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
正在发送中
tianya714
收到请及时采纳
【特别提醒】由于本人126邮箱发送
所以部分qq邮箱邮件可能会在垃圾箱中
祝看文愉快
tracy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islamyangyang
凡事皆有两面性,金庸古龙让武侠小说兴盛,却又写尽了武侠,这对于武侠来说利大于弊。现在仙侠玄幻小说盛行,却鲜有人写武侠小说。不仅是因为金庸古龙金玉在前,后人很难超越。也因为主流多是市场的选择,时代在发展变迁,不能把原因都归结到金庸古龙身上。
近年来国内不断翻拍金庸的武侠小说,这说明武侠小说还是肯定有市场的。金庸古龙的武侠小说让武侠被世人所熟知,掀起的浪潮至今仍未退却。但现在很少有人写因为武侠小说,因为武侠太难写了,仙侠的法术神魔可以在道教佛教取材,但武侠小说的世界观武功不能在现实中取材。我们这么多年不也就出了金庸、古龙两位集大成者吗?
不过金庸和古龙的武侠小说把传统武侠小说推上了巅峰,其他作者写武侠还是在金庸古龙的那个框架下,除非有人能另辟蹊径,不然根本无法超越。也就是说,金庸古龙无形间设置了武侠小说的门槛,跨过这道门槛,读者才会买账,否则只是白费功夫。而且金庸深厚的文学底蕴,和古龙奇诡的想象力,是现在时代快餐社会的写手们很难达到的,更别提超越了。
武侠是特定时代的产物,随着时代的发展变迁而走向没落也是历史的必然,会有新事物逐渐取代。在金庸古龙最盛行的那个年代,信息和科技还不够发达,人们对于力量的理解和想象也不够高。而现在人们的知识水平,科技实力,网络信息的发展程度都远远超过了当年,世界体系变更了。在人们了解了更高深的科学和更强大的武器后,对于力量的追求自然也就更高。武侠世界的体系已经不能够完全满足人们对力量的追求,这不能算是金庸古龙的过错。
木子吉吉
我也是古迷,自看完先生的作品后,开始看温瑞安,下有他们两的对比:
古龙VS温瑞安—小同大异
作者:暮雨潇潇
五十年代至八十年代的三十几年间,是新派武侠的极盛期,所谓武侠小说“四大家”大抵出于这一时期。但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金庸与梁羽生因为不愿重复自己或别人而相继封笔,古龙因饮酒伤身而英年早逝,只有温瑞安以异军突起的另类武侠苦苦支撑,为武侠小说的承前启后做出了不可小觑的贡献。窃以为四人之中金庸与梁羽生相似之处较多,可比性较强。温瑞安虽然崇尚金庸,他的小说却实在走的是古龙的路子,所以与古龙的可比性较强。
一、古龙的“义”与温瑞安的“义”
在小说所颂扬的主题方面,古龙与温瑞安是最接近的。两人都全力刻划物欲横流的乱世中充满侠骨仁心的英雄人物。歌颂他们身上所突现出来的“义”。包括“兄弟情义”、“朋友道义”、“江湖侠义”。但同中更有大异,古龙描写的“义”常给我一种温馨的感觉,有如冬夜里的一盆火,温暖如春;有如沙漠中的旅人看到的第一缕炊烟。看到楚留香与胡铁花的过命的交情,想不感动都是很难的。我记得其中有句话是这样说的:不知道为什么,只要有楚留香在身边,胡铁花就睡得特别安稳。个中原因自然是楚留香身上所散发出来的独特的“义”气。人生中能有一个人不避艰辛为你扶危济困的人,还有什么事是办不成的?
温瑞安的“义”则给我一种激昂悲愤、血脉贲张的感觉。毁诺城一战,息红泪失去的并不仅仅是一个家。多年的苦心经营顷刻毁于一旦,痛苦自然难免。痛苦之后擦干眼泪,义无反顾。怎不叫人热血沸腾?
