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该读的科幻类书籍
红河川
小主人,快起床,局部宇宙爆炸将在四小时内开始!包括我们这里!”这是我的电子和平鸽在叫我。“啊!”我显得有些惊慌失措。因为即使走最近路线,乘我的超光速飞碟也只能在四个半小时之后飞出这片地区。就算现在赶紧准备,也来不及了!
宇宙大爆炸开始了。我们的地球在这片区域的边境,所以,我被甩出了这片区域,落在了一个叫做“孩子星球”的水蓝色星球上。
我住在一位好心人的家里。时间长了,我发现,这个星球上的全体居民都是孩子,他们都永远长不大。这些孩子来自各个星球。虽然是孩子,但是样样都不比大人差。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把“孩子星球”建设得处处都达到了现代化的水平。
“孩子星球”的工业非常发达。星球上有成百上千家工厂,有纺织系统的,有食品工业系统的……工厂里全都是自动化的,仅靠几台电脑和几个智能机器人控制。例如,“孩子星球纺织厂”,这里的纺织小工人们再也不用像过去那样在几台机器中间来来回回地检查了,代替他们的是一个个智能机器人。一旦有了故障,机器人会简单而又迅速地处理一下,如果故障太大,智能机器人处理不了,它就会发出“嘟嘟嘟”的急促尖叫,提醒小工人马上去处理。
“孩子星球学校”的课程十分有趣。学校里的孩子们在玩儿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许多知识。例如“孩子星球学校”的语文阅读课,一个班的同学同时阅读一篇文章,之后根据文章内容制作动画。每个同学再把文章读一遍,录下来,根据文章的意思插到相应动画中。再调整一个适当的语速。同学们都做完自己的动画时,机器人老师轮流放映每一个同学的动画。同学们在观看动画成品的同时,许多同学都已经能把课文倒背如流了。这里的同学都很爱学习,成绩也都很好。从这里出来的学生,个个才高八斗,都是受重用的人才。
“孩子星球”上的蔬菜和庄稼长得令人吃惊。走进农田,放眼望去,只见一片片蔬菜和庄稼的“森林”展现在你的面前。向日葵高得像一棵小树,葵花盘大得似雨伞。麦粒儿大得像一颗颗红枣,柿子大得像南瓜。如果把柿子挂在商店的门口,有些人很可能误以为它是灯笼呢。在这里,时令蔬菜应有尽有。这里农田里的果实为什么这么大呢?原来,这是利用失重条件种植的,再加上没有狂风暴雨的袭击,阳光充足,养分适中,植物可以充分生长,所以果实才大得惊人。
“孩子星球”上虽然没有大人,但是孩子们照样把星球建设得富饶、发达。理所当然,我希望大家都来“孩子星球”上参观、访问,长一长你们的见识。
原贴:六年级科幻故事作文
与阿甘一样生活
在科技发达的年,我是一名考古学家。经过各种发现证明在远古时期似乎存在着一些拥有高科技的生物,不知道怎么的有突然消失了。难道真的有外星人?这一切都是一个谜。
这一天,我将我的发现交给新上任的上司博古教授审阅,希望各国的精英一起研究,揭开这个谜。回到家里,突然一阵风刮来,我晕眩了过去。
等我醒来,我处在一个陌生的世界里,周围到处都是直耸云霄的高楼大厦,有许多人在天空上行走,天空上到处都是飞碟,太空船,可是看不见一丝绿色,空气也非常的混浊。对于这个陌生的世界,我第一次感到了迷茫。突然从高空中传来一个声音,吓得我差点叫出声来,向上一看,原来是博古教授。他对我说:“这就是你发现的那个时期,我也是这个时期的人,我乘坐时空穿梭机到达了你们的世界。你千万不要惊讶,我们这个世界的科技发展程度比你们高多了。按照你们的说法,现在应该是公元前年。”说着带我走上了一片薄薄的纸片,一转眼便到了一间非常华丽的房间。在房间正中央的坐着一个满脸胡须的老爷爷,他热情地让我坐在他的一旁,对我说:“我是这个国家的总统,你刚刚也看见了,我们世界虽然科技发达,但由于我们的无知,没有保护好环境,导致人类生活不下去了。我们不久就 要乘坐飞碟去寻找一个新的星球。在我们走后,环境也会渐渐稳定,恢复以前的模样。希望你们能保护好环境,千万不要再步我们的后尘。”