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羽著武侠小说
岁月磨坊
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武侠小说评论界一向有"金古梁温"四大家之说,此四人为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恰恰也正是这四人造成了武侠小说的彻底没落。一、"金古梁温"等人已尝试尽了武侠小说的所有套路,再写已无新意,简单重复是小说类型的坟墓。
"金古梁温"四大家的说法未必大家都赞同,也有"金古梁黄"一说,这里的"黄"是指黄易。我认为,"金古梁"三大家就好了,其他人都无法与这三人匹配,不在同一系列,没必要拼凑。
对于"金古梁温",我对他们小说风格的评论是"侠之大者金庸、儒雅守旧梁羽生、偏锋怪异古龙、画龙不成温瑞安”。关于此,有必要另作详细论述。如果这评价成立,就作为他们的江湖名号吧,古粉温粉们请自便,欢迎讨论,但请客观地摆事实讲道理。
1963年,完成了对金庸简单模仿之后,古龙终于意识到要"求新求变",这一新一变,造就了"风格怪异、主角个个似有童年阴影"的古龙,也抄了武侠小说的后路。1972年金庸之所以封笔,是老先生意识到《鹿鼎记》"无侠"之后已无法突破自己,无论是人物设定、情节主线还是武侠小说特有的套路,都尽了,再写就是重复自己,是不爱惜自己的羽毛了。
可惜,梁羽生不是这么想,两三部代表作之外,生生将自己作品变成了比老干体还好一点的旧体诗展览馆与网红旅游地图,要命的是重重复复、反来复去就那点事,很早就江郎才尽,表面上构建了几个武学世家的传承世系,实际上已是"自毁毁他",没看下去的必要。古龙则在新、变当中又只好一边喝花酒一边拼命重复自己或有人代笔,直到《圆月弯刀》《三少爷的剑》的阴气更重。
温瑞安则认为古龙好学,且都是写诗歌出身,但也想求新求变,这一变不要紧,烂尾工程与各种随意张口就来下笔就写,似乎与武侠小说有着天生的不可调和茅盾,大有不将武侠小说未来所有的路堵死誓不罢休的架势与气魄。所以,我说他是"画龙不成",没说他是画虎不成,并无不敬。
好了,1985年之后,古龙长眠,金、梁早就离开江湖,只是江湖还流传着他们的传说,如此而已。
二、金古梁三大家及温瑞安之外,其他武侠小说作家的不争气,使武侠小说史上出现了金庸独木难支的凄清局面。金庸于2018年去世前说了一句属于他的名言"人生就是大闹一场,之后离去"。他是够热闹的了,据说中国首富马云也自称为《笑傲江湖》里的风清扬,独角兽阿里系里的高管如不取一个金庸小说的名字,都不好意思说是马云的小伙伴。但是,金庸小说早就超越了武侠小说,可惜,金庸不是摩西,无法将武侠世界里的其他小伙伴劈海开路、"出埃及",全体小伙伴还是得留在武侠世界里玩。
黄易不信这个邪,结合《西游记》与好莱坞科幻片玩起了一套仙游武侠,似乎也不错,黄迷们经常想办法将黄易挤进四大家里面,老温服不服无从得知,温粉们肯定要上门"朝天一棍"的。
其实,1956年,新派武侠诞生前,还珠楼主等人就是写仙侠的啊,不排除黄易写得更好,但是他的作品我没读完也就忘了,觉得还是欠些火候,不过瘾也不会掩卷沉思。
上世纪九十年代,正是喜欢挑灯夜读武侠的时候,看到一评论,说是所有武侠作家都不简单,那时很认同这句。可是如今看来,又不是那么一回事。柳残阳、陈青云、诸葛青云等人被称血腥派,里面各种残暴,像极了现在的魔兽世界等游戏,更要命的是套路单一至不是复仇就是寻宝,卧龙生、上官鼎、独孤红、萧逸等有些矜持,平淡无奇。旧派武侠作家中,据说还珠楼主对金庸梁羽生影响很大,可是稍找来一看,与旧时的评书体一招一式差不多。
三、当今缺乏武侠小说再往下发展的文化土壤,注定了金古梁成为绝响。本世纪初,新闻报道说,杭州有一女作者笔名叫步非烟的,对着媒体放大招,说一定会写出比金庸还要好的武侠小说,一年后不见任何下文,又10多年过去,这名字也没听说过了,再次说明了武侠小说的无后路。
这响当当的名字倒很有印象,一听就能想起金庸《笑傲江湖》里的曲非烟,也许这名字就有问题,曲非烟一出场就被左冷禅手下弄没了,读者们大都觉得金老爷子残忍,这么可爱聪明的小女孩简直就是黄蓉二世啊!也许,现实生活中,那叫步非烟的女作者改了另一笔名早就成了大作家亦未可知。
二十一世纪开局的这二十年,小说界至少证明了一件事:九O后00后们只买碎片化、无纸化、去思考化、反侠化的帐。
那些与农耕文化形影相随相伴而生的文化语境、人情世故、家国情怀、安家立命、人生价值等,与中国传统文化土壤有关的一切,似乎渐行渐远。
代之的是麦当劳、咖啡店、手游,在国门打开这么多年来,外面的文化渗透终于取得丰硕成果,成功地让现在的大多数小青年以为耍酷、个性、自我、不思考才是人生该有的追求,冷兵器时代的一切奥特了,所谓的情怀就是一杯咖啡、情人节时的一束花。审美、价值观、行为习惯、思考能力,大体趋势是产生了文化基因变异。
这种变,与上世纪也曾是小青年的古龙、温瑞安们不同,古、温的变异,是曾接触过泥土芬芳、曾亲自劳作与深入社会底层的变异,是那时还将诗情画意、在水一方视为美景而且还会为此写诗的变异,尽管无金庸的江南世家文化背景熏陶,也无梁羽生曾受过旧时诗文教育,但文化土壤与根基还是很扎实且追求扎实的,这种扎实可以超越年龄超越时代而回归人类自有恒有的内心渴求,而不必非得等到中年过后才后悔自己的审美缺失与过度物化。
这是时代之殇,而不是年龄代沟问题。如说是年龄代沟,李白杜甫王维活到现在也超过一千岁了,比爷爷的爷爷还大很多辈,为什么对于他们的诗作,大家不说有代沟?可见代沟之说不成立。
当然,武侠小说的没落,还与现在还活着的很多正统文学卫道士们的坚决抵制有关,他们忘了唐宋时的神怪小文章及后来的《水浒传》等,就是武侠小说的源头之一,卫道士们以致于固执地以为武侠小说就是一介武夫的打打杀杀,而未真正放下戒心与成见,尝试着好好品味金庸小说里的文化与文学价值。当年,《水浒传》在明末广泛盛行时,也是被卫道士们摒弃的。
卫道士们的成见影响,叠加古龙、温瑞安之后大量盛行的穿越、玄仙小说切合这时代的文化土壤,武侠小说的没落势在必行。未来如何,只能留待时间验证了。但我相信,随着我们国家文化复兴的推进,现在有志气有才气的小青年会越来越多,武侠小说未来会呈现不同于"没落"的局面。
我是@邓箫文解密耕读传家 ,欢迎大家发表评论。
jasmineliu
步非烟的,沧月的,方白羽的"千门系列"
飘灯的"苏旷大传"
小椴的<长安古意> <洛阳女儿行>
地中海的等待
曾经金古梁温武侠四大家,影响极大,现在为何武侠小说没落了?
我认为武侠小说并没有没落,经典始终是经典,只不过是未曾被超越,呈现出来就是“前有古人,后无来者”而已。至于为什么始终未被超越,个人认为以下几点原因。
1.新兴环境事物的冲击。社会在发展,时代在进步,文化也在不断更新,从《诗经》的“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到充满哲理智慧的寓言故事,再经过唐诗宋词元曲,来到明清小说,文化样式的发展并没有停步,到如今,多媒体,网文,微电影等形式多样的文化,人们的选择更多了,百花齐放之下,武侠小说相比较以往就显得示弱了。
2.文化底蕴存储的不足。现在的文化写作,是一个大众创作的时代,今日头条现在的模式就是一个很好的说明。写作的门槛相对降低了,只要你愿意,都可以来写写,对历史文化的学习和社会经验的钻研不够,而武侠小说创作是需要很深厚的文化底蕴的,所以金古梁温之后,武侠大家越来越少。
3.急功近利思想的影响。全民造星运动,大家都急于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取得成功,文化领域也不例外,网络写作的兴起,平民作家的成功,让大家找到了又一条写作之路,人们的关注点早已不单单聚焦在武侠上了,更多的是玄幻,穿越,都市之类,市场的需求决定了武侠写作越来越少。
总之就是,能写武侠的大家文豪相对少了,相比较武侠也算吸引读者的文体多了,所以给人感觉上像是武侠没落了。
紫色风筝
苍穹神剑 (1960年出版)处女作 月异星邪 (1960) 剑气书香 (1960)后半部由墨余生代笔 湘妃剑 (1960) 剑毒梅香 (1960)上官鼎代笔 孤星传 (1960) 失魂引 (1961) 游侠录 (1961) 护花铃 (1962) 彩环曲 (1962) 残金缺玉 (1962) 飘香剑雨(正、续) (1963) 剑玄录 (1963) 剑客行 (1963) 浣花洗剑录 (1964) 情人剑 (1964) 大旗英雄传(铁血大旗门) (1965) 以上为早期作品, 为生计而作, 多为模仿他人, 尚未形成风格。 武林外史 (1965) 名剑风流 (1966)结尾由乔奇代笔 绝代双骄 (1967) 楚留香传奇(铁血传奇) 血海飘香 (1968) 大沙漠 (1969) 画眉鸟 (1970) 楚留香续集 鬼恋侠情(借尸还魂)(1970) 蝙蝠传奇 (1971) 桃花传奇 (1972) 新月传奇 (1978) 午夜兰花 (1979) 多情剑客无情剑(风云第一刀) (1970) 九月鹰飞 (1974) 欢乐英雄 (1971) 大人物 (1971) 萧十一郎 (1973) 火并萧十一郎 (1976) 流星·蝴蝶·剑 (1973) 七种武器 长生剑 (1974) 碧玉刀 (1974) 孔雀翎 (1974) 多情环 (1974) 霸王枪 (1975) 离别钩 (1978) 拳头(愤怒的小马)(1976)非"七种武器"之一, 误收入 天涯·明月·刀 (1975) 七杀手 (1975) 剑·花·烟雨·江南 (1975) 枪手·手枪*) (1975)现代枪战小说 三少爷的剑 (1975) 陆小凤传奇 陆小凤传奇 (1976) 绣花大盗 (1976) 决战前后 (1976) 银钩赌坊 (1977) 幽灵山庄 (1977) 凤舞九天 (1978) 剑神一笑 (1981)古龙认为这部也是失败作品 边城浪子 (1976) 血鹦鹉 (1976) 白玉老虎 (1976) 白玉雕龙 (1981)由中碎梅代笔 大地飞鹰 (1976) 圆月弯刀 (1977)由司马紫烟代笔 飞刀·又见飞刀 (1977)古龙认为是最失败的作品 英雄无泪 (1978) 七星龙王 (1978) 风铃中的刀声 (1980)结尾由于东楼代笔 怒剑狂花 (1982)由丁情代笔 那一剑的风情 (1982)由丁情代笔 边城刀声 (1983) 由丁情代笔 猎鹰·赌局 (1984)遗作, 短篇 碧血洗银枪(1984)在珠海出版社出版的《古龙作品集》中没有,有人认为不是古龙的作品,但观其风格和内容,应该是古龙的作品。如果不是古龙写的,那这部作品已可乱真了。
旅游大咖
看到武侠小说,金古梁温,这些看起来和90后稍微有点远的词。我不仅也斗胆说说我个人的看法,不当之处,欢迎指正。
首先说说几位的名字,这里既然说了金古梁温,那我顺便把黄也补上去吧,金古梁温黄(金庸,古龙,梁羽生,温瑞安,黄易),这样念起来挺好。他们的作品和事迹就不一一列举了,有兴趣的自行搜索。
