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庸先生的小说倒是看过几部,但大多记忆模糊。
而印象较深的是《倚天屠龙记》。书中故事的情节颇有功力,人物的刻画更具代表性。
其中,对于武当张五侠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爱情描写,凄凄楚楚,细致入微,令人荡气回肠,望而兴叹!
彩虹天堂.
金庸先生的小说倒是看过几部,但大多记忆模糊。
而印象较深的是《倚天屠龙记》。书中故事的情节颇有功力,人物的刻画更具代表性。
其中,对于武当张五侠张翠山与殷素素的爱情描写,凄凄楚楚,细致入微,令人荡气回肠,望而兴叹!
maglinda
天龙八部,萧峰
我觉得天龙八部就是一部写矛盾的书,里面包含了各种各样的矛盾,段誉的亲情和爱情的矛盾,虚竹的戒律和好和尚的矛盾,还有萧峰忠和义的矛盾,其他还有各种各样的矛盾,细细品味,可以说每一个人都是矛盾的化身,有的在矛盾中成长,成为大侠,有的在矛盾中灭亡,如慕容复等。
萧峰这个人物身上,由于其出身的特殊,故事尤为曲折。
在萧峰身上,国家的概念已经淡化了,是忠还是义也不在是那么洒脱了。
就像在聚贤庄,各路豪杰打着“赶走辽狗”的旗号,但是在与少林的对决中,萧峰用的是太祖长拳这由中原起源的功夫,而作为中原代表的少林却用来自西域的功夫。
在最后萧峰被大辽皇帝追杀,萧峰问其他人,他这样做是否正确,周围都是来自中原的豪杰,萧峰的所作所为与中原大有好处,大家都说萧峰大义,但是萧峰自己也说了,他们都是中原人,当然站在中原人的立场上说话,但是辽国人会认为这是个叛徒,大不义。
最后萧峰可以说夹在两个民族的矛盾中,只能自尽。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可是在萧峰身上,似乎这也是一个矛盾了,很能另人深思。
原贴:金庸武侠
晴山堂_tmq
金庸,古龙这些武侠小说泰斗开创了一个武侠时代,成为了无数人的青春记忆。直到现在,他们的作品依旧被不停的搬上大荧幕以及做成游戏。
虽然金庸和古龙都已经历史,但是他们所开辟武侠世界却不会终结,那些经典人物依旧活在人们心中。武侠时代不会终结,它会永存在人们的记忆里。
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可以说是很多人的启蒙之作。即使没有看过小说的人,也在电视里看到过他们作品的改编。他们开创的武侠世界,更是为后来的作者们提供了思路和道路。
虽然他们都已经离去,但是这些文化遗产仍在,他们所创造的世界也仍在。虽然人不在了,但是精神和作品永存。
还会有更多版本的《神雕侠侣》,更多的小龙女,更多的杨过。还会有更多的《小李飞刀》,更多的李寻欢,更多的林仙儿。他们的作品已经成为了经典。
如莎士比亚的作品一样,会永世长存在人们心中。并不是莎士比亚死了,罗曼蒂克就死了。而是他开创的世界,为人们的精神生活打开了新的大门。
后起的武侠作者依旧很多,继承武侠精神的人们也很多。这些都是源源不断地,不会随着某一个人的离世而终结。即使他是开创者。
喜欢武侠的人依旧很多,喜欢金庸和古龙作品的人也有很多。他们开创的时代会永远被人记住,他们的作品也会长存于人们的记忆中。
woodenQT
金庸老先生堪称武侠小说泰斗,他的离世不能说武侠时代的终结,只能说难有后来者超越他取得的成就。他就像一座丰碑,矗立在武侠小说迷的心坎中,只可仰望,难以逾越。
从《射雕英雄传》到《神雕侠侣》,从《天龙八部》到《倚天屠龙记》,从武功盖世到生死爱情,从家国情仇到为人处世,金庸用他锋利的笔触,将一个个人物描绘得栩栩如生。无论是武功还是做人,无论是爱情还是友情,刻画得入木三分,且各具特色。郭靖、黄蓉、杨康、莫念慈、杨过、小龙女、张无忌、赵敏、周芷若、萧峰、令狐冲等等个性鲜明的人物跃然纸上,或独孤求败天下无敌手,或铁血丹心大侠风范,或阴险狡诈令人痛彻心扉,或委婉缠绵的情感紧揪读者的心,难以自拔...时至今日,武侠小说无出其右者。所谓“泰斗”,名至实归。
然而,长江后浪推前浪。特别是当今网络如此发达,网络小说如火如荼,一众写手妙笔生花,难保过段时间,有作家别出心裁,写出与金庸不一般的武侠小说,品味不一样的风格。科技在发展,历史在进步,武侠小说领域只会阔步向前,恰似这日新月异的新时代,没有什么不可能。
因此,武侠时代会随着金庸的仙逝暂时告一段落。抑或蓄势而发,有后来者发扬光大,创作出更令人震撼的武侠小说作品,令大众眼前一亮,海阔天空。这是历史发展的大势所趋...
