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查收,只有金庸和梁羽生的
古龙金庸梁羽生小说差别
京兰
金庸、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三剑客 最初写武侠小说的是梁羽生,他的文字风格较文雅,文学底蕴浓厚。主要代表作有《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其小说主角的出身大多是北方较广阔的地区,但人物的性格却常带有南方的温和儒雅。比较擅长于写女侠,像练霓裳,飞红巾等。 金庸是公认的集武侠之大成者。他的武侠作品不多,只有十五部,但都值得一读,按写作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其作品主旨的改变和思想的深入。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书剑恩仇录》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接着的《碧血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都带有儒家思想的色彩。之后有向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方向转变,人物刻画也逐渐深入,从《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可以看出。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是一部比较特别的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除萧峰外)都会有介绍他的武功由浅入深、由高到低的发展过程,甚至会将其从小写到大,像郭靖更是从婴儿时期开始写起。在武功方面也会有详细的招式描写。 古龙,以想法奇特、描写诡异在武侠作家中独树一帜,其风格也影响到之后的一些武侠小说家。“小李飞刀不愧是小李飞刀”“中原一点红不愧是中原一点红”这种类似的句子在他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还有一类是“没有人看到他是怎样出手的,因为看见的人已经死了”云云。古龙小说中的主角都是一出场便十分厉害,没有来历,也不知师承何处。在武方面也几乎没有招式描写,往往是刀光一闪,那人已经死了。但是古龙的特色和突起也是武侠发展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作品参差不齐。比较好的有《楚留香传奇》陆晓凤传奇《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 三人风格各异,读他们的小说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个人比较喜欢金庸的作品;梁羽生的也可以,不过情节有较多的雷同;不大喜欢古龙,他的风格的确太过特别。金梁在侠义方面会比较注重,而古更多的重心是放在武功和情节的奇特上。
记得采纳啊
初夏`微识
意境——
金庸:主要是阐述一些学术范围内比较大的概念如“XX主义”等;通过主角的视角看待一些现实问
题,其中贯彻比较强烈的是“民族主义”、因此被提及较多、意为善的事件都很“爱国”,但是到了天龙八部和鹿鼎记这开始有了“和平主义”和“现实主义”二者在其间;主要是为了表述某种价值观。
古龙:主要是阐述自己对于人生和武侠的理解,其实古龙更像是一个武侠世界中的人,通过“武侠这个介质”来描述自己的观念,无所谓善恶、无所谓正邪,只有谁的意志更坚定、更强烈;当然,故事中的悬疑风格也是金庸故事中绝对没有的,他比较完美的把悬疑和武侠、悬疑和人物性格结合在一起,比如一些陷阱和计谋能够很直接的传达某些人物的性格特征,这些也是古龙描述人物、活化人物的一种常见方式。
总得来说,金庸更“大众”一些,描述的都是“台面上”的问题,表达的都是“官方”意见。主角都更“艺术化”一些。古龙更“小资”一些,描述的都是“自己的”的问题,表达的都是“我的”意见。主角都更“个性化”一些。
武功——
金庸和古龙为什么都被视为大家,而他二人从没有读者会觉得风格类似的感觉?因为金庸在武功描述上偏重于“实”,结合了道家和佛家的一些概念如“内功”(其实类似与道家所说的炼精化气、炼神还虚、元婴等概念,佛家也是如此),“步法”(著名的如凌波微步,典型的参考了类似八卦、易经的概念),但金庸的武功是实实在在存在的,有高下之分,内功强的学武功快而且更厉害,招式更精妙的更厉害,“文无第一、武无第二”用来描述金庸的武功基本无错。
而古龙的武功则更加“玄妙”一些,主流的如楚留香、陆小凤、李寻欢没有什么武功秘籍,极少数经常出现的武功秘籍如嫁衣神功也比较玄妙,武功的基本构成即“内功”和“外功”在古龙小说中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古龙的武功永远是“意志与信念”,谁更强,谁就能赢,输赢与否与武功高下并没有太大关系,跟当时双方的心理动态有更大的关系。而且“秒杀”这个概念在古龙小说里比较多,如果“秒杀”不成功则“成仁”的可能性很多,更多偏向于“玄妙”、“意志”、“意念”有关;
综上述诉,其结果,古龙的小说改编的片子很少有成功的版本、而且即便改编城电影或电视剧、剧情改动也很大,而金庸的片子基本很少有改动、也更好拍一些。主要是金庸“实”而古龙“虚”;
如果要比喻的话,金庸比较像孔子,而古龙比较像庄子。双方思想和价值观完全不同。
梁羽生,看过的作品不多,只有云海玉弓缘、冰川天女、七剑少数几部;连白发魔女都没看过····,不过梁羽生的作品更接近于传统武侠和新武侠的过渡,很多东西都是在尝试,而且显得很生硬,可能还受传统武侠的影响较大,剧情和写作方式并没有很实在的“新武侠”样子;反而因为时期关系,他的作品有不少都影响了金庸和古龙,因此把他和金庸、古龙做比较有点不妥。
huge_treasure_is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就小说人物的主流倾向而言,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人物道德色彩浓烈,正邪严格区分,人物的社会内涵丰富,但人物性格单一,有概念化、公式化的缺陷。金庸武侠小说人物性格复杂,具有一种反传统精神,小说人物亦正亦邪,危步于道德的悬索之上而能不失其坠,具有“一半是野兽,一半是天使”的复杂、矛盾性格,而人物思想性格的复杂、矛盾又是奠基在生活本身的复杂、矛盾之上,这样,人性的发掘就有了深刻而广泛的社会意义。古龙小说最注重的是人性的体验,他常用细腻的笔触去描写人物微妙而复杂的情感,常用生与死、幸福与痛苦这样尖锐对立的矛盾来表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和高贵独立的人格,以此来揭示生命的意义和人生的真谛。在古龙小说中,多写变态人格,追求外化怪异人物性格的刻画,其作品主人公大多怪诞、神秘、孤僻、行事固执,自尊心强,又是性情中人,多情种子。这种情况可能与古龙的身世、心境、经历有关。