其次,我是一名较年轻的人,对于以上这几位武侠大家的了解不多,大多来自电视剧,偶尔在网上看到一些关于他们的论述。老实说,前三位到是知道的早些,后两位虽然看了不少他们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但一直不曾留意。一搜之下,原来几位一时齐名,风头无几。言归正传,说说对题目的理解。
为何武侠小说没落了?个人认为,武侠小说之所以没落是因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武侠小说的创作是需要一个历史背景的,中华上下五千年,几乎已经被以上几个人写的差不多了,再写大概也只能在他们的阴影笼罩之下。俗话说,谁都想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既然做不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那能怎么办呢?吃其他的呗,武侠小说有这些虽不说够了,但想要在这些已有的东西下创作出比他们更厉害的也够呛。
二、武侠小说需要受众。当今已经越来越偏离武侠的世界了,不需要在心里树立那么多武功高强的英雄了。和平年代,受主流文化思想的洗涤,人们已经对远去的战争没有了切实的感受,就连那一批可以为年轻人讲述战争的残酷和热血的人也走的差不多了。武侠,不在受到大众的追捧,没有市场了,自然就没落了。至于那些需要荡气回肠,热血沸腾的年轻人,等他们看完了已有的这些时,已经没有那么多热血了。三、武侠小说的写作需要厚重的文化底蕴和知识铺垫。今天的文化已经不是昔日的文化了,应试教育让人们忙于学习考试内容,没有那么多时间去了解厚重的历史,去创作激昂的武侠小说。这不是说当下的人没有文化,更多的是文化太杂,需要学习的东西太多,当然学到的东西也很多,快节奏的生活要求更多的人们去追逐生活,而不是享受生活。这就导致资源的错乱,可能想写的人没有时间,有时间的人不想写,不能写。武侠小说就如无源之水、无根之木,如海市蜃楼一般,美则美矣,终归梦幻。
以上便是小生对武侠小说现状的一点儿理解,欢迎指正。
QUEEN JAMI
没有人能够写出,如这四大家这么有味道的作品了,全都是一般般吧。所谓好作品,就是百看不厌,什么时候看都能引人入胜,都有一番味道。
叶婧Ψ读古诗
随着金古梁绝迹江湖,武侠的时代似乎也已经告一段落?事实上新派武侠小说成书多集中于60年代到80年代,而影视剧多集中于80~00年代,把经典武侠小说拍完之后,此后无论TVB还是大陆貌似均再无力拍出能奉为经典的武侠剧,只剩下炒现饭和各种爱情元素加入的翻拍,强弩之末了。为什么?按说侠义精神永不过时啊,而武侠小说却好像逐渐式微?原因有三:
1.金元时代和法制社会中,武侠精神衰败。
武侠小说所倡导的那种以天下为己任、机智勇敢地惩恶扬善、扶贫济困的侠客精神,往大里说就是金庸所谓“侠之大者,为国为民”。这一长期存在于中华社会中的民间精神,在当下社会却已经不再被人们需要。
一方面,法制的健全,使人们可以用更为文明的方式伸张冤情、寻求公平,不再需要仗剑走天涯的侠客来为自己报仇雪恨。有人认为侠客精神的衰弱是社会的倒退,其实他们忽视了这样的事实:只有在正义缺失时,人们才会去做“侠客梦”,只有在官逼民反的时代,人们才需要有一个官与民之外的存在,来代表正义,主持正义,“侠客”才有其生产的空间,武侠小说也才有坚实的读者群体。当侠客不再被呼唤,武侠小说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特别是当中国社会逐渐步入全面小康社会,一些发达地区的年人均收入达到了5000美元以上,生活的物质层面已经有了极大的改观,需要以刀剑相争的事情已经从社会中基本淡出。这样的环境下,武侠成了一个遥远的、浪漫的存在,而并不是读者日常切肤的呼唤和期待。
另一方面,不需要侠客的人们也无心去成为侠客。繁忙的都市社会,生活节奏很快,两点一线的生活牢笼着大多数人,获得了经济基础的职场人工作之外沉浸于关心粮食和蔬菜的生活乐趣,终于可以在“为国”与“为民”之外,彻底而轻松地“为自己”。既没有侠客,也没有人期待侠客,侠客自然成了公共文化话语中的“零余者”。
其实,这种价值诉求的改变,不独反映于文学中的武侠题材,在影视创作中,也有相似情况。在上个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台电影中,我们还能从许多电影中感受到义薄云天的侠客梦想,例如徐克导演的黄飞鸿系列里,李连杰或者赵文卓扮演的黄飞鸿,在国之将亡的危急时刻,力挽狂澜的悲壮形象,仍然在脑海中浮现。而当下的电影市场里,侠客的背影已经渐渐模糊,我们也已经许久没有听闻徐克的武侠新作了。2015年的电影市场上,留在记忆中的武侠题材电影不过只有聂隐娘一部,还被影评人目为披着武侠外衣的文艺片。
2.前辈作家丰碑在前,新生代作家很难超越。
武侠题材是中国类型小说独有的,有源远流长的历史。如果真的要起底,恐怕要从春秋战国时期的《墨子》一书追溯。墨家崇尚“兼爱”、“非攻”,为孤身而战主持正义的游侠提供了理论依据,直接启发了侠客精神,这也就是为什么鲁迅说:“孔子之徒为儒,墨子之徒为侠”。在中国漫长的文学史上,侠客的形象从未间断,李白的《侠客行》、唐传奇虬髯客列传都歌颂侠客,崇尚侠道,为成熟的武侠小说积蓄着创作力量。这种积累,直到明清武侠小说达到一个高峰,如人们熟悉的《七侠五义》就是这类小说的翘楚。
上个世纪初,国家陷入内忧外患,战争和饥荒频仍,民不聊生。艰难困苦中的普通民众寄望于国家打败强敌再度崛起,凋敝的社会能够重新恢复生机,“侠客精神”前所未有地被普遍需要和推崇。武侠小说创作借此达到了一个全新的高度,不仅涌现了优秀的作品,还产生了作家流派和代际传承。以创作了《蜀山剑侠传》的还珠楼主(李寿民)为代表,联合“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社会反讽派”宫白羽、“帮会技击派”郑证因、“奇情推理派”朱贞木,共称武侠小说“北派五大家”。他们的创作基本上奠定了现当代武侠小说的规模和格局,金庸、古龙和梁羽生为代表的当代名家站在他们的肩膀上继续发力,成就了武侠题材文学创作难以逾越的丰碑。
虽然许多行业都存在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的传统,但唯独艺术的创作必须别开生面、另辟蹊径。武侠小说的创作被前代作家推向了一个学养与艺术双重的高度,目下的作家假使意图创作新的武侠题材文学作品,也难免会显得单薄。因此,虽然当下文坛也有凤歌、步非烟、小椴等以武侠为主要创作题材的作家,但他们无论从地域影响力、读者数量以及作品质量上,都无法与金庸、古龙等前辈比肩,更不敢说超越。
以武侠小说的集大成者金庸先生为例,原名查良镛的金庸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浙江海宁,查氏一族世代诗礼传家,金庸先生幼年接受过非常全面的古典文学教育,中国古代文学的深厚学养直接滋养作为通俗阅读的武侠小说,因此他的小说创作引经据典、朱墨灿然。此外,金庸年轻时代经历了中日战争和国共内战,远走香港创立明报,亲历国家民族的大动荡、大变迁,对历史有深切的体悟,因此落笔武侠世界也能有真正的侠风,对世道人心有所关照。无论是学养和阅历,当下的武侠作家都难忘前辈们的项背,这种情况确实打击了武侠题材的继续创作。
3.网络文学时代 其他题材类型小说崛起。
武侠小说渐渐衰弱,但是类型文学的阅读需求仍在。近十年来,魔幻、修真、盗墓、穿越等题材的类型小说涌现了大量的优秀作品。武侠小说衰落后,以上其他类型迅速挤占了类型小说的阅读市场。强大的竞争对手,让武侠小说难以收复失地。
这其中,网络文学以及与之而来的全新阅读模式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进入21世纪以后,中国网络文学兴起,类型阅读的付费模式直接跳过了传统纸质出版的流程,实现作者到读者点对点的互动。写作的门槛降低,只要有时间,人人都可以成为作者,读者和作者的界限变得模糊,各种小说类型、故事架构和行文风格的作品都唾手可得,读者的选择实现了极大的丰富。
网络阅读也根本性地变革了作者获取稿费的方式。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武侠小说作家赚取稿费的方式都停留在报刊连载或者纸质出版的阶段,与现在作家大相径庭。如今一部小说在某网站上线后,当读者阅读完十几万到几十万字的免费部分后,就可以自行决定是否付费阅读之后的内容,大约每千字3分钱。虽然单价不贵,但是优秀的网络作家依靠巨大的阅读量和日更数万字的产出,堆叠出数字巨大的稿费,唐家三少、天蚕土豆、我吃西红柿等作者都是年收入千万级的网络作家,他们所写的作品,没有一部是纯粹的武侠题材,但他们获得收益的方式却直接而快捷。
在题材上,修真、穿越、盗墓等题材的小说,更富有想象力,有穿越时间、空间的魔幻主义色彩,情节天马行空。互联网思维天然地渗透到网络小说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游戏改编、电影IP的运作都更加快捷,易于实现。以上这些都是传统武侠小说不具备的。
因此,网络小说不仅仅征服了年轻读者,也征服了年纪略长者,其中也不乏“成功人士”,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在某节目现场,就曾向马云推荐穿越小说《枭臣》,称此书“是这个人他把他以为的理想社会用现在人的本事,加上古代环境(捏合起来)”,还说“觉得比金庸小说好看”。
武侠小说的衰落期,正值其他类型写作的网络化蓬勃发展时,错失了机会就很难跟上时代的脚步了。
胖豆走天涯
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一个时代的文化一定受政治环境和科技的影响很大。过去科技信息不发达,电视也少,那时人们文化消费主要以读书看包为主,60,70,80年代的年轻时代具有很厚的读书氛围。
拿我们70后来说吧,我们的青少年时代就很爱看小说,尤其是武侠小说,一本小说传来传去,借来借去视若珍宝。所以那时写小说能成名,稿费也多,所以很多人写小说,小说创作人才就多,曾经出金古梁温这些备受追捧的著名小说家也不足为奇了。
后来90年代电视普及,所以追星,涌现大批影视名星,那是名星的天下,名星时代。
到现在手机而且是智能手机人手一个,人们大部分时间娱乐都有手机上网,所以诞生大量网红,现在成了网红时代。
所以每个时代都有每个时代的产物。
现在通讯太过发达,手机,电视,电脑
DaviMai-J1
肉小多
谢谢邀请!