二、古龙的推理与温瑞安的侦破
古龙与温瑞安两个人走的都是武侠侦探的路子,但细观之下,古龙更侧重推理,而温瑞安则侧重于侦破本身。
古龙书中的案子一个连着一个,《陆小凤传奇》基本上是由六个案件构成的:青衣楼,绣花大盗,金鹏王朝之谜,红鞋子组织(记不太清了),紫禁之战实际上是讲篡位的案子。《楚留香传奇》则讲了不下十个案件:《血海飘香》揭破石观音的面目;《画眉鸟》揭破的是拥翠山庄的离奇之谜;《新月传奇》讲的是一个关于刺杀的古老话题;兰花传奇揭破的是午夜兰花杀手的真相……每一部书就是一个或者几个案件。甚至小李飞刀也在破案,为了洗清自己的冤案破解梅花盗一案。但古龙极少描写案子是如何一步一步侦破的往往更侧重于借主人公的口来展示推理过程,往往在主公推理完之后,令我们发出会心一笑,暗叫一声:原来如此。其构思之精巧,只怕是无人能出其右。
温瑞安的小说也是由一个一个的案子组成的《四大名捕》本就是捕快,以破案为职业。所以他们的侦破过程读者清清楚楚。小到每一条线索的获得,大到每一次交战的胜利,无不完完全全地展现在眼前。他们一步血一步泪的破案过程往往更容易激起读者的同仇敌忾之心。
三、温瑞安的名捕与古龙的推理高手
在捕快形象的塑造方面,我以为温瑞安的捕快更纯粹一些。铁手、无情、冷血、追命,他们是纯粹的公门中人,行事作风常常遵循六扇门的规则办事。在破案过程中受到的限制比较多。这或多或少地削弱了他们作为武林正义代表的力量,但也唯其如此,铁手为戚少商而愤然辞去公职的行为才更动人。
古龙的小说中基本不存在这种纯粹的捕快。他的神探往往由绝顶聪明的江湖豪杰来代替,如楚留香、陆小凤等,他们本身是自由人,只是由于这样那样的原因临时充当一下捕快,所以他们的行事上更多地是遵循江湖规则,偶而也使点小手段。他们与六扇门的人既有合作也有反对。
四、古龙的浪子英雄与温瑞安的两广豪杰
古龙的书中,主人公几乎清一色的酒色浪子。他们的身世来历从来都是个谜。他们的武功仿佛也是与生俱来的。楚留香一出场时就是轻功天下第一;李寻欢那手令人闻风丧胆、例不虚发的飞刀绝技,隐约点明是得自怜花宝鉴,但这样的说法显然也是缺少足够的证据的,王怜花曾修练沈天君的“天绝三式”倒是不假,但如此神乎其神的绝技绝怕也不是凭空能想象出来的;陆小凤的“灵犀一指”只怕也没有人能说清其来历;西门吹雪的剑法究晚是谁教的……所有这一切,古龙都没有明确交代。而且这些主人公的身世除了李寻欢有个笼统的交代之外,其余几人根本就是神龙见首不见尾。仿佛天地初开他们就已经存在了。
温瑞安的人物来历相对来说比较明白,他们的武功来历也有个明确的获得过程。四大名捕的师父就是诸葛神侯,经过因材施教,四人分别练成一种绝技。《血河车》里的方歌吟,他的武功是在一步一步的磨练中慢慢精深的。
温瑞安的主人公往往苦大仇深,身世堪怜。四大名捕便多是孤儿,方歌吟也是家逢剧变,一步步堕入苦海的。
五、古龙人物乐观积极的人生态度与温瑞安人物多带偏激的人生态度
古龙喜用烘云托月的手法来塑造人物,而且往往喜欢把三个最好的朋友凑在一起。比如《楚留香传奇》中主要有楚留香、胡铁花、姬冰雁三人,有句十分动人的话“雁蝶为双翼,花香满世间”。《陆小凤传奇》中则有陆小凤、西门吹雪、花满楼三人。《多情剑客无情剑》中也有李寻欢、阿飞、郭嵩阳他也勉强可算是李寻欢的忠诚朋友三人。
温瑞安的人物要么是同门兄弟不分主次,如四大名捕里的无情、铁手、冷血、追命;《两广豪杰》;要么就以其中一人为主角。如《血河车》里的方歌吟、《白衣方振眉》中的方振眉、神相李布衣中的李布衣。
古龙的人物大多潇洒风流,笑对人生的种种挫折,体现出一种积极乐观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楚留香是不用说了,胡铁花整天嘻嘻哈哈,开心得不得了,姬冰雁虽说精明小气了点也从来没有见过他有绝望的时候。花满楼是一个极端理想化的人物,他的眼睛瞎了,可是他对生活的感恩之心比任何人都强烈。一看到花满楼静静地坐在窗前倾听夕阳的凄美,心中就会涌起一股暖流,觉得人生能够活着真是一种天大的福份。
