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统治两百七十多年,为何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

如题,明朝统治两百七十多年,为何没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
提到的作品

[作品]万历野获编

《万历野获编》,三十卷﹐又有补遗四卷。该书记述起於明初﹐迄於万历末年﹐内容包括明代典章制度﹑人物事件﹐典故遗闻﹑阶级斗争﹑统治阶级内部纷争﹑民族关系﹑对外关系﹑山川风物﹑经史子集﹑工艺技术﹑释道宗教﹑...

沈德符

[作品]女诫

女诫女孝经等

班昭

[作品]明史

《明史》是《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之一。《中国历朝通俗演义》系列为风靡海内外的一部通俗历史巨著,浩浩一千余回,写尽几度春秋,上起秦始皇,下至1920年,共记述了2166年的历史,共计11部1040回,...

蔡东藩

[作品]廿二史札记

又名《二十二史札记》,清代赵翼著,三十六卷,补遗一卷,总计条目约六百余条,内容以研究历代正史为主,其中涉及《旧唐书》及《旧五代史》,虽书言二十二史,但实涉及二十四部正史,书中对各朝历史的编撰得失作了系...

赵翼

最新跟帖
淡水。。。。。。

淡水。。。。。。

有明一代,虽有种种问题,如皇帝多“奇葩”,宦官多乱政,但却始终都没有出现过如之前朝代所出现的“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这不得不说是明朝朝堂上一道不可多得的靓光。

纵观历朝历代,即使如清朝这个集封建制度于大成者的王朝,它在末期也避免不了后宫干政的情况,慈禧垂帘听政近半个世纪,清朝末年始终都脱离不了被女子控制的局面。那为何纵观明朝276年的历史,明朝从开国到亡国都从未遇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呢?

其实无外乎以下几点原因:

一、皇帝多年长。

明朝16位皇帝,除了英宗9岁登基,神宗10岁登基,其余的14位皇帝,最早也是15岁登基,而在古代15岁已是志学之年,他们早已有了执掌天下的实力,而这就使得后宫与外戚失去了干政的理由。

纵观历朝历代的后宫与外戚干政的事迹,他们无一例外不是以皇帝年幼,替他先处理朝政为由行干政专权之事,如汉和帝时期,因和帝继位年仅10岁,窦太后临朝称制20年;汉安帝时期,因安帝继位年仅13岁,邓太后临朝称制十六年。所以说后宫、外戚能够干政,很大源于皇帝年幼,而这种问题在明朝几乎从未存在。

二、皇帝多提防。

有明一代的皇帝,素质虽良萎不齐,或贪玩,或怠政,或至孝,或英明,或昏庸,但明朝皇帝对于后宫、外戚干政的提防却是一致的。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他早早就意识到“惩女宠之祸,而戒母后临朝,惩外戚之乱,而令不封后家”(明史记事本末),就是要想防止后宫干政,就得制止妃子临朝称制的发生,而要想防止外戚干政,就一定要不册封妃子的母家。

因此,朱元璋曾无数次在不同场合与后妃、皇子、百官等强调外戚干政的危害性。洪武九年,朱元璋就说:“朕观古往,深用为戒。然制之有其道,若不惑于声色,严宫闱之禁,贵贱有体,恩不掩义,女宠之祸,何自而生?不牵于私爱,惟贤是用,苟于政典,裁以至公,外戚之祸,何由而作?”。

如此,朱元璋深知后宫、外戚干政对于一个王朝的危害,所以主张“立纲陈纪,首严内教”。

基于此,为了防止大明日后出现外戚专权,后宫干政的情况,朱元璋一登基就采取了多项措施:

立纲陈纪。朱元璋一开国就“曾造红牌,镌戒谕后妃之词,悬于宫中,其牌用铁,饰字以金”,就是让工部制造一块红牌,上面镌刻着告诫后妃不得干政的戒律,然后悬挂于宫中,以此告诫后世的皇帝和妃子。同时立下祖训,要求后代君主对后妃一定严加管教,不得违背“后宫不得干政”的祖制。首严内教。为了教化后宫妃嫔,朱元璋让儒臣朱升修纂《女诫》,借此用封建礼法要约束妃嫔,让她们从心底抗拒干政的行为。

