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那么粉李白,为何又在和高适三人“采仙草找仙人炼仙丹”时先离去呢?
杜甫那么粉李白,为何又在和高适三人“采仙草找仙人炼仙丹”时先离去呢?
最新跟帖
砒霜1991
先来看一首杜甫写给李白的诗,满满的全是景仰之情。由此可见,杜甫对李白的尊敬和喜爱,超级粉丝名副其实。春日忆李白白也诗无敌,飘然思不群。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尊酒,重与细论文。李白39岁高唱着“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来到首都长安,受到唐玄宗的热情接待,本以为能做宰相,实现自己安邦定国的理想。但是理想很丰满很美好,现实却很严峻很冷酷。李白仅仅在长安呆了不到三年,受权贵排挤,被朝廷”赐金放还”。李白又高唱着“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离开首都,开始漫游祖国的大好河山。李白在洛阳遇见了杜甫,此时李白已名满天下,杜甫还是名不见经传的小诗人。但二人历史性的相遇给后人留下说不尽的佳话。两人玩得很嗨,又遇到了著名诗人高适。三大巨星相遇,喝酒吟诗,游山玩水,寻访仙人,很是开心尽兴,度过了一段很愉快的时光,结下了深厚的友谊。这一年,李白43岁,高适40岁,杜甫32岁。共同度过这段志同道合的惬意时光后,三人怀揣梦想,就此暂别。李白继续南下吴越,脚蹬谢公屐,去追寻心中偶像谢朓的足迹;踌躇满志的高适则投身军营,希望能够建功立业。杜甫到长安参加科举考试,因为唐玄宗后期政治黑暗,奸臣当道,杜甫空怀爱国之志,滞留长安十年,过着穷困潦倒的生活,直到安史之乱前夕,才得到一个小小的仓库保管员的职位。就是这个职位也没做几天,因为安史之乱爆发了。安史之乱,使得三人的命运大相径庭。高适因为平定叛乱有功,后来做了高官。李白因为政治上站错了队伍,被流放到夜郎,基本上等于被判死刑。据说他曾向高适求援,但高适没有帮他。杜甫安史之乱期间,忠心追随皇上,忧国忧民的情怀达到极致。后来他在成都那段时间生活得到了高适的帮助。
sunflux
人生追求不一样,欣赏才华不等于人生追求就是一致的
红手
“佛在灵山莫远求,灵山只在汝心头,人人有个灵山塔,好向灵山塔下修”,杜甫可能悟到了,仙缘向外驰求,终不可得,不如回家,安心生活。
shaoyufei
李白领杜甫,高适开玩笑去采仙草,找仙人,炼仙丹,从夏天至到冬天没釆到。杜甫不相信有仙草,仙人和仙丹从此提前离去。
秦羽觞
杜甫敬李白,但不是李白的奴才。没有杜甫的夸赞,就没有李白醉酒的千古形象。
笑嘻嘻
李白是浪漫主义者杜甫忧国忧民所以等不及了
卡哇伊公主
杜甫可以说是个暖男啊,特别是晚期,走到哪儿都携妻带子的。李白就不同了,怀疑他是不是过了一阵子便忘了自个儿已经成家,家对他来说是最其次最可以首先放弃的。所以,杜甫跟着李白潇洒一年后,酒已醒,语已多,情也诉,猛然想到妻子女儿,想到“泥融飞燕子,沙暖睡鸳鸯”,立马打道回家。
July.10th
最近,抖音上有一个戴着眼镜,头发花白的小老头火了。据悉此人乃华中师范大学戴建业教授,专授古诗词课程。在他眼中杜甫是李白的铁杆粉丝,高适是后来慕名加入他们“采仙草找仙人炼仙丹”队伍的。他们三人从春夏到秋冬,行遍千山万水,始终一事无成,最后以杜甫率先离开而收场的故事。戴教授此番调侃三位著名诗人并非凭空杜撰,有史料记载:话说有一年春天,李白因诗获罪被玄宗皇帝逐出京城,开始浪迹天涯的生活。不料在洛阳巧遇落榜的杜甫,杜甫见到了自己朝思暮念的偶像,自然心生欢喜,把考试落榜的不快通通融入到了与李白对饮的酒杯中,二人相见恨晚,谈笑甚欢,并商定游玩梁宋,求仙访道。杜甫赠李白诗云:“李侯金闺彦,脱身事幽讨。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杜甫对李白说:久仰兄台大名,如今你自由放浪,不如我们结伴梁宋,采撷仙境瑶草吧。他们在去到梁宋的路上又遇到了高适,而此时的高适也穷困潦倒,一幅落魄的模样,三人结伴而行,于是便开始了“采仙草找仙人炼仙丹”的逍遥之旅。至于他们是否真的求仙访道成功,我想答案大家也心知肚明了吧。大家知道杜甫是现实主义诗人,经过长期的跋山涉水,心中忧虑散去,也许是思念妻儿与功名意识使他幡然醒悟了吧,“事了拂衣去,深藏身与名”!