BIANKE1990
语言流畅,人物形象栩栩如生,情节动人,知识面宽广,雅俗共赏。武侠小说三大家我认为金庸梁羽生比古龙的稍好些,梁羽生的小说古典文学功底深厚,内涵深邃,少有人能懂。从情节、人物刻画及知识面覆盖等来说,金庸更胜一筹。所以说,古龙通俗,梁羽生高雅,金庸则是雅俗共赏。鹿鼎记作为金庸先生的收官之作,从写作技巧等各方面来说,都已经达到巅峰状态,所以才会有如是说吧。
翊oоО
武侠小说,金庸之外,最有名的当属梁羽生和古龙两个。
上世纪80年代中后期,那是武侠小说最为流行的一段时期。现在40到60岁之间的人,几乎都有过那种“争相传阅”的经历。
和金庸同时期的武侠小说“高手”,梁羽生和古龙之非常有名气的。实际上,至今在评价武侠小说大家的时候,一般以“金、古、梁”为武侠三巨头相称。三人的作品都是各有千秋。毕竟,从文学作品来说,自古文无第一,很难说谁的作品就是最好的。客观地说,我们只能评价他们作品的传播程度。
一、金庸之外的武侠大家,首先当属梁羽生很长一段时间,梁羽生的武侠也是风靡一时。他的天山系列同样也创造了很多经典的形象。其中的《云海玉弓缘》、《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朔造了向金世遗、凌未风、张丹枫这样有血有肉、个性鲜明的经典大侠。
相比如金庸来说,梁羽生的作品更偏于“古雅”。里面有更多的诗词作品,在上世纪80年代的文学青年里,有很高的地位。比如《七剑下天山》来插入的纳兰容若这样的大词人,里面就有不少《饮水词》的作品。
对穷乡僻壤的文学青年来说,他们中很多人,甚至就是从武侠小说里开始接触《饮水词》的。比如纳兰的一首《采桑子》:
非关癖爱轻模样,冷处偏佳。 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谢娘别后谁能惜,飘泊天涯。 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
就出现在冒浣莲和纳兰的交往中。此情此景,缠绵悱恻的爱情,欲说还休的凄婉,更是让人心驰神往。
二、金庸之外的武侠大家,其次当属古龙:相对而言,古龙的武侠,可以套用一句和现代的评价:轻武侠,以作为其风格的代表。
从作品上来看,古龙和金庸、梁羽生两家的区别已经非常明显。金梁的武侠小说,基本还是传统章回体小说,有着比较严谨的章节分割。具体段落行文,也是中规中矩。
而古龙的武侠,很少有三句话以上的段落,更多是一句一段。章节上也是更为率性一些。在他笔下的大侠,已经不再是那些高大上的“为国为民”的侠之大者,更多倾向于个人爱憎。
比如陆小凤,比如阿飞,比如熊猫儿。后两个这样的名字,根本不可能出现在金梁两家的武侠主角身上。而且,古龙的小说更多以情节中心,不在拘泥于体现某种家国情怀。或者说,古龙笔下的大侠,烟火气更重,但总是有点开始流于玄幻之感。
当然,上世纪是武侠小说发展的黄金时期,金庸梁羽生古龙之外,还有非常多的武侠名家。像温瑞安、卧龙生等等。这里就不再赘述了。
sarang_good
网游之金庸奇侠传
小说类别:虚拟网游
小说作者:云天明
内容简介:
一名普通的玩家,为了学成天下无敌的终极武功,在选择属性时甘愿成为了一名资质平庸的武学废材,且看他如何顺利走出新手第一步,如何在江湖上立足,如何达到学习终极武功的各项苛刻要求,如何成为一名无敌于天下的绝世高手!
踏破虚空
小说类别:虚拟网游
小说作者:妒风流
小说简介:
踏破虚空是妒风流写的一本武侠网游。主角任意和化身莫名闯荡江湖的故事
一个人的追求…… 许多人的追求…… 踏破虚空
汇聚数百种武功……
聚集金庸、古龙、黄易等名家各种绝学、神兵、名人……
网游之侠义天下
小说作者:云东流
小说类别:虚拟网游
内容简介:
本书是以网游为载体,以侠义为中心的一部武侠类网游小说。故事中讲述了一个待业青年,如果在网游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友情、爱情和情义的交织中逐渐成熟的故事。本书决不种马,决不争霸,决不tj,请读者放心。
故事的主角从一个一般玩家,逐渐发展成游戏中第一高手。游戏中第一大帮帮主赵子龙曾以一首打油诗,准确的描述了他恐怖的实力。
真经出九阴,燎原祭血魂。
十八掌降龙,飞腿胜风神。
九剑御湛卢,伯乐觅麒麟。
谁人解真言,图录显战神。
网游之风尘江湖
小说作者:纯洁的牲口
小说类别:虚拟网游
网游之镖局
小说作者:云东流
小说类别:虚拟网游
内容简介:
镖行天下除万难,万马千兵只等闲;
洛阳城中送玉玺,翠云峰下递书函;
通天镖局通天地,三界六道如平川;
天镖运至凌霄殿,地货直入鬼门关。
大学生叶离,因为一个小小的铜麒麟,和铜麒麟中封印着得千年前魔门高手冷残阳残缺的灵魂,而走上了追求武道的道路。
超级玩家
小说类别:游戏生涯
小说作者:黯然销魂
内容介绍:
这是一个把电影和游戏相结合的游戏……
新不新颖,就要阁下来判断了……
忧楼客
我最喜欢杨过
杨过是一个至情至性的 他狂放 英俊 潇洒
他可以为等小龙女等十六年 可以为他毅然的跳下绝情谷
他视宗教礼法于无物 我就喜欢这样的人 他可以不理会其他人的看法
他活的自由自在。
原贴:金庸武侠
xiaoyuzhang
仰慕独孤求败!
NO1:独孤求败
NO2:无名僧,黄裳
NO3:东方不败
独孤求败曾在石壁上写到: 纵横江湖三十余载,杀尽仇寇,败尽英雄,天下更无抗手,无可柰何,惟隐居深谷,以雕为友。呜呼,生平求一敌手而不可得,诚寂寥难堪也。
“自此精修,渐进于无剑胜有剑之境。”有人或许会以“渐进于”三字为据,认为独孤求败一生都未能“无剑”;然而不要忘记这里是“剑冢”,已经无剑了就犯不着在木剑旁加上“五十岁后无剑”,若真如此,反是“做秀”了。以求败之姿,若不能到此境,问古往今来还有谁能?
