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和李白真的只见过一面吗?

李白,字太白,浪漫主义诗人,被称为"诗仙",杜甫,字子美,现实主义诗人,被称为"诗圣",两位顶级诗人曾有一面之交,李白当时44岁,比杜甫大11岁,他们志气向投,情手同足,相传同睡一席,但很快分手,从此史料再无记载二人相遇,其友谊堪比俞伯牙和钟子期!此后两位大诗人真的没有再见面了吗?
(仙圣幸而初结识,一识既短情犹长)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两只小兔在路上

两只小兔在路上

据段炳昌先生著世界名人传记丛书《杜甫》记载,唐天宝三年(公元774年),杜甫在洛阳遇到李白。当时李白因遭遇谗毁,被唐玄宗“赐金”“诏许还山”,即被排挤,被要求离开长安。李白满怀愤懑,从长安来到洛阳。杜甫写了一首赠李白。和李白见面后,两人决定一道去漫游。他们在梁宋漫游时,诗人高适加入他们的行列。虽然李白、高适才华很高,当时又都诗名远播,年龄也比杜甫大得多(李白大杜甫11岁,高适大杜甫10岁),但他们都很喜欢这位“小朋友”。他们三人都满腹才华,心比天高,又都怀才不遇,镇日出入酒店,痛饮畅谈,还乘着酒兴,四处登高远望。次年,高适去南方,李杜北上。李白到了齐州紫极宫,杜甫拜见了北海太守李邕。秋天,杜甫到了兖州,李白也从任城来到兖州,与杜甫会合。这是李杜的第二次见面,杜甫又写了一首诗赠李白。他们一起痛饮狂歌,寻访隐士,最后杜甫决定去长安,李白则要去南方。李白写了一首诗送给杜甫,记述了两个人一起漫游的生活,希望有朝一日能够重逢。分别后不久,李白在沙丘(今山东临清)又写了一首诗怀念杜甫,说思念之情犹如浩荡的汶水,奔流不息。两人分别以后,再也没有机会见面,但杜甫一直挂念李白,写了不少诗,李白被流放,杜甫更是忧心忡忡。中国文学史上两大诗人结伴漫游的经历和深厚友谊,成为文化史上的一段佳话。杜甫对友谊的忠诚,与他对国家命运、民间疾苦的关切一样,体现出他品质的高贵。他的人生是悲惨的,他的动人的诗篇却让人看到友谊、亲情、善良、忠诚、正直、坚毅、仁爱这些人类精神文明的永恒价值,具有超越时代和地域的意义。
小夭

小夭

谢友邀!留下的记述有一次,而按当时礼尚往来的时代语境,可能不会只见过一次。知音难求,诗仙诗圣,有生之年,互相仰慕,一段时间不见,必然非常想念,他们当时也有相会的条件。即使李白仙逝后,杜甫依然念念不忘,记得早年曾看过有关记述,时长日久,现在已模糊,不记得出处了,很抱歉!天宝三年(744年),李杜初会于洛阳,既成莫逆之交,陶然共忘机,携手同游。有生之年,杜甫共写过十首怀念李白的作品,现转载梦李白两首,其一: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魂来枫林青,魂返关塞黑。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这是乾元元年(758年),李白因参加永王幕府而受牵连,被流放夜郎。二年春,至巫山遇赦,由于战乱交通阻塞,音讯不畅,杜甫不知李白此时处境,悲恻伤心,积思成梦而作。古时一旦被流放,山远水长,一去莫测,所以古人将生离与死别,视为同等两大痛事。杜甫此诗,极写对至友的牵挂伤痛,反映出二人情谊的深厚!志兮天下事,壮志难酬,身世浮沉,夜雨打萍,惨别于乱,见时已难!物换星移几度秋,知音无觅处,759年秋,杜甫又作其二: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告归常局促,苦道来不易。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冠盖满京华,斯人独憔悴。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功名自古由天定,非人磨墨墨磨人,身被西风误,落叶满长安,楼台烟雨中,雁飞残月天!夜寒空替国流泪,蜀道难越碍行路,拄杖落手心茫然,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依树听流泉,月下寄愁心,伤往事,写新愁,诉平生不得志……李杜诗歌耀千古,光焰万丈长,诗篇万口传!平生未展眉,唐风旧相识,陋室又翻书,了却一段香……
eliane

eliane

并非如此。李白因为杜甫父亲的原因,与杜甫相识,皆有相见恨晚之感。后因李白入宫,却未遭重用,惹得杜甫也心生不满,同情李白的遭遇。而二人作为知己朋友,经常一起游山玩水,挥毫舞墨,所为只见过一面,更多的是后人的杜撰与艺术性的二次创作。
快乐的舞者

快乐的舞者

谢邀。当然不是,据我所知,他们至少见过三次面。第一次他们的第一次见面,是公元745年,在洛阳。要知道,当时李白已经是享誉诗坛的天王级人物。而杜甫只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文艺小青年,困顿洛阳。谁能想到,这个小青年后来居然能跟李天王齐名?李白可能想到了,至少他很欣赏这个比他小11岁杜甫同学。杜甫对李白就更不用说了,你带入一下今天迷弟见到偶像是怎样一副样子,杜甫见到李白就是怎样一幅模样。这非常难得,李白作为天王,却不因为自己的才名而自傲,反而是对他亲眼相加。杜甫作为小迷弟,也没有一味溜须拍马。也正因如此,两人才能以平等的身份,建立深厚的友谊,这简直堪称中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一次会晤。第二次上次在洛阳分手时,李杜两人相约第二年到梁宋相见,一起去寻仙访道。这次见面颇为不同,因为除了李杜两人,他们还偶遇了高适,就是那个“天下谁人不识君”的高适。两人在一起都是最伟大的会晤了,现在三个胸怀大志的天才在一起评文论诗、畅游豪饮,又是怎样一番景象?那段时间,可能是杜甫一生中最愉快的时光了,因为他不仅可以跟偶像在一起玩、跟他学习切磋,最重要的诗,他还跟偶像牵手、睡觉了: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第三次相聚总有相别时,欢快的日子总是那么短暂。分别之后,杜甫对李白的思念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不知道写了多少诗给李白,而李白呢,当然是沉浸在美酒中,醉生梦死。直到公元746年,两人在兖州最后一次相遇。那天,李白看着杜甫在山里种田的窘迫样子,忍不住作诗一首调侃:戏赠杜甫饭颗山头逢杜甫,顶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别来太瘦生,总为从前作诗苦。这次相见,两人都非常开心,李白还要请杜甫去他家作客。可是分别的时候,连天生开朗的李白也感觉到了一些异样,他作了一首诗,伤感之情溢于言表: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醉别复几日,登临遍池台。何时石门路,重有金樽开。秋波落泗水,海色明徂徕。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果然,这是两人最后一次相见。745-746年,两年时间,三次相见,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两位诗人,在两年时间里结下了最深厚的友谊。至于为什么一直到762年李白去世,两人也再没相见,这就是另外一个故事了。
monicacn

monicacn

  • 0
    经验
  • 0
    粉丝
  • 0
    关注
微信公众号 微信客服号 APP下载 返回顶部
顾文姬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描关注

顾文姬微信客服号

微信扫描加好友

顾文姬app下载

扫描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