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农村体验生活,时间越长就会越多,农村生活最朴实无华,吃别人的剩饭不香
农村题材小说的创作特点
西门汀刘华
在作者笔下,生存环境的悲苦不仅仅是生计问题,更有发展空间的种种限制。实际上,路遥作品中的主人公,其坚毅品格更是在不断追求发展的奋斗过程中日臻完美的。写苦难是为了写苦难中的人。苦难越深重,战胜苦难的人及其品行就越是难能可贵和令人敬佩。
原贴:路遥的创作特点
steffi
别闲我累啊,你看着其实更累.呵呵......累就别看了...把分给别人吧/
鲁迅杂文的特点
我本人以前对杂文类的文章可以说孤陋寡闻,在经过鲁迅杂文的学习渐渐的杂文的特点有一丝丝的明白。虽然我只有迷迷糊糊的感念。但经过老师的讲解和自己在网上的了解,开始对杂文艺术有大致框架的了解。以下就是我本人对鲁迅杂文特点的叙述。
杂文是 鲁迅(1881--1936)一生运用最多的文学形式。通过杂文,鲁迅显现出他不屈不挠与旧势力战斗到底的革命者形象。他的杂文多收于《三闲集》、《二心集》、《且介亭杂文》、《且介亭杂文二集》和《且介亭杂文末编》中。
鲁迅杂文所含甚“杂”,主要内容有两大特点:1、它反映的中国社会具有相当的深度和广度,从中人们可以清楚地看到中国近、现代社会的历史面貌。如单从某一篇看,他的杂文所评述的多是具体、细小、平常之事,但汇在一起却是一个完整的社会形象。因此,他的杂文又很具概括性和代表性。2、鲁迅的一生关注中国的国民性改造问题,这一工作主要是由他的杂文来完成的。
鲁迅杂文形象性很强,他文章中的说理、论辩、批判、驳论等逻辑力量都是透过鲜明的形象来体现的,因而他的杂文具有浓郁的艺术色彩。鲁迅杂文的文体自由多变,短评是他常用的形式。他的文风或严峻凛然,或清新隽永,或锋芒毕露,或泼辣犀利,或意味深长,多姿多彩不拘一格。他的杂文是现代文学中有重大影响的一种文体。
鲁迅说:“其实‘杂文’也不是现在的新货色,是‘古已有之’的,凡有文章,倘若分类,都有类可归,如果编年,那就只按作成的年月,不管文体,各种都夹在一处,于是成了‘杂’。”这种广义上的杂文,确如鲁迅所说,是“古已有之”的,但在这种广义杂文基础上发展起来,具有了独立含义的中国现代杂文,却是鲁迅的一种独立创造。是鲁迅赋予了杂文这种文体一种新内涵,使其有了完全独立的思想艺术特征,并在中国现代文学史和中国现代思想史上成了一座光辉的丰碑。
不论从历史事实上进行观察,还是从社会中的思想和社会文艺发展的辩证规律进行分析,我们都能看出,鲁迅杂文是“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直接产物。它是在中国反封建思想的斗争中产生的,是适应鲁迅解剖中国传统封建文化及其在现实社会中的思想表现的思想艺术需要而逐渐发展和完善起来的。“五四”新文化运动发生后,当时的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便写了一些类似杂文的文章,并在《新青年》上开辟了“随感录”栏。从1918年起,鲁迅开始在《新青年》“随感录”栏发表杂感文章,以后又在晨报副刊、京报副刊、国民新报副刊、语丝、《莽原》、猛进等多种报刊上发表杂文,并开辟专栏,予以倡导。杂文便逐渐以一种独立文体的面貌出现在社会公众的面前,而鲁迅则是写杂文最多、最好的作家。鲁迅说,杂文“萌芽于‘文学革命’以至‘思想革命’”,这是对杂文产生根源的概括说明。
鲁迅杂文的发展和演变是一个不断绵延流动的过程.从鲁迅杂文的形成——发展——成熟期。可见他的杂文蕴涵多少的心血和汗水,简直就他本人精神灵魂的浓缩吗。
鲁迅一生经历了中国历史上最苍老的最困苦的时期。所以他的杂文是了解中国那段历史最好的方式。
就是因为生活在那个时代,所以鲁迅后来对自己的创作追求作过说明,说他写小说的目的是要使中国人民觉悟起来,“改良这人生”,因此小说的取材,“多采自病态社会的不幸的人们中,意思是揭出病苦,引起疗救的注意”。他最关注的是下层社会“不幸的人们”,创作了许多以农民和知识分子为主要描写对象的小说,开拓了中国现代文学的描写题材。鲁迅在观察与表现他的小说主人公时,始终关注的是“病态社会”里的人(农民和知识分子)的精神“病苦”。因此,在《药》里,他仅用一床“满幅补钉的夹被”暗示了华老栓一家生活的贫困,正面展开描写的是他们吃人血馒头的精神的愚昧。在《故乡》里,最震撼人心的不是闰土的贫穷,而是他一声“老爷”所显示的心灵的隔膜。《祝福》的深刻性正在于描写了祥林嫂在封建神权下所感到的恐怖。鲁迅同样严峻地揭示了知识分子的精神创伤与危机:辛亥革命时期独战多数的英雄,在强大的封建传统的压力下,像一只蝇子飞了一个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在颓唐消沉中消磨着生命(在酒楼上);五四时期勇敢地冲出旧家庭的青年男女,眼光局限于小家庭凝固的安宁与幸福,既无力抵御社会经济的压力,爱情也失去力量,只能又回到旧家庭中(《伤逝》)。
