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股作文,例:雍正年科举考题维民所止金庸先人主考,被人举报雍正无头遭灭门之灭。
古代小说戏曲专题形考任务4答案
Jayfan2011
科举考试其实是古代的一种选拔官吏制度,始于公元605年隋朝大业年间,这打破了隋以前的察举制,即始于西汉的考察推举选拔官员制度。
第一、科举制的产生:隋朝建立后,中小阶段势力得到加强,隋末期的农民大起义进一步摧跨了魏晋以后豪门官僚阶级的势力。发展到唐朝初年,社会安定,农业经济逐渐发展到了繁荣时期,中小地主阶级需要拥有一定的权力和政治地位来维护自己的利益。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央政府分工更加细化,三省六部制属下设立大量的政府机构,国家急需大批人才充实国家机构,这时便有普通读书人可以参加考试,参知政事,这即缓解了社会矛盾,同时充实了政府机构,也满足了中小地主阶级的长远利益,所以科举在唐代得以确立。
第二、科举考试的科目和内容:在魏晋时代,对明经、孝廉、策问做为侧重点。发展至唐代,科举考试以明经为重点,而录取难度极大,于是便又设立了以策问为考试重急的进士科,但在唐时期,考试科目也是有变化的,最基本的有明经、明算、进士、三史、开元礼、制举、武举等科目,但进士的含金量是最高的,录取率一般不超过2%,考取进士的人都能做到很高的官阶,当时有一种雅称“白衣卿相"就是形容进士。
第三、科举制的影响和消亡:科举创立于隋代,经过1300多年的完善和发展,虽历朝历代一内容不尽相同,但都是以儒家思想做考试重点,为为中国古代农业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而且对周边国家,尤其是对东北亚的日本,朝鲜,南亚等国家的文化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直至今天,是中国文化最重要的组成文明。19世纪随着西方工业文明进入中国,中国农业经济得到致命打击,地主阶级和文人士族要求改良,向西方学习工业科技的呼声越来越高,1905年光绪皇帝决定顺应历史潮流,学习西方先进的工业文明和科学技术,征得慈禧太后同意后下诏,正式废除科举,这代表着中国以农业经济为核心的文化体系开始消亡。
/db乔峰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
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 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坐标
谢邀,在隋朝的时候,普通人根本没办法做官,隋炀帝为了吸收人才,创立了科举制度。当时科举制度并不完善,直到唐朝科举制度才逐步成为国家吸收人才的正式考试。
唐朝时期,科举被分为两大科常科和制科。每年常规举行的考试就是常科,制科就是皇帝亲自举行的考试。常科是每年都必须要考,制科是根据皇帝的时间而定的定,不一定每年都要考试。常科有固定的考试科目。制科是由皇帝规定要考试什么,而且每次考试的题目都不一样。在乾隆时期曾经皇帝专门组织了一次文学考试。而在光绪时期却只组织了一次经济考试。
常科会考哪些科目,每个朝代都会不同。最初的科举中只会考试问答,由皇帝选定题目,考生当面回答,最后皇帝根据考生的答题满意程度,决定是否被录取。
唐朝时为了增加科举难度,由于皇帝提出的问题比较单一,于是又增加了很多科目:包括了书法、数学、自然等等大概50多种科目,但是很多增加的科目只是为了走个过场,有些科目甚至都不会加分。其中有两项科目是最重要的:明经和进士。
明经指的就是四书五经这一类的书,在这些书中任意打开一页,然后考官提出上句,考生把下句背出来。考官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它的意思。所以想考过明经就必须把所有的书全部背下来。
进士相比明经就重要的多了,就是写诗做文章,和现代的写作文差不多,对当时的社会现状作出评价。这是最难的,因为你不能写出对皇帝大不敬的文章,也不能什么意见都不提,这样最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化功底了。
除了上面的一些科目,还有其他的科目,比如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经义、策问、诗赋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指的就是议论,考官提出当前的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自己的意见和见解,提出问题的解决方案。这些问题包括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方面,那么这就难度很大了,这就可以看出一个考生的视野了。
诗赋:这个大家应该很好理解就是作诗,考官出一个题目,考生以诗词的形式把它写出来,这一科目也是相当的难。
总结:古代考试的科目有很多,最多的时候达到了50多种。
dragonbaby2
古代的考试不同朝代各有不同,但比较正统的科举,会要求学生六艺都能通过,也就是:礼、乐、射、御、书、数,所以并不单单是背书那么简单,用通俗话讲,就是要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不得不佩服古人的智慧,也不得不感慨,古代的科举真的是太难了,难于上青天!
至于复习,那就不用说了,比较夸张的就是,复习骑马射箭,不得不说古代书生并不好当。所以说古代劫道的(也就是山贼),不会选择打劫书生,这也是其中一个原因:抢不到钱不说(书生大多穷),还可能被反击……(李白大家都懂了吧,其实他还是一名游侠,也就是剑客!辛弃疾大家懂吧,他可以单枪匹马杀进反叛的军营,万人丛中砍了对方主帅的脑袋,自己毫发无伤的!)
a-yan
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希希杨
科举考试的项目和内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侧重。进士科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明清时特重经义。明经科,以五经为主。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在考试方法和考试组织方面,科举考试可谓集古代考试之大成,其中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科举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帖经,就是主考官任择经书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帖经是唐代科举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墨义。就是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就是按策问临场撰文回答问题。这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后一种考试方法诗赋,即令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唐自开耀元年后,规定进士科必须试杂文二篇(一诗一赋),然后试策。科举考试中的帖经、墨义、诗赋,是考试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现在的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 外语开始学是在洋务运动期间。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万多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星星儿猫
科举制在当时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选拔制度,就算到了今天,中外官员选拔也是在科举制度上所改进。
科举 分为策论。
策,考官提出一个问题,你写明你的看法,如何去改进它。
论,考官以古书上的知识来提问,说出你的看法。
论为选卷子,一般一个士子会选择一本古书为主学,叫本经,如你的本经是春秋,那么你的卷子内容就是和春秋有关。
盆友叫我小清新
文/老张读史
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一种通过考试选拔官员的制度,创立于隋朝时期,完善于唐、宋时期,兴盛于明、清时期,直到清朝末年废除,延续了一千多年。科举制度有点类似当今的公务员考试,不过规模却比公务员考试大的多,堪比当今的高考规模。
明朝是科举考试的鼎盛时期,主要原因是明朝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高度重视,其重视程度是之前历代所不及的。
明朝的科举每三年举办一次,分为乡试、会试、廷试(殿试)。其中,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一般在子、午、卯、酉年举办,考试时间是八月份,因在秋天举办,又称秋闱。乡试分三场,分别是八月初九第一场考试,八月十二第二场考试,八月十五第三场考试。乡试考中者称之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是乡试考中的举人,统一赴京城进行的考试,由礼部组织。一般在乡试的第二年举办,也就是辰、戌、丑、未年。时间是二月份,又称春闱。会试也是分三场,分别是二月初九第一场考试,二月十二第二场考试,二月十五第三场考试。一般会试考中了,就是说明可以做官了,因为后面的殿试并不会再有考生落榜一说,只是进行一个排名。会试考中者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
廷试(殿试),是由皇帝亲自出题,对考中会试者进行考试。一般在会试当年的三月进行。廷试结果分一、二、三甲,一甲只有三人,分别称为状元、榜眼、探花,合称为三鼎甲,均赐进士及第。二甲若干人,赐进士出身。三甲若干人,赐同进士出身。其中二、三甲第一又被称为传胪云。
在当时,乡试榜称为乙榜、乙科,廷试榜(进士榜)称为甲榜、甲科。进士榜放榜时,是写在黄纸上的,所以又叫金榜,考中进士也被称为金榜题名。
讲完考试形式,我们再来看看当时的科举都考些什么。明朝的科举考试,在沿袭唐宋旧制的基础上,对考试内容作了一些改变。专门从《论语》、《大学》、《中庸》、《孟子》四部儒家经典以及易、《书》、《诗》、《春秋》、《礼记》五经中命题,这是太祖朱元璋定下来的规矩,此后一直延续下去。考生文章内容要模仿古人语气,这就是所谓的“代圣贤立言”,文章体裁用排偶,对结构、字数都有固定的要求,这就是八股文,也叫作制义。
初设科举时,第一场考经义二道,《四书》义一道;第二场考“论”一道;第三场考“策”一道。考中后十日,还要再考骑、射、书、算、律。后来颁布科举定式,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经义四道。还还规定了“考试大纲”:《四书》主朱子集注,易主程传、朱子本义,《书》主蔡氏传及古注疏,《诗》主朱子集传,《春秋》主左氏、公羊、谷梁三传及胡安国、张洽传,《礼记》主古注疏。永乐间,颁四书五经大全,废注疏不用。其后,《春秋》亦不用张洽传,礼记止用陈澔集说。第二场考“论”一道,判五道,诏、诰、表、内科一道。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明朝科举跟现在的考试一样,也都有监考。乡试时,南北直隶的考生,是在京府考试;各省的考生,由各布政司组织统一考试。乡试设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还有提调一人,在京府的考试,由京官担任提调,在外的考试,则由各地布政司官担任提调。会试由礼部负责组织,设主考二人,同考八人,礼部官监试二人。此外,会试,御史供给收掌试卷;弥封、誊录、对读、受卷及巡绰监门,搜检怀挟,俱有定员,各执其事。
明朝科举考试为了防止作弊,保证公平公正,也采取了很多措施。现在考生考试时,要在试卷上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明朝时则要写“三代姓名及其籍贯年甲,所习本经,所司印记。”
在考试当天,也要进行“安检”,对冒名顶替、携带小抄的禁止参加考试。在文章中,要避讳皇帝的名字、庙号,还不能提到自己个人的身份信息。考试完成后,要封卷誊录,考生用黑墨书写,誊录者用红墨书写,分别称为“墨卷”“朱卷”。
考官进入考院之后,会把院门锁上,并亲自保管钥匙。在外提调、监试等谓之外帘官,在内主考、同考谓之内帘官。廷试用翰林及朝臣文学之优者,为读卷官。共阅对策,拟定名次,候临轩。或如所拟,或有所更定,传制唱第。
古代,通过科举考试之后,就可以做官了,可谓一步登天。明朝时,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翰林院编修,二、三甲考选庶吉士者,皆为翰林官。其他人或授给事、御史、主事、中书、行人、评事、太常、国子博士,或授府推官、知州、知县等官。
另外,现在每年的高考,状元都是备受瞩目的,在古代也不例外。不过,在古代,有比状元更加厉害的,那就是连中三元者。刚才说过,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在古代是科举场中的佳话。
不过,连中三元是非常难的,在明代,能够连中三元的也只有两人,分别是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
如果是你,在古代科考中,能够连中几元呢?
梦在长滩
古代的科考有些试题真的很奇葩,内容一奇葩就会难倒千军万马的考生。唐朝那会儿,就连轰动世界诗坛的那伙儿大诗人,几乎也是照样考不上。
历朝科考试题的内容一般都出自“四书五经”里面,尽管唐宋时期,也考过诗歌这类考题,不过,主要内容还是离不开“四书五经”。而到了清朝那会儿,试题就很奇葩了。
清末科考出过一篇:项羽拿破仑论。很多不知道外国历史的丫丫们,大笔一挥,就挥毫写下这样的开题:夫项羽力能拔山,岂一破轮而不能拿夫?
偏偏也是在同一时期,考官们还出过这样一道试题,叫:昧昧我思之。无数考生都正直激情年月,一见这题目,一个个都欲火中烧泪洒情书,搞得当年的考官连忙解释说:哥,你想多了!
咸丰年间,又跑出一道色题来:叫君夫人阳货欲。原来,这个360的考官费了好几天的功夫,才他从《论语》里分别断章取义、搞出各三个字来。他先是从“邦君之妻,君称之曰君夫人”之中搞出一个“君夫人”出来;又从“阳货欲见孔子,孔子不见”之中整出一个“阳货欲”。然后,考官把这六个字组合放在一起,就成了一道考题,丫的,谁见了这六个字还不往毛意思方面去想?!
zZ福仔
科举制开始于隋炀帝,发展完善于唐宋,衰落于明清。
隋炀帝时为摆脱门阀的控制开始开科取士,这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一大创举对后世有深渊影响。
唐朝时开始设明经科,武则天是开设武举,到唐玄宗时开始殿试但终唐一朝还是门阀举荐,恩荫占主流。
宋朝时太宗皇帝扩大科举名额,并进一步提高文人地位。非谋反罪不得处死,在工资方面对文官的待遇也颇高。
明清时,统治阶级为了进一步控制文人思想,加强皇权统治权威。实行八股取士,并以宋代朱子批注的四书五经为根本,考生不得有个人见解。
thirteen
四书五经只是答题工具十年寒窗是夸张手法因为每次科举全国多的取两三百,少的只取二三十(不同朝代不同制度人数不同),难度极大,百万分之一的概念,故而说是十年寒窗
至于其考什么隋唐,宋,元明清的科举考试皆有不同隋唐有很多考试科目,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唐代科举中最常见的科目是进士和明经。进士一般试帖经、杂文、策论,分别考记诵、辞章和政见时务。明经一般试帖经、经义、策论。帖经、经义就是考对四书五经的默写和理解
到了宋朝考试科目沿袭唐及五代设设进士、九经、五经、开元礼(后改开宝礼)、三史、三礼、三传、学究、明经、明法等科,进士科以外的各科,常合称“诸科”,开始进行改革,乡试、省试、殿试的次序便是这个时期最终确定的。宋朝考试经历了多次改革,考试科目也略有变更不过大体上是诗、赋、帖经、墨义而帖经、墨义就是对四书五经的默写和理解的考试这就是要学儒家经典的原因但是作诗作赋也是要学的并且经是儒家经典,而传是解释儒家经典的书,这种注释各地杂陈,内容不一,(其中最著名的的就是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而学生在宋朝往往要精通各个版本的注释,隋书里面记载了一个叫房晖远的人就是因为通习了南北的经传被认为是大师。
到了元朝,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不过元仁宗完成了王安石科举新法未竟之功,颁布了统一考试书目,可喜可贺,终于不用复习那么多东西了。但是仁宗用的不是王安石写的三经新义,而是如今饱受争议的朱熹编注的《四书》(最早把四书五经列为教材的是汉武帝独尊儒术时候干的)可惜人元朝虽然改了个小革,但是选的官基本不重用,经历了开开废废的反复后大元也就完蛋去了。
然后终于来到了,我们熟悉的明清科举了。明清采用八股文的格式之所以叫八股是因为它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而内容必须要出自朱熹编注的《四书》这时候就不是说考默写这种小儿科的事情了而是作文,大作文那些说八股文都是僵硬敷衍的绝对都是瞎说。固定的格式能写好那真的是才思敏捷才对。就像格律,词曲,都是按规定的格式来填照样艺术多多。儒林外史有句话,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甚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说出了八股的难写不过说了半天说的都是格式,明清考什么呢还是“经义”、“经疑”还是《四书章句》最后乡试、省试、殿试考的东西都是一样,只不过一个是一模一个是二模(很不恰当的比喻哦)的关系gillian_007
对于科举考试内容,我们以清代为例。县试的场次由担任主考官的知县决定,一般为五场,但也有的地方考四场,或考六七场。第一场是正场,最为重要。其后为覆试,也称招覆。第二场为初覆,第三场为再覆,第四、五场为连覆。县试考试内容在清初屡有变更,至乾隆五十二年(1787),正场考《四书》文一道,经文一道,五言六韵排律诗一首,即要求考生写两篇八股文,一首五言六韵诗。有的县试考题分“已冠”题和“未冠”题。清代福建长汀县向汀州府呈报的县试考题公文中,第一场的题目有非常明显的区分,“已冠”的第一道题是“无求备于一人□□”,而“未冠”的第一道题是“如用之”。一般来说未冠题相对较容易,而已冠题则难度稍大些。覆试则为《四书》文一道,论题一道,默写《圣谕广训》一条。县试的考试内容自由度比较大,不一定严格按朝廷规定进行,不但各省内容参差不齐,即使在同一省份之内的县试内容也不统一。
府试前一个月公布考试日期,程序、内容与县试基本相同。自乾隆年间开始,院试正式考试前,先考经古一场,由学政出经解、史论、诗赋题目,考生可以选作一题或数题。
之后院试举行正式考试,院试一般考两场,包括正场和覆试,每场考试时间为一整天。乾隆二十五年(1760),规定院试正场为《四书》文一道,经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覆试为《四书》文一道,论题一道,五言六韵诗一首,并默写《圣谕广训》一二百字。不论正场、覆试,学政出题不许割裂题义。光绪二十八年(1902)改革科举,废八股文、试帖诗,正场试《四书》、五经义各一篇,不许用八股文写作。
清代沿用明制,以八股文为科举考试的主要文体。清初科举考试内容多有变化,顺治二年(1645)规定,乡会试第一场试《四书》文三篇,五经文四篇,五经各出四题,士子各占一经;第二场试论一篇,诏、诰、表各一道,判五条;第三场试经史时务策五道。此后,清廷多次调整科举考试内容,至乾隆五十八年(1793),三场考试内容形成定例:第一场,《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五经文各一篇;第三场,策问五道,这一规定沿用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一百余年都没有发生改变。顺治二年,清廷要求八股文内容典雅纯粹,观点必依宋儒传注,不许引用其他学派的观点。明代科举程式规定《四书》文每篇200字以上,“五经”文300字以上。清初《四书》文、“五经”文限每篇550字,超过字数则不予誊录。为能更好地表达语义,康熙二十年(1681)规定每篇八股文增至650字。乾隆四十三年(1778),每篇增至700字,遂为定制,一直沿用至清末。对于第三场策问考题的字数,乾隆五十一年(1786)规定均在300字以上。殿试对策时,考生需遵循固定的格式,且全文不得少于1000字。
慈禧太后于光绪二十七年七月十六日发布懿旨规定:从光绪二十八年(1902)开始,乡会试第一场试中国政治史事论五篇,第二场试各国政治艺学策五篇,第三场试《四书》义二篇、五经义一篇;生童岁、科试,学政先试经古一场,正场考试内容为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策论,并试《四书》义、五经义各一篇,强调以上一切考试均不准用八股文作答;进士朝考论疏、殿试策问,均以中国政治史事及各国政治艺学为命题内容。这与戊戌维新时期的废八股之诏书几乎完全相同。
verkyo
祸福来临终归去不必惊恐,功名利禄难久留何必执着。
——从“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说开去。
进日读唐诗,读到了两句比较有感觉的诗歌“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这两句出自唐朝诗人孟郊的登科后(全文: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当时,公元796年(唐贞元十二年),已经46岁的孟郊又奉母命第三次赴京赶考。经过前两次的失败后,孟郊发奋考试,超常发挥,后来终于考取了进士。
放榜之日,孟郊喜不自胜,当即写下了生平第一首快诗登科后。这首诗十分生动地表现了诗人考取功名之后神采飞扬的喜悦之情。“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采用了情景交融的手法,将诗人策马于长安大街上得意的场景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出来。
古人说人生三大喜事,金榜题名时,洞房花烛夜,他乡遇故知。自从隋朝开科取士之后,广大的读书人从此有了进入官场的机会,考取功名一直是广大读书人的终极梦想。因为考取了功名,一般情况下,朝廷就会任命当官了。
当了官,人就有了权力,有了各种各样的资源,社会地位迅速飞升,乃至于光宗耀祖。这样的美好,谁不想拥有啊?因此,广大读书人朝思夜想为此奋斗一生。
然而,考取功名也是有命的。有些人年纪轻轻,像柳宗元二十一岁就考取了进士,而有些人一辈子都在考,考到老还是考不上,比如清朝的蒲松龄等人。
古代的科举考试其实和今天的公务员考试类似,都是僧多粥少,录取比例很低的。几千比一,几百比一,竞争十分激烈。在这样的环境下,能考取就很不容易了。
隋、唐时,“进士科”、“明经科”都是考试科别,明经科考经学和时务策。进士科除考经学和时务策以外,还要“加考诗赋”。唐代的“明经”科试帖经,以通经比例决定等第。明经的科考难度较小。
进士科是常科,考取最难,一般每次只取二、三十人,仅是明经科的十分之一,因此也最受读书人重视,地位亦成为各科之首。也因此,时人就称进士及第者为“白衣公卿”。如此,也就有了“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因此,当孟郊都46岁了终于考取了功名,自然而然心里是十分开心的。有多少人,一辈子都考不上的?估计当时孟郊心里觉得奋斗大半辈子都值得了!