谈到小说情节,古龙武侠小说也和梁羽生、金庸小说有明显不同。三位大家都善于编织故事,他们的小说情节都十分曲折,构置巧妙,悬念层出不穷,伏线引出千里,环环相扣,此呼彼应。梁羽生武侠小说情节前工后拙,开篇十分吸引人,以后的情节则渐趋平淡,显得有点才气不足。金 武侠小说恰恰相反,往往开局平平,随着情节的展示,人物纷纷涌现,情节盘根错节,主干巍峨,枚叶繁茂,宠大缜密的构思,诡异莫测的布局,奇迹联翩,回环波动,摄魂夺魄,回肠荡气。金庸的才思如同一炉火,小说情节犹如炉火上的一壶水,火越烧越旺,水越来越滚。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又不相同。他的小说从头至尾都跳动着最强的音符,情节奇中有奇,巧中含巧,偶然中有着必然,事事不可料,事事又得宜,计中套计,真中套假,假中存真,真真假假,变幻莫测。小说情节的发展根本无法预料,惊险频出,令人喘不过气来,而全书的缜密无隙又让人口服心折。古龙武侠小说的情节营构的确堪称一绝。 至于小说武功描写,梁、金、古三大家也有各自的风格。梁羽生武侠小说中的“武功”,虚幻中写实性很强,一招一式,清清楚楚,细腻而又逼真,紧张激烈,夸节有致。梁羽生的“武功”也具备道德倾向性,有正派武功,也有邪派武功;正派武功力道柔和,象征着善良、仁慈,既利于攻敌防卫,又有益于修心养性,而邪派武功则非常霸道,歹毒残忍,意味着邪恶,如修罗阴煞功、雷神掌、毒掌等。正派武功循序渐进,发展缓慢,但根基扎实,邪派武功进展神速,却容易走火入魔,贻害终身。几此种种,造成了梁羽生“武功”的既精彩又单调。比起梁羽生来,金庸的“武功”更令人神往。金庸将武功描写与中华民族的文学艺术和传统文化精神融合在一起,琴棋书画,九宫八卦,医道,用毒,皆可化为绝世神功,并将中国传统的儒、释、道精神作为“武功”的最高境界。金庸还着力描写人物练功的艰难历程和坚韧性格,并有声有色、恰如其分地描述出主人公因祸得福、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必然寓于偶然之中的哲理意境,使金庸“武功”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金庸“武功” 还有一个特点,就是诙谐有趣,在激烈的打斗中插入笑料,令人捧腹。古龙的“武功”风格与众不同,他是以“怪招”取胜的。他的“武功”重精神不重招式,如《边城刀声》中写叶飞的“飞刀”绝技,“天上地下从来也没有人知道他的‘飞刀’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刀是怎么发出来的。刀未出手前,谁也想象不到它的速度和力量……刀一定在它应该在的地方!……天上地下,你绝对找不到任何人能代替它。若不能了解他那种伟大的精神,就绝不能发出那种足以惊天动地的刀!飞刀!飞刀还未在手,可是刀的精神已在!那并不是杀气,但却比杀气更令人胆怯。”这里所写的“飞刀”,已不是一种纯粹的武功,而是一种高尚人格,伟大的精神,即叶飞老师李寻欢那种“仁慈、博爱”的精神,它表明的是“正义必定战胜邪恶”!古龙的“武功”又强调“攻心为上”,举凡人物的性情、情绪、脾气、衣饰、环境,乃至肌肉的颤动、松紧等,都会对武功的发挥产生影响,而高手决战是不容有丝毫错误的,“他们的心情,他们的神态,他们站着的姿势,都是绝对完美的。” 在这种情境中,“武功”已不需套路,一招之间,生死立判。古龙的“武功”还表现出一种境界——禅的境界。它以彻心见性为宗旨,对敌手的体察靠的是忘我和物我合一的境界,因为只有忘我才能消除认识的局限性,才能迅速而准确地体察敌手武功的弱点。这种忘我境界是一种经过长期训练后所达到的随心所欲的自如状态,在这种忘我状态中,战斗者已成为“无意识的人”,心中已不存在作为观察者的“我”,有的只是手中的武器和对面的敌人;在这种状态中,身剑合一,战斗者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武功的威力,一击之下,毁灭敌手。正因为古龙“武功”有这些“怪招”,所以他“武功”的风格别具特色:无招无式,简短有力,重在精神,一击见效。
古龙小说在语言、技巧上,表现出与众不同的独家风格。梁羽生小说的语言文采飞扬,字里行间透出浓郁的书卷气,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以创造优美的意境、气氛,烘托人物的内心世界。他的小说技法以传统继承为主,多用章回小说的形式铺张故事,叙事中有着明显的说书人的口气,表现出民族风格和民族气派。金庸才如大海,浩瀚奔腾,文笔俊爽、潇洒、诙谐逗趣而又富于变化,他的小说既有诗情画意,柔绮委婉的情境,又如西方小说直探人生、命运的真谛。他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大胆地吸收西方小说的创作技巧,中西结合,使小说结构既精巧、繁复,又谨严、完整。古龙小说的语言句式短,句法多变,简洁、俐落、洒脱。文章随意挥洒、虎虎有生气,叙事力避平铺直叙,行文多跳跃抖动,情节惊险蹊跷而又不违情悖理,辟境造意,刻意求新。如果说梁羽生是恪守典雅,不失武林大家风度的话,那么金庸就是博采百家,融合中西技法,既典雅古朴、慷慨多气,又诙谐幽默、妙语解颐,挥洒肆纵,多样统一地开创了一代武林新风,是“武坛”的绝顶人物!至于古龙,则是大胆恣肆,不守成规,逞才离藻,笑傲“江湖”,力求新颖变化而又意蕴深邃的武林怪杰。
地球的走法
金庸、古龙、梁羽生并称为三剑客
最初写武侠小说的是梁羽生,他的文字风格较文雅,文学底蕴浓厚。主要代表作有《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其小说主角的出身大多是北方较广阔的地区,但人物的性格却常带有南方的温和儒雅。比较擅长于写女侠,像练霓裳,飞红巾等。
金庸是公认的集武侠之大成者。他的武侠作品不多,只有十五部,但都值得一读,按写作的时间顺序,可以看出其作品主旨的改变和思想的深入。对联“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外加一部《越女剑》。《书剑恩仇录》是他的第一部作品,接着的《碧血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都带有儒家思想的色彩。之后有向道家思想和佛家思想方向转变,人物刻画也逐渐深入,从《神雕侠侣》和《天龙八部》可以看出。他的封笔之作《鹿鼎记》是一部比较特别的武侠小说。金庸小说中的主人公(除萧峰外)都会有介绍他的武功由浅入深、由高到低的发展过程,甚至会将其从小写到大,像郭靖更是从婴儿时期开始写起。在武功方面也会有详细的招式描写。
