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老子》开篇的第1句话,“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不但告诉了我们上德和下德的含义跟区别,还告诉我们要做一个上德者而不要去做一个下德者。
《老子》之所以要把有关德的定义摆在篇首,有两个很重要的原因。其一,德在《老子》里有其特定的含义,这个含义并不同于我们在其他场合所使用的德。其二,《老子》所涉及的很多主张,都只有德者才能完满地实现。
但是,德在《老子》里的含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很多人都能够回答出来。但是,很难有人在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脱离德原本的含义。
如果继续从德的固有含义上来理解德在《老子》里的含义,我们如何去理解“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在《老子》里的深意?
理解德在《老子》里的特定含义,难点在于如何理解不德、不失德的“德”,这个“德”等同于“得”,基本取得了共同,因而真正的难点是得什么、不得什么。
现在,有的人为了避免麻烦,直接跳过,根本不回答得什么这个问题,把“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直接解释为,“最好的德,不求有得,所以有得;最坏的德,是唯恐有失,所以无得。” 这样做,虽然轻松了,却对我们理解《老子》没有任何帮助。
1、施恩不图报的德
现在,我们通常把老子之德理解为不为名不为利地帮助别人,也就是说帮助了别人却不求回报,东北人都是活雷锋。
在任何一个时代,帮助别人已经难得,还要要求帮助别人之后不能获取回报,这个要求是不是太高了?
如果认为这就要求高的话,让你知道帮助别人之后不求回报还不一定能够在道德上获得肯定的评价时,那才知道什么叫做要求高。
德,在《老子》里并不含有道德评价与要求的内容。只有在德者做出了具体的行为之后,在对这些具体行为进行评价的时候,才涉及到德者的道德评价,有德或者无德。
施恩不图报,只是对德者最基本的要求,并不能因此就把所有施恩不图报的行为都纳入上德的范畴,作出有德的评价,还要看施德者在施恩过程中是否注意了隐蔽。
“为别人做了好事,别人不知道,帮助了别人,受帮助的人也不知道。这就是阴德,这也就是‘上德不德,是以有德’。”
“‘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以老子的观念看,所谓‘下德’,是不上品的道德。‘不失德’就是已经被人看出来的德行,那就着了相,所以是‘下德’。”
仅仅因为施恩过程没有做好隐蔽功夫,暴露了自己施恩的行为,就会减少受助者所得到的恩惠?不但不会减少受助者得到的恩惠,还会让受助者或多或少地产生感恩之心,或者受到感染而加入施恩的行列。这应当是更加有益于社会的,怎么会在道德评价上由正转负了?
2、施恩不求报,只是对韩非“神不淫于外”的修正
为什么要把德,特别是上德设定如此高的要求?只是要修正韩非在解老中对德的解释,让德的含义更加合乎情理。
韩非在解老中说,“‘上德不德’,言其神不淫于外也。神不淫于外,则身全。身全之谓德。德者,得身也。”“上德不德”,说的是人的意识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意识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生命就会健全。生命健全,就是德。德者,就是一个活着的人。
一个人的意识都不与身体之外的世界产生任何联系,当然也不存在与身体之外的世界发生任何物质的交换。这样的人,是一个从肉体到意识都隔绝于外在世界的人。这样的人,根本不可能存在。
这样的理解,韩非自己都无法说服自己坚持下去,更何况其他人了。
2、德,是名利都不沾。
得什么符合老子的本意?我们根本不用到其他地方去找,也不用自己花费时间和精力去猜测,《老子》已经给出了答案。
《老子》第15章中说,“生而弗有也,为而弗恃也,长而弗宰也,互之谓玄德。”把一个产品生产、制作出来了,却作为财产不据为己有;帮助别人解决了问题、困难,却不作为索取回报的依仗;作为主政一方官长,却不把下属和百姓作为实现自己工作目标、人生理想的工具。
“生而弗有也”,已经断了上德者对利益的念想。
“为而弗恃也”,已经断了上德者对名声的念想。
“长而弗宰也”,则在更大的范围内断了上德者对名利的念想。
因此,得的内容,既包括了名声,也包括了物质财富。而且,上德者不仅仅不能通过自身的努力去获得名利,也不假他人之手获得名利。
需要指出的是,名声并不是一个想不要就不要的,因为名声虽然是自己赚的,却也是别人给的,并且名声不存在自己的身上,而是存在别人的身上。不得名声的含义,并不是指一个没有好的名声,而是一个不利用名声为自己谋取任何利益。
3、不沾名利,不等于要德者为了满足某些人的要求去赴死。
扪心自问,谁能够真正远离名利?不能。
一个人要活下去,总是要不断地消耗物质财富。这些物质财富,就是利。
这些物质财富,我们并不能只靠我们自己的双手就能够全部创造出来。这时,平时积攒的好名声就派上用场了。名声能够帮助我们以更低的成本从其他人手中获取物质财富。
按照常理,上德者不通过自身的努力创造物质财富,也不利用名声从其他人手中获取物质财富,结果只会被饿死。
《老子》对德者提出不沾名利的要求,会不会是一种道德绑架?“志士仁人,无求生以害仁,有杀身以成仁。”(论语·卫灵公第十五)道德绑架,从古至今都没有缺少过。过去有,现在有,将来还会有人成为道德绑架的牺牲品。
在《老子》里,大可不必担心道德绑架的问题。在《老子》看来,生命比名利都要重要。如果名利跟生命发生冲突,一定保生命而不是保名利。
《老子》第7章说,“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失孰病?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名声跟生命相比,哪一个才是要优先考虑的?生命与财富,哪一 个价值更大?获得或者失去,哪一个才是不正常的?对某些东西太执着,必然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得到的越多,失去也越多。知足并不是一件让人感觉耻辱的事情;知止才能让人远离危险,才能够比别人活得更长久。
因此,只有名利对德者丧失了价值的情况下,再去追求名利才不应当得到肯定。德者,就是指那些已经不再消耗物质财富来维持生命的人。
4、德,是通过为道来达成的。
不消耗物质财富依然能够正常生活下去的德者,在现实生活中不存在,并不等于他们的出现就是老子的臆想。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上礼,为之而莫之应也,则攘臂而扔之。“从德者到礼者,为了名利所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反过来,从礼者到德者,为了名利所做的事情则是越来越少。
这种变化,正好跟为道所表现出来的特征是一致的。《老子》第11章说,”为道者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以为也。“
德者,确实是跟我们这些普通人不一样。《老子》第18章说,“含德之厚者,比于赤子。蜂疠虫蛇弗赫,据鸟孟兽弗捕,骨筋弱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会而朘怒,精之至也。冬日号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气曰强。”
5、德不与众不同,预示着《
老子》的与众不同。
老子之德,在我们所生活的世界里,并不存在。只能通过为道,普通人才能变成德者。成为德者的过程,是一个逐渐减少获取名利的行为的过程,“建德如偷”,这与我们坚持了数千年甚至万年的追求截然不同。
自从人类进入文明社会以来,无从把名利的积累作为努力的目标,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志。前段时间,某成功人士还提出,金钱的多少是衡量一个成功的标志。
老子通过“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是要告诉我们一条完全 不同的生存与发展之路,通过不断地降低物质财富的消耗来拓展生存与发展空间的新路。《老子》第6章说,“天下之至柔,驰骋于天下之至坚。无有入于无间,吾是以知无为之有益也。”
读《老子》,不为道,连德者都成不了,也只是自娱自乐,看看热闹罢了。“下士闻道,大笑之,弗笑不足以为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