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武侠小说作者来说,本人更喜欢金庸的,写法务实,象叙事性的文章一样,武功也没有那么夸张和夸大,而且有很多还有历史痕迹,所以我认为金庸武侠第一高手更厉害。
古龙和金庸谁更武侠
[作品]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是法律出版社出版的,内容简介: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令、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的产生办法、香港特别行政区立法会的产生办法和表决程序...
疾风时辰
要论才情天赋,聚都到达登峰造极,但就小说包含的人文历史社会知识,古龙难以望其项背,小说之严谨,古龙也难及金庸,人物塑造,可说是各有千秋,但金庸不断突破自己,经典且为重复,古龙终其一生都在写他自己,古龙小说重在意境的塑造如小桥流水,金庸擅长写大场面如凝凝高山。若用武学高手来说 金庸就如宗师张三丰五行阴阳无所不包,古龙剑走偏锋如西门吹雪专研剑道。
♪⌒C K ℡吳
→_→金庸和古龙的书我都没看全 但是电视剧看过呀
金庸那个应该算是武侠 一部书的情节剧情都紧扣侠这个字眼 并用武作为装点 同时遣词造句也看得出作者的文化底蕴
古龙那个按照个人理解不能算是武侠小说 形象点 应该算是侦探小说 一环扣一环 环环相扣 再用武来点缀 而且古龙对于对打的描写更意像 如果放在现在来看 应该算是优秀的地摊文学
那么单论武侠这块 金庸高于古龙 抓读者心理这块 古龙高于金庸 读金庸当时读没感觉什么但读完能让你回味 读古龙会想立刻翻到书的最后看谁是大boss但对其他的就没那么敏感了
我叫_刘小怪
根据个人喜好吧。但我个人觉得金庸更好,因为金庸的小说各方面都很好,情节好,语言好,还蕴含了各种历史地理文化知识,而且对于打斗描写细腻精彩,立意很高。
will
当然有的人说是柳残阳,“不读金古柳,枉在世上走”,呵呵
还有人说是卧龙生,个人感觉卧龙生、柳残阳无法和金古相比,唯有梁羽生稍微可以比肩一下
曹小one
金庸是二十世纪数一数二的小说家,被文学史誉为“小说情节之王”!岂古龙之可比?
金庸先生写的虽是“成人童话式”的武侠小说,但他在布署情节使它在曲折上的技巧,当令使后世之人学之不尽,也受用无穷。
“读金庸,不可以当武侠小说读。" 这是今世和后世之人读金庸的关键所在。不然,便刻舟求剑,追寻已远。笔者相信金圣叹若生于今世,也会像我这样评金庸的。
Sungary
其实,这无疑是关公战秦琼。
不要说二者谁的武侠第一高手更厉害,就是谁是二者武侠中的第一高手,恐怕作者自己也不知道。
金庸的男主,大多要从头做起,历经磨难,各种奇遇,最后修成正果,可以说武功集众家之所长,有招有式,更注重武功的传承,比如射雕三部曲中的郭靖、杨过、张无忌。
古龙的一号,大多是自然天成,出世便是武林高手,一代宗师,然后便仗剑天涯、潇洒风流、快意恩仇。武功不注重外表,只看内涵,无招胜有招,手中无刀而心中有刀,有时不是武功的比拼,而是意志的较量,比如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
因此,究竟谁是二者武功的第一高手,无法评判。
不过,本人更喜欢古龙对武功的诠释。
“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武功”最后比拼的不是“武功”,而是正义、智慧和意志,毕竟“邪不胜正”。
总结一句话:
天下武功无第一!
万玛南杰
当然是金庸先生更胜一筹!单从创作方面就可以看出,古龙先生的作品比金庸先生多,创作速度也比金庸先生快,有时候为了交稿忙不过来就请其他作家帮忙代笔,金庸先生每创作完成一部作品都会先拿给身边的朋友看,请朋友们给出指正,不足之处再进行修改。所以,古龙先生相比于金庸先生在写作方面缺少了一份认真仔细,这也间接造成了古龙先生的作品质量参差不齐。读金庸先生的作品就像是在看一幅中国地图,比如《书剑恩仇录》、《射雕英雄传》这两部作品中陈家洛从新疆天池回中原,郭靖从蒙古大漠回江南一路之上所到之处的山川风貌,名胜古迹,历史掌故,风土人情,风味小吃,美食特产……金庸先生了如指掌,信手拈来!这在古龙先生的作品中是没有的,古龙先生的作品中有武林纷争,江湖恩怨。金庸先生的作品中除了武林纷争,江湖恩怨之外,更多的是家国情怀!金庸先生对侠的诠释是-为国为民,侠之大者!乔峰、郭靖、杨过都是为国为民的大侠!