说点个人浅见:生物进化论告诉我们:优胜劣汰,适者生存。
举个例子:问一下二十岁以下的年轻人,谁知道梅尚程荀是干啥的?
……
除非专业人士,年轻人大概很少知道他们的职业吧!
稍微年长的朋友应该知道,那是上世纪
家喻户晓的京剧“四大名旦”
京剧,那可是咱们中国的国粹呀,那一举一动 ,一言一行,都是功夫。然而现在,又能有多少家长把小孩子送到戏曲学院学戏呢?
即使在春晚,戏曲节目才占几分钟的时间啊?
为什么会有这种现象,因为当年的京剧太火了,电影中,晚清的公子哥走在大街上,总要迈着方步,来两嗓子,,就像现代人唱流行歌曲一样。
京剧为什么没有了当年的风光?
不适合时代的发展了!
走在大街上,听到最多的,应该是富有节奏感的流行歌曲了!
武侠小说的处境大概也是这样:辛辛苦苦的写出来,阅读量却少得可怜——还有多少人能报着一本武侠小说,不眠不休的看一宿啊!有这功夫,还不如玩会儿游戏呢!
owncastle
最近看了本温瑞安的四大名捕打老鼠很是乏味,一开场,对白就苍白无力。没继续看下去....武侠除金庸古龙外再也没有值得看的啦......
夢沁蘭幽
因为金庸在武侠小说创作领域做到了“全方位,无死角”。因此,不论是古龙,还是梁羽生,终归来说,还是略逊他一筹。我们都知道,建国以来,武侠小说,可谓是风靡中国民间的一种新型文学形式。新派武侠,影响了中国的一代又一代的读者。
时至今日,金庸,古龙,梁羽生这三位知名武侠宗师的作品,仍然是影视剧行业的大IP,尤其,我们就能对武侠小说的偌大影响力可见一斑。而在“金古梁”这三大武侠作家中,大众最推崇的,往往是金庸。
不论是知名度,还是受众,以及拥趸的数量,可以说金庸都“完爆”了古龙和梁羽生。所谓“飞雪连天射白鹿,笑书神侠倚碧鸳”;十五部金书, 堪称是新派武侠的灵魂。那么,为什么金庸能取得更胜于其他两人的成就呢?
毕竟,天赋最高的,是放荡才子古龙;而新派武侠真正的开山鼻祖,则是梁羽生。上世纪五十年代,香港白鹤拳掌门人陈可夫和太极拳领军人物吴公仪的一场比武,让梁羽生撰写了“龙虎斗京华”,从此,才有了层出不穷的各色武侠作品。
甚至,就连金庸本人,也是受到了龙虎斗京华的影响,才开始从事武侠小说创作。当时,他在自己参与的明报上,连载了《书剑恩仇录》,吸引了一部分人的侧目。后来,才逐渐成长成了卓然自成一脉的宗师。
不过,梁羽生的短板也非常明显。论文学功底,古龙,金庸都不如他;但是,梁羽生对自己的作品不够重视。七剑下天山,萍踪侠影这些作品虽然也很不错;但是,他连载之后,就没有修订过哪怕一次。
而古龙,他沉溺于“吃喝嫖赌”,对小说更是一点都不上心。因此,论综合成就,这两人,都不如“全方位,无死角”,对自己的作品前后做过三次修改的金庸。
长颈鹿小可
大环境影响,那个时候,没网络,只能看书解闷,现在科技大爆炸时代,成年人都抱个手机刷抖音看视频,年轻人都是游戏,谁还静得下心来看书
清凉的雅雨
这几本不错,介绍给你,希望你喜欢
风云无极
绝顶高手转世重生,回到三百年前,历史将改写,遗憾将被弥补,缺失的不会再重来,顶级的功法,极品灵药,无数宝藏和修真功法已经一群聚集在一起的热血男儿,打造无敌军团,站在世界之巅。文笔好,故事风格很适合书虫来读。
网游之唯我毒尊
好书,作者文笔很好,同时故事中将武侠和网游良好结合起来,战斗在网游世界中,终结无敌。
傲剑星穹
末世科幻世界,偶遇机会修真,让灾难来的更猛些吧,这样子才能显现出主角的无敌和自信。
天网战纪
稳定更新的精品,值得追随。
枪墓
龙与地下城中的精品小说,很激情战斗和巧妙故事安排,很是吸引人。
幻侠小说网,精品小说推荐。
莫默
武侠武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师兄,这么早上山所谓何事?”一脸庞俊俏的少年向另一大汉说到。只见他双手抱拳,头微微低下,满脸笑容,似是向那位“师兄”行礼。
“你明知顾问,我告诉你皇帝老子的位置向来只传给大儿子,师傅这老头子的秘籍我要定了!”说话这人双臂外露,只见臂膀强健,肌肉发达,说话时声音雄浑有力,功力自是十分深厚。
那师弟脸色突变,面漏不屑,又向师兄拜了一下,阴柔怪气道:“师兄言重了,我哪敢跟您抢,不过自古成王败寇,没能力还想抢,会死的很惨。”说罢,又摇摇头,露出狂妄的笑。
原来这二人同是轩辕山上鬼神老道的徒弟。鬼神老道,隐居在轩辕山,周围生活的山民中知道他的都寥寥无几,大抵只知道这是个奇怪的老头,行为异于常人,久居房中,很少出门,他的屋内烟气缭绕,地上散落着药草和各类书籍,墙上凿着的书架上,也歪歪扭扭地躺着几本。他身体消瘦,头发胡须早已染白,看似弱不禁风,但听闻他曾经一招杀死一只猛虎,都是听说,谁也没见过,后来山民……
确认后请采纳
lulaby
武侠武侠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内容预览:
“师兄,这么早上山所谓何事?”一脸庞俊俏的少年向另一大汉说到。只见他双手抱拳,头微微低下,满脸笑容,似是向那位“师兄”行礼。
“你明知顾问,我告诉你皇帝老子的位置向来只传给大儿子,师傅这老头子的秘籍我要定了!”说话这人双臂外露,只见臂膀强健,肌肉发达,说话时声音雄浑有力,功力自是十分深厚。
那师弟脸色突变,面漏不屑,又向师兄拜了一下,阴柔怪气道:“师兄言重了,我哪敢跟您抢,不过自古成王败寇,没能力还想抢,会死的很惨。”说罢,又摇摇头,露出狂妄的笑。
原来这二人同是轩辕山上鬼神老道的徒弟。鬼神老道,隐居在轩辕山,周围生活的山民中知道他的都寥寥无几,大抵只知道这是个奇怪的老头,行为异于常人,久居房中,很少出门,他的屋内烟气缭绕,地上散落着药草和各类书籍,墙上凿着的书架上,也歪歪扭扭地躺着几本。他身体消瘦,头发胡须早已染白,看似弱不禁风,但听闻他曾经一招杀死一只猛虎,都是听说,谁也没见过,后来山民……
erosjay
因为没得人,后现代武侠小说都是天马行空。传统武侠小说是需要时间,文化,情怀,人生经历等才写的出来的。很搞笑的现在所谓小说硬是把我拉回现代高科技与传统语音魅力对撞中,让我产生了武功厉害还是科技(手枪)的矛盾,不能像读传统小说一言一行就知道这个角色性格,心里和环境。
冬叶覆雪
武侠的没落 颇有“盛极必衰”的感觉,曾经武侠书,武侠影视剧大卖,现在却少了很多,正因为看多了,大家对武侠的套路都清楚,没有多少好奇心,还有古装剧也开始没落 ,大家更关注现实,写武侠的人也少了,就变成如今的局面。
打不死星人
凤歌:
沧月:
听雪楼系列:《血薇》(已出漫画版,新版含《指间砂》)、《护花铃》(原名拜月教之战)、《荒原雪》、《指间砂》(已出漫画版),铸剑师,《风雨》、 《神兵阁》、病、火焰鸢尾。
云荒·镜系列:双城、《破军》、《龙战》、辟天、《归墟》、《神寂》,前传《神之右手》、外传《东风破》、讲武堂、织梦者(新版含《海的女儿》)、织梦者之海的女儿。(原由新世界出版社出版,现已由天津人民出版社重新出版,其中《破军》包含《神之右手》、《东风破》,辟天包含《归墟》)。
鼎剑阁系列: 《大漠荒颜》、《帝都赋》、《曼珠沙华》(实体书含《彼岸花》)、《彼岸花》、《七夜雪》 、《幻世》《剑歌》(实体书含《碧城》)、《碧城》
步非烟:
华音系列:《紫诏天音》、《风月连城》、《彼岸天都》、《海之妖》(附外传蜀道闻铃)、《曼荼罗》、《天剑伦》雪嫁衣、《梵花坠影》( 2008年9月修订再版后将不再收录外传凤仪)
武林客栈系列:《武林客栈·日曜卷》、武林客栈·月阕卷、《武林客栈·星涟卷》
六道系列:人间六道·修罗道
九阙梦华系列:解忧刀绝情蛊
杨叛:
小兵物语,侠女灵襄,杀手人生,云烟过雨,梅影埋香,《枭雄》,李三镖打擂,天岚石语,祈山六友,死香煞。《步天歌》论刀
小椴:
长篇小说:《杯雪》(又名乱世英雄传)、《洛阳女儿行》、《开唐》、《长安古意》
中篇小说:《石榴记》、弓萧缘、借红灯
短篇小说:京娘、隽永刀、《龙城》、《刺》、隙中驹、尘镜蛛奁、江湖墟
时未寒:
明将军系列:《偷天弓》《换日箭》(又称《偷天换日》)《绝顶》《山河》(正在连载)外传《碎空刀》《窃魂影》《破浪锥》
长篇:《剑气侠虹》 中篇:《钗头凤》、《惊杀局》、《避雪传奇》
江南:
《九州·缥缈录》系列(蛮荒、苍云古齿、天下名将、辰月之征、一生之盟)《涿鹿》、《光明皇帝》
盛颜:
《连城脆》三京画本、寒鸦劫牡丹错刀上舞花之尸骸
沈璎璎:
《青崖白鹿记》、青崖白鹿记前传之天台遗事(霞)、《百年孤寂》、 陌上花·木兰花树、陌上花·药、陌上花.屏上暗红蕉、揽月妖姬
燕垒生:
《天行健》、武功院、武功院外传无根草、时无英雄 1、时无英雄 2、《长街》、《杀人之道》
方白羽:
千门系列:千门外传《千门公子》 千门正传千门之门,千门之花,千门之雄,千门之威,千门之心,千门之圣
奇门兵刃系列 :星月之光(又名折叠弩)、无影风、黑暗、寒冰、《神木令》、《圣火》、《天道》
铁血密捕系列 :《猎人》,无影针,死间,《无间道》,恶咒,双雄,西厂
李歆:玉步摇
夏洛:《玉碎》、黑雪莲、《红酥手》、洞庭波、紫玉鼎、金玉盟、《碧血花》、绿波愁、《长生劫》
李亮:傀儡戏、魔教东来、《反骨仔》
萧拂:梨花枪、隋侯珠、漠上行、隋侯珠前传:地老天荒
碎石:你死,我活、周天、《逝鸿传说》、纤雨刀、相思鉴
candyguoguo
金古梁温确实在武侠界影响极大,其实他们同时代的也有好多武侠大家。现在来讲,武侠小说确实没落了,这涉及到多方面因素。
首先像金古梁温这么博学的人不多了,以金庸老爷子为例,个人感觉天文地理,无所不知。当然其中也有历史错误,但瑕不掩瑜,每一部都是精品,里面涉及到多方面知识。现在这些人没有这么丰富的文化底蕴。
其次现在的大部分年轻人看脸,小说拍成影视的好坏不放在心上,一味追逐所谓的明星,而不注重背后武侠小说的原来的味道。这让武侠这个市场有些变形和冷清。
再者科技发展,网络文学的兴起,让写作的门槛变低,文学多样化。这使得现在缺少武侠小说家的情况愈加严重,但曾经想写武侠小说的小白不得不在夹缝中求生存,转向总裁、异能等领域,让武侠界断层。
以上仅仅是个人看法,如有不当之处,还请见谅或补充。
lilei
小说的创作都是时代的缩影,都是大家在特定时代心灵需要的慰籍,也就是俗称精神食粮,脱离了时代就很难感受到书中传递的能量,因此在不同阶段大家对于精神食粮的要求不同:
1 ,吃不饱阶段,这种时期现实主义题材就比较多,在饭都吃不饱的时候你跟我扯理想,未来,这不是没事儿找抽吗?