而后,朱棣登基,对于妃嫔的管控更甚朱元璋,他不仅完全延续朱元璋对于妃嫔的制度,还向全国颁布了教导女子要“三从四德”的书籍,如由解缙主编的古今列女传。

如此,明朝在朱元璋、朱棣两代帝王的教导下,明朝皇帝对于妃嫔的管理是越发的严格,即使明朝皇帝如何的宠信于某个妃子,对于后宫干政一事他也是秉持着零容忍的态度。

如明神宗时期,神宗十分宠信于郑贵妃,曾经为了她都不惜欲废太子,立她的儿子为储君,可想而知神宗对她的宠信,可是就是如此,当年的郑贵妃仅仅就是对官员指派“力赞助之”,就引起了“上震怒,笞宾逐之南京,贵妃战栗待罪,久而始释。史居南十余年,始再召入”(《万历野获编》),就因为这个深受宠爱的郑贵妃就被贬至南京,十余年后才被重新诏回。

如上所述,自此我们可知有明一代,明朝皇帝对于外戚、后宫的提防是有多深,就是这样的提防,外戚、后宫干政一事恐怕很难发生。

三、后妃多“贤德淑惠”。

同时不可否认的是,明朝的贤后是历朝历代最多的。明朝的后妃中尤其是皇后多数都能以身作则,她们不仅不干涉朝政甚至还带头抑制母家势力。

如朱元璋的皇后马皇后,朱元璋就赞其“每对群臣述后贤同于唐长孙皇后”,而每次朱元璋欲册封马皇后的母家时,马皇后都会拒绝,并说道“国家官爵,当与贤能之士。妾家亲属,未必有可用之才。且闻前世外戚之家,多骄淫奢纵,不守法度,有致覆败者。陛下加恩妾族,厚其赐予,使得保守足矣。若非才而官之,恃宠致败,非妾之所愿也。”(明通鉴)。

再如朱棣的皇后徐皇后,她不仅屡次以“非妾之意”拒绝朱棣对于母家的册封,还编著内训流传于后宫,告诫妃嫔不要做出危害国家的事情。直到临终时,徐皇后依旧不忘告诫朱棣一定要“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毋骄畜外家”(清人注疏十三经)。

同时对于本可名正言顺垂帘听政的时候,明朝的妃子也一概拒绝,如英宗时期,因英宗年幼,有些大臣就建议英宗的母亲张太后垂帘听政,而张太后并没有听从,而是以“毋坏祖宗法”的理由拒绝了,且她也并没有趁机让自己的母家子弟去辅佐英宗,而是让“三杨”去执掌朝政。

所以不得不说,明朝能够在完全意义上杜绝后宫干政,外戚专权情况的出现,这其中绝对是不了后宫中母仪天下的皇后和太后们的以身作则的,她们在其中的作用绝对是不可小觑的。

四、士大夫们的存在。众所周知明朝的言官是最不怕死的,他们不惧皇帝,可以死抗争,因此就是如此“勇武”的言官,一旦后宫、外戚敢于出来“指定江山”,他们就敢对这些人进行无情的挞伐。

如神宗年间的“国本之争”,表面上是百官与万历的斗争,但实质上确是百官与郑贵妃及郑国泰之间的斗争,此时郑氏外戚妄图将朱常洵扶上太子之位,然后趁机干预朝政。而此时百官早已看透他们的心思,他们据理力争,尤其是言官更是以死抗争。

正如谷应泰所言:“予则以诸臣力争,故久而克定也。方郑妃盛年,神宗固尝许以立爱矣。而言者纷纭,格不得发。始则谴诤臣以快宫闱,终亦未必不援朝论以谢嬖幸。始则欲以神器之重酬晏私之爱,究亦不能以房闼之昵废天下之公。”(《明史纪事本末》) ,如此最终在文武百官的以死抗争下,郑氏外戚欲图干预朝政的计划彻底失败。