温瑞安的人物当中就我所看的几部代表作来看,几乎看不到花满楼式的对生活充满感恩之心的人物。也很少有风流不羁的人物。四大名捕是公门中人,四人都属于比较严肃的人。两广豪杰中的人物因为本身的遭遇不公,对世事对世人持偏激态度的比较多。
六、古龙充满哲理意味的跳跃短句与温瑞安富有表现力的怪诞短句
在行文风格上,两人都喜用短句(也许是稿费的关系)。但仔细比较也会发现其中实在是有太多的差异。
古龙的短句往往充满哲理意味,尽管有时似是而非,而且他的语气比较强烈,喜用只不过……、非但……岂非……之类的句式,仔细品味他的语言中竟然含有一种淡淡的诙谐。如“活下去,不但是一个人的权利,也是一个人的责任,没有人有权杀死别人,也没有人有权自己。”语气之中不容置疑。
再如“寂寞岂不也是世界上最深的痛苦之一”等等,类似的句子在古龙的书中几乎比比皆是。
温瑞安在短句的行文上走得更远。古龙至少还是一个一个十几个字的句子,温瑞安就变成了一个字或几个字一句的形式。如
他退
往后退
很快地往后退
而且他的用词更为险拔怪异,极善于在习以为常的语言中写出一种特别的韵味来。如“一流一”、“一楼一”,“借你的头一用”“刀丛里的诗,诗丛里的刀”、“让我杀了你好吗”等等。
说不尽的金古温梁,留待各位有志者发扬光大了。
顿失所寄
作者:温瑞安
敢爱敢恨求死得死!古龙很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
一九八五年,古龙逝世的那个深夜里,记者问我的感觉,我说:
「顿失所寄。」
也许是我语意含糊,或许编采人员认为此句无关宏旨,所以,在次日香港「明报」世界新闻头版刊出金庸、倪匡和我对古龙粹然去世的看法时,访谈内容完整无缺,但并没有记录这一句话。
但这是实话。
由衷的话。
我认为这世上没有人比我对古龙「爱」得更深。我在念初中二的时候,在马来西亚,霹雳州的一个小山城:美罗阜,有幸且偶然在那小阜里唯一一家「半正规」的「联友」书局里,买到一册一个骑着白马走过一片绿柳红袍侠客为封面的:「多情剑客无情剑」之下半册。从此,我就迷上了古龙。不错,当时现代文学予我极大的吸引力,但不似古龙作品来得更致命。现代文学那种自怜、自负、自卑、自大而有自命不凡、自掘疮疤、自以为是、自寻烦恼的特色。但,古龙作品里都有,但却写得平易近人,深入人心,而且更没有故弄玄虚、固步自封。在这之前,在这之后,我读过无数、无算的武侠小说,但能使我不致待(呆)在纯文学里执迷不悟、饮鸠自尽,而又保持以文学的精粹跟广大读者群众同心相契的本色,古龙对我,确有育功。
我十六岁时在香港发表第一篇武侠小说:「追杀」,笔意格局,完全是因袭古龙的。我可以说自己十分钟情于金庸的小说,但古龙绝对才是我武侠小说创作的「启蒙老师」——当然他从来没在实际上传授我什么,但在他的小说里,有的是发掘不完的宝藏。
一九七七年,在台北,「联合报」的痖弦给了我一通电话,要我跟古龙出席一个武侠小说的座谈会。那是我第一次跟古龙会面。当时,我说了几句客气话,古龙马上就说:「太谦虚就是虚伪了。」直至我在台北发生了「冤狱事件」之后,我听「万盛出版社」的负责人说,古龙特别向他要了全套我的书,而且看完。一九八七年,我回到台北,听到古龙的至交们提起,古龙在生时说:「温瑞安只要对武侠小说写得再集中一些,运气也再好上一些,那武侠小说以后就看他的了。」
古龙是浪子,浪子比较自由浪漫,也比较易受人误解和鄙夷。他不像金庸。金庸是人称「大侠」,而且也是巩固的屹立于现实人间的「大豪」,举足轻重。坦白说,在个性上,我甚爱古龙,因为他甚可爱。甚至可以说,连同在作品上,古龙也甚可恨,我常恨他的小说「落雨收柴」、「雷大雨小」或「千篇一律」。总之,古龙的可爱和可恨,乃因他就是性情中人,就连他的故事和文学,也一样大情大性,一点也不虚伪而言,无疑也是可恨的。