如果是现代,46岁自然算是过趟了。现代国家公务员规定,一般情况下,只有18周岁到35周岁年龄段的人能够参加考试。
虽然古今多少有差异,但是我认为对待功名这事,真的要放宽心态。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人活着的最大意义,我认为就是享受生命的过程。
每个人的最终归宿都是死亡,不必太在意一些事情。祸福来临终归去不必惊恐,功名利禄难久留何必执着?收起
树妖爷爷
科举制度是隋朝时期由隋文帝建立体系,隋炀帝发展推广的一种官员选拔制度,它创立的标志是设置了进士科。
科举制在唐朝得到完善,唐朝常设科目有明经科(主要考试儒家经典)、进士科(主要考试诗赋和政论)。
到了宋朝的时候进士科演变成为了科举制度中唯一的一科,想要通过考试必须要通过由皇上主持的殿试。
明清时,科举考试内容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
狂奔的唐僧
丫鬟主要使用使用双挂式梳编法。古人女子及笄后即留发不剪了,要梳起左右对称的双髻,这双髻类似于树枝的丫叉翘于头顶,所以古人把这种发式叫做:“髻丫”,即双挂式梳编法。
双挂式梳编法是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
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据记载从秦开始,延续及近代,其中最典型的是双丫髻及双挂髻,这种发式在存世的古画中特别多见。
敦煌千佛洞供养人之侍女与阎立本列帝图之宫侍,皆类似这种发式。其变化一般有“双丫髻”、“垂挂髻”、“双平髻”等。
扩展资料
历史中对此类发型的记载
宋代陆游浣纱女一诗中即有“江头女儿双髻丫,常随阿母供桑麻。”
袁枚在他的《随园诗话》卷七中载有程宗洛的扬州竹枝词,其中云:“巧髻新盘两鬓分,衣装百蝶薄棉温。”
扬州邗江曾发现一座南朝时梁代的墓葬,这墓穴里有许多画像砖,砖上塑有各种女性供养人共二十个,其中有大像四个,小像十六个。大像的发式都是梳着高髻,看上去像是贵妇人,而小像则全部梳着双鬟,这些小像显然都是侍奉贵妇人的“丫环”了。
参考资料:
MiyanaLeung
1.双挂式之梳编法,将发顶平分两大股,梳结成对称的髻或环,相对垂挂于两侧。这种发式多用于宫廷侍女、丫环侍婢或未成年之少女。
3.双螺髻,明代双螺髻,其状类似于春秋战国时期的螺髻。时称“把子”,是江南女子偏爱的一种简便大方的发式,尤其是丫环梳理此髻者较多,其髻式丰富、多变,且流行于民间女子。
大刚
merry0913
科举始于隋末,到明朝时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当然也是僵化的开始,它共分四级: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所以也称八股取士,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也只能出于四书五经,可想而知啊,一共能有多少句话用来出题啊。开始还整句的出题,后来根本就开始耍流氓了,瞎断句的,瞎加标点符号的,乱了套了!题目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
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
要是一跃龙门,那就鸡犬升天啦!!!
小渺
古代科举考什么?考八股。这只答对了一部分,八股文是古代科举考试的形式,就像一种文体,答题的程式。科举考试对书写也有要求,馆阁体。草书、行书的书写方式都不行,因为阅卷必须字体清晰,不能潦草。卷面整洁、字体工整,给阅卷人的好印象,对于录取多多少少有关系。
考试内容自然也有规定。县试考试四场都是四书题的八股文,中间有一场必须作赋或古诗的,名为考古,或称古场。第一场没有上榜的(成绩不合格),不能参加第二场考试。以后每场都要减人,如与试者共有一百人,则末场所剩不过三几十人。
乡试考三场,第一场考四书,第二场考经文,第三场考策论和表判断。乡试考中的就是举人。《儒林外史》有范进中举一章,叙述范进参加乡试高中举人的前后情况。
有了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进士考试,即会试。
会试考什么?唐代进士科考三场,第一场试策,考对国家颁布的律令和政策的理解;第二场考杂文,第三场考帖经。进士及第分为甲乙两种,经和策考全通的为甲第,帖经过四以上的为乙第。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前后两边全部帖封,中间只留一行,再用纸将一行里的三字帖上,让考生回答出被帖三字的内容。文字考试中又有策问,考察应试人对时事政治、国家法令的见解。
明清时期的会试内容与乡试相同,只是难度的差异。会试也考三场。
会试之后是殿试,参加殿试是已经高中的举子,即进士,但是此时还没有发榜,尚不能称进士。殿试主要是皇帝主持的笔试和面试,决定进士的名次。
殿试不考八股文,而是考对策。对策的字数与卷子格子的字数一样,一字不多,一字不少。时务策题目有三至五题,千字文,用1000字阐述,看似简单,实则难度颇大。
念念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唐宋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明清时特重经义。
唐: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 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宋: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写一篇作文。
明:八股文。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要求。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
风语者
悟空大师您好,关于古代科举考试内容,出题目由朝中翰林学士定题,监考官传达于举子的。”举子”史称读书优生,经过乡试,省试合格成为举子!才能上京考状元的!这个科举制度从隋唐开始的,一般题目都围绕中心以”治国之道,为策略。要求严谨,帖子外不露实名,事先点名进考场。文章优秀字体正楷为准则,考完等待录取!补充一下,到明代以八股取士,读书人只知诵读程,朱注解,就比较容易!不过严重引起了举子们困惑。因为脱离社会现实变革。应关乎国计民生,致力于实际问题密切相关的!题目大都以”工商皆本”明代商品经济蓬勃发展!提倡商业为优,农为次之,轻农重商的也不互合事实的!谢谢大师兄祝好早晨曦!
靓仔仔
科举,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自己报名参加,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
科举制开始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直至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
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方法。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变。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变,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
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主要来源于朱熹注解)演变而成。
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1888年,清政府准设算学科取士,首次将自然科学纳入考试内容。1898年,加设经济特科,荐举经时济变之才。同时,应康有为等建议,废八股改试策论,以时务策命题,严禁凭楷法优劣定高下。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下令所有考试悉照旧制。
1901年9月清廷实行“新政”后,各地封疆大吏纷纷上奏,重提改革科举,恢复经济特科,1904年,清廷颁布奏定学堂章程,此时,科举考试已改八股为策论,但尚未废除。因科举为利禄所在,人们趋之若鹜,新式学校难以发展,因此清廷诏准袁世凯、张之洞所奏,将育人、取才合于学校一途。至此,在中国历史上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废除,科举取士与学校教育实现了彻底分离。
1905年9月2日,袁世凯、张之洞奏请立停科举,以便推广学堂,咸趋实学。清廷诏准自1906年开始,所有乡会试一律停止,各省岁科考试亦即停止,并令学务大臣迅速颁发各种教科书,责成各督抚实力通筹,严饬府厅州县赶紧于乡城各处遍设蒙小学堂。清政府又谕令设立学部,作为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构,自此教育行政才从礼部中独立出来。从此,在我国延续了1300多年的科举制正式废除。
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部分试题
第一场,史论:
“诸葛亮无申商之心而用其术,王安石用申商之实而讳其名论”。
“北宋结金以图燕赵,南宋助元以攻蔡论”。
第二场,考各国政治艺学:
“日本变法之初,聘用西人而国以日强,埃及用外国人至千余员,遂至失财政裁判之权而国以不振,试详言其得失利弊策”。
“美国禁止华工,久成苛例,今届十年期满,亟宜援引公法,驳正原约,以期保护侨民策”。
第三场,《四书》五经
首题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义”。
次题为:“中立而不倚强哉矫义”。
三题为:“致天下之民,聚天下自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义”。
猪痘儿
谢谢老师!
古代科举对官员选拨制度,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干部人才)考试,分笔试和面试。相当于现在公务员国考的面试,古代最高的殿试,有天文地理、文韬武略等方方面面的考试内容。无所不有,无所不考!每个朝代科举内容都不同,与时俱进,优秀答题都是十分尖锐的有针对性强、时效性准和高度创意,没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阅历过不了考核“关卡”。比如:农民关心的三农问题,特别是新时代背景下,结合当地实际,如何在工作中切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和落实到位,具体的有什么举措???
和谐号动车组
kimi小黑
谢邀!
古代科举考试,从隋唐开始,至光绪三十一年结束,历时1300年。
考试的内容,来自于几本古书,分别是《诗》、《书》、礼、易、《春秋》。
考试的文体为八股文。什么叫八股文呢?
就是文章分四个段落,每段要有排比句,有排比段。这种形式也叫四比。
唐太宗时期,主要考时务策,检验考生对时事社会的看法和改革措施。到唐高宗李治时期,增加杂文、帖经的考试。杂文就是箴、铭、论、表之类的应用文,帖经,是一种考试方式,类似于今天的默写某篇或某段经书。
唐中宗时,先考帖经,再考杂文,后考策论;唐玄宗天宝年间,主要考诗、赋:
北宋初年,沿袭唐朝及五代旧制,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论语帖十道,对《春秋》、礼义、墨义十条,偏重于以诗赋取仕;
宋神宗熙宁四年,王安石改变贡举方式,停考诗、赋、帖经、墨义,改为四场考试。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第二场考论语、孟子、大义各三道,第三场考论一首,第四场考时务策三道。
南宋时,进士科分经义进士和诗赋进士。诗赋进士第一场,考诗、赋各一首,第二场考论一首,第三场考策三道;经义进士第一场考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第二场第三场与诗赋进士相同。
明朝的乡试、会试分三场,第一场《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
所有题目和主要宗旨均出自《四书》、五经,要求考生严格按照八股行文,否则视为作废试卷。
清朝对明朝的科举考试基本上照搬,考试分三场,第一场考《四书》文三篇,五言八韵诗一首;第二场考五经文五篇;第三场考经史、时务策五道;
关于殿试的内容,北宋初期考的是诗、赋、论;宋神宗熙宁三年改考时务策一道。
想想古人挺不容易的,尽是些枯燥无味的东西。就算是写好了,还要有个知音老师肯定!
(以下图片源于网络,感谢原作者!)