2,温饱解决后,吃饱了没事儿干,这就需要发泄精力,因此武侠世界中那些打不死,机缘巧合,绝世高手,各种奇遇还有不用工作就有花不完的钱很能满足这个时代,这个时代的普遍特点大家衣食住行都差不多,大家都渴望与众不同,而武侠小说就构建了这样一个世界。
3,奔小康的过程中,这是个心理超级不平衡的时代,因为贫富差距太大,这种时候神仙鬼怪那些故事就特别让人喜欢,为什么呢?因为这类玄幻类小说提供了鲤鱼跳龙门的依据,实现了人们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那种梦境;更满足了杀富济贫的幻想……
4,小康及土豪们,会喷发无数奇思妙想和鸡汤,这就是大家高山仰止的以哲学为代表的那种级别,简单表述为小土豪:小众哲学,民间称圈子文化;中土豪,中众哲学,某一领域的专家,俗称学科带头人;大土豪,大众哲学,出口就是宇宙苍生,俗称大师。
以上是凡夫俗子我的一点心得,仅供饭后谈资,深以为谢!
mayflydn
不是武侠小说真的没落了,是出版商越来越贪钱,著作者得到的利益越来越少,导致优秀的著作者去干别的了,不受这份闲气了。
梁金古温的年代,著作者只要肯写,就有钱拿。他们尽可以把心中所想展现出来,写成故事供大众阅读,这是件名利双收的美事。
当时的出版商,钱是从读者身上赚,而不是从著作者身上赚。所以,愿意研究历史的可以去研究历史,愿意研究哲学的可以去研究哲学,愿意花天酒地的就去花天酒地,愿意从香港跑到新加坡去打上一架的就去打架,即使钱花光了,还可以从出版商那里预支。
但是到了现在,出版商是既想从读者身上赚钱,又想从著作者身上赚钱。他们想尽办法压榨著作者,连出版的钱有时也要著作者自己来掏,甚至还要著作者自己售卖作品。
并且,出版商的人性也越来越差。看到好的作品,他以各种各样的形式阻拦出版,而且还盗稿。原稿拿过来,给自己的亲支近派洗一洗,原作者创作出来的优秀桥段就被这样抄袭走了,苦于没有证据,叫天不应、叫地不灵。
——没被盗过稿的人,不配自称作者。
再从文笔水准上来说。现在的电子书网站,强制要求作者一定要写XX字,每一个写手,在处理每一章内容的时候,都不得不长篇大论。他们需要拿字数换钱嘛。这样以来,也禁锢了写手的思维。写手本来的水准未必差劲,但兑了水的酒,自然不能再那么香醇。
条条框框的限制,使得大批有能力的著作者跑去做别的事,只剩下一堆走投无路不得不继续码字的废柴们苦苦支撑大局。废物能写出什么精彩作品来?
写小说这事,本来是吃饱了撑的。但是现在的写手们写小说,却是因为吃不饱饿的。他们本来就是废物,又饿得头晕眼花,哪有能力拿出好作品。
有能力的著作者,既然可以另辟蹊径从其他方面获益,也就不受出版商给的这份闲气了。好作品有没有?有啊,但是可以存着。这东西又不会过期,等什么时候局面好了,再把作品放出来,这就叫“待价而沽”。
出版商和作者们是这种现状,武侠小说会没落,那就完全不奇怪了。
影子溪
武侠金古梁温,网络虚拟,写作的作者也是关门造车、人云亦云不真实,我看还是古典的,有历史依据,但有所虚张夸大,现在是科学社会,那些陈词烂调的跟不上年轻的时代,会逐渐门缶汰。
寻找lara++
FINAL HOME
我只推荐黄鹰,香港人,导演,武侠小说家。
除武侠外,代表作还有小说、电影《僵尸先生》等,开创僵尸片。
武侠小说,最有名的,是“大侠沈胜衣”系列、“惊魂六记”系列。
小说,不落俗套,文字凄美,颇有古风。
尤善刻画杀手,杀手形象,比古龙更进一步。
可飞
武侠小说名家其实是各有喜好的。我喜欢云中岳多一些。另外这也是看读者的年龄阅历和读书时的心情。象东方玉的侠骨柔肠的,上官鼎的豪迈大气,卧龙生的曲折多变等等。再如司马翎、陈青云、李凉、武林樵子。说到底,每位作家都有自己去特色,也都有喜欢他的读者。
读行者
多了去了!陈青云,李凉,鬼谷子,墨残阳,墨阳子,独孤红,独孤残红,柳残阳,上官鼎,公孙梦,司马翎,东方玉,秋梦痕,郑证因,南湘野叟,戊戟,黄易,东方白, 曹若冰,倪匡,萧逸,松柏生,云中岳,云中子,马荣成,王度卢,墨余生,于东楼,敖飞扬步非烟, 白羽,沧月 陈青云 楚惜刀 晁翎 陈忱,荻宜 东方英 丹云 丁剑霞 ,凤歌 方白羽,狗尾续金,还珠楼主 黄玉郎 红猪侠 黄鹰 金童 江南刘建良 刘定坚 李莫野 李笑佛 芦雅萍 郎红浣 令狐庸 兰立 龙人墨武 马舸 慕容美 欧阳云飞 飘灯 平江不肖生 奇儒 秦红 祁钰 如莲居士 司马轩 孙玉鑫 沈默 碎石 施定柔 盛颜 石玉昆 司马紫烟 施耐庵 时未寒 沈璎璎 天宇 田歌 天平 吴炳 武陵樵子 卧龙生 文康 戊戟 温世仁 无极 萧瑟 雪雁 小椴 夏洛 谢天 熊大木 岳凡 应天鱼 玉翎燕 夕照红 燕垒生 燕歌 杨虚白 易容 阳朔 杨叛 忆文 佚名 诸英 张大春 张梦还 赵云龙 周郎 朱贞木 诸葛青云 紫钗恨 展飞 周显 褚人获
DannieLY
不请自来,以下回答来自我的一篇旧文,聊一聊心中的武侠:
《一代宗师》剧照
武侠世界从来不乏后来者,从平江不肖生到金庸梁羽生,国人的成人童话著述者众,每每不同。
烽烟乍起始江湖那是上世纪初的光景:书外世界,炮火纷飞,热兵器摧枯拉朽得没有一丝想象力,再不见热血男儿真性情;书内,刀光剑影,冷兵器纵横无敌,愈是神奇,血肉横飞方显生命激情。前有“南向北赵”合力领风骚,开武侠小说一代潮流,后随“北派五大家”横空出世,引江湖烽烟鹊起。而1928年,上海明星公司出品[火烧红莲寺],票房热卖,因其原著是为“南向”向恺然,即平江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更加刺激了武侠小说的发展,一时间竞也可与新鸳鸯蝴蝶派之言情小说抗衡。
平江不肖生笔下既有浪漫的《江湖奇侠传》,蜻蜓点水地开启神魔乱舞的江湖,又有较写实的近代侠义英雄传,通过真实人物大刀王五与一代宗师霍元甲的传奇,将内功与外功等诸般技击实战付诸文字,形成了为国为民、出乎天地正气的侠义江湖。
动图来自Behance
“北派五大家”中,还珠楼主继往开来,以平江不肖生的“神魔乱舞”为蓝本,凭其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塑造了一个奇诡多彩、气度恢宏、仙魔共处又不失诗情画意的超现实武林,前人评其笔下江湖“海可煮之沸,地可掀之翻……天外还有天,陆底还有地……灵魂可以离体,身外可以化身,借尸可以复活……行路可缩万里成尺寸,谈笑可由地室送天庭……炼成各种凶杀利器,相生相克,以攻以守,藏可纳之于怀,发而威力大到不可思议……”(徐国桢还珠楼主论)。与其相比起来,同为“北派五大家”的白羽因受新文化影响,他的创作,“武”更为侧重技击实战,不仅收纳了存在于现实的武功招数,更凭想象开创了许多未有招式,而在武功招式的描述上,又极富诗意。更重要是,他选择以现实生活为背景创作,江湖不再是架空的理想化存在,而是有如常态社会般辛酸苦辣万生像,独具社会反讽效果。
李安一部[卧虎藏龙]的成功,无形中使得销声匿迹许久的“北派五大家”之一的王度庐重归视野。他笔下的江湖尤以悲情著称,侠骨柔情胜过争名斗艳,深入内心的义压抑了切肤之情,由生而来的孤寂感,昭显着人性深度。韩非子早以“儒以文乱法,侠以武犯禁”点出侠之本质,而王度庐却塑造了一系列“侠不犯禁”的人物,不但未失偏颇,反倒更显义薄云天的气概,以道家的无为拓宽了武侠写作的局面,竟也暗合了李太白式的文人武侠梦。
席卷重来开天地所谓“江山待有人才出,各领风骚数百年”,武侠小说亦然。
江湖,每个人心中都有,而只有那些真正富有特色者才能经得起时间考验。与掀起旧派高潮的平江不肖生本就身怀武功不同,开新派的梁羽生乃典型文人,师承名家,正是因此,他笔下的江湖侠义与历史责任紧密相连,其虚构的名士型侠客亦背负强烈家国意识,武林故事正邪对立,所谓“亦史亦奇,以史传奇,以奇补史”。他的武功招式效仿白羽,注重技击实战,避免过于怪力乱神,加上其善于诗词歌赋,使其刀剑无情的江湖平添了一份静默的优美,浪漫怡人。而其着力构建丰富的人物形象,不惜将一个人从出生写到死亡,贯穿多部小说,一举改变了旧派注重情节而人物稍逊之风。“郎意难坚,侬情自热,红颜未老头先雪”,如此性情的女子,鲜明生动,行走在梁的江湖中,令人深刻脑海中。然而,梁的江湖太过正统,故事、人物都难免落入简单的二元对立体系。这到了金庸笔下,方才有所改善。
动图来自Behance
虽然金庸被梁羽生称为洋学生,但是其心中江湖亦充满中华传统文化精髓,他的江湖进一步突出人的重要性,尤其到了中后期,此间侠客不光为国为民,对个人自由的追逐已经荡漾心中,这也是比起郭靖,令狐冲、杨过等人更为年轻人喜欢的原因。以儒墨始,渐入道佛的金庸,以亦正亦邪的江湖,撕裂了正统江湖的虚情假意,直面人性善恶相克相生的复杂性,不仅更具可读性,也更利于电影的改编再创造。而金庸这种对于侠义精神的理解,更多是以营造意境来描写武功招式阐释的。在他的江湖里,几乎所有侠客的武功修为都会经历王国维所谓的人生三境界,优美之外更让人看到了人生的境界。同梁羽生一样,他的武也是讲究局限的,不同的是,金庸更向前一步,使“武”性格化,何人用何武,是其江湖独特的重要元素。金庸江湖重“人”的特点,尤其体现在他对爱情的描写上,不仅能以郭靖黄蓉、杨过小龙女等正面角色的爱情感人,即使描写诸如黑风双煞、李莫愁等坏人的爱情亦能惊天地泣鬼神。这也为电影改编提供了多角度的空间。
