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陆游等描述酷暑的诗句?
有哪些古代诗人如李白、杜甫、陆游等描述酷暑的诗句?
最新跟帖

海风
比起题主说的这几位诗人的诗,我更喜欢白居易的一首观刈麦,描写的就是酷暑下田间劳作的情形,诗文如下: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妇姑荷箪食,童稚携壶浆,相随饷田去,丁壮在南冈。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复有贫妇人,抱子在其旁,右手秉遗穗,左臂悬敝筐。听其相顾言,闻者为悲伤。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今我何功德,曾不事农桑。吏禄三百石,岁晏有余粮,念此私自愧,尽日不能忘。这首诗的前四句,交代了时间和夏日里忙于收割的农民们。接着作者用“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四句,描写了天气酷热的程度。在田里收割的农民,双脚受地面的热气熏蒸,脊背上受到炎热阳光的烘烤,上面如火烤,脚下如蒸笼,即使他们精疲力竭,但是仿佛不知天气如此之炎热,只是珍惜夏日天长,用尽一切力量挥舞着镰刀,一路向前收割,似乎完全忘记了炎热,这真像是“虎口夺粮”,时间必须抓紧。人们如此竭力苦干,怕浪费一点时间,可见他们对即将到手的粮食的珍惜程度。诗里的“惜”字,用得非常绝妙,它用一种违背人之常情的写法,来突出人们急于收割的情态。这和作者写的另一篇卖炭翁的诗里,有一句“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其中的“愿”字,突出了卖炭翁身上正冷,却希望天气再冷一点,好让他烧的炭能好卖一些的尽情,这一处“愿”字的用法,与“惜”字的用法,有异曲同工之妙。在夏天炎热的天气里,人们能不出屋就不出屋,即使走出房间,也会躲在树荫下乘凉,可是农民却在最热的天气,冒着酷暑在田轩挥汗如雨,只想趁夏日天长一点,好让他们多干一点儿活。如此辛苦收割庄稼,能换来好的生活吗?答案是否定的。接着作者写到了丰收年景下的农民,将要面对“家田输税尽,拾此充饥肠”的悲惨局面。此情此景让作者产生了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在诗的最后他发表议论,也表达出作者的惭愧之情,这是对整个官僚贵族阶层不劳而获的批评和自嘲。因为我熟知这首诗的背景和内容,所以对诗里想表达的情感特别理解。一想它,首先就会想到“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的酷暑情形。

高小天儿
热起来大家的感受恐怕是一样的吧?那些我们仰慕的古代大诗人是怎样度过酷暑的呢?李白,最原始最洒脱的解暑法李白的这首 夏日山中,穿越了千年,把唐朝的炎热带到了现代:懒摇白羽扇, 裸袒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 露顶洒松风。李白就是李白,人家消暑的方法也是那么洒脱:跑到山中树林里“裸袒”,把衣服都脱了。即使是思想开放的现代社会,即使在深山老林,恐怕也没有几个人能放的那么开吧?而且把头上的头巾也解开了。反正是山林,也就不管衣冠不整了。看看,这天,把我们的大诗人李白热的成啥样了?心静自然凉。看看诗佛王维的禅定解暑法: 苦热行 王维 赤日满天地,火云成山岳。草木尽焦卷,川泽皆竭涸。 轻纨觉衣重,密树苦阴薄。 莞簟不可近,絺绤再三濯。 思出宇宙外,旷然在寥廓。 长风万里来,江海荡烦浊。 却顾身为患,始知心未觉。 忽入甘露门,宛然清凉乐。天还是够热。草木都焦枯了,河水都干涸了,在薄的衣服穿到身上,都觉得很厚,在密的树林都不觉得阴凉。凉席凉枕热的人都不想靠近,不停的打湿擦汗的毛巾来降温。但人家王维不愧为佛家弟子,坐在那里,想到宇宙,宇宙之外,一下子清风徐来,海风扑面,哪里还有什么酷暑?没空调的日子,学学王维?就不知有没有王维的佛家慧根?老实人杜甫,强忍无奈老实人杜甫,既没有李白的洒脱,也没有王维的禅定,只好苦熬了早秋苦热堆案相仍 杜甫 七月六日苦炎蒸, 对食暂餐还不能。 常愁夜来皆是蝎, 况乃秋后转多蝇。 束带发狂欲大叫, 簿书何急来相仍。 南望青松架短壑, 安得赤脚踏层冰。天热吃不下饭,晚上睡觉还有蝎子捣乱,苍蝇蚊子也不闲着;要上班,衣带还要勒的紧紧的,老实人杜甫都忍不住想要大喊大叫几声了:“还让不让人活了!”喊归喊,生活依旧。只好意淫:有两块冰踏到脚底,那该多凉快呀?坐在空调房中,同情老杜!解暑还是“心静自然凉”,看看白居易的心得体会吧白居易在一个苦热天,去看好友恒寂禅师,却发现:苦热题恒寂师禅室 白居易 人人避暑走如狂,独有禅师不出房。可是禅房无热到,但能心静即身凉白居易的这个发现很重要,以至于直到今天,有人喊热,就有人立即提醒:心静自然凉。酷热是魔鬼,魔高一尺,自有佛家的禅理来降服它:心静自然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