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不错,孙皓辉著。对秦文化、历史、军事、政治均有深入的分析,而且改编为历史题材小说,可读性很强!全书共六部,每部分上下两册。由“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历史好小说
[历史]我的帝王生涯之南明新传
一个被坏人陷害的高三学生崔杰,被枪毙后灵魂居然俯身在一个皇帝身上,而这个皇帝是一个只有不到一年皇帝命的无道昏君——弘光帝朱由崧,也就是历史上的南明小朝廷.崔杰会怎么做呢?想知道就看下去吧!本书不但是跟...
[穿越]暴君,我来自军情9处
她,是来自国家情报局9处的超级特工,刺探情报,保护政要,潜入不友好国家进行暗杀任务,样样精通,堪称情报局三千特工中的第一人。他,是帝国的残暴皇帝,冷酷无情,为人嗜血,十足的冷兵器时代战争狂人。当现代美...
jllyn
大庆油田小秦
林又又
farname
rongjodie
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那段历史 有关的历史小说阅读。其实看什么历史小说 都可以 ,只要它故事接近史实就可以。但如果故事和剧情完全是胡编的 那建议你还是不要去看了。对你了解 历史没有任何的帮助。本人建议你 去读一下 司马迁的 “史记”对你的帮助会很大。
毛泽东,鲁迅,金庸, 对 司马迁的史记评价都是很高。
希望我的答案 对你有所帮助! 望采纳...
louisfeng
都市小说里面,推荐几部
无敌幸运星:主角的无敌“幸运”生活。就是超级霉运
大明星爱上我:这算是起点言情类我唯一比较欣赏的一本。
官商:起点的商业小说以这本为最经典,非常现实的写出了地产商如何在不违反法律的情况下借助官方力量成家立业,
重活:重生类的小说,绝对yy。只是文笔实在差了点(这个楼主可以忽视)
yy之王:说是yy之王,但是yy得有条有理,不是无缘无故的yy。作者撒冷使用的一些商业技巧堪称经典。
艳遇谅解备忘录:撒冷另外一部名作,特点是介绍如何找女朋友
活色生香:不管作者是不是伪君子,至少这本书对于表演技巧的介绍有得一看
历史架空类:
庆余年:算得上是最经典的穿越之一,比较巧妙的情节构思,尚且过得去的文字功底,加上生动描写的人物,算得上是佳品。
楚氏春秋、我是阿斗我不用扶:早期穿越的经典。楚氏属于纯架空,阿斗则很显然是写三国的
新宋:一本看上去像是历史书的穿越小说,严谨的写作态度让这本书感觉非常真实,但作者文笔一般,是个写历史书而不是写小说的料
大唐好男人:开拓了回到古代享受生活流派的写法
极品家丁、调教初唐:写得不咋地,唯一可看的就是能让人笑一笑
回到明朝当王爷:yy流的最佳代表
重活:重生类的经典之作,看主角如何构建经济帝国
太虚幻境:这个把古代历史揉到一起搞了个网游的壳,实际上还是用的穿越的写法。优点在于笔法细腻,人物描写较强
共和国之怒:被禁的经典,涉及到了政治。
新中华1911:看中国的崛起
纳妾记:法医回到古代当侦探的故事
xiangzhangshu
《新宋》,作者阿越。因为作者本身是学历史的,所以文写得也很扎实,不过正因为如此,一起比起其他同类小说可能会有点闷,但是很精彩,还有个问题就是——慢!慎入。
bryantg
文震亨长物志、计成园冶、李时珍本草纲目、冯梦龙古今小说和三言、凌朦初二拍、唐寅唐伯虎集、王守仁王阳明集、徐光启农政全书、刘基郁离子、张岱夜航船、汤显祖临川四梦和牡丹亭、徐霞客游记、吴承恩西游记等。
offenbach
我是猫