粒妹phoebe
以唐代为例。
作为科举考试正式兴起的朝代,唐代的科举考试所考的内容自然就是了解科举内容的范例。
唐代的科举考试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首先是常科。
据唐六典•尚书礼部载:“凡举试之制,每岁仲冬,率与计偕。其科有六:一曰秀才,试方略策五条。此科取人稍峻,贞观已后遂绝,二曰明经,三曰进士,四曰明法,五曰书,六曰算”。唐代的常科,在贞观之前共有六科,即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和明算。
一、秀才科。秀才科始于汉武帝元封四年(前107年),这一年武帝下诏求贤:“其令州郡察吏民有茂材异等可为将相及使绝国者”,让各地郡县长官推举出众的优秀人才入朝为官,始开秀才科。秀才科最重策问,所考内容也以策问为主,所谓“策问”,就是皇帝提出问题,考生给出答案。晋令载:“策秀才,必五策皆通,拜为郎中”,也就是说要想通过秀才科,就必须连过五策,方可授予官职。
简单的说,秀才科很难,是唐代所推行的六项常科中最难的一个,能够通过的人是少之又少。据史所载,唐初,从武德到永徽年间,每年通过秀才科的不过一、二人,因此在永徽二年(651年),高宗李治见秀才科每年录取的人才实在太少,索性就下诏将其停办。此后,终唐一代,除玄宗、代宗时曾短暂恢复过秀才科,其他时期皆处于停办的状态。
据新唐书•选举志载:“凡秀才,试方略策五道,以文理通粗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凡四等为及第”,通过五策的考生,主考官根据其文理通粗情况,定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而后以等授官。
二、明经科。明经科始于汉武帝时期,是汉代察举中的最为重要的一项特科(不定时举行)。所谓“明经”就是通晓经学(经学指的就是儒家经典,即《诗》、《书》、礼、易和《春秋》),汉代若想通过“明经科”,就必须精通五经,因为“明经科”所考的内容就是五经中的内容,当时汉代许多名臣,如孔安国、贡禹、韦贤、韦玄成等都是以明经科入仕的。
到了唐代,“明经科”成为了其科举考试的常科之一,与进士科同为最重要的科举考试科目。据新唐书•选举制载:“明经之别,有五经,有三经,有二经,有学究一经,有三礼,有三传,有史科”。
唐初,明经科的考试内容以经学为主,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能力和熟悉程度,选择相应的儒家经典进行考试(唐初的经学不再是五经,而是九经,这时他们将五经中的礼拆为仪礼、周礼与礼记,春秋拆做左传、公羊传与谷梁传,即《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和谷梁传),然后以通经比例来决定等第,通五经者最高,通三经者次之,通二经者最次,而后分别授官。
其中,通五经者,大经、小经皆须通(唐初,在定九经后,又将《礼记》、《左传》称大经,《诗》、《周礼》、《仪礼》称中经, 易、《书》、公羊传、谷梁传称小经);通三经者,需通大、中、小经各一部;通二经者,需通大经一部加上小经一部,或取中经两部。
同时,需注意的是唐初,除了会考九经,因唐初诸帝皆有自己喜欢的儒家经典,所以会额外增加一些其他的儒家经典来作为“明经科”必考内容。如高宗上元二年(675年),高宗下诏将《老子》列为考试内容;长寿二年(693年),武则天下令停试《老子》,改试由她自撰的臣轨两篇。
神龙元年(705年),中宗李显改革“明经科”考试,明定“明经科”考试考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义,第三场试时务策(开成十二年后,因唐文宗于九经上增《尔雅》、《论语》、《孝经》等三经,因此帖经所考的经学,也由九经变成十二经):
帖经。何为帖经?《通典》载:“帖经者,以所习经掩其两端,中间开唯一行,裁纸为帖,凡帖三字,随时增损,可否不一,或得四、得五、得六者为通”,大意就是帖经,就是将需要考的经书左右两边遮住,只开中间一行,然后再用纸遮盖住若干个字,此时考生需根据前后经文补充句子,将所缺的字写出来即可。简单的说,帖经主要考察考生对儒家经典的熟悉程度,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试义。何为试义?就是由主考官从儒家经典中挑选出一段话,然后由考生来试着去解释这段话是什么意思,先圣想要表达出一种什么样的意境,类似于现在的阅读理解。试时务策。何为试时务策?就是由主考官根据当时朝廷所面临的重大时政问题出题,然后由考生按题陈述政见,发表对时政的主张,类似现在的作文。据唐六典•尚书礼部所载:“旧制,诸明经试每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老子》兼注五帖,每帖三言,通六已上,然后试策十条,通七,即为高第。开元二十五敕:诸明经先帖经,通五已上,然后口试,每经通问大义十条,遍六已上,并答时务策三道”。开元二十五年之前,帖经考九经十帖、《孝经》二帖、《论语》八帖、《老子》兼注五帖,每帖需填写三字,只要写对六帖,即合格;时务策考十条时政问题,通过七条,即合格。开元二十五年之后,唐玄宗李隆基更改“明经法”考试内容,先帖试,帖试内容与此前相同,但只要通过五帖,即合格;再试义,九经每经口试大以十条,通过六条,即合格;最后时务策,考三条时政问题,需全部通过。
三、进士科。“进士科”始于隋代,在唐代成为常科中最重要的一项科目,为读书人所特别重视,唐中书舍人李肇在唐国史补一书中,就说道:“进士科,始於隋大业中,盛於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当时,即使是位极人臣的重臣,若没有通过进士科,他们也会觉得十分遗憾。由此,可以看出,进士科在唐代却是十分受到读书的重视与欢迎。
当然,唐代的“进士科”是六项常科中最难考的一个科目,因此唐代的读书界流传着这么一件谚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意思是说三十岁考上明经科,已算是年老,但五十岁登进士第,却尚属年轻。但是,进士科虽难考,可是若中进士科,其日后的成就却要比其他常科的成就来得更大,据统计,唐进士科位及宰相的较之其它科目出身之人要多得多,唐代宰相368人,进士出身者143人,占总人数的39%,由此可知,进士科出身的官员,其政途较之其他常科真的要宽广的多。
唐初,其“进士科”考试内容沿袭隋代,只试“时务策”一项,一般为“试时务策五道”,考生需要根据皇帝所给出的五道涉及或政治、或吏治、或教化、或生产等问题,给出自己的答案。贞观八年(634年),唐太宗下诏:“加进士试读经史一部”,在五道时务策的基础上,再加试一场有关于儒家经典一部和历史知识的内容。
高宗时期,高宗李治对“进士科”再次进行了调整。首先,上元二年(675年),“加试贡士《老子》策”,加试《老子》策三道。其次,调露二年(680年),李治又下诏加试帖经。最后,永隆二年(681年),因考功员外郎刘思上奏高宗:“进士惟诵旧策,皆无实才”,所以高宗下诏:“加试杂文二篇(诗赋)”。自此“进士科”明定考三场,第一场帖经,第二场试杂文,第三场试时务策。
唐六典•尚书礼部载:“例帖一小经并注,通六已上;帖《老子》兼注,通三已上,然后试杂文两道、时务策五条。开元二十五年,依明经帖一大经,通四已上,余如旧”。开元二十五年前,先是帖经考易、《书》、公羊传、谷梁传等小经,及《老子》,小经通过六条,即合格;《老子》通过三条,即合格。而后,再考杂文两道、策问五条,若文取华实兼举,策须义理惬当者则为通,反之若事义为滞、词句不伦者则为不。开元二十五年后,玄宗改小经为大经,帖试考《礼记》、《左传》等大经,且通过四条即合格。
四、明法科。明法科始于西汉建元时期,建元初,武帝下诏让各郡县长官向朝廷举荐人才,设四科,其三曰明习法令,此为明法科的开始。
“明法科”考试的内容以高宗永隆二年为界限。永隆二年前,唐代的“明法科”考试内容以试策为主,即“试律七条、令三条”,考察考生对唐律的熟悉程度,全通为甲第,通八为乙第。永隆二年后,在试策的基础上,增加了帖经,“所试律、令,凡每部试十帖。策试十条:律七条,令三条”,增加了帖经十道。同时,在此之后,还增加有问义的考试内容,《通典》载:“明法举亦请不贴,但策问义并口问准经业科”,就是主考官提出一个法律上的问题,考生进行解答。
五、明书科。明书科是唐代用来选拔文字训诂方面的专门人才的科目。据新唐书•选举志所载:“凡书学,先口试,通,乃墨试说文、字林二十条),通十八为第”,就是说参加明书科的考生,要先通过口试,主考官所问的问题从说文、字林中选出,而后通过口试,就可以继续接下来的笔试,只要答对主考官从说文、字林选出的二十条内容中的其中十八条,就为合格。
六、明算科。明算科是唐代用于选拔算学方面的专门人才的科目。据新唐书•选举志所载:“凡算学,录大义本条为问答,明数造术,详明术理,然后为通。试《九章》三条、《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周髀五经算各一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试缀术、辑古,录大义为问答者,明数造术,详明术理,无注者合数造术,不失义理,然后为通。缀术七条、辑古三条,十通六,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为第”。
唐代的明算科,有两种考试方式,其一口试九章算经三条,五经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各一条,十条过六条即合格。之后,再笔试记遗、三等数十条,十条过九条即可及第,被授予官职。其二口试缀术七条、辑古三条,由主考官提出相关算术问题,考生回答这个算术的解答方法,及其原理,十条过六条即合格。通过后,再笔试记遗、三等数十条,十条过九条即可及第,被授予官职。
其次是制科。
唐代的制科,十分的繁杂。
那唐代的制科到底有哪些呢?
一、文词类十八科:文学优赌科、文艺优长科、文以 经国科、文经邦国科、文史兼优科、文词雅丽科、文词秀逸科、文穰宏丽科、文词清丽科、文擅词场科、词蝉文律科、词腊文华科、词标文苑科、蓄文藻之思科、藻思清华科、手笔俊拔超越流辈科、讽谏主文科、博学宏词科。
二、军武类十六科:军谋宏远材任将帅科、军谋弘达材任将帅科、军谋宏远材任边帅科、军谋宏远堪任将帅科、军谋越众科、武足安边科、武艺超绝科、超绝科、绝伦科、知合孙吴可以运筹决胜科、韬略学孙吴识天时人事者科、将科、智谋将帅科、识洞韬略堪任将帅科、韬铃科、穿杨附枝科。
三、吏治类二十四科:材可播国科、材堪经邦科、经邦科、文以经国科、宰臣科、岳牧科、牧宰科、才堪刺史科、才可宰百里科、龚黄科、才膺管乐科、寄以宣风则能与化变俗科、道停伊吕科、王伯科、文武官甜堪刺史者自举科、清廉守节政术可称堪任县令科、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科、才识兼茂明体识用科、才识兼茂明于体用科、达于吏理可使从政科、详明吏理达于教化科、吏职清自科、洞晓章噩科、五臣科。
四、长才类二十一科:多才科、绝伦科、拔萃科、韬晦奇才科、贤才科、茂才异等科、良才鼻 等科、良才异行科、材堪应幕科、才兼文武科、英才杰出科、英才杰出业奥大经科、超拔群类科、明堂大礼科、南郊大礼科、明四子科、堪任绝域者科、学综古今科、下笔成章科、日试百篇科、日式万言科。
五、不遇类二十科:长才广度沈迹下僚科、才高位下科、抱器怀能科、藏名负俗再 藏器晦迹科、藏器下僚科、高蹈丘园科、高蹈不仕科、处士科、山人科、高才沉沦草泽自举科、草露无人举者亦昕自举科、草泽遗才科、才高未达沉迹下僚科、乐道安贫科、有道科、消声幽辈科、幽章科、才称栋梁志标忠梗科、政均卓鲁字俗之化通科。
六、儒学类十九科:儒学博通科、抱儒素之业 、文儒异等科、博学通艺科、博学专门科、经学优深科、博通坟典达于教化科、风雅古科、博通坟典科、精通经史科、经明行修科、长念九经科、善六经文字辨声象者科、明三经通大 科、能习三经通大义者科、经术优深可为师法科、两经科、三史科、一史知本末者科。
七、贤良直类十五科:贤良科、贤良方正科、志烈秩霜科、贤良方正能直言极谏科、直言极谏科、临难不顾衔 节宁邦科、哲人奇士逸伦屠钓科、道德资身乡间共担科、安心肤亩力田之业鼠彰科、养志邱园嘉遁之风载远科、隐居邱园不求闻达科、孝弟力田同于乡间科、孝弟廉让科、孝弟蟹直科、疾恶科。
八、玄遭类三科:洞晓玄经科、整理阴阳科、通三教宗旨究其精微科。
九、方伎类二科:博雅典度和六律五音科、畅于辞气聪于受领善敷奏吐纳者科。
因唐代的制科实在太多,所以这里并不能详细的介绍。但是,这些制科的考试,其考试内容无外乎《诗》、《书》、《仪礼》、《周礼》、《礼记》、易、《左传》、公羊传、谷梁传、《尔雅》、《论语》和《孝经》等十三经,《孙子》、吴子、《司马法》、三略、《六韬》等兵书,及九章算经、五经算经、五曹算经、夏侯阳算经、张丘建算经、周髀算经、海岛算经、《孙子算经》等算书等书籍。
正如宋人洪迈在容斋续笔一书中所说:“唐世制举科目猥多,徒异其名尔,其实与诸科等也”,其制科的考试内容与常科是大同小异,形式也差不多,无外乎帖经、试义、试时务策等。
糖果妹爱幻想
可就考试,大体来说在明朝以前,皇帝出题。考验考生是否有安邦定国才能。诗赋,经义,论,策常考内容,但是自明朝出现八股文,情况大变,
你可以想象,也可以自豪的说,只要你是一个爱看书爱研究的人,喜欢去看,喜欢去研究,你可以自己拍着胸脯说,你必定是个“学富五车”的人,
这很大情况是因为,现在信息发展很快,以前打破头都找不到的材料,现在网络可以给你五花八门的罗列,你自己都好奇为什么有这么多答案。不是过去人们不努力,而是你生在繁华乡。
再说以前,四书五经可能加起来还没有本红楼梦字多。你可以现象,再往前,竹简时代文字要怎么才能盛行。而明朝的八股文很不凑巧题目都出自四书。四书一共才5万余字,其中《大学》1600余字,《中庸》3500余字,《论语》约15000余字,《孟子》约35000余字。从现在的眼光看,不过是薄薄的一册。自明至清,科举考试500余年,哪有那么多题目好出?八股文章刻印流传的数以万计,四书中的每句话几乎都能找到多篇现成范文。考官为了避免士子抄袭模仿,便千方百计在题目的花样翻新上打主意,于是题目越出越奇。
最后结果显而易见,题目五花八门,内容一成不变,所以盛唐开放诗歌,宋朝华丽辞赋,一去不复返。时不时出现的文学大家,都是和当时环境相背离的。
珍惜现在的环境,共勉
MOMO是左撇子
中国古代的科举发源于隋朝,兴盛于明清,虽然都是叫做科举,但是每朝每代考的方式科目都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
以唐朝为例,考试类型有五六十种,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其中最常见的主要有两种:“明经”与“进士”,明经类似于今天英语考试的完形填空,在四书五经中找一些文章,把其中一些字句遮住,让你填空,主要考察记忆力,相对来说比较简单,但是要知道四书五经加起来有22万字,过去也没有什么考研押题班,你要想全对就的把这些书籍都背下来,古文晦涩难懂,想背下来很不容易。
与明经相比,进士难度更大,通过率也更低,注意:这个进士和功名的进士是两码事,而是一种考试形式,主要考察做诗的水平,唐朝是诗歌盛世,自然不能避开。也许有人会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做诗也会诌。那你就小看人家命题组了,每次考试有不同的需求,例如玄宗年间的考试就要求写上一首六韵十二句的五言排律诗,而且题目是限定的,想在额定时间内写出满意的诗句并不容易,所以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五十岁能考上就是成功,颇具讽刺意味的是:诗圣杜甫就没考上。祖咏的“望终南余雪”就是当时的优秀高考作文:终南阴岭秀,积雪浮云端;林表明霁色,城中增暮寒。水平咋样?
宋朝初年科举考试沿袭唐制,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主要考察写议论文的能力,对时事,政事以及一些历史问题,名人观点进行议论,字数一般在1000字以内,王安石的改革遭到了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也不了了之,一会靠经义,一会考诗赋,考到最后就亡国了。
明清总体上延续了之前的科举制度, 但是增加了一个最为恐怖的文体:八股文。现在很多人一说起官样文章就说八股文,孰不知八股文不是人人都能写的,八股文由破题、承题、起讲、入手、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八部分组成,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后四个部分每部分有两股排比对偶的文字,合起来共八股。难度极高,不单单要对四书五经烂熟于心,还要有非常强大的运用能力和文字造诣。
来段张居正的八股文给大家压压惊:
从隋朝大业年间第一次开科取士,到1905年最后一届进士考试,中国的科举制度持续了1300多年,是世界上持续时间最长的科举制度,对中国封建社会的人才选拔,统治基础构成了强大的影响力,时至今日,依然有很大影响,可以说是中国文明对世界文明的一大贡献。
我是历史达人日慕乡关,欢迎关注!