唯有收放自如、随心所欲,方为“无剑”;物我两忘,于人于事再不执著,才是“无剑”。而段誉和杨过正是没有做到这点,他们的“无剑”才会缺陷明显,时灵时不灵。我相信,这是金庸在设计“无剑胜有剑”的时候,真正想要传达的。
四十岁后,渐近知天达命的年纪,也正是渐近“无剑”的时刻。此时,独孤求败依然无敌于天下,可说已经感受到了独居顶峰的那份寂寞。当人已经完成了一生的夙愿、达成了一生追求的目标之后,其实,人生也已经基本到了尽头。这个时候、这把年纪,人还有什么追求的呢?还有什么欲念呢?没了,也不应该有了。如果都到了此时,还存欲求,必为贪欲妄求。这是金庸的人生哲学,亦是独孤求败的剑道。
独孤求败埋剑葬剑,便是知道了自己剑的生命,已经到了终点。“无剑”便是如此。“无剑胜有剑”,在武学上,是至高无上的修为,在人生态度上,同样被金庸推崇为极致。
无招无剑合二为一,便是金庸所追求的人生境界――物我两忘,任意遨游。无招无剑,亦可说是人生和武学的最高的境界。
来时是空,去亦空。这种虚无的境界,风清扬没有完全做到,令狐冲更加没有做到。
东方不败身法再快,始终还是有招式、有路数。葵花宝典的如鬼如魅,毕竟比起独孤求败“无招胜有招”的虚无缥缈,在境界上,还是要差一筹。
独孤求败提到“自此精修,渐进於无剑胜有剑之境。”这所谓的“无剑胜有剑之境”,不是“无形剑气”,而是“御气成剑”。什么是御气成剑呢?“草木竹石,均可为剑”指的是天地万物皆可为其所用,成为独孤求败的剑。在这个境界后,自此精修,连气体都成了独孤求败手中之刃。也就是说,连充斥在你四周的空气,都可以像剑一样杀了你,而“无形剑气”显然是像段誉版运内力为剑,脱离了“无剑”的境界。
剑术练到这种程度,与前面提到的几个级别相比,作个不太确切的比喻可算是神话大片中的仙术相对于冷兵器之间的区别了。而且独孤求败的“无剑”与段誉的“六脉神剑”又有所不同。其一,独孤求败的“无剑”是“御气成剑”,无形无质、无处不在、避无可避,段誉的“六脉神剑”却是运内力为剑体,一有质,二可躲;其二,“六脉神剑”尚有剑招,而独孤求败的“无剑”则显然是无招的,其高下又有分别。
独孤求败真正的高明之处,在于其深不可测的武学修养。如果说,《天龙八部》中那位无名老僧是金作中内力修为最为高深的人,那么若论武学修养之最,则非独孤求败莫属。杨过和令狐冲不过学了其九牛一毛,就足以独步武林,足见所谓“呜呼!群雄束手,长剑空利,不亦悲夫!”云云,绝非瞎吹牛皮之语。
独孤求败是金庸小说中最神秘的人物之一,分别在笑傲和神雕中出现。令狐冲和杨过通过他的一技最终成为超一流高手的。但他的出身年代和身平事迹却未见交代,仅在他的遗言中约略提及,关于他的身世之谜一直众说纷纭。
绝顶高手相争有攻有防,令狐冲喃喃的道:“独孤求败,独孤求败。”想象当年这位前辈仗剑江湖,无敌于天下,连找一个对手来逼得他回守一招都不可得,委实令人可惊可佩。
在金庸笔下,求败本就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世间人的人物,其惊才绝艳已达到了许多“绝世高手”一生都难以想象的地步。既然他能在约三十年内完全凭着自己的领悟达到“无剑”那神一般的境界,那么在二十岁前总览世间招式,想出破解之法应该不是没有可能的。
求败无剑的境界不是简单的无形剑气。纵观求败前四个时期,明显不是向着无形剑气发展的作为金庸笔下最天才的武学天才,成功地脱离了这最后一个局限,从而达到了无剑胜有剑的境界。这时临敌(当然,这时估计他早已不需要临敌了)完全自由,无拘无束,恣意挥洒,可谓神魔之境界,真不愧是令我们晚辈深思遐想的“剑魔”!
综观求败一生,其武学进程一直都在脱弃“所待”。“逍遥游”云:“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无日而后反。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讲的就是为人的最高境界要脱离“所待”,就是所倚靠、凭藉的事物。求败在这一点上可谓做到了极致,因此才成为了武学境界最出神入化的金庸人物。
在他心中已远不止是一种兵刃,而是包含了天下地上万物生演的规律,古往今来大哲感悟的至理,其涵义甚至已超出了“武”的范围。
独孤求败的武功,如神话般高深莫测;独孤求败的一生,如神话般璀璨夺目;独孤求败的人生境界,更是渐进神境、渐入神道。从他的名号上推断,曾经成魔的独孤求败,必定是不可一世、桀骜不驯且不为世人所理解和容纳的武林怪杰。晚年的他,了身知命,早已到了物我两忘的境地,唯有那份骄傲,不曾失去。故而,临终遗言,仍然自称“剑魔”。算是无悔于自己的一生,无愧于自己的剑道。后人追思,心驰神往。独孤求败,最终埋剑、弃招,返璞归真,一切归零。正应了人生循环往替的道理。
生来空空如也,最后还是空空如也,尘归尘、土归土。这是金庸要借着独孤求败传达的话语。
再回首剑魔,不得不敬为天人,对其人生和武学上的修为造诣佩服得五体投地。无剑、无招俱为神迹,达此境界者,环顾宇内、唯独孤求败耳。
原贴:金庸武侠
zuozuo_sj
我最喜欢阿紫,再坏的人心中都有一片净土。更何况她还是个孩子,成长在尔虞我诈的邪派。很多人都讨厌她,但是她的痴情却让我感动。
最后她挖出眼睛,跳下悬崖,能有多少人有这个勇气啊!
正因为她是妖女,是反面角色,所以她可以破除世俗礼教的羁绊,追求自己的幸福,且不论她的性格及一些错误行为,她的执着勇敢让人动容。
原贴:金庸武侠
yinyi63
罗志渊:金庸逝世,再无武侠!
金庸先生生前所著小说一共十五部,《飞狐外传》《雪山飞狐》《连城诀》《天龙八部》《射雕英雄传》《白马啸西风》《鹿鼎记》《笑傲江湖》《书剑恩仇录》《神雕侠侣》《侠客行》《倚天屠龙记》《碧血剑》《鸳鸯刀》《越女剑》,被称为“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
金庸用自己的历史知识及文学才华,创造了一个江湖。可以说,只要有华人的地方,几乎无人不知金庸。这就是金庸的伟大之处。金庸代表着一个时代的结束。有人说,黄霑与金庸去世后,香港再无才子!但我认为,江山代有才人出,后浪一定是推前浪的。
当下,社会浮躁,全民娱乐,一切向钱看的“拜金主义”,坑蒙拐骗的“快餐文化”,毫无价值的东西在蔓延!我相信,人心一定会回归,一个崭新的时代会再度崛起!我怀念金庸,是怀念金庸的人文精神,怀念他以一己之力兼顾天下的情怀。我们要民族复兴,必先文艺复兴,真正回归人文精神。
dayanququ
武侠小说泰斗金庸离世,是武侠时代的终结吗?
