标准的,主要是看内容和形式是否统一。
另外,今年湖南省考试院对《考试大纲》的补充说明中还特地强调书写占3分,这既是对语文素质的基本要求,也是为便于网上评卷。其实,漂亮工整的卷面本身就给了评卷老师第一个好印象。
高考主要是考语文基本能力和基本素养,这些都是语文当中非常稳定的因素。只要有信心,能够保持平和心态,答题时看清题干要求,把握隐含信息,细致严谨,作文时避短扬长,就能减少失误,取得最佳成绩。请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蟾宫折桂正当时。
文学鉴赏短文写作 宜条理清晰,述评结合
湖南省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补充说明在稳中求变方面又出新招,其中第21题是变化最大的题型,既规范又有创新,既有“吸纳”又有“释放”,对检查学生审美能力和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有很好的导向作用和评估作用。第21题是这样表述的:
从下列题目中任选一个,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赏析短文。①试析报秋的主题思想及其表现。②报秋的艺术手法赏析。③谈谈报秋的构思技巧。
该题分值为15分。
这道新题型的出现,对于指导教学和检测都不啻为一缕春风。因为她回到了文学欣赏的本源,回到了语文教学的本源。
那么,如何写好赏析短文呢?一、要读懂文本,选准角度
赏析正确与否,最关键的也是最重要的是要读懂文本;如果对所赏析的内容把握不准,或理解失误,就好比走路走错方向,赏析无从谈起。
阅读文本时,一般采用“总体——部分——总体”的步骤。其中“总体”,就是从头到尾通读,得出初步印象;“部分”,是对一些重要的句子、段落,进行揣摩参悟,分析研究,加深印象,发现特色,初步形成自己的观点;“总体”,是要获得完整的本质的认识,对作品的思路、结构、主旨做出自己的判断。根据湖南高考样题提供的信息,鉴赏评价题可能分别从作品的主题思想、艺术手法、构思技巧等3方面设题,考生任选一题作答,所以我们应该尽量选择自己最熟悉的、最能结合作品的、最能深入阐发的题目来作答。
二、要确定方向,选好角度
因为只要求写300字的短评,所以首先要单刀直入、开门见山地提出论点,也就是提出你对该文的总体评价。然后就原作内容进行复述、介绍、引用,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评价,也就是采用“述评结合”的方法,一定要“述”和“评”相结合。在写作中我们还应该注意短评的结构要小巧完整,语言要精练简明严谨。
三、要条理清楚,书写工整因为是300字的短评,当然也是一篇小作文。那么,我们在行文时要用最简洁的、能体现思维深刻的、展现语言优美的文字来表述,要使人一目了然,有如欣赏盆景的感觉。
对文学作品的赏析一定不要脱离语言环境,要从文本出发,对文章所体现的相关信息要适度引用、概述。不能生搬硬套,更不能无的放矢。
一般写作步骤不妨这样:精读作品——确定赏析对象——作出基本评价——精选复述、节录内容——用准确精练的语言写作成文。
基本结构不妨如此:提出观点——简要陈述理由,并结合复述、节录内容分析议论——结合文章小结。
考生要选择有话可说的题目,力求写出深度;赏析的切入点不要过宽,要有新意,要说出新见解、新看法、新主张;行文宜流畅;书写宜规范,避免错别字、病句,字数不少于28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