嗡嗡啊
tarlin
当我们谈论武侠小说时,有两个人是绕不过去,那就是金庸和古龙,一个都作为新派武侠的代表,可以说是不分上下,但是有人却总愿意拿两人出来比较,我感觉金庸才是最好的武侠作家。
我们先来看一下,两个人一个是香港人,一个是台湾人,而且金庸也是比古龙更早写武侠小说,他在自1955便开始写小说,以《书剑恩仇录》开始一直到1972年的《鹿鼎记》正式封笔,他一共创作了十五部长、中、短篇小说。这些武侠小说在华人世界里,可以说是影响深远,相信大多的人都读过他的这些武侠小说 。古龙写武侠小说的时间稍晚,他大概是1963年起才开始写小说,而且一口气就写了好六部,分别《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浣花洗剑录》、《名剑风流》、《武林外史》和《绝代双骄》。这些小说中,尤以《武林外史》最为著名,无论是在写作上,还是在故事情节上,相对于前面的几部来说,那都比较成熟。
如果要论数量的话,金庸的确是要输给古龙,可小说并不是论数量,还是要讲质量。真正要论到影响力的话,恐怕还应当是金庸,毕竟到目前为止,金庸的武侠小说,无论是在电视剧,还是电影,那都是翻拍最多的作家。差不多每隔一段时间,他的那些武侠小说,便会被人们搬上银幕。在这方面,古龙的作品就显得不足,他的那些武侠小说,也只是拍摄了一部分,还有很多并没有拍摄出来。 因此,从这个方面来说,金庸的胜古龙一筹。
那么再来看两个人的风格,金庸小说里面的大侠那都是侠之大者,不仅怀抱家仇,而且内心里还蕴含着国恨,每一个大侠那都是心系天下。再来看古龙,他在这方面也是无法与金庸比,他的小说里面的大侠,全部都是为了报仇而报仇,好似没有感情,所以在这方面,古龙又输给了金庸。
我们再来看两个人的文笔。金庸的武侠小说,可以这么说,他得到了明清小说的真传,把现代与明清小说,衔接了起来;那么在这方面古龙又不如金庸了,他的小说,显得还是很现代,让人感受不到武侠的陈旧,这就显得有点假了,因此无法与金庸相比。综合这些方面来说,古龙是比不上金庸,当然不止这些方面,还有很多的方面,古龙的小说有点粗糙,显得很小气,没有金庸小说的那种气势磅礴的大气象。所以还是金庸才是最好的武侠作家。
瘦不下来的许许
jixian33
大树
这只是两种不同的风格罢了。
古龙的大侠,关键词是:酒,女人。像楚留香那样,风流不羁,自由自在。一人仗剑行天下,乐得逍遥。女人总是有的,还可以有很多,兄弟情比女人更重要,就如李寻欢可以为了龙啸云而放弃林诗音。
金庸的大侠定义为: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典型的金庸大侠便是郭靖。身为汉人,虽然从小在蒙古长大,但是到了两国对立的时候,依然有强烈的民族使命感,为汉人而战斗;身为武林的领袖人物,以身作则,怜贫惜弱;身为一家之主,一心一意爱护妻儿。当家国冲突之时,国在前,家在后,永远都是英雄的形象。
我个人比较喜欢金庸的大侠,少风流,更实在。
这只是个人见解,希望对你有帮助。
miller
【思品时间(武侠时间)侃金庸第1401期: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到底区别在哪里?答案其实只有2个字!】
文/江湖一枝花
大侠们好,本文我们来说说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金庸和古龙都是武侠世界的两大宗师,如果论辈分,金庸无疑是古龙的前辈,而且古龙也亲口说过,他是因为看了金庸先生的《射雕英雄传》方才提笔书写武侠的。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各有千秋,而且影响力都非常深远。金庸笔下的人物角色、古龙笔下的人物角色,有许多都非常经典。比如古龙小说中小李飞刀李寻欢、盗帅楚留香、陆小凤、萧十一郎等等,无一不是经典人物。而金庸笔下的郭靖、杨过、萧峰还有韦小宝等角色,一样深入人心。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风格迥异,如果要问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区别在哪?答案可能会很多。
有人可能会说,金庸和古龙的区别在于女人。可以说,这个观点很有道理。因为金庸笔下的女子多是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女,从《天龙八部》中的王语嫣,到《神雕侠侣》中的小龙女,再到《书剑恩仇录》中的香香公主,无一不是沉鱼落雁的仙女。而古龙笔下的女子,多是风尘女子,她们往往风华绝代、风情万种。可能我们无法在现实中找到金庸笔下的小龙女,但是我们却一定能在生活中找到古龙笔下的风四娘。当然,金庸和古龙的区别不是女人。
那么是啥?刀剑?古龙爱刀,金庸好剑,这已经是江湖中人公认的事实。刀古朴大气,剑高贵飘逸,刀不讲究招式,它只讲究效果和力道,而剑却非常注重招式。古龙笔下的刀很多,名刀也很多,刀客也不少。而金庸笔下的剑客也非常多。然而,如果说金庸和古龙区别在刀剑,恐怕还不行。因为金庸笔下的剑一样能打出刀的效果,比如《神雕侠侣》中杨过的玄铁重剑,就是一个例子。而古龙笔下的刀,也能打出金庸剑的效果,最典型的人物当然是小李飞刀李寻欢。那么古龙和金庸到底区别在哪两个字?
一枝花认为,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的差别虽然很大,但是最核心的地方,其实只有两个字,这两个字就是“天下”。我们都知道金庸先生喜欢将故事背景放置在历史潮河之中,而且很多历史情节大多发生在家国危机的历史背景里。如此一来,在国家有难的大背景下,金庸笔下的侠客自然多了一份担当。这种担当就是对“天下”的关怀,萧峰如此、郭靖如此、张无忌如此,就算是《鹿鼎记》中的韦小宝亦是如此。然而,在古龙武侠中,我们却找不到“天下”,因为古龙写的是“江湖”,江湖中的恩怨只是人与人之间的恩怨,因此古龙更多的是刻画人的内心、人的性情,也因为如此,古龙才说“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金庸笔下的天下则是一种责任,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使命。
因此,一枝花认为金庸武侠和古龙武侠的差距就在于此,即天下和江湖的区别。至于哪个境界更高?大侠们不妨留下您对金庸和古龙的评价。本文就到这里,多谢您的阅读。
慕慕
乔峰和虚竹的武功,一直饱受争议,到底谁更厉害一些呢?虚竹和乔峰不仅是结拜兄弟,还是“师徒关系”。
乔峰临终之间,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传授给虚竹,托付虚竹帮忙培养丐帮帮主,以及传授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
乔峰的武功专而精,降龙十八掌、擒龙功、排云双掌。虚竹身怀北冥神功、天山六阳掌、天山折梅手、生死符等武功。两个人比较武功,从路数上比对,两个人相差甚微。
但是从交手战绩,乔峰完胜虚竹,《天龙八部》聚贤庄时,乔峰力战群雄,少林寺又与玄慈交手,而后藏经阁迎战扫地僧。这些里程碑式的战绩,都具有极强的说服力。
虚竹身怀无崖子、李秋水、天山童姥的内力, 论内力之强,乔峰定然处于下风。但是论实战经验,虚竹就显得捉衿见肘。
虚竹本是少林僧人,而且还是小辈,二十二岁才开始习武,只会少林韦陀掌和罗汉拳。二十四岁的虚竹,下山广发英雄帖,无意破解珍珑棋局,至此改变命运。
遵循师父无崖子遗言,为逍遥派清理门户,虚竹和丁春秋的打斗,起初两人难解难分,最后运用生死符,才取胜丁春秋。这个时候的丁春秋,对于生死符,没有太多的概念,虚竹和丁春秋比拼拳脚的时候,虚竹没有占到半点便宜,若非用生死符,胜负尚未可知。反观乔峰在少室山的表现,可谓极其抢眼,你们三个一起上吧,慕容复、丁春秋、游坦之三人联手苦战乔峰。这足以说明乔峰有足够的把握,不然怎可能主动迎战三人呢?