------《大明1937》历史穿越,总点击量达到3954942,已完结。属于,明朝、清朝期间,里面包括闪电战、装甲战、潜艇战、空战、谍战等描写。
阿菩
------桐宫之囚东方玄幻,现更名《山海经密码》,依据中国最古老的经典《山海经》写成,再现了上古时代的地理及人文风俗。截止至2011年底,第一卷销量累计超过三十万册,成功进军实体出版。
------《边戎》历史穿越,以北宋灭亡、女真崛起为背景,篇幅约两百万字,创作时间约一年半,在连载期间创造了多项纪录,是06-07年网络文学中最具有影响力的历史小说之一,并在2009年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出版集团和中文在线主办的“网络文学十年盘点”中,入围十年小说百强。
骁骑校
------《国士无双》历史小说,从严格意义上来说,应该算作橙红年代的前传,请注意,是橙红前传,而铁器时代只能算刘子光一个人的前传,相信聪明的读者已经理解了。
------《铁器时代》历史,上面说的,是算刘子光一个人的前传。
------《橙红年代》都市激战,该书首印15万册,创下了网络小说的新纪录。《橙红年代》 曾数月虎踞17k点击榜第一名的位置,总点击量已经超过一亿。橙红年代所创造的英雄形象刘子光在广大网文读者心中留下深刻印象。
------《武林帝国》历史, 1.不是武侠题材,别被开头的装逼吓到 2.是爽书 3.应该比《铁器时代》好看点,毕竟那是第一本书
------《匹夫的逆袭》屌丝逆袭,是刘子光表弟刘汉东的故事历史,以明朝海盗为主题,开辟了网络文学一个前所未有的领域。
LYLA
永携少女心
波斯老蛋去取经
三农
界外
keyuw
在水中央的飛魚
KatherineTsu
徘徊在两岸之间
觅食金鱼
前者的话就是借鉴的作用,也有预知未来的作用。
正所谓
“太阳底下并无新事。”
后者的话不同的思想流派有不同的答案。
辩证法的看法是人类进步的必经之路。
原贴:历史,战争历史的作用?
谁是镜子里的猫
Yvonnenini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有当你真正喜欢有某一段历史的时候,你才会去主动翻阅和它有关的书籍,而不是被动去看去记,就像我以前在亮剑刚开播的时候,特别着迷,就又看了一遍原著书籍,当时对里面的故事人物都记得很清楚
原贴:有什么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seven_小孩
我们都知道,读史使人明智。那有哪些方法可以使历史学习事半功倍呢?
1.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定要设法培养自己对历史的兴趣。
2.纵横比较法。比方说孔子是生活在公元前551——479,那么谁和他是同时代的人,他们在各自的领域做了什么?又比如说华佗,他是医学家,生活在东汉末年,那么在别的朝代,各有哪些医学家,他们有什么成就。列一个表格,以免遗漏。意思就是要突破书上课程设置的限制,系统地分析,对每个朝代、每个领域做个总结。
3.把学历史当成看故事。经常看一些历史方面的书或者电视剧,并且翻出课本对照看一看有哪些人物,他们有什么成就等。
4.脑子里放电影。当你闲下来的时候,比方说睡觉前、睡醒后、散步时,想一想课本上的内容,看看能想起什么,知识点都弄懂没有?没记住的,没懂的,赶紧看一下。到了第二天,再放电影,这样你记不住的,不懂的就会越来越少。