适时,武侠小说因各种原因,在内地中断,却被台湾地区的小说家继承起来,尤其是北派五大家对他们产生了深远影响。虽然不似金梁开时代之新,但是郎红浣等人的创作实在早于二人。后有伴霞楼主(与“三剑客”合称“四霸天”)、卧龙生、诸葛青云、司马翎(三人合成“三剑客”)等也是风靡一时。原名牛鹤亭的卧龙生,博采北派五大家之长于一身,仙剑神魔、现实意味、帮会组织,侠骨柔情、奇诡布局无所不包,构造了一个混乱的江湖,又以门派之争、江湖一统、多角恋爱启迪了后来者。与其同尊诸葛孔明的诸葛青云,则更多的受还珠楼主影响,着力描写仙剑奇侠,加上其在国学功底上有一定造诣,他笔下的江湖儿女遂以才子佳人为主,自然少不了诗词歌赋,他更以《夺魂旗》一书无意间引出了鬼派武侠。稍后的司马翎深得还珠楼主之神,在玄幻江湖的基础上,与前辈诸家相比,尤其塑造了一个女性的武侠世界,他书中的女侠不仅有着旋转乾坤的作用,更能一举改变武林命运。
动图来自Behance
江湖风流任我行“语不惊人,不如不说;人不快活,死了算了”,古龙一语道破其笔下江湖之特点——风流,古龙以酒醉的姿态,干净地颠覆了以往武侠小说的一贯风格,他的江湖褪去了历史的沉重感,全靠激情构建理想社会;他的人物,尽是风流倜傥的浪子豪侠,武艺卓绝、嗜酒如命、不拘小节、智慧超群,义字当头可抛一切;他的武功描写,更是突破传统限制,避实就虚,在于营造发招和落招之际的氛围,更以无招胜有招的境界,彰显他潇洒、风流、尚义的侠义精神。此外,悬念迭起亦是古龙武侠江湖的不二图腾,其不拘结构限制,效仿西欧文学写作技法,令笔下江湖尽是离奇故事,一派侠士名流不只要斗勇,更要斗智,悬疑一环扣一环,扑朔迷离,引人入胜。之后,效仿古龙者不胜枚举,唯有黄鹰一人,惟妙惟肖,几乎能以假乱真,自然笔端江湖,纸上侠客皆几近古龙,直至后来,因参与编剧[僵尸先生]大卖后,黄鹰遂将僵尸写入小说,以此从古龙影子中脱离出来。
温瑞安于武侠衰微之际出世,凭借旺盛的生命力锻造了属于自己的江湖,并以风格多变,令人一时难以一语形容其江湖,然而纵观之,人物的鲜明个性,故事的悬疑推理依旧光彩凸显,而且温瑞安本人精通武术,才思敏捷,对武功的描述极富浪漫色彩。同处新一代的黄易,江湖性情大变,不仅增加了前人涉猎不多的战争场面,更玩起了时空穿梭。
动图来自Behance
舞文弄剑影无敌时至今日,从1928年第一代导演张石川拍摄的无声武侠[火烧红莲寺],到武侠也分分钟3D化的如今,武侠片都无疑是香港电影,乃至华语电影的重要坐标之一,而由武侠小说改编而来的电影,更是在武侠片领域独领风骚。究其原因,不难发现,武侠小说中挑战身体极限的武功招式,放诸电影皆可充满艺术美感,正所谓武之舞;而其侠义精神荫罩下的江湖,继承了许多传统文化,也让武侠片有了更多的挖掘空间;同时,诸如令狐冲、练霓裳这般英雄侠士,更以其鲜明个性在银幕上大放异彩,成一时偶像。从还珠楼主的神乎其神,白羽的社会反讽,王度庐的侠骨柔情,到梁羽生的“史”,金庸的“人”,古龙的“悬念”等,都为电影影像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空间。
武侠电影的一时兴盛,催生了武侠小说的繁荣,反之,武侠小说又保证了武侠电影的源源不断,乃至后来变种的功夫动作片,更使华语电影享誉世界。在一代宗师梁羽生仙逝的当下,江湖一片静寂,久已未见少年侠客,仗剑匹马,独闯武林。又忆起[白发魔女传]开篇之词“风雷意气峥嵘,轻拂了寒霜妩媚生。叹佳人绝代,白头未老,百年一诺,不负心盟。短栽花,长诗佐酒,诗剑年年总忆卿。天山上,看龙蛇笔走,墨泼南溟”,多少往事梦想,都付一字一词,一剑一江湖。
格斗游戏追随着武侠的脚步,也曾占据我们的童年
他们笔下的英雄,弹指惊雷,搅动天下,至尊武林,不恋美色;他们笔下的江湖,儿女柔情、针砭世事,风云乱空,沧海桑田。一曲曲江湖童话激荡,稍纵间几世恩仇锵锵。
我就是那个爱折腾软件的策划君阿随,没事搞搞视频、听听Nirvana、读读陶渊明、看看戈达尔,生活就很美好。
小文小文
谈到武侠就要说历史!金古温梁之后根本就没有大家!因为时代不同了,观众视角转移了,转向玄幻小说了,玄幻小说鼻祖可能是黄易!比如说哈利波特之所以受欢迎还不是文化传统被垄断了!最近十年国内的玄幻,仙侠小说比哈利波特强百倍!然而不收大众认可,这个大众是指国际化的!
seanredd
孙晓 英雄志 隆庆天下 可惜至今未更新。马舸 以待天倾 幻真缘 望月楼 傲君刀等。乔靖夫 武道狂之诗 杀禅 吸血鬼猎人日志等。余下的小椴 时未寒 步非烟 凤歌 沧月等作品远远达不到以上几位的高度。
雪辰_灵灵
要说武侠小说名家,得从民国时期开始谈起。
民国时期的小说,属于旧派武侠,传统武侠,年代久远,只能找一些资料说一下。
“南向”——平江不肖生向恺然平江不肖生(1889—1957),本名向恺然,现代著名武侠小说家,为20年代侠坛首座,领导南方武侠潮流。湖南平江人。他从小喜好文学、武术,两者均有深厚造诣。他曾两度赴日本留学,他文学和武术的事业都从这里开始。武术方面,他与日本柔术家、剑术家颇有交往,功夫大进,回国后参加过反袁运动和大革命,1932年回湖南创办国术训练所和国术俱乐部,是现代著名的武术活动家。他的武术理论功底也很深厚,著有拳术见闻录、拳术传薪录、拳师言行录、拳经讲义等专著。他的文学生涯,最初是在日本留学的时候,未进学校而日事浪游,对日本妓院(主要是低级妓院)和下层社会颇为熟悉,写成清末留日学生恶现状的谴责小说《留东外史》,但回国以后,书局仅仅允诺每千字给三角稿酬,打击了他的积性。
1922年,应世界书局之约,他开始专心从事武侠创作。武侠处女作《江湖奇侠传》一炮打响,一再续写,奠定了他在现代武侠中的地位。解放后,向恺然出家为僧,68岁时因病逝世。
平江不肖生的作品,受湖南民俗影响,写实与神怪相结合,又善于编故事,因此很有看头。但他常常信手写来,前后滔滔不绝而缺乏连贯,有结构松散的毛病。但他奠定的现代武侠小说基础地位,尤其是江湖与武林的迷幻离奇,开启了和旧的侠客传奇大为不同的一副新面目,这是始终不可撼动的。
不肖生武侠小说共12部:
《江湖奇侠传》、近代侠义英雄传、江湖大侠传、江湖小侠传、《江湖异人传》、现代奇人传、半夜飞头记、猎人偶记、《江湖怪异传》、烟花女侠、双雏记、艳塔记
“北赵”——奇侠精忠赵焕亭赵焕亭(1877—1951),名绂章,焕亭是他的字,又称幻亭;河北玉田人,出身于官宦之家,幼年家境优浴,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又随父亲宦游山东、湖南、四川等地,每有所得,随手记录、积累了十分丰富的材料。他写得一手精练古茂的文言笔记,著有今夕斋丛谈,其中颇多宦海秘闻,文坛掌故,又著有历史小说明末痛史、报应小说循环镜。
赵焕亭的武侠小说,始于1923年开始的奇侠精忠传,此书一出世便和不肖生的《江湖奇侠传》并称,他早年宦游各地,便注意搜罗奇侠轶闻、又从前人笔记中取材多多;他本人虽不谙武术、但平时仔细观察,注意卖艺武打的一举一动,又常到古寺实地踏勘,因此写来生动逼真。他平时写稿,也和平江不肖生一样密密麻麻,但绝少涂抹,编辑们十分欢迎他的稿件。他态度也极好,南北各报章杂志向他索稿,他总是有求必应,即使小型报社,他也欣然命笔。到了后来,因为那些小型报社往往寿命不长,长篇登不到一半,便已停刊,这种半截的稿子,其他刊物也不欢迎,没有办法,只得搁起,这类稿子共有10来种之多。且有的拖欠稿费,一再追索都置之不理,这使他吃了很大的亏。念及与其枉抛心血,不如焚砚搁笔。抗战爆发后,赵焕亭基本上退出文坛,专事书法,卖字为生,也就不再有武侠新作向世了。
赵焕亭武侠小说共19种:《奇侠精忠全传》、大侠殷一官轶事、殷派三雄传、英雄走国记、惊人奇侠传、双剑奇侠传、北方奇侠传、双鞭将、、蓝田女侠、说剑谈奇录、边荒大侠、《不堪回首》、江湖侠义英雄传、白剑莲影记、奇侠平妖录、尹氏三雄传、昆仑侠隐记、侠骨红装、剑低箫声
“奇幻仙侠派”还珠楼主还珠楼主(1902—1961),本名李寿民,原名李善基,解放后改名李红。四川长寿人。他生长在山高水深的四川,从小随着父亲宦游,曾经三上峨眉,四上青城,大好河山给他留下了深刻印象。他虽然只上过私塾,却对佛道医卜星象都有心得。17岁时父亲去世,家道中落。19岁时随母亲移居天津,在大公报供职,兼作家庭教师。23岁进入军界作幕僚。婚后为天津电话局局长秘书,兼写京剧剧本。他的小说处女作轮蹄署名“还珠楼主”,自述奔波经历和少年恋情,取唐代诗人张籍节妇吟“还君明珠双泪垂”诗意。当时北方武侠小说十分流行,李寿民本人也很想把所历的山水人物写成笔记。约在1930年前后,天津的天风报缺少一个武侠长篇,他在人家鼓动之下,就以《蜀山剑侠传》为篇名,一天天地写下去,而还珠楼主的名头也就开始响了起来。他的创作欲望因此高涨,再加上生活的压力,他最多的时候竟同时为8家撰稿,过足烟瘾之后,指天划地,滔滔而谈,请人代录出来,即为美文。日寇侵占华北以后,日本人要他合办刊物,他不答应,结果被抓去关了两个月。出狱以后,生活十分困苦。抗战胜利后,他再次到上海,正气书局的陆先生劝他不要再涉足政界军界,还是住在上海写稿子,生活想来总是可以维持的。他于是住在上海老垃圾桥北面,一直写到1948年。解放后,他于1956年在报上写过关于神怪荒诞小说的公开检讨。1959年他中风,1961年3月去世。
还珠楼主代表了民国武侠荒诞怪异的一派,融合神话、志怪、剑仙、武侠于一体,进行高度哲理化、艺术化的想象发挥,尤其是各种剑仙神术、奇幻法宝,显示了天纵奇才的大气魄,为中国小说界的千古奇观。对后世武侠作家影响巨大,几乎无人可以企及,如台湾武侠泰斗古龙,就曾说到他受还珠楼主的影响颇深。
还珠楼主武侠小说共37种:《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还珠楼主代表作。以此为中心,构成了还珠楼主武侠小说的一个庞大系列,计有:“蜀山剑侠正传”——《蜀山剑侠传》、《蜀山剑侠后传》、峨眉七矮、“蜀山剑侠前传”——《长眉真人传》、《柳湖侠隐》、《北海屠龙记》、《大漠英雄》、“蜀山剑侠别传”——《青城十九侠》、武当七女、武当异人传、“蜀山剑侠新传”——《蜀山剑侠新传》、边塞英雄谱、冷魂峪、“蜀山剑侠外传”——《云海争奇记》、《兵书峡》、《天山飞侠》、侠丐木尊者、《青门十四侠》、《大侠狄龙子》、《蛮荒侠隐》、《女侠夜明珠》、皋兰异人传、《龙山四友》、《独手丐》、《铁笛子》、《黑孩儿》、白骷髅、《翼人影无双》。其余还有:《万里孤侠》、黑森林、虎爪山王、血滴子大侠甘凤池、《征轮侠影》、《力》、拳王、《黑蚂蚁》、酒侠神医