鲁迅还说过,他写小说,是因为青少年时代许多痛苦的记忆,使他不能忘却。于是,当年在日本幻灯片里所看到的那些围观的麻木的中国人(鲁迅称之为“看客”),就不断地出现在他的小说中:在《孔乙己》里,主人公的不幸(包括他被丁举人残忍地打断了腿),没有引起周围人的任何同情,大家只是围观着取笑他;在《祝福》里,人们争先恐后地赶去听祥林嫂讲述“阿毛被狼吃了”的“故事”,并不是出于同情,而只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好奇心,在无聊的生活中寻求点刺激。而这些人在听厌了之后,又立刻唾弃,对祥林嫂加以又冷又尖的笑。人们就是这样鉴赏着他人的痛苦,这不仅是麻木,更显示了一种人性的残酷。而在《药》里,小说真正的主人公夏瑜怀着“这大清的天下是我们大家的”的信念,自觉地献出了自己的生命;但老百姓却急急忙忙赶着去“看”他被杀,茶馆里的茶客更把他的受害作为闲聊的谈资。先驱者的一切崇高的理想与流血牺牲,全都成了毫无意义的表演。在这些描写的背后,读者不难感觉到,鲁迅用一种悲悯的眼光在“看”。他的小说正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鲁迅如此无情地揭示人的精神病态,是为了揭露造成精神病态的“病态的社会”。鲁迅由此开拓出“封建社会吃人”的主题,不仅是对人的肉体的摧残,更是对人的灵魂的毒害与咀嚼。
最充分地体现了鲁迅小说的这种“民族自我批判”(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改造国民性”)特点的,无疑是他的代表作《阿Q正传》。鲁迅自己说,他写这篇小说是为了画出“沉默的国民的魂灵来”,并且说“我还恐怕我所看见的(阿Q)并非现代的前身,而是其后,或者竟是二三十年之后”。于是,中国的读者也就永远记住了,并且永远摆脱不掉这位头戴毡帽的阿Q。鲁迅在他身上发现的是“精神胜利法”:尽管阿Q处于未庄社会最底层,在与赵太爷、假洋鬼子,以至王胡、小D的冲突中,他都是永远的失败者,但他却对自己的失败命运与奴隶地位,采取了令人难以置信的辩护与粉饰的态度。或者“闭眼睛”:根本不承认自己的落后与被奴役,沉醉于没有根据的自尊之中:“我们先前——比你阔得多啦。你算是什么东西!”或者“忘却”:刚刚挨了假洋鬼子的哭丧棒,啪啪响过以后,就忘记一切而且“有些高兴了”。或者向更弱小者(小尼姑之类)发泄,在转嫁屈辱中得到满足。或者“自轻自贱”,自甘落后与被奴役:“我是虫豸——还不放么?”在这些都失灵以后,就自欺欺人,在自我幻觉中变现实的失败为精神上的虚幻的胜利:说一声“儿子打老子”就“心满意足的得胜”了。甚至用力在自己脸上连打两个嘴巴,“仿佛是自己打了别个一般”,也就心平气和,天下太平。而一旦造起反来,也是做着想要什么就有什么的奴役他人的梦。因为鲁迅,人们终于认识到自己与他人身上的这种阿Q式的“精神胜利法”,是中华民族觉醒与振兴最严重的思想阻力之一。因此,小说的结尾,阿Q在走向法场前的一瞬间,突然感到可怕的狼一样的“眼睛”在“咬他的灵魂”,高声一叫:“救命……”所有的中国人读到这里,都被震动了。小说后来翻译成多种外文,许多外国读者也在自己或同胞身上发现了阿Q,法国著名作家罗曼·罗兰就表示,阿Q让他想起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农民。这或许表明,阿Q的“精神胜利法”揭示的是一种人类精神现象;鲁迅的《阿Q正传》可以说是一部“为人类写作”的作品,它不仅是最早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也是中国现代文学自立于世界文学之林的伟大代表。
通过我对书本和网络的了解综合以上都是我对鲁迅文章的自身的体会和分析,看了那么多关于鲁迅杂文特点的分析我不仅对他的文章有了进一步的了解,我还对鲁迅本人有了深刻入微的了解。我在分析他的杂文的时候仿佛也同时在解剖他的灵魂他的思想。我真是对知识增进不少!
