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初,我报了土豆老师的写作课,学习的同时经常看到些有意思的事儿,其中有两件让我印象非常深刻。
另外一次,是在老师写的文章里。她以海东青捕天鹅的雕饰为例,说明了人在学习和做事的时候要像小小的海东青一样会用巧劲,才能捉住体格很大的天鹅,达到四两拨千斤的效果。当时读了,觉得这个引子新颖又合适,用在这里真是很巧妙。
从那时起,我就在想其实这些都是非常平常的东西,几乎人人都知道。可是,为什么自己既没想起来,也不会用,而到了别人手里就成了非常好的素材?
后来,直到我读了日本作家奥野宣之的《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才算是有点明白了。归根结底,日常中欠缺收集信息的意识,也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不能看清事物背后之间的联系,自然也就无法对事物进行有趣的组合,想出好点子。
提到奥野宣之,有人会想到他的另一本著作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其实,如何有效阅读一本书和《如何有效整理信息》是姐妹篇,前一本主讲读书,后一本主讲信息的整理和创意的生成,都与笔记、读书和写作分不开。
对于曾在出版社和杂志社工作的奥野宣之来说,这两本书凝结了他多年的经验和智慧,里面讲述了其独创的一元化笔记法、信息整理术以及知识生产法,深受大众的欢迎。其中,奥野宣之对一元化笔记的利用,可以说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地步,无论是读书、写作,还是散步、旅游,乃至饮食、睡眠,都是他记录的对象。这种生活方式经过电视台播出后,曾在日本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在《如何有效整理信息》一书中,奥野宣之主要讲了如何利用一元化笔记,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和收集感兴趣的东西,并从中找到有用的素材,重新组合,提炼出专属于自己的独特创意。为了让读者更好地学习一元化笔记,书中列出了记录和粘贴材料的窍门、创意生成的关键步骤以及制作简单目录和索引的方法等。对于任何需要写作的人来说,都可以从中得到些许启发。
留心收集任何素材,不要“材”到用时方恨少
说到一元化笔记的做法,可谓简单之极。只要按照时间顺序,记录和粘贴自所感兴趣的任何东西即可,无需分类。比如,
【180606】写作课笔记;
【180606】同学聚餐的感想;
【180607】《我们仨》书评;
【180607】IT系统升级改造计划……
这些内容可以是生活中的一点感悟,锻炼时的某个想法,也可以是工作中的报告草稿,发言时的演讲要点,更可以是读书后的摘抄,观影时的心得体会。总之,凡是你认为有价值的或者想要保留下来的,都可以纳入一元化笔记。就像煮火锅一样,只要想吃的,就都摔到里面。
一元化笔记看似杂乱,但也有一定的记录和粘贴技巧。无论是书写时采用略记、符号,还是空行、加标题,又或者划上分割线、根据场合换笔,都能让人更快、更好地记录信息。而外部信息加感想的“葱鲔火锅式”读书笔记则鼓励读者记录下自己的声音,以此激发出思考的火花。与此同时,粘贴纸质品和小物件的做法打破了人们对于笔记本以文字为主的死板印象,瞬间丰富起来。
笔记本多了,就涉及到查找的问题。所以在使用之前,在每本的封面上标注序号和使用的时间段,比如:026--170304~170615,从而方便查找。另外,除了编码,可以为内容制作简单目录,并用excel表格给重要的条目建立索引,记录下笔记本编号+日期标签+条目标题,比如:026 20180406 自然分娩的经验。当需要用到哪块内容,直接输入关键词查找即可。
第一,量变导致质变。谁也不知道这么多信息中哪一条会有用,谁也难预测今天顺手记下的东西将来会不会用上,给自己带来灵感和线索。但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平时不注意收集,想用的时候肯定无“材”可用。
对于经常要写作文的学生来说,这一点尤为重要。因为阅历和经验的限制,许多学生写作文翻来覆去用的都是课本上的老套例子,没有新意,毫不出彩。如果从今天开始留心身边的各种材料,时间久了,不愁没有生动的素材。