“社会反讽派”白羽白羽(1901—1966),本名宫竹心。河北人。军人之子。少年时即有志于“讲学著书”,长大后投考师范大学,后来惨遭家难。他本是纨挎子弟,却从此开始了20年的贫困生活。在通州一家公馆教书,一月才15元报酬;给北京《益世报》投稿,每月也才六七元的稿费。在这中间,他当过书记员、邮局职员、税吏、教师,职员,又曾从军作书记官,做过小贩,卖过书报。他从前做事认真,对人郑重,而在穷困中经历了种种委屈凌辱之后,突然变了一种态度,嘻笑怒骂,愤世嫉俗,而在旁人看来,则又是诙谐可笑、倜傥可亲了。
白羽的文坛生涯,始于1926年左右在北京国民晚报作编辑,后来该报停刊。张恨水在世界日报主编《明珠》副刊,约请他为特约撰述。后来又在天津一所小学教书。1937年,抗战爆发,天津沦陷后,他便以写小说为生。
1937年为天津庸报写连载小说《十二金钱镖》,首次以“白羽”署名,从此开始他一发而不可收的武侠创作。不久他的稿酬也从每万字4元一下涨到了每千字10元以上。
白羽的特点,和还珠楼主、平江不肖生等大为不同,他接受西方文学的影响较多,因此,在人情冷暖中饱含着一种对社会现实的反讽和批判精神;同时用看社会的眼光写武侠,又开创武打综艺新凤,塑造一个社会化的“武林”,影响一直及于新武侠小说,梁初生就对他是崇拜有加“梁羽生”这个名字中的“羽”,也就是白羽,三十年代未的叶冷,将白羽的特点总结为两条,第一条是借鉴于大仲马,“描写人物很活,所设故事亦极近人情,书中的英雄也都是人,而非:‘超人’”;第二条是借鉴于塞万提斯,“作武侠传奇而奚落侠客行径”。(白羽话柄,1939年12月天津正华学校出版、这使他的小说有一种独特的意义。
白羽武侠小说共26部。《十二金钱镖》、1937年天津庸报连载,后出单行本;白羽的武侠处女作和武侠代表作,以此为起点,构成了一个庞大的“十二金钱镖系列”,包括:“前传”《武林争雄记》、《牧野雄风》;“外传”狮林三岛、《毒砂掌》、血涤寒光剑;“后传”雄娘子。其余还有:《联镖记》、《青衫豪侠》、《偷拳》、扬镖记、拿云手、武林名家传、《龙舌剑》、雁翎镖、青萍剑、谈剑记、太湖一雁、剑低惊魂、密谷侠隐、《侠隐传技》、《河朔七雄》、子午鸳鸯、《大泽龙蛇传》、大侠粉骷髅
“帮会技击派”郑证因郑证因(1900—1960年)、原名郑汝霈、天津人。早年在北平国术馆馆长许禹生门下学太极拳、又使得一手漂亮的九环大刀,而且曾经公开献艺。后来又为白羽作技击顾问,由郑证因在纸上画出打斗的招式;白羽按图写文。同时也开始学写武侠小说,白羽写《牧野雄风》途中患病,曾由郑证因代笔。后来和白羽分道扬镳,开始自创武侠,40年代为郑证因创作的高峰。他勤于写作,共有武侠小说88部,位居民国旧派武侠小说家作品数量榜首。
郑证因被称为“帮会技击派”,其特点一是江湖,一是武功。写江猢则谙熟江湖门道,精通帮会的组织和戒律,在他笔下展开了一个广阔纷坛的江湖世界。写武功则因他本人是武林高手,一一写来,神态逼真。无论内外功夫、长短兵器,施展应用,巧妙谙熟;至于写暗器轻功,更是出神入化。郑证因小说的总体风格,则偏向于粗旷豪放、刚烈火爆,有一股江湖豪杰的英雄气。
他的小说共88部:《鹰爪王》续鹰爪王飞豹奇遇巴山剑客白山双侠、江汉侠踪龙虎斗三湘万山王。郑证因的其他武侠小说还有:铁狮镖铁狮旗琅琊岛孤形剑枫菱渡昆仑剑丐侠云中雁回头崖小天台铁笔峰铁铃叟铁拂尘铁狮王铁马庄青狼谷太极手尼山劫黑妖狐《女屠户》燕尾镖乌龙山幽魂谷铁指翁《黑凤凰》火中莲黄衫客野人山一字剑《边城侠侣》边塞双侠边荒异叟大漠惊鸿峨眉双剑风尘怪客风尘三杰风尘三剑凤城怪客孤雏铁虎戈壁双妹荒山侠踪鹤顾春回剑门侠女《龙凤双侠》《龙虎风云》龙江奇丈绿野恩仇苗山血泪岷江侠女闽江风云牧野英雄南荒剑侠秦岭风云蓉城三老塞外豪侠塞外惊鸿嵩岭双侠霜天雁形双凤歼仇太白奇女天南逸叟天山四义铁伞先生铁燕金蓑武林侠踪《五英双艳雪山四侠贞娘屠虎终南四侠子母金梭大侠铁琵琶火焚少林寺金刀访双煞金棱吕云娘金鹰斗飞龙离魂子母圈女侠黑龙姑女侠燕凌云七剑下辽东《五凤朝阳刀》侠盗扬镖记。又有侦探小说:风雪中人矿山喋血
“悲剧侠情派”王度庐王度庐(1909~1977),本名王葆祥,字霄羽。北京人。满族。自学成才。早期创作言情小说。有琼楼春情、落絮飘香、冷剑凄芳、翠陌归人、朝露相恩、海上红霞、朱门绮梦等。30年代中期,王度庐改写武侠小说,以言情小说的笔法创造了武侠小说的一个新的天地。他的创作一直延续到解放前夕。
白羽是以写人情世故胜,王度庐则以写悲剧侠情胜。王度庐的特点,是能够充分把握江湖儿女内心的矛盾、人性的挣扎、爱恨交织的复杂情境,写情则缠绵悱恻、荡气回肠,写义则慷慨侠烈、血泪交迸,并因此谱成一部壮烈深沉的“武侠悲怆命运交响曲”使“剑胆琴心,侠骨柔肠”的书剑名士之气和恩仇江湖之情深入到武侠小说的灵魂深处,是武侠小说发展史上所不可忽视的。不过,王度庐虽然是写情的高手,却不是写武的高手,这就又限制了他将武侠小说提高到一个更新更现代化的层次。
王度庐武侠小说16部:《鹤惊昆仑》、《宝剑金钗》、《剑气珠光》、《卧虎藏龙》、《铁骑银瓶》、宝刀飞、《风雨双龙剑》、洛阳豪客、新血滴子、燕市侠伶、春秋戟、紫凤镖、绣带银镖、《紫电青霜》、金刚玉宝剑、龙虎铁连环
“奇情推理派”朱贞木朱贞木,本名朱桢元,字式颛。浙江绍兴人,20年代至40年代在天津电话局和日方电信公司工作。篆刻、诗书。文章俱佳,可称艺文双绝。三十年代初,看到同事李寿民撰写《蜀山剑侠传》,因之操刀进入武林侠坛。早期作品飞天神龙、炼魂谷、艳魔岛系列,受还珠楼主影响甚深,后来自出新意,以《虎啸龙吟》《七杀碑》《罗刹夫人》为代表作。
朱贞木被后人称为“新派武侠小说之祖”,他的特点,在于集大成而予后来者以众多的启迪。其一是吸收奇幻派的瑰丽神奇于现实的江湖世相之中。其二是吸收侠情派的缠绵婉约于江湖的壮烈凄艳之中。其三是吸收历史派的沉雄厚重于小说的虚构幻想之中。其四是在武功领域开创了许多奇功,为后代所继承。其五是“一床数好”和“众女倒追男”的新派武侠模式。如此种种,均为50年代以来港、台武侠小说作家群起仿效,历久不衰。朱贞木武侠小说13部:《七杀碑》、《虎啸龙吟》、蛮窟风云、《罗刹夫人》、庶人剑、塔儿冈、艳魔岛、玉龙岗、飞天神龙、龙岗女侠、苗疆风云、五狮一凤。
这些武侠小说家,将中国传统武侠小说带进了一个新的高度,中国最早出现的长篇武侠小说为清代古典名著《三侠五义》,对中国后世武侠小说乃至文学艺术影响深远,称得上是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由此掀起了各类武侠题材文学作品的高潮。《三侠五义》有关武功技击(如点穴、暗器、剑诀、刀法、轻功提纵术等)、江湖勾当(如闷香、百宝囊、千里火、夜行衣靠、用毒、皮脸面具等)以及机关埋伏(如冲霄楼)种种名目之演述,均对以后武侠小说之内容素材有决定性之影响。
而将武侠小说真正带入繁荣的,恰恰是民国时期,也可以说民国时期的这些武侠小说名家为武侠小说做了很多变革,给后世的影响很大,正如金庸、古龙对我辈武侠小说爱好者的影响一样,我因古龙而开始武侠小说创作,而古龙则是受到民国时期这些武侠名家的影响,开创了新派武侠。(新派武侠的开创,最早是由民国时期的平江不肖生,但不够彻底,真正称得上新派武侠开创者的非古龙莫属,古龙也被称之为新派武侠宗师和泰斗)
当代武侠的代表人物是金古梁,金庸丰富的历史知识,深厚的阅历,对武侠精神的理解,对武术知识的掌握,精彩的叙事与描写,对人物性格的把握,确有许多过人之处。《射雕英雄传》中的许多历史、人物,如南宋时宋与金、元的错综复杂的关系均有历史史实依据,而丘处机等历史人物也确有其人,将真实与虚构有机结合,同时又兼有北派武侠小说社会、言情、技击、神怪四大派之长,同时又完全不同于这四大派,有了新的创新和发展。
50年代属于梁羽生,代表作《七剑下天山》系列。至《萍踪侠影》、《云海玉弓缘》达到个人创作不可逾越的高峰。后期作品虽有革变,然而影响不是很大。梁开创了一个时代,其古典文学素养很扎实,小说中诗词随处可见。但尚没有完全脱离近代武侠的窠臼。古文功底好的读者可以看看,文字和历史的描写还是很有水准。70年代初,金庸封笔后,香港武侠小说出现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局面。台湾武侠与香港有所区别,在金、梁同时代有司马翎、卧龙生、独孤红、陈青云、萧逸等数十位武侠专业作家。根据武侠评论名家叶洪生先生的粗略统计,在武侠小说兴盛时期,台湾至少有过三百位武侠作家赖此维生,出版了至少上万种以上的武侠小说。结集成书则自数部至数十部不等。其中司马翎、卧龙生、诸葛青云并称“台湾三剑客”。司马翎在当时影响力最大。博学多才,擅长写情写欲、斗智斗力。特别是描写男女在情欲焚身中的心理变化,以及奇正互变、虚实相生的武打艺术,均独步一时。而其早年首创以精神、气势克敌制胜的武学原理,已近乎“道”——与金庸、古龙一脉相承的“无剑胜有剑”说法,有异曲同工之妙,甚而犹有过之。同辈名家受其影响、启迪者颇多,如古龙、上官鼎(刘兆玄、刘兆黎、刘兆凯三兄弟合用笔名)等皆是。
