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文明历史链条上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历史价值同等重要,不存在那个价值大那个小的问题。
百万大裁军历史意义
蛋糕花边
【殷墟·专场】
站在一个在西安生活过18年的人的视角,以及一个满世界钻古墓看废墟的感受,殷墟的意义与价值绝对不在兵马俑之下。然而由于其地处安阳这个第N线城市,空旷的殷墟也就几乎成了我的个人展览。连通勤的巴士上也只有我和司机两个人。
殷墟是商朝的最后一个国都,中国最早的龍的造型(图二黄色雕塑),中国最早的王室墓妇好墓(图三 妇好也是文献记载中第一位女将军,曾率领13000人征伐羌人),最早的马车(图1),最大的甲骨发现地(图五),还有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鼎的发源地(上一条朋友圈)。还有看到图7的时候,一个坐在地上拿着武器的骷髅的时候,感觉不少动画片里的死神的造型没准偷师了殷墟。
这次来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想确认,河南的简称,豫,是不是真的是一个人牵着大象。在殷墟看见了发掘出来的象骨,占卜的甲骨文上也有捕猎到大象的记载(图6),说明当年的河南真的是满地跑大象的。所以全球气候变暖,到底是真实的,还是左派的工具呢?
再说说几个我第一次见到的吧。图8青铜器是祭祀的时候煮人头专用器皿,杀鸡儆猴,或许有些电视ren zui的效果;还有,如果你的主人喜欢你,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主人的车夫和爱马已经一起殉葬了(图1)。除了见到了最早的龍,还有兔子的玉器(放不下图了),只能说明,周文王吐子变成兔子的故事真的是传说哈哈。
还有商人太会喝酒了,看着喝酒的器皿(图9),有这样的器皿我觉得我也可以多来三两茅台。
差点忘了说说甲骨。古代用来占卜用的。先磨平,在背面凿孔,烧灼,根据裂纹判断吉凶,然后记录,并且之后还要记录是否应验,在集中储存。最早的天干地支便出现在了甲骨上。不过那时候还没有囚禁文王,还没有周易,估计用的还是连山易或者归藏易吧。
时间旅行
历史价值是一个不严谨的词语。
价值,是人类用于衡量达成精神共识所耗费的物质资源的尺度标准。
我姑且理解为:对历史发展所产生的积极影响或者是事物本身所具有的特殊意义。
历史遗迹没有比较的意义,文物遗迹都是前人的遗存。能够让我们更好的认识中华文明,增强民族自信,这两者都是独一无二的。
今天的中国和平繁荣,对文化考古的投入远超历史上任何时期,相应的,新的发现也不断涌现。包括:龙山遗址、半坡遗址、三星堆、马王堆、元谋人、北京猿人、二里头,以及阴虚,这些文明遗迹毫无疑问都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历史坐标。
秦始皇陵是这些坐标中的一个奇迹,大家都能标记历史时间线,大家都是生活遗迹,但是秦始皇陵不同,兵马俑给人的感觉却是大秦帝国雄霸天下的威武气势,他能够带给其它文明的震撼非同一般。
今天西方人可以歌颂古希腊的伟大,可以演绎罗马方阵的雄壮,可是还有谁能像兵马俑这样直观的告诉人们这就是大秦!还有谁?!
Oo谁家那个谁
谢谢邀请谢谢观看以下是我的回答
我个人认为还是殷墟历史价值更大
殷墟出土文物有青铜器,甲骨,
青铜器可以证明商朝当时的铸造技术和科技技术
而甲骨可以证明的就更多了,甲骨可以证明商朝时期的:祭祀,战争,农牧业,官制,刑法,医药,天文历法等方面都会涉及到。
而且青铜器和甲骨还可以进一步证明商朝的存在
而秦始皇兵马俑是军事方面的文物,其中兵马俑坑里发现的兵马俑身上的鱼鳞甲,青铜剑,弩机,戈矛还有战马车等文物都可以生动形象的表现出秦朝时期的军事文化。
像青铜剑等文物,经过研究还可以发现秦朝时期的科技 铸造水平如何。
很多人都说秦始皇兵马俑的陶俑有8000多件,每一件的面部都不一样,发型也不一样,这点就可以了解秦朝时期的装束打扮。
而且兵马俑坑还可以进一步证明秦朝是否真实存在过。
两者相比,您觉得哪个历史价值更大呢?
我认为每一个文物都是中国上下五千年的见证,虽然距今年代不一,但是它们都是中国的血脉,我觉得两者历史价值各有优点,各有价值所在
谢谢邀请谢谢观看,如有错误请大家文明指出,我会提供更好的回答
遇见~
说了那么多不知道说兵马俑比不上的考虑过没有,兵马俑是陪葬俑,给谁陪葬?秦始皇!秦皇陵打开了没有?好像没有吧!你拿一个陪葬坑去跟一个殷墟整体比文化怎么比?就这一部分陪葬品都要和一个古迹整体不相上下了,整个秦皇陵超不过一个殷墟吗?不是一个层次,没有可比性啊!
钢锁无敌
总看到陕西和河南的各种关于历史的争论。闲的蛋痛。殷墟重在研究,兵马俑重在重现。兵马俑是秦始皇陵的一部分,大家去看兵马俑,不都是去研究的。殷墟是商代的一处重要发现遗址,去的大都是研究的。现在旅游业发展迅速,网络上的造势其实是对本地旅游推广罢了。其实就这话题而言,那个地方人提出来,那个地方人傻。因为毫无意义,改变不了什么。
尹尐甜
我就知道中国20世纪一百个重大考古发现,安阳殷墟排名第一。说兵马俑历史价值更大的把考古领域专家公认的事实都推翻了牛逼啊。想想如果没有发现殷墟会怎么样。那国外历史书上就会写中国文明起源于公元前三千年,某些人肯定会说我管国外的干嘛,这么崇洋媚外。但你们整天放在嘴上的世界第八大奇迹,世界四大古都都是谁说的?看来你们也是很看重国际建议。一个标准,殷墟把中国文明世界公认的历史延伸了五百年。这个意义无与伦比。也许发现夏都遗址的那一天会打破这个地位。但之前绝对是第一
花舞月詠譚
夏商时代只是部落联盟,到周也只是分封制,中华文明是渊远流长,但夏商是否统一是统一的朝代还是像春秋一样的割据政权还不好说,也没有文字记载,据说甲骨文也只有郭某人一个人认识,想怎么说就怎么说,所以对于中华民族的传承来说,夏商并不具有代表性,当然从司母戊鼎的来说,当时的冶炼技术很先进,但之前在其他地方也发现了很多有价值的遗址,所以如果说两处作比较,各有优势,但兵马俑的挖掘相对更有价值!
艾里克斯鱼
我是临潼人!兵马俑坑才是整个秦始皇陵的冰山一角就如此壮观。等到科技水平达到时将整个秦始皇陵地下宫殿呈现在世人面前时再看看。它就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古建筑陵墓。看谁还想用那些跟秦始皇陵比!
乌镇望景客栈
好搞笑啊,一个是当时国家最兴盛繁华的地方国都,一个是帝王陵墓里面的一个陪葬坑。两个在一起比大小比价值。全世界都承认你们两个特别厉害。一个是文化价值高,另一个工艺价值美。
allenallen30059
这个没有可以争论的,殷墟的发现确定了之前无法确定的商代,是中华文明历史的最重要考古证据之一。到现在为止,我们还没有找到夏代的考古证据,因此就有外国人和华裔外国人鼓吹“夏代不存在说”。中华早期历史有一些是神话传说,只有找到殷墟这样的考古证据才能证明《封神演义》是有事实根据的。希望考古专家能够找到夏代的遗址,还能再往前找到三皇五帝的考古证据。
向外延伸说的话,古希腊历史研究者也是不断地做考古发掘,努力把《荷马史诗》和希腊神话还原成为历史事实。西方考古学家已经发现了一座古城遗址,他们现在拼了命想证明那个古城就是特洛伊。
埃及历史如何知道早期那二十个王朝的存在?就是因为发掘出了那些法老的木乃伊,这些木乃伊就是埃及早期历史的考古证据。否则的话,我们都无法知道图坦卡蒙是埃及历史上第几代法老。
所以,能够证明历史的考古证据才是最有价值的。
李石头
一个主要是陪葬坑佣,大类属于雕塑吧?一个主要是遗址文字,大类属于文化吧?而且所处历史时期不同,节点有异,都是民族的瑰宝,都是历史的见证?何必要论个高低呢?任何一个具有代表性的文化,都是有其不可替代的重要性的。不要再问这些毫无价值和毫无意义的问题。这个问题就如同你问肉夹馍和扁粉菜哪个好吃一样!