再如光宗时期的“移宫案”。《明史》载:“光宗崩,李选侍据乾清宫,迫皇长子封皇后。”,当时光宗朱常洛驾崩,宠妃李选侍居然扣押天启帝,霸占乾清宫,同时又让朝臣必须将所有奏章交由自己过目,且威胁朝廷一定要册封她为皇后。

可是此时百官皆不肯,大学士刘一燝、吏部尚书周嘉谟、兵科都给事中杨涟、御史左光斗等重臣都上疏力争。如左光斗上上言:“选侍既非嫡母,又非生母,俨然尊居正宫,而殿下乃退处慈庆,不得守几筵,行大礼,名分谓何?……及今不早断决,将借抚养之名,行专制之实。武氏之祸再见于今,将来有不忍言者。”

再如杨涟也说道:“臣宁使今日忤选侍,无宁使移宫不速,不幸而成女后独揽文书,称制垂帘之事。”(明史.杨涟传)。这些重臣即使是死也不让李选侍得逞,他们据理力争,最终经过数次交锋,李选侍最终落败。

从以上的事迹可以看出明朝的士大夫们对于外戚、后宫干政是很抵触的,也是很痛恨了。明朝数次可能导致外戚专政的问题都因百官的以死抗争而得以完美解决。而没有百官的支持,外戚专政也几乎任何的机会。

五、严格的选妃制度和管理制度。

明开国时,鉴于前朝后宫、外戚干政的问题,朱元璋就对后宫进行了严格的管控。首先朱元璋规定内宫中一切用度“皆自尚宫取旨,牒内使监覆奏,移部臣取给焉,若尚宫不及奏,内使监不覆奏,而辄领于部者,论死”(明史.后妃传),就是说妃嫔的一切用度都需要山宫和内使监的同意,如果不同意就领取,则直接处死。

而即使是皇后也都必须如此,甚者明朝的妃嫔也不得擅自与外面通书信,违者也论死(罪惟录载:“饬宫闱之禁,皇后所需供应,必关奏后领,违者死。或以私书出外,罪如之。……命妇朝中宫以时,人主无轻见外命妇礼”),如此在这般严格的规定下,妃嫔就算得病,她们都不能直接面见太医,只能“以证取药”。

可以说在朱元璋所规定的这样的管理制度上,后宫与外廷的联络几乎被彻底切断,因没有了联系,他们之间又如何能专权呢?

同时明朝的选妃制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制止了明朝后宫、外戚的专权。在选妃制度上,明朝有着自己的一套严格的规定,即在推行选秀制度的同时,也禁止了皇室子孙与大臣联姻。明时,除开国皇帝朱元璋和朱棣因政治需要,为笼络功臣实现了政治联姻,之后的明朝“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妃后多采之民间”(《廿二史札记》),也就是大多数来自于民间平民家庭。

当代史学界王伟凯曾言“明代后妃自仁宗张皇后始,已无来自勋贵之家的闺秀”,自仁宗皇帝后,明朝的皇后皆无勋贵,如武宗夏皇后,穆宗李贵妃都出身于寻常百姓之家,而熹宗张皇后,思宗周皇后更是‘家贫甚’的人家。

如此在明朝这般只选贫寒人家为妃,而不选勋贵人家为妃的制度下,妃嫔在没有强大的背景下,在没有强大的母家的帮助下,她们自然就没有多少实力去控制明朝的朝政大权。正如于慎行所说:“本朝后妃多出自民间,勋戚大臣皆不得立,亦其势使然,顾于国家有益。”

当然有人会说了,妃嫔之前没势力,不代表以后没有啊!妃嫔入宫就意味着“一人得道,鸡犬升天”,那些外戚完全可以依靠妃嫔的身份获得高位,如东汉末年灵帝外戚何进,他的妹妹何太后没入宫前就是一个屠夫,可后来不就是靠着她妹妹的身份坐上了大将军了吗?