MissC
对于进士科来说,隋唐是诗词歌赋,宋代增加策论,明清就是八股文了。
其他科举科目,明法科主要选拔法律官员,考本朝典章,法律规定,判案。明算科主要选拔财政官员,考的是历代数学著作,九章算数这些,韩信点兵题。明经科选拔秘书官员,考四书五经经义,填空这些。明字科就是考书法。秀才科、博学宏词科,则是考古文诗词等综合性的知识。
实际上,科举作为选拔官员的手段,历史还要更早一些,早在西汉时期,就主要以察举征辟制度选拔官员。而其中的征,就是皇帝特旨向全国征集人才。假如皇帝需要算数方面的人才的话,专门诏书发向天下郡国,有意者向本郡主官报名,初步鉴定后,郡守国相开出关于考试者的身份证明,官费送到首都集贤馆。三公针对所有人出题,初审通过,呈递皇帝进行正式面试。皇帝亲自出题考核,通过者则授予郎官,不通过者发遣散费回家。
弓箭手
隋朝开始,科举制度正式确立开始,《诗》、《书》、《周礼》、《礼记》、易、《春秋》、《孟子》、《论语》、《大学》以及《中庸》等儒家经典以及从隋唐就开始的诗赋等,历来都是科举考试基本上千年不变的。
类型上,主要是帖经和策问,诗赋和杂文,经义和墨义,再加上宋初以前的诗赋。
帖经:简单地说就是主考官任意选择经书中的一页,用两张纸覆盖左右两边的字,中间开一行,另裁纸为贴,帖盖数字,让考试者写出读出,类似于现在的填空题。
策问:大部分涉及到当时政治、经济、文化、吏治等方面的问题,命题形式和现代语文考试中的论述题或命题作文。
杂文:是以封建官吏所常用的篇、表、论、赞为体裁,让考生作文,类似今天的应用文写作。
经义:以儒家经典中的一段一句或不同章节同一主题的句子为题目,让应试者作文,阐述自己的理解和认识,类似今天的读后感。
墨义:取儒家经典中的句子让应试者应答,或者要求对答这个句子的含义,或要求对答下一句,或要求对答注疏,类似今天的名字解释或简答题。
还有就是不得不说的八股文,这是明朝才开始有的一种固定文种。
题目从四书五经中出,诠释以程朱学派注解为准(这个最坑了),每段格式字数都有限制,具体可自行百度。陈独秀以前考的秀才就是这个。
lina0856
科举是指古代通过考试来选拔官员的制度,秦朝之前,中国采取的是分封制,选拔官员靠世袭,也就是靠关系。汉代选拔人才用的是察举制,由地方推荐人才。隋文帝开皇七年命令各州“岁贡三人”应考秀才。隋炀帝在大业元年设进士科取士,成为科举的原型。唐代继承并发展这项制度,科举分为常科与制科两类。常科每年举行,制科则是皇帝临时设置的科目。常科的考生有生徒和乡贡,常科名目很多,依据应举人的条件和考试内容分为秀才、明经、进士、明法、明书、明算等科。生徒是在国子监(国子学、弘文馆、崇文馆)、各地学馆入学考试合格的学生。乡贡则是通过府试、州试的人,又称举人;考头名的称解元。通过朝廷尚书省的省试者称为进士及第,考头名的称状元,其余分甲第和乙第。除了每年的常科考试外,还有临时不定期由皇帝亲自主持的科举考试,叫制科。科举早期主要以文举为主,最初分明经、进士两科(有点类似我们现在的文科理科)。后来增加了如秀才科、太学生科、大科、三教科。秀才科的考试方式主要为试方略策五条。所谓方略策,主要是论述圣贤治道、古今理体之类。但是由于政策没有很好的落实,应试者也不多,后来便取消秀才科。明经科主要考试内容包括帖经和墨义。唐高宗以后,进士科慢慢的成为最主流的科目,明经科只要能够熟读书经,而进士科需要发挥个人的创造力,会问一些关于治国的政策的问题,进士科的评选标准也是最严格的的。
唐朝时期,省考定为三场,一场帖经,考试两篇杂文,最后策问五题,帖经是指选择学习的经书,挑一页,选一段,空两头,让应试者,类似语文考试默写。杂文包括一篇诗一篇赋,或者包括赞颂、讨论(相当于议论文、表扬书),题目一般非常生僻。策问一般三道题目是时事一道是治国方略,最后一道是关于战争的谋略。后来基本也是围绕这几项进行考试明清时期,科举制度已经有了一套完整的应试流程。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这时候的内容基本也是墨义、贴经、策问、诗赋、经义。以下为清朝最后一次科举考试试题:
LizRR
要搞清楚科举考试考些什么,首先必须要搞清楚科举制是什么。科举制是我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项制度,类似于现代的公务员考试。科举制萌芽于隋文帝开皇七年(公元587年),在隋炀帝时期正式确立,后经过唐朝的发展为历代王朝所沿用,直到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才停止使用,期间的1300多年里都是中国历代王朝的人才选拔方式。在科举制出现之前,仕途晋升通道被各世家大族所把持,寒门子弟无论能力多强都难以入仕。
科举制允许学子自己报名参加,阻断了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推荐自家子弟做官的渠道。较之前历代王朝所采用的选官制度而言,科举制彻底打破了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使得“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成为了读书人的理想。科举制将底层有识之士选拔上来,为统治阶级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巩固统治的同时也提高了官僚队伍的整体水平。正因如此,有人说科举制是封建时代全世界最优秀的制度之一,西方的启蒙思想家伏尔泰也对科举制推崇备至。
隋炀帝大业三年(608年)四月,炀帝诏令文武官员可以“孝悌有闻”等10科举人。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进入唐朝后,考试的科目分为常科和制科两类。前者是每年分期举行的,后者则是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考试内容包括秀才、明经、进士等五十多种,其中以明经和进士两科为主要科目。其中“进士”考的是时务策和诗赋、文章,难度等级较高;而明经则考时务策与经义,相对简单。高宗朝以后,进士科成了最受重视的,以至于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
进入宋代以后,在“重文轻武”的政治环境下,虽然常科的科目较唐代减少,但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宋朝人甚至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代对科举进行了改革,无论是在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发生了重大的改变。宋代将进士分为三等,从上到下分别称为:进士及第、进士出身以及同进士出身。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也是在宋朝时确立的。但宋朝的科举考试内容也存在诸多弊端,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则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
王安石开始变法后,直接取消了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以求通经致用。元代科举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和“经疑”为题述文。进入明清两代之后,科举制的规定更加细化,规定作答必须由破题、承题、起讲、入题、起股、中股、后股和束股等八部分组成,因此得名“八股文”。八股文的考试题目一律出自四书五经中的原文,要求考生必须用古人的语气,绝对不允许自由发挥。八股文在句子的长短、字的繁简、声调高低乃至字数也有严格限制。
虽然历朝历代科举的考试方式和内容不尽相同,但考试范围也局限于传统的儒家经典。这顺应了自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历代统治者巩固统治的需要,也在意识形态上潜移默化地禁锢着被统治者的思想。总而言之,科举制所考的内容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时局的变化而不断发展,始终是封建统治者统治人民的一项工具。但不得不承认的是,科举制是封建时代最科学的人才选拔制度甚至没有之一。
笨地鼠
自隋朝科举设立以来,科举主要的主要考试内容是儒家的「四书五经」,但也有所变化和特点。明朝以后就是大名鼎鼎的“八股文”了。明前的考试类型也有很多。主要是帖经,策问,诗赋,杂文,经义和墨义。
豚鼠C
1、考试内容
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2、简介
科举是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具有分科考试,取士权归于中央所有,允许自由报考(即“怀牒谱自荐于州县”,与察举制的“他荐”相区别)和主要以成绩定取舍三个显著的特点。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1300年。
3、社会影响
积极影响:打破世家大族的特权垄断;提高官员素质与行政效率;保证了政府行政人员的来源,扩大了统治基础;促进了社会稳定;有利于社会公平公正;有利于重学风气的形成。
消极影响:使儒学成为统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队伍壮大,但导致从事科学技术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对薄弱。
candycassandra
内容
科举考试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但是随着时间的发展科举考试也要不断的进行改进来适应时代的需求。在明清时期实行八股取士从内容到形式上严重束缚了人们的思想,有一些为了挤破头颅进入官场的人,不再注重文章的内容和思想而是转向了形式和表面工程。不仅对整个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消极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样选拔的人才思想僵化根本不利于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这种制度形成了正确的价值导向不利于科学知识的创新以及脱离实际的学风会造成整个社会形成浮夸而空谈的现象。
现在的教育制度高考和以前的科举制度有一些类似,都是通过考试的途径来选拔预备役人才。现代的教育制度应该借鉴历史,不在犯形式主义和僵化主义的错误,培养真正适合时代的人才,为考试改革提供借鉴。
科举考试使得封建社会的阶级流通,有利于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者的政治基础和社会基础。而且改变了封建社会中人员结构的组成,让更多有知识有学问的人进入决策,将以前本来把握在豪门世族手中的权利分散到底层百姓的手中。可以更好地了解底层百姓的诉求和愿景,有利于国家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通过科举考试选拔的官员有文化有素养给本来封建社会死气沉沉的政治带来了升级和活力。在整个社会有利于促进尊师重教的养成和学习氛围的养成,有利于文化的传承和某一方面文化的发展。
KEY杭州益呼
自隋朝开始,历朝历代所考试的内容都有区别; 同时,科举考试是一个泛称,包含乡试、会试、殿试。 视级别不同,考试内容也不尽相同。
可以说,自隋唐科举制开始至1905年科举废除,我国古代科举内容一直处在变化之中。
在刚刚兴起科举制的隋唐时期,官学一般以儒家经典为基本的教学内容,专科学校则另规定一些经典为基本教学内容,学生在参加乡试之前还要在学校接受各种考试,每旬、每月、每季、每年都要考试。国学根据科举有进士、明经等科,各设考场。考试的项目一般不多,以试策为主。
“进士科与俊、秀同源异派,所试皆答策而已。......有唐自高祖至高宗,靡不率由旧章” 唐掖言。
“自是,士族所趋,惟明经、进士两科而 已,其初止试策”。 册府元龟·贡举部
贞观八年(634年)进士加试经史,上元二年,加试贡士老子策,考试内容虽然略有增加,但考试主要以试策为主。这种考试比较容易应付,但难于选取实干有才之人。
根据统治阶级的需要,隋唐的统治者对科举考试的内容也多有调整。但仍主要以贴经、问义、杂文、策为主。各科所考的内容也有区别。如在书学的考试中,有贴经、口试、试策三个项目。而算学则要求道理和实际,不搞试策,只采用贴试与口试。医学则注意理论与实际结合,要求熟读医书,还要求调查以往的治愈案例。
各级别的考试内容也不大相同,乡试的难度自然低于会试,会试的难度也自然低于殿试。
在宋朝,科举制度上前期基本上是沿袭唐朝的一些做法,考试内容也大致相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王安石变法后,对科举制度进行了一定的改革。进士科停考了诗赋、经帖、墨义。改为更专业的考试,进士从此分为二种,一种是诗赋进士,一种是经义进士。
诗赋进士所考的内容为诗赋、论、策。
经义进士所考内容为本经大义三道、《论语》《孟子》大义各一道、论、策。
明清时期的科举制度会试内容与乡试内容基本相同,二者只存在难度上的差异,会试会考三场。这个时期就比较流行八股了,第一场考“四书”义三道,“五经”义四道;第二场考论一首,判五条,诏、诰、表各一道;第三场考经史策五道。考试题目和答题主旨主要出自“四书”、“五经”之中。考生只能按照规定的行文和答题的流程进行做答,不能有突破。
考完会试之后就是殿试、参加殿试的都是已经高中的举人,即进士。殿试不考四书五经文,基本上都是皇帝亲自出题,考对策。对策的字数与卷子的格子的字数要求一致,不能多,也不能少。时务策题基本上都有三五道,一般都是千字文,必须要用一千字进行阐述。
清朝末年,科举制被正式废除。
全文完
舞韵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不太一样,他们的变化是根据统治阶层用人取向而定的。不同时代人才需求也不同。隋文帝仅考策问,隋炀帝就开考十科之多。唐朝科举考试的科目就更多了,常设科考的科目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数)。明朝只考进士一科,清朝和明朝一样,但也有特制(特别科),如翻译科、经济科、博学鸿词科。
除特制科目,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
考试的形式各朝各代不一样,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明朝只有一门。
至于状元的优秀答题如文天祥的殿试卷御试策题“盖闻道之大、原出于天、超乎无极太极之妙、而实不离乎日用事物之常、根乎阳阳五行之赜、而实不外乎仁义礼智刚柔善恶之际。天以澄著、地以靖谧、人极以昭明、何莫由斯道也。......
stellazzx