不,我不同意,我一百个,一千个不同意。
因为金庸先生影响的是我们整整一代人,有人说过,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有华人的地方就有武侠小说。
所以,陪伴着我们这代人成长的武侠时代永远不会结束,因为金先生的作品带给我们的启迪很多很多:
首先,金先生的作品里面始终传达、推崇“信义”二字。都说,人无信不立,在金先生的作品里面,每个人物都是响当当的,他们都是一言九鼎,多少人为了一句话,一个承诺而苦苦追寻另一个人十年,甚至十几年,或为了比武,或为了完成谁生前的遗愿。
第二,金先生的作品里,始终歌颂爱情。
杨过和小龙女的爱情,让多少人为之落泪,为之痴迷:爱上你,余生便都是你,哪怕历经磨难,哪怕沧海桑田。爱,是救赎,爱,可以让人重生。
唯有爱,才能让人恋恋不忘,唯有爱,才可以让人变得勇敢无比,努力战胜一切苦难。
不管是武侠小说还是现实生活,都不能少了爱,没有了爱,这世上就会是一片荒芜,了无生气。
要是金先生的小说里面没有那么多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我们会念念不忘、并深陷其中吗?要是现实生活中没有了爱,我想我们人类连一天都无法存活。
第三:金先生的作品里,从来不乏关心小老百姓的生存。用句时髦的话来说,就是金先生始终关心“民生”,他把老百姓的疾苦放在心上,给老百姓于一席之地。
正因为先生的作品里面,每个人物都个性分明,所以过去多少年了,我们依然记得杨过,记得小龙女,记得周伯通。
qzuser
由于最广泛流传的是三联版,本人也是对三联版更加了解,因此以下对比主要针对三联版的差异。
旧版vs三联版:
《笑傲江湖》旧版称朝阳神教,三联版称日月神教
《神雕侠侣》旧版杨过从剑冢拿走的是紫薇软剑,杨过断左臂,三联版为玄铁重剑,杨过断右臂
《素心剑》(三联版为《连城诀》)旧版为素心剑谱,三联版为连城剑谱
《鹿鼎记》旧版韦小宝练成陈近南的武功秘籍,三联版他一天都没练
《射雕英雄传》秦南琴和杨康生杨过,三联版秦南琴和穆念慈合并
还有一些武功典故和名称的变化。旧版和三联版之间年代跨度较小,因此情节上变化不大。主要是细节变化。
新修版vs三联版:
《雪山飞狐》加了胡斐对程灵素和袁紫衣的回忆,对苗若兰幼年的回忆。
《天龙八部》增加了萧峰和阿朱的对白,更突出了萧大侠的“铁汉柔情”。提高了少林寺对萧峰冤案的智商,情节更加严谨。增加了萧峰提炼降龙十八掌并传与虚竹,解决了自萧峰死降龙十八掌失传的Bug。王语嫣最后没有爱上段誉,去陪伴慕容复,不再让王语嫣枯井中突兀的表白大跌眼镜。王语嫣担心年华老去而去修驻容术。段誉发现自己不过受了玉像的蛊惑放手王语嫣,娶了木婉清,钟灵和西夏公主的侍女晓蕾。增加了李秋水勾引丁春秋生王语嫣她妈。
《射雕英雄传》增加了黄药师与梅超风的暧昧感情。黄药师的家庭背景和其从“正”变“邪”的变化。让人更加明白黄药师的思想变化,却减弱了人物身上的神秘感。调整黄蓉,梅超风等人的年龄。
《神雕侠侣》郭襄拜金轮法王为师。华山论剑后杨过对郭襄承诺以后无论有无金针都会帮她。小龙女与杨过语言交流更多。杨过变得更温柔了。
《倚天屠龙记》改编了九阳真经的来历。结尾周芷若不许张无忌和赵敏拜堂成亲。小昭有可能放弃教主之位。张无忌期盼坐拥四美。
《碧血剑》袁承志真爱阿九,又舍不得夏青青。何惕手喜欢袁承志却不愿做他小老婆。袁承志纠结于感情与道义之间。让读者更加了解这家伙的猥琐想法:)
《书剑恩仇录》结尾加“魂归何处”一章,讲陈家洛对香香公主祭奠时产生幻觉。借香香公主之口教育陈家洛,重申了自由,平等的真实含义。
新修版中金庸的思想变化较大。破除了一些狭隘民族主义思想。增加了更加细腻的人物内心独白。不再带有批判眼光对待“孽情”和“情变”。
原贴:金庸武侠
新风
大班
欧阳文忠公胄
皓夜如昼
水墨江南
zygr2010
FFF-嗯哒
听闻金老离世,我的心情无比难过,一瞬间泪目,作为一个90后从小就喜欢追金庸武侠剧我,想借此诉说一下现在的心情,不为别的,因为我喜欢剧。
金庸,原名查良镛(1924年3月10日至2018年10月30日),生于 浙江省海宁市 ,1948年移居香港。当代知名武侠小说作家、新闻学家、企业家、政治评论家、 社会活动家 ,“ 香港四大才子 ”之一。
金庸,中国武侠小说泰斗。著有“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等15部武侠小说。作品脍炙人口,经常被改编成影视剧集、游戏、漫画等。伴随着15部惊天动地的武侠小说,我们看到了刀光剑影,品味着侠骨柔情;狂笑一声,长叹一声,快活一生,悲哀一生;仗剑天涯,四海为家,让我们一起重温金庸的经典作品,游历金庸的江湖!