是的,的确如此,而明朝皇帝也考虑到了这种情况,为此朱元璋开国时就规定“凡爵,非社稷军功不得封,封号非特旨不得与” ,就是爵位除了有功之臣可获封,其余人皆不可封。

对于外戚,明朝皇帝虽会册封,但也只是“后父初秩,不过指挥,侯伯保傅以渐而进” ,最开始只是册封一个指挥史,最后顶多就是伯爵,或太傅、太保,终之就是虚衔,不会有任何的实职给他。为此,一个没有实权的外戚,他又有什么权力去掌控朝政呢?

同时,为了防止外戚祸国殃民,即使他们没实权,明朝也是对外戚实行更为严格的管控,成祖时期,朱棣就定“戚畹最当守法,否则罪倍常人”,就是外戚若犯法,则罪加一等。成化时期,朱见深更是下诏“申明功令,裁抑世封”,就是对外戚进行大规模的整顿,然后废除外戚世袭,裁抑外戚势力。

此外,明时还有东厂、西厂、锦衣卫等特务组织来全面的监察各地的外戚,一旦他们有违法行为,或者不轨的举动,这些特务组织就会立刻对他们实行抓捕。因此,在如此严密的监控下,外戚很难有所作为。

如此,有明一朝, 在明朝皇帝对后宫、外戚如此的打压下,他们自然就失去了干政的机会。

六、后妃殉葬制度的建立。

“殉葬”就是在皇帝死后,活着的妃嫔也必须跟着先帝而去的制度。明朝的殉葬制度虽未贯彻至明朝276年的时间,但从洪武至景泰年间(1368—1464)这长达九十余年的时间里,殉葬制度在某种意义上的确是在某种程度遏制了后宫、外戚干政的行为。

毛奇龄在胜朝彤史拾遗记一书中总结道:“初太祖……四十六妃陪葬孝陵,其中所殉唯宫人十数人。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建文帝以张凤……十一人由锦衣卫所试百户散骑舍人、带刀舍人进为本所千百户,其官皆世袭,以诸人皆西宫殉葬宫人父兄,世所称朝天女户者也。成祖……十六妃葬长陵,中有殉者。仁宗殉五妃,其余三妃以年终别葬金山。宣宗殉十妃。嗣后皆无殉,自英宗始。唯景泰帝尚以唐妃殉,则天顺元年事在遗诏前。”

事实证明,纵观明朝所有的外戚干政的苗头,如万历时期的郑贵妃、光宗时期的李选侍,她们均是出现在殉葬制度废除之后的,从这点可以看出朱元璋实施的“殉葬”制度的确遏制住了外戚干政的行为,因为没有了妃嫔在宫中的支持,外戚自然也就失去了专权的资格。

如此,就是在以上种种原因的促成下,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局面就从未出现在明朝的历史中,即使曾经有如郑贵妃那样的苗头,但最终也是被遏制在摇篮中。

zhangxinnan

zhangxinnan

明朝历史上,宦官专权和党争是层出不穷,但后宫和外戚确实一直比较安分,即便有明英宗和明神宗两个幼年登基的皇帝,也没出现过垂帘听政或者外戚弄权的事,主要是明朝借鉴了历朝历代的政治得失,在制度上完美避免了后宫外戚对于皇权的威胁。

浅谈明代宦官专权

有人会说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朱元璋明确规定不许宦官干政,还特意造了一面三尺高铁牌,铸于宫门口,上书:“内臣不得干预政事”,结果明朝宦官干政一个比一个厉害,大太监王振还把那面铁牌移走了。

这点没错,但是明代宦官专权和后宫外戚被抑制是有直接关系的,这里先做个铺垫。

明朝的宦官干政和汉唐时代不一样,前者只是皇帝推出来和文官集团打擂台的代言人,也能替自己批个奏折偷个懒,在权利上内庭司礼监和外廷内阁相互制约,皇帝居中调节,不至于大权旁落。

跟汉唐时期,能挟制废立皇帝的宦官集团实在没得比,正德皇帝够不务正业吧,但是发现大太监刘瑾有一点反意就立马处死他了,明朝皇帝宠信宦官不假,但只是出于政治需要,这一点大臣明白,宦官自己也明白。


