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10核处理器,那就问都不用问了,能搞出这么奇葩的设计的厂商,除了联发科基本没人能干。毕竟在目前的移动端市场上,也只有16年发布的联发科X20和X25搭载过如此夸张的核心数目。而这当然是一次失败的尝试——毕竟在此之后,我们再也没见过这么夸张的核心数。
由此来说的话,我们就算是找到了这位十核处理器的苦主,那么我们在对比题目所说的高通四核处理器的时候,我们就该选用与之同时代出现的高通骁龙820进行对比。
关于二者的实际体验区别,我们也只能实话实说——这个十核的处理器简直就是个垃圾。
算法差别
其实按照正常人的第一反应:一听说是十核的处理器,怎么看也应该不会比四核的差。不过由于二者在设计生产CPU实力上的差别,其实二者首先就在算法上产生了较大的差距。
虽然说联发科这个十核处理器的噱头确实是很大,听起来也是很吓人的样子。不过在实际使用方面,这个所谓的十核处理真的是给了我们一点儿一言难尽的感觉。
所谓联发科一核有难,九核围观的笑话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说白了也就是算法分布的不对,在该使用全功率的时候,这款处理器总是一半歇着一半全频工作。而在该低功耗的时候,这款处理器又搞起了全军备战模式,
与之相反的是,由于高通是专业设计制造芯片的,所以在这方面他们就配置的比较好。毕竟是国际大厂,卖的是整个解决方案,因此无论是在跑分还是在实际体验方面,这款骁龙820都远超联发科X20。
性能差别
而、在性能方面,二者也有所不同。虽然说这个十核的噱头看起来很吓人,不过在基础架构和运算模块上,这款处理器其实也就是那么回事。
联发科的X20搭载了2个2.1GHz的大核心,4个1.8GHz的中核心和4个1.4GHz的小核心,整体上看去其实性能并不算强大。而在骁龙820方面,一切就有所不一样了。这款处理器搭载了2个2.2GHz的架构大核心和2和1.6GHz的小核心。
按跑分来看,二者其实性能都算是比较类似,而根据X20的算法劣势,骁龙820自然也会有比较好的表现。
制程方面
再说在制程方面,他们的制造工艺也不太一样。骁龙820采用的是三星的14纳米工艺,算得上是当时最为先进的制程。而联发科的X20则采用的是台积电的20纳米工艺,较为落后一些。
而这也就意味着二者至少说在同样的性能条件下,联发科的X20会明显的更加费电,发热也会较为严重一些。说到二者究竟哪个好,其实市场已经给出定论了——毕竟在此之后,再也没有过一家公司采用过10核处理器的架构方式,在这其中其实就包括着联发科。
这也就意味着,连他们自己都已经认同了十核处理机就是垃圾这一定律,因此他和当时的四核骁龙也真的是没什么太多的可比之处。
手机的性能其实不仅仅取决于核心数,还取决于各种各样的其他配置方面,比如说架构、工艺还有算法方面。而按照阴谋论的想法来看,其实联发科之所以生产如此多核心的处理器,本质上还是只想搞个噱头,在当时中国人还不太懂数码行业的时候赶紧骗俩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