henryet
劳伦斯创作探讨的主题是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与人、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但泼墨最多的还是男人与女人之间的关系,在描写男女两性关系方面,劳伦斯用突破禁区,大胆地触及到了“性”这个人人都拥有它、需要它却又令世人谈性色变的话题。
在他的小说中,从他的长篇处女作《白孔雀》到《儿子与情人》、《虹》、《恋爱中的妇女》、《查特莱夫人的情人》,多次出现了大段大段的性爱场面的描写,劳伦斯无论是写人类的性爱,还是写动物的欲望,都与他企图在生命的底层去寻求救赎人类的途径相联系。
劳伦斯作品艺术特色
在写作上,劳伦斯依靠灵感。灵感来时,他极度兴奋地写作,创造力源源涌至;缺乏灵感时,他干脆搁笔。他从不写笔记,而专靠记忆。在他开始动笔,并出现“精神亢奋之一刹”时,往事总是栩栩如生地展现在他面前。
干草堆里的爱情的背景情节正是基于这种活灵活现的回忆:如对“赫格斯”农庄情景的追忆。这是他和杰茜·钱伯斯相识和相爱的地方。他对“写小说的技艺”或“作诗的技艺”并不太讲究,因而他写的长篇小说、诗歌和故事,在形式上总是松散的。但由于他所表达的生活经验异常强烈,依然收到紧凑连贯之效。
原贴: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点
writetohai
【修真种植大户】 作者:拭剑 类别:现代修真 作品简介:黄皓在网上买了一块开光宝玉,偶然中发现浸泡过开光宝玉的水,浇灌在盆栽灵芝上,盆栽灵芝居然变成了千年灵芝。将它浇灌在普通黄精上,黄精居然变成了千年黄精……于是乎,当别人到了黄皓家里,却发现修仙界价值连城的仙草成了黄皓家后院的草坪,而草坪上一只小狗正啃着一枚百年不见的仙果,小狗的狗窝边还长了几株千年人参…… 在线阅读:
原贴:农村题材穿越小说
行摄大圣
1、新历史小说概念:由先锋小说作家转向新历史主义小说,作家,苏童,余华等
由非先锋小说作家转向新历史主义小说,作家,英吉,阿朱等主要致力于以民间视角还原历史真相,用迥异的历史观来发掘和表现主导历史流向的提心因素(权利、人性恶、性欲望等)
2、特征:1)形式上,心里是小说实在历史领域中结构了宏大的历史
叙事模式,还原了历史生活的原生态
2)情感上,新历史主义小说表现出热烈和充沛的情感,依
据历史隔膜的掩护
3)主题性上,作家解释历史的欲望非常明显
3、80 年代末出现的文学思潮;莫言的《红高粱》被认为是新历史主义的“开山之作”;其他主要作家作品有黎汝清的《皖南事变》、刘震云的《故乡天下黄花》等;新历史主义在真实观、历史观和艺术观上都带有明显的反传统色彩,追求对题材的抽象和超越,把题材、人物、事件仅仅当作一种背景,主要表现主观体验和人物心灵,
拓展了作品的思想容量。新历史主义小说
O(∩_∩)O~的剪辑
see's
原贴: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点
可亦
原贴:劳伦斯小说创作的特点
海绵星
雨露
原贴:农村题材穿越小说
非马
老舍在小说创作中有着独特的题材内容领域,那就是他集中地描写着从旧北京到新北京不同时期的市民生活,特别是中下层市民群众的形形色色的生活、思想及命运,更占据了他的艺术画卷的中心。
在艺术创作世界里,他当之无愧的是一位最为人所称赞的北京市民社会的表现者和批判者。老舍的小说在表现北京市民生活的内容题材上,主要呈现出如下几个方面的特点:
1、渗透到作品骨子里的“北京味儿”;
2、 从平凡、平庸的人和事中见真谛;