我点点头:“等我回到原来的世界,我一定会大力宣传环境的保护,让全世界人民都认识到环境的重要性。”老爷爷对我说:“那你先在我们的世界转转吧!就让博古教授当导游。”来到公路上,我问博古教授人怎么会飞起来呢?他解释道:“因为他们都穿了反重力鞋,就像磁铁一样,相同的两极会互相排斥。因此,人就可以飞起来了。”我对天空上飞行的飞碟和太空船非常感兴趣,于是我又问他那些飞碟和太空船是怎么回事?他解释道:“这些飞碟的外壳是用高弹性海绵加工而成,里面装有防撞装置,非常安全,就算飞碟和飞碟不小心撞在一起,里面的人也不会受到任何伤害。而太空船的船身是由一块块的可压缩的膨性塑料组成的,船的外壳涂满了五彩斑斓的图案,可别小看它们哦,它们拥有着最精密的定位系统,小苍蝇若与太空船擦身而过,一秒钟之内定位系统能准确告知苍蝇的位置、大小以及它是否会对太空船造成危害。不使用时,太空船便被人们折叠成一只小小的箱子放在柜子里。另外,飞碟和太空船所使用的燃料可多着呢,人们喝的水、吃的菜都可以用做燃料。而且这些燃料不仅会净化空气,防止污染,更能散发出一股沁人的清香。”“真是太神奇了! ”我不由得赞叹道。
回到房间,博古教授对我说:“我们该回去了。”一阵风刮过,我又回到了原来的世界。
原贴:六年级科幻作文
aishengbo
3020年,世界顶级科学家在“科技树林”中发现了波晶体,“科技树林”是人类制造的最后一片树林,由于大量的开发利用,目前世界上真正的树林已经不多了。波晶体是来自遥远的风象星球的唯一幸存者,它的到来让人类更加确认了这个事实,一件毁灭性的灾难——吞食帝国正在象地球进军!
原贴:六年级科幻故事作文
梅念想
我觉得挺好,我就很喜欢看,我觉得那是对世界未来的一种猜测,未来兴许会出现与之想想的,当我们看科幻书多了,自己也会有很多独特的想法----就会丰富了而我们的脑部世界,只要敢于预想可能会多出个爱迪生,看可换式可以提高我们的想象力,对作文的提高也会有帮助哦
原贴:读科幻类书籍好不好
最爱angel
啊,好困呀!”我伏在写字桌前,只觉得头昏脑胀,不禁叹了口气。在恍恍惚惚中,一只晶莹剔透的白雕一直朝我飞来,在我面前突然停了下来。白雕用天籁般的声音笑盈盈地问道:“小朋友,你想去漫游家乡的‘未来世界’吗?”我一蹦三尺高,朝白雕点了点头,便骑上了它的背。白雕便以超光速载着我向时光隧道飞驰而去。
眨眼间,我们便来到了家乡的“未来世界”,这是一个完全陌生的世界。初来乍到,我如同刘姥姥第一次进大观园,似乎对什么都特别好奇。幸亏白雕像一位忠实的导游时时刻刻陪伴在身边,终于使我领略到了未来家乡的神奇。
未来家乡的交通状况,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一条街道都有自动调速人行道,而且每条人行道都通往家家户户的门口。这样,人们如果想上街,只要一踩上它,便能快速到达目的地。更为奇妙的是,这里的每个人都有一个超级飞行器,只要你把它往身上一背,说出你想去的地方,它就能把你准确地带到目的地。它最大的优点是靠太阳能来驱动,而不需用任何燃料,这样,就大大减少了对环境的污染。
说起未来家乡的生活环境,那就更加优美了。这里的地面是用一种特殊的地板做成的。这种地板能吸收大量的垃圾,即使有一丁点儿纸屑,也会被地板吸收进去。所以,这里到处都是一尘不染。
这里的河水清澈见底,即便站在远处,也能一眼看见小鱼、小虾在河底嬉戏玩耍。因为这里每家工厂都有高级全自动污水处理器,所以只要一有污水排泄出来,经过处理器的加工,就立刻成为纯净水,可以供人们直接饮用。
这里的空气就更新鲜了。大街的两旁和小巷的角落里,到处是郁郁葱葱的树木,而且每隔一段路都装备了一台高纯度氧气制造仪,它能源源不断地输送出新鲜的氧气。因此,人们无论走到哪里,时刻都能呼吸到绿色的氧气。
突然,一只大手拍了我一下。我被惊醒了。啊!原来是爸爸!那白雕呢?哦!原来这只是一场梦,一个充满神奇幻想的梦。醒来后,我陷入了沉思:真希望未来的家乡能比梦中漫游所见到的一切更加充满勃勃生机,那该有多好哇!