古龙,以想法奇特、描写诡异在武侠作家中独树一帜,其风格也影响到之后的一些武侠小说家。“小李飞刀不愧是小李飞刀”“中原一点红不愧是中原一点红”这种类似的句子在他的小说中比比皆是,还有一类是“没有人看到他是怎样出手的,因为看见的人已经死了”云云。古龙小说中的主角都是一出场便十分厉害,没有来历,也不知师承何处。在武方面也几乎没有招式描写,往往是刀光一闪,那人已经死了。但是古龙的特色和突起也是武侠发展中不可少的一部分。古龙的武侠小说创作的时间并不长,但却是一位高产作家,他的作品参差不齐。比较好的有《楚留香传奇》陆晓凤传奇《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
三人风格各异,读他们的小说会有不同的感受。我个人比较喜欢金庸的作品;梁羽生的也可以,不过情节有较多的雷同;不大喜欢古龙,他的风格的确太过特别。金梁在侠义方面会比较注重,而古更多的重心是放在武功和情节的奇特上。
北京720
金庸笔下人物形象太过完美,正邪分明,擅长细节描写;古龙的主角多是亦正亦邪,每个人物都有缺点,没有完全的好坏之分,通过人物对话来推进情节,悬念迭生。
momoyu
梁羽生是这三个人中最早开始写的,和传统的古典小说比较接近,文章中时不时有诗词出现,但是他也有很多不足:1,虎头蛇尾,往往开篇很吸引人,越写越平淡,最后草草收尾。2,武功单调,正邪太分明,什么 修罗阴煞功 好多大坏蛋都会的终极大招3,一招一式太罗嗦,读过的人都知道。
古龙和梁羽生在武功上有鲜明的对比,古龙的小说往往一招定局,强调的是人物的心理状态,往往心理素质决定一切。他的小说人物个性鲜明,但有的也太鲜明,以至于 变态 ,刻画人物心理比较成熟。缺点在于 中后期写的小说一直在“求新”,自己最后把自己推上了绝路,看《白玉老虎》就知道了。
金庸是集武侠小说之大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他的小说步步经典,人物,性格,武功,无一不充满想象力,中西合璧的特色,他的小说往往开局平平,但是随着故事的发展,你会发现,你想的太简单了!金庸尤其善于表现人物性格的多样性,这在杨过,萧峰等人身上都可以看到。
最后补充一点关于和历史的联系:梁羽生部部小说都有历史背景,但是他一般是虚构历史事件,把小说融入其中。金庸则是把小说情节直接代入历史真实事件中,往往可以以假乱真!古龙的小时不太强调历史因素。谢谢,打字累死我了。。。
言曦早
人们看金庸作品时,感觉最舒爽的内容,就是无名小子获得各种奇遇和奇缘,一步步打怪升级成长为盖世英雄的故事。
总而言之,无名小子一再抓住大奖,最后功名就,赢得美人归。虽然故事主角永远是一副视功名富贵如浮云的洒脱样,但是偏偏成功得让世俗中人羡慕得一塌糊涂。
这种套路是武侠小说最常见的套路,后来发展出来的穿越、修仙文,很大程度上都是沿袭这种套路。作品最大的卖点就是奇遇和奇缘。
古龙的作品,是英雄历险记。
人们看古龙作品时,感觉最舒爽的内容,就是大英雄在充满疑惑的迷局中,一点点揭开迷底;或是一个大英雄在看似无法走出的困局中,一步步寻找到出路。(金庸作品中也有类似的桥段,但它在金庸作品中永远也不是主流。)
古龙作品中,最经典的人物,比如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等人,出场时就已经是名动天下的大人物了。所以通过奇遇和奇缘打怪升级一步步成长的模式,在这里可以忽略不计。
这些主人公虽然都是绝顶高手,但是他们的对手,通常总是有着辗压他们的实力。比如,在故事结束之前,我们实在不知道楚留香怎么可能打败石观音;更无法想象楚留香有机会打败水母阴姬;当然了,我们也不知道李寻欢怎么可能打败上官金虹;更不知道陆小凤怎么能打败木道人,更不要说打败宫九了。因为这些对手实在太强大了。
在古龙作品中,主人公通常都存在于各种迷局和困境之中,所以悬疑一直是吊着读者读下去的重要推动力。从这层意义上,古龙作品最大的卖点就是悬疑。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到,金庸、古龙都是最早贩卖心灵鸡汤的华人作家之一。只是他们贩卖的心灵鸡汤截然不同罢了。
金庸作品的最大卖点是奇遇和奇缘,所以金庸作品中的心灵鸡汤通常都是:你如果待人诚恳、愿意理解别人、关心别人、帮助别人,就可以得到各种高人、美人的青睐,并且由此走上成功的巅峰。
甚至于,即使是韦小定那种被定位为小混混的成功人士,成功的秘诀也是热心帮助别人和真心真意待别人。如果韦小宝不愿意冒死帮助茅十八,哪有后来的奇遇呢?如果韦小宝不主动冒死救皇帝,靠他那点儿单纯的小骗术,有十个脑袋也被砍光了;如果韦小宝不愿意冒死帮助英雄豪杰,靠他那点儿单纯的小骗术,怎么可能获得如此高的江湖地位呢?至于获得美女青睐这种事当然也不用说了。
而古龙作品的最大卖点是悬疑,而且主人公通常都是在看似不可能走出的困境中取得成功,所以古龙作品的心灵鸡汤通常就是:只要你有足够的信心、勇气、百拆不挠的意志,就可以做到许多你认为绝不可能做到的事;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世上没有白来的成功,人们通常只看到成功者光鲜的外表,却不知道他们背后付出了多少。
金庸、古龙作品中不同的地方很多。比较典型的,还体现在了两性方面。
金庸作品中的两性关系,都非常纯情。最经典的就是,黄蓉、郭靖两个人一脸纯真的讨论,孩子是怎么生出来的?
“靖哥哥,怎样才会生孩子,你知道么?”郭靖道:“我知道。”黄蓉道:“你倒说说看。”郭靖道:“人家结成夫妻,那就生孩子。”黄蓉道:“这个我也知道。为甚么结了夫妻就生孩子?”郭靖道:“那我可不知道啦,蓉儿,你说给我听。”黄蓉道:“我也说不上。我问过爹爹,他说孩子是从臂窝里钻出来的。”
古龙作品中,不知道别人看是什么感觉,学生时代的我在看时,难免会经常读到一些脸红心跳的内容。(这里就不引用了)
我最初觉得,这是金庸作品高于古龙作品的地方,因为古龙小说带有色情。后来则渐渐觉得,这可能是金庸作品不如古龙作品的地方所在。因为两性关系是人类社会最普遍存在的、也是最复杂的内容,古龙作品中出现这种内容,并没有什么奇怪的,而且古龙作品中的相关描写,也实在说不上什么色情。
比如,金庸作品中两个年近二十岁的男女,可以一脸纯真的讨论男女怎么才能生孩子的问题。而古龙作品中写到青春男女时,却常常会出现一种纠结,那就是性意识觉醒了,青春期的男女又渴望它、又觉得它是罪恶的;他们想压抑这种感觉,又会想办法通过各种方式发泄出去。单从这层意义上,双方作品谁更深刻呢?就我感觉,显然是古龙的略胜一筹。
当然了,我无意得出古龙作品高于金庸作品的结论,因为金庸的成就是高于古龙的。只是在某些方面,古龙更胜一筹。
chriskeke
金庸 的武侠世界里,主人公一开始大多都不太厉害。可以看到主角成过程中自我努力,和巧遇奇缘的综合,慢慢变成了天下一流的高手。而在这个过程中,主角大多能结交个很可爱的女孩 古龙 的小说中几乎谁也不知主人公的武功是哪里来的,也几乎从没败过。甚至没人见过他出手(他会略带寂寞地告诉你:“见过我出手的人,都死了。”),面对一个天底下最神秘的大阴谋,大黑色组织,大悬案,全靠主人公的机智,武功,魅力一个人来解决。 梁羽生 作为新武侠小说的开山祖师,是以一腔正气创造了武侠小说新的格调,一般是国仇家恨,以历史为大背景,人物正邪分明。故事中又常常用诗词歌赋、民歌俗语点缀其间(花开两朵,各表一枝) 个人更喜欢金庸古龙,他们的情节更加的曲折动人,梁羽生的有些呆板(不过《萍踪侠影录》《广陵剑》挺好看的)
寒夜初雪
你好,亲!!