在历史上后宫和外戚是共生体,后宫权利大了,外戚的权势也跟着水涨船高,比如汉初吕后专权,不顾汉高祖刘邦定下的白马之盟“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大封吕氏为王;还有唐朝的武则天,不止封自己的娘家人为王,还打算把武三思立为储君。

王莽、隋文帝杨坚都是以外戚身份改朝换代的。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有感于历史上后宫和外戚威胁皇权的教训,在选妃制度上做了专门预防。

明代选妃和外戚制度


朱元璋规定天子后妃及亲王王妃,必须要选择普通的良家女子,除此以外像普通的官、军之家也可以,只要家世清白,样貌不错就行。

由礼部主持在京城周边范围先进行海选,然后筛选出几十个带入皇宫,选中的留下,选不中的以礼送回。

明代除了立国之初盛行皇室和勋贵联姻,例如朱标取了常遇春的女儿,朱棣娶了徐达的女儿,此后皇室选妃都是遵循这个原则。

这样做最大的好处就是,后妃家族没有强大的势力,自然也就影响不到皇权,而且普通家庭出身的女子在政治素养上也比较薄弱。

但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假如哪个妃子比较受宠,家族的影响力也会跟着上升,普通人到这地步也免不了被权利诱惑,这点朱元璋也考虑到了。

在给外戚的待遇都是有职无权的虚位,一般在锦衣卫挂个名,爵位上最多到侯爵,可以世袭,但总体就是只拿俸禄不管事,而且到了嘉靖时期,为了防止外戚坐大,还废除了之前外戚爵位可以世袭的制度。

比如明仁宗的张皇后,被评为“女中尧舜”,生于普通农家,她做太子妃时,父亲张麟仅被授予七品的兵马副指挥;明代宗的汪皇后出身算比较好的,家里是世袭的金吾左卫指挥使,她父亲汪全直到闺女坐上了后位,也仅仅升了一个指挥同知府军卫的虚衔。

榜样的力量

如果非要找一个明朝后宫干政的例子,那就必须要提到朱元璋一生最爱的女人——马皇后。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李文忠,宋廉等人时她就屡次劝谏,每次气的朱元璋暴跳如雷,却一直都没放弃过劝告,而且数次拒绝了对娘家的封赏,理由就是此举对国家无益处,容易滋生外戚骄纵之心,埋下惑乱的根源。

后来朱棣的徐皇后,不仅推崇遵循婆婆的做事原则,而且还特意把心得编写了一本内训,告诫后宫妃嫔勿骄纵外戚。

“汉明徳皇后修饬内政,患外家以骄恣取败,未尝加以封爵。唐长孙皇后虑外家以贵富招祸,请无属以枢柄,故能使之保全。”

到了九岁即位的英宗时,大臣请他的母亲张太后垂帘听政,张氏说:“不要破坏祖宗之法。只需将一切不急的事务全部废止,时时勉励皇帝向前人学习,并委任得力的辅助大臣就可以了”。一句话确立了后世的政治传统,再有后宫想要干政,在这个例子面前就过不去。

明代禁止后宫外戚不得干政的利与弊

明代从制度上,把后宫外戚干政的可能性进行一刀切,好处是显而易见的,但是后族的赢弱也使得皇帝失去了一个巨大的外援。

当皇权需要和文官集团打擂台时,就可以利用后族的势力去跟他们斗,皇帝居中调节,起到仲裁者的作用。

但是明朝用规则把后宫和外戚限制的死死的,皇帝无人可用,只能先教大字不识的宦官读书写字,自己培养一股势力对抗文官集团;宦官因为身体残缺,心理上一般都有毛病,所以一掌权往往就祸国殃民,副作用也很大。