5.区分重点和主次。要把书中的每一点内容都记下来是不可能。比如要看某个人的生卒年,因为要知道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他是哪个朝代的人,但是如果没有那么多的精力,就不要记这些,只要看了就行了,因为考试很少考到某个人的生卒年。相反,如果记住了某个人的生卒年,而不去比较他跟谁是同时代的人,那么纯粹的记住是没意义的。
6.多看多列年代纪事表。这主要是帮助记住事情发生的先后顺序。
7.笔记很重要。记笔记是增强记忆的手段,也是对知识的提炼,便于复习。同时建议提前预习,这样在听课的时候就会比较明了。
8.适当作息。已经头晕脑涨,就不要再背了你可以到处走走,边走还可以边放放电影。
9.自己当当老师。设想自己如果是老师,会怎样去上这堂课,怎样去总结知识点。
10.及时做练习题。趁热打铁,当节的题目要马上做。
11.多看《百家讲坛》类的节目,可以在娱乐中学历史,何乐而不为。
12.向身边的人学习。我们身边有不少人是历史通,多跟他们接触,耳濡目染,受益匪浅。
原贴:有什么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zxdwj1920
我不是学历史的,之前读书,对于历史是万分头痛,背不了记不得。近段搞些地名调查,读了些地名历史,对历史感兴趣了,找些志书来翻阅,也下载24史来不时读一段,试着答一答。我以为,学习历史,首先要培养兴趣,沒有兴趣,读史书是难以为继的。正史也好,野史也罢,只是看个热闹。其次,要培养历史思维,学习每一段历史,要尽可能多查询当时的背景资料,把自己代入那个历史阶段去理解,尊重史实,没有查到资料记载,则不能确认,更不能天马行空般胡思乱思,无中生有。其三,要把握关键事件、人物,很多重大历史事件,影响了历史进程。
原贴:有什么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slumdog
统而言之,有四点:
1、读历史,一切以史料为准。史料上有的东西,辩证地接收,史料上没有的东西,千万千万不要去自己脑补。前辈学人说“有一份史料说一句话”,就是这个意思。胡适有句名言,叫做“大胆假设,小心求证”,这话对研究而言,当然是不刊之论,但对我们这些连门都没入的爱好者来说,大家千千万万把前面四个字忘掉吧。某位曾经以约炮为目标但终未达成的某人说“史料不是钥匙”,这话谁信谁瘸。
2、史料,还是史料。一切论断,都必须建立在史料的基础上。千千万万别去搞什么阴谋论、人性论。这两种东西,都是最庸俗、最low的玩意,都是以自己那点浅薄的见识、卑微的心理,毫无证据的去凭空揣度别人,从而得出一种充满恶意的、无任何价值的结论,比如说“岳飞是军阀,死得活该”等等,这种东西除了贻笑大方之外,唯一的作用就是将自己的low展现出来给别人看。
3、作为一个爱好者和初学者,还是要相信权威。虽然有时候反抗权威是一件很爽的事情,不过我相信我们大家都已经过了这个中二的年龄。权威们当然不会是每句话都正确,但肯定大多数是正确的。比如岳飞是什么样的人,其实只要看看邓广铭《岳飞传》、王曾瑜《岳飞新传》、龚延明《岳飞评传》,就基本不会有错了。因为以我们的史料收集能力和分析水平,肯定是远远不如这三位大家的,既然他们做出了这样的结论,我们有什么理由不接受呢?非要和专家顶着干?他说东我偏往西?他说打狗我偏撵鸡?——这不叫标新立异,这叫脑袋里缺根弦。
4、立场还是很重要的。读史书,你的屁股在什么地方?有的人读史书,自觉把自己带入到皇帝的角色中,比如一看岳飞的事迹,马上就说杀得好啊杀得好,不然赵官家要卧不安枕了。——呸,就凭你也配姓赵?即使是古代,我们也从来不缺民为贵君为轻的仁人志士,难道在民主自由平等的现代社会,却要成为权术的奴才?