需要的资源【已发或正在发送】 请到邮箱查看。
若未发现邮件,请看下【【垃圾箱】】,谢谢合作~
若满意,还望【采纳答案】哦!
一朝风月绕指柔 cenabeike
鸦片&毒药
古龙和金庸小说的差别在哪里?这个问题非常好,讨论性十足,那么由我为大家解答,下面烦请大家跟随我来看一看吧。
1、历史背景差别金庸先生的小说,都具有历史背景,无论是宋朝还是明末清初,详细交代朝代。给人一种浓厚的代入感,而且贴合历史朝代发展,引人入胜。古龙先生的小说,几乎没有朝代,让人能够展开无限联想,具有更强的想象空间。
2、主角的差别金庸小说的主角,都是从零开始的,从小的时候,如何学习武功,如何拜师学艺,如何遇到奇遇。慢慢成长为一代大侠,详细介绍主角的成长历程。古龙小说的主角,出场就是无敌状态, 如小李飞刀李寻欢,或者快剑阿飞。这些主角的童年,古龙都是轻描淡写,一笔带过。
3、武功的差别金庸小说武功千变万化,有种仙气飘飘的感觉,金庸小说不仅注重内功,同样注重外功。古龙小说武功的描写,都是比较干脆的,招式虽然不多,但是却让人无法忘怀。
4、风格的差别金庸先生的小说,通常都是叙事,一步一步引人入胜的,包含很多古诗词和历史朝代,让人能够清晰感受到一股人文气息。古龙的小说,悬疑更加出彩,伏笔比较多,让人目瞪口呆,超出你的想象。古龙小说风格,擅长制造紧张气氛,先高后低,制造紧张的气氛,让人意想不到。总结:金庸和古龙两位武侠宗师,他们的小说百看不厌,我也曾看过无数遍,现在依旧在看,每一次都能领会新的东西。很难说谁写的更好,这就好比吃饭,有的人喜欢吃包子,有的人喜欢吃饺子,总之学无止境,认真学习,快乐生活就可以啦。
天蝎座李背包
金庸: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
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
古龙:苍穹神剑(处女作)、月异星邪、剑气书香、剑气严霜、金剑残骨令、剑毒梅香
孤星传、失魂引、游侠录、护花铃、彩环曲、残金缺玉、飘香剑雨、神君别传
剑玄录、剑客行、浣花洗剑录、情人箭、大旗英雄传、武林外史、名剑风流
绝代双骄、楚留香传奇、陆小凤传奇、多情剑客无情剑、九月鹰飞、欢乐英雄
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飞刀又见飞刀、大人物、萧十一郎、流星蝴蝶剑、七种武器
三少爷的剑、剑神一笑、白玉老虎、白玉雕龙、大地飞鹰、圆月弯刀、怒剑狂花
那一剑的风情、风铃中的刀声
梁羽生: 白发魔女传、塞外奇侠传、侠骨丹心、风雷震九州、还剑奇情录、剑网尘丝
七剑下天山、冰魄寒光剑、冰川天女传、江湖三女侠、冰河洗剑录、萍踪侠影
飞凤潜龙、武林天骄、狂侠天骄魔女、鸣镝风云录、风云雷电、武林三绝
瀚海雄风、牧野流星、女帝奇英传、大唐游侠传、龙凤宝钗缘、慧剑心魔
云海玉弓缘、弹指惊雷、武当一剑、 散花女侠、联剑风云录、广陵剑
绝塞传烽录、龙虎斗京华、草莽龙蛇传、幻剑灵旗
抓狂的信大人
梁羽生:《七剑下天山》《白发魔女传》《萍踪侠影录》《云海玉弓缘》等。
金庸:《碧血剑》、《飞狐外传》《雪山飞狐》、《神雕侠侣》、《鹿鼎记》等。
古龙:《楚留香传奇》陆晓凤传奇《三少爷的剑》《萧十一郎》等。
部分作品介绍:
1、《七剑下天山》为梁羽生的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于1956年首次在大公报上开始连载。
主要讲述了清朝初年,以凌未风为首的天山七剑和反清志士一起为推翻清廷暴政而多方奔走的故事。
2、《鹿鼎记》是香港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
这部小说创作于1969年-1972年间,背景设置在明末清初(1644年-1689年),讲述从小在扬州妓院长大的韦小宝,以不会任何武功之姿态闯江湖各大帮会,周旋于皇帝朝臣之间并奉旨远征云南、俄罗斯之故事,塑造了一个与传统侠客完全不同的小人物形象,并借这个形象讽刺了一些道貌岸然的伪君子和迂腐顽固的思想,表现了民族统一的思想。
3、《雪山飞狐》是当代作家金庸创作的长篇武侠小说,小说以苗人凤和胡一刀夫妇为主角,通过宝树、苗人凤之女苗若兰、平阿四及陶百岁之口讲述了数年前与此相关的武林风波,用倒叙的手法讲述了江湖恩怨、藏宝寻宝、美女爱英雄的故事。这部小说有两个重大的线索,属双线结构,真正的人物也在前台表演甚少。
4、《陆小凤传奇》是古龙写的武侠小说。该小说以陆小凤为主角,演绎了江湖上各种爱恨情仇的故事。
在古龙的原作中有以下7部:《陆小凤传奇》(又名《金鹏王朝》)、 《绣花大盗》(原名凤凰东南飞)、《决战前后》、《银钩赌坊》、《幽灵山庄》、《凤舞九天》(连载时原名为隐形的人)、《剑神一笑》。
5、《三少爷的剑》是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晚期作品中最成功的几部之一,该书以剑神谢晓峰的内心挣扎为主线索,记叙一场凄厉的江湖故事。
本书以神剑山庄的三少爷剑神谢晓峰与慕容秋荻的感情恩怨以及谢晓峰与他们的孩子小荻的爱恨矛盾为引导,以谢晓峰与燕十三这两个最伟大的剑客之间的最终决斗为中心,拿谢晓峰的经历写出江湖人的宿命。
扩展资料:
古龙作品的创作特色:
1、古龙的小说弱化了武功在武侠小说中的功用,表达了对武功武力的限制及使用武力的权限限制与责任担当。
2、古龙早期的作品是结构相对严谨,能首尾呼应,人物情节纵向发展,放得开,收得拢,人物多而不乱,并各具个性。小说注意渲染典型环境的氛围,以情节的变幻来揭示人物个性。
3、古龙中期的作品结构的严谨,场面、人物、情节组合成一个完美的整体架式,总体上气魄宏大。
4、古龙的小说最大的特点就是创造性的将戏剧、推理、诗歌等元素带入传统武侠,又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其中,形成了独树一帜的古龙式武侠小说风格
