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古代的地名转换成现今的地名
机智无比的杰西西
古代叫 广陵的地名非常多.最出名的后改名扬州.故城江苏江都县东北.徙治淮阴,在今江苏淮阴县东南五十里,东晋复移今江都县治
广陵城
1,在河北省文安县西北十二里,与新镇县接界,宋时聚粮于此,以守益津关。
2,今河南息县治,本汉新息县地,后魏置广陵郡,梁克之,仍为郡,自后常为兵争之地,北周拔广陵,遂移新息县于此,改置息州,郡废。
广陵郡
汉广陵国,后汉改郡,治广陵,故城在今江苏江都县东北,晋初徙治淮阴,在今江苏淮阴县东南五十里,东晋复移今江都县治,隋置扬州,又改曰江都郡,唐复扬州,改为广陵郡,又改曰扬州,宋曰扬州广陵郡,后废。
广陵县
六国时楚地,楚怀王十年城广陵,秦置广陵县,晋为广陵郡治,故城在今江苏江都县东北,后移今江都县治,隋改邗江,又改江阳,南唐复名广陵,宋省入江都。
南朝宋,今阙,当在江苏境。
广陵镇
金置,在今山东寿县县东北三十里。
在江苏泰兴县东南,有桥跨界河上,桥南即靖江县地。
南朝宋置,今阙,当在广西境。
五代晋置,辽因之,金改曰广灵。即今山西广灵县治。
夏木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春秋末,吴于此凿邗沟,以通江淮,争霸中原。秦置县,西汉设广陵国,东汉改为广陵郡,以广陵县为治所,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曹魏设郡,移治淮阴。吴置广陵县于今扬州。西晋沿魏设广陵郡,隶徐州。初治淮阴,后移治射阳(今江苏宝应东)。东晋还治。广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城南四十里江滨有瓜洲镇,系扬子江中之沙碛,因其状如瓜而得名。长江自西北六合县流入,南对丹徒县之京口,两城隔江而对,南北呼应,共同构成拱卫上游京都建康的重镇。江面原阔四十里,后逐渐狭窄,至南北朝后期只阔二十里左右。东晋谢安镇广陵时,于城东二十里筑垒,名曰新城。新城北二十里有埭,是谢安为挡水在邵伯湖边所修的土坝。后人将谢安比作周代燕国的召伯,称此埭为邵伯埭。 魏文帝曹丕于黄初六年(225)伐吴,登广陵故城,临江叹曰:“天所以限南北也。”东晋时,以广陵控接三齐,青、兖二州刺史皆镇于此。咸和二年(327),苏峻、祖约之乱爆发,时郗鉴以都督青、兖二州诸军事、兖州刺史加领徐州刺史镇广陵,遂自广陵起兵平乱。太元二年 (377),谢玄为南兖州刺史,将南兖州军府从京口移至广陵,召募侨民组建北府兵。东晋南朝,因中原乱离,流民南渡,常置侨州郡于广陵。宋元嘉八年(431)于广陵郡置南兖州,齐、梁沿袭。北齐改为东广州,陈朝恢复为南兖州。北周灭北齐后改为吴州,仍为军事重镇,设置总管统领。隋初为扬州,置总管府,后改为江都郡,太守秩与京尹同。隋炀帝杨广数至江都,欲迁都于此。唐时先后改为兖州、邗州、扬州,后又改为广陵郡。
兖州地处鲁西南平原,东仰“三孔”,北瞻泰山,南望微山湖,西望水泊梁山,素有“东文、西武、北岱、南湖”之称,是山东省鲁西南大都市的经济中心。总面积651平方公里,耕地60万亩,人口60万,辖10镇2个街道办事处,492个行政村,30个居民委员会。2002年在全国县域社会经济综合发展指数和区域经济基本竞争力排序中,分别列第60位和第54位。
又广陵散,又名广陵止息。是古代一首大型琴曲,它是我国著名十大古曲之一
“广陵”是扬州的古称,“散”是操、引乐曲的意思,广陵散的标题说明这是一首流行于古代广陵地区的琴曲。这是我国古代的一首大型器乐作品,它萌芽于秦、汉时期,其名称记载最早见于魏应璩与刘孔才书:“听广陵之清散”。到魏、晋时期它已逐渐成形定稿。随后曾一度流失,后人在明代宫廷的《神奇秘谱》中发现它,再重新整理,才有了我们现在听到的广陵散。琴曲的内容据说是讲述战国时期聂政为父报仇,刺杀韩王的故事。
Felix_Shenyang
广陵:即扬州
在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广陵指扬州。
东方俊文化
魏晋南北朝时期长江北岸重要都市和军事重镇,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
广陵郡辖境相当今江苏、安徽交界的洪泽湖和六合以东,泗阳、宝应、灌南以南,串场河以西,长江以北地区。
carolyncatty
故址在今江苏扬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