他敢爱敢恨,求「死」得死。他再次因肝硬化而送医院急救时,医生力劝他戒酒,他的笑声响彻整座医院。他爱朋友,常召朋友来喝酒尽欢,朋友醉倒在他家里,正好可以使他免去筵散的凄凉。他怕寂寞,他重感情。常对着一栋空白的墙说话。这些都跟我性情一样。我办「绿州文社」、「天狼星书社」到「神州社」、「朋友工作室」、「自成一派合作社」,都是一种笑拥寂寞,紧握刀锋的悲歌手势而已。
没有人可以象我那么「爱」(或曰「恨」也无妨,反而古龙这种人绝不会介意。)古龙,因为迄今仍很少人、太少人,几乎没有人像我一般在他生前死后对现在武侠花了那么多心血和心机。如果有人办古龙特辑(另一位是政论家哈公)而没有请我写专文(就算没有稿费可拿)纪念他,我都一定会「同他有仇」,因为我是古龙专家、古龙忠实读者、古龙精神的接班人(至少在武侠小说上),所以,他死了,我一度:
顿失所寄
。爱他是因为他能超越别人,恨他是因为他难以超越,而他自己也一样超越不过他自己所建立出来的规范,这点对真正懂得欣赏和发掘古龙的长处和缺点的我
原贴:古龙武侠
Suki宝乐园
如三楼所讲,沈浪施展过踏雪无痕的轻功。
沈浪还有种暗器叫 九天十地,搜魂神针
不过那是用来吓人的,但是在黄鹰的小说中真的出现了这种暗器。
他也确实会用剑,在朱七七假扮快活王的时候用过一次剑,也只有那一次
原贴:古龙 武侠 沈浪
niko_z
我认为金庸的小说更有些文学价值。古龙的小说有些离奇,不过感觉还好。
金庸的作品都以历史事件为背景,虽然夸张虚构但大体不离其宗。主要是其中许多细节描写相当精彩传神,堪为语文教材。另外感情描写可歌可泣。如果你不熟悉他的作品,建议你先看天龙八部,萧峰和阿朱的生死爱恋最令人荡气回肠!
eily_yao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昜仔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李洋
侠并不是为国为民苦大仇深,而是一种为人处世的方式,一种急人所难的心态。
像陆小凤,他不怕麻烦,只要你求着他他就会为你把命拼上。你对他不好,他并不计较,反而忍让你,帮助你?这难道不是侠?
像江小鱼,原本是恶人谷出身,却不为虎作伥,反而力所能及的帮助他人,着难道不算侠?
侠并不一定要什么苦大仇深,为了国家为了民族抛头颅洒热血,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光明磊落的活着,就足以了。
原贴:古龙写的算武侠吗?
喵了个咪思
1、金庸小说多有具体历史朝代做背景,而古龙小说则年代不详
2、金庸小说多平铺直叙,以讲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描写景物仍栩栩如生,给人无限遐想(例:段誉在无量山摔下悬崖,在崖底所见景色。)而对人物内心感受大多直接以内心独白的形式表现出来。
古龙小说则擅长以情景烘托人物内心气氛,并且常用短句营造心理环境。
3、金庸故事中的爱情往往是几女争一男,但男一号和几女中的女一号属于非她不娶、非他不嫁型,比较提倡一夫一妻,强调专一(韦小宝除外);古龙小说男主角大多风流多情
4、金庸小说对男女主角的起名往往追求普通(如郭靖黄蓉、赵敏、胡斐等),但对配角起名可以看出花过一番心思(如木婉清、袁紫衣、赵钱孙、云中鹤);而古龙则恰恰相反(如主角西门吹雪、叶孤城、萧十一郎,配角往往张三李四)
jeffer003
老一辈的武侠大师我比较推崇温瑞安和黄易,作品大开大阖,场面宏阔,人物胸襟宽广,有古人之风,而且对人物内心世界和感情的描写很细腻,角度独特,读了就知道了。
新一代的我推崇萧鼎和沧月
他们的作品都不错,我个人认为,一个人要是才华横溢,基本上是写不出烂书的,他的每一部作品都有独特的韵味,是不能同向比较的.不知道楼主同意不?所以我也就不说那本比较好了,因为我都喜欢,呵呵.楼主看一本应该就能看出好坏,如果不喜欢,相信也不会再看他们其他的作品了.