参考资料来源:
印象海岸
本人古迷,金,梁也有通读
Txt的和Exe的都发给你吧,都读过多遍,不敢保证百分百无错别字,但是基本上没问题。
发给你四分吧
(1)古龙txt 包括 古龙武侠全集,古龙杂文集,遗作大武侠时代全系列(这个你很难下载到,本人自己编撰的Txt )
(2)古龙exe
(3)金庸txt
(4)梁羽生txt
191开头的企鹅邮箱
不求分数,但求最佳,做任务。
武侠迷可以hi我
风语战士
以作品内容而论,梁羽生、金庸的武侠小说注重历史环境表现,依附历史,从此生发开去,演述出一连串虚构的故事。但从摄用历史材料来看,两人又有明显差别;梁羽生是虚构人物和事件,置入历史背景中,以此来强化历史氛围;金庸则直接取来历史人物和事件敷衍成武侠小说,其历史人物、事件,金庸写来煞有介事,常能以假乱真。两者都对历史进行了再认识、再评价,从作品含有的历史厚度而论,金庸比梁羽生更高一层,其写作技巧也高明得多。古龙的小说则根本抛开历史背景,不受任何拘束,而凭感性笔触,直探现实人生。古龙的小说不是注重于对历史的反思、回顾,而是着重在对现实人生的感受。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古龙武侠小说意境开阔、深沉。
阿匝
楼上说的对,确实是各有千秋!我跟你讨论下他们的风格吧!先说新派武侠小说开山鼻祖梁羽生先生--梁先生的小说开篇宏大,往往借助一些真实的历史来展开故事,开篇很精彩,可是当你看到后面却没什么感觉了~~个人感觉有点虎头蛇尾?(纯属个人见解)再说新派武侠小说集大成者金大师--金大师本身对中国的历史有很深研究,作品往往可以以假乱真。他的风格是开篇平淡,但是你越往后看,越是被故事情节吸引,人物相继登场,故事也庞大了-让人难以自拔?~~怪才古龙就另类了,他的作品可以从开篇就让你感觉紧张,一直到看完~~说这么多,并不是废话,只是想说,这三位大师的作品都很不错的。很难说清谁的作品更好。他们各自的风格不一样,所以你看起来感觉也会不一样~您可以把三位大师的经典作品都看看~!!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雪舞银河
随波逐流
onlyhappy
路过不谢邀!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一向并称为是中国新派“武侠小说的四大家”。然后,金庸、古龙和梁羽生的武侠代表作品分别是(各选取六部代表作品,排名不分先后):
一,金庸先生的武侠代表作品。
(1)《射雕英雄传》;(2)《神雕侠侣》;(3)《天龙八部》;(4)《倚天屠龙记》;
二,古龙先生的武侠代表作品。
(1)《多情剑客无情剑》;(2)《绝代双骄》;(3)铁血大旗门;(4)《楚留香传奇》系列;(5)《陆小凤传奇》系列;(6)《三少爷的剑》。
三,梁羽生先生的武侠代表作品。
(1)《萍踪侠影录》;(2)《白发魔女传》;(3)《七剑下天山》;(4)《冰川天女传》;(5)《云海玉弓缘》;(6)《大唐游侠传》。
hellomaruko
金庸、梁羽生、古龙是武侠小说界最顶级的三大宗师。
金庸金庸是当代武侠小说第一人,他写作的每一部长篇武侠小说都是精品。只选其中最好的五部:
1、笑傲江湖。
政治寓言,堪称金庸的最高水平。除猪脚智商跟坨屎一样外,其他配角均塑造十分成功,如任我行、左冷禅、向问天、方证、冲虚、东方不败等。
2、射雕英雄传
正能量满满的武侠作品,也是金庸封神之作。小说艺术性一般般,但故事性却天下无敌。男主角侠之大者为国为民,重新定义了中国传统侠文化;女主角娇俏可爱,聪明无双,是诸多读者的女神。五绝、七怪……每个人物都十分丰满。
3、鹿鼎记
虽是小说,无数人却把它当做历史,可见金庸笔力之深厚。
本书对官场和江湖的剖析,均入木三分。主角很出彩,配角更出彩,陈近南的明知不可而为之;洪教主与夫人的映射……实在是精彩。
美中不足的是,过于美化康熙。
4、天龙八部
三大主角的设定,以及中途倪匡的代笔,让本书颇为失败,但这部小说却写活了最牛的男主角乔峰,堪称武侠小说中最完美的男主角。
至于开挂狗虚竹、花痴段誉,绝对是败笔。
5、连城诀
写尽人性的丑恶,典型的暗黑系武侠作品,故事性不高,艺术性极高。
梁羽生梁羽生著述颇丰,他的文笔都极好,文字非常优美,部分段落可以当成散文阅读,历史功底也比金庸更深厚,但小说的故事性却良莠不齐。
1、云海玉弓缘
梁羽生最好的一部作品,羁傲不逊的金世遗是梁羽生塑造最成功的男主角。偏激的厉胜男让人颇为扼腕;幽谷有佳人的谷之华总是那么惹人爱。
2、七剑下天山
最成功的群像小说,每一个人物都塑造得非常出色。
3、白发魔女传
大女主小说。
4、冰川天女传
也算是大女主小说,冰川天女与金世遗更合适。
5、萍踪侠影录
梁羽生武侠小说的扛鼎之作,亦是梁羽生本人最满意的作品。
古龙1、风云第一刀
情节曲折动人,不仅是一部阐明武学真谛的作品,还是一部写尽人间世态炎凉的人情历史画,更是一部触动社会现实,探索人生哲理的警世名著。堪称古龙最高水平作品。
2、白玉老虎
无间道版的武侠小说,记录的是大风堂、霹雳堂及唐门的斗争故事。
这本书虽然没有结尾,但就是最好的结尾。
3、流星蝴蝶剑
有些不同于传统意义上的武侠小说。这本书中对于“武”的描写非常的少,甚至几乎没有出现过武功的招式名称和对武器的描述。
这本书处处体现着对人性的探讨和对自由的追求。塑造最出色的人物,当然还是律香川和老伯。
4、绝代双骄
绝代双骄应该是古龙形成独特风格前,最高峰的作品,这部作品的套路与金庸、梁羽生的作品有些相似,故事性极高,但缺乏古龙风格。
5、陆小凤系列
这个算武侠版侦探小说。
海
鬼
jq_jou
鼻子
☆一杯海洋☆
Dream_baby
JIAO
沧海
咖啡巨蟹
双鱼佐撇栀
书生意气
金庸小说一般都是以喜结尾,而古龙小说都是以悲结尾。正如他们自己的人生,古龙一生命运悲凉,坎坷。他写的小说也是如他自己的命一样,悲!而金庸先生则完全相反。
Sunny L.