原贴:有什么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久久
原贴: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庸人自扰Mike
原贴: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中午十三点
原贴:学习历史的好方法
正心养心慢生活
原贴:学习历史有什么好方法
葛嘉琴
原贴:学习历史有什么好方法
YB♥The love of m
原贴:学习历史有什么好方法
用心为之
原贴:学习历史有什么好方法
小玩家闹闹
关于明朝的基础史料依然是二十四史中的《明史》,还有明实录、《明史纪事本末》,以及明末的明季北略《明季南略》等。
但如果并非专业史家,直接读今人的著作即可。
1,通史性的著作中,孟森的《明史讲义》是必读书目,但并非完全白话,所以需要一定的古文基础。
然后,中国断代史系列中南炳文的《明史》也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除此之外,还有剑桥版的中国史系列、哈佛版的中国史、日本讲谈社版的中国史,其中都有明代的断代史,可以提供不同的视角。
2,对明朝史实基本理清之后,可以读一些专著。
比如吴晗的《朱元璋传》、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都是了解明朝历史的必读书目。
此外,樊树志的《晚明史》写的是一部世界视角下的明朝历史著作,值得一读。
张宏杰的《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也不错。
3,此外,如果只是对明朝感兴趣,想读一些通俗读物,那么《明朝那些事儿》一书完全可以满足。
这是一部通俗版的明朝通史,只不过偏政治军事,且基本讲的是大明的优点。
4,最后,南明也是大明的一部分,推荐顾诚的《南明史》,读完相信便可以了解南明为何会速亡了。
mkeer
当然是明朝那些事了,可读性很强。能把正史写的这么好看实在牛,我说的是好看。还有毛佩琦教授的中国明代政治史,中国明代军事史。方志远教授的中国政治制度通史,明代卷。这几本书学术性胜过可读性。
王劭
最适合新手入门的是当年明月的那些事儿,通俗易懂,至少粗略明白明朝主要人物和大事件。
等你心里大致了解清楚,就可以把《南明史》给翻开。这段历史是关于北京沦陷(1644)到夔东十三家抗清失败(1664)之间这二十年的历史。你会感受明朝晚期兵荒马乱之下,百姓民不聊生的残酷现实。
如果你能啃下这两本书,那么恭喜,你是对明朝历史产生了真正的兴趣。接下来推荐你去阅读《万历十五年》,这是一部通过中国文官集团为首的几个人,见微知著,让你去明白所谓的文官集团这个庞然大物在明朝时候的是如何去运转,去了解官场上存在的各式各样的厚黑学和潜规则。
最后推荐你读《明史》,诚然很多人觉得满清朝廷在这本书上造假污蔑论,事实上也的确存在很多有失公正的地方,然而这毕竟是一份官方编修史书。全信书不如无书,对有怀疑的地方自己翻史料,自己去解答,去理解,学会有基本的判断才行。
等你看完这三本书,剩下要看什么,你在这个过程中自然就会心中有数了
易水沐月
1、看你想做什么了,搞学术的话得先看史、再看传,然后就是定专题看某几个人的专著。卓一筛选你感兴趣的人或者专题
假设你对明朝的王阳明感兴趣,读书的顺序就是
明史(对王阳明感兴趣)→王阳明传(详细了解他)→传习录(王阳明的著作),这么一圈下来,你就基本了解关于王阳明的这个课题了。
2、如果是想简单的了解明朝历史。可以看《明朝那些事儿》,这本书通俗易懂,语言诙谐幽默,而且大多数符合历史。读起来不枯燥。另外后半段你一定会喜欢上王阳明的,他是一个超级全能的人。
P.D.荣誉出品