这些脍炙人口的武侠剧是否勾起你小时的武侠梦?清楚的记得小时候放学做完作业就开始守着一台黑白电视机看这些武侠剧,上课时间偷看这些武侠小说,下课叫着同学比试两招,更有趣的是晚上竟然做梦梦见和坏人对打嘴里还不停的喊着:''降龙十八掌‘’,现在想想这些事真的挺好笑的,现在怀念起来,记忆犹新。当时清楚的记得一个叫金庸的名字,虽不见其人,但闻其名,就觉得特别神秘,想拜他为师,想跟他学功夫,有数不尽的想法.......也许这就是武侠梦。
听闻金庸老先生含笑离世,以这种方式告别,何尝不是一种幸福。所以此刻,我【好剧好心情】想祝福金老,想送他一程。
最后想借用书中杨过说的最后一句话:''今番良晤,豪兴不浅,他日江湖相逢,再当杯酒言欢。咱们就此别过。”江湖武侠梦一直都在!
savagel2010
金庸的作品,准确来说都非常好。
因为他的一生的精力都奉献给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这些经典作品。。而后来就再也没写新作品了,只是不管的完善修改这些作品。
所以人们都说:金庸老师后来就是因为担心作品质量就没继续,而是深耕于之前的伟大作品。不断完善。
个人角度看,小编最喜欢《射雕英雄传》[害羞][害羞][害羞][害羞]
宠爱喃喃
十五部小说堪称部部经典,从思想深度和表现手法上说,后期要优于前期。如果排前三名的话,应该是笑傲江湖、鹿鼎记和天龙八部;如果从感染力角度排前三名是笑傲江湖、神雕侠侣、飞狐外传;如果从前期后期各找一部代表则是前期代表射雕英雄传,后期代表笑傲江湖。综合排第一名:笑傲江湖。
晴空ceci
倚天屠龙记,是金庸集大成者的巅峰之作。他具体备一部优秀武侠小说的一切元素,欲罢不能。如历史背景,虚构人物与真实人物的有机融合,看完之后让人感觉不道哪些是真实哪些是虚构。切入的相当成功。同故事相当完整,有始有终,不象古龙的一样,故事混乱,有始无终,连他自已都收不住,这就是差距。还有各种线索明线和暗线,相当吸引人,人物众多个性鲜明,过目不忘,这就是比梁羽生的哪些主人公,千篇一律要成功的地方。最后哪些武功描述的象真的一样,今人神往。
jy_always
个人观点,金庸的武侠代表作品是83版的《射雕英雄传》。在我们农村那个时代物质比较匮乏,家用电器稀缺(黑白电视、收音机是紧俏商品)。休闲的娱乐方式单一(看电视和电影等)。忙碌了一天的人们早早的聚集在有电视的人家,有电视的人家把电视搬到院子里,摆出椅子、长凳子,热情地招呼大家坐,热闹非凡。可以说播出时几乎是万人空巷,那场景堪比大片。翁美玲、黄日华、苗侨伟等主演演技精湛,特别是翁美玲把黄蓉的古灵精怪表演的活灵活现,惟妙惟肖,深入人心。再一个就是成就了很多配角演员,比如刘德华、周星驰等等,当初都是名不见经传的跑龙套的小角色,现在都成长为明星大腕。那个时代流行武侠片,到现在只对《射雕英雄传》记忆犹新,虽然被翻拍了多次,但经典依然未被超越。当时人们就是通过电视这个媒体平台知道了金庸,从此走进金庸小说,成了金庸迷。
彼沫初&夏
金庸小说读了好几遍,最喜欢的是《天龙八部》、《笑傲江湖》和《鹿鼎记》。究竟哪一部是最好的?每一部我都割舍不下,索性每部都简单地说一说。
《天龙八部》好看在人物众多、群戏精彩。三大主角萧峰、段誉、虚竹都极其有魅力,尤其是豪气干云的大侠萧峰,真是武侠之中的一等一人物。他的爱恨情仇,都极其爽利。聚贤庄大战、少林寺大战,燕云十八骑随萧峰一到,格局顿然开阔,令人心生豪气。萧峰的个人魅力,在金庸武侠小说中也能排个前三;段誉、虚竹也各有个性,段誉如同贾宝玉,游走在众多妹妹之中,且其情痴之处,也让读者喜欢;虚竹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人,原因在于首次读金庸的《天龙八部》,读到的就是他的故事。当时,有几本《天龙八部》,但没有开头,只随着虚竹去破解珍珑棋局、习得逍遥派武功、再跟随天山童姥入西夏城、冰窟里与梦姑相遇。于是,就先入为主地喜欢上虚竹。多年之后,读完全本,这种喜欢仍未改变。
除了男主之外,如木婉清、王语嫣、钟灵、段正淳、鸠摩智、慕容复、阿朱、阿紫、游坦之、四大恶人等哪一个不是栩栩如生,宛若在眼前?《天龙八部》是一部极其开阔的书,既有家仇国恨,也有儿女私情。更可贵的是,这部小说又带有佛学,让小说的深度不至于武侠。无情不孽,无人不冤。这是对《天龙八部》最好的概括。
再说《笑傲江湖》。这不是一部单纯的武侠小说,而是夹杂着当时金庸对世界时局、尤其是大陆内部的政治动荡的思考与批判。《笑傲江湖》写于1967年至1969年完成,当时国内局势有多混乱,也不必我多说。国内激进的氛围,也影响到香港,一时之间人人自危。《笑傲江湖》之中对东方不败、任我行、正邪之间的描写,自然有其深意。金庸对个人崇拜持反对的态度。《葵花宝典》为什么这么厉害,能让人迅速地走上权力的巅峰?欲练此功,必先自宫。也就是说,想要走上权力之巅峰,需要对自我的道德、人格、尊严等进行阉割,彻底成为一位伪君子。当然,抛开政治隐喻,《笑傲江湖》也是一部伟大的小说。令狐冲、任盈盈、田伯光、岳不群、任我行、岳灵珊、向天笑、东方不败、风清扬、仪琳小师妹等,都让人难以忘怀。我仍记得令狐冲第一次出场,是仪琳缓缓叙述的。只有金庸才能这样安排第一主角的出场,不得不服。
最后说一下《鹿鼎记》。《鹿鼎记》其实不算是严格意义上的武侠小说,更像是武侠版的《官场现形记》。与金庸其他武侠小说里人物相比,韦小宝既无意志力去学武,完完全全是一副小混混的模样。韦小宝其实是金庸对自我武侠小说的革命,武功、武学已经不是金庸所关注的,而是关注政治、官场。他通过韦小宝来揭露传统官场的荒谬、解构传统武侠。至陈近南一死,传统武侠美学里的江湖也就消亡。所以,金庸写完《鹿鼎记》之后,就此封笔。他不是写不出来故事,而是觉得武侠小说已经不值得他去动笔了。
memory_
个人觉的是《笑傲江湖》,有人的地方就会有争斗,有争斗的地方就会有江湖,人!就是江湖!非常喜欢笑傲江湖里的武侠味道。。。非常完美的一部武侠小说!