人
唐玄宗开元774年李白进朝为官遭到唐玄宗的拒绝,唐玄宗酒肉招待后,给点银子让其走人,李白无赖,只有忧忧离去,开始了他成为“一代浪漫诗人”之履途。 当时李白的名声早已名扬四海了,确是达到家喻户晓了,不乏有许多的狂热的追随者,其中杜甫就是李白的终身粉丝追星族。他听说李白从长安出来了,急急忙忙赶来求见。杜甫也算是官二代吧,他的父亲是兖洲司马,经过他父亲的关系,李白才愿意与杜甫见上一面。 公元774年间,李白与杜甫在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时刻,也就是这个时期,他们写出了许多的浪漫的诗词。虽然杜甫很崇拜李白,但两人的诗作都已经处于诗词的高度之上,并且两人也各有千秋。两人相处十分融洽,常常一起促膝长谈,二人也互相欣赏,相互喜欢,李白在高兴的时候,说出自己要去“寻仙”,杜甫也早有打算,想随着自己的崇拜者去游山玩水,问道,兄长打算如何安排呢?李白道:寻仙、釆药、炼丹。杜甫非常高兴,也十分愿意同往,并写了一首诗巜赠李白》(梁宋游,方期拾瑶草)......(略)。 杜甫与李白商定后马上动身了,他们从夏天釆到秋天,从洛阳到河北,一路“寻仙、釆药、炼丹”,两人一路高歌欢唱,忘却一切烦恼。他们在河北遇到了大诗人高适,高适遇到两个大诗人更是兴奋不己,经过交谈,高适也加入了他们的“寻仙、采药、炼丹”的履程中去了。 他们从长安出发,一路经过洛阳、河北、河南、山东,一路上寻仙问道,从春天走到秋天,都是做着共同的目标“寻仙、釆药、炼丹”一件事情。直到后来他们的愿望没有实现。 三人一路风尘,一路累,风歺露宿,日夜兼程,有一次,三个人在一个小亭坐下小饮,坐了一会,杜甫说道:“老哥我不干了,我要回去”,李白也没有执意挽留,就举起酒杯吟道:“人生得意须尽欢 ,莫使金樽空对月,”三个就吃个散伙饭,各自回了家。
ricki
昨晚才和两位先师在船上喝酒,酒没了。我刚想去买,李白说:渔翁,你走路不方便,杜甫,你去!谁知杜甫去到酒家买了先喝两杯,直接醉倒了。我也是今早起来看了电视新闻才知道!
王可书
李白、高适、杜甫一起采仙草,确有其事。而且是杜甫主动期待的。有杜诗为证:亦有梁宋游,方期拾瑶草。但杜甫却又离李白而去。原因大约有以下几方面。一、二人性格不融合。李白名满天下,浪漫、洒脱不羁,追求的事物亦不可捉摸。相对于物质生活,并不在意。而彼时,老杜是个未名穷鬼,一日三餐现实的很。他追随李白,也许就是慕李白之名,希求借以成名,混口饭吃。但李老师专心采瑶草,人间烟火有一顿没一顿的,肚子没半点油水、充满酸苦的杜甫,哪里受得了这虚无、清苦的日子。二、采仙草时期,是李白被玄宗赶出皇宫失宠阶段。骨子里谄媚、现实中落魄的杜甫,怎么可能长期陪伴在一个没有前途人身边。看着李老师专心修道、无心复出的样子,杜甫只好黯然离去——我得傍个有功名或有钱的主谋生活哇。三、道不同,不相为谋。李、杜虽皆为诗人。但当时他俩根本不在一个阶层。朋友圈完全没有交集。李老师也许至始至终瞧不起杜甫。这从李白没有为杜甫写过几首赠诗来印证。据此,李老师视杜甫为流星过客,杜甫视李老师为高山仰止,但走不到一起,就比较好理解了。
wikeypig
欣赏归欣赏,“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底天下寒士俱欢颜”的杜甫同“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的李白在人生追求上还是有所不同。
bolatubuge
世上没有不散的宴席,三人行只是暂时相聚,此时杜甫有事,只好告别李大哥,失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