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卿

生平

  刘长卿,中国唐代诗人。字文房。因官至随州刺史,亦称刘随州。宣城(今属安徽)人,郡望河间(今属河北)。祖籍宣城,郡望河间,后迁居洛阳。姚合《极玄集》卷下云刘长卿为“宣城人”;又中唐林宝《元和姓纂》卷五分述诸郡刘姓云:“考功郎中刘庆约,宣州人;孙长卿,随州刺史。”林宝稍早于姚合,所记一致,足消人疑。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九诗集类著录《刘随州集》十卷,并云:“唐随州刺史宣城刘长卿文房撰”,当据林、姚二氏之说。然《新唐书·艺文志》云称刘长卿为河间(今河北河间)人,《唐才子传》袭云:“河间人”,又同卷李季兰条:“知河间刘长卿有阴重之疾”。河间大概指其郡望而言。长卿一族,何时迁洛阳,殆不可考。及观刘集,知洛阳故业萦怀于中,感情甚深,断非居日浅短者可比。刘长卿《旧唐书》、《新唐书》都没有传记,关于他的生卒年,一直未有确考。闻一多认为其生年为公元709年,傅璇琮认为是710年左右或725年左右,还有其它的说法。卒年,一般认为是在789至791年之间;也就是说,刘长卿经历了玄宗、肃宗、代宗和德宗四朝。



  刘长卿为年轻时在嵩山读书,742-746年(唐玄宗天宝)间登进士第。一说755年(唐玄宗开元十四年),刘长卿可能才登进士第,但是还没有揭榜,便爆发安史之乱了。



  756年,唐肃宗即位,刘长卿被任命到苏州下属的长洲县当县尉。不久被诬入狱,遇大赦获释。



  758年(唐肃宗至德三年)正月,摄(代理)海盐令。



  760年(上元元年)春,被贬为潘州南巴(今广东电白)尉,但刘长卿并未到南巴实际任职。



  761年(上元二年)秋天,他又奉命回到苏州接受“重推”,旅居江浙。这时江南刚经历过刘展之乱,本来繁华富庶的吴郡一带变得破败萧条。



  770年(唐代宗大历五年)以后,历任转运使判官,知淮西、鄂岳转运留后。因为性格刚强,得罪了鄂岳观察使吴仲孺,被诬为贪赃,再次贬为睦州(今浙江淳安)司马。在睦州时期,与当时居处浙江的诗人有广泛的接触,如皇甫冉、秦系、严维、章八元等都有诗酬答。



  781年(唐德宗建中二年),又受任随州(今湖北随县)刺史。世称“刘随州”。



  784年(兴元元年)和785年(贞元元年)间,淮西节度使李希烈割据称王,与唐王朝军队在湖北一带激战,刘长卿即在此期间离开随州。



  刘长卿离开随州后,大约流寓江州,晚岁入淮南节度使幕。约卒于790(唐贞元六年)前后。

【刘长卿】古诗词大全

送蔡侍御赴上都

迟迟立驷马,久客恋潇湘。明日谁同路,新年独到乡。 孤烟向驿远,积雪去关长。秦地看春色,南枝不可忘。

茱萸湾北答崔载华问

荒凉野店绝,迢递人烟远。苍苍古木中,多是隋家苑。

哭张员外继(公及夫人相次没于洪州)

恸哭钟陵下,东流与别离。二星来不返,双剑没相随。 独继先贤传,谁刊有道碑。故园荒岘曲,旅榇寄天涯。 白简曾连拜,沧洲每共思。抚孤怜齿稚,叹逝顾身衰。 泉壤成终古,云山若在时。秋风邻笛发,寒日寝门悲。 世难愁归路,家贫缓葬期。旧宾伤未散,夕临咽常迟。 自此辞张邵,何由见戴...

赴巴南书情寄故人

南过三湘去,巴人此路偏。谪居秋瘴里,归处夕阳边。 直道天何在,愁容镜亦怜。裁书欲谁诉,无泪可潸然。

清明后登城眺望

风景清明后,云山睥睨前。百花如旧日,万井出新烟。 草色无空地,江流合远天。长安在何处,遥指夕阳边。

寻张逸人山居

危石才通鸟道,空山更有人家。 桃源定在深处,涧水浮来落花。

送李中丞之襄州 / 送李中丞归汉阳别业

流落征南将,曾驱十万师。罢归无旧业,老去恋明时。独立三边静,轻生一剑知。茫茫江汉上,日暮欲何之。

送乔判官赴福州

扬帆向何处,插羽逐征东。夷落人烟迥,王程鸟路通。 江流回涧底,山色聚闽中。君去凋残后,应怜百越空。

时平后春日思归

一尉何曾及布衣,时平却忆卧柴扉。 故园柳色催南客,春水桃花待北归。

送舍弟之鄱阳居

鄱阳寄家处,自别掩柴扉。故里人何在,沧波孤客稀。 湖山春草遍,云木夕阳微。南去逢回雁,应怜相背飞。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