更关键的是,不管是正式的演讲或培训中得来的信息,还是网络、媒体的报道,在记录的时候,奥野宣之都鼓励读者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想。所以,这些素材跟临时收集来的不一样,它们承载了作者的思考,看似不起眼,但用起来的时候会发现其中的独到之处。
第二,扩大知识面,加深记忆。对于一元化笔记,奥野宣之的看法是自己动手记录或粘贴的东西,不会轻易忘记,想必很多人对此也深有体会。比如,午饭时,跟同事偶尔聊到最近很流行的区块链,了解了些相关知识,不妨顺手记下来。而如果只是听听,相信我,没几天你可能就忘了。著名的艾宾浩斯曲线显示遗忘的进程一开始是很快的。相关实验也表明,对于读过的文章或看到的信息,大部分人一天后的记忆率为36%,一周后则只剩13%。相反,如果记下来,印象必然加深,再加上时不时的浏览,记忆的时间一定更长。
第三,发散思维,由点及面。有时候,虽然只是记下了一两句话,但如果发散开来,就会引出一系列的话题。比如,2018年6月世界杯热播,虽然不是球迷,但看到如此浩大的赛事,还是出于习惯记下来了。乍看下也就是一条新闻而已,不过要是再进一步,可以提出更多的问题,比如为什么足球在欧洲那么受欢迎,但却在美国遇冷?小小的足球是如何刮起国际旋风的?粉丝在面对比赛的时候为何很难保持冷静?这些延伸开来的话,每个话题都可以写成一篇文章。
学会深入思考,从简单的事物中发现别人看不到的联系
如果说收集素材只是开始,那重读笔记则是关键。在这一步,我们对收集来的材料进行咀嚼、发酵,从而发现其中的联系,顿悟出好的点子。
在此之前,需要澄清一点,那就是“所谓创意,只是把原有的元素重新组合而已。”比如,现代流行的偶像剧其实是对经典童话的重新演绎,并不是凭空而造。
基于此,创意可以分为以下几种情况:
l尝试对既有事物进行出人意料的组合
l将既有事物用于意料之外的地方
l在意外的情况下活用既有事物
但要怎样咀嚼、发酵、顿悟,才能达到生成创意的目的呢?
首先,重读笔记。重读的时候,一定不要为读而读,而是带着问题,转换视角,思考如何把收集到的材料用到现在的工作上。比如,你正在写一篇关于女权的文章,却翻到了男性被妻子暴打的报道,又看到了关于“he for she”运动的资料,于是就想能不能从男性角度谈谈女权呢?当然,对于能用的点,一定及时标记出来。但如果有了新的想法,最好马上补充、修改,形成完善的观点。
接着,寻找各条信息之间的联系,交叉参考。比如,先前记录了正面管教孩子的几个方法,重读的时候突然发现也适用于员工管理,这时候就可以用相同颜色标签把两块内容一起标记下来。
做好准备之后,就可以再次发酵,重组信息了。关于这一步,奥野宣之介绍了卡片重组法、大号纸张移植法、复印件拼贴法,主要是把各个有用的点誊写到别处,集中起来思考有没有更好的组合方式。
这个时候,可能会很快找到切入点,也可能苦苦思索得不到一点线索,始终处在“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的阶段。不过,要想达到顿悟,就不能轻易放弃,有时候虽然不能灵光一闪,但思考的深度和广度会在努力中慢慢向前。
养成写作的习惯,以输出倒逼输入
收集素材,保持思考,是为了更好地写作,输出知识成果。反过来讲,一定要勤于写作,才会渴望吸收知识,经常动脑思考。
笔记是输出的第一步,养成了记笔记的习惯,就是养成了动手、动脑、动笔的习惯,这对于写作来说,非常重要。长时间不写,提笔就觉得生疏,无从写起。但如果每天都在收集信息,记录心中的所思所想所感,写作的时候就容易越写越顺畅。用奥野宣之的话来说,我们“不是有思才写,而是为写而思。”
上写作课的时候,老有学员说自己的文章干巴巴的,不丰满。老师的答案是积累太少了,但给出的重要方法之一是多写,通过输出倒逼输入,这样才能迅速地成长。虽然灵感不断、文如泉涌是人人追求的梦想,但对于大部分人来说,没有经过艰苦的付出,掌握适当的方法,想要进阶到这一步并不现实。
就连那些著名的文学家,也是如此。作家王安忆写完小说《天香》时,曾接受采访,回忆了当初的写作过程:“基本是写到哪查到哪。写到哪一节上,临时抱佛脚,赶紧去查。”
结语
一元化笔记正因为简单,所以有着十分强的可操作性,几乎适合所有人。但是,一定要持之以恒地做下去,才会像奥野宣之一样有所收获。如果总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那什么样的神奇笔记和方法也起不了作用。
对于真心写作的人来说,倘若想进步,不妨就从这小小的笔记开始,积累素材,启发思考,做到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言之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