问这个问题倒不如问问兵马俑的发现,研究和历史意义及价值。或者问问殷墟出土的文物在文化,文字等先秦时期的影响和价值。纵向比较还好,如果非得横向,你起码选个朝代一样的,至少有某些联系和可比性吧?哎……累!
帅的被人砍
神话时代伏羲女娲居于天水一带,至三皇五帝迁徙至岐地,夏部落初居于渭水中下游,后东迁至晋南、豫西伊洛流域。从哪算河南都算不上中华文化发源地。更不要提北京人、蓝天人、元谋人。殷墟甲骨文出土证明我国上古时期有文字记录,有没有提汉子是谁发明创造的?是安阳人?呵呵。真应了头条段友的话,得亏袁隆平教授,让你们吃饱了没事干就瞎胡闹。
xjlyczym
谢邀,我觉得这问题本身有问题,这不能比较,也没有办法比较。一个是证明了我国历史长短的问题,特别是证实了历史记载商朝的存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延伸1000多年,也在国际史学界认同商朝的存在。秦始皇兵马俑是在证实秦帝国的宏大,从广度上证实祖国历史的伟大。意义不一样,不能作比较。
鬼火路呢小雀
不喜欢这样的对比,同样人类的文化瑰宝,这样去对比就是一种不尊重的表现。
兵马俑和安阳殷墟在中国都太重要了,我们应该保护好它,不断去学习和研究,才能为后世子孙留下历史的见证。
粗浅的那两者的历史价值来做对比,问题本身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也不什么好回答的。
如何发扬光大,如何流传后世,让更多人认识到文明历史的价值,这可能是更重要的,更需要去做的事。
deathkaykat
Bigbig-RsS帥
张艳艳
佘欣蒂
这是个好问题。
从考古意义上说,殷墟尤其是甲骨文的发现将中华文明源头前推数百年,使“商”朝由传说变为信史,甲骨文为这段历史提供了足够丰富的信息,中华文明成为四大文明古国,殷墟发现居功至伟,殷墟的考古价值相对兵马俑更高。当然,如果目前如陶寺、二里头等与夏相关的考古发现有重大突破,能将“夏”证明为信史,直接坐实中华文明五千年的话,那价值就更高了。
从旅游意义上讲,兵马俑做为世界第八大奇迹,知名度和影响力更大。
怀念妈妈的菜香
论旅游价值,艺术价值,兵马俑更胜一筹。而且名气也比较大。但是从历史价值和文献价值。殷墟更厉害,因为殷墟遗址直接证明了商朝的存在!把中国的文明史向前追溯了许多年。是我们国家文明史最早的佐证。兵马俑坑只是一个皇帝的陪葬品!若是非要比较的话,现在还没有发掘的秦始皇陵会更有实力!
黑死的蚂蚁
个人认为殷墟的历史价值更大,先不提兵马俑,单就说同一历史时期的古迹,大概三星堆和殷墟的年代离得最近,但是三星堆给人们留下了什么?除了一堆优美的青铜器以外,没有任何信息。留给后人一大堆谜团。然而殷墟的伟大之处就在于有甲骨文的存在,一旦有文字,后人就能很好的了解那段历史。文字给后人留下的信息更有价值
lulu1971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不少人可能会对古代军队的人数有所误解。《三国演义》中,各个政权动辄调动几十万大军。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用兵80多万;夷陵之战中,刘备直接出兵70多万。在电视剧和小说中,动辄几十万大军,甚至是上百万大军。实际上,百万大军有夸张的成分,一次性调动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也比较少。大多数战争双方参战军队不过是十几万二十万的样子。
军队的开支
中国古代双方交战兵力最多的可能就是长平之战,秦国用兵60万、赵国用兵45万,双方总兵力达到了100多万。淝水之战中,秦晋双方动用的总兵力大约为90多万。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双方交战的总兵力大约为60万左右。
一些著名的战役,双方交战总兵力实际上并不多。赤壁之战的总兵大约为27万,夷陵之战的总兵力约为10万,萨尔浒之战的总兵力为15万。蒙古西征的总兵力不过20万左右,唐朝出征突厥的总兵力不过10万左右。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军队的开支都非常大。一些政权因为庞大的军队而强盛,一些政权因为庞大的军队而负担沉重。古代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相对较少,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军费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政府不可能把所有收入都用于军费开支。
目前,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庞大的国家为美国。美国的总军费超过7000亿美元,约占美国总GDP的3%,财政收入的1/9左右。德国的军费则一直维持在GDP的2%以内,不少国家的军费开支都在GDP的3%以内。
军队总人数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总人数均在300万以内,少数国家的军队总数超过100万。特殊时期,军队的总人数可能会大大增加。二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总兵力曾经超过1000万。抗日战争结束之时,我国的总兵也超过了500万。
古代时期,不仅生产力相对低下,总人口也比较少,军队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我们古代历史的一些王朝,军队总数量也并不一样。战国时期,应该是我国古代总兵力最多的时期之一。
长平之战前后,各国的总兵至少超过200万。秦赵两国交战的总兵力超过了100万,其余五国的军队至少在100万以上。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力量最弱,总兵力也有30万。我国古代单一政权的总兵极少超过200万。
三国时期,我国的人口相对较少。三国前期,我国的总人口大约为七八百万,总兵力却有60多万。蜀汉的总人口为94万,总兵力却有,几乎9个百姓养一个兵。
长平之战时期,赵国和秦国征兵达到了极限,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当兵。特殊情况下,古代王朝也可以将军队扩大到几百万,但很难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如果各个王朝都拉满弦征兵,汉朝和唐朝的总兵力可以达到七八百万,宋明清的总兵力可以超过1000万。
每个王朝虽然可以按照极限征兵,却很难长时间供养这些士兵。长平之战仅仅打了两三年时间,秦国和赵国几乎都被拖垮。两国的统治者只有一件事——全力支持前线作战。当时,秦赵国内已经出现了饥荒。
正常情况下,一个王朝都不会拉满弦征兵。战事结束后,各个政权会大规模复员军队。西汉建立之初,军队总人数至少在60万以上。建汉之后,刘邦开始大规模复员军队,军队的数量大大降低。
汉武帝时期,是汉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外用兵比较频繁的时期,汉朝总兵约为六七十万。汉朝大部分时间,总兵力大约为30万左右。如果遇到战事,朝廷会临时征兵,军队的数量可能所有提升。汉朝兵力的巅峰时期也没有超过100万。
养多少兵马
秦朝的总军队人数相对较多,总兵力大约为100万。秦朝建立之后,南征大军为50万,长城军团约为30万,此外还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军队。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南征大军被赵佗按在了南越一带。巨鹿之战中,秦军约有50万大军。
隋朝时期,总兵力也比较多。隋炀帝时期,曾经多次征伐高丽,据说总兵力超过了113万(存疑),为我国古代王朝历次出兵之最。唐朝时期,前期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常规兵力并不多。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募兵制,全国的总兵力约为68万。