小编也是一个非常想了解明朝历史的人,一直在寻找哪些书可以了解明朝的历史,希望对题主有些帮助:
关于明朝的史料的书有《明史》明末纪事本末国榷明实录这些资料应该是了解明史最权威的史料,但是我不建议我们作为一个初级历史读者上来就看这些史料,因为这些史料基本都是文言写成,晦涩难懂,读之乏味,容易让我们失去兴趣。建议这些书应该作为我们查阅的资料。那么究竟我们要看哪些书呢?下面是我的推荐:
吴晗的论明史,这本书涵盖了明朝的政治、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的内容,并以丰富的史料为基础,大胆假设,小心求证,全面解读了有明一代的历史真相,真实展现了明代历史的面貌和发展脉络。本书是明史研究的最权威之作,也是极具可读性的明史知识普及读本。
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这本书主要讲述的是从1344年到1644年这三百年间关于明朝的一些故事。以史料为基础,以年代和具体人物为主线,并加入了小说的笔法,语言幽默风趣。对明朝十七帝和其他王公权贵和小人物的命运进行全景展示,尤其对官场政治、战争、帝王心术着墨最多,并加入对当时政治经济制度、人伦道德的演义。它以一种网络语言向读者娓娓道出明朝三百多年的历史故事、人物。其中原本在历史中陌生、模糊的历史人物在书中一个个变得鲜活起来。《明朝那些事儿》为读者解读历史中的另一面,让历史变成一部活生生的生活故事。
朱东润先生的《张居正大传》,本书是张居正传记的突破性文章,成书于1941年,翻开这本书你可以看到张居正作为一个神童,一步步从一个翰林编修走到内阁首辅的传奇历程,你可以看到张居正处于严嵩、徐阶,高拱之间的游刃有余,你可以看到张居正为官的精明,也可以看到张居正为了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表现。翻开这本书,仿佛你就当着面在和张居正对话,你可以理解他的心酸与苦辣,你可以与他荣辱与共。
黄仁宇先生的《万历十五年》,相信题主对这本书并不陌生,17年热播剧人民的名义着实让这本书火了一把,但是它的内容确实写的精彩。黄仁宇先生用近乎平淡的笔触分析一个皇朝从兴盛走向衰颓的原因,而这些平淡的叙述自有力量,他淡然勾勒出的人生困境,即便是对历史学不感兴趣的读者,也心有戚戚焉。
希望以上推荐对题主有所帮助,另外在看这些书的时候,每个作者之间的观点可能会不尽相同,这就需要我们自己从最原始的史料中去寻找答案并加以辨别。
祝读史愉快!谢谢!
iloveautumntree
要想真实的了解明朝历史,可以读两个方面的书:
一是读古籍。比如《明史》明实录《明会典》等,不过《明史》是清代主持的编纂的,其中有一些观点未必客观,读者在看的时候,需注意甄别。明实录共十三部,两千九百一十一卷,1600多万字,是有明一代史料的集大成者。本书以诸司部院所呈缴的章奏、批件等为本,又以遣往各省的官员收辑的先朝事迹做补充,逐年记录各个皇帝的诏敕、律令,以及政治、经济、文化等大事而成,是研究明史最宝贵的原始资料,不过这些古文很难懂。
二是读明史专家的书。近代最著名明史专家有吴晗、孟森、黄仁宇等人,他们的学术研究如吴晗的《明史简述》、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孟森的《明史讲义》等都是关于明史的权威之作,又是白话文,是了解真实的明朝历史重要途径。
Septimus_V
关于这个问题,最近的我是最有体会的。因为上个月我特地买了全套的二十四史和当年明月的《明朝那些事儿》以及黄仁宇的《万历十五年》,还有明史专家吴晗编写的吴晗论明史。可以说这些都是网上比较热门的,关于学习明史的书籍都被我买来了,虽然花了不少钱,心疼。但是知识是无价的,值得!
