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疾诊尺

——佚名黄帝内经

  黄帝问岐伯曰: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岐伯曰:审其尺之缓急、小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视人之目窠上微痈(《医部全录》注:同壅),如新卧起状,其颈脉动,时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风水肤胀也。

  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尺肉弱者,解㑊,安卧,脱肉者,寒热不治。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尺肤涩者,风痹也。尺肤麤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甚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肤寒,其脉小者,泄、少气(也)。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肘所独热者,腰以上热;手所独热者,腰以下热。肘前独热者,膺前热;肘后独热者,肩背热。臂中独热者,腰腹热;肘后麤,以下三四寸热者,肠中有虫。掌中热者,腹中热;掌中寒者,腹中寒。鱼上白肉有青血脉者,胃中有寒。

  尺炬然热,人迎大者,当夺血。尺坚大(坚大,别本作紧),(人迎)脉小甚,(则)少气;悗有加,立死。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安卧,小便黄赤,脉小而涩者不嗜食。

  人病,其寸口之脉,与人迎之脉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难已也。

  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间青脉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泄,脉小者,手足寒,难已;飧泄,脉小,手足温,泄易也。

  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故曰:“冬伤于寒,春生病(别本作瘅)热;春伤于风,夏生飧(别本作后)泄肠僻(别本作澼),夏伤于暑,秋生痎疟;秋伤于湿,冬生咳嗽。”是谓四时之序也。

《黄帝内经》
黄帝内经《黄帝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传统医学四大经典著作之一。《黄帝内经》是一本综合性的医书,在黄老道家理论上建立了中医学上的“阴阳五行学说”、“脉象学说”、“藏象学说”、“经络学说”、“病因学说”、“病机学说”、“病症”、“诊法”、“论治”及“养生学”、“运气学”等学说。 其基本素材来源于中国古人对生命现象的长期观察、大量的临床实践以及简单的解剖学知识。《黄帝内经》奠定了人体生理、病理、诊断以及治疗的认识基础,是中国影响极大的一部医学著作,被称为医之始祖。
《黄帝内经》热门篇章

【佚名】简介

更多佚名作品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