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摘要范文参考
有白菜的卖
原贴:电影剧本范文
skycurl5
是传记体小说的一种,是从主人公自述生平经历和事迹角度写成的一种传记体小说。这种小说是在作者亲身经历的真人真事的基础上,运用小说的艺术方法和表达技巧经过虚构、想象、加工而成,它一方面不同于一般的自传和回忆录,另一方面又必须以作者或自述主人公为原型。如,卢梭的《忏悔录》、高尔基的《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等。 自传是传记的一种。传记以记叙人物生平事迹为主。自传则是以记述自己的生平事迹为主。自传体作文是传记的简要形式-小传的一种。从写作的对象上来讲,自传体作文是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只不过这个人物是自己,写人的手法在此都可以应用。但是,怎样把自传体作文写好,却不象写人那样简单。 首先,自传体作文要写出一个真实的、活生生的“我”来。这个我,应该就是生活中自己的真实样子,而不是与生活中真实的自己隔着一层,让人看了之后,觉得那不是你,或者不是完全真实的你。这就要求写作自传体作文的第一个要求是认识自我。也许你要问了,我自己还能不认识自己吗?其实不然。我们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走过的每一天每一步都在塑造着自己。在紧张的生活中,在不知不觉的成长中,慢慢地,可能对自己的成长不那么敏感了,或是感受不那么深刻了,或者,由于环境的左右,自己成了自己不希望的样子,自己对自我的认识也渐渐有了偏差。写作自传的过程有时是一个寻找、发现自我的过程,你要顺着一根线,把自己给追回来,加以审视,加以分析,最终真正地认识自己。那么,怎样才能在文章中真实地、生动地表达自己呢?让我们一起来想一想。请问一下自己:我是谁?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我的性格如何?我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我的理想是什么?我希望自己的未来是什么?我为什么会有以上的爱好与想法?在我成长的过程中,谁对我的影响比较大?哪些事给我留下的印象比较深?……这么问下来,做个记录,加以整理,一份较为真空的自传体作文就出来了。写作自传体作文比其他写人的作文要容易很多。这是因为写的是自己,素材不缺,认识不缺。但是,素材多了,又面临一个选材和剪裁的问题。什么样的素材最适合用于这篇自传体文章?什么样的素材更重要、更有表现力?这都是需要认真考虑的。写作自传体作文,最忌写成流水账,从自己的出生写起、一年一年的,在哪儿生活,在哪儿上学,在哪儿玩耍,这样的文章不是自传。自传中的自己要个性鲜明。要紧扣自己的性格特点来写作,我爱静还是爱动?内向还是外向?喜欢看书还是喜欢运动?都要在写作中运用准确的事例生动地表达出来。 自传还有向别人明确传递出自己的外貌特征,使人读后留有印象,甚至一见到你本人就能根据你自传中的描写认出你。这也需要运用外貌描写的技巧,把自己写好,写活。 自传中要有事实。自传不是简单的记人,它要反映出人物的成长变化经历,要有一定的时间感。虽然我们现在年龄还小,但成长的经历已经有了,这在自传中都要较好地反映出来。比如,一位作者写到自己现在是环保主义者,非常喜欢参加各种各样的环保活动。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小时候游长城时一位叔叔捡垃圾的行为深深影响了我,后来通过科教片和老师的引导又强化了这一观念,现在,我们生活环境的日益恶化更加深了这种认识,所以,为了保护环境,使我们的生活更美好,我积极地参加植树、节水宣传、垃圾分类等环保活动,所以,我是一个环保主义者,将来我还要发展更多的人加入我们保护环境的行列。这篇自传中,作者通过大量事实描述了自己成长为一个环保主义者的过程,一些切身的体会、真实的活动让文章十分生动、充实。 自传中有时也要有感情的流露和对事情的看法,也要写生活中的经验教训,但这些非同于其他文艺作品中的直接抒情、议论,而是寓情、理于叙事之中,让读者感觉出来,即间接表露出来。像《鲁迅自传》就是一篇叙述性非常强的优秀典范作品。
小晓卜
为了探讨和掌握论文的写作规律和特点,需要对论文进行分类。由于论文本身的内容和性质不同,研究领域、对象、方法、表现方式不同,因此,论文就有不同的分类方法。按内容性质和研究方法的不同可以把论文分为理论性论文、实验性论文、描述性论文和设计性论文。另外还有一种综合型的分类方法,即把论文分为专题型、论辩型、综述型和综合型四大类:
专题型
这是分析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直接论述的形式发表见解,从正面提出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一种论文。
论辩型
这是针对他人在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的见解,凭借充分的论据,着重揭露其不足或错误之处,通过论辩形式来发表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述型
这是在归纳、总结前人或今人对某学科中某一学术问题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加以介绍或评论,从而发表自己见解的一种论文。
综合型
这是一种将综述型和论辩型两种形式有机结合起来写成的一种论文。
秋水1976
葵瓜籽儿
原贴:记账凭证摘要如何写?
imconsumer
原贴:短小说范文
若冰
阳光小道
猫小虾
crystalsong1024
曾经的遗忘
原贴:调查报告 范文
静如熙
原贴:调查报告 范文
忙碌的陈鹏
原贴:调查报告 范文
独行的野猪
原贴:调查报告 范文
ciafbicccp
官场的黑暗和肮脏是不可闻睹的,中国古代的官场尤其如此。几千年了,那阴秽依然如故,真叫人痛心,叹息、憎恨!官宦们凌驾于百姓之上,大官凌驾与小官之上,层层叠叠使百姓不得翻身,不见天日!