3、表现出市民性格的鲜明层次性;
4、纵横结合的市民生活画卷的丰富内容。
我将从这4点出发,结合具体的作品回答问题。
老舍的小说绘出了一部从清末到解放后半个多世纪的北京社会风俗画长卷,提供了一部相当完整的北京风情的演变史和社会风貌的发展史。
北京市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生活习惯,思维特点,感觉方式,交往礼仪,节日风情,婚丧嫁娶,服装衣饰,语言习惯,起居吃穿特点,住房格式,信仰志趣等等,都在老舍的作品中得到了具体而生动的表现。
中秋节是中国人的传统团圆节日。老舍在《四世同堂》中竭力渲染沦于敌手的北京人往日的风俗,意在勾起人们的思乡爱国之情。不管是色、香、味俱佳的各种瓜果,或是铺户的装饰,小摊上的兔儿爷,都使人们自然而然地把先辈们享有的民族风情的醉酒,与眼前敌寇铁蹄践踏我们国土的惨象相对照,产生和激发了热爱中华民族而痛恨侵略者的感情。
除了中秋节,北京人祭灶(即过小年),过春节、端午节的风俗,也是老舍作品中多次描写过的。如《正红旗下》对北京旗人过小年、大年的情景有出色的描述。
他的第二部长篇小说《赵子曰》则对北京人过端午节作过生动的描绘。小说极力渲染五月节到来之时的自然风光之美:
那粉团儿似的蜀菊,那象美女披散的头发的柳条,那城墙上弯脖树下的牵牛花,那净业湖里抽着黄色蒲棒的蒲子,什刹海的嫩荷、北海里和小野鸭挤来挤去的渔船,那白的塔、蓝的天,塔与天之间飞翔着的野灰鸽……织成一幅何等优美诱人的风景画。
不过,老舍也清醒地观察到这幅画卷的另一面:“流血”的现实和“过节”的印象是同时并存的。作品写了端午节的风情美景后,接着描写了屠户门前挂的滴着血的肉与带着粪的肠;拉车的舍着命跑,讨债的汗流浃背,卖粽子的扯着脖子吆喝,买樱桃桑椹的一个赛着一个的嚷嚷……
不管是美还是丑,老舍笔下的端午节是那么富有北京味儿。二十年后,老舍把北京的端午节风情再次绘声绘色地再现于《四世同堂》里。
节日到,家家户户怎样用粽子、桑椹、樱桃,供佛,叫喊着黑白桑椹大樱桃的小贩怎样一个接一个地不断,满汉馍馍铺怎样及时陈列上应点心“五毒饼”,各家各派的卖粽子的又怎样你来我往穿街走巷……
还有,除了吃的东西外,家家又怎样把黄纸印着红色钟馗或五个蝙蝠的“神符”贴在大门上,把白纸上粘着剪刻的“五毒儿”图案贴在门框上,男孩子脑门上要用雄黄涂王字,女孩子要佩带用小老虎、樱桃、桑椹(均用绒线缠成)等串成串儿的葫芦……多少年多少代,诚笃、安分、善良的北京市民们就是这样津津有味地过着自己的节日。
读过描写清王朝“残灯末庙”的杰作《正红旗下》,你会感到它对于居住在北京的旗人的特殊习俗和生活方式的惟妙惟肖的逼真描写。
小说写旗人家庭的婚丧嫁娶、礼尚往来,辈份、男女之间,生男或生女之后,都要有一定的说道,甚至连一切生活的细节中都贯串着程式化了的礼节。礼仪,成为人们生活中必备的内容,仿佛礼仪不周,或一事缺了礼,一个体面人家就会觉得无地自容,社会责难的舆论就会降临到他的头上。
因此,不管有条件无条件,那套程式化了的繁缛礼节却是万万少不得的。“有钱的真讲究,没钱的穷讲究”,是一句道出个中真谛的警譬语言。
例如,小说中描写的给新生婴儿“洗三”的仪式,本来主人家穷得叮当响,但仍得硬着头皮招待贺礼的亲友,只好给来客喝那掺水掺到喝多少也不会醉的“酒”来表示意思。
整个“洗三”的过程更充满了风趣和喜剧色彩:七姥姥八姨们陆续到来后,每人都要在预先准备好的一铜盆槐枝艾叶水里丢铜钱,谓之“添盆”,还要往盆里放几个花生、大枣或红、白鸡蛋,口里念叨着“早生贵子”的吉利话儿。
开洗了,主洗老太婆边动手边念念有词:
“先洗头,作王侯;后洗腰,一辈倒比一辈高;洗洗蛋,作知县;洗洗沟,作知州!”