宋朝虽然比较羸弱,总兵力并不少。宋朝实行以兵代赈的政策,禁军的总人数不断攀升,宋仁宗时期禁军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20万,加上各地的地方军,总兵力超过150万。宋仁宗之后,北宋的总兵力开始逐渐下降,最终也维持在80万左右。
清朝人口超过4亿人,但是总兵力却不多。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人口为4亿,总兵力大约为80万。此后,虽然有洋务运动、小站练兵等,清朝的总兵力并不多。甲午战争后,清朝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
中国古代兵力的巅峰时期,应该在明朝。明朝的总兵力一直维持在80万以上,明朝灭亡之后,南明的总兵力也有50万。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时期,明朝的总兵力大概为100多万;明成祖时期,明朝总兵力约为150万。明朝巅峰时期的总兵力,大约为280万左右。
古代虽然以冷兵器为主,但是军队人数跟战斗力并不能划等号。北宋军队超过100万,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差。隋朝用了113万大军没有击败高句丽,唐朝用了不到10万便灭亡了高句丽。刘邦32万大军无法击败匈奴,卫青和霍去病仅用10大军便击败了匈奴。
明朝末年,军队超过了80万,农民军还有几十万,清军只有十几万,最终清军统一了全国。清朝晚期,军队总数超过了八十万,却败给了几千英军。历朝历代,也非常注意控制军队的总人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宋仁宗时期,军费开支占到财政开支的70%,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一般。王安石变法之后,开始减少军队数量,注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南宋初年,总兵力下降到80万左右,战斗力却不容忽视。
和平年代,各个王朝都会大规模削减军队数量,军队仅仅维持“够用”的水平。如果有战事,则会增加军队。为了减少军费开支,不少王朝会采用兵农合一的政策或者使用军屯等政策。所以,一般情况下王朝的军队不会特别多,战时则会有所增加。
alsong
我认为,小说和历史的差别可不是孙坚杀华雄还是关羽杀华雄真么简单的。根本就是两个世界的东西。他们有本质区别。小说家的语言和史官的语言不一样。因为读者不一样。老百姓就爱听谁谁大战几百回合,就爱听诸葛亮怎么一个计策烧几万兵,这些很爽。你要是讲什么世族,政治制度,地域,派系,早就没人看了。而史书本就不是给老百姓看来消遣的,是用来研究的。研究本身就很枯燥。问问老百姓,你要是君主,崔琰和典韦这俩,得到哪个你更高兴。很多人都说典韦啊,典韦冲上去几刀就砍死崔琰了。崔琰不就是聪明点,有没啥谋。汉末世家大族这一特色,演义里根本没有提。所以有什么好比的,本就不是一个次元的东西。
草木施施
如果看过《三国演义》,不少人可能会对古代军队的人数有所误解。《三国演义》中,各个政权动辄调动几十万大军。比如,曹操在赤壁之战中,用兵80多万;夷陵之战中,刘备直接出兵70多万。在电视剧和小说中,动辄几十万大军,甚至是上百万大军。实际上,百万大军有夸张的成分,一次性调动几十万大军的情况也比较少。大多数战争双方参战军队不过是十几万二十万的样子。
军队的开支
中国古代双方交战兵力最多的可能就是长平之战,秦国用兵60万、赵国用兵45万,双方总兵力达到了100多万。淝水之战中,秦晋双方动用的总兵力大约为90多万。巨鹿之战和彭城之战,双方交战的总兵力大约为60万左右。
一些著名的战役,双方交战总兵力实际上并不多。赤壁之战的总兵大约为27万,夷陵之战的总兵力约为10万,萨尔浒之战的总兵力为15万。蒙古西征的总兵力不过20万左右,唐朝出征突厥的总兵力不过10万左右。
无论是古代还是近现代,军队的开支都非常大。一些政权因为庞大的军队而强盛,一些政权因为庞大的军队而负担沉重。古代生产力相对低下,人口相对较少,政府的财政收入也相对较少。军费是一笔庞大的开支,政府不可能把所有收入都用于军费开支。
目前,世界上军费开支最庞大的国家为美国。美国的总军费超过7000亿美元,约占美国总GDP的3%,财政收入的1/9左右。德国的军费则一直维持在GDP的2%以内,不少国家的军费开支都在GDP的3%以内。
军队总人数
目前,世界各国军队总人数均在300万以内,少数国家的军队总数超过100万。特殊时期,军队的总人数可能会大大增加。二战时期,苏联和美国的总兵力曾经超过1000万。抗日战争结束之时,我国的总兵也超过了500万。
古代时期,不仅生产力相对低下,总人口也比较少,军队的数量也相对较少。我们古代历史的一些王朝,军队总数量也并不一样。战国时期,应该是我国古代总兵力最多的时期之一。
长平之战前后,各国的总兵至少超过200万。秦赵两国交战的总兵力超过了100万,其余五国的军队至少在100万以上。战国七雄中,韩国的力量最弱,总兵力也有30万。我国古代单一政权的总兵极少超过200万。
三国时期,我国的人口相对较少。三国前期,我国的总人口大约为七八百万,总兵力却有60多万。蜀汉的总人口为94万,总兵力却有102000,几乎9个百姓养一个兵。
长平之战时期,赵国和秦国征兵达到了极限,全国十五岁以上的男子都要当兵。特殊情况下,古代王朝也可以将军队扩大到几百万,但很难出现这种极端情况。如果各个王朝都拉满弦征兵,汉朝和唐朝的总兵力可以达到七八百万,宋明清的总兵力可以超过1000万。
每个王朝虽然可以按照极限征兵,却很难长时间供养这些士兵。长平之战仅仅打了两三年时间,秦国和赵国几乎都被拖垮。两国的统治者只有一件事——全力支持前线作战。当时,秦赵国内已经出现了饥荒。
正常情况下,一个王朝都不会拉满弦征兵。战事结束后,各个政权会大规模复员军队。西汉建立之初,军队总人数至少在60万以上。建汉之后,刘邦开始大规模复员军队,军队的数量大大降低。
汉武帝时期,是汉朝的鼎盛时期,也是对外用兵比较频繁的时期,汉朝总兵约为六七十万。汉朝大部分时间,总兵力大约为30万左右。如果遇到战事,朝廷会临时征兵,军队的数量可能所有提升。汉朝兵力的巅峰时期也没有超过100万。
养多少兵马
秦朝的总军队人数相对较多,总兵力大约为100万。秦朝建立之后,南征大军为50万,长城军团约为30万,此外还有分布于全国各地的军队。秦末农民起义爆发之后,南征大军被赵佗按在了南越一带。巨鹿之战中,秦军约有50万大军。
隋朝时期,总兵力也比较多。隋炀帝时期,曾经多次征伐高丽,据说总兵力超过了113万(存疑),为我国古代王朝历次出兵之最。唐朝时期,前期实行府兵制,兵农合一,常规兵力并不多。唐玄宗时期,开始实行募兵制,全国的总兵力约为68万。
宋朝虽然比较羸弱,总兵力并不少。宋朝实行以兵代赈的政策,禁军的总人数不断攀升,宋仁宗时期禁军总人数已经超过了120万,加上各地的地方军,总兵力超过150万。宋仁宗之后,北宋的总兵力开始逐渐下降,最终也维持在80万左右。
清朝人口超过4亿人,但是总兵力却不多。鸦片战争时期,清朝的人口为4亿,总兵力大约为80万。此后,虽然有洋务运动、小站练兵等,清朝的总兵力并不多。甲午战争后,清朝已经到了无兵可用的地步。
中国古代兵力的巅峰时期,应该在明朝。明朝的总兵力一直维持在80万以上,明朝灭亡之后,南明的总兵力也有50万。根据《明史》记载,朱元璋时期,明朝的总兵力大概为100多万;明成祖时期,明朝总兵力约为150万。明朝巅峰时期的总兵力,大约为280万左右。
古代虽然以冷兵器为主,但是军队人数跟战斗力并不能划等号。北宋军队超过100万,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差。隋朝用了113万大军没有击败高句丽,唐朝用了不到10万便灭亡了高句丽。刘邦32万大军无法击败匈奴,卫青和霍去病仅用10大军便击败了匈奴。
明朝末年,军队超过了80万,农民军还有几十万,清军只有十几万,最终清军统一了全国。清朝晚期,军队总数超过了八十万,却败给了几千英军。历朝历代,也非常注意控制军队的总人数,提高军队的战斗力。