《官场现形记》里所提到的尽是写贪官污吏,没有一个干净的。而那千年社会现实中的官、吏们又何尝不是如此呢?为了名和利,层层欺骗倾轧,无利不为,为名而劳。从古到今,清官可曾有几个?古今中外,纯粹的人又有几名?可悲的世间,可憎的人类!
《官场现形记》是晚清谴责小说的开山之作,也是同类小说中较为优秀的作品之一。在当时享有极高的知名度,可谓轰动一时,所以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将它列为“四大谴责小说”之首。作品以官场为对象,着重揭露各种官僚的“龌龊卑鄙”“昏庸糊涂”(《官场现形记》),集中暴露晚清官场的污浊,吏治的败坏,统治集团的腐朽。
作者李宝嘉,又名宝凯,小名凯,字伯元,别号有南亭亭长,笔名游戏主人、二春居士、讴歌变俗人等。江苏武进人。 1867 年生于山东,六岁那年父亲死了,由伯父李念仔抚养。李念仔历任山东肥城和胶州知县、 衮 州同知,东昌府知府,山东候补道。 1891 年,李念仔辞官,第二年回故乡。这期间,李宝嘉一直随伯父到任职地生活,基本上过着衣食不愁的公子哥儿的生活,闲居读书。但这段生活经历让他在日常的见闻中熟悉了许多官场的内幕,为以后的创作《官场现形记》积蓄了素材。
李宝嘉岁伯父还乡后不久就参加了科举考试,结果名落孙山。此时他已经 26 岁,快近而立之年,实在无颜面再过依人寄食的生活。 1896 年,李宝嘉携带家眷来到上海,开始独立谋生。当时全国各地都兴起办报,上海尤为洋务中心地,报业发展很快。李宝嘉利用自己的文字工夫,瞅准了办报业,在此后的十年间,先后创办指南报、游戏报和世界繁华报,成为我国近代小报的先驱。而且应商务印书馆之聘,他担任了晚清四大小说杂志之一的绣像小说的主编。在此期间,为了充实报纸版面,他亲自写了大量作品,再加上为他人写的改稿,共计有长篇章回小说五种、长篇弹词两种、剧本一种、杂著好几种。李宝嘉多才多艺,除精通诗词外,书、画、篆刻无一不精,这些作品散见名报刊,为他赢得极大声誉。虽然如此,李宝嘉的后半生仍是贫困僚倒,晚景更是凄凉。 1906 年他去世时,丧葬费都是伶人孙菊仙赠送的。 ?
从 1903 年至 1905 年,李宝嘉随写随刊,在世界繁华报上推出这部《官场现形记》,在社会上造成极大反响。按李宝嘉原来的写作计划,该书分为十编,每编十二回,可惜在第五编尚未全部完成之时,他就因病死去。因此我们现在看到的《官场现形记》只有六十回,最后的极少一部分,还是他的朋友代为补齐的。该书在世界繁华报上刊行的同时,报馆就陆续刊印单行本。现存的版本有 1903 年世界繁华报本、 1904 年奥东书局石印本以及 1909 年崇本堂石印本。
作品涉及的官僚十分广泛,外官从“未入流”的佐杂,到州府长吏,直至督抚大员;内官从小京官,到各衙门大吏,直到位居中枢的军机、大学士。这些大大小小的官僚胥吏,为了升官发财,无不蝇营狗苟,迎合、钻营、蒙混、罗掘、倾轧、极尽卑污苟贱之能事。军机大臣华中堂在京城开了个古董店,专门经营买卖官缺的生意。黄胖姑公然说出“一分行钱一分货”( 25 回)。最高统治者也公开提倡“捞钱”。一个旗员出身的兵部堂兼内务府大臣,被派赴江浙查办重大案件的钦差,就是因为在京里苦了许多年,“上头有意照应”, “好叫他捞回两个”。这个钦差到浙江后,很快捞到 2 万两银子的贿赂。所以连慈禧太后也不得不承认“通天底下一十八省,哪里来的清官。”胡统领奉命赴严州剿 " 匪 ", 心里恐惧 , 一路上吃喝玩乐 , 有意拖延 , 待得到 " 匪 " 已远去的情报 , 却兼程进军 , 纵容兵丁 " 洗灭村庄 , 奸淫妇女 ", 并乱拉良民 , 指作 " 强盗 ", 以报功邀赏 (12 ~ 18 回 ) 。
作品还揭露了统治阶级对帝国主义奴颜婢膝的丑态和丧权辱国的劣迹。外国人打死中国小孩子,当地官员迫于群众压力,将凶手判处监禁五年。而清政府的总理衙门,却按照 " 同外国人打交道 "" 只有顺着他办 " 的逻辑,竟依照外国公使的要求,将巡抚撤换,并由他们指定继任巡抚( 57 、 58 回)。徐大军机糊糊涂涂地在出卖安徽省矿产的契约上签字,将国家主权拱手献给洋人( 52 回)。这些描写充分地揭示出朝廷大小官吏惧怕外国人的无耻嘴脸。
