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描绘了自己幼子饿死的情节。"入门闻号啕,幼子饿已卒。"
杜甫明明有官职,为何却饿死了小儿子?
最新跟帖
夕阳箫鼓
杜甫真的是一个苦命的人,他一生穷困潦倒,仕途不顺,命运多舛,艰难度日。可以说是古代穷困诗人的一个缩影。而正是因为他穷困的生活让他的儿子饿死家中。真是悲剧!杜甫的一生杜甫可以说见证了唐朝由盛到衰的过程,他本人更是在唐代的衰败中漂泊不定,碌碌无为,艰难生存,正是因为他对于民间疾苦感受颇深,这才写出了“三吏三别”在内的反映当时人们艰苦生活的诗句。而青年的杜甫和他老年时期是不同的。青年时期的杜甫胸怀“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大志,可是四五十岁仍然不被重用只得感叹“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纵观杜甫的一生,入仕极为不顺。多次考取功名不得。这和当时朝廷的环境有很大关系。当时权相李林甫当道,让很多有志名士都不得入仕,杜甫也在其中。凭才识不得重用,只得向他人献赋,可是客居十年仍然不被重用。天宝十年,玄宗举行三大庆典,杜甫献大礼赋这才得到玄宗赏识,生活稍有改变,命待制在集贤院,然而仅得“参列选序”资格,等候分配,因主试者仍为李林甫所以没有得到官职。碌碌无为四年,这才得到一个河西尉这种小官,但杜甫不愿意任此“不作河西尉,凄凉为折腰”的官职,朝廷就将之改任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低阶官职,负责看守兵甲器杖,管理门禁锁钥)。杜甫因已年四十四,至长安也十年有余,为生计而接受了这所学无用之职。可是同年十一月回乡省家,在门外听到房里哭声,原来是小儿子被饿死了!想想杜甫在长安呆了十年,可是不被重用,没办法,杜甫也要生活,只能担任这个官职。可是为什么担任官职的杜甫,其儿子还是被饿死了呢?小儿子饿死原因北暮认为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有很大的关系!他担任兵器库的管事时间并不是很长,客居长安十年本身日子过得也很辛苦,自己的日子估计活不下去了。好不容易得了个官职领了几个月俸禄(估计也不多,唐朝已经衰败,能给兵器库管事给多少俸禄?)杜甫带着这些俸禄回到家准备改善一下家里的伙食,可是回去后小儿子已经饿死了!社会把人杀死根本不需要动刀剑,它会指使生活去干!杜甫命运后续这个血淋淋的现实摆在杜甫的面前。他还来不及悲伤,安史之乱爆发,他开始了自己的流亡之路。后来站队唐肃宗,这才得到了唐肃宗的赏识,被封为左拾遗,可是好景不长!因为房琯事件而两次被贬!不久,安史之乱的叛军又与唐军发生大战,唐军大败,他又开始逃亡,在这期间他写出了“三吏三别”等著名诗歌,反映战争对于百姓的影响。后来被人举荐工部员外郎,不久辞官回家。居住于杜甫草堂,生活困苦,草堂破败,风雨不遮!杜甫和妻子孩子生活苦不堪言,难以为继。他在诗中写到“痴儿不知父子礼,叫怒索饭啼东门。”意思是,孩子饿的已经不知道父子礼节,在东门叫嚷着要吃饭。面对此情此景,他写下了著名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自己生活困苦仍然在诗中说,“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大历五年(770年),臧玠在潭州作乱,杜甫又逃往衡州,原打算再往郴州投靠舅父崔湋,但行到耒阳,遇江水暴涨,只得停泊方田驿,五天没吃到东西,幸亏县令聂某派人送来酒肉而得救。后来杜甫由耒阳到郴州,需逆流而上二百多里,这时洪水又未退,杜甫原一心要北归,这时便改变计划,顺流而下,折回潭州。大历五年(770年)冬,杜甫在由潭州往岳阳的一条小船上去世。 时年五十九岁。杜甫赞颂困苦的一生,艰难的一生,伟大的一生。你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做不屈的命运,你让人们知道了生活打不败一个伟大的巨人。杜甫,一个生不逢时,一个被人敬仰的人!我是北暮无泪,喜欢我的回答就点赞关注吧!
_BoA.'
杜甫那会正在打仗吧,生活在唐朝由盛转衰的时候,唐玄宗后期政治腐败,导致杜甫生活贫困潦倒。其次,杜甫的官职很小,赐的河西尉,因为他不愿意做改成右卫率府兵曹参军,也是个小官,在长安待了好多年为了生计接受的这个官职,天宝十四年十一月回乡,进门就听到家里哭,原来是他小儿子给饿死了,就长安十年的感受和沿途见闻,写成著名的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也就是问题中的那首诗。
crazyelodie
不太了解杜甫的生平,不过从前面几位答友的回答中也略晓一二了。对于文人,我向来是没什么太多好感的。文人有才不否认,但能把家里老小照顾好,尽好自己丈夫本分的人太少了。男人再如何事业成功,但人品欠缺,家庭照顾不周甚至不闻不问的人,也是难瞧上的。
wzlyleei
那时候又没有版权费,写那么多诗又没有稿费。全靠俸禄撑着。杜甫他当过的最大的官是左拾遗。“拾遗”是什么意思呢?就是捡起遗漏东西的意思。指出皇帝政策决策的失误。是个七八品的小官。俸禄只有五石到七石的样子。他却要养育两子一女和老婆。生活可以说是非常贫困潦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