丁春秋、慕容复、游坦之三个人武功有多强悍,不容怀疑,若是换了虚竹,撑不过十招。所以论内力虚竹完胜乔峰,但若论实战,乔峰完胜虚竹,没有争议!
tracysm
和金庸、古龙齐名的武侠小说家主要是梁羽生和温瑞安。
武侠小说的四大名家是: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简称金古梁温。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作品脍炙人口,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1948年移居香港。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96年—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作品有:《书剑恩仇录》(1955)、《碧血剑》(1946)、《三剑楼随笔》(1956)、《射雕英雄传》(1957)、《神雕侠侣》(1959)、《雪山飞狐》(1959)、《飞狐外传》(1960)、《白马啸西风》(1961)、《倚天屠龙记》(1961)、《连城诀》(1963)、《天龙八部》(1963)、《侠客行》(1965)、《笑傲江湖》(1967)、《鹿鼎记》(1969)、《越女剑》(1970)等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作品有:苍穹神剑(1960)(古龙处女作)第一出版社、月异星邪(1960)第一出版社、剑气书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湘妃剑(1960)又称金剑残骨令真善美出版社、剑毒梅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孤星传(1960)真善美出版社、失魂引(1961)明祥出版社、游侠录(1961)海光出版社、护花铃(1962)又称诸神岛春秋出版社、彩环曲(1962)春秋出版社、残金缺玉(1962)华源出版社、。飘香剑雨(1963)华源出版社、。剑玄录(1963)满华出版社、剑客行(1963)又称风云男儿明祥出版社、浣花洗剑录(1964)真善美出版社、情人箭(1964)真善美出版社、大旗英雄传(1965)又称铁血大旗真善美出版社、武林外史(1966)春秋出版社、名剑风流(1966)春秋出版社、。绝代双骄(1967)春秋出版社、。铁血传奇(1967)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三部真善美出版社、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又分《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春秋出版社、萧十一郎(1970)春秋出版社、流星·蝴蝶·剑(1970)春秋出版社、鬼恋侠情(1970)又称《借尸还魂》楚留香传奇续集1 春秋出版社、蝙蝠传奇(1971)楚留香传奇续集2 春秋出版社、欢乐英雄(1971)春秋出版社、大人物(1971)春秋出版社、桃花传奇(1972)楚留香传奇续集3 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1972)春秋出版社、七种武器系列(仅完成六部)、长生剑(1971)汉麟出版社、碧玉刀(1971)汉麟出版社、孔雀翎(1972)汉麟出版社、多情环(1972)汉麟出版社、霸王枪(1973)汉麟出版社、离别钩(1979)春秋出版社、陆小凤系列(共六部)、陆小凤传奇(1972)春秋出版社、绣花大盗(1973)春秋出版社、决战前后(19973)春秋出版社、银钩赌坊(1974)春秋出版社、幽灵山庄(1975)春秋出版社、凤舞九天(1975)春秋出版社、火并萧十一郎(1973)《萧十一郎》后传南琪出版社、天涯·明月·刀(1973)汉麟出版社、绝不低头(1973)汉麟出版社、拳头(1973)又称愤怒的小马南琪出版社、七杀手(1973)汉麟出版社、剑 ·花 ·烟雨江南(1974)汉麟出版社、边城浪子(1974)《天涯·明月·刀》后传汉麟出版社、血鹦鹉(1975)汉麟出版社、三少爷的剑(1975)桂冠出版社、。白玉老虎(1976)桂冠出版社、漂泊英雄传(1976)南琪出版社、大地飞鹰(1976)南琪出版社、圆月弯刀(1977)汉麟出版社、飞刀 ·又见飞刀(1977)汉麟出版社、碧血洗银枪(1977)桂冠出版社、新月传奇(1978)楚留香传奇续集4 汉麟出版社、英雄无泪(1978)汉麟出版社、七星龙王(1979)春秋出版社、午夜兰花(1979)楚留香后传汉麟出版社风铃中的刀声(1980)万盛出版社、剑神一笑(1981)万盛出版社、白玉雕龙(1981)万盛出版社、怒剑狂花(1982)万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笔)、那一剑的风情(1982)万盛出版社(大部分由丁情代笔)、边城刀声(1983)万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笔)、猎鹰 ·赌局(1984)万盛出版社等。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作品有: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宋朝:(共6部)《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明朝:(共8部)《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清朝:(共17部)《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等。
