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梁羽生和金庸先生对武侠的贡献?

hotaruusaki
梁羽生是位新派武侠小说家,另辟路径,对后来新武侠影响大。但与前辈还珠,白羽,王度卢,朱贞木等各有所长,并不能以上风之势相压。金庸武侠只是借用武侠范畴,严格说并不是武侠,也不是小说,是集中华近三千年来文化精华与西方文化的合成,而回归中华原生文化为主,是一种思想,不违西方现代文明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以金氏小说可以和古今中外小说相比,但别人的武侠就不能。因为范围不一样。当然,金庸小说在武侠小说类比较是最多的,一定用某家与之相较高下,适足以见笑,这不止是萤火与日月争辉的事。

啊汤123
梁羽生是开风气者,他出道比金庸早,成名比金庸早,更早地开创了武侠小说这个门类。但梁羽生为人太过正直,以至于近乎迂腐,小说中人物形象千篇一律,武功也动辄细致入微,很多时候让人看了头大。金庸是发扬光大者,他成就比梁羽生高,当然,这也是站在梁羽生肩膀上取得的成就。文笔更精湛,人物形象更丰满,小说中还融入了历史,文化,宗教等多种元素,把武侠小说推上新高峰。除了剑走偏锋的古龙能从另一个角度跟金庸较量一下,其他人是难以望其项背了。

文扬四海
说到二老,金庸老先生曾经说过,梁羽生先生的作品像煮在壶里的茶,要人慢慢品,细细看。梁先生对于爱情的描述一定是超越金庸和古龙的,文章写的非常细腻,而金庸注重武武打效果,什么空手入白刃,鹞子翻身,武打效果可以说是酣畅淋漓,意犹未尽。二老各有千秋,都是顶级的武林泰斗。

ASKASK
应该说是对武侠小说的贡献!
在民间,梁羽生远没有金庸名气大!毫不夸张的讲,金庸影响了整整一代人。八十年代初,大陆刚刚改革开放,什么事物都感觉很新鲜,以往的人们读厌倦了四书五经,看够了样板戏,也背烦了语录,金庸的武侠小说一引进内地,如惊天一雷般轰醒了大地,如一股春风吹来,人们争相传看,如痴如醉。像打开了潘多拉盒子一样,记得我那时都打手电筒在被窝里看(因为还不通电),甚至饭都不想吃,也掀起了武术热,知道了降龙十八掌、铁掌水上漂、一阳指、蛤蟆功等,也熟悉了许多英雄人物。
后来,金庸的小说改编的电视剧蜂蛹而入,更是掀起一场金庸武侠热,像射雕英雄传,天龙八部,侠客行,鹿鼎记等,当然,最有名的还是天龙与射雕,可以说,金庸的武侠小说影响巨大,直到现在,电视剧还在翻拍!我想,没有其他作家的作品能像金庸的小说这样有影响力!
与金庸相比,梁羽生的影响力就逊色了不少。主要是白发魔女传与七剑下天山等,个人认为,梁的作品有天马行空般的联想,写爱情与矛盾,对武功路数描写不足。而金的作品以历史事件插入故事,紧紧围绕主线展开,有家国情怀,且故事中的好多情节是有历史依据的,对于细节的描写也是非常成功的,而且创造了许多的武功招数,如降龙十八掌,一阳指,打狗棒法等等,对人物形象丰满的介绍更是不凡,塑造了很多经典的人物,如郭靖黄蓉杨过,东邪西毒南帝北丐等等等等,可以说是十分成功!

baseman
武侠三大宗师:金庸、古龙、梁羽生,向来把梁羽生排在第三。相比之下,梁羽生确实没有金庸和古龙那么脑洞奇开,好像没有特别的惊喜,但说金庸深受梁羽生的影响、古龙深受金庸的影响一点不夸张,这并不是媒体揣摩,而是他们自己承认的事实。在梁羽生以前,武侠小说沉寂了好久时间,因为太极拳和白鹤门在澳门比武引起巨大轰动,梁羽生写了一部一部武侠小说《龙虎斗京华》大受欢迎,金庸知道以后,才为他的明报销量写武侠的。古龙在他的小说“禊子”说过:他早期看过还珠楼主、白宫羽等人的武侠小说,但对他影响对大的是金庸小说,如果他的枕边有十本金庸小说他只看完九本,那他绝对睡不着。如果把新派武侠小说比作一座山峰,梁羽生不是爬到山峰最高的人,但梁羽生是爬上山峰的开路人;金庸则是顺着路口爬到了顶峰,但没人看见他是是怎么爬的;古龙则是爬往山峰的路程、蜿蜒曲折。

yingjie
梁羽生指出写好武侠小说 ,作者只有具备相当的历史、地理、民俗、宗教等等知识,并有相当的艺术手段、古文底子,而且还要懂得中国武术的三招两式,才能期望成功 。 撰写者的创作态度应当端正。他在1977年应新加坡写作人协会的邀情作演讲时,介绍了自己创作武侠小说所作的努力:一是努力反映某一时代的历史真实;二是着力塑造人物的性格;三是力求加强作品的艺术感染力。他对武侠小说的态度仍是明智的、公允的。

戒烟的蚂蚁

我&是乌龟

太连清

Caddie李霓
梁先生是新派武侠小说的开山鼻祖,这个是公认的,其中至少有五部是杰作,创造了至少几十个有生命力和鲜明特点的人物形象,作为小说家,这是他进入文学史的通行证。在语体上融和了中国古典诗词的特点,具备了一定的典雅和风流,让武侠小说成为文人创作而不是坊间故事会。让武侠小说和历史联姻,把戏说历史和武侠风光合为一体,大大地扩展了武侠小说的表现范围和故事魅力,同时也提升了武侠小说的文化品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