《桃花扇》是写南明王朝兴亡的历史剧。作品以侯方域、李香群的爱情故事为线索,集中地反映了明末腐朽、动荡的社会现实及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即作者所说的"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是全剧的主题思想,同时也体现了作者的艺术构思。作者说:"桃花扇一剧,皆南朝新事,父老犹有存者。场上歌舞,局外指点,知三百年之基业,隳于何人?败于何事?消于何年?歇于何地?不独令观者感慨涕零,亦可惩创人心,为末世之一救矣。"(桃花扇小引)这就说明作者所说的兴亡不仅是南明王朝的短促命运,同时还企图指出明朝三百年基业为什么会覆亡的历史经验教训,作为后人的借鉴。那么从《桃花扇》所展现的故事情节里,我们是怎样看到明代三百年基业的覆亡的呢?当李自成的农民起义军攻下北京,清兵乘机入关的时候,马士英、阮大铖等阉党馀孽勾结四镇迎立福王。他们忘记了中原未原,大敌当前,买妾的买妾,选优的选优,完全是一派腐化堕落的现象。为了私人派系的利益,他们不仅丝毫没有想到上下一心,团结对敌,反而假公济私,自相残杀,最后甚至调黄、刘三镇的兵去截防左良玉,致清兵得以乘虚南下,成立刚刚一年的南明王朝就跟着覆亡。马士英、阮大铖对于调黄、刘三镇截防左兵的后果不是没有想到的。由于他们"宁可叩北兵之马,不可试南贼之刀"(拜坛),认定了向北兵投降比向统治集团内部的反对派让步好,就悍然采取了这一着。作品中关于这方面的大量描绘,鲜明地揭示了南明王朝覆亡的历史教训,确是有它深刻的现实意义的。它使我们从一连串舞台艺术形象里清楚地看到当时南明统治集团里那些最腐朽黑暗的势力怎样由生活上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一步步把国家民族推向覆亡的道路;又怎样由政治上的把持权位、排挤异己,一步步走向了投降敌人的道路。其次作品还通过侯方域的活动表现当时统治阶级里另一部分文人的生活态度和政治面貌。侯方域是著名的复社文人领袖之一,在继承东林党人的事业,反对阉党余孽的斗争中,表现他政治上进步的一面。然而正当国家内外危机深重的时候,他却沉醉在歌楼酒馆之中,这就决定他在政治上的动摇态度,不可能担当起挽救南明危亡的历史任务。"暗思想,那些莺颠燕狂,关甚兴亡。"作者在侯方域第一出上场时唱的[恋芳春]里就语含讽刺。后来又写他沉迷声色,几乎为阮大铖所收买,到最后更通过张道士的当头棒喝,指明他的迷误.最后作者还为我们描绘另外两类人的精神面貌。一类是以史可法为代表的爱国将领。作者以极大同情,写史可法怎样激励将士,死守扬州,并终于沉江殉国.李香君成为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柳敬亭、苏昆生原来都是阮大铖的门客,当他们看到了复社文人的留都防乱揭,知道阮大铖是魏阉的党羽,就拂衣而去。后来左良玉不顾大局,要领兵东下,柳敬亭就不辞辛苦去劝阻。阮大铖逮捕复社文人下犹,苏昆生又主动去向左良玉求救。到明亡之后,他们宁愿归隐渔樵,不愿做清朝的顺民,他们的坚强性格和阮大铖之流形成鲜明的对照。特别是柳敬亭,他的豪爽、侠义性格和一个民间艺人所具有的幽默、诙谐相结合,表现了高度乐观主义精神。然而这些人物的社会地位和生活道路,使他们只能把国家民族的希望寄托在爱国将领和复社文人身上。当复社文人失败了,爱国将领牺牲了,他们的希望也跟着落空,结果就入道的入道,归隐的归隐,一个走向消极避世的道路。从《桃花扇》里这一系列的描绘看,它确是通过了侯方域、李香君的儿女之情,表现了南明王朝的兴亡之恨,使读者或观众痛恨权奸的误国,叛将的投降,惋惜复社文人的沉迷,同情城市下层人民的反权奸斗争和爱国将领的宁死不屈。作者在作品里从爱国思想出发所表现的爱憎也基本是分明的。然而决定于作者的封建正统观念,他对李自成领导的农民起义始终抱着敌视的态度,剧中骂起义军是流贼,还把以镇压农民起义起家的左良玉当作像史可法一样的爱国将士来歌颂。左良玉哭祭崇祯时说:"养文臣帷幄无谋,豢武夫疆场不猛",就是骂那班文臣武将镇压农民起义无能。同时作者虽然怀着对明朝兴亡的遗恨,表现了一定的爱国思想,但由于本身是清朝的官吏,又加上清朝统治的严酷,作者对当时的民族矛盾就只能采取回避的态度。他不仅称赞清兵"杀退流贼,安了百姓,替明朝报了大仇"(《闲话》),还讴歌康熙圣朝的祥瑞;不仅回避了清兵血洗扬州的惨剧,在结局里还掩盖了侯方域的变节,这就不能不在一定程度上局限了作品的思想成就。文学史上原有不少传奇通过男女主角的离合悲欢,串演一代兴亡的历史故事,但《桃花扇》的出现,却使这类创作达到新的艺术高度,它把侯、李的离合之情与南明的兴亡之感结合得更紧密。与它同时的《长生殿》比之以前的作品如《浣纱记》、《秣陵春》等算是结合得较好的。然而《长生殿》是通过兴亡之感来突出李杨的爱情,而不是"借离合之情,写兴亡之感"。这样,《长生殿》在下本里就有部分情节离开了现实形势来颂扬李、杨生死不渝的爱情,而《桃花扇》写侯、李的爱情是始终紧密结合明清之际的历史形势展开的。由于侯方域本身是参加过复社文人反阉党的斗争和史可法幕府的人物,通过他的一连串舞台活动就有可能比较集中地反映南明王朝内部的各种矛盾。李香君是秦淮名妓,通过她,又正好从侧面反映出南明王朝的苟且偷安、腐化堕落。传奇媚座出总批(注:荀学斋日记说《桃花扇》评语是孔尚任自己的手笔。桃花扇本末则说,"皆借读者信笔书之"。然而批语中有些完全是作者的语气,在桃花扇本末中,作者也认为这些批语"忖度予心,百不失一",至少他是完全同意这些看法的。)说:"上半之末,皆写草创争斗之状,下半之首,皆写偷安宴乐之情。争斗则朝宗分其忧,宴游则香君罹其苦。一生一旦,为全本纲领,而南朝之治乱系焉。"清楚地说明了作者的艺术构思。孔尚任在桃花扇凡例里说:"朝政得失,文人聚散,皆确考时地,全无假借。至于儿女钟情,宾客解嘲,虽稍有点染,亦非乌有子虚之比。"原书有考据一篇,列举传奇中许多重要历史事实所根据的文献资料。这种忠于客观史实的精神,在明清传奇中,除《清忠谱》外,是没有可以和它比拟的。然而作者又说:"剧名《桃花扇》,则《桃花扇》譬如珠也,作《桃花扇》之笔譬则龙也。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睛龙爪,总不离乎珠。"这就说明作者不仅忠于历史事实,同时是通过精心的艺术创造,如排场的起伏转折,情节的前后照应,角色的分配,曲白的分工等等,使它成为一部优秀的传奇作品,达到了历史真实和艺术真实较好的结合。《桃花扇》的艺术成就主要表现在这两方面,从作品的凡例、批语看,它是作者创造性地总结明清传奇作家创作经验的成果。此外如人物的描绘、语言的运用,也有它独到的地方。如侦戏中[双劝酒]:"前局尽翻,旧人皆散,飘零鬓斑,牢骚歌懒,又遭时流欺谩,怎能得高卧加餐。"以独唱抒发阮大铖的牢骚,表现了他一副可怜相。"可恨身家念重,势利情多;偶投客魏之门,便入儿孙之列"一段白,似乎也不无反悔之意。但接着悄语:"若是天道好还,死灰有复燃之日。我阮胡子啊!也顾不得名节,索性要倒行逆施了。"终于露出其奸邪、阴险的豺狼本相。这样唱词和宾白的配合,惟妙惟肖地刻划了阮大铖的形象。馀韵中[哀江南]套曲更是传诵的名篇: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道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榻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跑。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山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离亭宴带歇指煞]然而,作者在语言的运用上主张"宁不通俗,不肯伤雅"。所以给人的印象是典雅有馀,当行不足;谨严有馀,生动不足。这实际是许多文人传奇戏在语言上的共同特征。
angel
第一讲 概说
一、中国古代小说源流:1、神话传说:《山海经》。2、历史传记:人物传记。3、寓言故事
二、六朝志怪、志人小说是古代小说的雏形:志怪小说:《搜神记》,志人小说:《世说新语》
三、符合现代文学含义的小说自唐传奇开始。
四、宋话本确立古代白话小说体制是古代小说史上的一大变迁。
五、明清小说是我国古代小说的成熟与繁荣阶段。
第二讲 文言小说
一、文言小说的发轫——六朝的志怪和志人小说。其特征是驳杂而琐碎,志怪小说的代表作是干宝的《搜神记》;志人小说的代表作是刘义庆的《世说新语》。
二、文言小说的成熟——唐传奇 唐传奇的故事类型有:一是叙述人与非人之恋,以《离魂记》、任氏传和柳毅传为代表。二是写士妓之恋,以李娃传、霍小玉传为代表。三是才子佳人之恋,以《莺莺传》为代表。四是梦幻故事,以枕中记、三梦记为代表。五是逸史故事,以长恨歌传为代表。六是侠义故事,以虬髯客传、聂隐娘为代表。七是怪异故事,如博异志。
唐传奇发展三个阶段:初盛唐是唐传奇的形成期,如无名氏补江总白猿传
中唐是唐传奇的成熟期:涌现了大量作家作品,如李娃传《莺莺传》等。
晚唐是唐传奇的演变期:出现了专集,如薛用弱集异记;出现了笔记杂录体的志怪和轶事小说集,如段成式《酉阳杂俎》、李肇唐国史补。
三、宋元时期的文言小说
此期两种倾向:一是继续保持六朝志怪篇幅较短的特点,忠实于材料的来源,比较平实简率,如徐铉的稽神录。二是沿着唐传奇的路子继续前进,有着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如《青琐高议》等。
四、明清的文言小说
这一时期的代表作,明代:瞿佑《剪灯新话》,李昌祺剪灯余话。清代:蒲松龄《聊斋志异》,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一)、《聊斋志异》
1、蒲松龄生平及创作
2、《聊斋志异》的思想内容
内容可以分为三方面:一是集中揭露和批判黑暗腐败的政治,鞭挞贪官污吏和土豪劣绅,同情被压迫人民的痛苦遭遇,或进而歌颂被压迫者得反抗斗争的故事,如《促织》、《席方平》。二是揭露科举制度的弊端及其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抨击八股取士制度的腐朽与虚伪,如《司文郎》、王子安。三是描写青年男女的爱情婚姻生活,如《婴宁》、《阿宝》。
3、《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一是主要篇章大多脱胎于我国古代的史传文学,以传记体叙小说事。二是情节曲折而富于变化。三是语言典雅工丽、清新活泼。
《聊斋志异》之后,较知名的文言短篇小说有纪昀的《阅微草堂笔记》,袁枚的《新齐谐》,沈起凤的《谐铎》等。(提示:清前期的文言小说创作出现比较繁荣的局面,被认为是继唐传奇之后文言小说创作的又一高潮,其代表作《聊斋志异》是我国古代文言小说的集大成之作。清中叶的文言小说多是仿效《聊斋志异》的“传奇体”,有学者称之为“聊斋体”小说,《谐铎》是其中的代表作。《阅微草堂笔记》和《新齐谐》则属于“笔记体”,主要继承魏晋志怪小说的传统,以别于《聊斋志异》的创作特色。)
思考题:1、试分析《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2、简析《促织》的思想艺术特色
第三讲 话本小说
一、概述
话本小说是伴随着“说话”技艺出现的一种文学样式,是我国古代的白话短篇小说。“说话”即叙说故事。宋时,说话四家为:银字儿(讲烟粉、灵怪、传奇、说公案,皆是杆棒发迹变泰之事)、说铁骑儿(士马金鼓之事)、说经说参请(演说佛书或宾主参禅悟道等事)、讲史书(讲述前代书史文传、兴废争战)。银字儿与铁骑儿合成小说。小说家说话的文本叫“话本”。到明代,小说话本不仅由说话艺人继续讲说,而且成为案头阅读的作品,产生了文人模拟话本写作的小说作品,即“拟话本”。
话本小说的体式特征:基本结构有题目(显示故事内容的标志)、篇首(点明主题、概括内容、渲染情绪)、入话(形式多样的承题起讲)、正话(讲述的正文)、篇尾(灵活多样的附加部分)。
现存最早的宋元小说话本是《京本通俗小说》,最早的小说话本总集是明嘉靖时洪楩编的《清平山堂话本》。所写的内容分为四个方面:婚姻爱情类、讼狱类、神怪类和人物轶事类。代表作有碾玉观音、错斩崔宁等。此外,还有以五代史平话为代表的讲史话本和大唐取经诗话等讲经话本。
明代话本小说的集大成作品是冯梦龙的“三言”和凌蒙初的“二拍”。“三言”每种收短篇小说40篇,共120篇。这些作品有的是宋元明以来的旧本(话本和拟话本),但一般都作了不同程度的修改;也有的是根据文言笔记、传奇小说、戏曲、历史故事或社会传闻再创作而成。故“三言”包容了旧本的汇辑和新著的创作,是我国白话短篇小说在说唱艺术的基础上,经过文人的整理加工到文人进行独立创作的开始。“二拍”的作品与“三言”不同,是作者“取古今来杂碎事可新听睹、佐谈诙者,演而创之”,共78篇。
二、三言、二拍的思想内容
一是揭露明代社会的黑暗现实,如《沈小霞相会出师表》;二是宗法伦理家族中的矛盾斗争,如迟取券毛烈赖原钱;三是爱情婚姻主题的新发展,如《杜十娘怒沉百宝箱》;四是展现明季商业活动的图景,如施润泽滩阕遇友。
三、艺术特色:讲市民文学与文人仿作成功地结合在一起。它保留了宋元民间话本的固有特色,如保留入话、头回,并经常穿插诗词骈语的形式特点。“三言”还继承了前因后果,脉络分明,有头有尾,以及次要人物都要交代一清二楚,结尾都是理想的或大团圆结局的特点。语言通俗浅易。人物形象较为成功,故事情节清晰,主题及意义较为深刻。
四、“二拍”对“三言”的突破:一是二拍多写富商巨贾,甚至出现大规模海外贸易,如转运汉巧遇洞庭红,波斯胡指破鼋龙壳。二是对爱情婚恋的描写更加大胆,如通闺闼坚心灯火,闹囹圄捷报旗铃。
五、清其他拟话本小说
明代较著名的有《今古奇观》、《石点头》、《西湖二集》等。其中明末抱瓮老人所编的《今古奇观》是流传最广的白话短篇小说选集。清初的拟话本有李渔的《无声戏》、连城壁、《十二楼》,东鲁古狂生编的《醉醒石》等有一定的影响。
六、作品赏析
思考题:1、试分析造成杜十娘悲剧的原因
2、略述明代拟话本的思想内容
第四讲 历史演义小说
一、章回小说概述
章回小说是我国古代长篇小说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体裁。它的特点是分回标目、首尾完整、故事连接、段落整齐。
章回小说是在宋元长篇讲史平话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宋元讲史今存五代史平话、大宋宣和遗事及全相平话五种。讲史讲说五代兴亡和战争故事,由于事件复杂、容量大,说话人不可能把要说的故事一次讲完,必须分为若干段落,每讲一次即等于后来的一回,每次讲说前要公布题目向听众揭示主要内容,这是章回小说分回标目的渊源。
二、明清历史演义小说
1、历史演义小说概况
历史演义小说直接由宋元讲史话本发展而来,是以特定历史时期所发生的重大事件为线索,以在历史上起过独特作用的著名人物为对象,用小说笔法展开叙写、创作成书的。
历史演义小说编写的三种情况:一是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力求保持历史原貌;二是依照把历史事件小说化,历史人物传奇化的原则进行创作;三是严格依傍史书记载,博考文献,文必有据,缺乏小说创作必要的想象虚构。
三、《三国志通俗演义》
1、成书、作者、版本
世代累积型小说:史书与讲史结合。陈寿的《三国志》及裴松之的注等记录了三国时期的史实。三国故事在隋唐已经盛传。宋代讲史有“说三分”的专门科目和专业艺人,许多杂戏都有演述三国故事的剧目,并已表现出“拥刘贬曹”的思想倾向。元刊全相三国志平话的内容和结构,已初具《三国演义》的规模,元杂剧中的三国戏有数十种之多。元末明初,罗贯中加工创作了《三国志通俗演义》。
版本:现存最早刊本是明嘉靖本。
清康熙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作了加工修改,此后毛宗岗修改本成为通行本。
作者:罗贯中(1330?—1400?)“据正史,采小说,证文辞,通好尚,非俗非虚,易观易入,非史氏苍古之文,去瞽传诙谐之气,陈叙百年,该括万事(百川书志卷六)。”
2、思想内容
记事起于汉灵帝建宁二年(169年),终于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主要描写了魏、蜀、吴三国的兴衰过程。三国演义深刻揭露了我国封建社会的历史真实,尤其是统治阶级内部的矛盾和斗争,具体地表现了这种斗争的紧张性、尖锐性和复杂性。三国演义用很大篇幅描绘了那个时代的社会理想,政治上以蜀汉为代表的“圣君贤相”和人与人关系上以刘关张为代表的“义”。
3、人物形象
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一是出场定型。二是反复皴染,围绕人物性格的主要特征,多角度、多层次地加以强化、深化,使其性格在单一中呈现丰富性、复杂性。三是多用传奇故事和生动的细节来突出人物的性格特征。四是善于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塑造人物。(曹操、关羽、诸葛亮、刘备)
4、艺术特色:
成功的人物形象塑造,多样的艺术手法,不同的叙述方法,精彩的战争描写,半文半白的语言。
四、其他历史演义小说
1、《东周列国志》:冯梦龙、蔡元放主编。以时间为经,以国别为纬,演义了春秋战国500多年间的历史。全书结构巧妙、脉络分明,叙事有条不紊。
2、西汉通俗演义:甄伟
思考题:1、以“三顾茅庐”为例分析《三国演义》塑造人物的艺术手法(提示:突出的特点是通过描写其他人物和山林景物反复铺垫,渲染气氛,制造悬念,成功地表现诸葛亮超群脱俗的品格和才能。)
2、简述《三国演义》的成书过程。
第五讲 《水浒传》与元明清英雄传奇小说
一、英雄传奇小说概述
英雄传奇小说与历史演义的主要区别在于:历史演义多从史书上撷取素材,其主要人物和事件基本上依据史实,按历史顺序展开情节,构成作品。英雄传奇则以塑造传奇式的英雄人物为重点,并以此组成情节、构想故事。英雄传奇小说由《水浒传》发端。影响较大的有《杨家府演义》、《隋唐演义》、《说唐演义全传》、说岳等。
二、《水浒传》
1、成书、作者、版本
成书过程:《水浒》是以北宋末年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为题材的英雄传奇小说。它是在长期民间流传的基础山最后由作家加工完成的作品。关于宋江起义,在宋史•徽宗本纪、侯蒙列传、张叔夜列传中均有记载。在宋人笔记中也有著录,到南宋时,已成为艺人演述的重要内容。宋末元初的大宋宣和遗事中涉及水浒故事的部分,是现代讲说水浒故事的最早话本,展示了《水浒》的原始面貌。元代以“水浒故事”为题材的杂剧大量出现,并可能出现了艺人专门讲说的宋江故事的作品。
版本:有繁本、简本两个系统。简本实为繁本的缩写节本、情节人物没有什么增减。繁本系统有百回本、一百二十回本和七十回本三种。
2、思想内容
《水浒传》深刻揭露了起义的社会原因。如实的写出了农民起义的发展规律,写出了起义的纲领和理想,还初步写出了农民革命必然失败的历史原因。
如何理解“替天行道”:一是当朝徽宗皇帝昏庸无能、宠信奸人,祸国殃民,已失去奉天治民的资格,因此,才需要梁山义军取代当朝执行“替天行道”的使命。二是完成“替天行道”的使命,必须推翻违背“天意”的黑暗王朝,建立体现“天意”的新王朝。三是梁山好汉“替天行道”的出发点是为民而不是为君,除暴安民、劫富济贫就是“替天行道”的主要内容。
3、艺术成就
一是在描写人物方面,善于把人物置于具体的现实环境中,紧密联系人物的身份和经历,通过一系列故事情节刻划其独特的思想性格。善于运用夸张、渲染、对比的手法塑造人物形象。二是在语言上,以说话人直接讲述的语言把整个作品组织起来,无论叙事、写人或人物对话,往往寥寥数笔即神情毕肖。语言明快、洗练、形象而富于表现力。三是在结构上,以主要英雄人物壁上梁山的道路为主线叙述起义发生、发展的过程,围绕“招安”问题描写了起义从发生、发展到失败的过程。全书是有机的统一体,但人物和情节的安排主要是单线发展,每组情节有相对的独立性。
三、其它英雄传奇小说
明清之际出现了两部较好的《水浒》续书。一是《水浒后传》(陈忱著),一是《后水浒传》(青莲宝主人著)。两书在发扬《水浒》英雄造反精神的同时,对接受招安等问题经过了深刻反思,作了不同的处理:其一、否定接受招安的错误路线;其二、否定对权奸的妥协态度;其三、既反对权臣专权,对昏君也有所批判;其四、与上述三个问题相关,两部续书的结局作了与《水浒》不同的处理,分别体现故事虽完,起义事业并没有完。
2、以历史演义之名,叙英雄传奇之事的《隋唐演义》(褚人获著);《杨家府演义》和演说民族英雄悲剧的《说岳全传》。
思考题:
1、简述《水浒》的成书过程及版本系统
2、英雄传奇小说与历史演义小说有何区别?