另外还要用姜片艾团灸孩子的脑门及身上的重要关节,用新青布沾清茶用力擦孩子的牙床——孩子痛得大哭,这叫“响盆”,是大吉大利的兆头。
最后再用大葱打孩子三下,口念“一打聪明,二打伶俐!”这棵葱还必得由孩子的父亲扔到房顶上才能灵验。
围绕一个婴儿降生的礼俗真是够繁缛了,这是旗人特有的民风民俗,其中虽不乏有祈福作官的迷信成分,但那种充满盎然生趣的欢快与追求,还是给人以充实、向上的精神鼓舞的。
由于长期驳杂历史文化的熏染,旧北京市民中形成了自己特有的民风民俗,其中有的真是如老舍所形容的:散发着一股酸牛奶味道。
比如《离婚》中写男女成家,从保媒到掐算庚辰八字,到换贴、迎娶的一套仪式,可说繁琐到家了。旧式结婚坐轿子,新式结婚坐汽车,以“男性媒婆”张大哥为代表的一派旧北京市民,则因为生活在一个新、旧交替的时代,创造了一种古今结合,“中西合璧"式的迎娶方式:
“彩汽车里另放一座小轿”——“用彩车迎娶,已是公认为可以行得通的事。不过,大姑娘一辈子没坐过花轿,大小是个缺点”。
这种风俗人情里,隐含着一种可怕的历史文化的惰性:人们被一种旧礼俗缚住,难以进步。老舍着意于北京风情的描绘,给人的启示是多方面的。
民间风情与节日礼俗的流传,往往是一个民族自信力、向心力、凝聚力的表现。老舍对故都民风习俗的生动描绘,固然一部分批评了中国历史文化的惰性,更多的则是为了唤起和鼓舞民族奋斗前进的正气。
《四世同堂》如此,《正红旗下》也不例外,后者让我们从大姐婆婆这个一代王朝的武官家庭的生活画面中看到,老少都一律沉浸在“生活的艺术”里,“每天要玩耍、玩得细致,考究,入迷”,他们的一生像作着个“细巧的、明白而又糊涂的梦”,正揭示和反映了统治中国近三百年之久的清王朝濒临崩溃的衰颓和必然灭亡的命运。
老舍作品的“北京味儿”当然不只表现在他对北京市民特有的风俗画面的描绘上,在人物性格塑造上也鲜明存在着。
比如他所塑造的老一代的北京市民形象,特别是像张大哥之流的“京油子”,是只有在北京那种被老舍称之为过熟的传统文化气氛中才能铸成的特有性格,在十里洋场的上海或充满腐臭的旧天津土壤中,决然产生不出这样的人物。
还有,老舍作品的语言几乎是清一色的北京口语,也是构成他的作品的浓厚地方色彩——“北京味儿”的重要因素。
总之,老舍紧紧抓住北京和北京人的生活方式、习惯、文化、风俗,他们特有的生活内容和情趣,加以细腻描写,这种取材的固有特点,是形成他的创作个性的一个最突出的表现。
02 从平凡、平庸的人和事中见真谛老舍作品中的人物有一种特殊风味:不是天才的夸张,而是平庸的可爱而可怜悯的人物。在老舍全部有影响的小说中,是既找不到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也没有巨大社会变革的正面描写的。
即使他的几本着意表现时代变革的巨大主题的小说,如《四世同堂》、《鼓书艺人》等,他选择描写的也仍然是十分平庸、细微到近乎琐碎的城市“小人物”的生活种种。老舍的本领在于,他能够通过再现市民卑琐、灰色的生活,发掘有意义的社会主题。
比如家庭生活:柴米油盐、婚丧嫁娶、过生日生娃娃等等,是老舍作品最常描写的题材。但只要是读了老舍的作品,谁也不会有听一个老太婆无聊絮叨的厌倦,而总觉得更有一种真谛在。
像《离婚》乍看似是写老李、张大哥等做事的旧财政所机关,实际上着重点乃在老李等几位科员的家庭生活。
张大哥是旧北京市民圈子内一个典型的庸人——一个出色的“京油子”。他一生的业绩不在财政所里的任职,而在于做“男性媒婆”和弥合世人夫妻间的裂缝。社会灰色、畸形,张大哥却连半句呛着说的话也没有,而是每根汗毛都是顺着那个灰色社会长的。