这就是开头所讲的,为什么说明代宦官专权跟后宫外戚被抑制有直接关系。

其次就是皇室只从民间普通家庭选秀,小门小户出来的人比起世家大族在教育上有先天不足,潜移默化之下就经常出一些“奇葩皇帝”。

这就能解释为什么明朝皇帝很多都带有市井之气,任性赌气成了家常便饭。

从大局观看,明代抑制后宫和外戚的制度是利大于弊,而且也达到了预期效果,终明一朝276年,皇权都没有被此类因素严重影响过。

fathippo

fathippo

外戚干政这个事儿,不但明朝没有,宋朝也没有。

外戚干政,汉朝最严重,西汉甚至因此亡了国,被大外戚王莽篡了位。

到东汉时,由于东汉的皇帝大多童年即位,青年夭折,绝嗣,导致太后临朝,外戚干政。

唐朝的时候情况好了很多,但也不时的有外戚闯进来。武则天家族算一个,韦皇后家族算一个,杨贵妃家族也算一个。

但到宋朝之后,基本上就没有外戚干政了。

这是为什么呢?

这其实有赖于隋炀帝发明的科举制度。

皇帝高高在上,号称寡人,意思就是孤单的人。在某种意义上皇帝也真的是孤单一个人,所以他需要找到支持自己的人,来和自己共治天下。

西汉时期皇帝能找到支持自己的势力有三个:一个是宗室,一个是功臣集团,另一个就是外戚。

这些都是皇帝身边的人,皇帝对他们熟悉,相对来说用着也放心,但这些人对于皇帝也有很大的威胁。

首先来说宗室。

宗室都是皇帝的兄弟、叔伯等人,他们和皇帝有着同样的血统,有着强烈的取皇帝而代之的心理动机,所以在西汉初年发生了七国之乱。

后西汉皇室采取推恩令,逐渐把宗室的力量剥夺了。

再说功臣集团。

功臣的后代们传的时间久了,皇帝对他们也不信任,会慢慢地把他们拿掉。

所以这时皇帝能依靠的唯一力量就是外戚了。

外戚,既和皇帝有着亲密的关系,又没有皇帝的血缘,相对来说对皇帝的威胁小,所以在西汉时期得到非常大的重用。

外戚盛行于汉武帝时期,打败匈奴的大将卫青、霍去病都是外戚。

但后来的历史证明外戚也不靠谱。皇上的妈妈--太后,虽然不会对皇帝有什么危害,但皇帝的舅舅,表哥们却不会那么善良。

终结了西汉王朝的王莽,就是一个大外戚。

但由于当时,皇帝没有找到可靠的支持自己的力量,不得不用外戚。

后来隋炀帝发明了科举制度,找到了一个选拔人才和提供人才的可靠途径,为皇帝找到了另一个可靠的支持力量,逐渐抛弃了对外戚的倚重。

科举制度在唐朝的应用还不是很广泛。

唐朝是科举制度和门阀世袭制度并行。唐朝的很多政府官员并不是来自于科举,而是来自于他们内部的贵族集团。唐太宗的宰相长孙无忌就是长孙皇后的哥哥,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就让他的哥哥杨国忠独揽大权。

所以,在唐朝,外戚和功臣还是皇帝所倚重的力量,但因为有了科举,有了文官,皇帝对他们的依赖变得有限了。

到了宋朝,科技发展,生产力发展,印刷术大力普及,让平民百姓有了读书识字的能力。

于是科举制度在宋朝得到全面的普及和完善。

宋朝的官员基本上都是出身于科举制度的文官,皇帝终于找到了一只自己可以倚重的可靠的力量。

于是宋朝就彻底摆脱了外戚干政。

宋朝虽然也有因皇帝小太后临朝听政的,但往往只是太后一人听政,而没有了庞大的外戚集团干政。

明承宋制(当然,也承了元制)。

明朝立国初年,朱元璋就一直下令在野的文人士大夫出来做官。他大力办学,全力推行科举制度,把文官这一支力量,充分发挥出来,为皇帝所用。

后来朱棣又开辟了任用宦官这一个途径。

于是在明朝,文官和宦官就成了皇帝倚重的两支重要力量。

外戚就靠边站了。

Joey简

Joey简

谢谢悟空哥哥的邀请!

明朝统治两百七十多年,为何没有出现后宫干政,外戚专权?

确切的说,在明朝时期后宫的干政没有前两朝——宋,唐朝那么离谱而已!只因明太祖制订的皇明祖训之功!

何谓此言?



一,皇明祖训的制订和实施,就是一把约束行为规范的利器!