宋仁宗时期,军费开支占到财政开支的70%,军队的战斗力却非常一般。王安石变法之后,开始减少军队数量,注意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南宋初年,总兵力下降到80万左右,战斗力却不容忽视。
和平年代,各个王朝都会大规模削减军队数量,军队仅仅维持“够用”的水平。如果有战事,则会增加军队。为了减少军费开支,不少王朝会采用兵农合一的政策或者使用军屯等政策。所以,一般情况下王朝的军队不会特别多,战时则会有所增加。
柯北老猫
关羽没有过五关斩六将,没有斩文丑,没有温酒斩华雄。文丑是曹操军队干掉的,华雄是齐天大圣孙坚干掉的。没有三英战吕布,孙坚带军队打败过吕布。没有火烧博望侯,火烧新野不是诸葛亮干的,没有草船借箭,没有借东风,没有空城计。季汉没有五虎上将,只有四虎,赵云不在其列。
阿蛮
最热门答案在我看来实属搞笑,自以为读了一本《三国志》便觉得历史不过如此,千古佳话不过尔尔。
诸葛亮真正让人匪夷所思的地方
“以前总看见一个人被夸后来发现可能不是那么回事于是一横心走极端决定质疑这个人的一切。”
许多人对许多事,都经历过类似心情。大多是小时候深信不疑、稍年长后心生疑窦,最后悍然转向。这种逆反心态,基于逆反心理,外加深感被欺骗后的补偿心理,很容易让一个形象,从被高估转而到被低估。通俗些讲,叫做一粉顶十黑。
比如现下,诸葛亮,即是如此。
传统的民间诸葛亮形象,基本由罗贯中《三国演义》塑造,辅以各类民间传说。大体上,诸葛亮总是羽扇纶巾,仙风道骨,呼风唤雨,足智多谋,老成持重。京剧里,周瑜总是年少英俊,诸葛亮总是一把胡子,很少人在意:周瑜比诸葛亮还大了六岁。大体上,传统的诸葛亮,是民间概念里的智者形象,大有妖道风范。鲁迅先生总结过,罗贯中“状诸葛之多智而近妖”。
可惜,罗贯中不是个好拥趸。夸人也夸跑偏。这不,一粉顶十黑了。
等这一代人接触过一些正史,发现诸葛亮并没有火烧博望、水淹白河、火烧藤甲兵、草船借箭、借东风,发现诸葛亮并没有《三国演义》那么翻云覆雨算阴阳尽在掌握,便不免生逆反情绪。读书大略而过的,很容易握住陈寿的两句话做文章,曰: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噢!原来诸葛亮不擅长奇谋和将略啊!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呀!都明说诸葛亮不擅长应变将略了!!
于是,罗贯中苦心经营的妖道诸葛亮形象,基本垮台了。
但是,等一下: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罗贯中从来没认真讨论的一个事:诸葛亮不是个老成持重的小老头儿。
陈寿说,诸葛亮身长八尺。汉尺一尺合23公分,诸葛亮有184公分高,身材伟岸。三国时,大家并不那么高,《三国志》里,连太史慈七尺七寸约合177公分,都要提一句,诸葛亮在当时,“身长八尺,容貌甚伟”,高而且帅,兼且“少有逸群之才,英霸之器”。周瑜的相貌之好,天下皆知,然而史书上也不过“瑜长壮有姿貌”。仅论描述,还未必胜过诸葛亮。
这个高而又帅、家世还颇有背景——诸葛亮祖上诸葛丰当过司隶校尉,叔叔诸葛玄领过豫章太守——的山东男子,二十七岁上遇到了刘备,然后送出隆中对。话说,一千八百年后的今天,一个二十七岁、从没参加过工作、手握互联网、可以搜索各类信息的男生,开着PPT,给老板做预言,规划二十年后天下局势,只要能中个十之七八,也算是很了不起了,足以让股评家们羞杀;而当日,刘备面对的,是这么个演示:
那年刘备四十六岁,已经跟过了公孙瓒、陶谦、吕布、曹操、袁绍和刘表,到处得人心,但到处不顺利。他对面是一个二十七岁,没有互联网,没有工作经验,184公分高,相貌英俊的山东青年,在跟他说:不可与曹操争锋;可以与东吴结盟但不可图之;应该先占据荆州,然后拿下西川益州,如此天下三分;等天下有变,荆州益州各出一路兵马夹击中原……
刘备当时,一定觉得很玄幻吧?身为刘表手下客将,一个省级军阀的跟班,听一个青年跟他谈论如何分割天下?
——当然,三国时,许多人都做大战略规划。比如,鲁肃、甘宁和周瑜,都提出过西取巴蜀,统一南方,和曹操分割天下。如果论战略的宏伟程度,这几位的想法,都不下诸葛亮的隆中对。问题在于:他们的构思,始终是构思;而诸葛亮的隆中对,在整整十二年后,完全实现了——公元219年,刘备平了汉中,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关羽从荆州北伐,打得曹操意欲迁都……
如果不是孙权和吕蒙背弃盟约偷袭荆州,诸葛亮简直像个预言家。在看着诸葛亮的构思一步一步迈向现实的时刻,刘备会不会偶尔一迷糊,觉得诸葛亮是穿越来的?
罗贯中从来没认真讨论的一个事:诸葛亮,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刘备的思维方式。
就在刘备当阳败北时,诸葛亮跟他提出要求,去和孙权结盟,共击曹操。此后诸葛亮渡江与孙权结盟,赤壁一战成功。很少有人思考过:如果诸葛亮不在,刘备会怎样?依照刘备一贯的做派,他很可能直接依附了孙权,成为孙权的客将——一如此前,他依附刘表、袁绍、曹操们一样。
而在拥有了诸葛亮之后,刘备第一次,试图主动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领地。
然后,他的天下,才真正逐步开启。
罗贯中从来没能说好的一个事:诸葛亮,是个贤相。
陈寿在《三国志》里,说诸葛亮可以和管仲、萧何、子产、召公这些前代神话宰相相提并论。按刘备死时,诸葛亮四十三岁,为蜀汉实际的统治者。他所做的事儿:抚慰百姓,规定礼仪,确立官职,制订制度;开诚布公。实事求是,不搞虚的。结果是整个蜀汉对诸葛亮,是“畏而爱之”。又怕他,又爱他。奇怪吗?因为诸葛亮的治政风格,不是滥好人和稀泥,而是严刑峻法,行事狠辣。为什么没有抱怨呢?因为他老人家处事太公平了,没人能抱怨。
——执法松泛招人爱,不难;执法严格,还能招人民热爱,这才是神话。
——换句话说,诸葛丞相,其实是诸葛青天大老爷啊。
诸葛青天的私人品德是完美的,这一点,罗贯中也很少说及。
诸葛亮曾跟后主说过,他的财产,合计是成都的八百株桑树和十五顷薄田,他自己死的时候,不会留下多余财产。到他故世时,确实如此。诸葛亮逝世后,蜀汉百姓私自在道旁祭祀他,最后朝廷看着没法子了,立起庙来,于是香烟鼎盛,真是有十里长街祭丞相的意思。诸葛亮殁后数十年,西川人民都在念叨诸葛亮好,仿佛西周人民歌颂周公召公一样,把他当圣人看待。
当然啦,罗贯中也不会提及的其他事实:
——虽然诸葛亮的《出师表》大家都会背,但大家很少意识到,他给刘禅安排的董允、费祎、蒋琬那几位多么帮忙。诸葛亮出征在外,朝廷照常运转;诸葛亮死后,蒋、费、董又让蜀汉朝廷稳稳运转了三十年。而在此期间,曹魏经历了正始之变,司马家当政,一个皇帝被贬黜(曹芳)、一个皇帝被杀死(曹髦);东吴则有诸葛恪和孙郴两代权臣被杀,一个皇帝被废(孙亮)。相比起来,蜀汉直到灭亡,未曾内乱。
——诸葛亮确实是个发明家。虽然木牛流马没有传说中那么神奇,南征孟获时发明了馒头也只是传说,但连弩、铸刀等还是够瞧的。日理万机的政治家还能顺手搞搞发明,普京估计也得发愣。
最后,终于得说到诸葛亮的军事才华了。
一向对诸葛亮的争议,总觉得正史中的他,没有如《三国演义》那么神出鬼没,尤其是陈寿这两句话:
“然亮才,于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嗯,诸葛亮不擅长奇谋和将略。
“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嗯,诸葛亮不擅长应变。
但是……等一下。
陈寿说诸葛亮长于治戎,治戎者,整饬军队是也。史书说诸葛亮用兵,“止如山,进退如风,兵出之日,天下震动,而人心不忧。”这几句,基本就是《孙子兵法》提到的境界了。兵法严整,不扰百姓,岳飞的岳家军也不过如此。至于他的屯营布阵,更是杰出,司马懿在诸葛亮死后去看他的营垒布局,感叹“天下奇才也”。
治军有法,统御有方,不过如此。
三国时,天下十三州。曹魏九州半,东吴二州半,蜀汉一州。人口,曹魏超过四百万,蜀汉灭亡时三十八户,九十七万。吴国大鸿胪张俨的说法是:诸葛亮能用的兵力,基本也就是五万之数;曹魏的地界,十倍于蜀汉。结果是?