金庸先生的小说
开可以说是开创了一个全新的武侠小说世界,并把人物故事放置在广阔的历史背景中,从而让小说有了一种纵深的历史感和厚重感。另外,金庸先生的小说,在其小说叙事中,融入了大量的文化元素,比如八卦、五行、茶道、书画等等。因此,读金庸先生的小说,具有一种真实的历史代入感。
同样也是在武侠小说领域有全新的开拓。但是,与金庸先生的把人物
故事放置在宏大的历史背景中不同,古龙的小说,直接描述江湖,抽去了人物的历史背景,而是就江湖而江湖,就故事而故事,因此,古龙的小说,给人的感觉就是更加纯粹一些。
二人都对武侠小说的发展,做出了各自的贡献和开拓。但就其风格来说,金庸是在历史背景中展现武侠世界,而古龙是直接展现江湖。另外,就他们各自的对武功的描述而言,金庸的武功是华丽而丰富。而古龙的武功则是简单干脆利落。
总结来说,二人都是一流武侠高手,并且都是宗师级人物,二人各有自己的江湖地位,但是他们的江湖世界又有不同,如果套用一个比喻的话,金庸的武侠世界就像是一个出身名门,受过良好教育,且丰满而又多情的美女。而古龙的江湖世界就像是一个横空出世,高冷但又分情万种,又极富骨感美的美女。
〓沧海〓
金庸、古老都是新派武侠小说的代表,也是成就和影响力最大的两个人,更有“金庸之前无新派,古龙之后无武侠”的说法。
两人小说之间呈现的差异,主要是因为两人的出身背景、人生经历、文学修养、思想观念等不同造成的。
两人之间最大的区别有两个:一是语言风格上的差异;二是主题思想上的差异。
金庸武侠一言以蔽之:“侠之大者,为国为民”;
古龙武侠一言以蔽之:“浪子悲客,多情多义”。
金庸先生学识渊博,基于古典文学方面有着深厚造诣。琴棋书画,诗词歌赋,信手拈来;历史人文,文韬武略,无不知晓;就连佛道禅理,也能自成一个体系。他虽然是新派武侠的代表人物,却也继承了传统武侠的很多特点。比如在行文上,文白杂夹,形成一种古典质朴的风格。语言通俗,浅显,流畅,在行文时常会引用一些古典诗词。
举个例子,在金庸新编版的《神雕侠侣》开头有这样一段描写:
“这一阵歌声传入湖边一个道姑耳中。她在一排柳树下悄立已久,晚风拂动她杏黄色道袍的下摆,拂动她颈中所插拂尘的千百缕柔丝,心头思潮起伏,当真亦是‘芳心只共丝争乱’。”“芳心只共丝争乱”出自欧阳修的《蝶恋花》,全词如下:
越女采莲秋水畔。窄袖轻罗,暗露双金钏。照影摘花花似面,芳心只共丝争乱。鸂鶒滩头风浪晚。雾重烟轻,不见来时伴。隐隐歌声归棹远,离愁引著江南岸。金庸为什么要引用这句词?因为《神雕侠侣》这本小说的故事背景就发生在宋朝,而词在当时是配乐唱的,尤其是欧阳修的词在宋朝非常流行,所以小说一开头就描写五个少女在船上唱欧阳修的这首《蝶恋花》。既契合了时代背景,也融合了当时的社会流行文化,使得这开篇极富内涵,又深具人文风情。
更巧妙的是这首词描写的是一个采莲女,低头采莲的时候,看见水中倒影出自己如花的容颜,而泛起了一种闲愁。这是一个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她忧愁于自己的美丽、优异,该托付给一个什么样的人。而上文中说道姑“芳心只共丝争乱”,金庸先生不仅借用其词,还化用了其词意,使整个开篇的叙事中,蕴涵着一种诗意。
不得不赞叹金庸先生学识的渊博、构思的巧妙、别出心裁的用机。
而古龙先生的小说开头,则是完全的另类,呈现出一种空灵奇崛,诗化的语言。
如《天涯·明月·刀》的楔子:
“天涯远不远?”“不远!”
“人就在天涯,天涯怎么会远?”
“明月是什么颜色的?”
“是蓝的,就像海一样蓝,一样深,一样忧郁。”
“明月在哪里?”“就在他心里,他的心就是明月。”
“刀呢?”“刀就在他手里!”“那是柄什么样的刀?”
“他的刀如天涯般辽阔寂寞,如明月般皎洁忧郁,有时一刀挥出,又仿佛是空的!”
这段话,没有具体的人事,也没有正面的描写。看起来是对话,却没有出场人物。而只是对三个意象“天涯,明月,刀”作了诗意的阐释,让人完全摸不着头脑。
但看完小说你会发现,这开篇的一段话,就完全隐喻了小说中主要人物傅红雪的人生境遇、人物心理、武学境界。天涯浪子,内心忧郁,刀法已臻化境。同时也契合了小说主题。
古龙的一生则是颠沛流离,经历战乱、父母离异,事业与感情的多次挫折。由于环境的影响,他的知识面不如金庸的广阔和厚重,所以在文学素养上比金庸逊色。他的小说尽管没有金庸的博大精深、人文底蕴厚重,却另辟蹊径,以诗化的语言,空灵的意境形成了自己的风格。
说了开头,再来说结尾。金庸小说的结尾叙事平淡质朴,而古龙则善于运用诗化的语言,去营造意境和韵味,于平淡中见奇,达到出人意料,意味无穷的效果。因为古龙在探讨人性、情感冲突,展现人物细腻心理方面有独到之处。
以下通过举例来加以说明,金庸的《连城诀》结尾如下:
“狄云在丁典和凌姑娘的坟前种了几百棵菊花。
他没雇人帮忙,全是自己动手。他是庄稼人,锄地种植的事本是内行。
只不过他从前很少种花,种的是辣椒、黄瓜、冬瓜、白菜、茄子、空心菜……
他离了荆州城,抱着空心菜,匹马走上了征途。
他不愿再在江湖上厮混,他要找一个人迹不到的荒僻之地,将空心菜养大成人。
他回到了藏边的雪谷。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来到了昔日的山洞前。
突然之间,远远望见山洞前站着一个少女。
那是水笙! 她满脸欢笑,向他飞奔过来,叫道:“我等了你这么久!我知道你终于会回来的。”
以上文字,除了“鹅毛般的大雪又开始飘下”这个比喻外,没再用其他修辞,语言平实质朴,描写细腻。同时我们可以看出,金庸的小说富于生活气息,比较真切自然。
再来看古龙的小说结尾,以《天涯明月刀》为例:
“一间寂寞的小屋,一个寂寞的女人。
她的生活寂寞而艰苦,可是她并无怨言,因为她心安,她已能用自己的劳力去赚取自己的生活,已用不着去出卖自己。也许并不快乐,可是她已学会忍受。
生命中本就有许多不如意的事,无论谁都应该学会忍受。
现在一天又已将过去,很平淡的一天。
她提着篮衣服,走上小溪头,她一定要洗完这篮衣服,才能休息。
她自己的衣襟上戴着串小小的茉莉花,这就是她唯一的奢侈享受。
溪水清澈,她低头看着,忽然看见清澈的溪水中央倒映出一个人。
一个孤独的人,一柄孤独的刀。
她的心开始跳,她抬起头就看见一张苍白的脸。
她的心又几乎立刻要停止跳动,她已久不再奢望自己这一生中还有幸福。
可是现在幸福已忽然出现在她眼前。
他们就这样互相默默地凝视着,很久都没有开口,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
此时此刻,世上还有什么言语能表达出他们的幸福和快乐?
这时明月升起。 明月何处有?