温瑞安,1954年01月0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祖籍广东梅县,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五大宗师(金、古、梁、温、黄)之一,马来西亚华侨,香港户籍,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大陆。温瑞安目前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关东》 《四大名捕会京师》《碎梦刀》 大阵仗开谢花 《谈亭会》 《骷髅画》 《逆水寒》《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铁手 四大凶徒 阿拉丙神灯 粉红色的老太婆 四大名捕斗将军 《四大名捕斗僵尸》 《四大名捕打老虎》
神州奇侠系列—正传·神州奇侠—神州奇侠 《剑气长江》《两广豪杰》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 《闯荡江湖》 《神州无敌》 《寂寞高手》天下有雪—外传·血河车—幽冥血河车 大宗师 《逍遥游》 养生主《人世间》—后传·大侠传奇—《大侠传奇》—别传·唐方一战—《侠少》 《唐方一战》等
果子丫
这两位大师笔下第一高手不可说谁更厉害,以我看来各有千秋。就得看读者喜欢看哪位大师的作品,喜欢小说里面哪个人物。如金大师小说里面的独孤求败,古大师小说里的小李飞刀都很喜欢。不像买东西看看价格比比质量那么好比较,难死宝宝了
nicolemelody
个人观点不同,所以结果不同,金庸呢在人物塑造,情节设定方面要微微超过古龙一点,还有金庸最厉害的是写恶人很拿手,比如天龙八部的四大恶人等等。
小可公主
金庸。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金庸写武功招数很仔细,仔细品读能感受到比武的激烈之处,让人大呼过瘾。金庸小说中人物的豪气、侠气、义气和情感描写也很深刻。至于古龙的主角们,实在是太高了,没人看见“他”出手,微风吹过,对手死了。。。他的小说我尝试看了一下楚留香,没能看完就受不鸟料。
yishenyuqin
如今一旦提起武侠小说,似乎都以金庸为泰山北斗。而在我心中,中国新兴的新派武侠小说派系中,应该至少是金庸、梁羽生和古龙三足鼎立。 80年代,在很多中学同学都在为金庸武侠小说痴迷,我还是比较清高,由于小学时就看了四大名著、三言二拍等中国经典,对于武侠题材,一直兴趣不太大。曾经出于好奇,看过《三侠五义》等古典武侠,其实更喜欢里面的包公故事,到了《小五义》就再看不下去了。更不用提什么新概念武侠,九阴白骨爪啊,九阴真经什么的。 一次偶然机会,上海“新民晚报”开始连载一部武侠小说“七剑下天山”,一天百无聊赖之际,没事看了一两篇后,居然被里面的情节给吸引住了。因此每天就等新民晚报来,从此也就记住了梁羽生这个名字。 七剑下天山里,人物众多,前后线索繁杂,故事情节很丰富,也很有历史感,虽然是杜撰,但娱乐性很强,几代人物交错的经历,颇有令人唏嘘之处。后来禁不住,就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了几本梁羽生的小说。又去借了同学的其他武侠小说看,慢慢的才看了一些金庸、古龙的经典作品。 新派武侠故事情节方面,一般也是有一定的历史背景,参入江湖对秘籍的追杀。从社会动荡、对秘籍和武林盟主地位的争夺、,体现出人性的善恶。这也基本上成为很多新派小说的骨架子 在这这位作者中,金庸的小说风格,比较阳刚,除了“鹿鼎记”中的韦小宝属于非常另类之外,其他角色,无论正邪,都有一股子很刚强的气质。女性角色虽然写得色彩斑斓,个性丰富,但一般处于陪村的地位。笔锋上,金庸有明写,有暗藏。绝对不把人物心理写透,让读者自己去猜测去想,是比较典型的东方小说的笔法。金庸的小说结构宏伟,大气磅礴,挥洒自如。人物、历史、武功、情节交错有致,人物情节之中,融合了很多中国古代儒、道、释的思想,武打场面精彩纷呈、瑰丽无比,因此逐步被看成新派武打的掌门人。不少小说也被一次次拍成了电视系列剧。当年梁羽生比较自己和金庸,说金庸是“洋才子”,其实从金庸小说来看,他的中国风还是占了主导地位,思想上,金庸小说人物中,不少最后以出家了结冤孽,这是非常典型中国士子的心态。金庸的一些西风写法不占主要地位。其实他的一些西派文字风格,只是为了更加迎合当代读者的口味。 梁羽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鼻祖。笔法上是比金庸更为纯中国式的风格。梁羽生文笔功底好,常常会在小说中穿插诗词。小说结构,很有中国古典章回小说的特点。梁羽生的风格和金庸相反,比较阴柔些。男性主人公,往往潇洒俊逸,如“萍踪侠影”的张丹枫,简直就是一副中国经典的美男士子。即便是一些比较愤世的人物如金世遗,也带着一丝愤怒寂寞中的多情和潇洒。笔锋阴柔的梁羽生所书写的最成功的角色,还是那些令人难忘的女侠。其中,尤以“白发魔女”这个人物,写得令人难忘,成为中国新时代武侠小说中流传最广的女性武侠人物。梁羽生对女性角色偏爱相当明显,不少他的小说,都以女性侠客为名字,如《白发魔女传》、冰川天女赚、《江湖三女侠》等。除了江湖上的打打杀杀、历史上前朝后世的纠葛,写人物之间的情感,是梁羽生武侠故事的真正核心。对于任何人物,除了各自所附的历史责任之外,最令小说人物无法忘怀的,是那些过去爱情的回忆、现在感情的纠葛、和对未来浪漫的憧憬。即便是男性阳刚代表的七剑之一的凌未飞,在感情漩涡中不能自拔。梁羽生是继往开来的新武侠作家,也就不奇怪在他文字中,有着很浓重的中国古典小说风格。 和金庸、梁羽生的中国风武侠不同的,古龙的小说最有西方小说的味道,小说语言古文的色彩已经很淡,句子结构、描述语言,都很现代。对人物性格、心理的描绘,入木三分。恶人之恶思恶行,简直恶到了骨子里,聪明人的聪明绝顶,简直登峰造极。古龙对于武打的描写不多,往往更多通过人物的内心世界的波动、对于周围或寂寞、或诡异、或炫丽的气氛的渲染、以及对情节扑朔迷离的处理,把读者的胃口吊得很厉害。对于人性的善恶,是古龙一向的主题。小李飞刀,虽然不是排名第一的大侠,却总能是把比自己强大的敌人击倒,总结的时候,小李会说,不是我能打过对方,而是对方一直想看看我的飞刀是否厉害,结果这个心态要了他的命。楚留香很多时候武功也非敌方对手,于是利用自己的智慧甚至外表和调情,来寻找机会将对手击倒在地。失败的一方,往往不是因为武功差,而是自己个性的弱点成为了致命的原因。