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是怎么说话的?

典籍里记载古人说话时“之乎者也”,估计是书面语吧,古人说话的真实情况是怎么样的呢?又没有录音录像,三国红楼这些小说中人物的语言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古人的语言呢?
提到的作品

[作品]我的遥远的清平湾

书中收录了史铁有关于陕北的所有作品,其中《我的遥远的清平湾》公认为作者成名作,其他还有《插队的故事》和《黄土地情歌》等名篇。

史铁生

最新跟帖
清风笑烟雨

清风笑烟雨

要了解古代人沟通交流方式,通过阅读现存的相关典籍无疑是一种好的手段。而我们知道诗词歌赋文章小说等文学作品里,最能直观反映社会生活的当属小说无疑。事实上,小说在描述人物对话时,一般会根据场景和情节需要,以符合人物性格的角度,采用占当时社会主流且通俗易懂的语句热词,以达到塑造人物形象获取读者认同感的目的。因此,我认为古人的说话方式,至少在清朝,是和红楼梦中描述的类同。
九月的TT

九月的TT

古人是怎么说话的?想想确实蛮有意思的,记得作家史铁生在小说《我的遥远的清平湾》中,写他下放在陕西的那个地方,许多大字不识的乡亲们在日常的言谈话语中,常常夹带了一些很“文乎乎”的字词,使他感到很惊诧。这似乎表明,一些我们现在认为“文绉绉”的古语,事实上在古代就是普通的或普遍的口语表达用词,而且,还至少在部分地区一直沿用了下来。当然,光这一点并不就证明古人的说话,肯定会和我们看到的那些虽然文采飞扬但也晦涩难懂的古文一模一样。尽管口语和书面语这两者有着不可分割的相辅相成的关系,例如书面语也会采用口语化的语词,或有些书面词也能变成了口语。但从整体上说,口语的变化与发展速度要远比书面语更快,两者很难完全吻合。更重要的是,口头语言与书面文字从来就不是一回事,即使是现在,我们写文章和讲话,仍然在风格,修辞,语言文字的使用等诸多方面存在差别。简单地说,书面更严谨,讲究文辞而且能修饰;口语更随意,只是生活化的陈述。既然如上认定,文字表达与口语表达从来都难以一致,或者是书面语肯定不会完全等同于口语。那么,这是否就代表了古人说话和我们现在说话就一样了呢?当然也不可能是,因为语言,不论是书面或口头,从来都是处在慢慢的演变之中,每个时代皆有其文字和语言的风格和特色。就如现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文字与口语就已和数十年前有了细微的变化,在表达方式,用字用词用语上,都不可同日而语,仿佛渐渐显示出了一点差异。我认为,最接近古人说话的记录,当属明清的通俗小说和话本平话,由于宋代以后,这类作品的大量涌现,随着这种文体的兴起,无意识地做到了对古人说话比较如实的“录音”。例如著名的红楼梦,金瓶梅,三言二拍,以及其它等等之类的,凡书中人物的对话,均可供佐证或参考,虽然作者也加了些文字上的修饰,但比起以前那些纯文言精炼的语言加工,已大体上能看出了端猊,使我们基本也能猜出当时人们说话的原貌。即:既接近于现在我们认为的半白话,又有别于“之乎者也”的古文辞;生活化的口语特点鲜明,更符合口语的表达规律。当然即使这样,文字记录或文学描写仍不能百分百保留口语的原汁原味,但也算是给后人提供了大致的风貌。因此,可以认为,古人说话,肯定比我们现在要“文”,但再“文”,也不会完全是古文中的那种用词和语气。而且,这种“文乎”之风,秦汉魏晋隋,唐宋元明清,随着时代的变迁和递进,渐变得越来越“俗气”,越来越“白话”。也就是说,越往后,越绝对不会是倘要问人“吃过饭了吗”?只用“饭乎”?二字,如果是,那大概也是几千年以前的事。
渴望自由

渴望自由

道友的问题问答好。古人说话由文言文可见一斑。文言文,文者,美也。文言文是雅语,也就是书面语的,但是书面语也是由口语而来的。由此观之,古人说话,虽然不像文言文那么文,但是也差不多吧。毕竟如今也有书面语和口语,也不见的有多么大的区别。
幽幽的翅膀

幽幽的翅膀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