只要你的心还未死,明月就在你的心里。”
古龙小说呈现了诗歌一般的韵味,虽然也平淡,但能于平淡处生发出一种生命的感悟。使得结尾意境深远,余韵悠长,让人回味不已。
而且比喻也鲜明生动,比如“幸福就像是鲜花般在他们的凝视中开放”。把原本虚化的感受用具象化的意象描绘了出来,富于感染力。同时在语言形式上比较恣意,松句、散句、短句相结合,运用排比、警策、移觉和设问等修辞格,如“这时明月升起。明月何处有?只要你的心还未死,明月就在你的心里”。
金庸小说多武林秘籍,神功秘诀,如降龙十八掌、九阴真经、九阳神功、乾坤大挪移、一阳指、北冥神功等等。
而古龙小说则几乎没有神功秘籍,有的只是各种兵器,很多小说就以兵器为名、为主题,甚至出现了以武器为系列的小说,如《七种武器》。而人物与兵器也常融为一体来叙述,如小李飞刀、圆月弯刀、流星蝴蝶剑等。
金庸的小说,武侠招式井然有序,注重写实,对人物的招式动作如同武术教程般详细。如《倚天屠龙记》第三十八回周芷若与殷梨亭的打斗:
周芷若道:“你进招吧!”殷梨亭心想对方出手如电,若被她一占先机,极难平反,当下左足踏上,剑交左手,一招“三环套月”,第一剑便虚虚实实,以左手剑攻敌,剑尖上光芒闪烁,嗤嗤嗤的发出轻微响声。旁观群雄忍不住震天价喝了声采。
周芷若斜身闪开,殷梨亭跟着便是“大魁星”、“燕子抄水”,长剑在空中划成大圈,右手剑诀戳出,竟似也发出嗤嗤微声。周芷若纤腰轻摆,一一避过,说道:“殷六侠,我让你三招,以报昔日武当山上故人之情。”
这“情”字一出口,软鞭便如灵蛇颤动,直奔殷梨亭胸口。殷梨亭奔身向左,那软鞭竟从半路弯将过来。
金庸小说的打斗场面,对招式都有详细的描述,如“三环套月”、“燕子抄水”、“大魁星”等,对动作也使用了丰富的动词来描绘,如“踏上”、“交”、“闪开”、“划”、“摆”、“削”等。因此金庸的武侠小说,更注重真实性,语言生动写实,丰富细腻,密度高。
古龙的语言比较玄虚,对招式动作没有正面描写,也不详细解读,而是注重渲染气氛,描绘一种武学的境界。在《多情剑客无情剑》这种避实就虚的写法,或者说意识流写法达到巅峰。
上官金虹的“龙凤双环”二十年前就已震慑天下,“兵器谱”中排名第二,名次还在小李飞刀之上。
近二十年来,已没有见过他的双环出手……手是空的。
李寻欢道:“你的环呢。”
上官金虹道:“环已在。”
李寻欢道:“在哪里。”
上官金虹道:“在心里。”
李寻欢道:“心里?”
上官金虹道“我手中虽无环,心中却有环。”
上官金虹的环,竟是看不见的。
正因为看不见,所以就无处不在,无处不至。
这正是武学的巅峰,这己是仙佛境界。
别人不懂,李寻欢是懂得的。
老人缓缓接着说:“真正的武学巅峰,是要能妙参造化,到无环无我,环我两忘,那才真的无所不至,无坚不摧。”
古龙对于武功的描写,就像老子所说的“玄之又玄,众妙之门”,不再描写具体的招式,而完全描写一种境界。古龙小说中的英雄侠客,正是凭借这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武学境界去击败敌人,且往往一招致命。
综合来看,金庸是一代宗师,具有大家风范,作品平稳大气,波澜壮阔,博大精深,包含了社会百态、历史风云、人间万象。塑造的人物多为具有高尚的节操,正直的人格,典型者如乔峰、郭靖、杨过、张无忌等。这些英雄会为了民族大义,家国大事抛却儿女情长,如郭靖守襄阳,乔峰为阻止辽宋战争而自杀;
而古龙是剑走偏锋,作品奇崛险怪,情节曲折离奇,语言空灵飘逸,更注重人性的幽微复杂和人类情感的冲突,塑造的人物具有典型的浪子风格,如楚留香、李寻欢、陆小凤、萧十一郎等,这些英雄对朋友有求必应,为朋友红颜两肋插刀、粉身碎骨在所不惜。
从格局来看,金庸更高,从个体的生命和情感体验来看,则古龙更胜一筹。
诚然,金庸、古龙两位老先生虽然已仙逝,但他们的武侠精神和江湖情义,深刻影响和 数代人的精神与心灵。他们作品的最大价值,不在于文学价值,而在于他们为华语世界开辟了一个精神和思想上的江湖世界、侠义世界,也是一个大众狂欢想象的精神乐园。
我们每个中国人,灵魂的底色里原本就有侠义精神的基因,不曾被几千年的历史风霜洗去。从“易水萧萧西风冷”的荆轲刺秦,到岳飞“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英雄志气,再到谭嗣同“我自横刀向天笑,去留肝胆两昆仑”的慷慨赴死......
每到民族危难,外敌入侵,人间漂杵的时候,就有无数人抛头颅、洒热血,为了家国社稷,为了和平安定、人间正义,挺身而出,以身殉道,扶大厦于将倾。
侠义精神一直在演变发展着,但它的某些本质不会变。司马迁在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论及游侠的本质“救人于厄,振人不赡,仁者有乎不既信,不倍言,义者有取焉。”所以,说穿了,侠客精神,就是英雄精神,我们对武侠小说中侠客的崇拜,便来源于内心对成为英雄的渴望。
往小了说侠义精神是除暴安良、持强扶弱、救人于危难,维护公平与正义;往大了说,那就是士以天下为己任,虽千万人吾往矣。正如《天龙八部》里乔峰为了阻止辽国伐宋而舍身成仁,避免了两国战争的爆发,那一刻的乔峰已然成为英雄!
武侠小说起源于游侠精神,而金庸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又何尝不是浸润着游侠精神,结合了儒家精神之后的超越和升华呢?而古龙先生笔下的多情重义,快意恩仇,追求自由洒脱的个体价值,对人类情感的解读和感悟,又何尝不值得人们深思呢?
