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站错队被流放,杜甫为什么敢连写三首诗赠李白?

这三首诗是天末怀李白,梦李白其一,其二,都是表达对李白的关切和安慰,还有为李白鸣冤。见每日一送(天末怀李白):把最美的诗歌送给你——致崔永元
天末怀李白---杜甫
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文章憎命达,魑魅喜人过。
应共冤魂语,投诗赠汨罗。
每日一送(梦李白):把最美的诗歌送给你——致崔永元
杏林书苑
梦李白(其一)---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每日一送(梦李白其二):把最美的诗歌送给你——致崔永元
梦李白(其二)---杜甫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提到的作品

[作品]长恨歌

《长恨歌》讲述了一个女人四十年的情与爱,被一枝细腻而绚烂的笔写得哀婉动人,其中交织着上海这所大都市从四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沧海桑田的变迁。生活在上海弄堂里的女人沉垒了无数理想、幻灭、躁动和怨望,她们对情与...

王安忆

最新跟帖
Wangkee

Wangkee

我们应该为杜甫的大胆写诗而点赞,这反映了三方面问题,第一,李白的人格魅力无敌。第二,反映了杜甫光明磊落的性格。第三,展示了李杜之间的伟大友谊。我们不能以今天的观点去揣测古人,唐朝是我国最开放的时代,人们言论自由,可以随意发表自己的观点。唐朝不像清朝一样,有黑暗的文字狱,动不动就杀头。白居易还可以写《长恨歌》呢,描写唐玄宗李隆基的荒淫误国。白居易不但没有被杀头,反而得到了皇帝的赞扬。同白居易比起来,杜甫真的是小巫见大巫。李白和杜甫,是我国诗歌史上的双子星座,李白人格魅力无敌,给杜甫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毕竟当时,李白名满天下,杜甫却不出名。杜甫跟了李白一段时间之后,诗歌水平突飞猛进。可以说李白是杜甫的老师,是对杜甫一生影响最大的人。杜甫属于儒家,一生为国为民,拥有光明磊落的性格。即使李白成为阶下囚,杜甫依然很敬仰他,敢于写诗怀念李白,恰恰说明了杜甫的伟大人格。但是这个时候,同样是李白好朋友的高适,不知道哪里去了。也许是怕连累自己,影响自己的前程吧。患难见真情,杜甫和高适,孰优孰劣,一眼便知。杜甫写下情真意切的三首诗来怀念李白,表达了杜甫对李白的真挚友谊。杜甫可以说是李白的生死一知己,杜甫的“千秋万世名,寂寞身后事”恰如其分、精准地评价了李白的一生。
囧羊羊

囧羊羊

从诗题来看,并没有证据表明这三首诗是赠给李白的。更有可能是作者自己感慨而已。还有这关崔永元嘛事?
巨子

巨子

杜公对所有人都是真心的!杜公是李白的粉丝,而且在杜公毫无名声之时,与李白相遇,李白不以为意,折节下交,并且与之同游。第二次相聚也是如此,而且李白还写过诗调侃过杜甫写诗过于拘谨。对于杜甫而言,李白是杜甫青春时光里为数不多的鲜明记忆,同游同吃同睡同诗,何况李白是那么大的一个诗人!对于杜甫而言,李白是他朋友圈里最光芒万丈的那一个。而且性格还是那样鲜明,对于杜公的回忆是致命的。在杜公晚年做工部员外郎时(其实就是一个闲职,算是一个不做事的幕僚),房相因为政治原因被关了起来,杜甫偏偏还要上书去搭救,一个小书生去救一个没有什么往来的权臣,也就杜公都做出这事来!杜公的字典里,没有权衡得失一说,只有应当做,或不应当做!哪怕不是李白,哪怕只是普通的朋友,杜甫都会为之叫屈!何况李白?!杜甫在诗中别说为朋友叫屈,戏谏皇上及权臣的诗更多,比如那一首”赏应歌杕杜,归及荐樱桃“,直接就是赋诗说战争刚结束,不要过于封赏,又劳民伤财云云。一点事儿都没有!为什么!因为杜公没有名气,更因为杜公官儿太小对于老虎而言,谁会在意一只蚂蚁在远处张牙舞爪呢?他们没有想到,也永远也不会想到,这个没有名气,没有光环,官儿又太小的老头,后来竟然超越了所有帝王,一步成圣!他们更没有想到,这个一身是病,一生受苦,一世磨雄的的老头,竟然让后人所有文人集体膜拜,誓死捍卫,以灵魂相随!当然,他们更不会想到,在千年之后,会有人对着这个一生忠信仁义,爱国不屈,饱经沧桑的老人进行各种恶搞,成为文化领域中的奇耻大辱。
Vivian_小羊

Vivian_小羊

谢杏林书苑师友邀! 杜甫作怀、梦李白诗的背景和心情就不重复了,因为这无关题意,就题眼“敢”字解释几句。 一般人因受现代教育的灌输,思维固化,自觉不自觉地认为古代封建专制,帝王独裁,普天之下,一个声音;杜甫这样一个做过实授拾遗、挂名工部的有名诗人怎么敢为朝庭流放的钦犯一一李白鸣不平呢,他就不怕招祸吗? 其实这是个误会,帝王虽然任意杀伐,但主要针对的是威胁皇权的重臣,一般官员和普通民众根本没时间(也无条件)理你。在某种程度上,古代的人不但在言论上,而且在行为上较现代人更为自由,诗文传播不经审查,自由迁徏不受限制,随时建房无须办证,天高皇帝远;再说朝庭就那么几个部门,全国数得过来的几个官员,想管也管不过来。 还有一个主要原因, 大唐是一个包容开放的时代(言论禁锢肇始于宋之程朱理学,至满清达到极端)。白居易就有“汉皇重色思倾国”,元稹有“关中小儿坏纪纲”,“朝庭渐渐由妃子,禄山宫中养着儿”等等讽刺抨击唐玄宗,杨国忠,杨贵妃的诗句(这类例子比比皆是)。对当朝在世大臣公开批评的诗文就更多,并无一人受追究,而这些作者多是在册官员。知道了这些,就明白杜甫为什么“敢”了。
^_^云ǒ

^_^云ǒ

李白获罪被流放,许多人都避之不及,偏偏杜甫顶烟上,连写三首诗赠李白。杜甫这样做,可以归纳以下几点原因:一是杜甫敬佩李白,惜爱李白,惺惺相惜,二人情谊深厚。对李白被流放愤慲不平。二是杜甫不怕朝庭追究,敢为朋友鸣不平。这既是杜甫的侠义之举,也是杜甫的最大弱点,不善于保护自己。同是李白好友的高适当时正身居高位,为自保,对李白既不出手相救,也不发一言。人在危难之时,谁是真朋友,谁是假朋友,立马可判。三是大唐朝胸怀博大,当时尽管天下大乱,但大唐容人之风尚在,同情罪犯,说些过头话,概不予追究。这是杜甫敢于写诗赞颂李白的重要前提。四是杜甫的这种行为作风,故然得不到朝庭的重用,允许你杜甫随便写诗,但不能给你官做,让你做官你也做不好。杜甫连“左拾遗”这样的小官不也没干好吗。不得志,也是杜甫写诗赞颂李白的一个重要原因。都不得志,同命相联。以上四点应当是在李白获罪流放的情况下,杜甫敢于连写三首诗赠李白的主要原因。仅供参考。
coffee2in1

coffee2in1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