原贴:六年级科幻故事作文
唱给谁听_solo
和未来的少年对话
夜阑人静,我躺在床上辗转反侧,怎么也睡不着。挂在墙上的钟“嘀嗒嘀嗒”地在走。忽然,一个声音轻轻悠悠地响起来:“21世纪的小朋友,21世纪的小朋友,请答话……”连续不断的声音就像鬼魂一般在屋中飘来飘去。我的心猛地一缩,这,这是什么人在说话呢?是小偷?是幽灵?我蹑手蹑脚地在房间里来回寻找声音是从那儿传出来的;我强迫自己激动的情绪稳定下来,用心去倾听……倾听。“噢!我的天啊!钟在发光?没错……可那并不是钟呀!那分明是我在电视上看过的群星灿烂的浩瀚的宇宙啊?我不禁暗自吃惊。披着淡淡的月光,我轻轻搬来一个小板凳,站上去,靠近发光体了……近了,更近了。我如痴如醉地看着墙上的发光图像,真美啊!我的手不由自主地抬了起来,触摸到它们了。“啊!那图像竟然变成了我的身体……”我还没来得及想,我就被吸进了图像中。
“怎么,这儿不是宇宙了呢?”我惊叹着,看着周围有许多花花绿绿的隧道。正看着,”轰“的一声巨响,我的面前出现了一个怪物:绿莹莹的身子,身上长满了像仙人掌般的硬刺,大大的黑眼珠,身上长着一双薄膜小型翅膀。我一看,差点没晕过去。它一步步向我走来,咧开了它那张大嘴,黑色的尖牙令人生畏。它要吃掉我吗?抑或是像科幻小说里一样把我带回它们的星球里作标本……我越想越怕,脚不住地颤抖,一步步向后退缩。“站好,小朋友,我不会伤害你们的。”它的语言竟是汉语,没错,是和我们一样的。它的声音是那么和蔼可亲,像一股暖流进入我的心里。“你是谁呀?”我仍心有余悸。“我是4099年的人类!什么?它竟也是人类!?我难以置信,使劲揉了揉眼睛。“你是21世纪的人类吧!”“是的。但是你说你是人类,为什么长相这般……不,是这个模样呢?”“唉!这都是因为恶劣的环境造成的。为了适应那暴虐无常的天气,我们只好利用科学技术将自己进行改造、变形……你看一下晶体屏幕就明白了!”话音刚落,我们身旁的隧道变了,显现在眼前的是一个茂密的原始大森林,有几只只是在图片上才看得到的始祖鸟在古藤盘绕的参天大树上叫着。到处都是那么美,高山绿树,碧水蓝天,呈现出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接着,屏幕又变了,一片天昏地暗的景象映入眼帘:“冲啊!杀啊……”一阵排山倒海的喊杀声响起;随后,一大群留着长辫子的中国古代军人举着老式步枪冲杀而来;黑色的烟火弥漫着整个战场。瞬间,屏幕又变了:一潭快要枯竭的黑水,旁边是几座连绵起伏的光秃秃的山峦;山峦旁边十几座化学工厂“咕噜噜”地吐出黑烟。接着,屏幕上突然呈现一派飞沙走石的现象,到处都是沙漠,没有仙人掌。只有四五个像刚才那位自称“美人”的怪物,在怪物们周围是几座奇形古怪的建筑物。这景象颇有点像撒哈拉沙漠。突然间,屏幕没有了,我又回到了隧道。眼前的那只怪物对我说:“小朋友,你现在明白一切了吧!就是因为我们的祖祖辈辈都随意破坏环境,才变成这样子的,你一定回去要告诉人们爱护环境啊!……"
接着,我又回到了房间。望着窗外的月色,我暗暗下了决心:对!一定要!