真正让台湾武侠走向世界华人圈的人是古龙。一个可以在台湾武侠小说界大书特书的名字。是台湾武侠小说界唯一可以与金、梁比肩的人。古龙于60年代初期开始写武侠小说,但业绩平平,其间为名家(如卧龙生、诸葛青云)代笔,却几可乱真,足见本身确具潜力。在1964年完成早期代表作《浣花洗剑录》后,让人耳目一新。但风格尚未形成,未引起太多波澜。在1965-1967年间古龙完成了他创作中期的重要作品《武林外史》、《绝代双骄》等名著,开始走红。特别是1967年所撰的铁血传奇(即我们常说的侠盗楚留香或香帅传奇),内杂武侠、文艺及现代心理分析,特别是西方推理小说的架构。读之如读东方版的福尔摩斯探案。后来古龙坦言其深受西方和日本推理小说的影响。由此起,古龙武侠小说即脱胎换骨,迈入了新派武侠小说的殿堂。但古龙之变并非到此为止,而是一路狂奔,让人目不暇接后,恍然猛醒。原来武侠小说可以这样写,也可以这样看。其后他陆续完成《多情剑客无情剑》(即小李飞刀)、铁胆大侠魂二部曲,堪称神完气足,兼有传统与现代“矛盾统一”之美。70年代初开始,古龙首写《萧十一郎》(由于是先有剧本、后来才有小说)的启发,减少废话和不必要的描述。加强肢体语言和场景烘托。从此古龙的变成了一种似诗、类俳句、非散文的怪异文体。可能古大侠觉得此种方式最能表达他的思想,同时又能最大化的挣到稿费。如《流星·蝴蝶·剑》、《欢乐英雄》、陆小凤系列、《七种武器》系列(仅有六种)以及《边城浪子》、《天涯·明月·刀》、《白玉老虎》等,无一不是用电影分镜、换景的手法来写小说。这种简单直接、动漫化的妄举,对于中国文字是一种伤害。但尽管如此,在一九六五至七五年间的古龙小说却“一枝独秀”,以至于他成为同辈名家及新进作者模仿的对象。 但同时他也害死了这些没有他那般天纵其才的跟风作家。
金古梁之外,真正能称为名家的武侠小说家并不多,如金庸、古龙的好友倪匡,倪匡是个才子,能将其他人的风格模仿得惟妙惟肖,倪匡的武侠小说以《六指琴魔》为代表,但小说质量确实不如金古两人,看了一章,便再也看不下去了。
黄易是金梁之后香港最著名的武侠小说家,黄易的作品给读者的感受,是颇具现代感的。鲜明的文字与明快的节奏,将情节烘托得有若一幕幕动感的画面,浮现于读者的脑海中,使人如同身历其境。而作为大师的他更将生死上升到“道”的高度,将正义与邪恶完美融入到他的哲学理论当中,用极具哲学韵味的语言和万物归一的思想,阐述着他对于世界万物的看法。而真正赋予这些小说灵魂的,却是最中国的哲学与传统文化。他的见闻极为广博,对艺术、天文、历史、玄学星象、五行术数皆有相当深入的研究,更精研周易、佛理、各家思想等,使他能在经营创新的题材和文字时,依然能不悖中国武侠之传统精神。
至于大陆的武侠小说名家,能称得上名家的恐怕也只有凤歌一人,大陆没赶上武侠最热的时代,等大陆开始武侠热的时候,港台的武侠名家退隐的退隐,去世的去世,很少有新作问世,武侠小说已经过了巅峰,虽然大陆有不少武侠小说作家,却始终没有达到金古梁的高度。
人生若只能如初见
一部小说不但要看它的造词遣句、结构编排以及文章脉络等,更主要看它的内容与它欲告诉人们的是一个什么宗旨。
由此可知,那些能够流传下来的作品,让人们阅读后爱不释手,可能才算得上名作品。譬如“四大名著”、《金瓶梅》等。至于近代众多小说中,说实在很少能够做到让人们爱不释手。香港虽然在二十世纪涌现出许多武侠小说作家,也出版了大量的武侠小说。这给人们的日常生活焕然一新的感觉,一下子给热爱阅读的人们耳目一新的深深震撼。经过一段时间的热情争论之后,我们冷静思考之余,无论文章精彩程度,文章结构,还是遣词造句等方面,金庸先生的还是算得上一流作品。
本人必须声明一下,对于金庸先生所著的众多武侠小说,我能够阅读的不多,但却是极其有代表性的那些。他之所以被众多读者所热爱,还在海峡三地成立了“金庸小说研究机构”就能说明了这一点。其实,金先生的小说也像某些读者所评论的那样,金先生的历史与地理等知识还是存有很大不足的。但是这一点不能把他的作品精华给掩盖了。只能说任何人,即使是一个名人或大人物,都不同程度存在着它自身的不足而已,因为他首先是作为一个人存在于世的。现在回忆起来,金庸先生的作品之所以受到众多阅读者的推崇,更重要一点还在于它的寓言性及人性的描写之故事情节。这在巜倚天屠龙》、巜鹿鼎记》、巜射雕英雄传》等体现得尤为突出。所有这些与他出身于擅长撰写报评分不开,这一点正如许多知情者评论的一样。
四月未央
三十年前看的第一本武侠小说是陈青云的“鬼堡”,从此身入武侠世界,欲罢不能,荒废了多少学业,错过了多少小妹……金古梁温四大家自不必说,记忆中映像深刻的还有司马翎,曹若冰,诸葛青云,卧龙生,柳残阳,等等,这些作者作品巨多,但是水准参差不齐,尤其卧龙生为甚,有些书多是文字堆砌,一堆垃圾,后来有披露多数不是他写的。
慕容雪狐1985
好像没有了,现在的武打小说,很少有吸引我的地方啦!
原来看他们的小说,可以一天到晚的看,恨不得一口气看完,看完后还有意犹未尽的味道。
现在没有了!看着看着就乏味了!
wong仲仲
司马翎的作品水平均衡,部部可观,不落俗套,各具创意,殊少雷同;即或偶有失坠,亦瑕不掩瑜。[3]当代的武侠小说名家很多,每个人斗有自己的特点和粉丝。
卧龙生,诸葛青云,黄易,陈青云,曹若冰,李凉,都是一时翘楚。再众多名家中,我最欣赏的是司马翎。
金庸曾说,他的小说的许多灵感就来自司马翎,在飞机上闲暇时,经常拿司马翎的小说解闷。剑神传,剑海鹰扬,这两部是我最为喜欢的,黄易与古龙也深受其影响,可以说,与他同时代的武侠名家从他身上借鉴了许多。孔庆东也对司马翎评价甚高。
fqjabc
武侠小说这个名字始自民国初,所以就不用往太早去说。至于武侠小说名家,则一个时期有一个时期的特色作品与作家。
1951年之前,先是平江不肖生(《江湖奇侠传》)、赵焕亭(奇侠精忠传),两人在1920年代被当时人推为“南向北赵”,同期稍后是顾明道,一部《荒江女侠》风靡上海和大江南北,今天看来写得一般。之后北方著名的还珠楼主、王度庐、白羽、郑证因,题材分别覆盖神怪仙侠、悲剧侠情、社会反讽和纯技击,朱贞木则被称作新派鼻祖,引领香港台湾新武侠小说的崛起。民国名家还有徐春羽,小说京味十足,可惜不为人重视。
自港台新武侠崛起,名家数量就多了去了。金谷梁温之外,香港还有倪匡,其武侠小说作品不少,不少被拍成电影电视,名声响亮,如独臂刀、《六指琴魔》等,其他则有江一明(金鞭女侠等)、高峰(武林第一剑等)等,香港也有偏技击类的,则有我是山人洪熙官系列、蹄风的清宫系列等。1980年代之后则先是“黄鹰、西门丁和龙乘风”香港三剑客,然后是刚去世的黄易,其《覆雨翻云》、《大唐双龙传》和《寻秦记》迷倒多少读者,更是2000年后崛起的大陆网络武侠写手取法的主要对象。
台湾的武侠名家数量则更在香港之上,有前三剑客卧龙生、诸葛青云和司马翎,根据作品风格和特点又有(随时想到,非排序)东方玉、东方英、郎红浣、司马紫烟、伴霞楼主、武陵樵子、柳残阳、云中岳、独孤红、高庸、独孤红、萧逸、陈青云、秦红等数十人。玩闹武侠的代表李凉算一号,但水平实在当不起名家二字。
天堂
武侠小说是华夏文化的毒药,在中国古代非正统传播,实际香港这几个人也是右代的翻版,这几个人根本没有文化基础,只是胡说八道吧了。
自在大陆流行带动中国的尚武斗狠潮,争霸做第一的心态,为达目的还讲规距的为人。这些都是文化垃圾在华夏兴胜,危害何业一代人。港澳的大众文化有正统的,这些占主流具有民族传统。但草根文化是殖民地文化,内心压抑想突破自己武侠有追捧,但只当乐子来读一读即可。于丹自标武侠小说迷,所以不做正统学问,讲学也是胡说八道,这些都是武侠迷的结果。
MVPhantao神
说起来除了金庸,梁羽生,古龙,温瑞安之外,我还喜欢黄易。但这个不算是正统的武侠小说作者,他的《寻秦记》,《大唐双龙传》,都是我十分喜欢的作品。他开创了这种半武侠半权谋的小说题材,也给武侠小说注入了新能量。可惜他却已经于17年去世了。
但他的作品带给我们不少的冲击和联想。《寻秦记》中的项少龙成为了穿越时空的经典,《大唐双龙传》中的寇仲,徐子陵也是草根的种田派,一步一步从小喽啰成长为英雄人物,影响了玄武门之变,脑洞很大也很能自圆其说。
还有一位是还珠楼主,与其说喜欢作者,不如说我比较喜欢他的作品蜀山奇侠传这个故事也是非常不错的,偏玄幻一点有魔道,法术之类的东西。严格来说算是一个特别的作品。
以至于后来的小说架构里说起修练,魔道之类的都会变成蜀山派。里面的丁引,血魔也成为一代人记忆中最可怕的反派。
还有的就是现代的斗罗大陆,武动乾坤这些小说,虽然很红但我还是觉得不如从前的小说带劲,现在动不动就是修仙啊,天啊神啊的,不够纯粹。
颜溪囍撒欢儿
因为喜欢金庸大师的武侠,所以本人最近写了一部诗词风的武侠小说,名叫秦阳无雪,正在起点中文网连载中,欢迎阅读。
书籍链接:http://book.qidian.com/info/1010065247#Catalog
白烨
生了两个孩子之后,忙完工作忙家务,几十年几乎没时间看小说了,只读人文地理,和有关诗词的书。后來虽退休,又带孙,眼也花了,更不读长篇大论。印象中年轻时读过金庸的,古龙的。比较喜欢。
周颖雯的爸爸
个人正事,干不过来,
没有时间,去看小说。
大千世界,信息过多,
建议上下,想方设法,
控止封杀,胡编瞎造。
为了时新,传媒网络;
参予人员;减些负担。
ambrosialevine
除了金梁古,别的武侠小说还真没读过。金梁古中,最喜欢金庸的武侠小说梁古的也只略有涉及。不过那也是好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别说看武侠小说,连看首唐诗的时间也没有。整天忙得最好一天有48小时,还看什么武侠小说呀?最好每天给我二个小时的时间让我自由阅读,那对我的帮助一定会很大,可惜没人给。
扯远了。话说回来,看了金庸的小说后,再看别人的也觉索然无味。金庸的小说结构自然紧凑,情节变化曲折,语言精炼生动。所以别说没时间,有时间也不太看别人的小说。现在嘛,我最希望有时间看看唐诗宋词,感受感受唐诗的魅力宋词的纤巧。希望有时间看吧!