《官场现形记》的过人之处,在于它并非全如鲁迅所说那样“千篇一律”,而是能将大同小异的官场伎俩根据各人不同的身份、地位,教养,写得千姿百态。例如同为贪得无厌的赃官,何藩台、傅钦差、华中堂在表现上就各不相同。何蕃台公开,卖官大胆无耻,却也笨拙得可以。相比之下,傅钦差就不显山不露水了:“穿的是灰色搭连布袍子,天青哈喇呢外褂,挂了一串木头朝珠。补子虽是画的,如今颜色都不大鲜明了。脚下一双破靴。头上一顶帽子,还是多年的老式,帽缨子都发了黄了”,似乎很“清廉”。但实际上,“骨底子也是个见钱眼开的人”,在作为副钦差办一案时,他牛刀小试便捞了五十万两。华中堂的老奸巨滑了令傅差叹为观止。他老人家“最恨人家孝敬他钱”,可“你送他古董他却顶欢喜”。他所收的赃物,光鼻烟壶就有“ 8063 个”,每个至少值上千两银子。他更为令人叫绝的一招是为受贿的古董开了个古董铺,凡向他行贿者必须买他的古董 ! ?
这些贪官在捞钱时聪明过人,处理内外政务时却一个个昏庸无能。南京候补官毛维新因为能背诵过时的江宁条约 ( 他居然认定这是专门和南京有关的条约 ) 而被制台赏识,号称“洋务中出色能员”。但在他那次所谓“考察”中,除了发现他居然会把辫子剪成短发外,实在没有别的新发现。另一个不学无术的藩台施步彤 ( 谐音:“实不通” ) 竟把“量入当出”、“游弋”、“枭匪”、“荼毒生灵”、“马革裹尸”分别读成“量人为出”、“游戈”、“鸟匪”、“茶毒生灵”、“马革里尸”,是个白字先生。更令人好笑的是制台贾世文 ( 谐音“假斯文” ) 号称“封疆大吏”,是“拔贡”出身,且“做过一任教官”,平时对人吹有“两桩绝技:一桩是画梅花,一桩是写字”,但该句话确实出自此公之口:“我有一本王羲之写的前赤壁赋……‘听说还是汉朝一个有名的石匠刻的'。”连起码的文化常识都没有 !
官吏如此昏庸无能,在面对洋人时的奴颜卑膝便不难理解了。那位文制台不问事情青红皂白,一口认定“外国人顶讲情理,决不会凭空作人的……现在凡百事情,总是我们自己的官同百姓都不好……”;他吃饭时谁也不接见,可一听洋人来了就屁颠屁颠地出去迎接。其崇洋媚外心态是当时上至老佛爷,下至县官杂吏的缩影,人们因此愤怒地抨击清政府已成了“洋人的朝廷”。 ?
李宝嘉在对官场里诸多丑态尽情鞭挞后,借一个梦把官场比作“畜生的世界”,痛恨鄙夷到极致。然而由于历史局限,他也不可能想出改变现状的法子,这就是书末提到的那部“教科书”被烧得只剩下“指摘他们做官的坏处”而没有“教导他们做官的法子”的真正原因。 ? 《官场现形记》突出地反映了近代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多少触及了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人民大众和封建主义的矛盾,中华民族和帝国主义的矛盾。书中所写不少有现实影子。李锡奇曾披露说: " 所写种种,大都实有其人,实有其事。惟都不用真名,而所用假名亦皆有寓意。 " 《官场现形记》的问世,促进了人们对清王朝腐朽不堪的认识。由这部小说起,逐渐形成了晚清谴责小说的高潮,而描写他界如商界、学界、女界等 " 现形 " 之书也接踵而起。
小说在结构安排上仿《儒林外史》,一人演述完毕,即转入下一人,如此蝉联而下。作者用夸张的手法揭露人物的丑恶面貌,颇为生动。但人物缺乏典型化,描写过于渲染夸张,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笑柄连篇,反而减弱了感人力量。又官场中人之伎俩,大同小异,写之不已,则难免杂沓重复之感。
在晚清谴责小说创作方面,李宝嘉是一位多产而卓有成就的作家,他虽然寄希望于封建统治者的“觉悟”和改良,但痛切地看到社会政治的腐败,广泛运用讽刺手法,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反映了清末封建社会的黑暗现实,特别是对清末官场的种种罪恶行径进行了有力的揭露与鞭挞,在晚清小说史上占有重要地位。鲁迅说清末的谴责小说以“南亭亭长与我佛山人名最著”从《官场现形记》中,人们或多或少可以得到为官之“术”,还有一些关于官场的启蒙。