zymichelle
原贴:六年级科幻作文
爱德华夫人
如果你喜欢看科幻的小说建议你可以看「倪匡」写的书,真的很好看,以下是他写的书
卫斯理系列
原振侠系列
年轻人与公主系列
亚洲之鹰罗开系列
浪子高达系列
非人协会系列
木兰花系列
侠盗影子系列
神探高斯系列
另外"巡者系列"(夜巡者、日巡者、幽巡者、终巡者) 俄罗斯作家(谢尔盖 卢基扬年科)
堕落天使(1堕落天使 2试炼 3烈爱 4欣狂←我正在看+外传-坠入爱河
原贴:科幻类书籍
白羊羊
普及科学知识,儒勒凡尔纳的小说都不错吧,八十天环游地球,地心游记
国人骄傲,刘慈欣的三体三部曲。王晋康,何夕。叶永烈的小说作为科普也不错。就是故事性差一点。
郑渊洁的小说,金手指,白客,我觉得广义上也算科幻了。
以下是比较大部头的经典科幻小说。
阿西莫夫的《基地》三部曲
罗伯特·j·索耶
恐龙三部曲
道格拉斯·亚当斯银河系漫游指南系列
原贴:适合六年级学生的科幻书籍
爱折腾的老鼠
丁酉知命
QUEEN JAMI
....感觉这个是语文的写作问题了。写提纲就是为了完成科幻小说。要写科幻小说,这样办:第一,要确定科幻小说的主题,围绕这个主题展开。第二,文章要采用一定的艺术手法,表达手法、表达方式和表达技巧。第三,科幻小说除了要有基本的写作功底以外,比如你的文笔优美流畅、洋洋洒洒、清新自然、温馨隽永、辞藻华丽、璧坐玑驰、沉博绝丽、结构严谨、尖锐深刻、-气呵成、大气磅礴等.等,还要对小说所涉及的科学知识成竹在胸。第四,科幻需要丰想象力,要做到不落俗套,出奇制胜,知道读者喜欢看什么文章,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抓住读者的眼球。
额.以上只是理论,还不一-定正确。感觉实践才是最重要的,如果真要写作,细细观察,常常思考、多多练习就行了。
原贴:六年级写科幻故事,提纲?
〈糹諗成癮)
珞樱sally
原贴:科幻作文小学六年级
jx18f
哇哈哈baby
大岛利男
包昀浩
chadzengcn
紫艺弦
原贴:六年级科幻作文
Machinery
行者林风
原贴:六年级科幻故事作文
无尾没有尾巴
22世纪末期,在夏威夷海岛的地下海洋实验室里,维森博士正在明亮的实验室里和自己忠实的助手——侨那机器人,一起研究工作。现在世界各国的科技发展越来越快,人们面临着能源石油与天然气的紧缺,现在维森博士已经发现了海底献给人类的最大宝藏——蓝晶石,一克蓝晶石能供全世界50亿人,消耗一万年之久,在太平洋的马利亚那海沟储藏着大量的蓝晶石。
维森博士的任务是——指挥机器人侨那去马利亚那海沟开采新世纪的能源。随着“轰”侨那的一声巨响,侨那机器人驾驶着“离子号”潜艇,以光速潜入马利亚那海沟。海底可真美啊!一群群银色的小鱼正在这生命的摇篮——大海的深处快乐的生活,一丛丛珊瑚千姿百态矗立在那里。这时维森博士收到了机器人从海底发回的信号,他找到了那晶莹的蓝晶石,维森博士高兴的无法用语言形容自己的心情,可突然一束蓝光映入“离子号”潜艇,一个身高马大的外星机器人,他刚到海底就切断了侨那与博士的通信联系,并试图捣毁人类机器人的“心盘”,双方陷入了僵局。突然一束红光直射海底,那是博士派来的支援侨那的机器人侨西,他综合了人类的先进技术,是维森博士的最新研究成果,他已经达到了接近人脑的思维。
这时,工作在实验室的维森博士,正在向宇宙能源指挥中心发出呼吁,他推想:地球能源将要开发用完,有人类自己的原因,也可能是外星人对我们的掠夺,目前外星机器人的智商远远高于我们,争夺新能源对地球人很不利。
可异想不到的结果在神秘的海底再次发生,双方的机器人停止了战斗,并共同签定了和平利用宇宙能源的条约。
啊!我们终于如愿以尝得到了新世纪的能源,经历无数不眠之夜的维森博士,高兴的跳起了舞,他从来没这样高兴过。
莫明明
原贴:科幻类书籍
Beauty_sun
为什么我爱看科幻小说呢?