第六讲 《西游记》与明清神魔幻想小说
神魔幻想小说的艺术特征
其一,幻化的艺术形象,即小说中的人物不是现实中的人,而是神、佛、魔、怪等,但其本质仍然是人,是幻化得人、变形的人或者是神怪化了的人。其二,幻化的艺术天地,人物活动场景不是天庭、地府、龙宫就是仙洞、魔窟、荒山野岭,即使出现现实人间,也往往蒙上幻化色彩。其三,神怪幻想小说常用幻想、变形、夸张等艺术方法和荒诞离奇的情节进行创作,荒诞离奇的情节,隐含深刻的意味,是优秀神魔小说的基本特征。
二、《西游记》
1、成书、作者、版本
成书过程:西游故事缘起于唐代高僧玄奘取经的故事,玄奘回国后与门人辩机等将其取经过程中的见闻著录成《大唐西域记》。从玄奘取经到演化为神魔小说,首先是宗教神话化阶段。玄奘弟子慧立等撰写的大唐慈恩寺三藏法师传记述玄奘取经的事迹,其中穿插了一些弘扬佛法,神话玄奘的神话传说。其次是广泛流传阶段。现存南宋刊印的“说经”话本大唐三藏取经诗话是西游故事见诸文字的最早雏形,猴行者取代唐僧成为取经故事的中心人物。南宋至明朝前期取经故事通过多种艺术形式(宋元南戏、金院本、元杂剧等)继续发展。取经故事在元代开始定型,至迟在元末明初出现的西游记平话,其内容、情节已和《西游记》接近。玄奘取经的故事经过900年的流传演变,在丰厚的民间文学的基础上,吴承恩最后写成《西游记》。
版本:今知最早刊本为明万历二十年(1592)金陵世德堂新科出像官板大字西游记,二十卷一百回。
2、思想内容
幻笔与戏笔相兼,讽刺揶揄则取当时世态
3、艺术特色:一是巧妙曲折的艺术结构,《西游记》的结构可以称为线形结构,也就是短篇连缀的结构。全书三大部分组成有机的整体,数十个短篇故事像珍珠链上的珍珠,用取经这条线将之串联起来。这种结构的优点在于贯串在这条取经主线上的一些独立成篇的故事,写得巧妙曲折,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并《西游记》奇幻诙谐的总体美学风格相一致。二是风趣诙谐的语言风格。三是在塑造人物时将神性、人性、动物性完美的结合在一起。
人物形象:孙悟空、猪八戒、唐僧、沙僧
1、《西游记》的续书:《西游补》又名《新西游记》(董说著)和《后西游记》较有新意。
2、《封神演义》(许仲琳著),其书是“假商周之争,自写幻想”,最大特色是善于夸张,富于幻想。
3、《绿野仙踪》(李百川著)
思考题:
1、试分析孙悟空形象
2、简述神魔幻想小说的艺术特征
第七讲 《金瓶梅》与明清世情小说
一、世情小说
世情小说即以写世态人情为主的小说。世态,指的是整个社会状况和各种社会矛盾冲突;人情,包含人的思想、情感、心理、理想等。其作品有《金瓶梅》、《醒世姻缘传》、《红楼梦》、《歧路灯》等。其特征:一是题材上远离现实的历史、传奇、神怪题材转向当代的社会人生,往往以家庭为切入点,广泛联系社会,即使假托历史,也着眼于现实人生,具有强烈的时代感和现实感;二是针对当时理学的禁锢,着重表现男女世界里的情与欲;三是从不同角度揭露、批判社会黑暗是当时世情小说的主要风貌。
二、《金瓶梅》
1、版本:《金瓶梅》最初以抄本的流行。今见最早的刊本是万历丁巳(1617)年署刊的新刻金瓶梅词话,人称“词话本”或“万历本”。崇祯年间有《新刻绣像批评金瓶梅》问世,人称“崇祯本”。清康熙年间张竹坡以崇祯本为底本,将其详细评点,以张竹坡批评金瓶梅第一奇书之名行世,人称“第一奇书本”或“张评本”。
2、思想内容
书名乃潘金莲、李瓶儿和庞春梅三人名字的综合。全书假借《水浒》中西门庆与潘金莲偷情一事为线索加以敷衍而成。书中另一线索为西门庆妻妾家室活动。《金瓶梅》通过暴露西门庆一生及其一家的罪恶活动,痛快淋漓地揭露了明代封建统治阶级荒淫无耻的生活,深刻具体地描绘了当时从朝廷到地方大小官僚勾结恶霸豪绅,欺压盘剥人民的血腥图景,具有很大的认识价值和一定的反封建意义。小说还为人们展示了一个与传统的温柔敦厚大异其趣的、吵吵嚷嚷的女性世界。
3、意义
《金瓶梅》是中国小说史上第一部文人独立创作的有关世态人情的长篇小说。它对长篇小说的发展特别是在文体方面有重大贡献:其一,叙事题材,从描述英雄豪杰、神仙妖魔转向现实社会的市井人物,不仅开了事情小说的先河,而且也为古代小说转向近代小说开辟了道路。其二,叙事视角,从仰视转向平视而发现人的复杂性。其三,叙事重心,从组织安排故事为主转向以描写人物为主。其四,叙事结构,从线性发展转向网状交织。
三、《红楼梦》
1、作者、版本
版本:两个系统:一是脂本系统的抄本,八十回,因附有脂砚斋等人的评语,鼓称“脂评本”。二是一百二十回本,又有“程甲本”和“程乙本”两个版本。
2、思想内容
《红楼梦》以贾宝玉、林黛玉、薛宝钗之间爱情、婚姻悲剧为中心,写出了当时具有代表性的一个贵族大家庭的兴衰变化,揭露了封建社会末期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从而展示出封建社会必然走向崩溃的历史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叛逆者得斗争和奴隶为维护人身自由和婚姻自主的反抗,以及一大批女性所代表的青春、爱情和生命值美及这种美的被毁灭,写出了一出彻底的人生悲剧,从而表达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经过深入探究之后而得到的启示。
悲剧意识:一是人生悲剧,主要指主人公贾宝玉“无材可以补苍天”以及探春生逢末世无力“补天”的人生悲剧。二是婚姻和爱情悲剧,贾宝玉和林黛玉的爱情悲剧及与薛宝钗的婚姻悲剧。三是女子的悲剧。四是家庭和社会的悲剧。
理想色彩:《红楼梦》表达了作者对新的生活方式和美好感情的理想和追求。尤其是建立在“知己”之上的宝黛爱情,不仅表现了人类崇高美丽的一面,也是作者理想、追求的核心内容。具体表现在:第一,书中所写的宝黛爱情是理想化得才貌之爱。第二,宝黛的爱情是建立在长期了解基础上的知己之爱。第三,所写宝黛爱情纯洁专一持久。
3、艺术成就
《红楼梦》的写实艺术:第一,在人物塑造方面:一是注重人物形象的真实性;二是注意展开人物性格的复杂性及其变化;三是注重以多种手法突出人物的鲜明个性(环境衬托、诗词、心理)。第二,在结构上,以宝黛的爱情故事为主线,以贾府的衰败为副线,两条线索互为表里,贯穿全书,其间又穿插一些小的情节线索,相互交织,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结构完整严谨。第三,在语言方面,准确、精炼、生动、流畅、色彩鲜明,富于表现力。另外,人物的语言,个性鲜明而又恰如其分。
《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顶峰:表现为以下几方面:第一,就题材而言,《红楼梦》借幻说法,“将人情世态寓于粉迹脂痕”,把世情小说推向最高峰。与《金瓶梅》相比,它在描写所谓“家常琐事”、“儿女闲情”中,不仅深刻揭露封建末世的腐朽和黑暗,而且发掘出蕴涵在生活中的诗意,表现了崇高的美学理想。第二,在塑造典型人物形象上,《红楼梦》写出了人物性格的独特性、复杂性、以及人物个性与现实生活的统一性,对中国古典小说的形象塑造进行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第三,对中国古典小说的美学风貌也作了一次历史性的总结。《红楼梦》熔雅俗两种文学于一炉,既有《西厢记》、《牡丹亭》之意境、韵味,又有《水浒》、《金瓶梅》的场面、性格和人情世态的传神刻绘。正如鲁迅先生所言:“自有《红楼梦》出来以后,传统的思想和写法都打破了。”
4、《红楼梦》的续书:有两种,一是从一百二十回续起,一是接在第九十七回后,前一种居多。其内容多将原书爱情悲剧改为大团圆结局。续书中,以《后红楼梦》和《续红楼梦》稍有可观处。
四、其他世情小说较有价值的一是以“因果报应之谈,写社会家庭之事”的《醒世姻缘传》(西周生辑著);一是李绿园的《歧路灯》。
思考题:
1、《金瓶梅》在小说发展史上有何成就与贡献
2、怎样理解《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的高峰
3、简述世情小说的创作特征
第八讲 《儒林外史》与明清讽刺小说
一、作者
1、吴敬梓的生平与创作
2、《儒林外史》的思想内容:可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一是对理想人生的热切追求。作品对科举制度的批判主要通过对儒生形象(如周进、范进等利禄熏心、热衷功名的腐儒)、官绅形象、(如王惠、汤奉等贪婪成性的贪官滑吏)、名士形象(如杜慎卿之类言清行浊的人)的生动描绘,全面批判了科举制度的弊端和功名利禄观念。塑造了三类理想人物:带有叛逆精神的杜少卿、沈琼枝;迟衡山等所谓的“真儒”、“贤人”形象;王太、盖宽等自食其力、置身功名富贵之外的市井奇人。
3、《儒林外史》的艺术成就
结构艺术:其结构独树一帜,全书没有贯穿始终的中心人物和主要情节,而是分别以一个或几个人物为中心,自成段落的故事前后衔接而成,情节相互转移,人物各有起落。“虽云长篇,亦同短制”,兼具长篇和短篇的特长,创造出一种独特的结构形式,很适合表现书中特定内容的需要。
叙事艺术的新特点:一是改变了传统小说说书人的述评模式,采取了第三人称的隐身人的客观观察的叙述方式。二是在摆脱了传统小说的传奇性、淡化故事情节,用寻常细事、通过精细的白描来再现生活,塑造人物。
讽刺艺术的新成就:通过精确的白描,写出“常见”、“公然”、“不以为奇”的人事矛盾、不和谐进行婉曲而锋利的讽刺。
二、其他讽刺小说(谴责小说)
1、张南庄的《何典》(10回)
2、李汝珍的《镜花缘》(100回)
第九讲 明清才子佳人小说
一、概述
才子佳人小说以描写才貌双全的青年男女曲折跌宕的婚恋故事为题材,其主人公必是才子佳人,他们往往以诗相慕、私订终身,而后或由小人拨乱,或由政事牵连,遭受种种磨难,最终或由才子金榜题名,或遇圣君贤臣而得成为眷属。
才子佳人小说在明末清初盛行的原因:一是小说发展自身规律;二是社会因素。经明清鼎革之变的社会大动荡,到清初时局甫定,统治者采取高压与笼络政策,迫使一部分知识分子避开敏感的题材,而进入无风险的“才子佳人”故事的创作。三是才子佳人小说中那种书中有“黄金屋,颜如玉”的思想,既迎合清初统治者的需要,也迎合了中下层文人的心理,拥有较大的读者群。四是明初中叶以后,追求个性解放、抒发真性情的浪漫思潮,余波至于清初,这种思潮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才子佳人小说的兴盛。
三、叙事模式及其文化意蕴
人物形象:理想的才子形象是才、色、情、侠并具,理想的佳人形象是貌、才、情、识兼美。叙事:有三个核心场面。即:因诗相慕(接触方式及相爱原因);排除障碍(追求独立自主婚姻的斗争过程);夫妻团圆(理想结局)。
四、思想艺术特征及影响
思想上的进步性:一是才子佳人小说把作者个人的思想感情作主观的理想化的表现,或者说,作品中才子佳人的形象,往往是作者的一种自我体认,寄托有作者对生活的某种观照和追求。二是才子佳人小说不同程度地肯定了青年男女之间“真情至性”的合理性,对“父母之命,媒妁之言”的传统礼法有一定的冲击。三是把才、情、貌作为最重要的择偶标准,对封建门第观念给予有力冲击。
艺术特征:一是三段式的公式化结构。二是才貌双全的概念化形象。三是曲折离奇的故事情节。四是“花娇月媚”的美学风貌。
影响:才子佳人小说在中国小说的发展史上,有着不可替代的地位。一是其作为一个独特类型,自有其独特的审美价值和认识价值,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影响着广大读者的审美情趣;二是它对才、情、美的礼赞,对曹雪芹的创作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思考题:
才子佳人小说的“才子”和“佳人”形象有何特点
如何评价才子佳人小说的叙事模式
ajlnzl
农家子的古代科举生活
在现代,她只是一个大龄未婚青年。在古代,她却变成了他!生在农家,他不想一辈子种田,没有一技之长,不会发家致富,那就只能尽力往读书方面发展了。至于是男是女?在生存面前还需要矫情吗?文女穿男,主角会娶妻,像一般人一样生活,不搞基,基本上没有什么金手指,现实流。
原贴:一本穿越古代考科举的小说
CrystalViolet
迷离繁花丝锦制成的芙蓉色广袖宽身上衣,绣五翟凌云花纹,纱衣上面的花纹乃是暗金线织就,点缀在每羽翟凤毛上的是细小而浑圆的蔷薇晶石与虎睛石,碎珠流苏如星光闪烁,光艳如流霞,透着繁迷的皇家贵气。臂上挽迤着丈许来长的烟罗紫轻绡,用金镶玉跳脱牢牢固住。一袭金黄色的曳地望仙裙,用蔷金香草染成,纯净明丽,质地轻软,色泽如花鲜艳,并且散发出芬芳的花木清香。裙上用细如胎发的金银丝线绣成攒枝千叶海棠和栖枝飞莺,刺绣处缀上千万颗真珠,与金银丝线相映生辉、贵不可言。 反手细细挽了惊鸿归云髻,发髻后左右累累各插六支碧澄澄的白玉响铃簪,走起路来有细碎清灵的响声,发髻两边各一枝碧玉棱花双合长簪,做成一双蝴蝶环绕玉兰花的灵动样子。发髻正中插一支凤凰展翅六面镶玉嵌七宝明金步摇,凤头用金叶制成,颈、胸、腹、腿等全用细如发丝的金线制成长鳞状的羽毛,上缀各色宝石,凤凰口中衔着长长一串珠玉流苏,最末一颗浑圆的海珠正映在眉心,珠辉璀璨,映得人的眉宇间隐隐光华波动,流转熠熠。发髻正顶一朵开得全盛的“贵妃醉”牡丹,花艳如火,重瓣累叠的花瓣上泛起泠泠金红色的光泽,簇簇如红云压顶,妩媚姣妍,衬得乌黑的发髻似要溢出水来。颈上不戴任何项饰,只让槿汐用工笔细细描了缠枝海棠的纹样,绯红花朵碧绿枝叶,以银粉勾边,缀以散碎水钻,一枝一叶,一花一瓣,绞缠繁复,说不尽的悱恻意态。同色的赤金镶红玛瑙耳坠上流苏长长坠至肩胛,微凉,酥酥地痒。 画的是远山黛,脸上薄施胭脂,再用露水匀了珍珠粉淡淡施上,成“飞霞妆”,脸上幽暗的苍白便成了淡淡的荔红。一眼瞥见妆奁里的胭脂笔,心下一颤,想在眉心描画一朵梨花形状,想起当日酒醉春睡在棠梨宫后院的梨花树下,梨花花瓣正落在眉心。 雪白香花,风动自有花香来。又有殿前莲池的水汽及如荫古树的遮蔽,殿中益发清凉沉静 一身银朱红细云锦广绫合欢长衣更衬得她娇小的身量如一抹绯红的云霞,灿然生光。 鬓边的海水纹青玉簪上明珠濯濯瑟动,如娇蕊一般 六尺宽的沉香木阔床边悬着鲛绡宝罗帐,帐上遍绣洒珠银线海棠花,风起绡动,如坠云山幻海一般。榻上设着青玉抱香枕,铺着软纨蚕冰簟,叠着玉带叠罗衾。殿中宝顶上悬着一颗巨大的明月珠,熠熠生光,似明月一般。地铺白玉,内嵌金珠,凿地为莲,朵朵成五茎莲花的模样,花瓣鲜活玲珑,连花蕊也细腻可辨,赤足踏上也只觉温润,竟是以蓝田暖玉凿成,直如步步生玉莲一般。 头上勒着翠蓝销金箍儿髻,戴着黄霜霜簪环并几朵颜色通花,耳朵上两个丁香米珠耳坠,蓝绸子明花薄上衣,茶色潞绸螺纹裙子,
参考资料:《后宫》
收拾小包袱走人
状元确立于唐代,清朝的科举程序是:不论身份和年龄,一律都得经过童试(含县级的童试、州府的府试、省级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科考程序。参加乡试之前必须经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去省里参加乡试。乡试中合格者为举人。凡是经过考生所在县的县试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种社会荣誉,往往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资助。童生都具备了进入府试的资格;经过了府试的童生就取得参加省级院试的资格,省级院试过关,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国家要给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税赋,还要给予资助。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殿试要产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总称"鼎甲"。
原贴:古代如何考状元
ziyi94
科举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元年(605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一千三百多年。
金榜
科举是中国古代封建统治者为选拔人才资源,而设置的一种考试制度,让读书人参加的人才选拔考试,学而优则仕的一种制度。 科举制是由皇帝亲自主持、以分科考试形式录用人才的取士制度。 魏晋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权贵子弟无论优劣,都可以做官。许多出身低微但有真才实学的人,却不能到中央和地方担任高官。为改变这种弊端,隋文帝开始用分科考试来选举人才。隋炀帝时期正式设置进士科,考核参选者对时事的看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也是现代选拔公务员的一种制度,改名为“国考”
编辑本段科举以前的人才制度
天一阁馆藏的较早的科举文献
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起源
中国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政权的要求,加强中央集权,于是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收归中央,废除九品中正制,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式选拔官员,他令"诸州岁贡三人"参加考试,合格者可以做官。据史载,开皇三年(583年)正月,隋文帝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598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隋炀帝大业三年(607年)四月,诏令文武官员有职事者,可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结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饶”“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膂力骄壮”等10科举人。大业五年(609年)正月,又诏令诸郡以“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膂力骄壮,超绝等伦”“在官勤慎,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等4科举人。大业年间,隋炀帝还设置明经,进士二科,并以“试策”取士,这标志着科举制正式诞生了。 进士一词初见于礼记·王制篇,其本义为可以进受爵禄之义。当时主要考时务策,就是有关当时国家政治生活方面的政治论文,叫试策。这种分科取士,以试策取士的办法,在当时虽是草创时期,并不形成制度,但把读书、应考和作官三者紧密结合起来,揭开中国选举史上新的一页。唐玄宗时礼部尚书沈既济对这个历史性的变化有过中肯的评价:“前代选用,皆州郡察举……至于齐隋,不胜其弊……是以置州府之权而归于吏部。自隋罢外选,招天下之人,聚于京师春还秋住,乌聚云合。”
唐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完备