大学毕业的老李比张大哥强点,他毕竟与社会多了点矛盾和个人痛苦,但也仍是一个遇事敷衍、不敢决断的庸人,总想摆脱旧式婚姻带给他的痛苦,终于没有勇气,仍然饮着痛苦敷衍生活下去。
其他人物,如饭桶兼把式匠的吴太极,流氓兼北平俗语搜集者的孙先生,“苦闷的象征”的邱先生等,也都各有一本家庭生活的“经”。
凡俗、卑琐、无聊的生活,是这帮科员们日复一日的生命的内容。可怕的是这帮灰色、麻木的人所代表的不是少数,而是一层人,他们仿佛生活在时代激流的冲击圈外。
小说通过对这帮灰色小人物无聊生活的再现,提出的问题是严肃的。张大哥的油滑,老李的敷衍,其他人物的无聊,是灰色的社会所养成,要剜掉这些劣根性,首先是这个社会要不得,他们没勇气解脱无聊、庸俗的缠绕,或者想着法子磨掉与社会的矛盾(如张大哥),或者饮忍痛苦随合着灰色生活的浊流沉落(如老李),或者跟着制造令人窒息的灰雾(如邱先生等)。
这样的社会,这样的人生,便是小说借助对一系列的庸人生活琐事描写所要批判的对象。
《四世同堂》更是以百万字的宏伟结构和巨大的思想深度震慑读者的心灵,但作品所具体描写的也不过是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胡同——旧北京西城小羊圈(——几户贫穷市民的吃、穿、住,婚丧嫁娶,喜怒哀乐,迟钝的觉醒与反抗等。
小说虽也涉笔到抗战大时代的形势变化,但这幅反映中国人民坚持抗战艰苦生活和斗争的历史长卷图,其中心画幅却是对许许多多市民琐细生活的描绘。
作品题材是这样平凡,人物又多是备受蹂躏的普通市民,然而,当它们经过艺术的折光,呈现在我们眼前时,就都显示出它们对于表现作品巨大主题的价值。
再如短篇小说柳家大院。这里描写的也是一个下层市民居住的大杂院,以下述三家为主:一家曾是小商贩,现为算命先生,儿子拉洋车,一家姓王的,老子是花匠,儿子是石匠,媳妇生生被公公、小姑虐待死;还有一户以拉车为生。
在这里,糊口延命是人们争取的目标。穷,出苦力卖命,然后死——就是这里每一个生命的程序。生活是如此痛苦、沉滞、平庸,生、死、喜、哀无人过问,你也感不到有任何一点社会风云的气息传到这里。
但是,老舍的艺术雕刀是如此逼真细腻地把这群人生活的真相活托给我们,让人从这平庸、痛苦的生与死的画面中透视人物各自的精神世界,看到容他们生却不容他们活下去的社会,呼唤人们予以关注——不要遗忘了这似乎是存在于大时代冲击圈以外的社会一角里的人们。
老舍曾在事实的运用中说:
“在平凡的事中看出意义,是最要紧的……由妓女的虚情假义而看到社会的罪恶,便深进了一层;妓女的狡猾应由整个社会负责任,这便有了些意义。”
生活圈子只提供给他这样平凡的人物和平庸的生活,而他的敏锐的观察和思想及艺术表现力的不平凡,使他从平庸中深掘出了不平庸的社会主题——一种以苦笑的幽默表现出的悲剧主题。
如果说一些名家的悲剧作品的主人公,常常是那些位高势尊或叱咤风云的英雄好汉,那么老舍笔下表现出来的社会人生的悲剧和痛苦,则普遍地渗透在城市社会中下层市民及劳动者的每个家庭、每个个人及其生活的一切平凡的细节中。
03 表现出市民性格的鲜明层次性老一代的市民人物接受传统文化思想的影响较深,勤谨、诚笃、善良是他们的美德,但守旧、怯懦、因循、狭隘、甚至愚昧得可笑,绝少有脱出旧轨迹追求新生活的想法,又是他们普遍存在的精神思想弱点。