新用户不说话
Jeremy
C二分之一
原贴:求古龙武侠小说全集
微笑的cotton
原贴:古龙写的算武侠吗?
未央歌
原贴:古龙写的算武侠吗?
葡萄皮小妞
原贴:古龙写的算武侠吗?
xiao杀四方
自作聪明
原贴:古龙武侠小说全集排名
moqilanxin
btz1982
谢邀,有些可能不算主流的“武侠”小说
短篇:
1.断魂枪-老舍
2.傲君刀-马舸
3.幻真缘-马舸
4.侠女灵襄-杨叛
5.小兵物语-杨叛
6.无刹刀客-鼠七里
7.死斗之海-鼠七里
8.三姑娘的剑-小非
中篇:
1.长安乱-韩寒
2.七夜雪-沧月
3.功夫-九把刀
4.修罗道-步非烟
5.长安古意-小椴
6.杯雪-小椴
7.绿林七宗罪-三月初七
长篇:
英雄志-孙晓
======
20190701更新:
以上值得反复读的,除了老舍的基本没有了,最多加上马舸。
真正值得反复读的,还是金庸,古龙也不行。
金庸的书,读了七八遍,每一遍还能有新的收获,可敬可叹。
ヾ齐鲁ゞ
古龙笔下的大侠太多了,比如陆小凤、铁中棠、沈浪、李寻欢、楚留香这样的大侠,燕南天当然也是其中一位,但是如果说燕南天是否为古龙笔下最了不起的大侠,不一定好吧,古龙的侠不同于金庸,金庸的理念是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而古龙的侠是一种仁一种爱的传播,最具代表性的应该是李寻欢,他把仁和爱传给了叶开,让叶开放弃仇恨,用爱去支撑自己,和傅红雪用恨去支撑自己形成鲜明的对比,足够的伟大了,但是我还是不觉得李寻欢是古龙手下第一侠客,因为我心里觉得浣花洗剑录里面的方宝玉才是。
作为大侠,肯定要具备几个条件:1、武功高强;2、有仁爱之心;3、威望要高;4、要行侠仗义5、需要有实际行动。其实具备这几个条件的人很多,隔壁金庸大师笔下的乔峰和郭靖就是代表人物,而古龙因为风格的问题似乎没有能和乔郭二人比肩的人物,我觉得方宝玉可以算一个,我说一下为啥我会说他才是第一侠。
一、武功高强
为啥说武功高强是大侠的优先筛选项呢?因为你来评大侠,武功不咋地,江湖别人会不服你啊,像隔壁的柯镇恶,他没有仁爱之心吗?他不行侠仗义吗?都有啊,但是他武功不咋地啊,路见不平拔刀相助是很好,但是他打不过别人被人摁在地上要杀要剐随便,那只能被人尊称大侠,或者换个说法我们叫壮士。那么方宝玉的武功呢,少年不学武,后来经过紫衣侯和白衣人决斗以后,为了中原武林,也就是为了天下,毅然弃武从文,和紫衣侯师兄学武,后成天下第一高手。
二、有仁爱之心
仁爱和行侠仗义是不一样的概念,比方说武松,他可以算是路见不平了吧,但是杀红了眼,也不管别的就是杀,这就不是仁爱,仁爱做的比较好的大概是楚留香吧,似乎没有杀过一个人,不管别人是不是要杀他。方宝玉也是个有仁有爱的人,为了阻止40位高手自相残杀,方宝玉决定一个人打40个,而且绝不伤人,置身死于度外,却被人算计,后来也没有找仇人算账。
三、威望要高
大侠大侠,没点名声别人都不认识你你还叫啥大侠,江湖中名声大别人多半会给你点面子,所以威望这个事很重要,你看郭靖守襄阳,多少武林同道都过去支援,因为郭靖为国为民威望多高啊。方宝玉的威望从他决定一个打40个的时候慢慢起来的,中间又掉下去了,后来成为公认的江湖第一人,这个威望基本不用质疑啊,群豪看他和白衣人决斗胜利了以后都喊他的名字。