为了做官,低声下气,卑躬屈节;祖宗钱财,妻亲色相,全都付出重大牺牲。世上没有免费的午餐,也没有平白的贡献,“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堤内损失堤外补”,有投资就有本利回收,捞本之外要一本万利,物质和精神多方需要补偿。而仕途崎岖,宦海风波,顶子即使染红,未必就能久戴,交椅虽说坐稳,仍然有待升高,明抢暗夺,勾心斗角,自是家常便饭;一边忧谗畏讥,一边中伤别人,一边防冷箭,一边袖里机关;上要找靠山,下要植党羽,中要交通门路,拉拢哥儿们,不攀权贵成不了权贵,不下毒手便成阶下囚;多么惊险,多么勾魂,多么费心,多么劳神。然而乐在其中矣,然而忧从中来矣。
峰回路转,演绎出几多“不在其位,不谋其政”事来,不谋其政,而谋其位,这是做官之前的主要奋斗目标。待谋到其位,又有百事待举,一要邀宠固位,二要防别人来谋位,三要进一步谋更高的位,哪里还有功夫谋其政?精力都用在拳打脚踢、闪转腾挪的“功夫”上了。政绩云何?官绩历历在目,那是由某官调任某官,升任某官,偶又降谪,终得恢复,一步一个脚印,身心交瘁,死而后已。
事实上,在中国长期的封建社会里,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讲究牧民。代表皇帝来放牧黎民百姓者,就是那些各级政府、各种机构的大小官员。官吏是皇帝的爪牙,官本位思想是封建统治的基础。权力和随权力而来的实际利益和与日俱增的欲望,构成旧时官员物质和精神的支柱。于是,当官,便治人;不当官,便治于人。换言之,要想不被别人像牛羊一样放牧,唯一的办法即是做官。所以,要做官,想做官,不择一切手段地往上爬,甚至踩着他人脑袋、骸骨,用别人的鲜血染红了自己的顶戴,是一种生存竞争。追逐官职,谋取官位的时尚,成了封建社会中的人们的一种动力。
清末大官僚李鸿章认为在中国最容易当的是官,无非是无所用心地上传下达而己。其实不然,翻开中国历史,“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哪一个做官的不是辛辛苦苦,舍命拼搏。做大官有做大官的难处,要侍奉或曰对付皇上,伴君如伴虎,偏向虎山行;而做小官的有做小官的难处,要待奉或曰对付大官。事上以外,还要周旋同级,安抚部属,哪里不要用心,哪里不要用钱?古代还有一种拿钱买官的官,号称捐官。除捐官之外,中国官员的智商和见解绝对在大众之上。官可大致分类为清官、庸官和贪官。清官者甚稀,介于庸与贪之间的官员不在少数,有人概貌他们的本事为六个字:上捧、平挤、下压。没有高智商,难以为官。
今天的官和过去不同,就是要为百姓办事。其实这个官,又好做,又不好做。说好做,首先要忘记自己是个官,不能打官腔,说官话,摆官架子。要时刻记住:你不过是个为百姓办事的办事员罢了。你没有高人一等的权利,没有只享受、不做事的权利。只要你真正为百姓做了实事,做了好事,百姓就会记着你,有点小错,只要能改,百姓也会谅解你。说不好做,你又不能忘记自己是个官,要用好你手中的权利。当官的人,手里多少有些权。掌权的人不容易。原则问题,含糊不得;小是小非,不能太认真;尤其要注意,不能抓住人家的小毛病、小辫子不放。为大事者不拘小节,造就大事业的人,是不在小事上纠缠的。人有七情六欲,当官的人,也一样。但你既然是个掌权的,就要学会控制自己。成易骄,败易馁。喜时易轻诺,轻诺必寡信,什么都答应人家,答应又不作数;怒时易拒人,该答应的也不答应,还要训斥人家。不管是成或败、喜或怒,都要冷静。遇事冷静一点,退一步想想,给自己降点温,就会少犯错误。退一步天高地阔。对上对下,都应该做到既得体又得理。对下级能做到得理,难做到得体;对上级容易做到得体,不容易做到得理。还要注意不能揽功推过,如有功归唐僧,有过归于孙猴。
为官和为人,有相同的地方,又有相同的地方。好人不一定能当好官;好官必须是好人。做官说到底了,还是要掌权,要懂得如何出主意,如何用干部。最后告诉大家,什么是官呢?官的本意是庇护民众的人,引申为为民作主,蜕变成主宰民众的人。为官者应该使人得到这样一种印象:他在生活中是平凡的,在职务中却是超众的。
随便玩玩
原贴:电影剧本范文
pibe
原贴:电影剧本范文
辉少
原贴:电影剧本范文
红绿桔梗
卧虎藏龙(剧本节选)
选自《卧虎藏龙》(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2000年版)。
王蕙玲詹姆斯·夏慕斯蔡国荣
58.外
场景:城外黄土岗
人物:蔡九、蔡湘妹、刘泰保、碧眼狐狸、黑衣人、李慕白
时间:夜
◇三个人等在黄土岗上,暮天群鸦飞过这乱葬岗。
刘泰保:说来,就得守信哪!怎么还闻不到骚味儿?