这些人相信祖先就是这样生活,自己也如此没错,而且顽固地安排和约束后辈人也要照样走下去。老舍的小说中写得最成功的便是这个层次的人物。
如《老张的哲学》中的赵姑母,一个善良的老妇人,只因她压根儿没见过男女自己找对象的事,所以当她侄女李静想自己做主嫁给好青年王德时,她就坚决反对,而由她做主嫁给市井坏蛋老张做妾,这叫“合情理”。
《牛天赐传》中的牛老者夫妇是一家颇为殷实的小有产者,他们具有更浓厚的自私、褊狭的思想意识。
抱孙中王老太太希望有孙子的心情不能不说真诚之至,但由于落后、固执、愚昧,不但孙子未抱成,连媳妇也坑害了。
柳家大院巾的在洋人家做花匠的老王,虐待儿媳妇简直超过最厉害的婆婆,其封建落后意识之重,也只有老一代市民者层中才能见到。
《四世同堂》中刻画了一组老一辈的市民形象。本分、善良、义气,楞受穷也不取不义之财,但守旧、狭隘,苟安于眼前的卑琐生活,则是他们共有的思想品行。祁老人及其儿子天佑夫妇、李四爷夫妇、程长顺的外婆、钱诗人的老伴等,都是这类人物。
老舍对这个层次的人物表现的重点,是既肯定他们的好品质,又突出写出他们身上积存的市民意识的尘垢和庸弱的精神特点,以引起人们警觉。
上述人物,在经济上还多不是赤贫到无以为炊的市民,甚至像祁老人、牛老者还是他们中较为殷实的人家。因此,他们安于现状、自私守旧的心理就更为突出。
而对市民中另一层次的人物,老舍的态度则有显著不同,如《月牙儿》中的母女,《我这一辈子》中的“我"——“臭脚巡”,《骆驼祥子》中的祥子等车夫,《四世同堂》中的小崔、孙七、小文夫妇、刘棚匠、程长顺,《鼓书艺人》中的方宝庆等艺人形象,他们是城市社会中被压榨、贱视的赤贫者。
老舍在写这些人物时,并未忽略他们在市民社会环境中沾染上的不同程度的市民意识。但很明显,作家透过对这个层次人物的生活命运的描写,向他们倾注的是巨大同情,昭示给读者的是劳动者的命运出路问题:
等待社会的安排,只能被榨干血汗、揉挫而死,如那些洋车夫、妓女、艺人、低等巡警及各种出卖劳力的个体劳者等;个人奋斗,也绝无出路,结果不是死亡,便是向社会屈服,变为行尸走肉,如祥子等。
又或者出路是有的,那就是要么像黑白李中白李教给车夫王五的那样,集体起来“揍”,砸开“地狱”的门;要么像祁瑞全、刘棚匠那样,跳出小市民的生活世界去寻找生存和求解放的道路;要么与方宝庆一家那样,按照革命者孟良的指引去生活、前进。
除了上述两组人物外,在市民阶层中还有一帮被极端个人欲火烧迷了心窍的市井无赖、流氓、汉奸之流,老舍在创作中对这类社会渣滓,恶人的痛恨和鞭笞是辛辣而有力的。
老舍对市民人物的刻画,不仅在大的形象系列上层次是鲜明的,即在同一组合中的人物,由于他们的出身、教养的不同,也把他们描写得十分清晰。
如同为市民知识分子,书香之家出身的钱默吟(《四世同堂》)完全是个旧式的有操守的知识分子;骆驼样子中的曹先生则是个较有正义感的大学教授,乐于支持进步学生;《离婚》里的老李虽受过大学教育,但仍不能摆脱旧思想意识影响,因此思想苦恼、行为矛盾可笑。
《四世同堂》中的祁瑞宣生活在民族解放战争的环境中,尽管他也接受过像老李所受过的那样的熏染,甚至旧教育与新教育的作用在他身上开始还是参半地存在着,思想行动也充满矛盾。但他在时代推动下,终于前进,甩掉因循的包袱,参加了抗战斗争。
《恋》中的收藏家庄亦雅太贪恋字画,以至忘却了对国家民族的责任,而被敌人所利用,一封家信中的老范,虽然至死心思总绕在小家庭上,但他在行动上终究逃出沦陷区,去做抗战工作,仍然值得称赞。