四、要行侠仗义
行侠仗义是侠的基本要求,但是大侠的要求是行大义,那种随便杀两个贪官不能称作大侠,只能叫侠,大侠肯定要做比较大的事,我说的大侠是真正的大侠,不是说别人尊称一句啊柯大侠,就是大侠,要众望所归的。方宝玉行没行大义呢?那肯定有啊,从只读书到在紫衣侯面前答应拯救中原武林,拯救天下苍生,而且他不想成名,和那40个武林新一代高手中有些为了成名的人根本不一样。
五、需要有实际行动
这边说有实际行动,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实际,一个是行动,行动呢就是你答应了得去做啊,你说我拯救天下,到时候躲起来这种就不行,不是那种江湖骗子,不过一般大侠都不会不行动;那么实际呢?含义就是说你得做的有人看见是真的,不是吹出来的,或者说得是事实,举个例子就是快活王,快活王之前叫做柴玉关,外号叫万家生佛,天天给人办后事,后面还诈死,然后江湖人没看出他的阴谋还说他是个大侠,大好人,谁知道这一切阴谋都是他策划的,所以说你要成为大侠要做大事,还得是真的。方宝玉为了中原武林去和白衣人决斗,那是很多人都看到的,是事实。
综上所述,方宝玉完全有做大侠的资格,那么为啥说他是第一大侠,我觉得他可能在读者中的名气不如燕南天,但是我们是讨论在古龙笔下的大侠,不是读者的视野里,燕南天也好,铁中棠也罢,是硬汉,是大侠,但是仅仅只是打败了某个大反派。而没有说拯救武林这么有高度,这么又难度。只能说古大侠把白衣人写的太厉害,中原武林没有人能接一招,紫衣侯也死在他剑下,中原武林如果没有方宝玉站出来,怕是要团灭。所以这个成绩,虽然不能比肩郭乔二人为了天下为了国家那个高度,但是在古龙这边基本很少有人能比得上了。
突然的自我
古龙武侠中,燕南天剑法高深、武艺精湛,虽不是天下第一高手,但为正直、嫉恶如仇行侠仗义、重情重义,绝对配得上古龙武侠中天下第一侠客之称,身兼两大绝学自创厉害剑法神剑诀和武林绝技之一的嫁衣神功,可以匹敌古龙笔下顶尖女高手移花宫宫主邀月,因此他还成为武侠剧中十大剑道高手之一。
Alice_HF
古龙的小说,性之所至,本无第一一说。燕南天在双娇里也不算主角,燕南天被称之为天下第一大侠,他的剑法放在古龙武侠里未必是最高的一个,论智勇双全的实力也未必是最强的,但是最喜欢打抱不平的人一定是他。燕南天或许还做不到金庸武侠郭靖那种“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但是他将一个江湖中人的正气做到了极致。他是一位上无愧于天,下无愧于人的大英雄,平生从未做过一件见不得人的事。所以纵然他并没有天下称尊,当武林盟主,可他依然是天下最有名的大侠。
kittylisa
古龙笔下擅长塑造陆小凤、沈浪、楚留香、李寻欢、叶开这样的风流少侠,也擅长描写谢晓峰、小鱼儿、傅红雪、萧十一郎、阿飞这样的江湖浪子,却很少有象郭靖这样为国为民、锄强扶弱的大侠形象。古龙小说中能称之为大侠的有两人,天下第一大侠燕南天和中原大侠铁中棠。
燕南天能否称为天下第一大侠呢?