诸葛亮北伐,得到三郡响应,马谡街亭违背诸葛亮命令,败北,诸葛亮退兵。
诸葛亮攻陈仓,粮少退兵。魏国追击,王双被斩。
诸葛亮派陈式取了武都、阴平二郡,从此这两处半永久归于蜀汉统辖。
诸葛亮北伐,司马懿亲自督率张郃、费曜、戴陵、郭淮等来战,诸葛亮退兵,张郃追击,被射杀。
——这里得多提一句。张郃是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众所周知,曹魏除了夏侯惇、夏侯渊、曹仁、曹洪这几位亲贵大将,就是张辽、乐进、于禁、张郃、徐晃这五位最厉害了。夏侯渊死于定军山刘备指挥的黄忠所部,于禁被关羽擒住,张郃死于诸葛亮之手。张郃死时,是国家第二高的军事长官车骑将军。
诸葛亮最后一次北伐,与司马懿相持。司马懿不敢出战,又被手下嘲笑“畏蜀如虎”,于是跟魏明帝玩双簧:上书要求出战,魏明帝问辛毗“他要出战就出啊,这是闹哪出?”辛毗:“他这明摆着是不想出战又得摆姿态”,于是辛毗亲自拿了天子诏令去前线,“不是司马懿不敢跟诸葛亮打看见没,是天子不让!”司马懿这才慑服了人群。
不知道您怎么看,但拿现在打个比方吧:
一个面积不到我国1/9,人口不到我国1/4的南方国家,跑来打我国五次,打得我国只有还手之力,我国军衔排第二的张郃元帅还战死了。
作为被攻打的那方,您会觉得脸面有光吗?
哪位说了:不对啊,陈寿不是说诸葛亮应变战略,不是长处吗?
实际上,原话是这样的:
“然亮才,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于将略。而所与对敌,或值人杰,加众寡不侔,攻守异体,故虽连年动众,未能有克。”
翻译的意思:
他诸葛亮,相比起奇谋来更擅长治军,管理人民的本事比战略强,他所遇到的又是人中豪杰,加上又是主动进攻,加上人还不如你多,所以没能成功……
——这话细想,不大好听。好比有人跟你说,“哎呀我打麻将比较好,德州扑克不大行;您又是人中豪杰;我筹码还不如你多;在你家打德州扑克,我没打赢你”——你会不会觉得,他那句“人中豪杰”,有点讽刺的意思呢?
——如果这样的人还算“不会打仗”,那他的对手们,真是要羞愧死了。
第三方观点,吴国大鸿胪张俨认为:
诸葛亮用一州的土地,跟曹魏比起来,也就是九分之一的实力对比,结果因为耕战安排得当,刑法整齐,反客为主,几万步卒,居然有气吞天下之势;司马懿占据十倍的实力,手握精锐,居然没有擒诸葛亮的意思,只是忙于自我保全,让诸葛亮自来自去。假设诸葛亮不死,那么魏国从西北到中部,无法解甲释鞍。到这地步,胜负也很明显了。
——就这样,还能说诸葛亮没胜过司马懿么?
当然,还是会有一批异想天开的,认为诸葛亮没采用魏延同样异想天开的“子午谷奇策”,太保守啦,殊不知魏延建议的子午谷奇策想要成功,得满足以下条件:他自己掌握占蜀汉人口1/200之一的精锐,不带大量粮草奔袭,指望到长安后,魏国人会屁滚尿流,主动逃出长安,还得要求诸葛亮等后续部队迅速跟进——这些套路,也就是赌棍敢玩儿。然而,诸葛亮不是赌棍。
实际上,在公元234年,五十四岁的诸葛亮面对的是这么个局势:
二十七年前,那个又高又帅的山东青年,在曹操已经控制天下2/3的状态下,开了这局游戏。按说,天下定了2/3,这个开局,已经太晚太晚了。好比说,你在2007年发布智能手机系统,还来得及群雄逐鹿;到2015年,ios和安卓分割了天下,wp都分不了羹时,你发布了自己的第一款系统。
然而,诸葛亮认准了四十六岁、颠沛流离、四处给人打工的刘备,自己选择了hard模式。
他给刘备布置了隆中对,让刘备第一次试图拥有自己的领地。他为刘备促成了孙刘同盟,击退了曹操,掌握了荆州,控制了西川和汉中,三分天下。到此为止,他的计划很成功。他从当一个县级干部的秘书,一直把他推到了三分天下的君王位置。
然后,计划因为孙权和吕蒙偷袭荆州、斩杀关羽,随后是夷陵之战,以及刘备逝世——诸葛亮曾因为没劝住刘备而感叹法正的早逝。到此为止,这局hard模式下的游戏,其实已经输了。
但他没有认输。他靠自己完美的人格和才能,担当着蜀汉实际的君主地位,营造了一个富裕繁荣、路不拾遗、没有醉汉的国家——一个没有了他,还是可以支撑三十年稳定的国家——然后用只占对方1/9的资源,不断攻击曹魏,试图让曹魏再一次发生内乱,然后把握住机会。他没什么物欲,家里也只有桑树八百、田十五顷。吃得少,想得多。
曹操手下,有自己出征时在后方主持日常工作的荀彧,有专门负责出谋的荀攸,有问啥意见都懂的贾诩,有给他下决定的郭嘉,有程昱、刘晔、蒋济、司马懿们。而诸葛亮,在刘备出征汉中时负责日常工作,在与刘备初遇时给他规划未来行程,给刘备下决定,最后自己亲自负责规划国家、制定法度、选拔官吏、训练、整饬、日理万机之余,还能搞搞小发明。
是什么力量在支撑着他,把这个一开始就注定要输,好容易打出转机又被盟友插了一刀的局面,一直扛着,一直到濒死之际,还坚持领着军队,在西北渭水边缘战斗呢?不知道。
很多年后,东晋的桓温遇到一个百岁老人,说少年时见过诸葛亮。于是有以下对话:
桓温:“诸葛丞相今与谁比?”