对于人性善恶贪婪的描述,是古龙小说的一大特色。古龙的小说另外一个显著特征,就是要人物学会接受自己和生活的不完美,要珍惜自己生活中的一切。萧十一郎结尾女主人公才感到,原来萧十一郎并不爱她,于是她终于和一直默默爱着自己的另外一位大侠走到一起。“绝代双骄”、“楚留香”、“多情剑客无情剑”、“萧十一郎”等等,都是他的代表之作。他的一些作品即便是结尾,也不让读者安心,楚留香、萧十一郎的那种“似终还有”余音缭绕的结尾,令人回味无穷而又充满遐想。 三位作者的个性,也和他们的小说风格很一致。金庸大家风范,做人很高调。写作之后,为了改善香港报纸的一片八卦风气,自己办了著名的“明报”,为香港的文学和出版界作出贡献。后来年事已高,便退出明报,就任浙江大学的文学院院长,继续为中国文学艺术的发展发挥自己的余热。可谓是三位新武侠作家中的儒生大家,士子风范。 梁羽生为人很低调。犹如三人中的隐士。即便是他的小说如日中天之际,他也仅仅通过笔墨和读者交流。和高调入世的金庸完全不同。梁羽生对于自己的名头似乎从来也不在意。看到新武侠小说逐渐露出颓势,便封笔不出,飘然而去,移居海外,潜心研究历史。在他身上,更有中国传统道家的潇洒飘逸。 古龙的文笔可以说最为诡异绮丽,写东西常常令人惊讶不已,是新派武侠小说作家中的奇才,文风也最为独特。我常常觉得,他的武侠小说,如果要翻译成西方语言,估计很容易被西方读者接受。古龙天赋极高,为人豪迈,酗酒度日。听说他常常还没有动笔开始写小说,已经把出版社给他预付的稿费给喝光了。千金散去换佳酿的古龙虽然目下无尘,却常常混迹于娱乐界,享尽名利、美酒和佳人。酒色迷离的生活和他天才的文学作品,让他功成名就,但是否满足了自己一直以来的文学梦,这个答案,我们不可能知道。酒精最终让古龙英年早逝,不到50岁,名利场中的一位奇才狂士,便撒手人间。 虽然我也曾看过其他一些新派武侠小说,相比较,这三位的代表性最鲜明。梁羽生当年开创新武侠风格,一个原因,就是要把武侠的文学性提升上来。而不是仅仅为了奇兵异宝秘籍而打个没完,或者仅仅是简单的好人斗坏人的套路。在梁羽生、金庸、古龙三位笔下,武侠终于有了突破,侠义的核心依然,在华丽的武打和扑朔迷离的江湖恩怨中,新武侠小说里,有着更多人性两面的变化莫测,历史长河的无尽感慨,儒家士子风范的坚韧不屈,两情欢悦凄美的唏嘘,看破红尘后的深层忏悔,和对人生宇宙真理不断的探寻。 他们三位的新武侠文学成就,应该说各有千秋,各有所长,风格独特。到了今天,他们的作品依然风靡大众,是众多电影、电视局、甚至网络游戏的灵感所在。在华人世界文学中,也许武侠文学还是处于“二流”地位,但在近几十年来中华文学普遍低迷的发展中,武侠文学中的新武侠派别,地的确确成为了一股不可忽视的文学现象。
没有水的鱼-FM
首先,金庸是文化大家,其次才是小说家,其次才是武侠小说家。金庸他还有个兄弟叫查良铮,笔名穆旦,是屈指可数的诗人和翻译家。他们一家文化氛围浓厚,金庸从小接受各种古今中外的文学和文化熏陶,积淀相当深厚,这从他的很多小说里能看出来。
正因为金庸的文化积淀,他的武侠小说承载了很多中国文化内容,比如儒释道思想,他笔下的大侠都会被这几种哲学思想左右,比如郭靖是典型的儒学思想,鸠摩智谢逊等人最后皈依佛家,而像杨过最后的隐居和周伯通的旷达,已经有了道家的精神。
金庸还重新书写并探讨了侠文化,在中国古代,就有侠的思考,司马迁史记里就有游侠列传,他就认为,侠客的行为,虽然不一定符合社会规范,却一定言出必行,重信义轻死生。金庸在这个基础上有所发挥,他借郭靖之口明确提出为国为民才是大侠风范。所以,金庸笔下真正的大侠如郭靖和乔峰,都是按照这种精神去有所作为的。
另外,金庸几乎演绎了各个朝代的历史,渗透了很多重要历史事件,把古代的演义小说、正史记载和野史传闻结合起来,写出了武侠的新内容,尤其像越女剑里的西子捧心,实在是精彩得无可匹敌。
与金庸相反,古龙不算是个文化大家,却是一个真正的江湖侠客。
古龙的侠,大部分和历史、和国家民族无关,只和个人恩怨、江湖情仇有关,古龙笔下的大部分侠客,社会意义是不大的,但却具有巨大的个人魅力,如陆小凤、李寻欢、萧十一郎、西门吹雪等。
古龙笔下的侠,我们明知道是假得不能再假,却依然为之倾倒,因为他刻画了一个远离现实生活却又魅力无限的江湖世界,是我们无限向往的一个地方、一种状态。
总体来说,金庸更多的是从客观的、历史的、社会的、哲学的眼光去看待武侠的,而古龙更多是从个人命运的角度去书写的,两者风格迥异,但成就几乎等高。
古龙很炫酷,金庸很深沉,古龙很飘逸,金庸很实在,古龙很放肆,金庸很沉郁,两者不好说谁高谁低。
但有个奇怪的事实,古龙显然更具天才,他的创作力也更强烈,所以,他速度快,产量高,不幸的是,活的也短。
古龙就像一束最娇艳的花,极速地怒放,把该发泄的全部发泄完,然后,他一言不发地离开这个世界,剩下一堆书让后人膜拜。
金庸却像一块慢慢打磨的瓷器,不急不躁,随时间的流逝而散放光彩。
两者一样都是我的所爱。
喵了个咪思
1、金庸小说多有具体历史朝代做背景,而古龙小说则年代不详
2、金庸小说多平铺直叙,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描写景物仍栩栩如生,给人无限遐想(例:段誉在无量山摔下悬崖,在崖底所见景色。)而对人物内心感受大多直接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古龙小说则擅长以情景烘托人物内心气氛,并且常用短句营造心理环境。
3、金庸故事中的爱情往往是几女争一男,但男一号和几女中的女一号属于非她不娶、非他不嫁型,比较提倡一夫一妻,强调专一(韦小宝除外);古龙小说男主角大多风流多情
4、金庸小说对男女主角的起名往往追求普通(如郭靖黄蓉、赵敏、胡斐等),但对配角起名可以看出花过一番心思(如木婉清、袁紫衣、赵钱孙、云中鹤);而古龙则恰恰相反(如主角西门吹雪、叶孤城、萧十一郎,配角往往张三李四)
小九
金是开山之祖,宗师气度(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古是寂寞高手,其才绝伦(小李飞刀成絕响,人世不见楚留香)。论风格,金沉郁厚重,大巧不工,羚羊挂角;古剑走偏风,另劈新境,自成一派。论境界,金是侠之大者,重家国情怀;古是江湖浪子,纵横恣肆,情深不寿。综合看,各擅胜场,俱为高峰!