《鼓书艺人》中的孟良是一位作家,又是一位革命文化战士,是他引导了艺人方宝庆一家的正确道路,老舍给了他最高的赞美。
所有这些人物的塑造,都表明了作家观察力的明敏性和现实主义的严格创作态度。塑造庞大的中国现代市民的形象系列,又把这个形象体系组合的人物层次描写得十分完整而鲜明突出。
04 纵横结合的市民生活画卷的丰富内容作为中国社会整体人群中一个组成部分的市民群众究竟从事着多少行业?他们的生活、思想、行为、性格各有什么特点?成功地表现了这些内容的老舍的作品,可以当之无愧地称作是一部中国市民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
不必将其全部作品综合起来计算,单就《四世同堂》一部作品来看,它所展示的旧北京市民社会的五光十色的生动画面就够使人眼花缭乱的了。
就人物所从事的职业看,小说提供给读者的可谓五行八作,三教九流,无所不包,其中有教书的(包括大、中、小学),拉洋车的,开汽车的,搭棚架的,打鼓儿的,窝脖儿的,说相声的,唱戏的,摆台的,剃头的,行医的,当兵的,看坟的,“马路行走”——巡警,律师,妓女,交际花,流氓打手,汉奸特务,青年学生,外国侨民,作科长、处长、局长的“官”,赋闲诗人,天真无邪的稚儿幼女,无任何职业的老少市民妇女、家庭及街坊长者,从事抗日活动的爱国分子等等。
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来往,从他们的行动、思想和他们对日本侵略者的不同态度,我们不仅认识了各层次市民人物的生活哲学、性格特点,而且几乎看到了整个正在受难中的北京社会和那个充满灾难、死亡和刀光血影的不平常年代。
比如,随着各类人物的活动,我们从狭窄的小羊圈,就可以走到北京的街头、广场、戏院、古庙、学校、商店、旅馆、公园、刑场、妓院、家庭、监狱、大使馆、特务基地及日伪机关,以至乡村、城郊、遥远的抗战后方……
老舍对市民社会生活的描绘不仅极为广阔丰富,从横向上展现了这个社会阶层的各个方面,而且他的这种描绘是带连续性的,从纵向上记录下这个阶层人们生活思想的发展变化。
从他的第一部作品《老张的哲学》,到他最后一部未完成的杰作《正红旗下》(其间把这两部作品连起来的是一系列长篇小说、话剧及一些中、短篇小说佳作),我们看到的是一部半个多世纪的北京市民社会发展变化的不朽长卷。
《正红旗下》、《我这一辈子》等反映了清末民初北京社会的动荡不安和处在不同层次中的市民们的生活态度及命运。
《老张的哲学》、《赵子曰》等反映了五四运动前后北京社会生活的一些侧面及学生生活。
《离婚》、《骆驼祥子》、大悲寺外、《我这一辈子》、柳家大院等,再现的是二十至三十年代北京市民社会的现象、中下层市民的生活命运及性格,。
《四世同堂》、《鼓书艺人》、一封家信等,描绘的是抗战时期及胜利后北京市民的生活遭遇、思想变化和社会的不安。
他不仅生动绘画出人物自身的命运,而且有意识地把人物置于时代的背景上加以刻画,从而展现出他们在时代推动下,生活变化和性格成长的历程。
总而言之,他对北京市民生活题材的卓越描写,确立了市民形象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地位,开拓了现代文学创作的题材领域,丰富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宝库。
回答完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