老人:“葛公在时,亦不觉异;自葛公殁后,不见其比。”
我们开了上帝视角,会觉得诸葛亮的所作所为,似乎也不那么可怖。
真站到他的处境,想一想他的日常生活,想一想公元207-234年间他的所作所为,如何硬生生改变了一个时代的走向,才能领会到他的匪夷所思。而且,他并不是罗贯中笔下全知全能的妖道,而是一个得吃饭喝水,会紧张会惊惧,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品格来应对乱世的普通人。
站在他的世界里,用诸葛亮的眼光打量一下周遭,想象一下好了。
疯狂红
绍并不像演义里那么不堪,事实上这些世家子自小接受良好的教育,而袁绍更是其中的佼佼者。袁绍出身庶子,才干不凡,相比袁术,袁绍可以说孤身在冀州打拼。要知道袁家是在豫州汝南,袁术能够在那里得到很大的支持,袁绍则不然。最后袁绍手下精兵强将,最多占据幽州冀州并州青州四州之地,为第一大诸侯。之所以为曹操击败,窃以为袁绍有几个问题存在。一,心不齐,内斗严重。二,袁绍统一四州之地,骄傲是必然的,因为曹操无论是军队还是人口都远远不如袁绍。仅仅是冀州的人口就远超过兖州,如果说是谋士将领,当时没有直接和曹操打过仗的袁绍手下的谋士将领是不会认为对方会比自己厉害的。其实光看阵容,田丰沮授并不输于荀攸郭嘉,沮授不仅善军谋,还会带兵。河北四庭柱外加韩猛等,并不弱。
aprilwen
诸葛亮不是赤壁的妖术师,也不是多智而近妖,而是一位绝顶的政治家,其军事能力也非常出色,三国演义吹歪了诸葛,而历史上的诸葛比演义更令人佩服。刘备不是个爱哭鬼,如果英雄不能够恰好地评价他,那么就是枭雄。没有那么多的战役之前的未卜先知,没有那么多看到人物就断定他一生的事实。赵云一生的官职都不是很高,但是不能以此说明他不厉害。有很多人物的自然死亡,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
梅西白娘子
历史永远都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
1.野史是相对于正史来说的。正史的关注点在帝王将相,政治经济等。
2.野史就是一个人的另一面。正史和野史互相补充,你能更全面的了解历史事件和人物。
3.胜者为王,败者为寇。历史是存在的,但历史书是有立场的
电脑组装
真实的历史和野史差别大吗?
首先我认为你的问题不太好,真实的历史和野史不具对比性,一般是正史和野史进行对比,真实的历史很难定义的。
历史,简称“史”,指对人类社会过去的事件和活动,以及对这些事件行为有系统的记录、研究和诠释。历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文学家们如何书写历史,历史都以自己的方式存在,不可改变。历史是真实的,但我们看到的历史史料不一定真实。
我们读史明鉴。历史的问题在于不断发现真的过去,在于用材料说话,让人如何在现实中可能成为可以讨论的问题。历史是延伸的。历史是文化的传承,积累和扩展,是人类文明的轨迹。
我们更多的用历史指代正史,但也存在为当权者言的现象,美化当权者。
野史,所谓的与正史相对的民间编撰的历史,其大部分是根据传闻、神话等编写,有的具有真实性,而有的则有待考察。如中华帝国野史等。一般认为是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野史也有真实存在的部分,也有写作者为满足读者猎奇而杜撰出来的。
cherryhom
科普一些文献学常识,与野史相对的不是真实的历史,而是正史。
正史是什么意思呢?简单来说就是由各个朝代官方编撰并收藏的的史书。其最大的特点就是官方性。
以四库全书总目·史部为依据,正史类仅有我们熟知的二十四史: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bai志、晋书、宋书、南齐du书、梁书、陈书、魏书、北zhi齐书、周书、隋书、南史、北史、旧唐书、新唐书、旧五代、史新、五代史、宋史辽、史金史、元史、明史。
那么,正史作品的官方性是否可以使其真实性凌驾于野史之上?不,这种说法有很大偏差。
官方著史在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超越野史:
其一、道德上的合法性。正史类作品往往是受到当时政府的支持而进行编纂的,其道德地位比民间的私人著史要高很多:正史往往会得到官方认可,而野史不会。
第二,材料上的丰富性。这一点会间接影响正史的可信性。由于受到官方支持,正史的编纂者被政府允许查询大量藏于政府藏书机构所收藏的大量原始文献,这些原始文献包括前朝的经济统计数据、大臣所上的奏章、起居注与实录等。
有时,作者还可以用其官方背景去探访历史的亲历者,例如司马迁(或其父亲)编写史记时曾去拜访目睹荆轲刺秦的夏无且,在撰写项羽本纪时也亲自探访过得到项羽首级的吕马童的同僚的后人。
除此之外,作者还可以参考政府所收藏的由私人编纂的野史或是官方的正史。唐代所编撰的南史与北史中的很多内容就以宋、齐、梁、陈、魏、齐、周、隋八书为史源。
综上所述,正史的官方性只能间接的影响其真实性,也就是说,正史的编撰者可以接触到的资料比也是编撰者要多得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正史的真实性就一定比野史高。举个例子,魏收编纂的《魏书》也是正史,但魏收将大量私人感情用于本书的编撰工作中,凡是史官的祖先姻戚,“多列史传”,“饰以美言”,还有受贿行为。这使得《魏书》其中包含大量神乱古怪的惊奇故事或是奇闻异事,可信度相当之低,这一点也相当被后人诟病,但是由于魏书乃是官方修史,因此也是正史。
enya
问的问题有问题。我觉得你的本意应当是问,正史和野史哪个更可信,或者是正史和野史差别大吗?
这个不好具体回答,要分情况。比如,宋史是正史,但由于他采用了大量的金佗粹编的内容。而粹编的很多内容是孤证,可信度不高,导致了宋史这段记载的可信度也不高。
野史也有这种情况。
还有一点,正史中很多官修史书都是当朝修前朝,很多地方肯定也是不可信的。
到底怎么才能知道历史的真相?很难,可以说历史没真相,唯一能做的就是多看,多比较。自己判断。
达达娃的影子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首先,要把几种“历史”,做一个基本的梳理。
先举一个例子。A和B在大街上打了一架。这是一个真实发生的事件,是一个永远不能否定的客观存在,很多人都看到了,并且还有录像作为证据。那么,根据这个事件,开始进行历史记录,就会出现几种情况。
1.某年月日A和B在某地打了一架。这个记录,肯定可以说成是历史,但是缺点是不完整。比如,他俩为啥打架?谁先动的手?最终结果如何?有没有形成法律纠纷?等等等等诸多细节都没能进行详细描述。
2.A作为亲历者,也可以进行记录,他写到:某年月日在某地与B打了一架。因为我走路时他踩了我的脚,我让他道歉他不肯,所以动手打起来了,后来有人过来拉架就算了。这个记录也有问题,就是B为什么踩了A的脚?就算通过录像能证明B确实踩了他的脚,B有没有感知到?就算感知到了,B为什么不道歉?等等还是有许多不清楚的地方。
3.B作为亲历者,也进行了记录。某年月日在某地与A打了一架。因为自己在好好走路,那个A非说自己踩了他的脚,其实自己并没有踩他,所以打了起来。后来我看有人过来,怕是他的同伴,双拳难敌四手,不能吃眼前亏,我就停了下来,不知怎么他们也没有继续纠缠,事情就结束了。注意,B的记录,对于A认为的拉架者有与A完全不同的认识。另外,他的记录也缺少其他的细节。比如A为什么说他踩了脚?他自己又是如何确认自己没有踩到对方的?等等。
4.后来惊动了警察,把当事人还有边上看热闹的目击者,拉架的人,都调查走访了一遍,做了尽可能忠实客观过程的记录:某年月日某地A和B打架。起因是A认为B踩了他的脚,但是B说没有踩到,后来调阅周边监控,发现两个人走路时是相对而行,由于人行道比较狭窄,来来往往的人比较多,在两个人错身时,确实发生了脚部解除,但是无法确认是B踩了A,因为脚部接触面积极小,时间很短,也不会对双方造成任何伤害。A要求B道歉,B说自己没有踩到对方,坚决不肯,于是动手打了起来。A说是B先动的手,B说是A先动的手,从监控来看,B存在抬手动作,在没有接触到A之前A直接抬手击打到了B的上臂。A认为B抬手的动作就是要打过来,所以进行了阻挡,而B说自己抬手根本就不是想打A。几个目击者说没看清谁先动手,拉架的人说见两个人撕扯在一起,就急忙过去给分开了。因为互相都没有受到实质伤害,分别进行了批评教育。
5.有一个人听说了这件事,也做了一个记录,记录如下:某年月日某地两个人打架,据说是其中一个踩了另一个的脚,不但踩了脚,还连续踹了两下,让被踩者忍无可忍,奋起反击,旁观者有两个人也来帮忙,伸张正义,把那个不讲道理的踩人者痛殴一顿,最后打的鼻青脸肿,血流满地。
6.如果边上看热闹的人进行记录,还会出现CDEFG等诸多版本。
问题来了,哪个记录是符合客观过程的呢?
