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注释说,画得不像,还有说画得不生动,还有说,以前的画家已经画了不少,他们都画得非常精彩,言下之意,就是说,今天就看曹霸画得怎么样了,到底哪个解释比较好?
杜甫在《丹青引》里有一句诗“画工如山貌不同”,很多解释差别挺大的,应该怎样理解?
最新跟帖

林_佩君
网上的解释是错的!无论怎么解释,这一句都是褒义。结合后面的诗文来看,这一句肯定是褒义,而且用了对比和递进的手法。其大意就是,之前的那些画家画得已经非常好了,但是“您画得更好”。我们不妨来细看一下。“开元之中常引见……英姿飒爽来酣战”,这几句是说当年曹霸(就是诗中的画家)当年凭卓越的画技深受帝王赏识,并且被委以重任。为凌烟阁的功臣画像进行修缮和补色,而且经过“您”的再创作之后,那些功臣的样貌更加栩栩如生了。“先帝御马五花骢,画工如山貌不同”。翻一翻网上现有的译文,发现几乎都是同一篇,并且都不约而同是忽略了一个解释,而这个解释正是造成题主困惑的原因。画工在这一句里是什么意思?画工至少有两种解释。画工解释一,即古代以绘画为职业之人,或是画家,或是画匠。比如王涣惆怅诗中有“紫台月落关山晓,肠断君恩信画工”一句,这个画工指的就是画家,也称画师。画工解释二,表示绘画艺术超群,即绘画水平高超。比如黄庭坚次韵和台源诸篇有一句“造物成形妙画工,地形咫尺远连空”。那么,在这一句里,应当是哪一种解释呢?画工如山貌不同。如果画工指的是人,人岂如山?如果形容数量之多,也不可能用山来比喻,而且还画得与原貌不同。通过打击别人来抬高目标,于情于理都不符合,杜公可是写过不少观画诗的,若是逢画必贬他人抬对方,诗圣杜甫岂不成了虚伪小人?那么,第二种解释可行么?差一点就完美契合!这个貌不同指的是山形山势,角度不同气韵不同,颇有些“横看成岭侧成峰“的韵味,所以,指的是不同画师的画法各有千秋,各有不同。但是,问题随之而出现了,如果做绘画水平解释,便失去了“之前或曾经的那些画家”这个含义,不是么?如果画工做画家解释,那么就是(以前的)画家,(画此马时所体现的风)貌不同,如(不同角度看)山。如果画工做画技解释,那么就是(以前的)画法,(画此马)不同(的角度和风)貌,如(不同角度看)山。结果突然间出来了!这个貌不同,指的山,而不是画工。所以,网上的解释是错的!貌不同不是指画得不好,而是指观察角度不同,所以展现出了不同的神骏。那么,画工倒底是哪一种解释呢?个人倾向于画技,因为后面毕竟是“山貌不同”。所以,这一句,正确的解释如下以前的画工已经画出了五花骢各种不同的神骏,就像用不同角度去看一座山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