当你将自己放在行星甚至宇宙的生命尺度中,我们的一生我们所经历的这些破事真的不值一提
这种感觉就像你在山顶或者高楼顶看着芸芸众生忙忙碌碌,你会进入一种无我的境界,而科幻小说可以让你在时间上站到足够的高度
你会突然感觉自己的生命以及目前所存在的困难都很可笑,你会在足够的高度去审视目前自己所经历的一切,并在冷静的思维下寻求出路
archhale
对社会和人性更深的认知,也能开阔自身的思维。不过平时不看科幻小说的人,突然去看可能会读不懂,或者觉得一般般,他们体会不到科幻小说的乐趣。
X&H
严格来说我不是科幻迷,虽然读过《三体》之后惊为天人,但对于国内科幻文学翘楚的大刘的其他作品,我也还不是读过很多。
但恰好《三体》、《流浪地球》我都读过,郝景芳获得雨果奖后我也第一时间找了北京折叠来看,所以这个问题还是可以答一下的。
《三体》就不用多说了,这部连奥巴马都成为粉丝的皇皇巨著,正如很多人所说,读过之后会颠覆人的三观。我就是读过之后有了类似奥巴马的那种感觉:和宇宙的宏大比起来,日常生活中那些营营役役的小事根本不值一提。
也是从《三体》,我知道了科幻小说可以这么写。除了令人望尘莫及的硬科幻和想象力之集大成之外,原来科幻可以跟人性紧密结合。我一向认为,伟大的文学作品是一定要写人性的。《三体》就做得很好,在这一点上,完全突破了传统科幻小说的桎梏。大刘很聪明地设定了一个生活在无法解决的三体问题世界的外星文明,在这个前提下推出来的一系列故事都显得顺理成章,非常合乎逻辑。
可以说,理性、逻辑性强,就是大刘作品的的一大特点。你可以不同意他的作品设定的前提,但只要这个前提成立,在此框架下展开的故事就很有说服力。
《流浪地球》是另一个例子。在这部小说里,比邻星不再是存在三体问题的炼狱世界,相反是即将被氦闪的太阳吞噬的地球将要前往的新家园。这个设定很好地说明了大刘想象力的广阔,他并非像某些人狭隘理解的那样,只会沉溺于一种假设。事实上他可以设定完全不同甚至相反的前提,然后在这些前提下展开故事,逻辑层面都是无懈可击的。
将科幻与人文相结合,也是大刘作品的一大特点。还是以《流浪地球》为例说一说。
这里需要特别说明,小说《流浪地球》和电影《流浪地球》可以说是内容完全不一样的两部作品,电影中的木星危机在小说里并未提到,而小说里的诸多关键情节在电影中也基本不涉及。说到人文的部分,我举的都是小说里的例子。
《流浪地球》一开始是以一个小学生的视角展开的。因为有了记忆遗传技术,那时的小学生水平简直相当于现在的博士。小学课程里就有哲学课;小学生做的科学手工作业是一个密闭生态球,里面的生物按照计算机中严格的数学模型进行了基因设计,正好达到新陈代谢平衡;每个人都对太阳的轨道动力学了如指掌,因此小学生里就逃亡的方式已经分成了地球派和飞船派……
如果说这幅未来世界的图景还算振奋人心,下面一段就让我在阅读时有些瞠目结舌了:
主人公还是小学生的时候,他那当宇航员的父亲和他的小学老师好上了。父亲直接告诉母亲,他要离开家庭,去和“小三”一起生活,而母亲平静地答应了。
……爸爸突然想起了一件事,“呵,忘了告诉你们,我爱上了黎星,我要离开你们和她在一起。”“她是谁?”妈妈平静地问。
“我的小学老师。”我替爸爸回答。……
“那你去吧。”妈妈说。
这还不算,爸爸很理智地认为自己这段激情只能维持一段时间,所以过阵子还得回归家庭,而母亲照样无所谓地答应了。在她眼里,爸爸这次外遇还比不上窗外美丽的焰火值得让她关注。