其实,哪一个记录,都不可能完全的符合乐观过程。可以这么说,任何一个客观过程,要想进行百分之百的客观记录,也都是不可能的。
从历史记录的角度来说,1234都是历史,按照行话说是“正史”,但是这个正史,由于记录的人不同,已经有了很大的差别。5只能说是野史,野史的记录,也是历史的一种,跟历史真相,也会有很大的差别。
归根结底,任何可以“读到”的历史,都不可能是真实事件的再现,它只能是记录者根据自身主观印象进行的记录而已。不但是主管印象,还有主观思考在里面,比如记录者的喜欢或者讨厌,憎恶或者褒扬。这样一来,同一个事件,也就出现了很多不同的“历史”。这个差别,不管是“正史”还是“野史”,都是永远存在的。
momo橙子小姐
chiling
历史没有第一真相,只有近似真相。史书的可信度是由作者的态度、能力和治学方法决定的。总的来说,野史作者有可能对历史事件的记载只注重某个方面,没有全局观,或者更受个人情绪影响。正史又过于和谐。所以说中国虽然有煌煌二十四史,但是,前四史才被认为是最可信的。
─━☆丫丫ゞ
其实这个问题中的真正的历史我觉得是不准确的,因为历史是人们记录下来的,很多我们都无法确认其真实性,而古人素有成王败寇之说,所以正史也会有很多地方,由于史官所处的位置问题,无法说出真实的史实,而且很多写史书的人所写的东西会带有个人观点,就好比我们的认知中,曹操是一个奸诈小人,而事实上并不是这样,包括周瑜,刘备等等,很多与我们所熟知的并不相同,我们只能结合多方言论进行推测,所以正史和野史的差别只能说立场差别很大,其他的方面不会很大
muse
正史和野史的区别就在于:正史为统治者服务,野史为欲全面了解历史的人服务;正史为统治者歌功颂德,野史要揭伤疤;把正史和野史揉合在一起,就会看到立体的历史。 野史应包括:秘史,外史,艳史,逸事,杂录,记事等,总之,正史未记载而涉及到历史事件独立文字,都应称为野史。
|▎°●.M
感谢邀请!
一、性质不同
1、正史由官府主持编写,具有政府权威性。
2、野史指古代私家编撰的史书,与官修的史书不同的另一种史书,与“正史”相对而言。古代有“稗官野史”的说法,稗官者,采录民俗民情的小官也。
二、编写时间不同
1、正史通常由下一个朝代修订。
2、野史是当代所编,虽然显得粗鄙,但部分内容具有原始性、真实性。
三、考证不同
1、正史是指以纪传体、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为编撰体例的史书。正史可以考证,总体而言,正史是最可信的。
2、野史,没有人知道它是真是假,一般靠百姓流传下来,没有书可以考证。简单的讲,野史所说之事,是否真实在历史上发生,还待定,很有可能是杜撰的。
四、趣味性不同
1、野史的趣味性大于真实性,娱乐性大于严肃性。
2、正史则是注重真实性,以理服人,以信服人。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史官宁肯掉脑袋也不愿按照统治者的意思篡改历史,这就是正史的价值。
觉悦禅喜
真实的历史是通过历史学家在众多的史料档案中还原历史本来面目,曾经这个事件是怎么发生的,最终造成了什么后果。曾经历史人物成长轨迹,经历什么。客观还原历史人物。不以历史学家研究自身喜好而来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做出客观公正认识,告诉公众一个真实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
野史是口传和演义成分多,没有档案和史料作为支撑。
金芒果
对于我们来说,野史往往等于是一些历史人物的趣闻轶事。但是实际上史家眼中的野史则是一些具有一定史料价值的笔记小说。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其实自从孔子修“春秋”以来,野史就是古代正史的重要来源,史失求诸野。如果一旦正史记载出现不足,自然需要“野史”来补足,所以野史从来都不是和正史对立的,正好相反,野史是正史的重要来源,甚至可以比正史更加“正史”。
比如清代修四库全书的馆臣曾经评价:“建炎以来朝野杂记为南渡以来野史之最详者,言宋事者当必于是有征焉”,建炎以来朝野杂记虽然是一部名义上的野史,却是那个时代可信度最高的史书,所以实际上野史的概念最关键并不在于其可信度,而是在于其是否出自“官方”亦或是“大儒”的手笔。
而且野史往往存在一些正史不能说的话的作用,比较典型的就是明末清初等特殊时期的历史记录。由于清代对于南明的历史讳莫如深,所以修撰南明历史的那些史家往往就不得不以“野史”的形式来展现,比如著名的罪惟录也就是明书的蓝本,干脆就直接砌进墙里面,因为这些内容确实对清廷来说刺激极大,直到民国时期这本奇书才从墙里面被翻出来。
其实对于野史的研究,往往也体现出古代学者们的一定偏见,但是正史的正,却也不是那么正的。
【所以你们觉得是什么呢?下方点击回复一起讨论下吧!我是你们的无穷琦说~】
疯吇鱼
差距就在于:史书是皇帝和史官商量着写的,不能乱写,必须抹黑上一个王朝,夸赞新王朝!
野史:写的就是那些被抹黑,胡乱夸耀的真面目,但是也夹杂了书写野史人的个人情绪,他喜欢你,就好好评论你,如果跟你天生不和,听到你名字就想吐,能把你写好?
书写着是人不是机器,是人就会有情绪,七情六欲!参考就行
jaesoo
野史是流传在民间的传闻,其中不乏有真实的历史事实,但也有道听途说,添油加醋的虚伪的传闻。
正史是历代的宫廷所编写的历史资料,但是真实性也是有折扣的。
野史和正史都是历史,只要结合两者,经过仔细的研究,就有可能重现历史原貌。还给我们一个真实的历史。
野史是流传在民间的传闻
正史是历代的宫廷所编写的历史资料
cherryley
您好,很荣幸能回答这个问题。
不仅真实的历史和野史差别很大,甚至就算是真实历史,不同时代的记载差别也会很大。这里我们可以拿三国历史举个例子。
前者是由陈寿撰写的史书,是正史;后者是罗贯中在正史基础上,加入野史传说后创作的文学作品。
我们对比两本书的内容,可以看到很多正史和野史的差别。
从整体基调上看,《三国志》褒曹操而贬刘备,《三国演义》刚好相反,褒刘备而贬曹操。
从历史事件上看,草船借箭、借东风、空城计正史上都没有;华雄不是二爷杀的,死在了孙坚手里,过五关斩六将也没有,蔡阳是被刘备干掉的,青龙偃月刀在历史上应该是长矛一类的兵器,甚至还提了下关羽抢人妻没抢过曹操;子龙也没有在长坂坡七进七出,历史记载这事很可能是文鸯干的。
这些还都是真实历史和野史差别的一部分,已经足够推翻很多我们所喜欢的故事了。对了,在历史上貂蝉都是不存在的,你就说扎心不。
我们刚好可以借文鸯来分析第二点。
很多人认为文鸯是三国正史中的战神,因为《资治通鉴》中有他七进七出杀了千百人的记载。
但是,如果我们把宋代以前的几段史料放一起看看,就会发现这里有点问题。
首先是东晋的魏氏春秋:
钦中子小名鸯,年尚幼,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俶率壮士先至,大呼,大将军军中震扰。钦后期不应。会明俶退,钦亦引还。
这里简单介绍了文鸯,但还没有出现文鸯单骑退千军的描写。
然后是唐朝时期的晋书:
钦子鸯,年十八,勇冠三军,谓钦曰:“及其未定,请登城鼓噪,击之可破也。”既谋而行,三噪而钦不能应,鸯退,相与引而东。帝谓诸将曰:“钦走矣。”命发锐军以追之。诸将皆曰:“钦旧将,鸯少而锐,引军内入,未有失利,必不走也。”帝曰:“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鸯三鼓,钦不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遁,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去也。”乃与骁骑十余摧锋陷阵,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帝遣左长史司马琏督骁骑八千翼而追之,使将军乐林等督步兵继其后。
这里记载就比较详细了,对话和描写也多了起来。后边出现了千军的身影,但是并没有说文鸯和这八千骑兵有啥冲突。
最后是宋朝时期的《资治通鉴》:
钦子鸯,年十八,勇力绝人,谓钦曰:“及其未定,击之,可破也。”于是分为二队,夜夹攻军。鸯率壮士先至鼓噪,军中震扰。师惊骇。所病目突出,恐众知之,啮被皆破。钦失期不应,会明,鸯见兵盛,乃引还。师谓诸将曰:“贼走矣,可追之!”诸将日:“钦父子骁猛,未有所屈,何苦而走?"师曰:“夫一鼓作气,再而衰。鸯鼓噪失应,其势已屈,不走何待!”钦将引而东,鸯曰:“不先折其势,不得也。”乃与骁骑十馀摧锋陷陈,所向皆披靡,遂引去。师使左长史司马班率骁将八干翼而追之,鸯以匹马入数干骑中,辄杀伤百馀人,乃出,如此者六七,追骑莫敢逼。
这时候就出现了文鸯单骑杀穿司马师八千骑兵,杀穿七次,一次杀了几百人,也就是说,八千骑兵至少被他杀了一千人。
总觉得哪里不太对劲。
可能是因为时代发展了,在整理史料的时候,可以查阅更多的典籍,所以这三本书的记载越来越详细。
但从客观上看,一个人一匹马,杀了一千个骑兵。这得杀多久?这马是不是赤兔马?