flyandflyindanc
谢谢邀请。
众所周知,金庸先生有十五部小说,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加上越女剑。这些小说我全部读过且不只一遍,水准圴很高,相信每个人心中都有最好的一部且未必相同。
个人认为,天龙八部是金庸武侠的颠峰。此书我主要看的是三联版,先后看过二十余遍。初看时感觉三线叙事情节有点乱,待后面多看几遍后才发现整部书构思精巧,草蛇灰线,伏笔千里,每次看都有新发现。当然最后扫地僧出现有些突兀,不过如果不出现,可能萧峰父子就要挂在少林藏经阁了。
相对于天龙八部而言,射雕三部曲情节要简单得多,可能流传也更广。而笑傲江湖则是政治寓言,连城诀更是黑暗人性的试金石,看得人内心压抑,喘不过来气来。
以上几部都属精品,诚意推荐。
baihui
金庸说过,如果让他选一个他武侠小说里的人物的话,他会选段誉,为什么呢?我们来分析一下:段誉出生名门,是大理国唯一的接班人,他多才多艺、博览群书,看他和萧峰的谈话,就知道他的主张是求和平,而他本人也是不喜欢武功,不喜欢打打杀杀的,在机缘偶然下学会了北冥神功和凌波微步,后来又吸走了众多高手的内力误吃了朱蛤从而百毒不侵,最后还习得六脉神剑,最让人们佩服的就是他对王语嫣的不懈追求,无怨无悔,执着努力,最后抱得美人归。
因为段誉身上没有以势压人的霸道,总给人留有余地,还有他对爱情的追求,我觉得他其实代表了金庸,因为他也是敢爱敢恨的一个人,为人处世也是如此,看到不公平的事情,能够挺身而出,他的成长经历和段誉也很像,只是没有段誉那么幸福。然后就是萧峰的侠,以及其他人物的狭义豪情,就是金庸最想体现的为国为民的侠,为了他人牺牲自己的利益,所以我觉得天龙八部最能代表他。
lsp52
毫无争议的是射雕英雄传,不但场面波澜壮阔,气势宏伟,故事生动,环环紧扣,情节安排合理,扣人心弦,人物个性刻化鲜明传神,打斗场面惊心动魄,而且全书激昂着爱国情怀,起点高,催人向上,充满正能量,
wawayunova
《鹿鼎记》:不是武侠小说的武侠小说,应为武侠小说的极品,称的上古今中外第一好小说。反英雄、反传统、反规范、反束缚,宣人性、宣自我、宣独立、宣快乐。做男人要做乔峰,交朋友要交令狐冲,出来混还得是韦小宝。排名第一是我最喜欢看的。
Julia_shan
我认为最能代表金庸风格的,也是最好看的一部是《笑傲江湖》。
《笑傲江湖》是中国现代作家金庸创作的一部长篇武侠小说,于1967年开始创作并连载于明报,1969年完成。小说通过叙述华山派大弟子令狐冲的经历,反映了武林各派争霸夺权的历程。作者没有设置时代背景,“类似的情景可以发生在任何朝代”,其所折射中国人独特的政治斗争,同时也表露出对斗争的哀叹,具有一定的政治寓意。
小说情节跌宕起伏,波谲云诡,人物形象个性鲜明,生动可感。《笑傲江湖》属于金庸的后期作品,其叙事状物,已到炉火纯青、出神入化的境界。《笑傲江湖》所涉及的场景、人物以及各类武林人物交手搏斗的场面不可胜数,但历历写来,景随情转,变化无穷而皆能贴合生活。《笑傲江湖》的中心是武林争霸夺权,为了达到目的,夺取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最后两派都败在辟邪剑谱和《葵花宝典》上。
《笑傲江湖》系海外新派武侠小说代表作之一,其不仅靠跌宕起伏、波谲云诡的情节引人入胜,更能于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中刻画人物性格,塑造出数十个个性鲜明、生动感人的文学形象。如豁达不羁、舍生取义的令狐冲;娇美慧黠、挚情任性的任盈盈;阴鸷狡诈、表里不一的岳不群;桀骜不驯、老谋深算的任我行;神秘诡异的东方不败;冰清玉洁、相思痴恋的仪琳;虚怀若谷、萧条离奇的冲虚以及逃避纷争、寄情于各自喜好的“江南四友”,打诨插科的“桃谷六仙”,皆可为武侠小说的人物画廊增添异彩。作品所高扬侠义、仁爱、富贵不淫、威武不屈的高尚精神对今人仍有强烈的感召力。
“沧海一声笑,滔滔两岸潮,浮沉随浪,只记今朝。苍天笑,纷纷世上潮,谁负谁胜出天知晓。江山笑,烟雨遥,涛浪淘尽红尘俗世几多娇。清风笑,竟惹寂寥,豪情还胜了一襟晚照。”
ParisQ
这个就有些强人所难了。“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再加上短片小说《越女剑》,就是金庸笔下全部小说了。
如果按时间来说,最晚的应该最好,那就是《鹿鼎记》了。但电视剧翻牌最多的还是射雕三部曲和《天龙八部》。定义好坏的标准是什么?
金庸先生自己也删改了很多,比如新修订的《天龙八部》段誉就没有和王语嫣在一起。你说《飞狐外传》不好吗?我挺喜欢程灵素的,同样在一个阿谀奉承,尔虞我诈的团队,阿紫就变得心狠手辣,程灵素就保持着善良。
非要推荐一本。就选择《天龙八部》吧!