“过一阵我肯定会厌倦,那时我就回来,你看呢?”“你要愿意当然行。”妈妈的声音像冰冻的海面一样平稳,但很快激动起来,“啊,这一颗真漂亮,里面一定有全息散射体!”她指着刚在空中开放的一朵焰火,真诚地赞美着。
后续是,过了两个月爸爸真的回来了,妈妈照样无所谓。她甚至已经忘了这件事,还慨叹自己年纪不大,记忆力就衰退得这么厉害。
过了两个月,爸爸真从小星老师那儿回来了,妈妈没有高兴,也没有不高兴。爸爸对我说:“黎星对你印象很好,她说你是一个有创造力的学生。”
妈妈一脸茫然:“她是谁?”
“小星老师嘛,我的小学老师,爸爸这两个月就是同她在一起的!”
“哦,想起来了!”妈妈摇头笑了,“我还不到四十,记忆力就成了这个样子。”
接着她就把注意力放在家里的全息装饰上了,说这些装饰她看腻了却不会换,爸爸回来正好,可以帮忙换掉装饰。再然后,爸爸外遇这事就彻底被他们一家忘掉了。
她抬头看看天花板上的全息星空,又看看四壁的全息森林,“你回来挺好,把这些图像换换吧,我和孩子都看腻了,但我们都不会调整这玩艺儿。”当地球再次向太阳跌去的时候,我们全家都把这事忘了。
对于这种违背我们现有道德和情感认知的情节,书中也有合理解释:
在这个时代,人们在看四个世纪以前的电影和小说时都莫名其妙,他们不明白,前太阳时代的人怎么会在不关生死的事情上倾注那么多的感情。当看到男女主人公为爱情而痛苦或哭泣时,他们的惊奇是难以言表的。在这个时代,死亡的威胁和逃生的欲望压倒了一切,除了当前太阳的状态和地球的位置,没有什么能真正引起他们的注意并打动他们了。这种注意力高度集中的关注,渐渐从本质上改变了人类的心理状态和精神生活,对于爱情这类东西,他们只是用余光瞥一下而已,就像赌徒在盯着轮盘的间隙抓住几秒钟喝口水一样。争分夺秒、生死攸关的情境下,任何分散注意力的情绪都是奢侈多余的。不得不说,在这种残酷的前提设定下,这个逻辑是说得通的。
所以,后文写到岩浆渗入地下城,主人公的母亲遇难,就显得很正常了。在那个因为生存压力而导致绝对理性的年代,是不可能存在“一个只能救走一个人的男人,是去救他的父亲呢,还是去救他的儿子”这种“古代的伦理学问题”的,一切照规矩办事就是。规矩就是灾难来临时,大家按照年龄排队等待逃亡。先是机器人保育员抱着的婴儿,接着是幼儿园小朋友,再然后是小学生……主人公所在的地下城主要是学校集中地,家庭很少,所以主人公的母亲已经算是年龄最大的一批人,排在队伍最后一段,前面还有两万多名大学生……很自然地,时间限制,还没等到母亲逃出来,岩浆已经吞没整个城市,包括母亲在内的一万八千人遇难。
所有这些和现在的社会形态截然不同的未来社会的描写,很人文,也都建立在相关的科幻假设之上。大刘的想象很多都是很冷峻的,其实这也可以给人启发,思考在极端的状态下,人性会变成什么样子。
最后说说北京折叠,这是继《三体》之后第二部获得雨果奖的我国科幻文学作品。但是读过之后,我个人觉得这部小说之所以能获奖,可能还是跟《三体》获奖的辐射影响有关,另外小说中充满政治隐喻意味的故事可能也比较符合评奖者的口味。但是单就作品本身而言,我觉得不算太出色,至少离我想象的雨果奖水平还有差距。
故事说的是未来由于生存空间的不足,北京被人为划分为三个空间,分别在固定的时间内释放出来活动,其余时间则是被“折叠”到地下,在当中生活的人们也相应进入睡眠状态。但是三个空间所分配到的活动时间是不一致的,有着明显的“阶级差异”:
折叠城市分三层空间。大地的一面是第一空间,五百万人口,生存时间是从清晨六点到第二天清晨六点。空间休眠,大地翻转。翻转后的另一面是第二空间和第三空间。第二空间生活着两千五百万人口,从次日清晨六点到夜晚十点,第三空间生活着五千万人,从十点到清晨六点,然后回到第一空间。时间经过了精心规划和最优分配,小心翼翼隔离,五百万人享用二十四小时,七千五百万人享用另外二十四小时。大地的两侧重量并不均衡,为了平衡这种不均,第一空间的土地更厚,土壤里埋藏配重物质。人口和建筑的失衡用土地来换。第一空间居民也因而认为自身的底蕴更厚。
这是一篇中篇小说,写的是未来社会里,生活在第三空间的主人公如何为了养女的教育问题,冒着危险在三个空间中穿梭。在此过程中,他也目睹了不同空间里不同的人的故事。
很显然,这是一篇现实意义很强的小说。除去折叠空间这个稍显新颖的“科幻”设定,故事主干可以说跟现在社会里不同阶层的人为了生存而各自拼搏的辛酸故事无异。所以我觉得这是一篇其实很不“科幻”的小说。因为书中唯一的“科幻”设定在我看来就充满硬伤:一是没有具体的技术途径的说明,显得更像魔幻而不是科幻;二是感觉去除这个设定并不影响故事主题;三是我觉得从逻辑上无法理解未来人为“折叠”空间的必要性,要知道可以解决生存空间不足的方法有很多,干什么非要设计这么一个哪怕是上层阶级也要每隔24小时就被强制休息24小时的非常不自由反人性的方案?更不用说这方案还充满危险,每次折叠空间,大地翻转的时候,就难免有一些在游走在夹缝里的“偷渡者”受伤,比如主人公就差点被夹断腿。
总之,未来社会科技发达到这种程度,怎么会还让人过得更加不舒心呢?
但是从另一个角度看,正是“折叠空间”这个看似荒诞的极端设定,将不同阶层人群的命运固结问题反映得淋漓尽致。所以,这样一部获奖的科幻小说,也是融入了相当大的人文成分。
这就是我读这几部书的感悟:好的文学作品,是一定要写人性,有人文思考的。即使是科幻小说,也不例外。
参见相关问答:
<三体>小说为什么如此流行,甚至吸引了许多非科幻迷?
为什么<三体>中的“黑暗森林法则”在刘慈欣其他作品中没有提到?
以上是头条号“海阔天空诗酒花”的回答。欢迎在今日头条APP关注“海阔天空诗酒花”,图文、问答、视频,海阔天空随便聊。
沈小仙
我是问卡斯hi,有靠谱答案。
作为几十年的科幻小说爱好者,这三部作品是截然不同的感受。
因为都是在第一时间阅读,所以结论不受其他影响。
《流浪地球》是典型的科幻作品,典型的大刘风格。虽然原文篇幅不长,情节也不是多曲折。但是立意和引发思考的东西极其深刻。
因为电影改编而火爆,但是单纯从科幻作品来讲,个人感觉只能算大刘的中等之作
《三体》大刘多年积累后的巅峰大作。可以说没有之前的作品积累,就不会有这部《三体》。
这不是部呕心沥血就能一步登天的作品,作为大刘这么多年的老读者老粉丝,能从作品中看到这么多年一点一点积累的结果。
所谓功夫在诗外,这部作品采用了科幻小说最高的立意,就是生存。生存的意义,生存的选择,生存的态度。
为什么莎翁写了那么多喜怒悲哀爱恨情仇,最有名的还是那句“to be or no to be”。就是这个道理。
北京折叠第74届雨果奖最佳中短篇小说奖,这是唯一值得称赞的东西。
其实就是一部披着科幻外衣的作品,和科幻没太大关系,和北京也没太大关系。
引用大刘的评价:
“她写得很好,我知道,她的中短篇小说北京折叠写得很好,跟她其他的科幻作品都不一样。”好,因为不一样。也就是说有特点,其他的,嗯......