首先,大侠必须具有超一流武功。燕南天和铁中棠武功绝学都是嫁衣神功,同时燕南天还称为天下第一神剑。他的剑法“非但能在百万军中取主帅之首级,也能将一根头发分成两根”,剑法出手之快,剑势之强,环顾天下武林,已无一人能望其项背。
其次,大侠必须具有崇高的威望。大侠从来都不是默默无闻的,而是名震天下,令敌人闻风丧胆。燕南天被万春流救出后,恶人们吓得赶紧离开恶人谷。屠娇娇提到燕南天道:"不错,说不定他此刻武功早已恢复了,说不定他现在已经在找咱们…”她的眼睛里,竟也露出了恐惧之色,“这次他再来时,咱们这些恶人,只怕就要都变成恶鬼。”
第三,大侠必须行侠仗义,救人于危困,为国捐驱,救民于水火。做出一些让百姓称颂敬仰,而一般人不敢做或做不到的义举。燕南天豪气干云,视金钱如粪土,拒绝沈轻虹重金聘为保镖;为朋友两肋插刀,救危扶困。为了救江枫的遗孤,一人独闯江湖险地恶人谷,虽千万人吾往矣。最后倒在阴谋诡计之下。
第四,大侠必须心胸宽广,心系天下,不计个人得失。燕南天在恶人谷中计沦为“药罐子”,十余年来成为活死人,忍受了常人无法忍受的痛苦和耻辱,然而在恢复功力得悉众恶人所为,却未再深究,如此坦荡胸怀,非大胸襟者不能为之。
综上所述,燕南天在古龙小说中是当之无愧的天下第一大侠,和中原大侠铁中棠不分伯仲,站在武林之巅。
燕南天,古龙小说《绝代双骄》中人物,古龙小说中武功最强最高者,凭借横扫天下刚猛无敌的南天神拳,纵横开阖招式强劲精妙的神剑诀,以及武道佛禅的旷世神功嫁衣神功,当为古龙武林中天下第一高手,天下第一大侠。
燕南天为人善良,正义仁孝,喜欢锄强扶弱,性情坚毅刚直,最具男子汉气概。义薄云天、嫉恶如仇的燕南天,为追求天下第一,放弃恩爱的邀月,导致邀月因爱生狠,创立移花宫,成为一个女魔头。十八年后,天下第一侠客燕南天受挫于十大恶人联手击败而重伤如同活死人,但这反而使他练到六七成的嫁衣神功得以突破最后难关,达到绝顶十成。
在武功达到最强最高后,燕南天力擒江琴、江玉郎,一并废除武功囚于一山洞。小鱼儿和花无缺决战时,小鱼儿诈死使邀月说出兄弟相残的计划,邀月复仇失败远走离去,燕南天悲喜交加,领悟了相互仇恨已没意义,最后将两兄弟紧紧抱住,体现了一代大侠之仁义风范。
jiA_sherRy
在《绝代双骄》中,燕南天被誉为“天下第一大侠”、“天下第一神剑”,正义刚直,武功盖世,是一位人人敬仰、不折不扣的大侠。但是,燕南天有一个致命的缺点:他的戏份太少了!
燕南天出场的时候,就已经是“天下第一大侠”、“天下第一神剑”了。但是,他很快就落入了恶人谷的诡计,失陷18年。等到18年后,他再出江湖时,小鱼儿已经长大,他已基本上不用再出手了。所以,他的事迹,基本上只存在于传说中,存在于武林中人的口口相传中,存在于读者的想象中,令人神往,却总有点不那么真实的感觉。
而戏份多的大侠有很多,比如铁中棠、李寻欢、楚留香、陆小凤、叶开……其中,楚留香、陆小凤和叶开都是妙人儿,但说到大侠,还是铁中棠和李寻欢更适合当,因为大侠总是要严肃一点的,前面那三人都太嬉皮笑脸了。
如果只能在古龙武侠小说中选一位“天下第一侠客”,我想我会选李寻欢。不是铁中棠不好,只是个人更偏爱李寻欢而已。
古龙在谁来与我干杯中提到,写过的人物中,他自己最喜欢的三个人是铁中棠、李寻欢、郭大路。
"李寻欢的性格比较接近铁中棠,却比铁中棠更成熟,更能了解人生……因为他的刀本来就是个象征,象征着光明和正义的力量。人们只要看到小李飞刀的出现,就知道强权必将被消灭,正义必将伸张。"
古龙说这就是他写“小李飞刀”的真正用意。感觉这已经说明李寻欢为什么是“天下第一大侠”了。
李寻欢文武双全,文曾是朝廷殿试第三名,故人称「小李探花」。武就更不用说了,在百晓生兵器谱上排名第三,也是个「探花」。一般一般,天下第三,大概说的就是李寻欢吧。但是,事实上的天下第一上官金虹,依然败在他手里。
论讲义气,龙啸云救过他一次,他就一辈子承情;为了铁传甲,他可以去死;为了阿飞,无论受到多少误会他都无怨无悔。甚至在被押解少林途中,他也拼了命去救心眉大师。