一、书有5本。算是小说里写的最长的,对你读金庸系列有大概框架。
二、《天龙八部》佛家思想,金庸融入的比较多,能够对金庸思想有深入了解。
三、人物众多,各有特色。有复国情怀,又略显悲哀的慕容复、有情意真坚、为国为民的三结拜兄弟(萧峰、段誉、虚竹)、有假仁假义又返璞归真的恶僧鸠摩智、有同父同母,性格迥异的姐妹(阿朱、阿紫)、有风流成性又用情至深的段王爷、有四大恶人、有啰里啰嗦的包不同、有逍遥派、武功最高却不被注意的扫地僧……各色各样,映衬着天龙八部,众生怪像。
四、里边关于家仇国恨、个人恩怨描述众多,如何解开心结,活的洒脱随性都有很多帮助,被人误会的尴尬和无助、彷徨时陪在身边的温暖、错杀爱人的无奈、众口铄金的危害、小聪明的勿用……读起来有不一样的感受。
五、周华健唱的那首主题曲难念的经,也是为这本小说增色了一些,因为林夕的歌词写的太好了,也太难翻唱了。
希望对你有用。
风轻云淡lmx
作为一名80后,我是金庸迷,我骄傲。如果按读者人群的数量,也许除去四大名著之外,就属金庸的小说读者数量最多吧,学者还是普通民众,不管是文学大家还是只为消磨时间的粉丝,金庸的作品几乎囊括了所有人群,也许金庸的小说是最能诠释“雅俗共赏”的概念了,我曾好多次看到一些知名作家提起自己不同年龄段,阅读金庸小说的经历。
金庸小说每一部都是现代网络小说的一种雏形。里面的主人公都是有内涵、有性格、有血肉的存在。我们可以在书中看到大部分的文化元素,甚至在广度和深度上,不低于很大一部分的所谓“雅”的文学作品。
哪本是金庸写的最好的一部?这也是我们国人的一大爱好,当然再多的客观评价,也抵不过金庸自己对自己作品评价的分量,我们在他最后一部作品《鹿鼎记》的后记中看到他说了这样一句话:比较喜欢情感较强烈的几部:神雕侠侣、倚天屠龙记、飞狐外传、笑傲江湖,但他又说自己在写作过程中是应该有所进步,因此长篇比中篇和短篇好一些,后期的比前期的好一些。
金庸的这个评价,显然是一个模棱两可的答案,多少带点商业语调,那按后半句《鹿鼎记》应该是最好的?按前半句似乎又不是《鹿鼎记》,但我不得不承认,我小时候看《鹿鼎记》和近些年看《鹿鼎记》完全两种感受,就像我刚上初中时看周星驰的电影一样,感觉完全不好笑,而就在十几年前看周星驰的电影却完全不同,中间相差大约十年的光景,也许是自己的年龄,还是他们比我们看世界本来就更客观?
其实《鹿鼎记》的认可,我觉得还是和很多人一样,对非黑即白的公式化人格有点乏味,那些大侠更像是一尊神,而韦小宝也许更接近我们人的一些品性,我们对于神似乎只有敬仰,从来不会深入到神的内心世界吧,因此突然出现的一个韦小宝,才会对我们产生如此强烈的影响和震动,我有一次看到一位作家的文章,他和金庸很熟,他说在上世纪七十年代的一次聚会上,金庸宴请他和牟宗三、唐君毅等人,牟宗三亲自问金庸,是不是《鹿鼎记》写的最好,金庸表示了赞同。
摄影匠人小强
猫猫听雨声
Q小罗
水登澄
雪花球
阿拉丁公主
一帆风顺
moqilanxin
silly梦菇凉
原贴:金庸武侠
紫色风筝
个人认为是《神雕侠侣》最好,忠贞和至死都不渝的爱情最让人感动,杨过的经历崎岖和坎坷最让人心疼,最关键的是还没有报复心,这样的人让人敬佩。
笑傲江湖次之,令狐冲是一个潇洒的侠客,但他对爱情的太少了,他这样的人最适合当备胎,他的是非观是我最喜欢的,不管是正还是魔看的对眼就能当朋友,而不是为了某种名利而交朋友,性格太善良,还好运气不错。也许这样的人只存在于书里,但我认为做人首先要有一颗感恩和仁慈的心。
chii 张
如果说哪部最好,可能很多人会说鹿鼎记、天龙八部,但要说哪部最正义最合理,我觉得是笑傲江湖,笑傲江湖里有坏人吗?左冷禅、岳不群,都是有自己理想的,他们不过是个追梦人,东方不败暗算了任我行,可也还了江湖一个大环境的太平,任我行出狱到处威逼利诱自己的下属,可他也不过是想巩固自己的地位,免得身死人手;笑傲江湖里有好人吗?主角令狐冲三教九流不讲礼法,真要正义又怎么跟田伯光混的火热,那可是奸淫掳掠的人啊,祸害了多少良家,方正、冲虚是好人吗?说白了还不是为了维护自己的武林地位,所以笑傲江湖,谁的实力强,谁就在江湖里笑傲,多么合理又多么现实啊
c'est l
我觉得金庸的作品整体后期好于前期 ,长篇优于短篇。如果说最出彩的我觉得应该是金庸的四大名著倚天御龙记《笑傲江湖》《天龙八部》《鹿鼎记》四部,可以说它们的成就不分仲伯,各有特色。我最喜欢的是《笑傲江湖》中令狐冲的出场,那真是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最喜欢《倚天屠龙记》中张无忌的真诚真实的随遇而安的爱情。最喜欢《天龙八部》中乔峰豪气干云的英雄气概。最喜欢《鹿鼎记》中对官场人性的刻骨描写。要说哪部最正义最和理,这个问法本身就有问题,小说本身就是虚构的,武侠本身就是一个虚构的世界,你说能合理多少?最正义么,武侠小说都是快意恩仇的,讲侠义精神的,金庸的作品出过《连城诀》以外我觉得都还是分善恶,讲正邪的。不过金庸他老人家好就好在真正的“善”和真正的“正”并不是书中人物自认为的“善”和“正”。
AliceXu愛麗絲
金庸小说最好的是《鹿鼎记》,鹿鼎记瓦解了江湖世界,瓦解了武功,侠义精神还有爱情,推翻了金庸之前所有小说构建起来的江湖世界。
最正义要数《笑傲江湖》,这个所谓的正义就是没有正义可言。
野心家左冷禅想要五岳并派,为此杀了很多人(刘正风,恒山三师太),他是正派掌门,却干着邪派的勾当,但他不并派行吗?他们这些门派不合并起来,最终会因为力量分散而被日月神教吞并。
伪君子岳不群自宫练剑,陷害自己徒弟令狐冲,暗算左冷禅,出卖自己女儿换取辟邪剑法,是笑傲江湖最卑鄙的人。但回过头来看他也是不得已。华山派到他手里时,经过剑宗气宗之争,是五岳中最弱的一派。他才智武功都不及左冷禅又不想被左冷禅吞并,那就只能搞阴谋诡计。他不吞并左冷禅,左冷禅也会吞并他,就算他两和睦相处,任我行东方不败也会吞并他们。江湖本来就是弱肉强食的世界,用武功杀人和用阴谋诡计杀人又有什么区别?
