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战争中,“虎符”该如何使用?你知道哪些典故?
古代战争中,“虎符”该如何使用?你知道哪些典故?
提到的作品
最新跟帖
希儿酱
虎符是古代朝廷调兵遣将用的信物,一般用青铜或者黄金做成老虎形状,背面刻有铭文,劈为两半,一半留在中央朝廷,一半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当国家发生战争需要调兵遣将时,中央的一半虎符作为命令发出,与将帅的一半虎符合成完整的一块,验明是真品,调兵命令才能生效。虎符从来都是专符专用,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个兵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虎符制度的产生,是为了保证君主在传达命令或者调动军队时不出差错,也用于防范地方军事统帅势力过大发生叛乱。虎符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早期用竹、木、石一类的材料制成,后来逐渐开始使用青铜、金、玉等高级原料。从汉朝到隋朝,虎符均为铜质。隋朝时改为麟符,即麒麟状的兵符。唐朝因为唐高祖李渊的父亲叫李虎,为了避讳,改用鱼符或兔符,后来又改用龟符。南宋时恢复使用虎符。元朝则用虎头牌。后世逐渐不再用动物形状,而是演变为普通形状的铜牌。 关于虎符,有一个著名的历史故事。司马迁在《史记》中记载:公元前257年,秦军进攻赵国,兵临赵国首都邯郸城下。赵国求救于魏国,魏国派大将晋鄙率10万大军救赵。秦国向魏国施加压力,威胁魏国。魏王惧怕秦国,便命令晋鄙按兵不动。赵国情势愈加危急,赵国公子平原君赵胜向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写信求援。信陵君向魏王进谏,却遭到魏王拒绝。信陵君万般无奈,准备率领自己的门客出战,拼死支援赵国。这时,信陵君的谋士侯赢献计说:“公子当年曾经对大王的宠妃如姬有大恩,她为了报恩可以舍弃自己的性命。您可以请求如姬从大王身边盗出虎符,您再拿着虎符去调动晋鄙的10万大军,总比白白送死要有效。”于是,信陵君请求如姬帮助,如姬果然盗出了魏王掌管的半个虎符。信陵君拿着这半个虎符,到达晋鄙军营中,假传出兵命令。晋鄙起了疑心,信陵君立刻叫手下杀掉晋鄙,夺得军权,与秦军作战,最终救了赵国。1942年,现代大文豪郭沫若先生还根据这一故事创作了著名的历史剧《虎符》。
lineage2chaucer
信陵君窃符救赵刘邦连夜到达韩信军中,用虎符调用兵将,给韩信留了两千军队继续攻打齐国!
青岛大麦子
古代虎符作为调兵遣将的信物,存世稀少,已知有记录的三件,均为秦虎符。最有名的错金秦阳陵虎符,为罗振玉旧藏,现藏中国国家博物馆。秦杜虎符现藏陕西历史博物馆。秦新郭虎符现为巴黎私人收藏。郭沫若先生曾在重庆收到一件虎符,但应该不是阳陵虎符。介绍一件流落海外的虎符,上边铭文尚待完全解读,但其中有“右在君”字样,故应在秦始皇称帝之前。其形制古朴,包浆厚重。内置子母口,左右两片合起为一整虎圆雕。至于窃符救赵的故事,熟悉历史的人耳熟能详,不再炒剩饭了。
叮咚咚努力完成清单
请指点,谢谢
rogersa
说到虎符,那是古代中国用于调兵遣将的一大利器。而符是中国古代非常常见的一个物品必要时候人会把它当成信物一般横竖分为两半就能合理办一些事情,可虎符就不是那么简单了,它的右边一般存在国君处,左半部分一般交给统帅调发军队时必须两符合一验核后才能生效,一般时候很多军队只认符不认人。那么小编就给大家说一段郭沫若发现阳陵虎符的故事。 有一天,郭沫若途经一个小摊时,突然看见一件造型古朴的铜老虎,他心想可能是件文物,便随手拿起来看了看,突然间这件铜老虎分成两半,这时素有文化素养的郭老突然意识到这可能是兵符,于是便把它买了下来。果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秦阳陵虎符。而其中跟虎符最著名的故事,莫过于信陵君窃符救赵了。该故事讲了信陵君为了向魏国求救并保护被秦国攻打的赵国,不得不跟如姬盗取了虎符。并率领精兵打败秦国。挽救赵国于存亡的故事。所以说从古至今,虎符俨然成为的军队的信仰。
Weister
在我国古代,通信方面不是很方便,不像现代,有什么事能直接通电话联系,在古代时候,君王对地方上的指令或者对军队的调动,都是依靠专门的人去传递消息的,特别是对军队的调动,还需要借助一种专门的信物——“兵符”,而这种兵符大多数都是铸刻成虎的形状,也叫做“虎符”。虎符最早出现于春秋战国时期,当时采用铜制的虎形作为中央发给地方官或驻军首领的调兵凭证,虎符的背面刻有铭文,分左右两半,有子母口可以相合,右半块虎符存于朝廷,左半块虎符发给统兵将帅或地方长官,而且是一地一符,绝不可能用一个虎符同时调动两个地方的军队。在调兵遣将时,需要两半虎符勘合在一起,确定为真后,方能调遣军队。而关于“虎符”,历史上也有诸多的典故,比如,有一个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叫做“窃符救赵”,这个故事主要是说,在当时,秦国围困了赵国的都城邯郸,赵国求救于魏国,魏王派遣将军晋鄙率10万军队救援赵国,但晋鄙畏惧秦国的强大,只是命令军队观望,而迟迟不肯进攻救援,情急之下,魏国公子信陵君魏无忌听取了侯赢之计,与魏王的姬妾如姬密谋,让如姬在魏王那里窃得虎符,并以此虎符夺取了晋鄙的军权,带领魏军成功击败了秦军、救援了赵国,也巩固了魏国在当时的地位。