◇一个老妇人头戴一顶帽子,帽沿塌下将脸遮住,拄着手杖爬上土岗。守候的三人交换一个眼神。
碧眼狐:蔡九,你这臭当差的,你不给我活路,我也不让你活!
刘泰保:你这老太太怎么张口就骂人哪?
蔡九:你要是束手就擒,也算你走了一回正道儿。否则的话,我今天就销了你的案!
蔡湘妹:爹!我给我娘报仇!
碧眼狐:小婊子!一起送死吧!
刘泰保:你个母狐狸,老成这样了还嘴硬!
◇黄土岗上厮杀得难分难解,这时除了蔡九力敌,蔡湘妹和刘泰保都只能打游击战,以偷袭的方式攻碧眼狐狸的虚处。
蔡九:小心她的点穴法!
◇话刚说完,刘泰保已经被点穴在一边动弹不得。
◇碧眼狐狸招招致人命,蔡九武功与碧眼狐狸在伯仲之间,两人打得不可开交。
◇一个人在高处观战。
◇厮杀中,一瞬间,另一把剑格开碧眼狐狸的剑,快速几个翻转就拆解了碧眼狐狸的招数,还有余裕帮刘泰保解穴。
碧眼狐:(惊讶)好!你们还有个打埋伏的!
◇蔡九、蔡湘妹和刘泰保皆愣住,暗夜光影里李慕白站在那里。
李慕白:武当派早该铲除你这个妖孽!──久违了!碧眼狐狸!
◇刘泰保惊诧的反应。
李慕白:你也许不记得我李慕白,不过,你不会忘记我师父江南鹤吧!──当年我在九华山闭关练剑,你冒充道姑潜入武当,盗走心诀,毒害我师父,今天该是你偿还这一段师门血债的时候了!
碧眼狐:──你师父可惜太小看女人,即使入了房帏也不肯把功夫传给我,叫他死在女人手里,一点儿不冤枉。
◇碧眼狐狸出招,李慕白试探剑招,碧眼狐狸眼露凶邪之光。
李慕白:你盗取武当绝学,十年练剑,只练得一身走火入魔的邪招,今天教你命送武当宗门剑法之下,对你,也不冤枉!
◇李慕白一出手,剑划破碧眼狐狸的左臂,观战的三人皆目瞪口呆,但与此同时黑夜中黑衣人出手挡李慕白的招。
碧眼狐:(狼狈中士气又一振)徒弟!来!来!该杀的都在这儿了!
刘泰保:狐狸还有徒弟?
◇黑衣人对碧眼狐狸斥喝一声。
黑衣人:走!
碧眼狐:不行!我得除掉那老蔡狗!
◇碧眼狐狸不杀蔡九不甘心,再战蔡九等人。
◇黑衣人有些急,犹豫一下,拔出青冥剑,李慕白惊讶。
李慕白:你是何人?青冥剑怎么会在你手里?
黑衣人:三代祖传,你是谁?你管得着吗?
李慕白:在下李慕白!青冥剑是我的剑。
◇黑衣人望着他,不说话了。
李慕白:不过,这把剑我送了人。
黑衣人:(心虚)那就不是你的剑了。
李慕白:不过,剑又被贼人偷走。
◇黑衣人突然进剑,李慕白接了几招便凝视黑衣人。她和李慕白在黑夜中对峙。李慕白出招试她,她招招应对一剑不漏,李慕白惊讶。
◇此时碧眼狐狸瞥见黑衣人和李慕白的剑法,脸上现出一股惊骇。
李慕白:你师父是谁?碧眼狐狸不是你师父,你这“玄牝剑法”从哪里学来?
黑衣人:(得意)随便玩玩!
◇就在碧眼狐狸闪神惊讶时,被蔡九顶了一刀哀叫一声,远处黑衣人听见便收剑施展轻功弹出数丈架住碧眼狐狸。
黑衣人:走!
碧眼狐:今天要铲草除根!
◇碧眼狐狸说时便发出暗器,蔡九一面躲一面以暗器还击。
◇李慕白正准备追击,黑衣人暗器飞来他一剑挡开,听到有人应声倒下,看不清是谁,突然听见蔡湘妹哇的一声哭出来。
蔡湘妹:爹!──
◇蔡九中镖于太阳穴当场气绝身亡,捕抓未成两眼不能闭上。蔡湘妹趴在父亲尸体上大哭,刘泰保慌张地看着李慕白。李慕白蹲下摸了脉替他把眼闭上。此时东方天色已渐转蓝,黄土岗成了老英雄的埋身地。
◇李慕白非常沮丧。
59.外
场景:京城街道/铁府大门前
人物:杂役、市井小民
时间:清晨
◇京城的又一天。骡马车过,市井小民为五谷奔忙,杂役泼街,却压不住已沸扬起来的尘土。
60.内
场景:铁府大厅
人物:铁小贝勒、李慕白、俞秀莲、刘泰保、蔡湘妹
时间:日
◇刘泰保,蔡湘妹站在人群前。蔡九的尸体停在厅外,有人将上面的布单揭起,铁小贝勒和手下们低头观看。
铁贝勒:这就是蔡九?