隋朝灭亡后,唐朝的帝王承袭了隋朝传下来的人才选拔制度,并做了进一步的完善。由此,科举制度逐渐完备起来。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完善科举制的关键人物。在唐朝,考试的科目分常科和制科两类。每年分期举行的称常科,由皇帝下诏临时举行的考试称制科。 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俊士等科不经常举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所以,明经、进士两科便成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后进士科尤为时人所重。唐朝许多宰相大多是进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两个来源,一个是生徒,一个是乡贡。由京师及州县学馆出身,而送往尚书省受试者叫生徒;不由学馆而先经州县考试,及第后再送尚书省应试者叫乡贡。由乡贡入京应试者通称举人。州县考试称为解试,尚书省的考试通称省试,或礼部试。礼部试都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闱也就是考场的意思。 明经、进士两科,最初都只是试策,考试的内容为经义或时务。后来两种考试的科目虽有变化,但基本精神是进士重诗赋,明经重帖经、墨义。所谓帖经,就是将经书任揭一页,将左右两边蒙上,中间只开一行,再用纸帖盖三字,令试者填充。墨义是对经文的字句作简单的笔试。帖经与墨义,只要熟读经传和注释就可中试,诗赋则需要具有文学才能。进士科得第很难,所以当时流传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说法。 常科考试最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改由礼部侍郎主持,称“权知贡举”。进士及第称“登龙门”,第一名曰状元或状头。同榜人要凑钱举行庆贺活动,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园探采名花,称探花使。要集体到杏园参加宴会,叫探花宴。宴会以后,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题名以显其荣耀,所以把又把中进士称为“雁塔题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后诗:“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朝看遍长安花。”所以,春风得意又成为进士及第的代称。常科登第后,还要经吏部考试,叫选试。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职。唐代大家柳宗元进士及第后,以博学宏词,被即刻授予“集贤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试落选,只能到节度使那儿去当幕僚,再争取得到国家正式委任的官职。韩愈在考中进士后,三次选试都未通过,不得不去担任节度使的幕僚,才踏进官场。 唐代取士,不仅看考试成绩,还要有各名人士的推荐。因此,考生纷纷奔走于公卿门下,向他们投献自己的代表作,叫投卷。向礼部投的叫公卷,向达官贵人投的叫行卷。投卷确实使有才能的人显露头角,如诗人白居易向顾况投诗赋得原上草受到老诗人的极力称赞。但是弄虚作假,欺世盗名的也不乏其人。唐太宗重视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他即位后,大大扩充了国学的规模,扩建学舍,增加学员。 武则天载初元年二月,女皇亲自“策问贡人于洛成殿”,这是我国科举制度中殿试的开始,但在唐代并没有形成制度。 在唐代还产生了武举。武举开始于武则天长安二年,公元702年。应武举的考生来源于乡贡,由兵部主考。考试科目有马射、步射、平射、马枪、负重摔交等。“高第者授以官,其次以类升”。而在唐代最著名的武状元便是郭子仪了。 唐玄宗时,诗赋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他在位期间,曾在长安、洛阳宫殿八次亲自面试科举应试者,录取很多很有才学的人。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宋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改革时期
宋代的科举,大体同唐代一样,有常科、制科和武举。相比之下,宋代常科的科目比唐代大为减少,其中进士科仍然最受重视,进士一等多数可官至宰相,所以宋人以进士科为宰相科。宋吕祖谦说:“进士之科,往往皆为将相,皆极通显。”当时有焚香礼进士之语。进士科之外,其它科目总称诸科。宋代科举,在形式和内容上都进行了重大的改革。 首先,宋代的科举放宽了录取和作用的范围。宋代进士分为三等:一等称进士及第;二等称进士出身;三等赐同进士出身。由于扩大了录取范围,名额也成倍增加。唐代录取进士,每次不过二、三十人,少则几人、十几人。宋代每次录取多达二、三百人,甚至五、六百人。对于屡考不第的考生,允许他们在遇到皇帝策试时,报名参加附试,叫特奏名。也可奏请皇帝开恩,赏赐出身资格,委派官吏,开后世恩科的先例。 宋代科举考试
宋代确立了三年一次的三级考试制度。宋初科举,仅有两级考试制度。一级是由各州举行的取解试,一级是礼部举行的省试。宋太祖为了选拔真正踏实于封建统治而又有才干的人担任官职,为之服务,于开宝六年实行殿试。自此以后,殿试成为科举制度的最高一级的考试,并正式确立了州试、省试和殿试的三级科举考试制度。殿试以后,不须再经吏部考试,直接授官。宋太祖还下令,考试及第后,不准对考官称师门,或自称门生。这样,所有及第的人都成了天子门生。殿试后分三甲放榜。南宋以后,还要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于琼苑,故称琼林宴,以后各代仿效,遂成定制。宋代科举,最初是每年举行一次,有时一、两年不定。实英宗治平三年,才正式定为三年一次。每年秋天,各州进行考试,第二年春天,由礼部进行考试。省试当年进行殿试。 从宋代开始,科举开始实行糊名和誊录,并建立防止徇私的新制度。从隋唐开科取士之后,徇私舞弊现象越来越严重。对此,宋代统治者采取了一些措施,主要是糊名和誊录制度的建立。糊名,就是把考生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又称“弥封”或“封弥”。宋太宗时,根据陈靖的建议,对殿试实行糊名制。后来,宋仁宗下诏省试、州试均实行糊名制。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根据袁州人李夷宾建议,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这种制度,对于防止主考官徇情取舍的确产生了很大的效力。但是,到了北宋末年,由于政治日趋腐败,此项制度也就流于形式了。宋代在考试形式上的改革,不但没有革除科举的痼疾,反而使它进一步恶化。 宋代科举在考试内容上也作了较大的改革。宋代科举基本上沿袭唐制,进士科考帖经、墨义和诗赋,弊病很大。进士以声韵为务,多昧古今;明经只强记博诵,而其义理,学而无用。王安石任参知政事后,对科举考试的内容着手进行改革,取消诗赋、帖经、墨义,专以经义、论、策取士。所谓经义,与论相似,是篇短文,只限于用经书中的语句作题目,并用经书中的意思去发挥。王安石对考试内容的改革,在于通经致用。熙宁八年,宋神宗下令废除诗赋、贴经、墨义取士,颁发王安石的三经新义和论、策取士。并把易官义《诗经》《书经》《周礼》《礼记》称为大经,《论语》《孟子》称为兼经,定为应考士子的必读书。规定进士考试为四场:一场考大经,二场考兼经,三场考论,最后一场考策。殿试仅考策,限千字以上。王安石的改革,遭到苏轼等人的反对。后来随着政治斗争的变化,三经新义被取消,有时考诗赋,有时考经义,有时兼而有之,变换不定。 宋代的科考分为三级:解试(州试)、省试(由礼部举行)和殿试。解试由各地方进行,通过的举人可以进京参加省试。省试在贡院内进行,连考三天。为了防止作弊,考官俱为临时委派,并由多人担任。考官获任后要即赴贡院,不得与外界往来,称为锁院。考生到达贡院后,要对号入座,同考官一样不得离场。试卷要糊名、誊录,并且由多人阅卷。而殿试则于宫内举行,由皇帝亲自主持及定出名次。自宋代起,凡于殿试中进士者皆即授官,不需要再经吏部选试。 南、北宋三百二十年,总共开科一百一十八次。取进士二万人以上。
元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中落时期
蒙古人不着重开科取仕,灭宋后一度不举办科举,至元仁宗延佑二年(1315年)才再次开办。 元代的科举制度基本沿袭宋代,用“经义”、“经疑”为题述文。科举分为地方的乡试,和在京师进行的会试及殿试。元代科举只考一科,但分成左右榜。右榜供蒙古人、色目人应考;乡试时只考两场,要求相对较简单。左榜供汉人、南人应考,乡试时考三场,要求相对较严格。乡试、会试考获名单俱按种族分配。 元朝自仁宗至顺帝时灭亡止,科举时办时废,共举办过十六次,取士一千余人。但元科举所选人材通常并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在元政府中产生的影响也不大。
明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鼎盛时期
元朝开始,蒙古人统治中原,科举考试进入中落时期,但以四书试士,却是元代所开的先例。 元朝灭亡后,明王朝建立,科举制进入了它的鼎盛时期。明代统治者对科举高度重视,科举方法之严密也超过了以往历代。 科举制度中的进士卷
明代以前,学校只是为科举输送考生的途径之一。到了明代,进学校却成为了科举的必由之路。明代入国子监学习的,通称监生。监生大体有四类:生员入监读书的称贡监,官僚子弟入监的称荫监,举人入监的称举监,捐资入监的称例监。监生可以直接做官。特别是明初,以监生而出任中央和地方大员的多不胜举。明成祖以后,监生直接做官的机会越来越少,却可以直接参加乡试,通过科举做官。 参加乡试的,除监生外,还有科举生员。只有进入学校,成为生员,才有可能入监学习或成为科举生员。明代的府学、州学、县学、称作郡学或儒学。凡经过本省各级考试进入府、州、县学的,通称生员,俗称秀才。取得生员资格的入学考试叫童试,也叫小考、小试。童生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由各省学政主持,学政又名提督学院,故称这级考试为院试。院试合格者称生员,然后分别分往府、州、县学学习。生员分三等,有廪生、增生、附生。由官府供给膳食的称廪膳生员,简称廪生;定员以外增加的称增广生员,科称增生;于廪生、增生外再增名额,附于诸生之末, 称为附学生员,科称附生。考取生员,是功名的起点。一方面、各府、州、县学中的生员选拔出来为贡生,可以直接进入国子监成为监生。一方面,由各省提学官举行岁考、科考两级考试,按成绩分为六等。科考列一、二等者,取得参加乡试的资格,称科举生员。因此,进入学校是科举阶梯的第一级。 明代正式科举考试分为乡试、会试、殿试三级。乡试是由南、北直隶和各布政使司举行的地方考试。地点在南、北京府、布政使司驻地。每三年一次,逢子、午、卯、酉年举行,又叫乡闱。考试的试场称为贡院。考期在秋季八月,故又称秋闱。凡本省科举生员与监生均可应考。主持乡试的有主考二人,同考四人,提调一人,其它官员若干人。考试分三场,分别于八月九日、十二日和十五日进行。乡试考中的称举人,俗称孝廉,第一名称解元。唐寅乡试第一,故称唐解元。乡试中举叫乙榜,又叫乙科。放榜之时,正值桂花飘香,故又称桂榜。放榜后,由巡抚主持鹿鸣宴。席间唱《鹿鸣》诗,跳魁星舞。 会试是由礼部主持的全国考试,又称礼闱。于乡试的第二年即逢辰、戍、未年举行。全国举人在京师会试,考期在春季二月,故称春闱。会试也分三场,分别在二月初九、十二、十五日举行。由于会试是较高一级的考试,同考官的人数比乡试多一倍。主考、同考以及提调等官,都由较高级的官员担任。主考官称总裁,又称座主或座师。考中的称贡士,俗称出贡,别称明经,第一名称会元。 殿试在会试后当年举行,时间最初是三月初一。明宪宗成化八年起,改为三月十五。应试者为贡士。贡士在殿试中均不落榜,只是由皇帝重新安排名次。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只考时务策一道。殿试毕,次日读卷,又次日放榜。录取分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第一名称状元、鼎元,二名榜眼,三名探花,合称三鼎甲。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通称进士。进士榜称甲榜,或称甲科。进士榜用黄纸书写,故叫黄甲,也称金榜,中进士称金榜题名。 乡试第一名叫解元,会试第一名叫会元,加上殿试一甲第一名的状元,合称三元。连中三元,是科举场中的佳话。明代连中三元者仅洪武年间的黄观和正统年间的商辂二人而已。 殿试之后,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编修。其余进士经过考试合格者,叫翰林院庶吉士。三年后考试合格者,分别授予翰林院编修、检讨等官,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等职,或以知县优先委用,称为散馆。庶吉士出身的人升迁很快,英宗以后,朝廷形成非进士不入翰林,非翰林不入内阁的局面。 明代乡试、会试头场考八股文。而能否考中,主要取决于八股文的优劣。所以,一般读书人往往把毕生精力用在八股文上。八股文以四书、五经中的文句做题目,只能依照题义阐述其中的义理。措词要用古人语气,即所谓代圣贤立言。格式也很死。结构有一定程式,字数有一定限制,句法要求对偶。八股文也称制义、制艺、时文、时艺、八比文、四书文。八股文即用八个排偶组成的文章,一般分为六段。以首句破题,两句承题,然后阐述为什么,谓之起源。八股文的主要部分,是起股、中股、后股、束股四个段落,每个段落各有两段。篇末用大结,称复收大结。八股文是由宋代的经义演变而成。八股文的危害极大,严重束缚人们的思想,是维护封建专制治的工具,同进也把科举考试制度本身引向绝路。明末著名学者顾炎武愤慨地说:“八股盛而六经微,十八房兴而二十一史废”。又说:“愚以为八股之害,甚于焚书。”
清朝——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灭亡
清代的科举制度与明代基本相同,但它贯彻的是民族歧视政策。满族人享有种种特权,做官不必经过科举途径。清代科举在雍正前分满汉两榜取士,旗人在乡试、会试中享有特殊的优特,只考翻译一篇,称翻译科。以后,虽然改为满人、汉人同试,但参加考试的仍以汉族人为最多。 科举制发展到清代,日趋没落,弊端也越来越多。清代统治者对科场舞弊的处分虽然特别严厉,但由于科举制本身的弊病,舞弊越演越烈,科举制终于消亡。 清代状元曹鸿勋殿试策
清人为了取得参加正式科举考试的资格,先要参加童试,参加童试的人称为儒生或童生,录取“入学”后称为生员(清代有府学、州学和县学,统称为儒学)。儒学和孔庙在一起,称为学宫。生员“入学”后即受教官(教授、学正、教谕、训导)的管教。清初生员尚在学宫肄业(有月课和季考,后来变成有名无实了),又称为生,俗称秀才。这是“功名”的起点。 生员分为三种:成绩最好的是廪生,有一定名额,由公家发给粮食;其次是增生,也有一定名额;新“入学”的称为附生。每年由学政考试,按成绩等第依次升降。 正式的科举考试分为三级:乡试,会试,殿试。 乡试通常每三年在各省省城举行一次,又称为大比。由于是在秋季举行,所以又称为秋闱。参加乡试的是秀才(生),但是秀才在参加乡试之前先要通过本省学政巡回举行的科考,成绩优良的才能选送参加乡试。乡试考中后称为举人,第一名称为解元,第二名至第十名称“亚元”。 会试在乡试后的第二年春天在礼部举行,所以会试又称为礼闱,又称为春闱。参加会试的是举人,取中后称为贡士,第一名称为会元。会试后一般要举行复试。 以上各种考试主要是考八股文和试帖诗等。八股文题目出自四书五经,略仿宋代的经义,但是措辞要用古人口气,所谓代圣贤立言。结构有一定的程式,字数有一定的限制,句法要求排偶,又称为八比文、时文、时艺、制艺。 清代科举钦定榜
殿试是皇帝主试的考试,考策问。参加殿试的是贡士,取中后统称为进士。殿试分三甲录取。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甲赐同进士出身。第一甲录取三名,第一名俗称状元,第二名俗称榜眼,第三名俗称探花,合称为三鼎甲。第二甲第一名俗称传胪。 状元授翰林院修撰,榜眼、探花授儒林院编修。其余诸进士再参加朝考,考论诏奏议诗赋,选擅长文学书法的为庶吉士,其余分别授主事(各部职员)、知县等(实际上,要获得主事、知县等职,还须经过候选、候补,有终身不得官者)。庶吉士在翰林院内特设的教习馆(亦名庶常馆)肄业三年期满举行“散馆”考试,成绩优良的分别授翰林院编修、翰林院检讨(原来是第二甲的授翰林院编修、原来是第三甲的授翰林院检讨),其余分发各部任主事,或分发到各省任知县。 清代科举殿试场所
清代的科举考试制度分两个阶段,一个是科举的初步考试,一个是科举的正式考试。科举的初步考试有这么三种,一种叫童试,一种叫岁试,一种叫科试。童试,一般又叫做“小考”。凡童子开始应初试的时候称做“童生”,童生经过一定的考试选拔,在县里面选拔了以后到督学进行考试,督学考试合格就可以称做“秀才”了。范进是多年的童生,最后终于考上秀才了。秀才每一年考一次,这也是一个选优的过程,这叫“岁试”。每三年还要参加一次大的考试,叫“科试”。每三年考一次,主要是为了推举举人考试的资格,通过这个考试的提名,便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范进刚好赶上童试这一年也是科试的同一年,他考上了童试的第一名秀才,自然就有资格参加举人的考试。这是科举的初步考试。 科举博物馆中的进士厅
科举博物馆中的状元厅
接下来是科举的正式考试,它也有三种:乡试、会试、殿试。乡试每三年举行一次,即在子、卯、午、酉这四个年中的八月举行乡试。乡试考中了以后就称为举人,举人实际上是候补官员,有资格做官了。按清代的科举制度规定,举人可以到吏部注册,可以取得一定官职,可以当县官了。当然这个职位很少,每年大概就40人到130人的名额。举人的名额很少,那么举人当中候补做官的人就更少了,这样就往往有候补官。这是第一种乡试。接下来是会试。会试是紧接着乡试,在第二年的二月份举行。乡试是头年的八月份考完,第二年的二月是春天,到京城考试,叫“春试”,这就是会试。会试如果考中了,称为贡士,贡士每年的名额大概有300名左右。会试考完以后还要进行第三场考试殿试,在会试以后的第二个月,大概在4月份前后。殿试是皇帝在太和殿亲自考试,考中后就是钦定的进士,可以直接做官了。 中国科举制度最后一科金榜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1]
明清科举简表 科别/内容/项目 院试 乡试 (秋闱) 会试 (春闱) 殿试
考场 学政巡回案临考场(府县) 京城和各省贡院(省城) 京城贡院(礼部) 皇宫 (宫殿)
主考人 各省学政 中央政府特派官员 钦差大臣 皇帝
参加者 童生 (儒生) 生员及监生 举人 贡士
中者名称 生员 (秀才) 举人 贡士 进士
日期 三年之内两次 子、夘、午、酉年八月 桂榜 乡试次年三月 杏榜 会试同年四月 金榜
第一名 案首 解元 会元 状元
第二名 / 2-10名为亚元 / 榜眼
第三名 / / / 探花