潘九伍
这个很难判断,金庸武侠的第一高手是谁呢?有人说是张三丰,有人说是扫地僧,也有人说是逍遥子,更有人说是萧峰,总之金庸武侠各人有各人的第一高手,很难评判出谁是金庸武侠的第一高手,更别说和古龙武侠第一高手比了。
古龙武侠也是如此,古龙武侠的高手层出不穷,每个人高手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个高手都有自己辉煌的时代。你能说出古龙武侠的第一高手是谁吗?你敢肯定你说出来的高手会没有争议吗?这是无解的。
其实不管是金庸武侠还是古龙武侠,他们都给我们带来了丰富多彩的武侠世界,丰富了我们的精神生活,满足了你我对于江湖武林的幻想,这是弥足珍贵的。
金庸和古龙都是新派武侠的奠基人,为我们带来了精彩纷呈的武侠世界,这两位都是大师。
张茗凯
武侠小说的四大名家是: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简称金古梁温。
金庸(1924年3月10日—),原名查良镛,华人最知名的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和社会活动家,《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主要起草人之一。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及《越女剑》等15部武侠小说,作品脍炙人口,亦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产品,脍炙人口。1944年考入重庆中央政治大学外交系。1946年秋,金庸进入上海大公报。1948年移居香港。1959年,金庸等人于香港创办明报。1996年—1997年,担任全国人大常委香港筹委会委员。1998年,获文学创作终身成就奖。2000年,获得大紫荆勋章。2009年9月,被聘为中国作协第七届全国委员会名誉副主席;同年荣获2008影响世界华人终身成就奖。作品有:《书剑恩仇录》(1955)、《碧血剑》(1946)、《三剑楼随笔》(1956)、《射雕英雄传》(1957)、《神雕侠侣》(1959)、《雪山飞狐》(1959)、《飞狐外传》(1960)、《白马啸西风》(1961)、《倚天屠龙记》(1961)、《连城诀》(1963)、《天龙八部》(1963)、《侠客行》(1965)、《笑傲江湖》(1967)、《鹿鼎记》(1969)、《越女剑》(1970)等
古龙,原名熊耀华。著名武侠小说家,新派武侠小说泰斗和宗师,古龙为人豪气干云,才华惊人,以无比丰富的创作力,留下了70多部精彩绝伦、风行天下的武侠巨作,影响巨大,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他在1969年创作了一部先有剧本后有小说的武林奇书《萧十一郎》,赢得读者的广泛赞赏。古龙与金庸、梁羽生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三大宗师。他的武侠小说创作理念是“求新求变”,不受传统拘束,将中外经典镕铸一炉,他为“武侠美学”理念的形成与“武侠文化”的推广作出了巨大贡献。作品有:苍穹神剑(1960)(古龙处女作)第一出版社、月异星邪(1960)第一出版社、剑气书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湘妃剑(1960)又称金剑残骨令真善美出版社、剑毒梅香(1960)真善美出版社、孤星传(1960)真善美出版社、失魂引(1961)明祥出版社、游侠录(1961)海光出版社、护花铃(1962)又称诸神岛春秋出版社、彩环曲(1962)春秋出版社、残金缺玉(1962)华源出版社、。飘香剑雨(1963)华源出版社、。剑玄录(1963)满华出版社、剑客行(1963)又称风云男儿明祥出版社、浣花洗剑录(1964)真善美出版社、情人箭(1964)真善美出版社、大旗英雄传(1965)又称铁血大旗真善美出版社、武林外史(1966)春秋出版社、名剑风流(1966)春秋出版社、。绝代双骄(1967)春秋出版社、。铁血传奇(1967)又称《楚留香传奇》,分为:《血海飘香》、《大沙漠》、《画眉鸟》三部真善美出版社、多情剑客无情剑(1969)又分《风云第一刀》、铁胆大侠魂两部春秋出版社、萧十一郎(1970)春秋出版社、流星·蝴蝶·剑(1970)春秋出版社、鬼恋侠情(1970)又称《借尸还魂》楚留香传奇续集1 春秋出版社、蝙蝠传奇(1971)楚留香传奇续集2 春秋出版社、欢乐英雄(1971)春秋出版社、大人物(1971)春秋出版社、桃花传奇(1972)楚留香传奇续集3 春秋出版社、九月鹰飞(1972)春秋出版社、七种武器系列(仅完成六部)、长生剑(1971)汉麟出版社、碧玉刀(1971)汉麟出版社、孔雀翎(1972)汉麟出版社、多情环(1972)汉麟出版社、霸王枪(1973)汉麟出版社、离别钩(1979)春秋出版社、陆小凤系列(共六部)、陆小凤传奇(1972)春秋出版社、绣花大盗(1973)春秋出版社、决战前后(19973)春秋出版社、银钩赌坊(1974)春秋出版社、幽灵山庄(1975)春秋出版社、凤舞九天(1975)春秋出版社、火并萧十一郎(1973)《萧十一郎》后传南琪出版社、天涯·明月·刀(1973)汉麟出版社、绝不低头(1973)汉麟出版社、拳头(1973)又称愤怒的小马南琪出版社、七杀手(1973)汉麟出版社、剑 ·花 ·烟雨江南(1974)汉麟出版社、边城浪子(1974)《天涯·明月·刀》后传汉麟出版社、血鹦鹉(1975)汉麟出版社、三少爷的剑(1975)桂冠出版社、。白玉老虎(1976)桂冠出版社、漂泊英雄传(1976)南琪出版社、大地飞鹰(1976)南琪出版社、圆月弯刀(1977)汉麟出版社、飞刀 ·又见飞刀(1977)汉麟出版社、碧血洗银枪(1977)桂冠出版社、新月传奇(1978)楚留香传奇续集4 汉麟出版社、英雄无泪(1978)汉麟出版社、七星龙王(1979)春秋出版社、午夜兰花(1979)楚留香后传汉麟出版社风铃中的刀声(1980)万盛出版社、剑神一笑(1981)万盛出版社、白玉雕龙(1981)万盛出版社、怒剑狂花(1982)万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笔)、那一剑的风情(1982)万盛出版社(大部分由丁情代笔)、边城刀声(1983)万盛出版社(由丁情代笔)、猎鹰 ·赌局(1984)万盛出版社等。