对于这几本书的评价,网络上也是众说纷纭。有的人说《明朝那些事儿》虽然很火,但是里面很多故事情节却是和正史有很大的出路,不适合真正研究明史的人来看。对于《明史》来说,又因为是清朝人编纂的,里面很多历史事件已经被篡改的面目全非,段然不可信。
△我自己购买的二十四史
做为真正读完这些书的人,我是比较有发言权的。首先作为一个大学读的是工科男的我,从高中时期只是学过一年的历史。对于明朝这个汉人建立的最后一个封建王朝,因为某些特殊的原因,并没有太多的导演愿意涉足明朝历史。所以,本人对明朝的历史不是太了解,可以说是处于知识荒漠化。可以说,我是连明朝的十六位皇帝名字和顺序都搞不清。
我们知道,古代史书的记载几乎都是断篇的,每个人物之间的联系都不是很大。甚至同一篇文章,上一句话可能说的一件事,下一句话突然话锋一变,突然跑到其它事件上了。可以说是在思维逻辑相当的混乱。如果说你对这个朝代的历史人物的关系不是太明朗的话,我觉得不用看两篇你绝对会晕。
△黄仁宇著的《万历十五年》
这还不算最难得,古代史书多是文言文,如果没有一定的文言文基础,基本很难读顺溜。除非你是专业人士,不然绝对挑战难度相当大。我的文言文功底总的来说还算可以,但很多时候看《明史》都会在一些关键字眼上卡住。有点强迫症的我就必须再去翻阅搜索书籍,可以说是相当费力。这点你要是专门的学者专家,靠研究《明史》吃饭还可以,但我们绝大多数人只是出于兴趣。所以,大可不必。
这时我就给大家说下,我后来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明朝那些事儿》是当年明月根据众多史书编写的一部奇书,为什么说是奇书呢?他改变了人们以往写历史枯燥乏味的单调写法。改变了历史只能记述,不能有太多的个人情感意识在里面。但本书作者通过现代化的语言,把古代史描写的绘声绘色,给人感觉就像是在看小品。
△明史第一人吴晗著作吴晗论明史
诚然,他写的有些故事情节可能是禁不起推敲的,但总的历史人物关系和脉络都是准确无误的。对于我们熟悉明朝历史有很好的帮助。最起码他能快速的让我们知道谁和谁是什么关系,那一年发生了什么事?至于背后的原因,我们还需要自己多思考。同时还可以多读如黄仁宇等人著作的书籍来辅助学习。
这样我们就可以迅速的学习明史了,当然我们如果兴趣在高点,并不满足于表面,想着挑战更多的历史。这时候我们在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以后,就可以在读吴晗论明史,以及《万历十五年》等书籍了。因为毕竟学习也是要循序渐进的,《明朝那些事儿》可以是你很好的明史入门书籍。
当然这些也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本身对明史已经相当了解了,也可以直接去读上面我介绍的其它书籍。因为只有博览群书才能真正更全面的读好历史。希望我的真实学习经历能够对你们能有所帮助。
杨伊夏
明代的史料很多,下列几种书是深入了解明史和从事研究的一些基本史料:
1.《明史》三百六十六卷。
这套书是纪传体的官修史书,在清朝乾隆四年修成。这套书经过一些著名的史家如万斯同等人的整理和考订,具有较高的水平,体例严谨,叙事清晰,引述的材料十分丰富,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它的问题在于过于简略,又由于清朝统治者对于自己的建州先祖和明朝的的关系语焉不详,在史书之中也只能一笔带过,而且有很多失实的地方。
现有中华书局点校本《明史》可以购买,这套书是由郑天挺教授在1963~1966年主持点j校的,他对明史进行了一系列的梳理,是现在能买到的最靠谱的一套。
2.明实录
是明代历朝官修的编年体史书,从明太祖朱元璋到明熹宗朱由校一共十三朝,其中太祖实录重修过三次,第一次是孝文帝时期,第二次、第三次是永乐年间,朱棣两次重修的原因,就是把其中妨碍他的部分,全部删除,并且进行了修改,不过清代钱谦益(别信水太凉那是段子)著有太祖实录辩证一文,可以参看。另外建文帝的实录附在太祖实录里,而景泰帝则附在英宗实录里,熹宗实录不全。
