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着》这部小说描绘了农村人富贵的悲惨的人生遭遇,当过败家的二世祖,娶了过城里的富小姐,气死了爹,病死了娘。
经历了中国的各个时期,内战、人民公社、文化大革命,陪他经历这一切的人已纷纷离世,都顷刻湮没在历史中。
富贵的爹去世了,他们管他叫“熟了”,人死像熟透的梨,离树而落。梨者,离也。
最后只剩富贵和一头老牛相依为命,但老人依旧活着,比往日更多了些洒脱与坚强。
活着,不是生活,不是苟活,就是活着。
富贵的一生,有些是天灾,有些是人祸,有些是命中注定,那个年代的特性,总有太多人无法决定自己的命运,也表现出了一个时代的凄凉与落后。
《活着》描绘了一个时代甚至几个时代的缩影,一段中国最悲惨的年代,一段暗淡的让人窒息的历史。
鲁迅曾说:真正的勇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面对不可预知的未来和没有尽头的苦难,活着便是最大的勇气。
我们来这世上一遭,不能只是为了活着,要追求更长远的人生意义。
如果你是遇到点小挫折就悲伤难过,仿佛全世界就你最倒霉的时候,不妨看看《活着》,你会觉得你的挫折不值一提。
这本书描写了一个人为之一生的跌宕起伏,写出了中国农民多年来的写照:隐忍,写出了一个时代的落后。
有庆的死会让人觉得窒息,二喜的哭让人心里一阵悲凉,所有的悲剧并不是一个人的命不好,而是让人感受到活着本身就是一种力量,你以为是命运选择了你,但你能选择人生态度。
文章末尾哼着『少年去游荡,中年想掘藏,晚年做和尚』作者给予读者一丝安慰:活着的意志,是他唯一没被夺走之物。
人是为了活着本身而活着的,而不是为了活着之外的任何事物而活着。
相比于富贵的生活环境,我们应该更珍惜当下,少些矫情,少些抱怨,去找寻生活最本质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