梁羽生,本名陈文统,1924年3月22日出生,因病于2009年1月22日在悉尼去世,享年85周岁。原籍广西壮族自治区蒙山县。生于广西蒙山的一个书香门第,自幼写诗填词,接受了很好的传统教育。被誉为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他和金庸共同扛起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大旗,梁羽生摒弃了旧派武侠小说一味复仇与嗜杀的倾向,将侠行建立在正义、尊严、爱民的基础上,提出“以侠胜武”的理念。梁羽生为人正派,创作了三十余部武侠佳作,开创了新派武侠小说的先河。作品有:唐朝:(共4部)《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宋朝:(共6部)《武林天骄》、《飞凤潜龙》、狂侠·天骄·魔女、《瀚海雄风》、《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明朝:(共8部)《还剑奇情录》、《萍踪侠影录》、《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武林三绝》、《广陵剑》;清朝:(共17部)《塞外奇侠传》、《七剑下天山》、《江湖三女侠》、《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云海玉弓缘》、《冰河洗剑录》、《风雷震九州》、《侠骨丹心》、《游剑江湖》、《牧野流星》、《弹指惊雷》、《绝塞传烽录》、《剑网尘丝》、《幻剑灵旗》、《草莽龙蛇传》、《龙虎斗京华》等。
温瑞安,1954年01月01日出生于马来西亚霹雳州美罗埠火车头,祖籍广东梅县,武侠小说作家,也是新武侠五大宗师(金、古、梁、温、黄)之一,马来西亚华侨,香港户籍,笔名有温凉玉、舒侠舞、王山而、项飞梦、温晚、柳眉色、风玲草等。台湾大学中文系肄业。1973年赴台湾留学,1976年其创立的社团遭检举“为匪宣传”,拘留3个月后,被台湾政府驱逐出境。1981年抵香港发展,1990年转至中国大陆。温瑞安目前有小说、诗、散文、评论各类著作100多种。作品有:四大名捕系列《四大名捕震关东》 《四大名捕会京师》《碎梦刀》 大阵仗开谢花 《谈亭会》 《骷髅画》 《逆水寒》《少年冷血》 《少年追命》 少年铁手 四大凶徒 <少年无情> <大阵仗>阿拉丙神灯 粉红色的老太婆 四大名捕斗将军 《四大名捕斗僵尸》 《四大名捕打老虎》<四大名捕破神枪>
神州奇侠系列—正传·神州奇侠—神州奇侠 《剑气长江》《两广豪杰》 《江山如画》《英雄好汉》 《闯荡江湖》 《神州无敌》 《寂寞高手》天下有雪—外传·血河车—幽冥血河车 大宗师 《逍遥游》 养生主《人世间》—后传·大侠传奇—《大侠传奇》—别传·唐方一战—《侠少》 《唐方一战》等
陈兴凤
这个问题较真的回答,是说不清道不明的问题,它会把人缠绕在里面。
其实这问题如果不较真的回那就太简单了,因为都是虚拟人物,说谁厉害都行,因为这些人物都不存在,
就是存在说谁厉害也没有什么依据,老师们,你们说我说的对吗?
漫天流萤
古龙小说中第一高手是吴明。金庸小说中有争议,大致是阿青或者石破天。
吴明的徒弟宫九和西门吹雪叶孤城差不多,而岛主的徒弟张三李四就能碾压中原武林。说明吴明教的徒弟没有岛主厉害,自身水平很难比岛主更高。而石破天比两个岛主加起来都厉害。因此,金庸第一高手更强。
新用户不说话
Jeremy
玫瑰樱桃粥
感谢邀请。
从个人角度来看这个问题,我认为是《西游记》。
1、首先,《西游记》作为一部流传数百年之久的名著,脍炙人口而又经久不衰。在一些评论中,也曾有过解放后四大名著的由来。能被列入四大名著,本身就代表了这本书的地位。在神话志怪小说中,《西游记》PK掉了《封神演义》、《聊斋志异》。也就是说,这部小说等于是经过了极大考验的。反观金庸的15部武侠,成书不过几十年,历史地位尚不明确。
2、其次是受众。《西游记》中,虽然也有一些黑暗的情节,但多是一笔带过。尤其是一些影视作品,只要稍加改编,就能老少咸宜。而金庸的15部小说,江湖争斗,儿女情长,更多的是面向成年人。
3、然后是影响力。《西游记》经过几百年来的发展,在全世界都有一定的基础。在某些方面,更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日本大热的漫画《七龙珠》原型就是从《西游记》而来。而金庸的话,最多就是华语范围内有些影响。尤其金庸的15部小说,看上去数量优势,但其中良莠不齐,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4、还有就是内容。《西游记》经过几百年的流传,历代读者都对其中的内容进行解读。包括本人目前也在对该书进行一些简单的赏读。可以说,从西游开篇直到结尾,到处都是目标。其中的很多内容,不但针砭时弊,很多也能反映出一些人生哲理。而金庸,除了少数几部小说,如《射雕英雄传》里有“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思想外,其他一些小说,多是当时应付报刊催稿所作,其文学性,逻辑性,要大打折扣。
所以,作为《西游记》作者的吴承恩,要比写出15部武侠小说的金庸更来的伟大。
Hanayome Ningyo
这二位均是我国近代史的著名历史学家和文学家思想家。我个人认为站在历史的角度去分析金庸的思想更为鲜明立意更为发人深省。
玻璃碴000
《西游记》是我们童年的经典回忆,是个中国人都会喜欢。而金大侠是武侠,或许不喜欢武侠的人认为他不好。我看过金庸的影视剧,原著却不曾读过。当然我也知道原著更精彩,电视剧都改的乱七八糟。所以说二人都是伟中国伟大的作家。不能相比较而言。就像你说孙悟空大战穆桂英,谁能取胜?吴承恩的小说是魔幻,更揭示人性。金庸则从武侠人物的命运反衬厚重的历史气息。
evakongb
金庸也是这么想的,就是怕自己写一部会失败,所以写了15部,总有一部小说可以流传下去,与西游记一较高下。
不过西游记能够满足不同时代,不同地区的男女老幼,从成书明代传输至今465年。
从鸦片战争开始传入西方国家,已经被翻译成数十种语言,有英语、法语、德语、意大利语、西班牙语、俄语、捷克斯洛伐克语、波兰、日语、韩语等等。
就这一点来说,金庸的小说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再说西游记的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白龙马更是家喻户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但是金庸的人物能做到家喻户晓的就不太现实了,看过电视剧的居多,看原书的比较少,也就是70八十年代的那些人比较多一些。