明太祖朱元璋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看到唐朝在历史的风雨中飘零,为了巩固朝庭的皇权权威,以及对子孙的行为品德的训诫!

该书用了整整六年编制,命令礼部刊印成书。

在书卷中,共有十三章。

从皇上到臣子,从后宫到百姓,条条框框,严令规范!

对于后宫,在第八条明文规定:内令。皇后不得干预外政,宫闱当谨内外!

这样的规定,清清楚楚,一代传一代,照章执行!也确实大大降低了后宫干政的机会!



二,既然是祖训,那么一代传一代的执行了!

皇明祖训,虽然是一部家法,但事无巨细,从头至尾,方方面面,清清楚楚的安排,明明文文的规定,仔仔细细的对照,认认真真的执行,确实是非常的标准和规范!

一旦在朝中大臣还是皇亲国戚中,发现有违反的,即按章中规定执行处罚和处理,这样大大提高了皇权的权威,也约束了官员的行为,使之更规范!

就样的皇祖明训,就是悬在朝庭上空一把利器,上至皇上,下至百姓,都得敬畏去遵守和约束!

这也是,朱元璋编写皇祖明训的目的!希望自己的子孙后代照意执行!



由此可见:朱元璋的皇祖明训,确实发挥了很大的作用!也说明了一直在落实!在执行!自然也产生了一定的效果!欢迎关注!古今多少事,都在历史中!我是媚之夭夭!

Brooklyn

Brooklyn

明朝后宫干政还是有的,比如万历皇帝的母后,慈圣皇太后——李氏。

如果没有李氏的鼎力帮助,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和“考成法”怕是很难成功的。

试举两例:

A 凡到上朝之日,李太后五更时就来到明神宗的住处,招呼道:“皇上应该起来了。”下令左右扶明神宗起来坐下,取水为他洗脸,然后领着明神宗乘车而出。明神宗侍奉李太后惟命恭谨,而那些奉李太后之旨的宦官们,往往对他过分挟持管束。有一次,明神宗在西城曲宴上喝多了酒,命内侍唱新曲给他听,内侍推辞说不会,明神宗便取剑要杀内侍,幸亏左右加以劝解,才取笑割去内侍的头发。第二天,李太后听说此事,传话给张居正,让他上疏切谏,并令他为明神宗起草罪己御札。又将明神宗召来罚跪,一一列举他的过错,明神宗哭着请求以后改过才算了结。B 明光宗朱常洛还未被册立为太子时,给事中姜应麟等上疏请求册封太子而被贬谪,李太后听说之后很不以为然。有一天,明神宗到慈宁宫陪侍李太后,李太后便问他不册立太子的原因。明神宗回答:“他是都人之子。”李太后大怒道:“你也是都人之子。”明神宗听后惶恐不已,跪伏在地上不敢起来。原来后宫中叫宫女为“都人”,李太后也是宫女出身,所以她才会这么恼怒。明光宗因此才得以立为太子。

看!连立太子这种权力传承之大事也是太后一言九鼎,不是干政吗?

还有嘉靖皇帝的郑贵妃闹的换立太子之事,也要算一个吧?

不能说,只有吕雉,武则天,慈禧那样的才算干政,她们是抢班夺权,比干政要厉害。

再说了,太监怎么也要算后宫的力量吧!有明一朝,大太监此起彼伏,很严重的后宫干政了!

说到外戚干政专权,不得不说“宗法制度”。

春秋战国一直到秦汉两个帝国,外戚干政比比皆是,史不绝书,为什么?

“宗法制度”是按照血缘关系分配国家权力,以便建立世袭统治的制度。

如果非常注重血缘的话,不免就要非常注重血统,如果太在意血统呢,每一个王侯之家的嫡长子的婚配,也就不会找小门小户了,甚至,王爷不会找侯爷联姻,丢不起那人!