蔡湘妹:我爹,陕甘捕头蔡九。
铁贝勒:按说京城命案要由九门提督处置,而且,死的还是官差──你确定杀人者就在玉府?
蔡湘妹:以性命担保。
铁贝勒:(沉思了一下,指李、俞、刘)你们来。(对手下人指蔡)带她去后房安顿一下。
◇铁小贝勒走出大厅
61.内
场景:铁小贝勒书斋
人物:李慕白、铁小贝勒、俞秀莲、刘泰保
时间:日
铁贝勒:速战速决,拿到凭证,我还能去上面解决此事。若错,或者误,江湖上的朋友可就要有所担待了。
李慕白:玉府就一点儿担待都没有吗?
铁贝勒:没有凭证,就是陷害;有,另论。
李慕白:现在,两个贼人都在玉府,玉府如果放走了人──
铁贝勒:慕白,你是明白人,我就不多说了。
俞秀莲:这个事儿,刘泰保为什么不跟我说呢?
李慕白:我想,捉拿碧眼狐狸,我一个人足够了。没想到碧眼狐狸还有个徒弟。玉府那里,我去办。
铁贝勒:你去办,我看不妥。
俞秀莲:贝勒爷,您能不能找个什么借口把玉夫人和玉小姐请来呢?
铁贝勒:(感到困惑不解)哦?让福晋去请就是了。为什么?
俞秀莲:她们身上应该有凭证。
◇铁小贝勒和李慕白看着俞秀莲,满脸困惑。
62.内
场景:铁府花厅
人物:俞秀莲、玉夫人、玉娇龙
时间:日
◇俞秀莲与玉夫人和玉娇龙坐在旁,忙着挑选玉娇龙的嫁妆。
玉夫人:哎呀,真是过意不去,买了料子还要我们挑!到底是福晋,你看,有热闹的,有素静的,都用得上,我们嫁闺女,可让你们费心了。
俞秀莲:福晋这两天着了点儿凉,陪不了你们──
玉夫人:(小声)唉,我听说贝勒府上丢东西了,真是的,福晋这身体又不合适了。
俞秀莲:丢的东西,已经知道谁拿了。
◇俞秀莲看着玉娇龙,玉将目光移开。
俞秀莲:其实拿了剑的人能自己把剑放回去,贝勒爷给面子,也就不追究了。
玉夫人:那就好了,有时候下人手脚不干净,真是挺烦人的。
俞秀莲:您听说过一个叫碧眼狐狸的吗?
玉夫人:女贼!新疆的,听说过。
俞秀莲:几年前,她毒死了武当大师江南鹤,盗走了他的剑法心诀。昨天夜里她又杀死了一个关外捕快。
玉娇龙:(有些发抖但却未让人察觉)你说她杀人了?杀了个捕快?
俞秀莲:(温柔地对玉娇龙)有你在,说这些,不合适。
◇俞秀莲边说边为玉娇龙斟茶。话快讲完时她仔细观察玉娇龙的表情,茶壶一下从手中滑落。玉娇龙眼都没往下看,本能地出手快如闪电,把茶壶接住了。
玉夫人:(没有察觉)那这个人的手段也真是够高的。
◇铁小贝勒陪李慕白走过来。
玉娇龙:娇龙给贝勒爷请安!(行正礼)
铁贝勒:玉夫人安好,这位是李慕白,有名的侠士。
李慕白:玉夫人,玉小姐,幸会!
◇李慕白上下打量着玉娇龙。
铁贝勒:(对李慕白)玉小姐要出阁了。
李慕白:福气,福气。
63.内外
场景:蔡家
人物:蔡湘妹、刘泰保
时间:夜
◇屋内蔡湘妹收拾父亲的东西,落泪。听到屋外有动静,她前去开门,发现刘泰保站在外面警戒着。
蔡湘妹:来了怎么不进来?
刘泰保:给你守个门。
蔡湘妹:外头冷,进屋里来吧!
◇蔡湘妹回到屋里,犹豫了一下,又返回门口。
◇刘泰保身子微微一动,仍站在外面。
蔡湘妹:进来,两个人,就不怕打不过碧眼狐狸了。
64.外
场景:铁府大院
人物:无
时间:夜
◇夜,宁静而漆黑。
65.内
场景:铁小贝勒的书斋
人物:黑衣人(玉娇龙)、李慕白
时间:夜
◇月光下有个东西在移动。铁小贝勒书斋的窗户被人拉开,一个黑衣人爬了进来。黑衣人走到桌旁,将一把宝剑放在桌上。
◇突然,咔嚓一声,屋里被一支划着的火柴照亮了。一直藏在屋内的李慕白手拿火柴,慢慢地点着了一盏灯。
李慕白:这么晚了,还不歇着?