雪蝴蝶
老派还珠楼主。新派武侠小说家在我心里,除金古梁之外,当属黄鹰。黄鹰的笔法简练,自成一格。尤其故事编排能力,可说是超一流,比起鬼才古龙也不遑多让。他的天蚕变三部曲,惊魂六记,沈胜衣系列可以说为武侠世界重新定义了故事大纲,而且他还写出僵尸小说,未林正英僵尸道长一派影视剧提供了最初的世界观和基础蓝本,与黄易的玄幻武侠可以并驾齐驱。至于温瑞安,其人排入四大家属于言过其实,才气有余,格局不高,前期作品可看,但后劲不足,后期走火入魔。不但无法与金古梁三位相比,比之二黄也只能说各有所长。
kittylyn
看问题,已知问者喜欢的作者。古龙在影响上早已超过梁老。再者没有黄易?你不知黄易也罢。给你说几个吧。小椴,金寻者,时未寒,王晴川,凤歌,燕垒生。自己多看看再说。
腹黑小白
谢谢头条.悟空问答官方诚邀除了金梁古温,你还喜欢哪些武侠小说家?
题主的“金梁古温”指的是著名武侠小说家:金庸.梁羽生.古龍.温瑞安是也。他们的小说受到一代人的青睞不足为奇,因为他们的的书太有吸引力了。但是金庸在接受电台采访时,自称并非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武侠小说家,当主持人问这“最伟大”三个字应该给谁的时候,金老指着书架上的《蜀山剑侠传》道:“飞雪连天射白鹿,不及还珠一卷书!”看來,一是金老谦虚,二是还珠楼主的武侠小说居功至伟没得说。所以,金梁古温的武侠小说有他们各自的风格特色。读者喜欢不足为奇。另外还有很多武侠小说家,诸如黄易.卧龍生.司马翎.倪匡.萧逸.孙晓等武侠小说大家也都很喜欢。大唐双龍传.《六指琴魔》.《甘十九妹》.《英雄志》.飞燕惊龍《八表雄风》人们喜爱各不同。还有很多当代武侠小说青年作家,诸如沧月.时未寒.方白羽.碎石.风歌等的作品我们也很喜欢。长江后浪推前浪,一代新人在成长;武侠小说有天地,各领风骚在一时。
嘻嘻曦
菜菜-菜大侠
eryue82
吉小浪蹄子
金古黄梁四位武侠泰斗,在我心目中这四人分别是金庸、古龙、梁羽生、黄鹰。且住!四大宗师分明有黄易,这黄鹰又是何人?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排名,有人说黄易必列其中,温瑞安亦是名家,怎么没有排入在内。此次排名仅是我个人所排,至于读者所说的几位武侠作家;譬如柳残阳、凤歌、司马翎、黄易、温瑞安等人,我未排列进去。
由后至前,逐一剖析,咱们先来聊一聊黄鹰。提起这个人,不少读者感到陌生,因为他早已英年早逝,故而未闻其名,也在情理之中。可是黄鹰却拉开了“僵尸片”的序幕,让这一题材的影片大放异彩。当年那部万人空巷的电影《僵尸先生》,就是由黄鹰操刀的,后来他还写了一部小说,与电影同名,也叫《僵尸先生》。书里的秋生和文才,与电影里的人物性格,还是有许多差别的。
黄鹰和林正英的合作,可以说是天衣无缝,他们的联手,才有了这部影片的斜刺杀出。话说当年刘观伟导演在拍摄之前,心里也没谱,作为洪家班的摄影师,他想试着转型。开拍之后,曾志伟、洪金宝等人,认为这部片子得亏损好几百万。不料成为票房黑马,位列香港年度票房第五。黄鹰担任该片的编剧,亦是花费不少心血。他在年少时,就喜欢收藏这方面的资料,十余年间的沉淀,才有了这部《僵尸先生》。
当年古龙挂名出版的“惊魂六计”,真可谓是以假乱真。或许在私底下关系很好,所以黄鹰借着古龙的名气出版。尤其是那部《血鹦鹉》,前几章的确是古龙所写,之后的章节,皆是出自黄鹰之手。倪匡和黄鹰是好友,曾到他家中做客。初次见面时,看见黄鹰浓眉大眼、面貌俊秀,便给倪匡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八十年代僵尸片大行其道,僵尸翻生魔高一丈茅山学堂等影片,黄鹰也参与其中。
其实他既是编剧,又是小说家,这是相当厉害的。如果专注写小说,相信黄鹰的成就不亚于古龙。在古龙众多追随者中,黄鹰神形兼备,独具一格,其水准已不在古龙之下。徐少强当年主演的《天蚕变》,相当受欢迎;吴京出演的金蚕丝雨,同样获得了认可;徐少强的银剑杀手沈胜衣,亦是丝毫不逊。这些影视剧的改编素材,均是源自黄鹰的作品。即便是当年郑少秋主演的电影名剑,黄鹰也参与其中,并还出版了书籍。黄鹰的“沈胜衣系列”、“天蚕变系列”、“僵尸系列”均有不俗的作品。比如大侠沈胜衣,在我看来,这是媲美李寻欢的角色。其中胜衣二字,是出自苏轼的作品,且看第一句:
沈郎清瘦不胜衣,边老便便带十围。
足见黄鹰的文化底蕴,也是不逊其余三位武侠宗师的,奈何天妒英才……
四大武侠宗师,我对黄鹰着墨较多,是因为读者不熟悉。认为排名四大之内,有吹捧之嫌。其实黄鹰的才气,丝毫不输古龙,只是差些运气罢了。
梁羽生被誉为新派武侠的开山祖师,他的小说相当之精彩。奈何有些读者并不买账,认为其小说平淡如水,毫无滋味,甚至将其贬得一文不值。我认为梁羽生小说独有的“天山派体系”是非常特别的,他所写的正派人物,是那样的耀眼。梁羽生擅长写名士风流,如果说论写“邪派”,梁羽生不如金庸那般精彩,这是梁老承认过的,但这并不能说明梁羽生小说一无是处。
四大宗师各有千秋,若论“邪派人物”,梁羽生确实略逊金庸一筹。不过若是诗词造诣,金庸亦是自叹不如,梁羽生当居首位。姑且不谈小说里的情节,单论章节回目,那种诗词之风,便已让读者如痴如醉。梁羽生曾开玩笑地说道:“我是全世界第一个知道金庸比梁羽生写得更好的人,不过现在已经有很多人知道了”。梁羽生的文笔,我个人认为不逊金庸,虽然亦正亦邪的人物,没有那么出彩,不过瑕不掩瑜。
至于有人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这一本书便可秒杀梁羽生的三十五部作品,我是不认同的。梁羽生小说连载时三十三部,还是后来的三十四部,亦或者是三十五部,我们姑且不谈。单说金庸的“书剑恩仇录”,将梁羽生的三十五部作品秒杀,未免有些天方夜谭。金庸和梁羽生是好朋友,二人经常切磋棋艺。金庸尚且认为梁羽生的小说是佳作,那么读者的谬论,自然是不作数的。
古龙的别辟蹊径,将武侠小说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度。假设金庸和梁羽生的小说是正宗武学,那么古龙和黄鹰的作品,就是奇招怪式。古龙剑走偏锋,几乎抛开了历史背景,塑造的角色,给人留下了难以磨灭的印象。李寻欢、陆小凤、叶孤城、楚留香、傅红雪、叶开……这些人的名字,仿佛已融入血液之中。古龙的小说情节,可谓是真假难辨,正是假中存真,真中有假;真真假假,令人眼花缭乱。通常喜欢金庸武侠小说的读者,基本都不爱读古龙,他们认为古龙作品“废话”太多。恕我直言,那些读者未必读完了古龙小说,可能是人云亦云,随波逐流罢了。古龙小说里的人性刻画,已经是“深入骨髓”,何止是入木三分,简直是穿透了木板。古龙之前,有金庸和梁羽生两位武侠泰斗,他想写出新意,须得另寻出路,否则未必有后来的成就。
金庸的十五部作品,想必不用多说,读者也能看得清楚。金庸小说里的元素甚多,让人数之不尽,譬如历史、琴棋书画、五行八卦、天文地理、暗器种类、包罗万象的文化,统统融入在作品之中。尤其是历史的运用,真亦假,假亦真。这种写法,可谓是以假乱真,让人捉摸不透。侠之大者,为国为民的郭靖;义薄云天的乔峰;逍遥无愧于心的洪七公;谦逊礼让的袁承志;刁蛮任性的袁紫衣……这些人物,均是跃然纸上,让读者爱不释手。
如果说梁羽生是新派武侠的开山之人,那么金庸则是发扬光大者。聊到这里,不少读者会说,金庸小说之所以大火,那是因为写得早。殊不知却是大浪淘沙,毕竟在那个年代,武侠作家如雨后春笋般地冒了出来。金庸和梁羽生能得到读者的认可,绝非是因为写得早,而是有独到之处。金庸、古龙、梁羽生、黄鹰,这四位武侠泰斗,我认为并列第一,并无排名先后之说。他们每个人均有鲜明的特点,亦是各有所长,平分秋色。故而我心目中的四大武侠宗师,皆是排名在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