明实录记录的内容确实非常完备,但是一般很难看完,而且价格非常贵,中华书局出了全本(包括校勘记),电商价格在三四万,不过还好,我们还可以在各大国学在线书库里找到它,这些都是影印的无标点本。
还有就是20世纪以来陆续有很多专题资料从里面辑录出来,大家可以选择性地购买,如:
3.谈迁国榷
这是一部编年体明史,它的最大优点就是记录了明实录中一些不敢记载的重要史实,比如朱元璋晚年滥杀功臣、满洲的先祖建州女真的一些事,都秉笔直书,并且在后面附上自己的议论,只是书中有一些过于简单、事迹重复或者前后不一的毛病,需要注意。
这套书不贵,不过上海古籍出版社的电商已经没货了,现在当当应该还有中华书局的本子:
4.明通鉴
编年体史书,依照的是《资治通鉴》的体例,对于考订史实很有帮助。
目前有中华书局点校本可以购买。之前京东这套书一直在做活动,现在好像卖断货了
5.《明史纪事本末》
这是纪事本末体的史书,成书在《明史》之前,是就明代历史里面八十个重要事件或者问题,按照时间的顺序编排而成,这本书的史料是比较丰富的,也比较好读,只是它和《明史》一样,也竭力回避明朝和满族的关系,并且收录了部分野史,阅读时要注意辨别。
中华书局出了一系列的点校本纪事本末体的史书,可以选择性购买。
6.大明会典续文献通考等。
这是关于明朝典章制度的最基础而重要的书。
7.明清时人的史学著作
这些我记得“中国史学基本典籍丛刊”里出了一部分,像小腆纪年附考等,可以选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
以上只是基本史料,只能对明史研究提供一些基础性的史料,不过我想一般人看到这里应该够了。
chenying
写明朝历史的书很多,要了解明朝历史,我认为首选的《明史》
《明史》清朝官方编纂的正史,全方位展示了明朝,全书共336卷,内容丰富,但对于非专业人士读起来可能比较吃力,而且作为清代官修正史,要学会辩证的观点看待这本书,毕竟清朝的皇帝对明史多有避讳和抹黑
《明史纪事本末》是清人谷应泰写的,全书分为80个专题,诉说1352-1644近300年历史,综合明代各项史料而成,其内容多为正史,但也有野史传闻等,而且对明清(明满)关系多有避讳,可以作为明朝的辅助读本
《明朝那些事儿》,作为当年明月的网络连载历史小说,受众广泛,书是以史料为基础,运用小说的笔法,诙谐的语句把历史中模糊的面容清晰化,对人物、政治、经济、军事都有很精彩的描述,是不可多得的入门级读物
安安安安安妞儿
想了解明朝历史,首先要去看明史。明史虽然是清朝修的,但是按照中国的史学传统来判断,还是很公正的。明史的最大遗憾就是没有将南明的几位皇帝写到里面。
后来又有人写的南明史。南明史首选顾诚先生所著。剩下的南明史字数太多,不容易阅读。
孟森先生写的明史讲义也很不错。但是属于大纲,可以让我们大致了解一下明朝的概况。
了解明史不能错过赫赫有名的万历十五年。黄仁宇虽然用万历十五年作为名字,但是这本书涉及到万历年间的主要几个人物和制度,一部糅杂了很多方面的通俗著作。
如果对明史真有兴趣,就去看明实录吧,明史就是根据这个为基础写出来的。
lulu_b
权力野兽 系列
明朝那些事 系列
万历十五年
读完这些书 明朝的历史就了解的差不多了 明史就不用看了 因为这些书基本上都参照了明史 自己去看估计还要走弯路
benbenlong002
我觉得如果只是想了解明朝历史,还是推荐你读《明朝那些事儿》。推荐的理由就是这本书用简单诙谐的文字书写了历史。作者用词幽默,十分吸引人,读起来不枯燥无味,简直可以说是能酣畅淋漓的读完。书中对待历史却是严肃的,这本书带给别人一个鲜活的明朝,朱元璋,朱棣,朱允文等人在作者笔下成了活生生的人物,而不仅仅是文字而已。很难想象,会有人用这种办法书写历史。
因此,如果你不是明朝历史研究者,就是单纯的想要了解明朝历史,还是强烈推荐你读明朝这些事儿。
小朱快跑courage
可以直接联系杂志社订阅,也可以到附近的邮局或者报刊亭。此外,我们还有网店哦,historyreference.taobao.com,里面有具体的订阅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