任我行和东方不败是江湖霸主,要想一统江湖,其实这也是左冷禅和岳不群的目标。所不同的只是任我行和东方不败是曹操式的真小人,并不掩饰自己的野心,左冷禅(相对于任我行和东方不败而言)和岳不群是伪君子。
东方不败武功天下第一,但只识深闺绣花鸟,失去了统一武林壮志,在他执掌日月神教时期,武林中大体一直相安无事,但这就完事了吗?左冷禅、岳不群一旦完成了五岳并派,一样会来吞并他。任我行虽然武功不如东方不败,但表现的更有攻击性,江湖的生存法则就是如此,有没谁对谁错。
少林方丈和武当掌门看似是好好先生,其实这两派是正派中势力最大的门派,对于他们来说保持现有的武林格局,他们就是赢家,他们所做的一切都为维持现状,正义不正义其实不大关心。
令狐冲是一个浪子,也是隐士,是《笑傲江湖》中自由的象征,可他真能笑傲江湖吗?
人心就是江湖,武功好就能超脱吗?
最精彩的当然要数《天龙八部》,天龙八部中武功,侠义精神还有爱情都达到了传统武侠的巅峰。用佛学来阐述有情世间,寓意深远。
yyqbq
天龙八部最好,融合了侠义家国,烈女情仇,夸张近乎玄幻的天山童姥,李秋水,无涯子,神秘的六脉神剑,豪迈的乔峰,武林高隐扫地僧,做为成人的童话,却伴我们7O后从童年走向成人。金大侠是国学大师平民化的最佳典范。
lori0724
金庸老先生虽然封剑江湖,永退武林,但他的江湖道义和侠客精神却在江湖中成为了不灭的标杆,衡量着芸芸众生所存在的意义!
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是他留给这个江湖的武林秘籍,让我们百看不厌,用心去领悟!在他的这些作品中《天龙八部》是巅峰之作!
天龙八部指佛教的八部护法神众。金老以《天龙八部》作为书名,本以为是描述佛众的神话故事,但其实写的是世间的人生百态!从八部天神的行为特点来联系这部巨著的众生,作者何尝写的不是佛众呢?因为神佛就是修养和智慧提升到一个层次的人!
根据八部天神的特点和《天龙八部》中人物的对照,大家普遍认为;“天”(帝释天)暗指乔峰,“龙”暗指段誉(大理天子),“夜叉”敏捷、勇健、轻灵,暗指虚竹,“乾达婆”(乐神、天的侍者)暗指阿朱,“阿修罗”(拥有美女、天的对手)暗指慕容复,“迦楼罗”(吃龙,毒发而亡)暗指鸠摩智,“紧那罗”暗指阿紫,“摩呼罗迦”(大蟒神,阴险狡诈)暗指丁春秋。如此看来作者在写人也是在神!
从《天龙八部》的结构上看,是宏大的。当时的大宋南有大理,北有大辽,西有吐蕃,东有大夏,还有一个实际不存在又无处不在的幽灵国家大燕。这部小说与其说是武侠小说还不如说是五国演义才对!
人性,就是高高在上的八部天众也有善恶之分,何况世间的芸芸众生?代表天的乔峰无疑是正义的化身,自身的修为(武功)和智慧(对不同国家不同种族的人的大爱)提升到了一个很高的层次!为了和平游走于多国之间,周旋于众多武林门派之中,最后为了辽宋之间的和平,杀身成仁!按现在的说法,他是一个不折不扣的国际主义战士!其他人物个性明显,都彰显着各自的善恶!
《天龙八部》中不得不提的就是神秘而邪恶的星宿派。看过书或电视剧的人可能都不齿星宿派的所作所为。星宿派在现在的川南,那里气候潮湿,毒虫横行,星宿派的帮众都是来自几个国家无法生存的流民,他们宁愿与毒虫为伍也不愿受统治者的残忍迫害和剥削!命运是悲惨的!众多流民聚在一起,没有严密的建制,社会秩序是混乱的,人们弱肉强食,为了生存变得残忍狡诈,拍马溜须也就不足为奇了!
天山童姥的出现几近玄幻,据说《天龙八部》连载时,金老先生有事,他的好友倪匡代笔写过一阵子,倪匡是一位科幻作家,天山童姥的诡异也就不难理解了。
情节,《天龙八部》是以破解乔峰身世为线索的,了解了事情线索去寻找真相时,我们进入了一个更难破解的迷局,如此递进,直到故事快结束才真相大白!这也正是这部小说吸引人的地方。
谁是最强者?整个江湖形成了北乔峰南慕容的大格局,大理段氏,吐蕃鸠摩智,少林,假死的慕容博,乔峰的老爸等无疑都是强大的存在!最后少林扫地僧的出现使这些强者黯然失色!我以为默默无闻的扫地僧代表着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才是社会上最强大的存在!在任何时代都是广大的劳动人民创造着世界,书写着人类历史!
《天龙八部》无论在写作技巧,构思,场面,人物,武功上都是最完善的,创作思想也最成熟的!
芮尔尔
原贴:金庸武侠结局
白菜头
金庸武侠小说中,绝学之一九阳神功至阳至刚,既能疗伤解毒、增加内力,还能克制九阴真经,又化解了玄冥神掌的寒、专治各种阴寒。所以九阳神功绝对有资格入围金庸笔下武侠世界中十大顶尖厉害功法绝学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