如今,金庸和古龙等一代大侠已逝,留给我们只有无尽的怀念和无数江湖的传说。但侠义精神不会忘,英雄渴望也会永流传。
永远加壹
古龙写能力,金庸写能量。古龙的主角是英雄,金庸的主角是大侠。古龙的主角为情而战,金庸的主角为义而战。古龙是水,金庸是土。一个豪情万丈,一个侠肝义胆。
国王&瑟琳
一位是官,一位是侠。
金庸先生早期是乔峰,资质上乘,有作为有担当,中期是郭靖中正平和,胸怀天下,后期是韦小宝,跳出家国天下,以一介凡夫俗子之口,讲政治二字。
金庸先生,讲的还是世道,世间风云,于草民何干?谁做皇帝,我自妻妾相依,耕犁栏下。
古龙先生,一直就是陆小凤,是前半部的令狐冲。生而灵犀一指,自创独孤九剑,来去豪侠、快意人生。仗剑有酒,佳人在侧,管你天王老子,我自一剑破之。
古龙先生,讲的是人,讲的是快意人生。
古龙先生若还在世,心向往之。
gopgopgop
两位大师同样是写武侠小说,金庸先生好比是写太阳,古龙先生好比是写月亮,因为金庸先生有一颗追逐太阳的心,所以金庸先生笔下的人物不会轻易死去,哪怕是走投无路,不管是主角还是配角都会绝处逢生令人心潮彭拜,给人一种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而古龙先生是有一颗明月心境的心,自由,冷酷,随心所欲,所以古龙先生笔下的高手不管是不是主角,都会一个一个的死去,让人惋惜,但是回头一想,人生何尝不是如此?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这就是金庸先生和古龙先生终极的不同,他们两个永远没有高下之分。
zddxxhaha
人物性格,时代背景,角色经历,宣扬的精神等,都有差异。
金庸的主角的武功和良好品质大部分是靠后天培养,比如郭靖的家世天赋性格都一般,但是因为刻苦和人品,让他碰到很多可以帮助他的人,这点郭靖宇导演的铁梨花打狗棍《勇敢的心》等作品主角很像郭靖。还有杨过,天生叛逆品行一般,但是因为郭靖黄蓉小龙女的教导,让他有了绝世武功和成为了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侠”,这可能也是金庸推崇的知识分子的品格。
古龙笔下主角一般天赋很高,武功学得过程不太清楚,而且男主更多的是快意恩仇随心所欲,李寻欢花满楼等人都是其中代表,他们没有特别标准的好品行。古龙本人也和他笔下的一些人物很像,不一定每个人都认可他的为人,但是才华一定会被一部分人认可。
金庸笔下的人物有特定时代背景,而且金庸思想是比较符合中国传统思想的,爱国仁义等,郭靖杨过不用说,就脸描写韦小宝的父亲时,也说他的父亲可能是满人也可能是汉人,但不可能是俄国人。
阿兰去旅行
金庸小说都有参考历史背景及人物。让人容易错以为真实历史就是如此这般的。
古龙小说则全是假想中的人物及背境。阅读其书非常清晰此乃創意小说而已。只为过过瘾!
PAKSON WONG
就像书法里的楷书和草书的区别。
就像绘画里的工笔画与写意派的区别。
金庸较为工整,逻辑严谨,所有小说的叙事都会交代出前因后果。
比如,讲主角是天下第一,这个过程,金庸会交代得一清二楚。郭靖如何练就了降龙十八掌,张无忌如何练就了乾坤大挪移和九阳神功,书里写得一清二楚。
古龙会比较随性,武功如何练就,他想说就说,不想说就让读者自己去猜。
换句话说,古龙更喜欢留白,他明白留白的妙处。
金庸为什么不怎么留白?可能是他知道,读者的想象远不如金庸厉害。
这也许就是金庸虽然不留白,却仍然会有那么多人喜欢的原因吧。
zoeyri
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并称为中国武侠小说四大宗师,老实说,金庸和古龙的作品,我有读过,另外两家应该还没有读过。
金庸和古龙小说的读法,我有所不同。因为从小的时候,没有什么书,更多的是从电视上看,所以金庸先生的作品,《雪山飞狐》、《射雕英雄传》、《神雕侠侣》、《笑傲江湖》、《天龙八部》这些经典名作,我都是在电视电影里面看的,影视表现出来的更形象。
金庸小说更多的是他所说的”侠之大者,为国为民",比如郭靖郭大侠,乔峰等等;这里,我最喜欢的也恰好是金庸先生最喜欢的令狐冲。比如1992年吕颂贤版的令狐冲就是最经典的。
至于古龙,我更多的是阅读了他写的小说,我觉得他的文字很特别。可能是古龙将自己独特的人生哲学融入自己写的武侠小说吧,古龙读的英语专业,大量接触外国文学,作品沾染许多西方文艺的色彩,使中外经典镕铸一炉。古龙,开创了近代武侠小说的新纪元,将武侠文学推上了一个新的高峰。
每次一提到古龙,就要说到我拜读古龙先生的第一部小说,《七种武器》,当时一接触它,我就知道古龙的武侠是一个新的流派。他的文字,表现他的哲学。
“长生剑——无论多锋利的剑,也比不上那动人的一笑。所以我说的第一种武器,并不是剑,而是笑,只有笑才能真的征服人心。所以当你懂得这道理,就应该收起你的剑来多笑一笑!孔雀翎——真正的胜利,并不是你能用武器争取到,那一定要用你的信心。无论多可怕的武器,也比不上人类的信心。所以我说的第二种武器,并不是孔雀翎,而是信心。“
金庸、古龙先生小说写作的不同,也很明显因为他们人生的不同。2018年10月30日,金庸在香港去世,享年94岁。他先是记者、后来创业,同时又是学者教授。反正能够94岁高龄的人,肯定平时还是生活自律,做事平稳的人吧。古龙,我们知道他就写武侠小说,喝酒。两件事。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两位先生已经故去,但他们给我们留下了很好的精神财富。“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就像我们普通人,只要想想那些经典的侠客形象,郭大侠、乔峰,自己向他们靠拢一点;碰到问题,想想古龙的文字,比如我很喜欢的《七种武器》,信心就是我们的孔雀翎,“会笑的女人,运气一般不会差”,其实,“会笑的男人,运气也很好哦!”
gxcfywsy
金庸小说开头平淡,后面越来越精彩,古龙小说太另类了,精简的语言,惊人的悬念,扣人心弦的情节,特别是对人物内心的描写,简短却深入,古龙小说结局往往出人意料,因此,古龙是武侠小说的鬼才,金庸是帅才,大师级别。两人相比如国画与油画,不相上下。
偷吃鱼的坏猫
金庸古龙在武侠小说上都是大师,走的风格完全不一样。先说金庸和古龙陪伴我们长大,两人都已离开人间,但永活在我们心中。.
金庸代表作有天龙八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射雕英雄丶笑傲江湖等。
金庸写的主角大部分都是为国为民大侠如乔峰郭靖等。如虚竹因缘分得到无涯孑70年功力,段誉和张无忌因掉在悬崖得到武功秘集一下排到武功高手之烈,我们感觉他们在现实生活中离我们很远。而古龙感到金庸把英雄男孑气概等形象全部写完,才用鹿鼎记封笔,韦小宝形象改变了乔峰等杨过一生直爱一人形象,在以前辈思路写下永远不会突破,所以照着自己身上有的爱喝酒等众多确点写下小李飞刀。
爱喝酒,不喜欢管闲事但朋友的事确赴汤捣火帮到底,他写的主人功陆小风正是如此,身上毛病多一出场就一看武功高,改变了金庸主人功郭靖太忠厚形象,现实中一些人物必须的像陆小风这样脑筋发达,武功厉害,还有点毛病有点坏善于变通的人对付。让我们感觉英雄离我们近,就在我们生活中。
由于古龙这种创新才给我们留下很多精品小说。
你们对此有何品价欢迎交流评论,我在此等你们精彩品论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