◇黑衣人急忙冲向桌子要夺回青冥剑,但李慕白飞身跃到黑衣人身前,挡住她的去路。
李慕白:还来了就好,再拿走,等于不还!
黑衣人:高兴就还,不高兴就不还!
◇黑衣人生气,要夺剑,拔出自己的剑,李慕白讶异黑衣人的身法。
李慕白:你师父在哪儿?
黑衣人:你管不着!
李慕白:我管得着。你师父杀了我师父,仇,当然是我来报。
◇黑衣人翻窗出去。
◇李慕白拿起归还的青冥剑,也翻窗追出去。
66.外
场景:铁府花园屋顶
人物:李慕白、黑衣人、得禄
时间:夜
◇黑衣人一翻便上了铁府的屋顶,她身轻如燕,以轻功飞跃,还有余裕停下来等李慕白,并且永远和他保持数丈之远,她来就是要挑战李慕白。
◇两人在房顶上飞窜,竟然可以不惊动家宅中的人。得禄披衣出恭,站在院子里,眼前的人影飞动如蚊蝇一样,他竟然没有看见,出恭完毕随即又一个哈欠转身回房睡觉。
◇黑衣人随即又把李慕白引出铁府。
67.外
场景:京城街道
人物:黑衣人、李慕白
时间:夜
◇两人追到京城街道的屋脊上,继续比斗飞檐走壁的轻功绝技。
68.外
场景:古寺
人物:黑衣人、李慕白
时间:夜,黎明
◇黑衣人急奔,跑上一座小山,腾身飞上高大的松树枝,又翻进一座古寺。
◇李慕白飞身进入古寺,一落地,黑衣人在一丈外停立,转身看着他。
李慕白:飞够了?
◇黑衣人不说话,怕说多了声音被记住,但得意在她眼中。
李慕白:功夫不错。不过你的剑法有点儿歪。师徒的道理就在这里,大理不可歪。这样吧,我收你这个徒弟,重新理剑法。男女不一样,大理应该是一样的。
黑衣人:(持剑)谁知道李慕白是不是虚名?
李慕白:(笑着)“李慕白”就是虚名,昨日我,今日我,明日我,都不在这三个字里。宗派是虚名,剑法也是虚名,这把青冥剑还是虚名,一切都是人心的作用,说起来,盗剑是你,还剑也是你,不过在一念之间!
黑衣人:别到了庙里就说和尚的话。出招!──(着急)天就要亮了。
李慕白:那就快告诉我碧眼狐狸在哪里!
黑衣人:看招!
◇李慕白剑在身后游步接招,软腰迂回,黑衣人的剑根本不能近身,黑衣人越打越急,越急越气。
黑衣人:你来真的,别欺负人!
李慕白:来真的,你懂吗?
◇黑衣人一阵羞愤,更出猛招,她越猛李慕白越柔。
◇黑衣人眼见招招不能取胜,突然也改太极门的手法。
李慕白:噢,上路了。这样──这样就对了。
◇两人改慢打,手相格,眼睛盯住对方不放。
李慕白:“舍己从人”(顺势一拉,把黑衣人摔出去),才能“我顺人背”!(一本正经)教你一点儿做人处事的道理!
◇黑衣人羞愤使蛮力,李慕白抽宝剑,弹剑将黑衣人手中的剑震出手。
李慕白:刚才是第一步,下一步──
◇李慕白出剑,一招进剑便挑刺到她的下颔,下一步他就可以把黑衣人的面纱揭掉,但是他没有。
◇在那久久的僵持对峙中,黑衣人羞愤的眼泪就在眼眶里。
黑衣人:下手吧!
李慕白:何必?──你还要修炼。修武德才能体会静中之动的境界。
黑衣人:我输了,少费话!
李慕白:(温和)剑是百炼钢,剑也是绕指柔,不懂刚柔并济,不成剑家──
◇李慕白说出这些话完全是当下的冲动决定,说时都觉得字字险。玉娇龙的眼中有惊诧有顽抗,更有向往。
黑衣人:你为什么教我?
李慕白:我一直在找一个徒弟,能把武当派的“玄牝剑法”传下去。
黑衣人:你不怕我学会了就杀了你!
李慕白:既为师徒,就要以性命相见。我相信,碧眼狐狸未能泯灭了你的良心。
◇玉娇龙眼泪几乎要落下来,她不能就这样被收服,何况曙光已现。
黑衣人:想捡便宜,当师父,我不稀罕!
◇黑衣人一转身便腾空而去。
◇李慕白只身站在庙院,他的心开始活动起来。
69.内
场景:玉娇龙房
人物:玉娇龙、高师娘(碧眼狐狸)
时间:夜
◇玉娇龙悄声溜进窗户进屋。她摘下蒙面黑纱,却发现高师娘正坐在屋里做着针线活。
高师娘:该说你回来早呢,还是晚呢?