科举制度的内容和形式
从隋朝开始,各朝科举考试科目都在不断变化。从各个朝代科举设置的科目和形式的变化可以看出统治阶层的用人取向,也反映了不同时代的人才需求。隋文帝仅有策问,隋炀帝开考十科。唐朝考试科目很多,常设科目主要有明经(经义)、进士、明法(法律)、明字(文字)、明算(算学)。到明朝只设进士一科。清袭明制,但也开过特制(特别科),如博学鸿词科、翻译科、经济科等。 科举除了特制科目外,明经,进士科考的内容主要是儒家经典。考试形式在各个朝代也有不同,唐朝主要有墨义、口试、贴经、策问、诗赋等,宋朝主要是经义、策问、诗赋等,到明代只有经义一门了。
墨义
墨义,就是围绕经义及注释所出的简单问答题。在一张卷子中,这类题目往往多达30至50道。口试则是口头回答与墨义同类的问题。
帖经
帖经,有如现代诗卷的填空与默写。考官从经书中选取一页,摘其中一行印在试卷上。根据这一行文字,考生要填写出与之相联系的上下文。
策问
策问,即议论。依据考官提出的有关经义或政事问题,考生发表见解,提出对策。策问所及范围较广,有政治、教育、生产、管理等,比起帖经、墨义来难度更大,有的也还有一些实用价值。
诗赋
诗赋,唐高宗永隆二年(681)有人认为明经多抄义条,议论只谈旧策还是表现不出真才实学,建议加试杂文两篇(一诗一赋),于是开始了诗赋考试。 川北道贡院(四川贡院)
经义
经义,是围绕书义理展开的议论。如果说策问还有考生发挥的余地,经义便已经无所谓个人的思想,考生惟朝廷指定的“圣贤书”是遵。自宋朝开始,经义取代帖经、墨义,而明朝就干脆专考经义,读书人真正走进了“死读书,读死书”的死胡同。
编辑本段科举制度的影响
科举制度在中国实行了整整一千三百年,对隋唐以后中国的社会结构、政治制度、教育、人文思想,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科举原来目的是为政府从民间提拔人才,打破贵族世袭的现象,以整顿吏制。相对于世袭、举荐等选材制度,科举考试无疑是一种公平、公开及公正的方法,改善了用人制度。最初东亚日本、韩国、越南均有效法中国举行科举,越南科举的废除还要在中国之后。十六至十七世纪,欧洲传教士在中国看见科举取士制度,在他们的游记中把它介绍到欧洲。十八世纪时启蒙运动中,不少英国和法国思想家都推崇中国这种公平
原贴:古代如何考状元
∮带帽子的鱼
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乡试第一称解元,会试第一称会元。殿试第一称状元。唐制,举人赴京应礼部试者皆须投状元状,因称居首者为状头,故有状元之称。
清朝的科举程序是:不论身份和年龄,一律都得经过童试(含县级的童试、州府的府试、省级的院试)--乡试--会试--殿试的科考程序。参加乡试之前必须经过童试,取得生员资格,才能去省里参加乡试。乡试中合格者为举人。凡是经过考生所在县的县试的,就算童生,童生不算功名,但是是一种社会荣誉,往往会得到社会相应的尊重和资助。童生都具备了进入府试的资格;经过了府试的童生就取得参加省级院试的资格,省级院试过关,就取得了秀才的功名了,国家要给秀才免掉他家庭中的税赋,还要给予资助。 乡试三年举行一次,大多在秋天考试,所以又称之为“秋闱科考”,秀才才有资格参加这样的考试,经过了乡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举人。会考三年举行一次,举人才有资格参加科考,经过了会试考试的合格者,就叫做贡士。贡士的名额很少,一年只有300名左右。取得了贡士功名的,其实已经获得了进士的功名,但是,他们还要参加殿试才能够最后得到这个功名,所谓的殿试,就是皇帝要在太和殿再进行一次御前考试。殿试在宋朝之前属于科考程序之一,殿试要产生重新排名,第一名就是状元、第二名叫做榜眼,第三名叫做探花,总称"鼎甲"。
原贴:古代如何考状元
格格女巫_C
古代参加科举考状元,参加科举获得殿试第一名才为状元。凡是习举业的读书人,不管年龄大小,未考取生员(秀才)资格之前,经过第一次童子试后都称为童生或儒童。
之后以童生身份参加第二次考试—院试,通过院试的童生都被称为“生员”,俗称“秀才”,算是有了“功名”,进入士大夫阶层;有免除差徭,见知县不跪、不能随便用刑等特权。
第三次考试叫乡试,只有获得秀才资格才可以参加,所有通过乡试的叫举人,被荐举之人。第四次考试叫会试,由有举人功名的人参加,通过会试的称为贡士,进贡给天子的士子。贡生里边的第一名叫会元;到皇帝那儿的考试叫殿试,通过殿试的叫进士,进士里边的第三名探花,第二名榜眼,第一名状元。
扩展资料
科举内容: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
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
“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参考资料来源: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古代如何考状元
yamkit
我是江大的,江大是以轻功专业(食品,生工)为王牌的综合性学校,,,
接着就是工业设计专业,化工,信控,,,,
文科类专业不强也不怎么好,,而且,整个文学院规模和师资不是很好,文学院只有食品楼的三分之一不到,,,由此可见古代文学史不是很好,,,楼主可以考虑文科性稍微强的学校,,(呵呵,不是我不爱校,只是不想误了你)
至于好不好考,要参考同类专业的分数了,这个你自己可以搜到,,,,
yry_111
太多了 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醉中天 醉太平 醉公子 醉乡春 醉红妆 醉花间 醉花番 醉花荫 醉花春 醉思凡 醉思仙
醉妆词 醉木犀 醉春台 醉春风 醉东风 醉吟商 醉桃源 醉桃园 醉扶归 醉落拓 醉落魄
醉梅花 醉翁操 醉蓬莱 醉垂鞭 醉瑶瑟 燕归来 燕归梁 燕山亭 燕春台 燕台春 燕同宴
燕莺语 踏枝间 踏歌词 踏青游 踏春游 踏莎行 踏阳春 踏云行 踏马阵 横塘路 蝴蝶儿蝶恋花 蕃女怨 撷芳词 鹤冲天 鞋儿曲 懒画眉 醋葫芦 怜薄命
原贴:我国古代戏曲曲牌名
村里的奥斯卡
民间信仰对古代小说的影响早已为学界所重视,而古代小说对民间信仰巨大的反作用,学界一直估计不足。
说起中国民间信仰,学者们一般都认为它没有教团、没有经卷,主要在下层民众中流传,现在看来这些说法都是值得商榷的。就没有经卷这一点来说,民间信仰虽主要借助于口头和身体传承,但它也重视从佛教、道教、儒家以及历史文献和文学作品中寻找文献依据。这里不说其他,主要就古代小说在民间信仰中扮演的角色做一番讨论。
小胖猪sunny
小说必须是《金瓶梅》啊!世情小说的代表,反映当时资本主义萌芽在中国萌发对商人的影响。。。还有《红楼梦》也算集中反映吧,薛宝钗家不就是做生意的嘛~!
三言二拍中很多小说都反映“商人重利轻别离”,其中蒋震卿片言得妇、转运汉遇巧洞庭红等等,都反映了明代商人在时代大背景下的心理变化,及对政治地位的追求。
对了,还有《蜃楼志》,清朝谴责小说。写广州十三行洋商苏万魁儿子苏吉士的读书、经商及爱情故事。也反映了世情。这是商人做绝对主角啊。
戏曲方面,李渔的作品有反映商人的,“一人永占”几篇,还有吟风阁杂剧中也有,具体剧目想不起来了。。古代戏曲反映商人的不多,因为重农抑商嘛,商人没社会地位,没有话语权,自然也当不了主角。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大多是为富不仁,不讲情义的形象。当代地方戏的话,山西梆子有反映晋商的,黄梅戏徽州女人说徽商出门做生意的。。
sheepstop_
法令、算术、书法、文才、政论,这些都曾是科举考试的题目,到了后来的明清时期则考八股文。
在我国唐朝时期,科举制度相对完善,当时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为人重视,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后来渐废。 进士考时务策和诗赋、文章,明经考时务策与经义。
所谓的明经,考的就是背书。打开四书五经任意一本,任意翻开一页,盖上其他字只漏出一行,然后让补全这一行后边的几个字。然后随意挑一句话,让考生解释其中的意思。想考过这一科,基本上得把所以课本都全文背下,想靠运气过关是很难的。
而进士是最重要的一科,这一科考的是写诗做文章,还有对时政的点评。这一科也是最难得的,最能考察出一个人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到底如何。想过这一关,光靠死读书死背书是不行的。
到了宋朝科举进行了改革,把背书和作诗给取消了。只考时政问答,提出对时政的想法然后给出解决办法,最后再从四书五经中挑一句话让考试写一篇作文。
到了明朝,是科举制度最鼎盛的时期,这个时期的科举是最严密,难度最高的。这个时候八股文正式登上历史舞台,成了最重要的考试手段。
所谓八股文,就是要求考生写文章的时候严格按照要求来。对文章的字数、句子长短,每一句的声调等等都有严格要求,这种情况下写文章就没那么简单的。
扩展资料:
明清时代的考生在参加正式的三级试以前,需要先参加“童子试”,这些考生统统称为“童生”,及格以后,称为“生员”,“诸生”或“庠生”,俗称“秀才”。
获得秀才资格,就可以参加省一级的考生——乡试,乡试及格,称为“举人”。举人的第一名称为“解元”,是解送到朝廷担任官职的意思。
获得举人资格,就可以参加全国性的考试——会试,会试及格,称为“贡士”,是贡献举荐给朝廷的意思。贡士第一名叫做“会元”。
获得贡士资格,就可以参加最高一级的考试——殿试,合格者称为“进士”,分三甲录取,第一甲取三名,第一名称“状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三人由皇帝赐“进士及第”,其余二甲赐“进士出身”,三甲赐“同进士出身”。
如果一个人在乡试、会试、殿试三级考试都中第一名,叫做“连中三元”。据说,中国历史上只有17个人在科举考试中连中三元。
参考资料来源:
原贴: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黑猫白气球
1.童生
经解、史论、诗赋、性理、孝经论、算术、时务。(基础语文,基础算数,男女区分,孝顺,历史,时事)
2.秀才
八股文、诗赋、小论。(初中语文)
3.举人
四书、五经、孝经、太极图说、通书、西铭、正蒙、策论。(高中语文)
4.贡士
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易经、春秋、诗经、尚书、礼记。(大学语文,为人处世,道德礼仪,历史)
5.进士
帖经、墨义、诗赋(研究生语文)
6.探花
经义、论、和策、武术(政治,格斗,骑马,射箭,剑术,破案推理)
7.榜眼
孙子兵法、管子·轻重、盐铁论。(经济学,辩论,外交,兵法)
8.状元
礼、乐、射、御、书、数(整体的一个考察,除了语文,礼仪,算数,射箭,还多加了音乐和驾驶战车)
原贴: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佳唯
科举考试的内容主要是八股文。八股文主要测试的内容是经义,《诗》《书》礼易《春秋》,五经里选择一定的题目来进行写作。题目和写作的方式都是有一定格式的。八股文中有四个段落,每个段落都要有排比句,有排比的段落,叫四比,后来又叫八股。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到一个人能不能升官,能不能科举考试中进士升官。所以在小说中说:“当今天子重文章,足下何须讲汉唐。”“汉”是指汉代的文章,“唐”指的是唐诗,汉代的文章也好,唐代的诗歌也好,都不如当今皇帝所看重的八股文,八股文在当时是非常重要的。所以当时的人们都一门心思地扑在八股文上,只有八股文章才能敲开科举考试的大门。
科举制,又称科举、科举制度,是中国古代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
士子应举,原则上允许‘投牒自进’,不必非得由公卿大臣或州郡长官特别推荐,这一点是科举制最主要的特点,也是与察举制最根本的区别。
科举制极大程度改善之前的用人制度,彻底打破血缘世袭关系和世族的垄断;“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部分社会中下层有能力的读书人进入社会上层,获得施展才智的机会。但后期从内容到形式严重束缚了应考者,使许多知识分子不讲求实际学问,束缚思想。
科举制从隋朝(一说唐朝)开始实行,直至清光绪卅一年(1905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前后经历一千三百余年,成为世界延续时间最长的选拔人才的办法。对中国在内的汉文化圈诸多国家,以及西欧国家启蒙影响深远。
原贴: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
悬崖上的波妞姬
科举考试的项目和内容,不同的科目有不同的侧重。进士科重在考杂文诗赋和策论,明清时特重经义。明经科,以五经为主。明法科,以律令为主。明书科,以书法为主。在考试方法和考试组织方面,科举考试可谓集古代考试之大成,其中的经验教训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科举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口试,帖经,墨义,策论和诗赋。帖经,就是主考官任择经书中一页,遮盖全文,仅留一行,再裁纸为帖,盖上三、五字,令考生念出或写出这三、五字。帖经是唐代科举的主要考法之一,各科考试,均须帖经。墨义。就是从经书中编出若干个问题,要求考生用经书原文回答、策论,就是按策问临场撰文回答问题。这是科举考试中最重要的考法。最后一种考试方法诗赋,即令考生临场按文题和规定的格律创作诗赋。唐自开耀元年后,规定进士科必须试杂文二篇(一诗一赋),然后试策。科举考试中的帖经、墨义、诗赋,是考试方法的重大发展,是现在的填空、简答、论述、作文等考法的源流。
外语开始学是在洋务运动期间
【察举】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察举有考察、推举的意思,又叫荐举。由侯国、州郡的地方长官在辖区内随时考察、选取人才,推荐给上级或中央,经过试用考核,再任命官职。察举的主要科目有孝廉、贤良文学、茂才等。张衡传:“永元中,举孝廉不行。”陈情表:“前太守臣逵,察臣孝廉;后刺史臣荣,举臣秀才。”(汉代避刘秀讳,称秀才为茂才)
【征辟】也是汉代选拔官吏制度的一种形式。征,是皇帝征聘社会知名人士到朝廷充任要职。辟,是中央官署的高级官僚或地方政府的官吏任用属吏,再向朝廷推荐。张衡传:“连辟公府,不就。”“安帝雅闻衡善术学,公车特征拜郎中。”
【孝廉】汉代察举制的科目之一。孝廉是孝顺父母、办事廉正的意思。实际上察举多为世族大家垄断,互相吹捧,弄虚作假,当时有童谣讽刺:“举秀才,不知书;举孝廉,父别居。”
【科举】指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科举。从隋代至明清,科举制实行了一千三百多年。诗话二则.推敲“岛(指贾岛)初赴举京师”,意思是说贾岛当初前去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到明朝,科举考试形成了完备的制度,共分四级:院试(即童生试)、乡试、会试和殿试,考试内容基本是儒家经义,以“四书”文句为题,规定文章格式为八股文,解释必须以朱熹《四书集注》为准。
【童生试】也叫“童试”;明代由提学官主持、清代由各省学政主持的地方科举考试,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应试者不分年龄大小都称童生。左忠毅公逸事“及试,吏呼名至史公”,这里就是指童生试,在这次考试中左光斗录取史可法为生员(秀才),当时史可法二十岁。《促织》“邑有成名者,操童子业”,“操童子业”是说正在准备参加童生试。
【乡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各省省城(包括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秋八月举行,故又称秋闱(闱,考场)。主考官由皇帝委派。考后发布正、副榜,正榜所取的叫举人,第一名叫解(jie)元。
【会试】明清两代每三年在京城举行的一次考试,因在春季举行,故又称春闱。考试由礼部主持,皇帝任命正、副总裁,各省的举人及国子监监生皆可应考,录取三百名为贡士,第一名叫会元。
【殿试】是科举制最高级别的考试,皇帝在殿廷上,对会试录取的贡士亲自策问,以定甲第。实际上皇帝有时委派大臣主管殿试,并不亲自策问。录取分为三甲:一甲三名,赐“进士及第”的称号,第一名称状元(鼎元),第二名称榜眼,第三名称探花;二甲若干名,赐“进士出身”的称号;三甲若干名,赐“同进士出身”的称号。二、三甲第一名皆称传胪,一、二、三甲统称进士。
【及第】指科举考试应试中选,应试未中的叫落第、下第。祭妹文:“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古时考中进士要披宫袍,这里“披宫锦”即指中进士。祭妹文:“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登科”是及第的别称,也就是考中进士。
【进士】参见“殿试”条。是科举考试的最高功名。《儒林外史》第十七回:“读书毕竟中进士是个了局。”贡士参加殿试录为三甲都叫进士。据统计,在我国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度史上,考中进士的总数至少是98749人。古代许多著名作家都是进士出身,如唐代的贺知章、王勃、宋之问、王昌龄、王维、岑参、韩愈、刘禹锡、白居易、柳宗元、杜牧等,宋代的范仲淹、欧阳修、司马光、王安石、苏轼等。考中进士,一甲即授官职,其余二甲参加翰林院考试,学习三年再授官职。
【状元】参见“殿试”条。科举制度殿试第一名,又称殿元、鼎元,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历史上获状元称号的有一千多人,但真正参加殿试被录取的大约七百五十名左右。唐代著名诗人贺知章、王维,宋代文天祥都是经殿试而被赐状元称号的。
【会元】参见“会试”条。举人参加会试,第一名称会元,其余考中的称贡士。
【解元】参见“乡试”条。生员(秀才)参加乡试,第一名称解元,其余考中的称举人。
【连中三元】科举考试以名列第一者为元,凡在乡、会、殿三试中连续获得第一名,被称为“连中三元”。据统计,历史上连中三元的至少有十六人。欧阳修卖油翁中提到的“陈康肃公尧咨”,陈尧咨与其兄陈尧叟都曾考中状元,而陈尧叟则是连中三元。
【鼎甲】指殿试一甲三名:状元、榜眼、探花,如一鼎之三足,故称鼎甲。状元居鼎甲之首,因而别称鼎元。
【贡士】参见“会试”条。参加会试而被录取的称贡士。
【举人】参见“乡试”条。参加乡试而被录取的称举人。举人可授知县官职。《儒林外史》第三回写范进中举后,张乡绅立即送贺仪银和房屋,范的丈人胡屠户也立时变了嘴脸吹捧女婿“是天上的星宿”,而范得了消息,高兴得发了疯。说明古代中举后便可升官发财。
【生员】即秀才,参见“童生试”条。通过院试(童试)的可称为生员或秀才。如王安石伤仲永“传一乡秀才观之”。东汉时避光武帝刘秀讳,而称秀才为茂才
原贴:古代科举考试都考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