所以真实历史会因为时代的不同,撰写人的不同,查阅的典籍不同等很多原因,在同一段历史的记载中出现差别。
我们现在看到的历史,是过去所有岁月动态的累积,所以肯定存在和完全真实历史的偏差。
史书典籍往往晦涩难懂,野史多为演义传说,民间故事,传播性本来就广。
这样就造成了有些正史、野史被人弄混的尴尬局面。
平时读书消遣自然没有什么影响,但要是涉及到正经研究,那就一定要擦亮眼睛,仔细区分了。
以上。
我是@漫卷史书喜欲狂,非常感谢您的阅读。
每天我都会更新原创历史内容,感兴趣的话希望您能点个关注,多谢!
泰国旅游通
这个不好说。
所谓历史,理论上讲,就是以前发生过的真人真事。
真实的历史,一般而言,是官方的所谓“正史”,跟人感觉好像可信度比较高。但记得一位名人说过:历史就是一个任人打扮的小姑娘。封建王朝皇权独尊,文字狱这么厉害,正史记载的肯定都是刻意“打扮”后,统治阶级比较满意的,能有几分可信度不好说。
野史嘛,多为老百姓口耳相传的小道消息,跟狗仔队的花边新闻差不多,大多荒诞不经,可信度也不高;但有的东西,官家不让说,不能记入正史,但毕竟管不住老百姓“八卦”的心和“长舌妇”的嘴,从这个方面讲,小道消息反而比较“真”!
小思想大世界
历史大脉络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一、随父迁台台大名师荟萃
我的中学是在无锡的辅仁中学度过的。辅仁中学在无锡非常有名,跟辅仁大学没有什么关系,而是取“以友辅仁”的意思。当时教我们的老师都是饱学之士,抱着服务乡里的理念在那里教书。他们教书跟其他的学校很不一样,都是启发式的。
当时那些关系非常好的同学,我们现在还保持着联系,前年和去年还进行聚会,不过老友凋落,不及一半,令人感慨。
1948年的年底,我还有半年就高中毕业,局势变得非常动荡。我的父亲一直在国民政府工作,当时虽然已经退休,但是在当地有一定的威望。父亲知道他绝对不可能留在无锡,恰好我有个姐姐在台北,父母就带着全家人去了台湾。
台湾本来只有360万人,突然增加了150万,所以刚过去的时候条件非常艰苦,在台湾的前十年,基本上都是饿肚子。我的大学教育是在台湾大学完成的。最初读的是外语系,第二年转入历史系。
我在台大的时候,一些从内地撤到台湾的北大、清华、中央大学的大教授集中在台大任教。当时……
以上
nicolechen
朱祁镇(明英宗,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前后在位22年),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其9岁即位,由诚孝昭皇后与贤臣“三杨”辅政。亲政后,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发生土木堡之变。[1]后在1457年复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听信纳谏,仁俭爱民,废除了殉葬制度。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裕陵。
原贴:大明朝历史朱祁镇?
赛噻
朱祁镇(明英宗,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任、第八任皇帝(前后在位22年),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明代宗朱祁钰异母兄,明宪宗朱见深之父。 其9岁即位,由诚孝昭皇后与贤臣“三杨”辅政。亲政后,宠信太监王振,导致宦官专权,发生土木堡之变。[1]后在1457年复位,初期励精图治稳定西南疆域,晚年听信纳谏,仁俭爱民,废除了殉葬制度。1464年病逝,庙号英宗,谥曰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葬于裕陵。
原贴:大明朝历史朱祁镇?
牛多多爸爸
朱祁镇(1427年11月29日—1464年2月23日),明朝第六位(1435—1449年)和第八任(1457—1464年)皇帝,明宣宗朱瞻基长子,母为孝恭章皇后孙氏。
原贴:大明朝历史朱祁镇?
fanakolo
黄仁宇作品《大历史不会萎缩》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笔下文学整理收藏 Http://Www.Bxwx.Org
《黄仁宇作品:《大历史不会萎缩》》
(一) 传统中国的财政与税收(1)
1985年我接到美国常春藤某大学副校长的一封来信,他要我帮助品评他们一位历史系副教授应否给予固定的教职。对我来讲这算作一种荣誉工作,也算是对同事们应尽的义务。因为这位副教授专长是研究传统中国的财政,而我在剑桥大学出版的一本专著十六世纪明代的财政与税收也是同样的范畴。最低限度她的立论和我所著书没有抵触。我准备赞成学校里给她。是否外界会说因为她支持我的意见,因此我也在捧她以作报效?而且这大学的来信,还包括一纸名单,有当今美国研究中国社会经济史的18个学者,要我评判该校的副教授在学术界的成就,在他们之上,还是在他们之下?我没有看过所有人的著作,倒是对其中三五人,至少有相当的了解。可是各人所学的背景立场不同,其论点当然也有差异,如何可以品评高下?又如何我说的即能算数?经过一段思考之后,我复信给这所大学,说明我赞成给她固定的职位,承认她学术上的成就和今后前途上的展望。她所著书引用资料之丰富,已经是有目共睹。至于她的专长和我自己的相同,不禁使我踌躇。趁此机会我就指出大凡我们研究一个社会与政治体制,当中之因素与我们所处现局不同的话--明清社会也在这情形之内--我们势必要了解这体制的高层机构、低层机构和上下之间法制性的联系。研究财政税收确实有如此的好处。如果你涉及全貌,必对所……
别忘了采纳哟
许愿池里的叹息
殷墟价值大,确切说是甲骨文价值大。
一、一个是帝国的坟墓,一个是帝王的葬坑。
二、古希腊有2个主要城邦,一个雅典,一个斯巴达。
一个记录文明,被誉为“西方文明的摇篮”。
一个奉行独裁统治,军国主义,成了历史记忆。
三、两河流域,楔形文字成为世人研究当时的风俗,法律,文化等重要工具,
而巴比伦空中花园,仅仅成为一个世界七大奇迹的符号。
四、两者就像树的根与叶的两部分;
没有树根的树叶,即使曾经多么绚丽,也终究会枯萎。
没有树叶的树根,虽然看着十分丑陋,可依旧会存活。
tabao
旅游价值西安兵马俑大于安阳殷墟,历史价值西安兵马俑比不上安阳殷墟, 安阳殷墟遗址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通过甲骨文的发现和殷墟发掘,确证了中国商王朝的存在,重新构建了中国古代早期历史的框架,见证了3300年前的中华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