玉娇龙:你怎么还在这儿?你杀了人,不能再待在这了。跟你说过了,你会连累我们全家!
高师娘:要不是你盗走了青冥剑,别人怎么会发现我在这儿?你不小了,你以为拿走了青冥剑,是好玩的?我有份儿,你就有份儿。咱俩一起走。你要真当了什么朝廷命官的夫人,你会憋死的,天份也埋没了。来,我们师徒二人──
玉娇龙:我不会跟着你去做江洋大盗!
高师娘:你已经是人人捉拿的江洋大盗了!
玉娇龙:(气愤)我只想玩玩,干嘛走?走哪儿去?
高师娘:哪儿都行,想干什么干什么,谁想拦我们,就杀他个痛快,就是你爹也一样。
玉娇龙:你给我闭嘴!
高师娘:这就是江湖,恩恩怨怨、你死我活,很吓人,也很刺激,是吧?
玉娇龙:我已仁至义尽!
◇玉娇龙冲向高师娘,两人交手了几个回合。玉娇龙一下点中高师娘的穴位,使其动弹不得。
◇玉娇龙把她向屋外推。
高师娘:(慢慢起身)仁至义尽的是我。收你为徒是我这辈子最得意的一件事──
◇高师娘飞身扑向玉娇龙,但又被玉娇龙轻易地点穴不能动弹。
玉娇龙:你以为这些年来是你在教我武当剑法心诀吗?幸亏你认字不多。
高师娘:我依图,你依字,原来你留了一手!
玉娇龙:那些字,就算你知道也不能体会。你心里明白,你的功夫就只能练到这里,我藏而不露秘,也只是怕你伤心。
高师娘:……哈,要不是李慕白那天试出你的功力,我还真不知道你瞒了我这么多!
玉娇龙:师娘,徒弟十岁起,我就随你秘密练功,你给我一个江湖的梦,可是,有一天,我知道我可以击败你,师娘,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害怕?我看不到天地的边,不知道该往哪里去,我还能跟随谁?
高师娘:走上了这条路,你怕的还在后面呢!
◇高师娘离去。
70.外
场景:玉府大门口
人物:高师娘、罗小虎
时间:日
◇高师娘身背一个小包袱,从玉府离去。街对面一个木杆后,罗小虎在观望,沉思。
71.内
场景:铁府书斋前花园
人物:李慕白、俞秀莲
时间:日
◇李慕白在房里练剑。他手握青冥剑,轻松自如,一招一式,寒光闪烁,煞是好看。他一个转身过去,却发现俞秀莲站在门口。
俞秀莲:高兴了吧?
◇李慕白面露尴尬,嘴里喃喃自语地说些什么,将宝剑放下。俞秀莲走进屋。
俞秀莲:你不能让她安安静静还剑吗?还了不就行了吗?
李慕白:我想知道碧眼狐狸在哪里。
俞秀莲:可是你又放她走了。
李慕白:你不是也想放她一马吗?我倒想收她这个徒弟。
俞秀莲:(有些激动,但又竭力不动声色)武当派收过女徒弟吗?
李慕白:(注意到俞的表情)破个例吧。
俞秀莲:她未必想做徒弟吧!
李慕白:现在还不想。
俞秀莲:她就要嫁人了。
李慕白:秀莲,这姑娘也许会成为一条毒龙,现在不收,日后恐怕收服不了了。
俞秀莲:女人嫁了人,会变的。
李慕白:嫁个草包的话──
俞秀莲:慕白,嫁人是她自己要嫁的,你别多操心。
◇俞秀莲转身就要走,李慕白挡她,两人都僵了一会儿。
李慕白:秀莲,你别急,你一急,我就不知道怎么办。
◇俞秀莲看着他诚恳的眼光。
李慕白:过了这么多年刀口悬命的日子,活一天算一天!──静下来,倒有点儿怕──
俞秀莲:怕什么?
李慕白:──怕死──不信?交了青冥剑,反而会认真地想到死这件事,也许因为我想过人的日子,而且不是一个人的日子。可是我必须亲手了结这件事!──了不尽的恩怨,这就是江湖啊!
◇俞秀莲怔看他,心里十分怅惘。
李慕白:我这趟来,经过思昭的墓,去看了他坟!──墓上的草很新!你去过了?
俞秀莲:离得不远,他又没有亲人!──
李慕白:你对他这样的情分,思昭地下有知,会很安慰!十年了,你也对得起思昭了。
俞秀莲:他有你这么个重义气的兄弟,活这一趟也值得了!
李慕白:士为知己者亡。死容易,活倒难了。哪知风驰电掣,英雄擦肩过,隔云观海,仁义两忘,得精气之本,长河万里,朝发夕至──
俞秀莲:你说什么呢?这眼前的一切,你都有办法了吗?解决了,你才算个男子汉。
李慕白:我只是觉得,我们都不年轻了。
原贴:电影剧本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