像现在的中年人,青少年更多的看的是网络小说,日剧、美剧、英剧,随着金庸先生的逝世,他的作品的影响力越来越弱。
加之现在是互联网时代,每日更新的作品成千上万,其中不乏优秀的作品,金庸愿意与否都会被这个时代抛弃的。
其实先不说书了,估计再过几年,能记得金庸的人都会越来越少了,西游记大部分人有是看看电视剧,真正看过书的很少,网络时代改变了世界,也改变了文学。
但是西游记能作为世界级别的教科书进入各个大学的殿堂,金庸的估计比较难。
想从明至今,多少戏剧演绎西游记的故事,养活了多少人,难以计数;金庸的小说拍成电视剧,电影,也养活了很多演员。
这一点都是很好的。
【非常感谢您的阅读、点赞、转发、评论。如果喜欢敬请关注@博而化易】
欢迎大家留言,一起讨论。
Sам→銳爺
《西游记》是明中叶之后,继《三国演义》、《水浒传》之后,又一部具有史诗性质的小说作品。《西游记》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相当于欧洲文艺复兴之初的宗教史诗《神曲》。《西游记》作为中国古代儒释道三教文化合一的产物,是中国古代文化的百科全书。既是中世纪文明的总结,又是个性解放思潮的代表。《西游记》以通俗的白话小说形式,表现了中国人的精神超越意识。主人公孙悟空,具有多种的身份复杂性,集合了神、人和动物的特征。在他身上,体现了中国人源远流长的生命智慧。孙悟空生于天地之间的一块石头之中,意寓是天地自然孕育的精华,他的出生,惊天动地,一点灵明,让他在面对生老病死的人生终极问题,漂洋过海,寻找长生不老的生命永恒之道。在世俗社会中,他学会了人伦物用,辗转流离,却始终不忘自己的初衷,最后终于在一片诚心的引导下,找到了老师菩提老祖。经过种种试探,悟空没有对神通法术动心,坚定的求索生命的终极解脱之道。老师最后答应传授他所求之学。孙悟空前期的长生不到追求,是在道家文化的语境中进行的。在这种出世的追求之后,他又开始了入世的追求,拥有强大力量的他,不满天庭的压迫,进行了反抗,孙悟空在接受了最初的启蒙教育后,认识到天庭对他的压迫不具有合理性,为了自身的生命自由和花果山生灵的生存自由,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反抗。在反抗天庭的斗争中,他曾表现出轻信的幼稚一面,但经过个性觉醒的孙悟空,很快就从统治者的狡猾骗局中清醒过来,最后喊出了“皇帝轮流做,明天到我家”的口号。
《西游记》的主人公孙悟空,之所以能突破《水浒传》中宋江的忠义思想和儒家宗法等级观念,完全是由于王阳明心学和佛教禅宗以“心”为最高本体论的影响,政权的最高统治者,不再具有代表“天理”的合法性,而“心”,当然包括王阳明的“良知”,李贽的“童心”,超越了世俗的伦理价值之上,成为自我判断是非善恶的依据。孙悟空的“大闹天宫”,表明“心学”对“理学”的解构力量是巨大的。儒教的宗法伦理和统治阶级的暴力压迫,都无法让孙悟空就范。最后玉帝只有请来西方的“如来”佛祖。《西游记》中的“如来”,是大乘佛教,包括中国本土化佛教哲学中的最高终极存在,孙悟空最终没有逃出“如来”的手掌心,其实是败在他自己的自我意识之下。个性解放思想,将人的个性自我从程朱理学的宗法伦常中解放出来,但是以自我为中心,无限的放纵个性自由。那么无疑陷入了“我执”,同样没有真正的达到人生的自由境界。孙悟空超越了儒家伦理,但并没有超越道家自由的界限,仍然是心灵的囚徒,作为失败者,他被压在五行山下反思。这说明,他接受了个性解放思想后,即使进入道家长生不老的自由境界,但仍未跳出“五行”之中。被压在五行山下的孙悟空,即使拥有了不老的生命,但却无法获得身心的自由。他获得解脱的途径,只有在“如来”中寻求。
《西游记》以唐僧西天取经的故事为原型,这从本质上规定了,皈依佛法,是小说的主旨。在小说中,作者虽然表现了三教合一的思想,但是在经过比较之后,他最后认为佛教的超越意识,应该是三教合一的重心。陆王心学,本来就是吸收庄禅思想的儒学,发展到泰州学派的“百姓日用是道”,和李贽的“童心者,绝假纯真,最初一念之本心也。”已经完全是禅学化的儒学了。而庄禅并称,禅宗本来就是庄子之道与大乘般若思想结合的产物。处于明中叶受个性解放思潮影响的作者,以佛禅思想作为三教合一的基础,就很容易理解了。明中叶之后,佛道思想流行,或多或少与个性解放思想合流,共同的冲击程朱理学的教条化官方意识形态。孙悟空在五行山下经过五百年的反思后,终于决定皈依“佛、法、僧”,跟随唐僧踏上了西天取经之路,这是一个充满艰辛,同时也是一个不断身心修炼的过程。取经路上,外在的敌人并不可怕,而关键是取经团体的心魔,即每个人性格和内心中的弱点。一路上的妖魔鬼怪,无非都是取经四人心魔的外化,这在真假悟空的斗争中,体现的最为明显。
《西游记》的主要故事情节是取经中的八十一难,孙悟空一路上保护唐僧,降妖除魔,表现出来的是佛家的勇敢、仁爱和智慧,唐僧表现出的是对信仰的虔诚和广大的慈悲心。而孙悟空爱憎分明的性格和永不言败的精神,更是体现了儒家的担当精神和民间的英雄气概。取经的目的是为了将西方的真理带回东土,普度众生,这又是大乘佛教智悲双运的思想。猪八戒作为仅次于孙悟空的主要人物,小说中的诙谐幽默风格在他身上表现的最为突出,对“食”与“性”的欲望,体现了个性解放思潮影响下的市民生活意识,他的平民性特征和孙悟空的英雄性格相互补充,使小说的人物形象更加的丰满和多样化,体现了禅宗“一阐提人皆出成佛”,以及王阳明心学人人皆可成圣的思想。《西游记》的神话色彩和民间意识同样强烈,作为民间艺术家历代集体智慧创作的成果,以喜剧的方式,反映了在个性解放思潮的影响下,新兴市民所具有的乐观狂欢精神,同时表现了他们对个性自由的渴望和精神超越的追求。《西游记》标志着中国近代新神话的出现,民间文化开始正式以其巨大的创造力,颠覆统治阶级的官方文化意识,创造属于自身的文化经典。
zr06
金庸先生的小说很精彩,但只是小说而已。
西游记,不单单是小说,而是整理了中国散乱的神话故事,变成一个完整的神话体系。
西游记以后中国的神话故事都是以西游的神话体系为模板的。
请参考。
美西西
金庸先生武侠小说三大鼻祖之首,他一生创出了十五部武侠小说,都成了武侠小说的经典,也向我们展现出了一个精彩壮队的武侠世界。吴承恩创出的西游记,虽也是不朽经典之作,但只是经典神话故事中的一个。因此两位相比一代武侠小说鼻祖金庸先生创出的十五郎武侠小说更伟大,流传更广,也更德高望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