其他科幻作品和中国科幻现状中国还有很多好的科幻作家,好的科幻作品。
从一开始的对外国作品的照猫画虎,到一味的未来世界高科技幻想,到后来立意深刻。
虽然总体量级还不足,影响还不够大,但我认为在科幻小说创作中,中国人已经做出了条新路,这是在一切想象力、高科技玩到尽头后,西方的思维限制造成了科幻的无法突破,而中国深厚的文化底蕴给了中国作家新的道路。
tingcandy
说说《三体》吧。
我是一名高三学生,微微比较偏科。我在初二与高二的暑假细细读过《三体》,没没看完后,感慨《三体》格局之大前所未有,超过了那些科幻书籍与科幻片。在以往的科幻书籍与电影中,如《星际穿越》,再如《变形金刚》,都是围绕人类而演。即使《星球大战》也逃不过以人类为原型创造一个新奇的世界。而对于《三体》而言,并非如此,《三体》超越了之前。
核心内容
大刘以“地球文明”与“三体文明”逐渐延伸到整个宇宙。像许多细节不断暗示他的宇宙观,甚至在小说中多次谈起“宇宙社会学”等异类易解的名词来为他的宇宙观的提出慢慢铺垫。最后,人类突然发现自己渺小如沧海一粟,而同样的是无数与地球文明相似的其它低级文明。
文章结构
如果单从文章结构来讲,我特别喜欢地球往事。它巧妙地利用“汪淼”的视角慢慢交代“叶文洁”对人类的厌恶及内心情感的变化、“三体文明”的发现、“地球三体组织(ETO)”的起源等等。设计地十分巧妙。相对而言死神永生便显地结构凌乱,似乎写的时候比较匆忙,草草开始与结束。
对个人影响而言
《三体》总体是一部非常好的小说,它里面的许多概念、许多细节以及思想都对我的学业与生活造成许多重要影响。生活中,我都会将《三体》中一些细节潜移默化于一些事情中,对小说对生活都是一种更好的理解与体会。
而他宇宙观宏大之深在我解题思路方面有非常好的推进,使得我无意间站在一个新的高度与思维上思考问题。同时面对生活时也是一般如此。
《三体》让我感觉到了什么叫做“开阔眼界”。
总
同大刘以往小说一般,《三体》对人类文明无情的解刨是使得《三体》并不适合于任何人去欣赏观看。
而阅读过程中,我感觉到的是大刘的冷静、残酷的冷静。人类刚刚对三体文明建立的威慑让读者感到一丝放松、一丝苟延残喘,突然威慑被打破,三体与人类平衡被打破,让人血压高升,最大的感受就是一个“变态狂”在玩弄你、解刨你,而“玩弄”的背后是冷静、冷冰冰的数学模型……
其实黑暗森林法则在文明与文明之间、人与人之间,甚至在一个人不敢面对自己的时候都是适用的。
叮当猫
三体和流浪地球我看过,三观正
北京折叠没看过,但看过郝景芳在科幻上另一篇。
感觉文笔很烂,用词往往不准确,三观不正,极力丑化中国人。所以我不会看她的
Mr.Chen
感悟
未来不可思议 对于宇宙、世界的美好与无知未来无限可能
科技改变生活 科技在服务于人时是代替人类进行理智的选择还是遵循人类的选择
贫富差距是不是越来越难以逾越的鸿沟
改变了规则但是没有改变人性 恢宏的画面感下是人性的悲凉和满怀的希望之火
人性是永恒的主题
恨长生
这三部小说应用说是在中国科幻小说类别历史上的飞跃,很多科幻电影多来源于科幻小说改编,他们对于中国科幻电影同样做出巨大贡献,比如,流浪地球,这部电影,让中国科幻跨出历史一步。
TheRock-恺
原贴:读科幻类书籍好不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