李寻欢博爱、宽容,总是带给别人快乐。他无论对什么人、对什么事,出发点都是爱,而不是恨。 在《边城浪子》里,叶开说他还做过更多可歌可泣的事情,甚至连荆无命也不得不承认:“他(李寻欢)做的事,上可无愧于天下,下则无愧于人。”
也许,就是怕李寻欢太完美了,古龙才让他不断地咳嗽,是一个身体不健康的人,不知道是不是感染了新冠肺炎……
xkcfire
一
燕南天武功高强,义薄云天,的确是一名大侠客,但至于是否是古龙笔下的天下第一侠客,我认为这个不好判断。
侠客的概念是很广泛的,武功高强讲义气,三观正的都可以说是侠客。
论武功,燕南天在《绝代双骄》中到是可以称之为第一,也就只有移花宫大宫主邀月能够有机会和他在武功上一争长短。
但是如果放在古龙所有的人物中,燕南天就不一定能够算的上第一了。
因为武功高强又讲义气的人物在古龙笔下实在是太多了,我说几个大家耳熟能详的吧,李寻欢,铁中棠,沈浪,陆小凤,楚留香……
这些人无一不是江湖中的翘楚,也都在各自的时代大放光彩,其中有些人有联系,有些人又是毫不相关的平行世界的人物,即便是要比拼武功,也没有直接的证据能够评出个高低强弱。
二
再说讲义气这回事。
燕南天为了给结拜兄弟江枫报仇,孤身一人闯入武林中谈之色变的恶人谷,被困十八年,生不如死。
十八年后燕南天身体一恢复,又立马去想着报仇的事情。
他为的是什么?不就是为了兄弟结拜时的一句话吗,兄弟有难他当然要全力以赴。
可是古龙其他作品中人讲起义气来也不差,而且古龙塑造的人物,尤其是各个大侠们,没有一个怕死的。
朱猛讲义气,哪怕是丢了脑袋,也要陪刚认识的小兄弟高渐飞喝几杯酒;李寻欢讲义气,就算是离开因此的表妹也要成全救命大哥;铁中棠讲义气,不顾火伤拼死救师弟云铮,不惜忍受屈辱向师门大敌下跪!被误解后却不做辩解,默默承受, 为大旗门,他牺牲了一切,却被师父当作叛徒,连兄弟亲人都不能谅解……
古龙塑造的这样的人物太多了,因此很难比较谁的侠义精神特别突出。
三
燕南天在我心目中留下了深刻印象,不是因为他武功高强,也不是嫉恶如仇,信守承诺,反倒是因为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
他得到江枫的消息后火速赶去支援,使出绝顶轻功,在空中顺手救了一只受伤的大雁。
一般遇到这样的情况,谁还能有心思去关心天空中的大雁,别说救下它,就算是它挡路顺手杀了也不会让人觉得有什么不对的。
正是这一件小事让我对燕南天记忆深刻。
侠义不是嘴上说说,而是要铭记,然后才是执行。
燕南天做到了这一点,所以我佩服他。
不管他能否在各位朋友心中能否被称为天下第一侠客,起码在也心中他配的上这个名号。
勿以善小而不为。
fish琳琳
书生意气
《欢乐英雄》算是古龙小说中比较特别的一部。它的故事基调比较欢快,可读性强,记得当年读它的时候我可是拿它当幽默小说读的呢。但我不认为它是一部情景类型的小说。
何为情景类型的小说,我想提问者可能想问的是:是否像情景电视剧那样,故事的发生都在室内,有固定的情景这种意思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可以看到这本书一开头介绍郭大路时,事情是发生在室外的,当时郭大路在保一趟镖。第三十章 金子与面子,第三十一章 老狐狸与大醉侠的背景也是室外,当然还有其他的,在这我就不一一列举了。但是这本书确实容易让人认为它是情景类型的小说,因为大部分场景都在室内,比如:王动、燕七,林太平的出场,很多的打斗情节都发生在富贵山庄里。偶总体来说,它不属于情景类型的小说。
jimmypan
其实我感觉更类似于日漫。先将几个主角凑到一起,然后每个人都有一段不为人知的过往。这些往事大都是主角们一直害怕或逃避的,它们会随着情节的发展依次打开,而当事人这次因为多了几个好兄弟帮助,终于不再逃避直至最后战胜心魔,皆大欢喜。
路子是日漫的路子,不过《欢乐英雄》出版的年代要比日漫这些套路成形的年代早得多。所以古大侠如果现在还活着,大可以对井上彦雄、岸本齐史之流嗤之以鼻,轻笑一声道:“你们都是弟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