皇太子的婚配怎么办?自然是找全国最厉害,最强大的世家大族联姻了,皇后娘家政治力量本就强大,如此,也就为外戚专权埋下了伏笔。

古今中外,大至国家,小至公司,任何一个权力一定会有力量出来制约他,然后再有一个平衡双方的力量出现。这是规律,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只是这三种力量的呈现方式,负载名字变化多端而已。

春秋秦汉之际,按“宗法制度”运行的社会,作为“大宗”的皇权,其最大潜在敌人是皇权的“小宗”,也就是那些“封王”。

“小宗”们有土地,有人民,还有“合法替补权”,“小宗”众多,作为“大宗”的皇帝反而成了“孤家寡人”,怎么办?媳妇家也是有土地,有人民的世家大族,联合媳妇的娘家呗!毕竟和自己媳妇怎么也算一家人,并且让媳妇家族权力大一点也很安全,因为外戚没有“合法替补权‘!

外戚再怎么专权,他也替补不了皇权,无知者王莽冒天下大不韪,天下共击之!

历史在发展,三方力量都在总结斗争经验。

到了朱元璋,世家大族早已灰风烟灭,不能成为政治力量了。代理皇权统治万民的是“士大夫”阶层,“士大夫”阶层选出了官僚集团来制约皇权。

朱元璋屁民出身,马皇后一个孤女,娘家也没人。不过朱元璋非常能干,发挥劳模精神,一人之力顶住了官僚集团们的轮番进攻,但也杀的“官不聊生”。

朱元璋时期的社会权力互相制约,竟然没有第三方缓冲,只算是一个特例。

后来嘛!大家都知道了,朱元璋的子孙们顶不住官僚的进攻,他们引入了帮手,在后宫里面办起了学校,太监们竟然可以识字有文化了。

一个一个的可怜太监做为注定不得好死的第三方缓冲力量出现了。




xiaonan

xiaonan

在历史上,有很多帝王都是因为受到后宫、外戚专权的影响而导致丢失了皇位,后宫前朝盘根错节的情况屡见不鲜,很多帝王虽然想要杜绝但是却没有任何办法,所以朱元璋认识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之后,在建立明朝时就严令禁止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问题出现。但是说到容易做到难,为此朱元璋想到了一些办法来彻底这些弊端。

1、 选择平民出身的女子入宫

很多帝王之所以会看重后宫嫔妃们的出身,就是希望利用她们的家世来进行利益捆绑,这样就可以稳定自己的朝政,同时也可以牵制前朝。但是这种做其实是一种双刃剑,在帝王想要牵制前朝的同时,其实帝王自身也受到了前朝的牵制,有些有野心有抱负的臣子会利用自己的女儿来提高声望,并一步步窜去朝政。朱元璋因为看过很多血淋淋的历史,所以对这些历史过往心有体会,他不想重蹈覆辙,就下令选择平民出身的女子入宫,在挑选嫔妃的时候大臣们所进献的美女也 被皇帝拒之门外,这样做就从根本上杜绝了后宫干政外戚专权的问题。

2、 禁止男子入后宫

后宫的嫔妃们平日子不能随意出宫,所以在一些朝代,有的帝王为了讨好嫔妃,会给予她们一些特权,例如让家中的亲眷入宫来探望,这个时候有的嫔妃的父亲兄弟也会一起入宫来探望。这些情况在朱元璋眼中也是十分严重的问题,如果嫔妃们有意无意透露了一些帝王的信息,就可以会埋下祸患,所以朱元璋为了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他就下令,不允许任何男子入宫,就连御医给嫔妃们看病都不能入内,只能描述具体病症来下药方。

3、 前朝官员监视

当然在朱元璋这样的铁腕治理下,后宫嫔妃们即便想要有干政的想法也不敢,但是其他帝王登基后就不好说了,所以为了避免日后有嫔妃们依靠家族实力来夺权,朱元璋开始重视朝堂上 文官集团的监控能力。借助这些文官集团可以对前朝后宫有一定的监视作用,也可以避免由于嫔妃干政外戚专权而引发的篡位问题,可以说朱元璋在位期间殚精竭虑,也考虑到了很多,也因为他顾虑周全,让明朝二百多年间未曾出现过嫔妃、外戚祸乱朝政的情况出现。

Colin

Coli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